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02讲 分析材料、合理推断
目 录
01 考情分析·备考策略 1
02 知识导图·思维引航 2
03 考点突破·考法探究 7
04 真题感悟·命题洞见 10
【考点考情分析】
【备考策略】
1.关注现实生活,明确考点考法
分析材料、合理推断考点不仅有对文本信息的理解分析,还有基于现实生活的信息逻辑推断。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应重点积累现实生活中的相关例子,熟悉考点的出题规律,提升自身应试能力。
2.分析前提结论,强化逻辑意识
在解答分析材料、合理推断类试题过程中,我们要重点关注推断的前提和结论,分析它们推断是否有根据,结论是否合理。除此之外,更应该关注推断过程中的逻辑推断,例如:假设推断、条件推断、因果推断以及目的推断等。通过强化自身的逻辑意识,提升做题效率。
3.组合训练,提升答题应试能力
相比较信息筛选、整合、辨析类试题来说,分析材料、合理推断类试题需要考虑的因素更多,难度也相应更大。我们在备考的过程中,可以通过限时练、题型组合练习的方式,提升答题应试手感和能力。
总之,分析材料、合理推断类试题难度较大,需要同学们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关注现实生活条件,强化语文逻辑思维意识。通过不断组合练习,提升自身答题应试能力,为解答2025年高考分析材料、合理推断类试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备考策略思维导图】
【知识导图整体框架】
【主要考法归纳】
分析材料、合理推断部分主要有两个细化设题角度,分别是信息的理解分析和信息的逻辑推断。这要求我们具备分析和推断的能力,重点关注推理前提、推理过程和推理结论的合理性。
【设误类型及辨误方法】
论述类文本阅读题的三道选择题,大多要求选“非”,即选出设误项。下面介绍一下论述类文本阅读题设误的选项中常见的几类命题陷阱。
论述类文本阅读题题型相当稳定,全是选择题,要求考生根据材料,选出符合(或不符合)原文意思(或题干要求)的选项。而这些选择题的选项一般不会抄录原文语句,而是对原文语句或文中涉及的观点态度进行一番改造,改造有“删”“添”“调”“改”“漏”“凑”。经过这些方式改造出来的选项,有的改变了原文的意思,有的没有改变原文的意思,而改变了原文的意思的选项就是“不正确的一项”
删(删减):删除原文的定语、状语、补语成分,从而改变原意。
添(添加):添加定语、状语、中心语或其他词语,造成概念偷换或文意曲解。
调(调换) :调换词序、语序,造成逻辑错误,改变句意;调换表述的对象、时间,造成时态混乱等现象。
改(改变):改换词语(名词、代词、副词、关联词等),导致曲解文意。
漏(遗漏):看似保留原文词句,但暗中漏掉了重要信息,具有较大迷惑性。
凑(拼凑):将意义有关或无关的几个词语(句子)凑在一起造成错误。
【推断三原则分析】
一、分析推断前提是否有据
不论选项呈现形式如何,考查的实质是推断,因此判断选项是否正确,要根据推断的前提、结论、推断过程,做好“三分析”
【内涵解读】分析推断前提是否有据,就是分析前提是否合乎文本内容,也就是作为推断的依据与原文内容是否一致。
【解题要点】首先,在“审选项,抓关键”的过程中,分出前提与结论,重点关注关联词语。其次,分析选项的前提时思考:(1)前提是否混淆范围,如原文内容是涉及局部的或整体的,而选项则相反。(2)前提是否混淆了语气,注意前提中表示或然语气的限制语,如“可能”“大概”“也许”“差不多”“将会”--推断可能成立;前提中表示必然语气的限制语,如“一定”“必定”“肯定”--导致推断不能成立;有时则是相反的。这就需要考生仔细比对选项中的前提与原文的信息是否一致。(3)前提条件在文中是否有依据。
二、推断过程是否符合逻辑
推断过程就是由前提到结论的过程,分析推断的过程是否符合逻辑,就是分析假设推断、条件推断、因果推断、目的推断等逻辑关系是否合理。选项一般以假设、条件、因果、目的等复句形式呈现。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在分析逻辑关系的过程中,要着重注意关键词,比如:如果……就……、因为……所以……、为的是等等。通过确定关键词分析文本逻辑关系,进而明确推断过程的合理性,帮助我们快速找出正确答案。
(一)假设推断
【内涵解读】选项用假设复句的形式表述文本内容,前一个分句以假设存在或出现了某种情况作为前提,后一个分句以假设情况一旦实现所产生的结果
作为结论。常见的关联词:如果……就……,就……。有时关联词会省略,但整个句意是假设推断的。
【解题要点】要判断假设推断类选项是否符合逻辑,需要把握:一是假设关系是否成立,就是选项的假设关系是否符合文本内容(文意就是假设关系):二是假设的前提和结论是否对应文本中文意的假设和结论,不能把前提和结论互换,也不能偷换前提或结论。
(二)条件推断
【内涵解读】选项运用条件关系的复句来表述文本内容,前一个分句提出一个条件作为推断的前提,后一个分句以这个条件一旦实现所产生的结果作为推断的结论。根据前提和结论又可分为,①充分条件:不排除其他条件也会引起同样的结果,常用关联词“只要……就……”;②必要条件:没有这个条件就不能产生后面的结果,常用关联词“只有……才……”;③无条件:排除一切条件,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会产生同样的结果,常用关联词“无论……都……
【解题要点】判断这类选项,先区分选项是充分条件复句或必要条件复句,还是无条件复句。回归原文,分析原文内容是否与之匹配。思考三方面:第一,前后分句是否构成条件关系;第二,是否将原文中的个别因素、措施等转述成充分条件或必要条件;第三,是否将原文中的充分条件转述成必要条件,或反之。
(三)因果推断
【内涵解读】选项运用因果复句形式表述文本内容,前一个分句是原因,作为结论产生的前提,后一个分句是这个原因产生的结果,作为结论:也可能反之,构成“果因推断”。常用关联词语:因为……所以……、之所以……是因为……,有的直接用“因此”关联结论。
【解题要点】分析选项的推断形式是由因到果还是由果到因,关注选项句中的“因”与“果”在原文中是否在同一位置,以及一些表示因果关系的关键词,如“之所以、是因为”等;同时还要注意因果(果因)推断是否成立:是否强加因果、是否偷换原因、是否原因范围缩小。
(四)目的推断
【内涵解读】选项运用目的复句形式表述文本内容,一个分句表述实现某种目的或避免某种结果,一个分句表示为此而采取的行为。常见的关联词:为了、以、以便、用以、为的是、以免、省得等。
【解题要点】判断此类选项正误,首先考虑目的复句是否成立,再考虑“目的”和为了实现“目的”采用的措施、方针等是否与原文内容匹配。
三、分析推断结论是否合理
【内涵解读】推断结论是根据文中已有信息,要求考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进行以此推彼、以已知推未知、以现在推未来、以整体推局部、由抽象推具体以及因果互推等。推断的结论在选项中一般放在“由此可见”“说明”“总之”“启示”“将会”“应该”等词的后面,看这些词语后表述的结论是否能依据原文中的相关信息推断出来。
【解题要点】“三看”
一看:选项结论是否过于绝对,特别注意选项中表述过于绝对的词语能否在原文中找到与之匹配的信息。
二看:选项结论与原文是否相悖,注意选项表述结论的语句和原文表述结论的信息是否相符。
三看:“启示”“将会”“应该”等词的后面有关文本发展趋势的预测是否合理,判断这类选项要注重对文本相关内容的分析,格外关注文本内容是否能够推断出选项预测的结果,这个结果是否合乎社会常理,即一般的规律人们的认识规律。
【选材特点解读】
观点推断题的选项一般用复句表述文本的部分内容,要求考生根据文本内容和复句类型判断选项是否符合原文意思。常见的有如下几种:
【辨别7大逻辑关系】
1.选项用“是”“则”“就”“应”直言判断
选项用“判断句”的与式八述,句中有“是”“就是”“则”“应”等表判定的词语这种表述形式,在逻辑学上,称为直言判断,是对思维对象和性质判断之间的关系直接的判定是分析概括作者观点态度常见的表述形式。对这类表述,要看文中有无直接关系,表述的逻辑是否严密。
例:请分析并判定选项的正误。
【选项】远读不是要深化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而是要发掘文本集合的共同形式特征
【原文】 远读是数字人文的基石。大规模的文本集合上的远读,基本上可以归为两类:一是对文本集合整体统计特征的描述,一是对文本集合内在结构特征的揭示。例如,数字人文学者米歇尔等人对数百万册数守化图书进行多种词汇和词频统计,以分析英语世界的语言演变,这属于前者;莫菜蒂用地图、树结构来分别展示文学作品的地理特征和侦探故事的类型结构,这属于后者。无论是宏观统计描述还是内在结构揭示,都是超越文本具体内容的抽象表示,所得结果都是需要解读的。
2.选项用假设关系的复句表述
选项用假设关系的复句前一个分句假设存在或出现了某种情况,后一个分句说出假设情况一旦实现产生的结果,常见的关联词:如果……就……)表述文本内容,判断这类选项是否符合文本的意思,要把握两个方面:一是文本的具体内容,二是假设关系是否成立。
例:请分析并判定选项的正误。
【选项】“新了学”要参与世界文化的发展,就有必要从“照着讲”逐渐过渡到“接着讲”。
【原文】“ 照着讲”与“接着讲”二者无法分离。从逻辑上说,任何新思想的形成,都不能从“无”开始,它总是基于既有的思想演进过程,并需要对既有思想范围进行反思批判。“照着讲”的意义,在于梳理以往的思想发展过程,打开前人思想的丰富内容,由此为后继的思想提供理论之源。在此意义上,“照着讲”是“接着讲”的出发点。
3.选项用条件关系的复句表述
选项用条件关系的复句前一个分句提出一个条件,后一个分句说明这个条件一旦实现所要产生的结果)表述文本内容,判这类选项的正误要从复句关系和文本内容的角度分析。
①“只有……才……”表示必要之件,如果没有这类条件就不可能出现后面的结果。
②“只要……就……”表示充分条件,它不排除其他条件也会引起同样的结果。
③“无论……都……”表示排除一切条件,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会产生同样的结果。
例:请分析并判定选项的正误。
【选项】只有每个人都控制“碳足迹”,从而实现了代际共享,才能避免“生态赤字”
【原文】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
从积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为自己及后代设定义务。就代际公平而言,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际共享,避免“生态赤字”。
4.选项用目的关系的复句表述
选项用目的关系的复句(其中一个分句表述实现某种目的或避免某种结果,一个分句表示为此而采取的行为,常见的词语:为了、以便、以、用以、为的是、以免、省得)表述文本内容。
例:请分析并判定选项的正误。
【选项】阅读《古文观止》,可以大致了解我国散文从先秦开始的历史轨迹,也可以了解古人选文体例、标准的变迁史。
【原文】第三,这个选本的编选体例也有它的好处。萧统的《文选》分很多门类,烦琐不堪:真德秀的《文章正宗》古文部分分辞令、议论、叙事三类。《古文观止》不分类,按时代先后排列,从中可看出古代文章演变的迹象。这个选本得以广泛流传,跟它的篇幅也有关。康熙二十四年(1685),康熙命令编选《古文渊鉴》,称为御选。用皇帝的名义来刊行,却不能广为流布,这跟它用真德秀的体例有关,也跟篇幅有关,它有六十四表,篇幅太多了自然不易推行。
5.选项用因果关系的复句表述
选项用“由此可见”“因此”“所以”等因果关系的连词来表述文本中的相关内容。判断这类选项要注重把握选项中的 “原因”和“结果”之间的关系是否符合文本意思。
例:请分析并判定选项的正误。
【选项】我国当下文化产品供给的主要矛盾已经由量的问题转向质的问题,艺术家的创作也应少而精,凝聚共识。
【原文】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国文化产品供给的主要矛盾已经不是缺不缺、够不够的问题而是好不好、精不精的问题。
6.选项用表时态的词语表述
选项根据文本内容,用“将会”等表示文本发展趋势的预测,判断这类选项要注重对文本相关内容的分析,尤其要关注根据文本内容是否能够推断出选项预测的结果。
例:请分析并判定选项的正误。
【选项】从寺庙、墓葬中发现的壁画、石刻等,在它们从原址移出转入美术馆陈列后,将不可避免地被赋子新的属性和意义。
【原文】一面原来悬挂在墓室天顶上代表光明的铜镜被移到了美术馆的陈列柜里,和几十面其他同类器物一起展示,以呈现铜镜的发展史。一幅“手卷”变成了一幅“长卷”,因为观众再不能真正用手触摸它,一段一段地欣赏移动的场景……所有这些转化都可以成为美术史研究的课题,这些研究所探求的不再是一件作品的原始动机和创作,而是它的流传、收藏和陈列-——它的持续的和变化中的生命。
7.选项用转折关系的复句表述
选项根据文本内容,用“但”“却”等表示语意的转折,判断这类选项要注重对文本相关内容的梳理整合,尤其要注意把握作者的表达意图。
例:请分析并判定选项的正误。
【选项】“照着讲”内含“接着讲”,虽然能发扬以往的思想,但无助于促进新思想生成。
【原文】 在此意义上,“照着讲”是“接着讲”的出发点。然而,仅仅停留在“照着讲”,思想便容易止于过去。难以继续前行,可能无助于思想的创新。
【考点:分析材料、合理推断】
【考点解读】推断,就是由已知的判断(前提)合乎逻辑地推出一个新的判断(结论)。信息(观点)推断题的选项内容是命题者依据文本中的某个内容,对事物的性质,发展趋势等作出的分析和判断,其“前提”在原文之中,“结论”往往在原文之外。这类题目不能通过直接比对选项与原文的语言表述或单凭局部一处信息就做出判断,它不是简单的信息筛选,整合,还需要分析和推断。判断选项推断的合理性,成为解答这类题的关键。
【考点突破】
分析材料、合理推断解题方法
一、看推断前提是否有据
看选项的前提时应注意:一是前提是否混淆范围,如原文内容是涉及局部的,而选项则涉及整体。 一是前提是否温淆时态,如原文中事情还未发生,而选项中则表述为已经发生。这就需要伴细地好 选项中的前提与原文的信息是否一致。
二、看推断过程是否符合逻辑
信息(观点)推断题的选项常以因果、假设、条件、目的等复句形式呈现,分析推断的过程是否符合逻辑,主要是分析选项中的因果推断、假设推断、条件推断、目的推断等逻辑关系是否成立。
三、看推断结论是否合理
推断的结论是根据文中已有信息,通过以此推彼、以已知推未知、以现在推未来、以整体推局部、以抽象推具体以及因果互推等方式形成的新信息。分析推断结论是否合理,一看结论是否过于绝对; 二看结论与原文是否相悖;三看“启示”“将会”“应该”等词的后面对未知事物发展趋势的预测是否合乎社会常理。
【选择题考法实践】
(2021新高考Ⅰ,T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由于诗歌是时间的艺术,在描述一件事情时,即使是高明的绘画也不如诗歌来得生动和明白。
B.绘画只能是对所画对象某一瞬间的定格,因此后人根据画作是推想不出所画对象动作的过程的。
C.“红杏枝头春意闹”“春风又绿江南岸”“两山排闼送青来”等诗句,化静为动,以动作来描绘景致。
D.沈括质疑了唐代传说,从这个例子可判断,后人关于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说法其实没有道理。
【高考真题分析】
分析材料、合理推断考点主要包括两个考向,分别是信息的理解分析和信息的逻辑推断。在近三年的高考真题中,属于必考考点。相较于信息筛选、整合类试题来说,试题难度较大。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基本掌握了分析材料、合理推断类试题的常见考法和必备知识基础。接下来,我们精选2022、2023、2024年相应真题,希望同学们从真题中熟悉考法,掌握考题规律,真正提升做题效率和应试能力。
【高考真题示例】
(2023年新课标Ⅰ,T1)下列对原文(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考向:信息的理解分析】
A.藜麦适合素食者和肠胃疾病患者食用,并且由于其营养均衡,被美国宇航局认为是宇航员食物的理想之选。
B.“马克·贝勒马尔等人对此则持保留意见”中的“此”,指的是被国外需求推高的藜麦价格给玻利维亚和秘鲁当地人造成伤害这一说法。
C.藜麦的大面积种植,不仅让玻利维亚和秘鲁等地农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而且改变了当地人对藜麦带有歧视的看法。
D.作者认为,尽管一些媒体引导消费者远离藜麦的做法值得商榷,但是其出发点却不是恶意的,他们为当地的贫困居民感到担忧。
(2023 新课标Ⅰ,T2)根据原文(材料二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考向:信息的逻辑推断】
A.从第一段的内容可以看出,当一起事件超出了我们直接观察的范围时,有些人会根据他人提供的信息,并结合自己的判断,生成对该事件的看法。
B.“它的价格不太可能再度回升”,可能是因为市场对藜麦的需求量不再大幅增加,而藜麦的种植面积持续扩大,供给日益增长。
C.“每个新手辩论者”“都知道如何挑选最有利于自己的真相”,可见有些“沟通者”会选择有助于推进个人意图的真相,而这种选择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D.从藜麦事件可以发现,一组片面的事实编织在一起引发了一场良心危机,而这场良心危机对玻利维亚和秘鲁当地的居民造成了真正的伤害。
(2023 新课标Ⅱ,T1)下列对原文(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考向:信息的理解分析】
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社会调查要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并特别提到要深入了解农民,二者有相同的出发点和针对性。
B.材料一以毛泽东在寻乌县的调查为例,论述调查要深入、唯实,这与毛泽东本人在《调查的技术》中的倡导也是一致的。
C.材料二指出,社会科学虽不能像自然科学那样通过实验展开研究,但倘若方法得当,观察社会现象时也能获得良好的效果。
D.材料二认为,社会研究者只有像医生对待病人那样关心被调查者,才不会“逢着”被调查者的“秘密”和“撒谎”。
(2023 新高考Ⅰ,T2)根据原文(材料二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考向:信息的逻辑推断】
A.从第一段的内容可以看出,当一起事件超出了我们直接观察的范围时,有些人会根据他人提供的信息,并结合自己的判断,生成对该事件的看法。
B.“它的价格不太可能再度回升”,可能是因为市场对藜麦的需求量不再大幅增加,而藜麦的种植面积持续扩大,供给日益增长。
C.“每个新手辩论者”“都知道如何挑选最有利于自己的真相”,可见有些“沟通者”会选择有助于推进个人意图的真相,而这种选择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D.从藜麦事件可以发现,一组片面的事实编织在一起引发了一场良心危机,而这场良心危机对玻利维亚和秘鲁当地的居民造成了真正的伤害。
(2022新高考Ⅰ,T2)根据材料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考向:信息的逻辑推断】
A.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了传统和创新的关系,不过二者论述的重心并不相同。
B.借鉴西方诗歌并不能给本民族的诗歌带来现代性,对此中国诗人要有清醒认识。
C.中国古典诗歌的语言、内在结构和外在形态,依然可为当代诗歌创作提供营养。
D.古人论诗用“意在笔先”“空灵”“飘逸”等语,未落实处却包含鲜活的审美智慧。
【高考真题实践】
(2024·新高考Ⅰ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19分)
材料一:
(四五)中国由劣势到平衡到优势,日本由优势到平衡到劣势,中国由防御到相持到反攻,日本由进攻到保守到退却——这就是中日战争的过程,中日战争的必然趋势。
(四六)于是问题和结论是:中国会亡吗?答复:不会亡,最后胜利是中国的。中国能够速胜吗?答复:不能速胜,必须是持久战。这个结论是正确的吗?我以为是正确的。
(四七)讲到这里,亡国论和妥协论者又将跑出来说:中国由劣势到平衡,需要有同日本相等的军力和经济力;由平衡到优势,需要有超过日本的军力和经济力;然而这是不可能的,因此上述结论是不正确的。
(四八)这就是所谓“唯武器论”,是战争问题中的机械论,是主观地和片面地看问题的意见。我们的意见与此相反,不但看到武器,而且看到人力。武器是战争的重要的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
力量对比不但是军力和经济力的对比,而且是人力和人心的对比。军力和经济力是要人去掌握的。如果中国人的大多数、日本人的大多数、世界各国人的大多数是站在抗日战争方面的话,那末,日本少数人强制地掌握着的军力和经济力,还能算是优势吗?它不是优势,那么,掌握比较劣势的军力和经济力的中国,不就成了优势吗?没有疑义,中国只要坚持抗战和坚持统一战线,其军力和经济力是能够逐渐地加强的。而我们的敌人,经过长期战争和内外矛盾的削弱,其军力和经济力又必然要起相反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难道中国也不能变成优势吗?还不止此,目前我们不能把别国的军力和经济力大量地公开地算作自己方面的力量,难道将来也不能吗?如果日本的敌人不止中国一个,如果将来有一国或几国以其相当大量的军力和经济力公开地防御或攻击日本,公开地援助我们,那末,优势不更在我们一方面吗?日本是小国,其战争是退步的和野蛮的,其国际地位将益处于孤立;中国是大国,其战争是进步的和正义的,其国际地位将益处于多助。所有这些,经过长期发展,难道还不能使敌我优劣的形势确定地发生变化吗?
(摘自毛泽东《论持久战》)
材料二:
1938年5月,毛泽东发表著名的《论持久战》,系统阐述了关于持久战的战略思想。
首先,毛泽东分析了中国实施持久战的外部原因。他说:“中日战争不是任何别的战争,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帝国主义的日本之间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进行的一个决死的战争。”他列举了中日双方“互相反对”的四个特点。除战争的正义、非正义,以及与此相关的寡助、多助问题外,他特别强调了敌强我弱和敌小我大的问题。日本的强,表现在它的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这就决定了中国的抗日战争不能很快取得胜利。日本的小,表现在国度小,其人力、军力、财力、物力均经不起长期战争的消耗,这就决定了中国可以通过持久战而最终打败日本。
其次,毛泽东分析了中国实施持久战的内部条件。这个条件是什么?简单地说,就是把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毛泽东以“兵民是胜利之本”为标题,专门论述了全面抗战和全民族抗战的观点。关于军队,他强调要把政治精神贯注于军队之中,这样才能激发官兵最大限度的抗战热忱。关于民众,他提出“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共产党一直把“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作为自己的抗战路线,人民战争理论的科学性也得到了广泛印证。
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不仅提出了抗日持久战战略,而且具体阐释了实施抗日持久战的方法。毛泽东指出,在中国大而弱、日本小而强的情况下敌人可以占地甚广,却在占领地留下很多空虚的地方,“因此抗日游击战争就主要地不是在内线配合正规军的战役作战,而是在外线单独作战”。毛泽东还具体分析了游击战的战略内容、游击战与正规战的配合等问题。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在敌后广泛展开游击战争,卓有成效地牵制与消耗日军,发挥了巨大战略作用。
有一种说法,认为抗日持久战的思想不是毛泽东最早提出的。这种说法主要依据蒋百里、陈诚等人的言论,蒋介石也有过“持久消耗战”的言论。这种认识都源于一个客观存在,即中国是一个落后大国,日本是一个先进小国。承认这个客观存在的人,并不需要特别的先见之明,就会得出中日战争将是持久战的结论。
但是,仅仅看到由客观条件造成的抗日战争的持久性,还远远不是抗日持久战的战略思想。蒋介石等人缺乏对中国与世界关系以及世界格局演变的辩证思考,因此他们对所谓“持久”的把握往往脱离实际,盲目地寄希望于西方国家的调停或干预。而中国共产党的持久战思想,是建立在对与战争相关的一切外部与内部复杂因素进行深刻分析的基础之上的,对于战争不同阶段的关系、战略持久与战役速决的关系等,都有完整的科学分析。因此它的持久战战略,既不会因为一时顺利而幻想“速胜”,也不会因为一时挫折而失去必胜的信心。
(摘编自荣维木《中国共产党抗日持久战的战略与实践》)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论持久战》在分析抗战走势时,并未局限于中日两国,而是展现出对世界整体局势变化的宏观把握。
B.落后大国面对先进小国的侵略,不可能速胜,必然要经历由劣势到平衡、由平衡到优势的持久战争过程。
C.“不但看到武器,而且看到人力”,指在承认军力和经济力差距的前提下,相信人力和人心才是胜利之本。
D.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持久战思想不只体现在判断抗战将会长久,更体现在对战争走向作出了全面科学的分析。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日本的军力和经济力并不占优势,因为它们仅仅掌握在日本少数人的手中。
B.抗日游击战要更多承担外线单独作战的任务,这是当时战争的客观形势决定的。
C.抗战整体进程是持久的,不过具体到某一场战役,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速战速决。
D.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抗日持久战相信得道多助,也愿意接受国际力量的援助。
3.下列选项符合材料二中实施持久战的“内部条件”的一项是( )
A.敌虽强,但敌之强已为其他不利的因素所减杀。
B.除东三省等地外,敌人实际只能占领大城市、大道和某些平地。
C.中国的短处是战争力量之弱,而其长处则在其战争本质的进步性和正义性。
D.动员了全国的老百姓,就造成了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
4.材料一多处使用了设问句和反问句,请简要分析其论证效果。
5.习近平总书记曾以《论持久战》为例,指出要“善于从战略上看问题、想问题”。请根据材料谈谈《论持久战》对我们“看问题、想问题”有什么启示。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02讲 分析材料、合理推断
目 录
01 考情分析·备考策略 1
02 知识导图·思维引航 2
03 考点突破·考法探究 7
04 真题感悟·命题洞见 11
【考点考情分析】
【备考策略】
1.关注现实生活,明确考点考法
分析材料、合理推断考点不仅有对文本信息的理解分析,还有基于现实生活的信息逻辑推断。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应重点积累现实生活中的相关例子,熟悉考点的出题规律,提升自身应试能力。
2.分析前提结论,强化逻辑意识
在解答分析材料、合理推断类试题过程中,我们要重点关注推断的前提和结论,分析它们推断是否有根据,结论是否合理。除此之外,更应该关注推断过程中的逻辑推断,例如:假设推断、条件推断、因果推断以及目的推断等。通过强化自身的逻辑意识,提升做题效率。
3.组合训练,提升答题应试能力
相比较信息筛选、整合、辨析类试题来说,分析材料、合理推断类试题需要考虑的因素更多,难度也相应更大。我们在备考的过程中,可以通过限时练、题型组合练习的方式,提升答题应试手感和能力。
总之,分析材料、合理推断类试题难度较大,需要同学们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关注现实生活条件,强化语文逻辑思维意识。通过不断组合练习,提升自身答题应试能力,为解答2025年高考分析材料、合理推断类试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备考策略思维导图】
【知识导图整体框架】
【主要考法归纳】
分析材料、合理推断部分主要有两个细化设题角度,分别是信息的理解分析和信息的逻辑推断。这要求我们具备分析和推断的能力,重点关注推理前提、推理过程和推理结论的合理性。
【设误类型及辨误方法】
论述类文本阅读题的三道选择题,大多要求选“非”,即选出设误项。下面介绍一下论述类文本阅读题设误的选项中常见的几类命题陷阱。
论述类文本阅读题题型相当稳定,全是选择题,要求考生根据材料,选出符合(或不符合)原文意思(或题干要求)的选项。而这些选择题的选项一般不会抄录原文语句,而是对原文语句或文中涉及的观点态度进行一番改造,改造有“删”“添”“调”“改”“漏”“凑”。经过这些方式改造出来的选项,有的改变了原文的意思,有的没有改变原文的意思,而改变了原文的意思的选项就是“不正确的一项”
删(删减):删除原文的定语、状语、补语成分,从而改变原意。
添(添加):添加定语、状语、中心语或其他词语,造成概念偷换或文意曲解。
调(调换) :调换词序、语序,造成逻辑错误,改变句意;调换表述的对象、时间,造成时态混乱等现象。
改(改变):改换词语(名词、代词、副词、关联词等),导致曲解文意。
漏(遗漏):看似保留原文词句,但暗中漏掉了重要信息,具有较大迷惑性。
凑(拼凑):将意义有关或无关的几个词语(句子)凑在一起造成错误。
【推断三原则分析】
一、分析推断前提是否有据
不论选项呈现形式如何,考查的实质是推断,因此判断选项是否正确,要根据推断的前提、结论、推断过程,做好“三分析”
【内涵解读】分析推断前提是否有据,就是分析前提是否合乎文本内容,也就是作为推断的依据与原文内容是否一致。
【解题要点】首先,在“审选项,抓关键”的过程中,分出前提与结论,重点关注关联词语。其次,分析选项的前提时思考:(1)前提是否混淆范围,如原文内容是涉及局部的或整体的,而选项则相反。(2)前提是否混淆了语气,注意前提中表示或然语气的限制语,如“可能”“大概”“也许”“差不多”“将会”--推断可能成立;前提中表示必然语气的限制语,如“一定”“必定”“肯定”--导致推断不能成立;有时则是相反的。这就需要考生仔细比对选项中的前提与原文的信息是否一致。(3)前提条件在文中是否有依据。
二、推断过程是否符合逻辑
推断过程就是由前提到结论的过程,分析推断的过程是否符合逻辑,就是分析假设推断、条件推断、因果推断、目的推断等逻辑关系是否合理。选项一般以假设、条件、因果、目的等复句形式呈现。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在分析逻辑关系的过程中,要着重注意关键词,比如:如果……就……、因为……所以……、为的是等等。通过确定关键词分析文本逻辑关系,进而明确推断过程的合理性,帮助我们快速找出正确答案。
(一)假设推断
【内涵解读】选项用假设复句的形式表述文本内容,前一个分句以假设存在或出现了某种情况作为前提,后一个分句以假设情况一旦实现所产生的结果
作为结论。常见的关联词:如果……就……,就……。有时关联词会省略,但整个句意是假设推断的。
【解题要点】要判断假设推断类选项是否符合逻辑,需要把握:一是假设关系是否成立,就是选项的假设关系是否符合文本内容(文意就是假设关系):二是假设的前提和结论是否对应文本中文意的假设和结论,不能把前提和结论互换,也不能偷换前提或结论。
(二)条件推断
【内涵解读】选项运用条件关系的复句来表述文本内容,前一个分句提出一个条件作为推断的前提,后一个分句以这个条件一旦实现所产生的结果作为推断的结论。根据前提和结论又可分为,①充分条件:不排除其他条件也会引起同样的结果,常用关联词“只要……就……”;②必要条件:没有这个条件就不能产生后面的结果,常用关联词“只有……才……”;③无条件:排除一切条件,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会产生同样的结果,常用关联词“无论……都……
【解题要点】判断这类选项,先区分选项是充分条件复句或必要条件复句,还是无条件复句。回归原文,分析原文内容是否与之匹配。思考三方面:第一,前后分句是否构成条件关系;第二,是否将原文中的个别因素、措施等转述成充分条件或必要条件;第三,是否将原文中的充分条件转述成必要条件,或反之。
(三)因果推断
【内涵解读】选项运用因果复句形式表述文本内容,前一个分句是原因,作为结论产生的前提,后一个分句是这个原因产生的结果,作为结论:也可能反之,构成“果因推断”。常用关联词语:因为……所以……、之所以……是因为……,有的直接用“因此”关联结论。
【解题要点】分析选项的推断形式是由因到果还是由果到因,关注选项句中的“因”与“果”在原文中是否在同一位置,以及一些表示因果关系的关键词,如“之所以、是因为”等;同时还要注意因果(果因)推断是否成立:是否强加因果、是否偷换原因、是否原因范围缩小。
(四)目的推断
【内涵解读】选项运用目的复句形式表述文本内容,一个分句表述实现某种目的或避免某种结果,一个分句表示为此而采取的行为。常见的关联词:为了、以、以便、用以、为的是、以免、省得等。
【解题要点】判断此类选项正误,首先考虑目的复句是否成立,再考虑“目的”和为了实现“目的”采用的措施、方针等是否与原文内容匹配。
三、分析推断结论是否合理
【内涵解读】推断结论是根据文中已有信息,要求考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进行以此推彼、以已知推未知、以现在推未来、以整体推局部、由抽象推具体以及因果互推等。推断的结论在选项中一般放在“由此可见”“说明”“总之”“启示”“将会”“应该”等词的后面,看这些词语后表述的结论是否能依据原文中的相关信息推断出来。
【解题要点】“三看”
一看:选项结论是否过于绝对,特别注意选项中表述过于绝对的词语能否在原文中找到与之匹配的信息。
二看:选项结论与原文是否相悖,注意选项表述结论的语句和原文表述结论的信息是否相符。
三看:“启示”“将会”“应该”等词的后面有关文本发展趋势的预测是否合理,判断这类选项要注重对文本相关内容的分析,格外关注文本内容是否能够推断出选项预测的结果,这个结果是否合乎社会常理,即一般的规律人们的认识规律。
【选材特点解读】
观点推断题的选项一般用复句表述文本的部分内容,要求考生根据文本内容和复句类型判断选项是否符合原文意思。常见的有如下几种:
【辨别7大逻辑关系】
1.选项用“是”“则”“就”“应”直言判断
选项用“判断句”的与式八述,句中有“是”“就是”“则”“应”等表判定的词语这种表述形式,在逻辑学上,称为直言判断,是对思维对象和性质判断之间的关系直接的判定是分析概括作者观点态度常见的表述形式。对这类表述,要看文中有无直接关系,表述的逻辑是否严密。
例:请分析并判定选项的正误。
【选项】远读不是要深化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而是要发掘文本集合的共同形式特征
【原文】 远读是数字人文的基石。大规模的文本集合上的远读,基本上可以归为两类:一是对文本集合整体统计特征的描述,一是对文本集合内在结构特征的揭示。例如,数字人文学者米歇尔等人对数百万册数守化图书进行多种词汇和词频统计,以分析英语世界的语言演变,这属于前者;莫菜蒂用地图、树结构来分别展示文学作品的地理特征和侦探故事的类型结构,这属于后者。无论是宏观统计描述还是内在结构揭示,都是超越文本具体内容的抽象表示,所得结果都是需要解读的。
2.选项用假设关系的复句表述
选项用假设关系的复句前一个分句假设存在或出现了某种情况,后一个分句说出假设情况一旦实现产生的结果,常见的关联词:如果……就……)表述文本内容,判断这类选项是否符合文本的意思,要把握两个方面:一是文本的具体内容,二是假设关系是否成立。
例:请分析并判定选项的正误。
【选项】“新了学”要参与世界文化的发展,就有必要从“照着讲”逐渐过渡到“接着讲”。
【原文】“ 照着讲”与“接着讲”二者无法分离。从逻辑上说,任何新思想的形成,都不能从“无”开始,它总是基于既有的思想演进过程,并需要对既有思想范围进行反思批判。“照着讲”的意义,在于梳理以往的思想发展过程,打开前人思想的丰富内容,由此为后继的思想提供理论之源。在此意义上,“照着讲”是“接着讲”的出发点。
3.选项用条件关系的复句表述
选项用条件关系的复句前一个分句提出一个条件,后一个分句说明这个条件一旦实现所要产生的结果)表述文本内容,判这类选项的正误要从复句关系和文本内容的角度分析。
①“只有……才……”表示必要之件,如果没有这类条件就不可能出现后面的结果。
②“只要……就……”表示充分条件,它不排除其他条件也会引起同样的结果。
③“无论……都……”表示排除一切条件,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会产生同样的结果。
例:请分析并判定选项的正误。
【选项】只有每个人都控制“碳足迹”,从而实现了代际共享,才能避免“生态赤字”
【原文】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
从积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为自己及后代设定义务。就代际公平而言,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际共享,避免“生态赤字”。
4.选项用目的关系的复句表述
选项用目的关系的复句(其中一个分句表述实现某种目的或避免某种结果,一个分句表示为此而采取的行为,常见的词语:为了、以便、以、用以、为的是、以免、省得)表述文本内容。
例:请分析并判定选项的正误。
【选项】阅读《古文观止》,可以大致了解我国散文从先秦开始的历史轨迹,也可以了解古人选文体例、标准的变迁史。
【原文】第三,这个选本的编选体例也有它的好处。萧统的《文选》分很多门类,烦琐不堪:真德秀的《文章正宗》古文部分分辞令、议论、叙事三类。《古文观止》不分类,按时代先后排列,从中可看出古代文章演变的迹象。这个选本得以广泛流传,跟它的篇幅也有关。康熙二十四年(1685),康熙命令编选《古文渊鉴》,称为御选。用皇帝的名义来刊行,却不能广为流布,这跟它用真德秀的体例有关,也跟篇幅有关,它有六十四表,篇幅太多了自然不易推行。
5.选项用因果关系的复句表述
选项用“由此可见”“因此”“所以”等因果关系的连词来表述文本中的相关内容。判断这类选项要注重把握选项中的 “原因”和“结果”之间的关系是否符合文本意思。
例:请分析并判定选项的正误。
【选项】我国当下文化产品供给的主要矛盾已经由量的问题转向质的问题,艺术家的创作也应少而精,凝聚共识。
【原文】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国文化产品供给的主要矛盾已经不是缺不缺、够不够的问题而是好不好、精不精的问题。
6.选项用表时态的词语表述
选项根据文本内容,用“将会”等表示文本发展趋势的预测,判断这类选项要注重对文本相关内容的分析,尤其要关注根据文本内容是否能够推断出选项预测的结果。
例:请分析并判定选项的正误。
【选项】从寺庙、墓葬中发现的壁画、石刻等,在它们从原址移出转入美术馆陈列后,将不可避免地被赋子新的属性和意义。
【原文】一面原来悬挂在墓室天顶上代表光明的铜镜被移到了美术馆的陈列柜里,和几十面其他同类器物一起展示,以呈现铜镜的发展史。一幅“手卷”变成了一幅“长卷”,因为观众再不能真正用手触摸它,一段一段地欣赏移动的场景……所有这些转化都可以成为美术史研究的课题,这些研究所探求的不再是一件作品的原始动机和创作,而是它的流传、收藏和陈列-——它的持续的和变化中的生命。
7.选项用转折关系的复句表述
选项根据文本内容,用“但”“却”等表示语意的转折,判断这类选项要注重对文本相关内容的梳理整合,尤其要注意把握作者的表达意图。
例:请分析并判定选项的正误。
【选项】“照着讲”内含“接着讲”,虽然能发扬以往的思想,但无助于促进新思想生成。
【原文】 在此意义上,“照着讲”是“接着讲”的出发点。然而,仅仅停留在“照着讲”,思想便容易止于过去。难以继续前行,可能无助于思想的创新。
【考点:分析材料、合理推断】
【考点解读】推断,就是由已知的判断(前提)合乎逻辑地推出一个新的判断(结论)。信息(观点)推断题的选项内容是命题者依据文本中的某个内容,对事物的性质,发展趋势等作出的分析和判断,其“前提”在原文之中,“结论”往往在原文之外。这类题目不能通过直接比对选项与原文的语言表述或单凭局部一处信息就做出判断,它不是简单的信息筛选,整合,还需要分析和推断。判断选项推断的合理性,成为解答这类题的关键。
【考点突破】
分析材料、合理推断解题方法
一、看推断前提是否有据
看选项的前提时应注意:一是前提是否混淆范围,如原文内容是涉及局部的,而选项则涉及整体。 一是前提是否温淆时态,如原文中事情还未发生,而选项中则表述为已经发生。这就需要伴细地好 选项中的前提与原文的信息是否一致。
二、看推断过程是否符合逻辑
信息(观点)推断题的选项常以因果、假设、条件、目的等复句形式呈现,分析推断的过程是否符合逻辑,主要是分析选项中的因果推断、假设推断、条件推断、目的推断等逻辑关系是否成立。
三、看推断结论是否合理
推断的结论是根据文中已有信息,通过以此推彼、以已知推未知、以现在推未来、以整体推局部、以抽象推具体以及因果互推等方式形成的新信息。分析推断结论是否合理,一看结论是否过于绝对; 二看结论与原文是否相悖;三看“启示”“将会”“应该”等词的后面对未知事物发展趋势的预测是否合乎社会常理。
【选择题考法实践】
(2021新高考Ⅰ,T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由于诗歌是时间的艺术,在描述一件事情时,即使是高明的绘画也不如诗歌来得生动和明白。
B.绘画只能是对所画对象某一瞬间的定格,因此后人根据画作是推想不出所画对象动作的过程的。
C.“红杏枝头春意闹”“春风又绿江南岸”“两山排闼送青来”等诗句,化静为动,以动作来描绘景致。
D.沈括质疑了唐代传说,从这个例子可判断,后人关于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说法其实没有道理。
【高考真题分析】
分析材料、合理推断考点主要包括两个考向,分别是信息的理解分析和信息的逻辑推断。在近三年的高考真题中,属于必考考点。相较于信息筛选、整合类试题来说,试题难度较大。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基本掌握了分析材料、合理推断类试题的常见考法和必备知识基础。接下来,我们精选2022、2023、2024年相应真题,希望同学们从真题中熟悉考法,掌握考题规律,真正提升做题效率和应试能力。
【高考真题示例】
(2023年新课标Ⅰ,T1)下列对原文(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考向:信息的理解分析】
A.藜麦适合素食者和肠胃疾病患者食用,并且由于其营养均衡,被美国宇航局认为是宇航员食物的理想之选。
B.“马克·贝勒马尔等人对此则持保留意见”中的“此”,指的是被国外需求推高的藜麦价格给玻利维亚和秘鲁当地人造成伤害这一说法。
C.藜麦的大面积种植,不仅让玻利维亚和秘鲁等地农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而且改变了当地人对藜麦带有歧视的看法。
D.作者认为,尽管一些媒体引导消费者远离藜麦的做法值得商榷,但是其出发点却不是恶意的,他们为当地的贫困居民感到担忧。
【答案】C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信息的理解分析的能力。
C.“当地人对藜麦带有歧视的看法”错,原文“之前,秘鲁城里人往往认为他们这片区域吃藜麦的人‘很土’。现在,由于美国人和欧洲人的重视,食用藜麦被视作一种时尚”,可见是美国人和欧洲人的重视改变了当地人对藜麦带有歧视的看法。
故选C。
(2023 新课标Ⅰ,T2)根据原文(材料二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考向:信息的逻辑推断】
A.从第一段的内容可以看出,当一起事件超出了我们直接观察的范围时,有些人会根据他人提供的信息,并结合自己的判断,生成对该事件的看法。
B.“它的价格不太可能再度回升”,可能是因为市场对藜麦的需求量不再大幅增加,而藜麦的种植面积持续扩大,供给日益增长。
C.“每个新手辩论者”“都知道如何挑选最有利于自己的真相”,可见有些“沟通者”会选择有助于推进个人意图的真相,而这种选择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D.从藜麦事件可以发现,一组片面的事实编织在一起引发了一场良心危机,而这场良心危机对玻利维亚和秘鲁当地的居民造成了真正的伤害。
【答案】D
【解析】2.本题考查学生信息的理解分析的能力。
D.“对玻利维亚和秘鲁当地的居民造成了真正的伤害”错,原文“不过,这些受到错误解读的真相可能会对当地的人们造成真正的伤害”,可见是“可能”会当地的人们造成真正的伤害,选项犯了或然变必然的错误。
故选D。
(2023 新课标Ⅱ,T1)下列对原文(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考向:信息的理解分析】
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社会调查要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并特别提到要深入了解农民,二者有相同的出发点和针对性。
B.材料一以毛泽东在寻乌县的调查为例,论述调查要深入、唯实,这与毛泽东本人在《调查的技术》中的倡导也是一致的。
C.材料二指出,社会科学虽不能像自然科学那样通过实验展开研究,但倘若方法得当,观察社会现象时也能获得良好的效果。
D.材料二认为,社会研究者只有像医生对待病人那样关心被调查者,才不会“逢着”被调查者的“秘密”和“撒谎”。
【答案】B
【解析】A.“二者有相同的出发点和针对性”错误。材料一引用毛泽东了解农民的情况针对的是“搞好调查研究,一定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材料二提到要了解农民针对的是“科学的社会研究第一是要认清自己的立场和目的”“社会研究必须站在被调查者的利益上”。
C.“社会科学虽不能像自然科学那样通过实验展开研究”错误。结合“社会科学并不拥有像自然科学一模一样的实验室,那是没有人能否认的”分析可知,社会科学只是没有“一模一样的实验室”,并不能说不能通过实验展开研究。
D.“才不会‘逢着’被调查者的‘秘密’和‘撒谎’”错误。结合材料二“正像一个医生对一个病人,病人没有理由去欺骗医生,正因为欺骗的结果是自己受害”分析可知,这只是论证调查者不能欺骗被调查者;结合“科学的社会研究第一是要认清自己的立场和目的”“社会研究必须站在被调查者的利益上”分析可知,要想不会“逢着”被调查者的“秘密”和“撒谎”还有其他方面要做,比如解决“立场”、明确“目的”等,不仅靠“不欺骗”。故选B。
(2023 新高考Ⅰ,T2)根据原文(材料二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考向:信息的逻辑推断】
A.从第一段的内容可以看出,当一起事件超出了我们直接观察的范围时,有些人会根据他人提供的信息,并结合自己的判断,生成对该事件的看法。
B.“它的价格不太可能再度回升”,可能是因为市场对藜麦的需求量不再大幅增加,而藜麦的种植面积持续扩大,供给日益增长。
C.“每个新手辩论者”“都知道如何挑选最有利于自己的真相”,可见有些“沟通者”会选择有助于推进个人意图的真相,而这种选择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D.从藜麦事件可以发现,一组片面的事实编织在一起引发了一场良心危机,而这场良心危机对玻利维亚和秘鲁当地的居民造成了真正的伤害。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信息逻辑推断的能力。
D.“对玻利维亚和秘鲁当地的居民造成了真正的伤害”错,原文“不过,这些受到错误解读的真相可能会对当地的人们造成真正的伤害”,可见是“可能”会当地的人们造成真正的伤害,选项犯了或然变必然的错误。
故选D。
(2022新高考Ⅰ,T2)根据材料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考向:信息的逻辑推断】
A.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了传统和创新的关系,不过二者论述的重心并不相同。
B.借鉴西方诗歌并不能给本民族的诗歌带来现代性,对此中国诗人要有清醒认识。
C.中国古典诗歌的语言、内在结构和外在形态,依然可为当代诗歌创作提供营养。
D.古人论诗用“意在笔先”“空灵”“飘逸”等语,未落实处却包含鲜活的审美智慧。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信息逻辑推断的能力。
B.“借鉴西方诗歌并不能给本民族的诗歌带来现代性”错误,过于绝对,材料二第二段说的是“这些必须是有本民族实质性的和具有现代性的,单靠移植西方是绝对不行的”,可见借鉴西方有价值,但不能“单靠移植西方”。
故选B。
【高考真题实践】
(2024·新高考Ⅰ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19分)
材料一:
(四五)中国由劣势到平衡到优势,日本由优势到平衡到劣势,中国由防御到相持到反攻,日本由进攻到保守到退却——这就是中日战争的过程,中日战争的必然趋势。
(四六)于是问题和结论是:中国会亡吗?答复:不会亡,最后胜利是中国的。中国能够速胜吗?答复:不能速胜,必须是持久战。这个结论是正确的吗?我以为是正确的。
(四七)讲到这里,亡国论和妥协论者又将跑出来说:中国由劣势到平衡,需要有同日本相等的军力和经济力;由平衡到优势,需要有超过日本的军力和经济力;然而这是不可能的,因此上述结论是不正确的。
(四八)这就是所谓“唯武器论”,是战争问题中的机械论,是主观地和片面地看问题的意见。我们的意见与此相反,不但看到武器,而且看到人力。武器是战争的重要的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
力量对比不但是军力和经济力的对比,而且是人力和人心的对比。军力和经济力是要人去掌握的。如果中国人的大多数、日本人的大多数、世界各国人的大多数是站在抗日战争方面的话,那末,日本少数人强制地掌握着的军力和经济力,还能算是优势吗?它不是优势,那么,掌握比较劣势的军力和经济力的中国,不就成了优势吗?没有疑义,中国只要坚持抗战和坚持统一战线,其军力和经济力是能够逐渐地加强的。而我们的敌人,经过长期战争和内外矛盾的削弱,其军力和经济力又必然要起相反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难道中国也不能变成优势吗?还不止此,目前我们不能把别国的军力和经济力大量地公开地算作自己方面的力量,难道将来也不能吗?如果日本的敌人不止中国一个,如果将来有一国或几国以其相当大量的军力和经济力公开地防御或攻击日本,公开地援助我们,那末,优势不更在我们一方面吗?日本是小国,其战争是退步的和野蛮的,其国际地位将益处于孤立;中国是大国,其战争是进步的和正义的,其国际地位将益处于多助。所有这些,经过长期发展,难道还不能使敌我优劣的形势确定地发生变化吗?
(摘自毛泽东《论持久战》)
材料二:
1938年5月,毛泽东发表著名的《论持久战》,系统阐述了关于持久战的战略思想。
首先,毛泽东分析了中国实施持久战的外部原因。他说:“中日战争不是任何别的战争,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帝国主义的日本之间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进行的一个决死的战争。”他列举了中日双方“互相反对”的四个特点。除战争的正义、非正义,以及与此相关的寡助、多助问题外,他特别强调了敌强我弱和敌小我大的问题。日本的强,表现在它的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这就决定了中国的抗日战争不能很快取得胜利。日本的小,表现在国度小,其人力、军力、财力、物力均经不起长期战争的消耗,这就决定了中国可以通过持久战而最终打败日本。
其次,毛泽东分析了中国实施持久战的内部条件。这个条件是什么?简单地说,就是把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毛泽东以“兵民是胜利之本”为标题,专门论述了全面抗战和全民族抗战的观点。关于军队,他强调要把政治精神贯注于军队之中,这样才能激发官兵最大限度的抗战热忱。关于民众,他提出“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共产党一直把“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作为自己的抗战路线,人民战争理论的科学性也得到了广泛印证。
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不仅提出了抗日持久战战略,而且具体阐释了实施抗日持久战的方法。毛泽东指出,在中国大而弱、日本小而强的情况下敌人可以占地甚广,却在占领地留下很多空虚的地方,“因此抗日游击战争就主要地不是在内线配合正规军的战役作战,而是在外线单独作战”。毛泽东还具体分析了游击战的战略内容、游击战与正规战的配合等问题。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在敌后广泛展开游击战争,卓有成效地牵制与消耗日军,发挥了巨大战略作用。
有一种说法,认为抗日持久战的思想不是毛泽东最早提出的。这种说法主要依据蒋百里、陈诚等人的言论,蒋介石也有过“持久消耗战”的言论。这种认识都源于一个客观存在,即中国是一个落后大国,日本是一个先进小国。承认这个客观存在的人,并不需要特别的先见之明,就会得出中日战争将是持久战的结论。
但是,仅仅看到由客观条件造成的抗日战争的持久性,还远远不是抗日持久战的战略思想。蒋介石等人缺乏对中国与世界关系以及世界格局演变的辩证思考,因此他们对所谓“持久”的把握往往脱离实际,盲目地寄希望于西方国家的调停或干预。而中国共产党的持久战思想,是建立在对与战争相关的一切外部与内部复杂因素进行深刻分析的基础之上的,对于战争不同阶段的关系、战略持久与战役速决的关系等,都有完整的科学分析。因此它的持久战战略,既不会因为一时顺利而幻想“速胜”,也不会因为一时挫折而失去必胜的信心。
(摘编自荣维木《中国共产党抗日持久战的战略与实践》)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论持久战》在分析抗战走势时,并未局限于中日两国,而是展现出对世界整体局势变化的宏观把握。
B.落后大国面对先进小国的侵略,不可能速胜,必然要经历由劣势到平衡、由平衡到优势的持久战争过程。
C.“不但看到武器,而且看到人力”,指在承认军力和经济力差距的前提下,相信人力和人心才是胜利之本。
D.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持久战思想不只体现在判断抗战将会长久,更体现在对战争走向作出了全面科学的分析。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日本的军力和经济力并不占优势,因为它们仅仅掌握在日本少数人的手中。
B.抗日游击战要更多承担外线单独作战的任务,这是当时战争的客观形势决定的。
C.抗战整体进程是持久的,不过具体到某一场战役,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速战速决。
D.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抗日持久战相信得道多助,也愿意接受国际力量的援助。
3.下列选项符合材料二中实施持久战的“内部条件”的一项是( )
A.敌虽强,但敌之强已为其他不利的因素所减杀。
B.除东三省等地外,敌人实际只能占领大城市、大道和某些平地。
C.中国的短处是战争力量之弱,而其长处则在其战争本质的进步性和正义性。
D.动员了全国的老百姓,就造成了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
4.材料一多处使用了设问句和反问句,请简要分析其论证效果。
5.习近平总书记曾以《论持久战》为例,指出要“善于从战略上看问题、想问题”。请根据材料谈谈《论持久战》对我们“看问题、想问题”有什么启示。
【参考答案】
1.B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B.“必然要经历由劣势到平衡、由平衡到优势的持久战争过程”错误,以偏概全,由材料一第一段“中国由劣势到平衡到优势……这就是中日战争的过程,中日战争的必然趋势”可知,“中日战争的必然趋势”不代表所有“落后大国面对先进小国的侵略”的必然趋势。
故选B。
【参考答案】
2.A
【解析】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证思路、整合信息的能力。
A.“日本的军力和经济力并不占优势,因为……”错误,材料一第五段提出日本劣势的理由是“力量对比……而且是人力和人心的对比”,并进一步提出一个观点“军力和经济力是要人去掌握的”,并进行假使假设“如果中国……,那么,日本少数人……”,在删掉大前提的情况下,分析“日本的军力和经济力并不占优势”,属于断章取义、强加因果。
故选A。
【参考答案】
3.D
【解析】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重要概念的能力。
材料二第三段“分析了中国实施持久战的内部条件”即“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包括“官兵”“民众”。
A.“其他不利的因素”是外部条件。
B.“敌人实际只能占领”是客观局势,属于外部条件。
C.“战争本质的进步性和正义性”是“实施持久战的外部原因”。
D.“动员了全国的老百姓”属于“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符合实施持久战的“内部条件”。
故选D。
【参考答案】
4.①使用设问句,如“这个结论是正确的吗?我以为是正确的”,能引起读者注意,启发读者思考,强调了结论的正确性;
②使用反问句,如“在这种情况下,难道中国也不能变成优势吗?”增强语气,更加鲜明有力地表达观点,强调了中国可以通过持久战扭转劣势的观点。
【解析】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修辞手法的论证效果的能力。
设问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常用于表示强调作用。为了强调某部分内容,故意先提出问题,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正确的运用设问,能引人注意,启发思考,有助于层次分明,结构紧凑。材料一中的设问句有:“中国会亡吗?答复:不会亡,最后胜利是中国的”“这个结论是正确的吗?我以为是正确的”“日本少数人强制地掌握着的军力和经济力,还能算是优势吗?它不是优势”“……不就成了优势吗?没有疑义……”作答时,举出一个即可。分析时,指出设问句强调的内容,并分析其效果:引起读者注意,启发读者思考,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反问句的标志除了“难道”外,还可以包括“不是”“怎么”“哪”“凭什么”等,这些标志帮助构成反问句的语用功能,如加强语势、强调陈述、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等。材料一中的反问句有:“在这种情况下,难道中国也不能变成优势吗?”“目前我们不能把别国的军力和经济力大量地公开地算作自己方面的力量,难道将来也不能吗?”“优势不更在我们一方面吗?”“难道还不能使敌我优劣的形势确定地发生变化吗?”作答时,举出一个例子即可。分析时,指出反问句强调的内容,并分析其效果:增强必胜信心,有无可辩驳的力量等。
【参考答案】
5.①要有全面、宏观的视角,不局限于一时一地,要考虑到各种相关因素和世界局势的变化;
②要客观分析敌我双方的优势与劣势,不盲目乐观或悲观;
③要看到人力、人心等非物质因素的重要性;
④要对战争的不同阶段有清晰认识和科学分析,既不幻想速胜,也不失去信心;
⑤要善于从战略高度思考问题,把握战争的整体走势和发展规律。
【解析】5.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分析概括作者观点的能力。
作答时,要围绕题干“善于从战略上看问题、想问题”进行信息筛选。
①从全局视野看,材料一在分析抗战走势时,并未局限于中日两国,而是展现出对世界整体局势变化的宏观把握;材料二批判“蒋介石等人缺乏对中国与世界关系以及世界格局演变的辩证思考”。可以得出:要有全面、宏观的视角,不局限于一时一地,要考虑到各种相关因素和世界局势的变化。或:要从世界整体局势出发考虑问题,不仅仅局限于眼前的局部利益或冲突,而是要看到长远的、全球的联系和影响。
②从辩证思维看,材料一分析日本在全世界的力量对比下及持久作战下的劣势和中国“坚持抗战和坚持统一战线”的优势,批判了“速胜”论和“亡国论和妥协论”。可以得出:要客观分析敌我双方的优势与劣势,不盲目乐观或悲观。或:分析问题时,应运用辩证法,既要看到表面的强弱对比,也要深入分析背后的人心向背、正义非正义等因素,以及这些因素随时间推移可能发生的变化。
③从人民立场看,材料一指出“力量对比不但是军力和经济力的对比,而且是人力和人心的对比”;材料二“分析了中国实施持久战的内部条件”。可以得出:要看到人力、人心等非物质因素的重要性。或:认识到人民群众的力量是根本,无论是在军事斗争还是社会发展中,都要依靠和发动群众,实现真正的全民动员和参与。
④从动态评估看,根据材料二最后一段“对于战争不同阶段的关系、战略持久与战役速决的关系等,都有完整的科学分析。因此它的持久战战略,既不会因为一时顺利而幻想‘速胜’,也不会因为一时挫折而失去必胜的信心”进行整合,可以得出:要对战争的不同阶段有清晰认识和科学分析,既不幻想速胜,也不失去信心。或: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对局势的判断不应静态不变,而要考虑到各种变量和趋势,预测未来可能的变化,做出灵活应对。
⑤从科学预见看,材料一预测“中日战争的必然趋势”,认为这场战争“不能速胜,必须是持久战”;材料二“不仅提出了抗日持久战战略,而且具体阐释了实施抗日持久战的方法”。可以得出:要善于从战略高度思考问题,把握战争的整体走势和发展规律。或:基于对现实的深刻分析,做出科学合理的预见,制定相应的战略计划,并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完善,保持战略定力和战术灵活性。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