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花城版一年级音乐上册(艺术唱游)全册核心素养教案+教学计划(全35页)

文档属性

名称 【新教材】花城版一年级音乐上册(艺术唱游)全册核心素养教案+教学计划(全35页)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29.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花城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4-10-08 10:22:18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新教材花城版一年级音乐上册(艺术唱游)
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审美感知:通过欣赏、演唱、律动等活动,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感受音乐的节奏、旋律、音色等要素,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水平。
艺术表现:引导学生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通过律动、表演等形式表现音乐,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和创造力。
文化理解:通过学习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了解不同地区的文化特色,增强学生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创意实践:鼓励学生在音乐活动中发挥创意,进行改编、创作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1)让学生学会演唱教材中的歌曲,并能进行律动、表演等活动。(2)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节奏、旋律、音色等要素,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3)通过学习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了解不同地区的文化特色。
难点(1)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和创造力,让学生在演唱和表演中融入自己的情感和创意。(2)帮助学生理解不同地区音乐作品的文化内涵,增强学生对多元文化的认识。
三、教学措施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图片、视频、故事等形式,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音乐作品。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采用示范法、讲解法、游戏法、欣赏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音乐基础和学习能力,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音乐学习中得到发展。
加强与其他学科的融合,拓展学生的视野。将音乐教学与语文、美术、舞蹈等学科进行融合,通过跨学科的教学活动,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鼓励学生参与音乐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力。组织学生参加合唱、舞蹈、乐器演奏等音乐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艺术表现力和创造力。
四、教学进度安排
第 1 单元:五星红旗高高飘扬(2 课时)
律动《国旗国旗真美丽》:通过律动活动,让学生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表现力。
朗读《当国歌响起》:引导学生了解国歌的历史和意义,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第 2 单元:我们是小学生啦(2 课时)
律动《我今天上学喽》:通过律动活动,让学生感受上学的快乐和兴奋,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表现力。
表演《我们是小学生啦》:通过表演活动,让学生表达自己成为小学生的喜悦和自豪,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和创造力。
唱游《找朋友》:通过唱游活动,让学生学会与同学交往,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听赏《中国娃》:通过欣赏歌曲,让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的文化理解能力。
第 3 单元:探索身边的音乐:长和短(一)(2 课时)
唱游《白兔,真可爱》:通过唱游活动,让学生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表现力。
拍读《真功夫》:通过拍读活动,让学生感受节奏的长短变化,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音乐感知能力。
演唱《摇啊摇,摇到外婆桥》:通过演唱歌曲,让学生感受歌曲的优美旋律和温馨情感,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和创造力。
表演《去同学家》:通过表演活动,让学生学会与同学交往,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第 4 单元:雄赳赳,气昂昂(2 课时)
演唱《小列兵》:通过演唱歌曲,让学生感受歌曲的雄壮旋律和坚定情感,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和创造力。
律动《只怕不抵抗》:通过律动活动,让学生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表现力。
听赏《共产儿童团歌》:通过欣赏歌曲,让学生了解革命历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文化理解能力。
第 5 单元:发现身边的音乐:高和低(一)(2 课时)
律动《小青蛙和老青蛙》:通过律动活动,让学生感受声音的高低变化,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
演唱《布谷叫,春天到》:通过演唱歌曲,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和生机,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和创造力。
唱游《顽皮的杜鹃》:通过唱游活动,让学生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表现力。
演唱《快乐的罗嗦》:通过演唱歌曲,让学生感受彝族音乐的欢快旋律和独特风格,培养学生的文化理解能力和艺术表现力。
第 6 单元:诚实最美好(2 课时)
演唱《是谁在敲》:通过演唱歌曲,让学生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表现力。
演唱《小鼓响咚咚》:通过演唱歌曲,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欢快旋律和强烈节奏,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和创造力。
律动《好孩子要诚实》:通过律动活动,让学生理解诚实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节奏感。
表演《狼来了》:通过表演活动,让学生深刻体会诚实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和创造力。
第 7 单元:诗乐画舞(一)(2 课时)
朗读《咏鹅》:通过朗读古诗,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律和意境,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唱游《咏鹅》:通过唱游活动,让学生感受歌曲的优美旋律和古诗的意境,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和创造力。
第 8 单元:迎春的节日(2 课时)
拍读《春节童谣》:通过拍读活动,让学生感受春节的欢乐氛围和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文化理解能力。
表演《彩莲子船》:通过表演活动,让学生感受民间艺术的魅力,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和创造力。
演唱《行花街》:通过演唱歌曲,让学生感受广东地区春节的特色和欢乐氛围,培养学生的文化理解能力和艺术表现力。
律动《闹新春》:通过律动活动,让学生感受春节的热闹气氛和欢快节奏,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表现力。
艺术 实践:机智的小兔子(1 课时)通过表演活动,让学生发挥创意,进行改编、创作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练习与评价(1 课时)通过记录卡等形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成果和不足之处,以便及时调整学习方法和策略。
五、教学评价
评价内容(1)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参与度。(2)学生对音乐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3)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和创造力。(4)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评价方法(1)观察法: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学习态度、参与度、艺术表现力等方面。(2)测验法:通过小测验、作业等形式,考查学生对音乐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3)表演评价法:组织学生进行表演活动,评价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和创造力。(4)自评和互评法:引导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成果和不足之处,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六、教学资源
教材:花城版一年级上册艺术唱游音乐教材。
教具:钢琴、多媒体设备、打击乐器等。
参考资料:音乐教学参考书、音乐视频、音乐网站等。
花城版一年级上册艺术唱游音乐教学进度表:
周次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
1 第 1 单元《国旗国旗真美丽》(律动) 通过律动感受歌曲节奏旋律,激发爱国情感。 示范法、体验法
2 第 1 单元《当国歌响起》(朗读) 了解国歌意义,培养爱国主义。 讲解法、朗读法
3 第 2 单元《我今天上学喽》(律动) 感受上学的快乐,培养节奏感。 律动教学法
4 第 2 单元《我们是小学生啦》(表演) 表达成为小学生的喜悦自豪。 表演教学法
5 第 2 单元《找朋友》(唱游) 学会交往,培养合作意识。 唱游教学法
6 第 2 单元《中国娃》(听赏) 感受中国传统文化魅力。 欣赏教学法
7 第 3 单元《白兔,真可爱》(唱游) 感受歌曲节奏旋律,培养表现力。 唱游教学法
8 第 3 单元《真功夫》(拍读) 感受节奏长短变化,培养音乐感知。 拍读教学法
9 第 3 单元《摇啊摇,摇到外婆桥》(演唱) 感受优美旋律和温馨情感。 演唱教学法
10 第 3 单元《去同学家》(表演) 学会交往,培养合作精神。 表演教学法
11 第 4 单元《小列兵》(演唱) 感受雄壮旋律和坚定情感。 演唱教学法
12 第 4 单元《只怕不抵抗》(律动) 感受节奏旋律,培养表现力。 律动教学法
13 第 4 单元《共产儿童团歌》(听赏) 了解革命历史,培养爱国情感。 欣赏教学法
14 第 5 单元《小青蛙和老青蛙》(律动) 感受声音高低变化,培养感知力。 律动教学法
15 第 5 单元《布谷叫,春天到》(演唱) 感受春天美好生机。 演唱教学法
16 第 5 单元《顽皮的杜鹃》(唱游) 感受节奏旋律,培养表现力。 唱游教学法
17 第 5 单元《快乐的罗嗦》(演唱) 感受彝族音乐风格,培养文化理解。 演唱教学法
18 第 6 单元《是谁在敲》(演唱) 感受节奏旋律,培养表现力。 演唱教学法
19 第 6 单元《小鼓响咚咚》(演唱) 感受欢快旋律和强烈节奏。 演唱教学法
20 第 6 单元《好孩子要诚实》(律动) 理解诚实重要性,培养品德。 律动教学法
21 第 6 单元《狼来了》(表演) 体会诚实重要性,培养创造力。 表演教学法
22 第 7 单元《咏鹅》(朗读) 感受古诗韵律意境,培养文化素养。 朗读教学法
23 第 7 单元《咏鹅》(唱游) 感受优美旋律和古诗意境。 唱游教学法
24 第 8 单元《春节童谣》(拍读) 感受春节氛围和传统文化。 拍读教学法
25 第 8 单元《彩莲子船》(表演) 感受民间艺术魅力,培养创造力。 表演教学法
26 第 8 单元《行花街》(演唱) 感受广东春节特色,培养文化理解。 演唱教学法
27 第 8 单元《闹新春》(律动) 感受热闹气氛和欢快节奏。 律动教学法
28 艺术 实践《机智的小兔子》 发挥创意,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实践教学法
29 练习与评价 对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反馈。
全册核心素养教案
第1单元 五星红旗高高飘扬
律动 国旗国旗真美丽
朗读 当国歌响起
一、教学目标
审美感知:通过欣赏《国旗国旗真美丽》的旋律和观看国旗的图片、视频等,培养学生对国旗之美的感知,感受音乐的节奏美、旋律美和国旗的色彩美、造型美。
艺术表现:引导学生通过律动表现《国旗国旗真美丽》的节奏和情感,用清晰的语言朗读《当国歌响起》,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文化理解:让学生了解国旗和国歌的重要意义,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对国家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创意实践:鼓励学生在律动和朗读中发挥创意,加入自己的动作和表情,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1)让学生学会律动《国旗国旗真美丽》,并能有感情地朗读《当国歌响起》。(2)引导学生理解国旗和国歌的象征意义,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难点(1)帮助学生准确把握《国旗国旗真美丽》的节奏和韵律,进行富有表现力的律动。(2)引导学生在朗读《当国歌响起》时,表达出对国歌的敬重和对国家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方法
情境创设法:通过播放国旗升起的视频、展示美丽的国旗图片等,创设浓厚的爱国主义氛围,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
示范教学法:教师亲自示范律动和朗读,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方法和技巧。
体验教学法:让学生亲自参与律动和朗读,在实践中感受音乐和语言的魅力。
讨论交流法:组织学生讨论国旗和国歌的意义,交流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
导入(1)播放一段国旗升起的视频,让学生观察国旗的颜色、形状和升起的过程。(2)提问学生:你们看到了什么?国旗是什么样子的?国旗升起的时候你们有什么感受?
学习律动《国旗国旗真美丽》(1)播放《国旗国旗真美丽》的音乐,让学生聆听歌曲的节奏和旋律。(2)教师示范律动动作,引导学生观察并模仿。(3)带领学生一起跟着音乐进行律动,反复练习,直到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律动动作。(4)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律动表演,互相欣赏和评价。
朗读《当国歌响起》(1)教师有感情地朗读《当国歌响起》,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情感。(2)讲解诗歌的内容,让学生理解国歌响起时我们应该怎么做,为什么要敬重国歌。(3)带领学生一起朗读诗歌,注意节奏和语调的把握。(4)组织学生进行个人朗读和小组朗读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拓展延伸(1)让学生说一说自己还知道哪些关于国旗和国歌的知识,分享自己的爱国故事。(2)组织学生制作国旗卡片,或者画一幅国旗的画,表达自己对国旗的热爱之情。
总结(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国旗和国歌的重要意义。(2)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尊重国旗、爱护国旗,听到国歌响起时要肃立致敬。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国旗和国歌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感知、艺术表现、文化理解和创意实践等核心素养。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大胆表现,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同时,要不断反思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第2单元 我们是小学生啦
律动 我今天上学喽
表演 我们是小学生啦
唱游 找朋友
听赏 中国娃
一、教学目标
审美感知:通过欣赏音乐作品、参与律动和表演等活动,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感受音乐的节奏、旋律、音色等要素之美,以及表演中的肢体美和情感美。
艺术表现:引导学生用自然的声音演唱、进行律动和表演,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展现小学生的活力与自信。
文化理解:通过欣赏《中国娃》等作品,让学生了解中国文化元素,增强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创意实践:鼓励学生在唱游、表演等活动中发挥创意,进行改编和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1)让学生学会演唱《找朋友》,并能进行律动《我今天上学喽》和表演《我们是小学生啦》。(2)引导学生欣赏《中国娃》,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
难点(1)培养学生在表演中的表现力和协调性。(2)帮助学生理解音乐作品中的文化元素。
三、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创设上学、交朋友等情境,让学生更好地融入教学内容。
示范教学法:教师亲自示范律动和表演,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学习榜样。
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唱游和表演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欣赏教学法:引导学生欣赏音乐作品,分析其中的音乐要素和文化内涵。
四、教学过程
导入(1)播放一段小学生上学的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回忆自己上学的第一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提问学生:上学的感觉怎么样?你在学校里交了哪些新朋友?
学习律动《我今天上学喽》(1)播放《我今天上学喽》的音乐,让学生聆听音乐的节奏和情绪。(2)教师示范律动动作,引导学生观察并模仿。(3)带领学生跟着音乐一起进行律动,反复练习,直到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律动动作。(4)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展示,互相欣赏和评价。
学习表演《我们是小学生啦》(1)引导学生回忆自己作为小学生的生活场景,如上课、课间活动等。(2)教师示范表演动作和表情,让学生观察并模仿。(3)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表演,互相交流和改进。(4)挑选几个小组进行全班展示,评选出最佳表演小组。
学习唱游《找朋友》(1)播放《找朋友》的音乐,让学生聆听歌曲的旋律和歌词。(2)教师教唱歌曲,注意引导学生用自然的声音演唱。(3)组织学生进行唱游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音乐的乐趣。(4)鼓励学生对歌曲进行改编,如改变歌词、节奏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欣赏《中国娃》(1)播放《中国娃》的音乐作品,让学生聆听音乐的旋律和歌词。(2)提问学生:从歌曲中你听到了哪些中国文化元素?(3)引导学生分析歌曲中的音乐要素和文化内涵,如歌词中的中国传统美德、音乐中的民族乐器音色等。(4)组织学生讨论如何做一个优秀的中国娃,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
总结(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收获和体会。(2)强调音乐在生活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欣赏音乐、参与音乐活动。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在审美感知、艺术表现、文化理解和创意实践等方面都得到了一定的锻炼和提高。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程度的学生适当的指导和鼓励。同时,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和吸引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提升核心素养。
第3单元 探索身边的音乐:长和短(一)
唱游 白兔,真可爱
拍读 真功夫
演唱 摇啊摇,摇到外婆桥
表演 去同学家
一、教学目标
审美感知:通过欣赏和演唱不同的音乐作品,感受音乐中长短节奏的变化,培养学生对音乐节奏的审美感知能力。
艺术表现:引导学生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通过唱游和表演活动,展现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表现力。
文化理解:介绍不同音乐作品的背景和文化内涵,让学生了解音乐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对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创意实践:鼓励学生在音乐活动中发挥创意,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表现音乐中的长短节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1)让学生学会演唱《白兔,真可爱》《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并能准确地拍读出《真功夫》中的长短节奏。(2)引导学生通过表演《去同学家》,体会音乐在生活中的表现形式。
难点(1)帮助学生理解音乐中长短节奏的概念,并能在演唱和拍读中准确表现。(2)培养学生在表演中的创意和表现力。
三、教学方法
体验教学法: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音乐中的长短节奏,如拍手、跺脚等方式,感受节奏的变化。
情境教学法:创设不同的情境,如白兔的生活场景、去同学家的情景等,让学生在情境中更好地理解和表现音乐。
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唱游和表演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探究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音乐中的长短节奏,发现不同的表现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学习能力。
四、教学过程
导入(1)播放一段包含长短节奏明显的音乐片段,让学生聆听并感受节奏的变化。(2)提问学生:你在音乐中听到了什么不同的节奏?这些节奏给你带来了什么样的感受?
学习《白兔,真可爱》(1)播放《白兔,真可爱》的音乐,让学生聆听歌曲的旋律和歌词。(2)教师教唱歌曲,注意引导学生用自然的声音演唱,并强调歌曲中的长短节奏。(3)组织学生进行唱游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情感。
学习《真功夫》(1)教师示范拍读《真功夫》中的长短节奏,让学生观察并模仿。(2)引导学生发现节奏中的规律,如长节奏和短节奏的组合方式。(3)组织学生进行分组拍读比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节奏感。
学习《摇啊摇,摇到外婆桥》(1)播放《摇啊摇,摇到外婆桥》的音乐,让学生聆听歌曲的旋律和歌词。(2)教师教唱歌曲,注意引导学生用温柔的声音演唱,并体会歌曲中的长短节奏变化。(3)组织学生进行演唱表演,让学生在表演中更好地表现歌曲的情感。
学习《去同学家》(1)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去同学家的经历,分享其中的有趣故事。(2)教师根据学生的分享,创设去同学家的情境,并引导学生用音乐和表演来展现这个情境。(3)组织学生进行表演活动,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加入自己的想法和动作。
总结(1)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让学生说说自己对音乐中长短节奏的理解和感受。(2)强调音乐在生活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感受音乐。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音乐中的长短节奏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感受,在审美感知、艺术表现、文化理解和创意实践等方面都得到了一定的锻炼。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受音乐的魅力。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程度的学生适当的指导和鼓励,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音乐学习中获得成长和进步。
第4单元 雄赳赳,气昂昂
演唱 小列兵
律动 只怕不抵抗
听赏 共产儿童团歌
一、教学目标
审美感知:通过演唱、律动和听赏具有激昂旋律的音乐作品,培养学生对音乐的节奏感、旋律感和情感表达的审美感知能力。
艺术表现:引导学生用坚定有力的声音演唱《小列兵》,通过律动准确地表现《只怕不抵抗》的节奏和情感,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文化理解:介绍《共产儿童团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让学生了解革命历史,增强学生对红色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创意实践:鼓励学生在演唱和律动中发挥创意,加入自己的动作和表情,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1)让学生学会演唱《小列兵》,并能进行律动《只怕不抵抗》。(2)引导学生理解和欣赏《共产儿童团歌》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
难点(1)帮助学生掌握《小列兵》和《只怕不抵抗》的节奏和情感表达。(2)培养学生在演唱和律动中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创设革命战争时期的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的背景和情感。
示范教学法:教师亲自示范演唱和律动,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学习榜样。
体验教学法:让学生通过演唱、律动和听赏等活动,亲身体验音乐的魅力。
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演唱和律动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教学过程
导入(1)播放一段革命战争时期的视频片段,引导学生感受那个时期的氛围和精神。(2)提问学生: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学习演唱《小列兵》(1)播放《小列兵》的音乐,让学生聆听歌曲的旋律和歌词。(2)教师教唱歌曲,注意引导学生用坚定有力的声音演唱,表现出小列兵的勇敢和自豪。(3)组织学生进行分组演唱比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表现力。
学习律动《只怕不抵抗》(1)播放《只怕不抵抗》的音乐,让学生聆听歌曲的节奏和情感。(2)教师示范律动动作,引导学生观察并模仿。(3)带领学生跟着音乐一起进行律动,反复练习,直到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律动动作。(4)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展示,互相欣赏和评价。
听赏《共产儿童团歌》(1)播放《共产儿童团歌》的音乐,让学生聆听歌曲的旋律和歌词。(2)介绍歌曲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让学生了解共产儿童团的故事和精神。(3)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节奏、旋律和情感表达,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拓展延伸(1)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扮演小列兵或共产儿童团成员,进行演唱和律动表演。(2)鼓励学生创作一首关于勇敢和爱国的歌曲或诗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
总结(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收获和体会。(2)强调音乐在传承历史和弘扬精神方面的重要作用,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欣赏和学习优秀的音乐作品。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在审美感知、艺术表现、文化理解和创意实践等方面都得到了一定的锻炼和提高。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受音乐的魅力。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程度的学生适当的指导和鼓励,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音乐学习中获得成长和进步。
第5单元 发现身边的音乐:高和低(一)
律动 小青蛙和老青蛙
演唱 布谷叫,春天到
唱游 顽皮的杜鹏
演唱 快乐的罗嗦
一、教学目标
审美感知:通过欣赏、演唱和律动,让学生感受音乐中的高低音变化,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审美感知能力。
艺术表现:引导学生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通过律动和唱游活动,展现学生对音乐的表现力。
文化理解:介绍不同音乐作品的背景和文化内涵,让学生了解音乐与自然、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对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创意实践:鼓励学生在音乐活动中发挥创意,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表现音乐中的高低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1)让学生学会演唱《布谷叫,春天到》和《快乐的罗嗦》,并能准确地进行律动《小青蛙和老青蛙》和唱游《顽皮的杜鹏》。(2)引导学生感受音乐中的高低音变化,理解其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难点(1)帮助学生掌握音乐中的高低音概念,并能在演唱和律动中准确表现。(2)培养学生在音乐活动中的创意和表现力。
三、教学方法
体验教学法:让学生通过聆听、演唱和律动,亲身体验音乐中的高低音变化。
情境教学法:创设与音乐作品相关的情境,如春天的田野、森林中的动物等,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音乐。
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演唱、律动和唱游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探究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音乐中的高低音,发现不同的表现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学习能力。
四、教学过程
导入(1)播放一段包含高低音明显变化的音乐片段,让学生聆听并感受音乐的变化。(2)提问学生:你在音乐中听到了什么不同的声音?这些声音给你带来了什么样的感受?
学习律动《小青蛙和老青蛙》(1)播放《小青蛙和老青蛙》的音乐,让学生聆听音乐中的高低音变化。(2)教师示范律动动作,引导学生观察并模仿。(3)带领学生跟着音乐一起进行律动,强调高低音的变化与青蛙的形象特点相结合。(4)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展示,互相欣赏和评价。
学习演唱《布谷叫,春天到》(1)播放《布谷叫,春天到》的音乐,让学生聆听歌曲的旋律和歌词。(2)教师教唱歌曲,注意引导学生用自然的声音演唱,并强调歌曲中的高低音变化。(3)组织学生进行演唱表演,让学生在表演中更好地表现歌曲的情感和高低音变化。
学习唱游《顽皮的杜鹏》(1)介绍杜鹏的特点和生活习性,让学生对杜鹏有一定的了解。(2)播放《顽皮的杜鹏》的音乐,让学生聆听音乐中的高低音变化。(3)教师示范唱游动作,引导学生观察并模仿。(4)组织学生进行唱游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音乐的乐趣和高低音变化。
学习演唱《快乐的罗嗦》(1)播放《快乐的罗嗦》的音乐,让学生聆听歌曲的旋律和歌词。(2)教师教唱歌曲,注意引导学生用欢快的声音演唱,并体会歌曲中的高低音变化。(3)组织学生进行演唱表演,鼓励学生加入自己的创意和动作。
总结(1)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让学生说说自己对音乐中高低音变化的理解和感受。(2)强调音乐中的高低音变化对音乐表现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感受音乐中的高低音变化。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音乐中的高低音变化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感受,在审美感知、艺术表现、文化理解和创意实践等方面都得到了一定的锻炼。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受音乐的魅力。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程度的学生适当的指导和鼓励,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音乐学习中获得成长和进步。
第6单元 诚实最美好
演唱 是谁在敲
演唱 小鼓响咚咚
律动 好孩子要诚实
表演 狼来了
一、教学目标
审美感知:通过欣赏和演唱不同的音乐作品,感受音乐中的节奏、旋律和情感,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审美感知能力。
艺术表现:引导学生用自然、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通过律动和表演活动,展现学生的艺术表现力。
文化理解:通过学习关于诚实的音乐作品,让学生了解诚实的重要性,增强学生对道德价值观的理解和尊重。
创意实践:鼓励学生在音乐活动中发挥创意,进行改编、创作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1)让学生学会演唱《是谁在敲》和《小鼓响咚咚》,并能准确地进行律动《好孩子要诚实》和表演《狼来了》。(2)引导学生理解诚实的重要性,通过音乐作品传达正确的价值观。
难点(1)帮助学生掌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提高演唱水平。(2)培养学生在表演中的表现力和创造力,以及对诚实这一主题的深刻理解。
三、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创设与诚实相关的情境,如讲述《狼来了》的故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的主题。
示范教学法:教师亲自示范演唱、律动和表演,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学习榜样。
体验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参与音乐活动,亲身体验音乐中的情感和价值观。
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演唱、律动和表演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教学过程
导入(1)讲述《狼来了》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诚实的重要性。(2)提问学生:为什么诚实是很重要的?你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关于诚实的事情呢?
学习演唱《是谁在敲》(1)播放《是谁在敲》的音乐,让学生聆听歌曲的旋律和歌词。(2)教师教唱歌曲,注意引导学生用自然、欢快的声音演唱,强调歌曲中的节奏和旋律特点。(3)组织学生进行分组演唱,互相欣赏和评价。
学习演唱《小鼓响咚咚》(1)播放《小鼓响咚咚》的音乐,让学生聆听歌曲的旋律和歌词。(2)教师教唱歌曲,引导学生感受歌曲中的节奏和力度变化,用不同的声音表现小鼓的声音。(3)组织学生进行演唱表演,加入简单的动作和表情,增强表现力。
学习律动《好孩子要诚实》(1)播放《好孩子要诚实》的音乐,让学生聆听歌曲的节奏和情感。(2)教师示范律动动作,引导学生观察并模仿。(3)带领学生跟着音乐一起进行律动,强调动作与音乐的配合,表现出诚实的品质。(4)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展示,互相学习和交流。
学习表演《狼来了》(1)将学生分成小组,分配角色,如牧羊童、村民、狼等。(2)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角色的性格和情感,指导学生进行表演排练。(3)组织学生进行表演展示,让学生在表演中深刻体会诚实的重要性。
拓展延伸(1)组织学生讨论在生活中如何做到诚实,分享自己的想法和经验。(2)鼓励学生创作一首关于诚实的歌曲或诗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
总结(1)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强调诚实的重要性。(2)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做一个诚实的好孩子,用音乐传递正能量。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在审美感知、艺术表现、文化理解和创意实践等方面都得到了一定的锻炼和提高。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受音乐的魅力和价值观的传递。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程度的学生适当的指导和鼓励,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音乐学习中获得成长和进步。
第7单元 诗乐画舞(一)
朗读 咏鹅
唱游 咏鹏
一、教学目标
审美感知:通过朗读古诗《咏鹅》和唱游《咏鹅》,让学生感受诗歌与音乐相结合的美,培养学生对诗词音乐的审美感知能力。
艺术表现:引导学生用生动的语言朗读古诗,用欢快的声音演唱并进行唱游活动,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力。
文化理解:介绍古诗《咏鹅》的背景和文化内涵,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增强学生对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创意实践:鼓励学生在唱游活动中发挥创意,加入自己的动作和表演,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1)让学生学会朗读古诗《咏鹅》,并能准确地演唱和进行唱游活动。(2)引导学生理解古诗的含义和文化价值,通过艺术表现传达出诗歌的意境。
难点(1)帮助学生掌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提高演唱水平。(2)培养学生在唱游活动中的创意和表现力,以及对古诗意境的理解。
三、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创设古诗所描绘的情境,如池塘边有鹅在嬉戏的场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诗歌的意境。
示范教学法:教师亲自示范朗读、演唱和唱游活动,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学习榜样。
体验教学法:让学生通过朗读、演唱和唱游活动,亲身体验诗歌与音乐相结合的魅力。
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唱游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教学过程
导入(1)播放一段有鹅在池塘中嬉戏的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鹅的形态和动作。(2)提问学生:你们见过鹅吗?鹅是什么样子的?它们有什么特点?
学习朗读《咏鹅》(1)教师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咏鹅》,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2)逐句讲解古诗的含义,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3)带领学生一起朗读古诗,注意节奏和语调的把握。(4)组织学生进行个人朗读和小组朗读比赛,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学习唱游《咏鹅》(1)播放唱游《咏鹅》的音乐,让学生聆听歌曲的旋律和歌词。(2)教师教唱歌曲,注意引导学生用欢快的声音演唱,强调歌曲中的节奏和旋律特点。(3)组织学生进行分组演唱,互相欣赏和评价。(4)教师示范唱游活动的动作,引导学生观察并模仿。(5)带领学生一起进行唱游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诗歌的意境和音乐的魅力。(6)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唱游展示,互相学习和交流。
拓展延伸(1)组织学生讨论古诗《咏鹅》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理解。(2)鼓励学生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古诗《咏鹅》的意境,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力。
总结(1)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强调诗歌与音乐相结合的美。(2)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欣赏和学习优秀的诗词音乐作品,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在审美感知、艺术表现、文化理解和创意实践等方面都得到了一定的锻炼和提高。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受诗歌与音乐的魅力。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程度的学生适当的指导和鼓励,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音乐学习中获得成长和进步。
第8单元 迎春的节日
拍读 春节童谣
表演 彩莲子船
演唱行花街
律动 闹新春
一、教学目标
审美感知:通过欣赏、演唱和参与各种艺术活动,让学生感受春节的欢乐氛围和传统文化之美,培养学生对音乐、舞蹈、表演等艺术形式的审美感知能力。
艺术表现:引导学生用欢快的声音演唱《行花街》,通过拍读《春节童谣》、表演《彩莲子船》和律动《闹新春》等活动,展现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和创造力。
文化理解:介绍春节的文化内涵和传统习俗,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创意实践:鼓励学生在艺术活动中发挥创意,加入自己的想法和表现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1)让学生学会演唱《行花街》,并能准确地拍读《春节童谣》,进行表演《彩莲子船》和律动《闹新春》。(2)引导学生理解春节的文化意义,感受春节的欢乐氛围。
难点(1)帮助学生掌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提高演唱水平。(2)培养学生在表演和律动中的表现力和协调性,以及对春节文化的理解和感悟。
三、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创设春节的情境,如播放春节的音乐、展示春节的图片和视频等,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春节的氛围。
示范教学法:教师亲自示范演唱、拍读、表演和律动,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学习榜样。
体验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参与各种艺术活动,亲身体验春节的欢乐和传统文化的魅力。
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表演和律动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教学过程
导入(1)播放一段春节的音乐或视频,引导学生回忆春节的场景和感受。(2)提问学生:春节有哪些传统习俗?你最喜欢春节的什么活动?
学习拍读《春节童谣》(1)教师示范拍读《春节童谣》,让学生感受节奏和韵律。(2)逐句教学生拍读童谣,注意节奏的准确性和韵律感。(3)组织学生进行分组拍读比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习演唱《行花街》(1)播放《行花街》的音乐,让学生聆听歌曲的旋律和歌词。(2)教师教唱歌曲,注意引导学生用欢快的声音演唱,强调歌曲中的节奏和旋律特点。(3)组织学生进行分组演唱,互相欣赏和评价。
学习表演《彩莲子船》(1)介绍《彩莲子船》的文化背景和表演形式,让学生了解这一传统艺术。(2)教师示范表演动作和表情,引导学生观察并模仿。(3)组织学生进行分组排练,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掌握表演技巧。(4)进行小组表演展示,评选出最佳表演小组。
学习律动《闹新春》(1)播放《闹新春》的音乐,让学生感受欢快的节奏和氛围。(2)教师示范律动动作,引导学生观察并模仿。(3)带领学生一起进行律动,强调动作的协调性和节奏感。(4)组织学生进行律动表演,让学生在表演中感受春节的欢乐。
拓展延伸(1)组织学生讨论春节的文化意义和价值,分享自己对春节的感受和体会。(2)鼓励学生创作一幅关于春节的绘画作品或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对春节的祝福和期望。
总结(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春节的文化内涵和传统习俗。(2)鼓励学生在生活中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在审美感知、艺术表现、文化理解和创意实践等方面都得到了一定的锻炼和提高。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艺术活动,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受春节的欢乐氛围和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程度的学生适当的指导和鼓励,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艺术学习中获得成长和进步。
艺术·实践 机智的小兔子
一、教学目标
审美感知:通过欣赏和参与 “机智的小兔子” 的艺术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音乐、表演和故事中的美,培养学生对艺术的审美感知能力。
艺术表现:引导学生通过唱歌、舞蹈、表演等方式,展现小兔子的机智和勇敢,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力。
文化理解:通过讲述小兔子的故事,让学生了解勇敢、机智等品质的重要性,增强学生对文化价值的理解和尊重。
创意实践:鼓励学生在艺术实践中发挥创意,设计不同的情节和表演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1)让学生通过唱歌、舞蹈、表演等方式,生动地展现 “机智的小兔子” 的故事。(2)引导学生理解故事中所传达的勇敢、机智等品质。
难点(1)帮助学生协调唱歌、舞蹈和表演,提高整体艺术表现水平。(2)培养学生的创意,使他们能够在表演中加入独特的元素。
三、教学方法
情境创设法:创设小兔子的生活场景,让学生更好地融入故事中。
示范教学法:教师亲自示范唱歌、舞蹈和表演的部分动作,为学生提供学习榜样。
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表演,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探究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如何更好地表现小兔子的机智,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教学过程
导入(1)播放一段小兔子的动画视频或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2)提问学生:小兔子给你们留下了什么印象?你们觉得小兔子有哪些优点?
讲述 “机智的小兔子” 的故事(1)生动地讲述小兔子在面对困难时如何机智应对的故事。(2)引导学生思考小兔子的行为体现了哪些品质。
学习相关歌曲和舞蹈(1)教学生唱一首与小兔子有关的歌曲,如《小兔子乖乖》等,让学生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2)教师示范一些简单的兔子舞蹈动作,如蹦跳、转身等,让学生模仿学习。
分组进行艺术实践(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个情节的表演。(2)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在表演中展现小兔子的机智,鼓励他们加入自己的创意。(3)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在表演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小组展示和评价(1)每个小组依次进行表演,展示他们的创意和成果。(2)其他小组的学生进行评价,提出优点和改进建议。
总结(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勇敢、机智等品质的重要性。(2)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像小兔子一样勇敢、机智地面对困难。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次艺术实践活动,学生在审美感知、艺术表现、文化理解和创意实践等方面都得到了锻炼。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要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鼓励,让他们在艺术学习中不断进步。
艺术·实践 机智的小兔子核心素养教案花城版一年级上册艺术唱游音乐PPT 课件
分享一些优秀的“机智的小兔子”艺术·实践教学案例
推荐一些适合一年级学生表演的“机智的小兔子”舞蹈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