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05讲 必修下《谏逐客书》《谏太宗十思疏》《答司马谏议书》
一轮复习
目 录
01 考情分析·备考策略 2
02 知识导图·思维引航 3
03 考点突破·考法探究 4
考点一 信息的筛选与整合 4
考点二 信息的辨析 4
04 热考题型·解题策略 4
05 真题感悟·命题洞见 5
文言文课内重要篇目复习目标
1.了解并掌握疏、书文体的功用及特征,掌握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语言基础知识。
2.领会作者观点及其现实针对性,把握其解决现实问题的理性方式。
3.感受并学习古代先贤心怀天下、持正守道、敢于担当的胸怀与精神,培养敢于担当的价值观。
4.辩证思考作者的观点,客观分析论述过程及所用论据,学会在辩证分析与合理推理的基础上作理性判断,养成大胆质疑、缜密推断的批判性思维习惯。
背景透视
“进谏秦皇,得以重用”——《谏逐客书》
在秦王政元年(前246年)时发生了这样一件事:韩国派了一个叫郑国的水利专家到秦国来修长达三百余里的灌溉渠,企图以此来消耗秦国国力,不东伐韩,被秦发觉,要杀掉他。郑国说:“臣为韩廷数年之命,然渠成,亦秦万世之利也。”终于让他完成这件工程。然而那些因为客卿入秦而影响自己权势的秦国贵族,就利用这件事情对秦王进行挑拨,说外来客卿入秦都是别有用心的,应该把他们都赶跑。秦王政十年(前237年),秦王接受了宗室大臣的建议,下令驱逐所有客卿。李斯也在被驱逐的行列,李斯写了千古第一奇文《谏逐客书》,使得嬴政收回逐客令,李斯也受到嬴政青睐,从此青云直上,最后做了秦国宰相。
李斯墓已经成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整个墓区岗岭高耸,涧水澄清,李斯后人及李氏宗亲于2019己亥年清明节在李斯墓举行隆重的清明节祭拜仪式!祭文如下:
秦相李斯,上蔡出生,
自幼勤学,车马武功;
师从荀子,更上一层,
到了秦国,施展才能;
进谏秦皇,得以重用,
助秦统一,建立奇功;
主张郡县,丞相任命,
统一文字,篆书发明;
度量一致,天下公平,
车道同轨,有利交通;
川贵人民,永记其功,
教会酿酒,通商和平;
丞相数载,天下为公,
人民感恩,永世留名。
2、高瞻远瞩谏言太宗居安思危——《谏太宗十思疏》
唐朝初年,唐太宗常以隋朝的暴政为戒,不敢过分使用民力,节私欲,明赏罚,广开言路,积极纳谏。到了贞观中期,生产有了较大发展,人民生活逐渐富裕,加上对外战争年年获胜,边防巩固,国威远扬,于是在一片文治武功的欢呼声中,唐太宗渐渐骄奢,渐渐忘本。尽管“百姓颇有怨嗟之言”,可是这声音早被朝野上下歌功颂德的欢呼声淹没了。正直的魏征对此深感忧虑,贞观十一年(637)从三月到七月,五个月内他一连给唐太宗上了四疏,劝太宗“鉴彼之所亡,念我之所以保”励精政道。巩固统治《谏太宗十思疏》便是四疏中的一篇,阐明了要“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道理。据说太宗看到奏疏后非常感动,于是写了《答魏征手诏》,称赞他“诚极忠款,言穷切至”,表示从谏改过。
3、对反对派有理有利有节的回击——《答司马谏议书》
宋神宗熙宁二年,王安石开始推行新法,推出一系列改革措施,但马上遭到保守派的猛烈抨击和极力阻挠。第二年,保守派的代表人物司马光接连给王安石写了三封长信,攻击新法“侵官”“生事”“征利”“拒谏”“致怨”,要求王安石废弃新法,恢复旧制。于是王安石写了这篇名文一一批驳,并批评士大夫阶层的因循守旧,表明坚持变法的决心。言辞犀利,针锋相对,是古代的驳论名篇之一。
文学常识
1、疏
疏通事理,分条陈述。作为一种文体,属古文体的奏议类,专指臣下向国君陈述意见的奏疏唐代的奏疏,习惯上都用骈文(骈文讲求对仗整齐、音律铿锵),《谏太宗十思疏》虽然也用了很多骈偶句,但突破了骈文的束缚,骈散语句交替运用,既有骈文的整齐,又有散文的自然变化。在古代,臣子向君主进呈的文章有各种专门名称,如:奏、疏、议、章、表等。
章:是用来谢恩;
奏:是用来弹劾,即揭发控告别人;
表:是用来陈情请求;
议:是用来提出异议;
疏:是臣下向皇帝陈述政见或有所劝谏的文章。
谏官的五种工作方式
讽谏——以婉言隐语进行劝谏,这种提意见的方式往往引用典故说明现实中的问题;
顺谏——用恭顺的语言表达听起来顺耳的意见;
规谏——以正义之道劝谏;
指谏——指陈事实而进谏;
直谏——当面直言得失,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2、书
古代的一种文体,就是书信的意思。古人写信,多有题目,说明是写给谁的。信题多为“报……书”“上……书”“答……书”等。《答司马谏议书》这个文题的意思是——给司马速议大夫的信。
3、三川之地:指黄河、洛水、伊水相交之地,在今河南西北部黄河以南的洛水、伊水流域。
4、六国之从:六国结成的合纵同盟。六国,指韩、魏、燕、赵、齐、楚六国。
5、随、和之宝:即“随侯珠”与“和氏璧”,传说中春秋时随侯得到的宝珠和楚人卞和所获的宝玉。
6、五帝三王:五帝,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三王,指夏、商、周三代开国君主,即夏禹、商汤和周武王。
7、黔首:指平民、老百姓。平民百姓以黑巾覆头,故称为黔首。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正式称百姓为黔首。《史记·秦始皇本纪》载:二十六年,“更名民曰‘黔首’”。
8、后宫:君主时代皇宫或王宫中帝王后妃居住的宫室,后来又用以借指妃嫔。
2025年备考策略
透过缜密的思路和高超的表达技巧,感悟古代士人的形象内核,并返照当下,体悟当代青年的时代责任和应有的担当。
古往今来,无数的文人墨客、英雄豪杰用他们的行动告诉我们:人生的意义就在于承担历史使命,担当责任。面对秦王逐客的错误命令,李斯结合秦国发展的历史,援古证今,上书力谏,承担了自己作为臣子的诤谏使命,使秦王收回逐客之令,让客卿成为秦王朝大一统基业的参与者和生力军。而今新时代,保家卫国的英雄,承担历史使命,维护国家安全,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因为在他们心中“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科技攻坚的队员,勇担国家重任,忠于职守,穷经皓首,潜心钻研,因为他们深知核心竞争力是民族立足的根本。对于民族的使命,不计个人得失也要担当;对于应履行的责任,付出任何代价也要尽责,这就是中国人境界崇高的使命与担当,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核心体现。
2.联读《邹忌讽齐王纳谏》《烛之武退秦师》,比较他们劝谏的相同之处。
①恰切的立足点,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改变对方的观点。
②申明利害,晓之以理,迫使对方做出抉择。
③从小事入手,以小喻大。
④言辞得当。
[任务驱动·攻重点]
1、任务驱动一:把握中心论点
【知识点拨】中心论点是作者对议论的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是议论文的灵魂。阅读议论文,最终要能把握住文章的中心论点。
《谏逐客书》的观点有无现实意义?
《谏太宗十思疏》第一段提出了什么观点?
③《答司马谏议书》这封书信的论点是什么?第一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2、任务驱动二:分析论证思路和论证方法
【知识点拨】(1)分析论证思路的步骤:第一,通读语段,勾画关键词,分层。第二,按顺序分析每一层,可从论证方法入手,并指出论证了什么。第三,对于表态看法、观点、结论等之类的文字,在分析时可直接引用或提炼。(2)论证方法的分类及作用:事实论证增强文章说服力,权威性。道理论证增强文章说服力,使论证更有力。对比论证正确错误分明,是非曲直明确。比喻论证生动形象,容易被人接受。
①《谏逐客书》在论证秦国驱逐客卿的错误和危害时,没有涉及自己个人的进退出处,而是站在“跨海内、制诸侯”完成统一天下大业的高度,来分析阐明逐客的利害得失,这反映了李斯的卓越见识,体现了他顺应历史潮流的进步政治主张和用人思想。请简要概括这篇文中的思路。
②《谏太宗十思疏》以“思”字作为贝穿全文的行文线索,脉络分明,条理清晰,请简要分析其论证思路。
③司马光是从哪几方面来指责变法的?王安石又是怎样逐一驳斥的?
③《答司马谏议书》这封书信的论证方式是驳论,作者用了哪些方法进行反驳?
文章疏解
主旨归纳
1、 李斯的上书,是为了天下所有客卿的一种责任和担当;李斯的上书,是为了帮助秦王统一六国的一种使命;李斯的上书,是为了自己能和秦王一起成就一番事业的理想和抱负!“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在习近平语重心长的叮嘱里,是属于我们青年一代永不过时的青春使命,我们要把自己的命运和国家、民族的发展结合在一起,志存高远,担当起属于自己的使命,点亮自己,也能照亮世界,做时代的有为青年!
2、《谏太宗十思疏》通过对人君应积德义的重大意义及其内容和结果的陈述,揭示了“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的根本原因在于人君多味于“可畏惟人”“载舟覆舟”的真理,如果违背了这条真理,就逃脱不了失败的命运,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3、《答司马谏议书》针对司马光认为新法“侵官、生事、征利、拒谏、致怨”的指责,指出“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从而说明变法是正确的,以此表明自己变法的决心。
技法总结
一、谏逐客书
逻辑严密:
1、文章的第一段回顾历史,第二段剖析眼前,第三段展望将来,从古说到今,从现在说到将来,时间推移有一定的顺序。从不能富强,到无力统一天下,最后使秦弱敌强甚至走向亡国,利害关系一步比一步重要,层层深入。
2、第四段总结深化,呼应前文:“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照应第2段对物的取舍标准。“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照应第2段对人的取舍标准。“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照应第3段逐客的危害,指出逐客 必然造成秦国的危亡。“求国无危,不可得也”最后两句与开头论点“窃以为过矣”相呼应,首尾相连,前后贯通。
恰切的立足点和切入点:
这篇文章在论证秦国驱逐客卿的错误和危害时,没有在逐客这个具体问题上就事论事,也没有涉及自己个人的进退出处,而是站在“跨海内,制诸侯”完成统一天下大业的高度,来分析阐明逐客的利害得失,既符合秦国的的根本利益,又迎合了秦王的远大抱负和政治雄心,“妙在绝不为客谋,而通体专为秦谋”。
说理方法的丰富性:
论证方法多样,史实论证、类比论证、对比论证:重物——轻人、四君重客——陛下逐客、纳客好处——逐客害处。
假设论证:第一段结尾: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反面假设,阐述后果。
二、谏太宗十思疏
1、类比手法的运用
作者要论述的是治国安民的根本大计,而进谏的对象又是国君。从流水、树木这些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入手说理,就显得亲切、生动,容易为人君所接受。同时,要“木茂”就必须“固其根本”,要“流长”就必须“浚其泉源”,这都是生活中的常识通过类比,推出要“国安"必须“德厚”,就很有论辩力量。在这个基础上,作者进一步以“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比作“伐根”“塞源”。这样,不居安思危的危害性不言自明,而作者的观点也鲜明地表露出来了。
2、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全文以论述为主,对同一个问题,作者往往从正反两方面进行剖析,使说理更透彻。如第一段先从正面论述“固本浚源”,再从反面论述不这样做的危害;第二段关于“殷忧”“竭诚”与“得志”“傲物”的反复论述;第三段贯穿“十思”的本能欲望(或反应)与理性自制的对举,都体现了这一特点。
三、答司马谏议书
1、气势磅礴、寓刚于柔的写作风格
全文所以有压倒论敌的浩然正气有几个方面的特点:第一,立足于理,理足则气盛;第二,善用排比,连用排比驳斥对方,则势如破竹,无可阻挡;第三,善用反语,如“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气盛言宜,铿锵有力。虽则全文傲岸之气,愤然涌出,强调坚持改革的决心不可逆转,但语气相当委婉,柔中有刚,比如首段说“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结尾又说“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则非某之所敢知”。这样做一方面照顾多年交往的友谊,一方面坚持原则,寸步不让,全力维护变法的正义立场。
2、欲擒故纵的写作手法
这封书信第三段,在对“怨诽”的来历做了一针见血的分析且表明自己的态度后,先让开一步说如果对方是责备自己在位日久,没有能帮助皇帝干出一番大事,施惠于民,那么自己是知罪的。这虽非本篇正意,却是由衷之言。紧接着又反转过去,正面表明态度:“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委婉的口吻中蕴含着锐利的锋芒,一语点破以司马光为代表的保守派的思想实质,直刺对方要害,使其原形毕露:无言以对。
语言艺术
一、谏逐客书语言的艺术性:
1.语言委婉,措辞谦恭,不批评秦王。
明明秦王已经下了逐客令,但全文没有一句是指责秦王的话,甚至把逐客的过错归于“吏”(臣闻吏议逐客),给了秦王纠正的台阶。最后,从秦王喜爱的生活方式入手,列举色、乐、珠玉等琐事,以小喻大,没有生硬的说教。
2.综合运用铺陈、排比、对偶等修辞方法,造成饱满的气势,加强文章的说服力、感染力。
铺陈:
①角度的变化。铺陈同类和类似事物时,要注意角度的挪移、侧重点的选择,以突出其特征。如第1段连写四位君王“以客之功”,就各取一个主要角度:穆公用客卿强调人才来自四面八方,重在广纳人才;孝公用客卿,从思想、政治、经济、军事方面全面论述,重在变法治国;惠王用客卿,以连衡打破合纵,侧重于四面扩张;昭王用客卿,“废穰侯,逐华阳”,侧重于打击豪门。其实四位君王在重用客卿、提倡耕战、富国强兵、对外扩张上,有许多共同之处。这里有意避同取异,显得各有千秋。角度的变化既突出了各自的主要特点,又避免了雷同。
②用词的变化。如第1段写穆公八方求士,用“取”“得”“迎”“来”四个近义词,实际含义一样。由于变化就避免了重复。写惠王的四面扩张,连用“拔”“并”“收”“取”“包”“制”“据”“割”“散”九个动词,灵活多变。第2 段写秦王获取珍宝,用“致”“有”“垂”“服”“乘”“建”“树”七个动词,分别与一定的名词搭配,贴切自然,这些都是用词的变化。
③句式的变化。如第2段中,在铺陈大量珍宝时,就采取了多变的句式,写了十几种东西。“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树灵鼍之鼓。……而陛下说之,何也?”在这一段话中,前面先用七个动宾结构,极力铺陈,而且是肯定性的铺陈;接着用一个反问句“……何也?”又把前面的铺陈全面提领起来。下一句是“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西蜀丹青不为采”。在这里则是先用一个假设句总提,然后连用六个主谓句进行铺陈,而且是否定性铺陈。这两段话都是铺陈珍宝,但一个是先铺陈后反问,一个是先假设后铺陈;一个是肯定性动宾结构铺陈,一个是否定性主谓结构铺陈。对美色的铺陈也有所变化,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总之,由于铺陈中同中有变,变中有同,所以使大量铺陈错综复杂又一气贯通,既恣肆又严谨,读之但觉势如奔马,而又不觉得烦琐、累赘。
大量排比句,作者善于巧设排比,运用结构相似、意义相近的句式,如把“穆公求土”,“孝公用商鞅之法”,“惠王用张仪之计”,“昭王得范睢”的各自用客卿的情况,构成四组一连串的排比句,每组又用了成串的排比句来证明秦国在历史上任用客卿的成切,语气贯通,淋漓酣畅,充分显示了铺陈手法的妙用。接踵联翩,大大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和感染力。
大量的对偶句,如:“强公室,杜私门”“江南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它们或因为同义而强化,或因反意而对照,在增强气势,加重语气的同时,也造就了音调、节奏的和谐和句势均衡、对称之美,使之有质有文。
《谏太宗十思疏》《答司马谏议书》的比较阅读
(1)体会臣下对君主劝谏的言说技巧。
思考与讨论:《谏太宗十思疏》是作为大臣的魏征劝谏君主唐太宗的文章,却不失为一篇气势磅礴的文章,魏征运用了怎样的言说技巧?
(2)体会驳论文的言说技巧。
思考与讨论:《答司马谏议书》是王安石驳斥同僚的回信,在这篇短文中王安石用了怎样的言说技巧,既能有力地驳斥同僚,又表达自己态度坚定的?
《谏太宗十思疏》 《答司马谏议书》
文章体式 奏疏 回信
文章观点 居安思危、积其德义 驳斥责难,坚持变法
针对问题 骄奢、奢侈 新法推行受阻
作者身份 臣下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写作对象 君主 翰林学士
推测背景 唐太宗骄奢忘本 司马光反对新法
《谏太宗十思疏》 《答司马谏议书》
相同点 (1) 面对问题 都直面现实问题,作者勇于担当,躬身入局
(2) 立足点 都立足于为国为民,不惧逆龙鳞或得罪同僚
(3) 表达 论辩犀利,力量十足
不同点 (1) 论证思路 正面立论,层层递进 驳论为主,先破后立
(2) 论证方法 比喻、对比论证 理论、事例论证
(3) 整体表现 形象真切,骈散结合 立论与驳论结合,当下与历史结合,严峻不失婉约
《谏逐客书》知识点梳理
【词类活用】
1.名作状
①西取由余于戎(名作状,在西边)
②东得百里奚于宛(名作状,在东边)
③西并巴、蜀(名作状,在西边)
④北收上郡(名作状,在北边)
⑤南取汉中(名作状,在南边)
⑥东据成皋之险(名作状,在东边)
⑦蚕食诸侯(名作状,像蚕吃桑叶那样)
⑧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名作状,国内)
⑨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名作状,国外)
2.名作动
①使之西面事秦(名作动,侍奉)
②服太阿之剑(名作动,佩带)
③树灵鼍之鼓(名作动,立起)
④可宝者多(名作动,作为宝物)
3.形作名
①东据成皋之险(形作名,险要之地)
4.形作动
①疏士而不用(形作动,疏远)
②然则是所重者(形作动,看重)
③而所轻者(形作动,看轻)
5.使动用法
①遂散六国之从(使……拆散)
②强公室(使……加强)
③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使……却)
④娱心意(使……欢娱)
⑤说耳目者(使……喜悦)
⑥而歌呼呜呜快耳目者(使……愉快)
⑦快意当前(使……愉快)
⑧故能明其德(使……昭明)
⑨非秦者去(使……离开)
⑩却宾客以业诸侯(使成就霸业)
损民以益仇(使……减少)
损民以益仇(使……增加)
内自虚而外(使……虚弱)
【特殊句式】
1.判断句
①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 ②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③而歌呼呜呜快耳目者,真秦之声也
④《郑》《卫》《桑间》,《昭》《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
⑤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⑥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
⑦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2.状语后置
①西取由余于戎 ②东得百里奚于宛
③迎蹇叔于宋 ④求丕豹、公孙支于晋
⑤不产于秦 ⑥客何负于秦哉 ⑦不进于前
⑧佳冶窈窕赵女不立于侧也 ⑨夫物不产于秦 ⑩不产于秦
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
3.定语后置
①并国二十②举地千里
4.被动句
①百姓乐用
【重要虚词】
1于
(1)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介词,从)
(2)不产于秦(介词,从)
(3)必出于秦然后可(介词,从)
(4)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介词,与、跟)
2.而
(1)而穆公用之(表转折,可是)
(2)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表并列,不译)
(3)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表并列,同时)
(4)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说之(表转折,可是)
(5)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表并列,同时)
(6)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连词,表结果,因而)
(7)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连词,表并列,同时)
3.之
(1)而穆公用之(代词,他们)孝公用商鞅之法(结构助词,的)
(2)获楚、魏之师(结构助词,的)
(3)惠王用张仪之计结构助词,的)
(4)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从(结构助词,的)
(5)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音节助词,不译)
4.以
(1)窃以为过矣(“以为”,动词,认为)
(2)民以殷盛,国以富强(凭借)
(3)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连词,表目的,用来、以便)
(4)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雠(连词,表目的,用来、以便)
【重点句子翻译】
1.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翻译;我听说官吏在商议驱逐客卿这件事,我私下里认为这是错误的。(得分点:吏议、逐客、窃、以为、过,句意通顺)
2.昔缪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
翻译;从前秦穆公寻求贤士,在西边从西戎取得由余,在东边从宛地得到百里奚,从宋国迎来蹇叔,从晋国招揽了丕豹、公孙支。(得分点:昔、西、东、来,状语后置,句意通顺)
3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
翻译:人民因此变得殷实富裕,国家因此变得富强,百姓乐意为国效力,诸侯亲附归服。(得分点:以、殷盛、乐用、亲服,句意通顺)
4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
翻译:现在竟然抛弃老百姓使之去资助敌国,拒绝宾客使诸侯成就霸业。(得分点:乃、黔首、资、却、业,句意通顺)
【情境默写】
1.在《谏逐客书》中,李斯先后列举泰山高大和河海深邃的例子,目的是: , 。
2.在《谏逐客书》中,作者开篇即直入主题、表明观点的句子是: , 。
3.在《谏逐客书》中,作者以事实为依据,以秦国历史上四位善于接纳外来人才的君主为例,并用假设的语气从反面论证不这样做的后果可能是: , 。
4.在《谏逐客书》中,李斯立足现实,通过对比论证一针见血地指出,同样是非秦国的,如果国君对待外来物和对待外来人采取不同的态度的话,会给人“ , ”这样的不良印象。
5.《谏逐客书》的中心论点是“ , ”,即认为驱逐客卿是错误的。
6.《谏逐客书》中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 、 ”,直接落到统一天下这个关键问题,切近要害。
《谏太宗十思疏》知识点梳理
【实词梳理】
古今异义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根本】古义,树木的根。 今义,指事物的本质。
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纵情】 古义,放纵情感。 今义,尽情。
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 【虚心】古义,使……谦虚。 今义,一种谦虚的美德。
承天景命 【景】古义,大。 今义,景色。
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骨肉】古义:指父母兄弟子女。 今义,亲生骨肉。
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以为】古义,把......当作。 今义,认为。
2.通假字
振之以威怒 (“振”通“震”,威吓)
简能而任之 (“简”同“拣”,选拔)
3.词类活用
貌恭而不心服 (貌、心,名词用作状语, 表面上、在内心)
江海下百川 (下,名词作动词, 居于……之下 )
君人者,诚能见可欲 (君,名词作动词, 做君主,统治)
人君当神器之重 (重, 形容词用作名词,重任、重权)
居域中之大 (大, 形容词用作名词,重位)
惧谗邪 (邪, 形容词用作名词,邪恶的小人)
择善而从之 (善,形容词用作名词,好的意见 )
则思正身以黜恶 (恶,形容词用作名词,奸恶的小人 )
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能,形容词用作名词,有才能的人;善,形容词用作名词 ,好的意见)
居安思危 安:安全的环境。 (危,形容词用作名词,危险的可能)
智者尽其谋 (尽,形容词用作动词,用尽)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 (远,形容词用作动词,远长)
塞源而欲流长者 (长,形容词用作动词,远长)
能克终者盖寡 (终,形容词用作动词,坚持到底)
必固其根本 (固,形容词使动用法,使……牢固)
知止以安人 (安,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安宁)
正身以黜恶 (正,形容词使动用法,使……端正)
思虚心以纳下 (虚,形容词使动用法,使……谦虚)
宏兹九德 (宏,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光大)
何必劳神苦思 (劳,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劳累)
君人者,诚能见可欲 (可欲,动词用作名词,指看见想要的东西)
乐盘游,则三思以为度 (乐,形容词意动用法, 以……为乐,喜欢)
忧懈怠,则慎思而敬终 (忧,形容词意动用法, 以……为忧,担心)
4.一词多义
(1)善
择善而从之 (好的人或事,名词)
善.始者实繁 (做得好,动词)
则
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 (就,连词)
则智者尽其谋 (那么,连词)
虽
臣虽下愚,知其不可 (虽然,连词)
虽董之以严刑 (即使,连词)
长
臣闻求木之长者 (成长、生长,动词)
塞源而欲流长也 (远,形容词)
下
则思江海下.百川 (居于……下游,动词)
必竭诚以待下 (下面的群臣,名词)
臣虽下愚(智力低下)
(6)当
盛夏之时,当风而立 (对着,面对)
人君当神器之重 (掌握,主持)
安步当dàng车 (当作)
【虚词梳理】
1.之
①臣闻求木之长者 (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 取消句子独立性)
②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 (结构助词,的)
③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 (代词,指代天下)
2.以
①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 (来,表目的的连词 )
②虽董之以严刑 (介词,用)
③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 (来,表目的的连词)
④斯亦伐根以求木茂 (却,转折连词)
3.而
①源不深而望流之远 (连词,表转折)
②则思谦冲而自牧 (连词,表递进)
③垂拱而治 (连词,表修饰)
【句式梳理】
1.判断句
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2.省略句
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
而况于明哲乎
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
3.倒装句
①宾语前置
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
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
则思三驱以为度
②介词结构后置
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戒奢以俭
4.固定句式
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
【重点背诵】
1.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
2.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3.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4.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5.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理解默写】
1.《谏太宗十思疏》中用对比的手法来说明竭诚待人和轻视他人而带来不同结
果的句子是: , 。
2.《谏太宗十思疏》中,指出所谓取天下易守天下难的缘由是: ,
, , 。
3.《谏太宗十思疏》中,作者用“求木”“欲流”引出“ ,
”的结论。
4. 在 《 谏 太 宗 十 思 疏 》 中 魏 征 期 望 达 到 的 理 想 政 治 境 界 境界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谏太宗十思疏》中指出君王有重大权利和地位的两句是: , 。
6.《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以三个“不”字的排比句从反面来说明问题,
“ , , ”。从而进一步强调了自己的政治意图。
7.《谏太宗十思疏》“十思”中告诫君王兴建要适可而止的两句是: , 。
8.《谏太宗十思疏》指出帝王是承受上天使命的两句是: , 。
【作文拓展】
话题:忠言逆耳
历史上的唐太宗和魏征既是君臣,又是朋友。唐太宗作为一国之君,举国之内莫不惧之,而有一个人却是敢于当面指出他的错误,那个人就是魏征。按理来说,对于这样的人,唐太宗完全可以杀之而后快,那为什么能容忍魏征的无礼呢?答案就是大唐的江山少不了敢于直谏的忠臣。江山永固固然好听,但是居安思危才是一位明君该有的态度,唐太宗就是一位这样的明君。
《答司马谏议书》知识点梳理
【实词梳理】
古今异义
故略上报 【上报】古义:写回信。 今义:向上级汇报
于反复不宜卤莽 【反复】古义:书信往来。 今义:多次重复。
则众同为而不汹汹然 【汹汹】古义:大吵大闹。 今义:形容声势盛大的样子,多含贬义。
故今具道所以 【所以】古义:……的原因。 今义:连词,表结果,所以。
今君实所以见教者 【所以】古义:用来……的。 今义:连词,表结果,所以。
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区区】古义:谦词,用于自称。 今义:指小或少。
以致天下怨谤也 【怨谤】古义:因而招致。 今义:连词表结果。以致。
2.通假字
1.不复一一自辨(“辨”通“辩”,辩解)
2.于反复不宜卤莽(“卤”通“鲁”,粗鲁 )
3.故今具.道所以(“具”通“俱”,详细)
3.词类活用
以膏泽斯民 (膏泽,名词作动词,给予好处 )
同俗自媚.于众为善 (媚,形容词用作动词,谄媚,巴结 )3.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 (事,名词用作动词,做,从事,办理)
以兴利除弊 (利、弊,形容词作名词;有利的事业;形容词作名词;有害的事情)
一词多义
(1)故
所操之术多异故也(缘故,原因)
故今具道所以(所以 )
(2)度
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制度,法度 )
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名词,计划,主张 )
度义而后动(动词,考虑,揣度,估量 )
(3)事
而议事.每不合名词,事情
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动词,做,从事
理
而天下之理得矣(道理)
为天下理财(治理,整理 )
(5)知
则固前知其如此也(知道)
则非某之所敢知(接受,领教 )
熟为汝多知乎(知识)
【虚词梳理】
1.以
①故今具道所以(介词,因)
②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介词,因)
③以致天下怨谤(表结果关系,因而,因此)
④以授之于有司(表顺承关系,把)
⑤以兴利除弊(来,以便,用来 )
⑥以膏泽斯民(来)
⑦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介词,把 )
⑧欲出力助上以抗之(承接连词,连接“助”和“抗”;来)
2.为
①不为侵官(算作,是 )
②未能助上大有为(名词,作为 )
③为天下理财(介词,替,给 )
④同俗自媚于众为善(动词,当作)
⑤则众何为而不汹汹(介词,因为)
⑥守前所为而已(动词,做)
3.则
①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那么 )
②某则以为(却)
③则固前知其如此也(那,这 )
【句式梳理】
1.判断句
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
胥怨者,民也。
2.状语后置句
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
受命于人主。
3.宾语前置句
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
4.定语后置句
至于怨诽之多。
【文化常识】
1.某:代替自己名字,谦称,译为“我”。
2.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即书信。古人写信多有题目,说明写给谁,信题多为“报……书”“与……书”“上……书”“答……书”等。
3.谏议大夫:官名。秦代置谏议大夫之官,专掌议论。西汉时沿用秦制,汉武帝元狩五年(前118年)置谏大夫,无定员,掌议论。东汉改称谏议大夫,魏晋时称散骑常侍,隋唐仍置谏议大夫,有左、右谏议大夫,各四人,分属门下省与中书省,另设补阙和拾遗,唐代的谏官有权力驳回明显不合理的诏书。
【重点背诵】
1.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
2.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
3.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
4.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
5.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
6.辟邪说,难壬人
7.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
8.孔子说:“有智慧的人不会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9.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
10.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11.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12.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
13.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
14.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
【理解默写】
1.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自言与司马光交情很好,但在政治上却常有不同意见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对司马光在来信中对自己因推行变法而冠之以“生事”罪名加以反驳的三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3.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对司马光在来信中对自己因推行变法而冠之以“征利”罪名加以反驳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对司马光在来信中对自己因推行变法而冠之以“拒谏”罪名加以反驳的三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对司马光在来信中对自己因推行变法而冠之以“侵官”罪名加以反驳的四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王安石在《答司马谏议书》中说,和司马光议事每不合,主要是政见和方法不同的原因,因此简略地写回信,不再辩解,但是又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希望司马光原谅他。
7.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认为有学识的读书人所争论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认为司马光指责自己的主要问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文拓展】
话题:坚持自我
很多时候,坚持自己的想法既是一种负担,也是一种幸福。王安石面对百姓的质疑、同僚的误解,他承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负担,但是他也是幸福的,因为他的坚持是为了天下苍生,是为了心中执着的梦。现在的你,是否有过因为一件事,而坚持想法的时候呢?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20分)
材料一: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节选自贾谊《过秦论》)
材料二: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穆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节选自李斯《谏逐客书》)
1.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选择相应的字母填涂在答题卡上。(3分)
向使四君A却客B而不内C疏士D而不用E是使F国无富G利之实H而秦无强大之I名也。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一项是(3分)
A.固,与下一句的“地”对应,活用作名词,可译为“牢固的地方”。这一意思和魏征《谏太宗十思疏》“必固其根本”的“固”不同。
B.席,出现在动词“卷”之前做其状语,其用法与《鸿门宴》“吾得兄事之”的“兄”相同,其意义与成语“幕天席地”中的“席”不同。
C.来,招来,使……来。其用法与《齐桓晋文之事》中“欲辟土地,朝秦楚”的“朝”不同,与“是以君子远庖厨也”的“远”也不相同。
D.举,攻占。“举”的这一意义与《六国论》中“举以予人,如弃草芥”的“举”不同,与《鸿门宴》“杀人如不能举”的“举”也不相同。
3.下列对材料二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斯首先表明自己对“逐客”的鲜明态度——“窃以为过矣”,然后列举秦国四位国君凭借“客”的力量取得的成果,结论是“客不负秦”。
B.由余、百里奚、蹇叔、丕豹、公孙支五个人的儿子,帮助秦穆公分别战胜戎、宛、宋国、晋国,使得秦国国土面积增加,百姓安居乐业。
C.秦惠王采纳并使用张仪的计谋,攻占三川、巴蜀、上郡、汉中,吞并九夷,控制了鄢、郢,成皋等地方,成功地击败六了国的“合纵”联盟。
D.秦昭王采纳范雎的计谋,对内废掉穰侯,放逐了华阳君,加强了国家的权力,杜绝了权豪之门,对外蚕食诸候,这些努力使得秦国积聚了帝王之业。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4分)
(2)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穆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4分)
材料一和材料二都写到了“商鞅变法”,两处的作用有何不同?(3分)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古代士人的人生的进修之道,而“平天下”既是其追求的终极目标,又是重要的人生理想之一。
(1)拓展阅读,了解更多古代士人的精神世界。
(2)为你推荐的古代士人写一篇中肯的推荐词,100字以内/人。
(3)召开“古代士人的心声”为主题的讨论会
假如魏征、王安石、杜牧、苏洵、范仲淹、欧阳修、杜甫、白居易、韩愈、文天祥都入围了“感动历史十大具有担当精神士人”,关于他们的事迹引发了广泛的思考,为此召开讨论会,尝试通过讨论走进古代士人的心里,倾听他们的心声。如果让你参加讨论会,你想探讨的人物是谁?想从哪些方面展开讨论?
任务一:
比较下列情境,如果你是魏征,该选择何种劝谏方法?
1.贞观十一年,唐太宗先下令修了飞仙宫,后来又诏令修建老君庙、宣尼庙;二月巡游洛阳宫,六月巡游明德宫,十月猎于洛阳苑,十一月又巡游怀州,狩于济源。老百姓为了服徭役,长年不能回家。为此有的大臣向他进谏,他却说:“百姓无事则易骄,劳役则易使”。他不再像过去那样高兴地接受下级的意见了,他在生活上渐渐奢侈的同时,还有些崇尚空谈,不务实际。魏征对此极为忧虑,他向唐太宗进言……
2.贞观十三年,在贞观十一年连上四道奏疏劝谏两年后,唐太宗颇好奢纵,旧病复发。魏征恐其不能克终俭约,再次向唐太宗进言……
任务二:
试比较下面两段文字使用的劝谏方法有何不同?
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以怒而滥刑。
——《谏太宗十思疏》
陛下贞观之初,损己以利物,至于今日,纵欲以劳人,卑俭之迹岁改,骄侈之情日异。
陛下初登大位,高居深视,事惟清静,心无嗜欲,内除毕弋之物,外绝畋猎之源。数载之后,不能固志,虽无十旬之逸,或过三驱之礼,遂使盘游之娱,见讥于百姓,鹰犬之贡,远及于四夷。
陛下贞观之初,孜孜不怠,屈已从人,恒若不足。顷年已来,微有矜放,恃功业之大,意蔑前王,负圣智之明,心轻当代,此傲之长也。欲有所为,皆取遂意,纵或抑情从谏,终是不能忘怀,此欲之纵也。
——《十渐不克终疏》
任务三:
品读下面一段文字,思考淳于髡用何种方法说服齐威王的?为什么使用这种方法?
齐威王之时喜隐,好为淫乐长夜之饮,沉湎不治,委政卿大夫。百官荒乱,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左右莫敢谏。淳于髡说之以隐曰:“国中有大鸟,止王之庭,三年不蜚又不鸣,王知此鸟何也?”王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于是乃朝诸县令长七十二人,赏一人,诛一人,奋兵而出。诸侯振惊,皆还齐侵地。威行三十六年。
——《史记·滑稽列传》
任务四:比较鉴赏阅读
活动1(一)《谏太宗十思疏》是大臣写给人主的奏疏,是对日渐怠惰疏忽的君主的劝谏;《答司马谏议书》是给朋友兼政敌的回信,反驳对方的指责,表明改革的决心。两文都有理性的力量,但由于作者身份、目的和文体不同,采用的语气也就不同。请从作者身份、文体、称谓、语气词、谦敬副词、句式等方面举例加以说明。
分析语言特点,品味劝谏艺术
【提问】向帝王提出意见,被认为是批逆鳞,臣子上奏时莫不谨慎小心。成功了,其言得以采纳,其文流传千古;失败了,轻则丢官,如海瑞因直谏不要宠信方士而被罢官入狱,重则家破人亡,如比干劝说纣王不成而反遭挖心之祸。进谏成功与否,固然与君主的性情、品质分不开,但臣子的措辞陈述也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
《谏太宗十思疏》让人愿读、可读、爱读,唐太宗欣然接纳,其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呢?
分析推理特点,品味驳论艺术
活动1:司马光的《与王介甫书》用3400余字委婉批评了王安石改革中的问题,同学们在概述这些问题时也用了近百字,但王安石在《答司马谏议书》中仅用一句话就全部概括清楚。找出来读一读。
活动2:默读第2-3段,分小组讨论:针对司马光的批评,王安石采用了什么说理方法去辩驳的?
活动3:王安石对概括出的五个“名”的问题,是如何以“实”进行逐一反驳的?
请从文中找出依据,完成下面的表格内容,再作分析。
追问:除了演绎推理,文中还有没有其他说理方法?举例分析其表达效果。
活动4::品辩驳语言,悟先驱品格
1.王安石在批驳过程中主次分明,仅用三句话批驳“侵官、生事、征利、拒谏”四大罪名,为什么单独用一个自然段来辩驳“致怨”罪名?
点拨:从“致怨”罪名和其他四大罪名的区别来理解。
2.找出文中最能体现王安石改革者先驱精神和凌厉气势的语句,读一读并做阐释。
点拨:阅读文中第2-3段,抓特殊句式,品析其表达效果。
3.作为一封书信,文中开头和结尾段落中的谦敬词用得委婉、得体,找出来体会其表达效果。
4.在这封书信中,王安石既对司马光谦敬有礼、敬重有加,又犀利地批驳对方,隐晦地指责司马光是“壬人”“邪说”。他们究竟是敌是友?结合本文内容,参考《与王介甫书》《一对政治敌手的不同进击方式》两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2021·新高考Ⅰ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唐高祖武德九年秋八月甲子,太宗即皇帝位于东宫显德殿,初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王者数十人上从容问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 德彝对曰:“上皇敦睦九族,大封宗室,自两汉以来未有如今之多者,爵命既崇,多给力役,恐非示天下以至公也。”上曰:“然。朕为天子,所以养百姓也,岂可劳百姓以养己之宗族乎!”十一月庚寅,降宗室郡王皆为县公,惟有功者数人不降。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史,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上闻景州录事参军张玄素名,召见,问以政道。对曰:“隋主好自专庶务,不任群臣,群臣恐惧,唯知禀受奉行而已,莫之敢违。以一人之智决天下之务,借使得失相半,乖谬已多,下谀上蔽,不亡何待!陛下诚能谨择群臣而分任以事,高拱穆清而考其成败,以施刑赏,何忧不治!”上善其言,擢为侍御史。上患吏多受赇,密使左右试赂之。有司门令史受绢一匹,上欲杀之,民部尚书裴矩谏曰:“为吏受赂,罪诚当死。但陛下使人遗之而受,乃陷人于法也,恐非所谓‘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上悦,召文武五品已上告之曰:“裴矩能当官力争,不为面从,傥每事皆然,何忧不治?”
臣光曰:古人有言:“君明臣直。”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非其性之有变也,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是知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表动则景随矣。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初/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王者数十人/上从容问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
B. 初/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王者数十人/上从容问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
C. 初/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王者数十人/上从容问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
D. 初/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王者数十人/上从容问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甲子,甲为天干首位,子为地支首位,干支相配以纪年月日,文中是纪日。
B. 宗室,是古代社会中对与君主同一宗族血亲的称谓,历代皇族例称为宗室。
C. 海内,即国内,古人认为我国疆土四面环绕着大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
D. 庶务,指国家的各种政务,后来指朝堂之上跟军国大事相关的各种急务。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唐太宗赞同封德彝的意见,认为天子应该养育百姓,不应辛劳百姓以养活自己的宗族,于是将有功者之外的宗室郡王全都降格为县公。
B. 在讨论制止偷盗一事时,有人提出用重法治理,唐太宗认为应减轻赋税,选用清官,使百姓衣食无忧,严刑峻法反而不能达到目。
C. 唐太宗向张玄素询问政事,张说隋亡在于君王专权,以致下谀上蔽,若君王能分任贤能之臣,考核成败,赏罚分明,一定能够大治。
D. 裴矩是隋朝的旧臣,进入唐朝后,忠于国事,不做面从之臣,敢于进言,对唐太宗的不当行为谏诤,受到唐太宗的认可和当众表扬。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上患吏多受赇,密使左右试赂之。
(2)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
14. 文末《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评价说“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这句话说的是什么道理?他这样说的目的是什么?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05讲 必修下《谏逐客书》《谏太宗十思疏》《答司马谏议书》
一轮复习
目 录
01 考情分析·备考策略 2
02 知识导图·思维引航 3
03 考点突破·考法探究 4
考点一 信息的筛选与整合 4
考点二 信息的辨析 4
04 热考题型·解题策略 4
05 真题感悟·命题洞见 5
文言文课内重要篇目复习目标
1.了解并掌握疏、书文体的功用及特征,掌握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语言基础知识。
2.领会作者观点及其现实针对性,把握其解决现实问题的理性方式。
3.感受并学习古代先贤心怀天下、持正守道、敢于担当的胸怀与精神,培养敢于担当的价值观。
4.辩证思考作者的观点,客观分析论述过程及所用论据,学会在辩证分析与合理推理的基础上作理性判断,养成大胆质疑、缜密推断的批判性思维习惯。
背景透视
“进谏秦皇,得以重用”——《谏逐客书》
在秦王政元年(前246年)时发生了这样一件事:韩国派了一个叫郑国的水利专家到秦国来修长达三百余里的灌溉渠,企图以此来消耗秦国国力,不东伐韩,被秦发觉,要杀掉他。郑国说:“臣为韩廷数年之命,然渠成,亦秦万世之利也。”终于让他完成这件工程。然而那些因为客卿入秦而影响自己权势的秦国贵族,就利用这件事情对秦王进行挑拨,说外来客卿入秦都是别有用心的,应该把他们都赶跑。秦王政十年(前237年),秦王接受了宗室大臣的建议,下令驱逐所有客卿。李斯也在被驱逐的行列,李斯写了千古第一奇文《谏逐客书》,使得嬴政收回逐客令,李斯也受到嬴政青睐,从此青云直上,最后做了秦国宰相。
李斯墓已经成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整个墓区岗岭高耸,涧水澄清,李斯后人及李氏宗亲于2019己亥年清明节在李斯墓举行隆重的清明节祭拜仪式!祭文如下:
秦相李斯,上蔡出生,
自幼勤学,车马武功;
师从荀子,更上一层,
到了秦国,施展才能;
进谏秦皇,得以重用,
助秦统一,建立奇功;
主张郡县,丞相任命,
统一文字,篆书发明;
度量一致,天下公平,
车道同轨,有利交通;
川贵人民,永记其功,
教会酿酒,通商和平;
丞相数载,天下为公,
人民感恩,永世留名。
2、高瞻远瞩谏言太宗居安思危——《谏太宗十思疏》
唐朝初年,唐太宗常以隋朝的暴政为戒,不敢过分使用民力,节私欲,明赏罚,广开言路,积极纳谏。到了贞观中期,生产有了较大发展,人民生活逐渐富裕,加上对外战争年年获胜,边防巩固,国威远扬,于是在一片文治武功的欢呼声中,唐太宗渐渐骄奢,渐渐忘本。尽管“百姓颇有怨嗟之言”,可是这声音早被朝野上下歌功颂德的欢呼声淹没了。正直的魏征对此深感忧虑,贞观十一年(637)从三月到七月,五个月内他一连给唐太宗上了四疏,劝太宗“鉴彼之所亡,念我之所以保”励精政道。巩固统治《谏太宗十思疏》便是四疏中的一篇,阐明了要“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道理。据说太宗看到奏疏后非常感动,于是写了《答魏征手诏》,称赞他“诚极忠款,言穷切至”,表示从谏改过。
3、对反对派有理有利有节的回击——《答司马谏议书》
宋神宗熙宁二年,王安石开始推行新法,推出一系列改革措施,但马上遭到保守派的猛烈抨击和极力阻挠。第二年,保守派的代表人物司马光接连给王安石写了三封长信,攻击新法“侵官”“生事”“征利”“拒谏”“致怨”,要求王安石废弃新法,恢复旧制。于是王安石写了这篇名文一一批驳,并批评士大夫阶层的因循守旧,表明坚持变法的决心。言辞犀利,针锋相对,是古代的驳论名篇之一。
文学常识
1、疏
疏通事理,分条陈述。作为一种文体,属古文体的奏议类,专指臣下向国君陈述意见的奏疏唐代的奏疏,习惯上都用骈文(骈文讲求对仗整齐、音律铿锵),《谏太宗十思疏》虽然也用了很多骈偶句,但突破了骈文的束缚,骈散语句交替运用,既有骈文的整齐,又有散文的自然变化。在古代,臣子向君主进呈的文章有各种专门名称,如:奏、疏、议、章、表等。
章:是用来谢恩;
奏:是用来弹劾,即揭发控告别人;
表:是用来陈情请求;
议:是用来提出异议;
疏:是臣下向皇帝陈述政见或有所劝谏的文章。
谏官的五种工作方式
讽谏——以婉言隐语进行劝谏,这种提意见的方式往往引用典故说明现实中的问题;
顺谏——用恭顺的语言表达听起来顺耳的意见;
规谏——以正义之道劝谏;
指谏——指陈事实而进谏;
直谏——当面直言得失,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2、书
古代的一种文体,就是书信的意思。古人写信,多有题目,说明是写给谁的。信题多为“报……书”“上……书”“答……书”等。《答司马谏议书》这个文题的意思是——给司马速议大夫的信。
3、三川之地:指黄河、洛水、伊水相交之地,在今河南西北部黄河以南的洛水、伊水流域。
4、六国之从:六国结成的合纵同盟。六国,指韩、魏、燕、赵、齐、楚六国。
5、随、和之宝:即“随侯珠”与“和氏璧”,传说中春秋时随侯得到的宝珠和楚人卞和所获的宝玉。
6、五帝三王:五帝,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三王,指夏、商、周三代开国君主,即夏禹、商汤和周武王。
7、黔首:指平民、老百姓。平民百姓以黑巾覆头,故称为黔首。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正式称百姓为黔首。《史记·秦始皇本纪》载:二十六年,“更名民曰‘黔首’”。
8、后宫:君主时代皇宫或王宫中帝王后妃居住的宫室,后来又用以借指妃嫔。
2025年备考策略
透过缜密的思路和高超的表达技巧,感悟古代士人的形象内核,并返照当下,体悟当代青年的时代责任和应有的担当。
古往今来,无数的文人墨客、英雄豪杰用他们的行动告诉我们:人生的意义就在于承担历史使命,担当责任。面对秦王逐客的错误命令,李斯结合秦国发展的历史,援古证今,上书力谏,承担了自己作为臣子的诤谏使命,使秦王收回逐客之令,让客卿成为秦王朝大一统基业的参与者和生力军。而今新时代,保家卫国的英雄,承担历史使命,维护国家安全,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因为在他们心中“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科技攻坚的队员,勇担国家重任,忠于职守,穷经皓首,潜心钻研,因为他们深知核心竞争力是民族立足的根本。对于民族的使命,不计个人得失也要担当;对于应履行的责任,付出任何代价也要尽责,这就是中国人境界崇高的使命与担当,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核心体现。
2.联读《邹忌讽齐王纳谏》《烛之武退秦师》,比较他们劝谏的相同之处。
①恰切的立足点,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改变对方的观点。
②申明利害,晓之以理,迫使对方做出抉择。
③从小事入手,以小喻大。
④言辞得当。
[任务驱动·攻重点]
1、任务驱动一:把握中心论点
【知识点拨】中心论点是作者对议论的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是议论文的灵魂。阅读议论文,最终要能把握住文章的中心论点。
《谏逐客书》的观点有无现实意义?
【参考示例】这篇文章在论证秦国驱逐客卿的错误和危害时,没有涉及自己个人的进退出处,而是站在“跨海内、制诸侯”完成统一天下大业的高度,来分析阐明逐客的利害得失,这反映了李斯的卓越见识,体现了他顺应历史潮流的进步政治主张和用人思想。文章所表现出的不分地域,任人唯贤的思想,在今天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谏太宗十思疏》第一段提出了什么观点?
【参考示例】以“固本浚源”为喻,提出了“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观点。
③《答司马谏议书》这封书信的论点是什么?第一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参考示例】
全文立论的论点是针对司马光认为新法“侵官、生事、征利、拒谏、致怨”的指责,指出“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从而说明变法是正确的。司马光的攻击名实不符,全是谬论。第一段主要阐述了写这封信的原因和目的,因为两人之间有分歧,所以写信表明自己的立场和态度。
2、任务驱动二:分析论证思路和论证方法
【知识点拨】(1)分析论证思路的步骤:第一,通读语段,勾画关键词,分层。第二,按顺序分析每一层,可从论证方法入手,并指出论证了什么。第三,对于表态看法、观点、结论等之类的文字,在分析时可直接引用或提炼。(2)论证方法的分类及作用:事实论证增强文章说服力,权威性。道理论证增强文章说服力,使论证更有力。对比论证正确错误分明,是非曲直明确。比喻论证生动形象,容易被人接受。
①《谏逐客书》在论证秦国驱逐客卿的错误和危害时,没有涉及自己个人的进退出处,而是站在“跨海内、制诸侯”完成统一天下大业的高度,来分析阐明逐客的利害得失,这反映了李斯的卓越见识,体现了他顺应历史潮流的进步政治主张和用人思想。请简要概括这篇文中的思路。
【参考示例】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先总述观点——逐客为过,再分条阐述,客卿有功、重物轻人、逐客资敌,最后总结归纳:求国无危,不可得也——逐客亡国。
②《谏太宗十思疏》以“思”字作为贝穿全文的行文线索,脉络分明,条理清晰,请简要分析其论证思路。
【参考示例】全文以“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为中心展开论述。先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述,提出为君必须“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结论。然后提醒唐太宗,守成之君易失人心。因在“殷忧”时易“竭诚以待下”;而在“得志”时则会“纵情以傲物”,便有“覆舟”之危。由此提出“积德义”必须“十思”。着重规劝唐太宗对于物质享受要适度,在自身修养上要“谦冲”,在用人上要“虚心纳下”,在行施法制上要不计个人思怨。结尾归结出治国方法的关键在于知人普任,选拔人才,达到“垂拱而治”的理想境界。
③司马光是从哪几方面来指责变法的?王安石又是怎样逐一驳斥的?
【参考示例】
司马光从侵官、生事、征利、拒谏、致怨五个方面来指责变法。王安石在驳斥前,先提及一个双方都认可的道理——“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再针对司马光上述五个方面的谬论逐一分析批驳。结论同中有变,对前四个方面的驳斥都是以“不为……”四个判断句作结。对“致怨”的驳斥,这里只采取不屑一驳的从容之态,告知对方,早料如此,不值一提,无须驳了。
③《答司马谏议书》这封书信的论证方式是驳论,作者用了哪些方法进行反驳?
【参考示例】
第一,直接反驳,如“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第二,举出根据进行反驳,如“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这里就举出了有利的根据,说明不是自己独出心裁,而是受命于皇帝,是朝廷议过的法度,指出这不是我个人的行为,而是合理合法的第三,举出史实进行反驳,如“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这里以历史上曾有过的如何对待怨诽的事实为表率,表示自己不以流言蜚语而动,既委婉地反驳了怨诽之多的责备,又表达了自己变法的坚强决心。整个反驳是明确而有力的,言简意赅。
文章疏解
主旨归纳
1、 李斯的上书,是为了天下所有客卿的一种责任和担当;李斯的上书,是为了帮助秦王统一六国的一种使命;李斯的上书,是为了自己能和秦王一起成就一番事业的理想和抱负!“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在习近平语重心长的叮嘱里,是属于我们青年一代永不过时的青春使命,我们要把自己的命运和国家、民族的发展结合在一起,志存高远,担当起属于自己的使命,点亮自己,也能照亮世界,做时代的有为青年!
2、《谏太宗十思疏》通过对人君应积德义的重大意义及其内容和结果的陈述,揭示了“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的根本原因在于人君多味于“可畏惟人”“载舟覆舟”的真理,如果违背了这条真理,就逃脱不了失败的命运,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3、《答司马谏议书》针对司马光认为新法“侵官、生事、征利、拒谏、致怨”的指责,指出“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从而说明变法是正确的,以此表明自己变法的决心。
技法总结
一、谏逐客书
逻辑严密:
1、文章的第一段回顾历史,第二段剖析眼前,第三段展望将来,从古说到今,从现在说到将来,时间推移有一定的顺序。从不能富强,到无力统一天下,最后使秦弱敌强甚至走向亡国,利害关系一步比一步重要,层层深入。
2、第四段总结深化,呼应前文:“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照应第2段对物的取舍标准。“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照应第2段对人的取舍标准。“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照应第3段逐客的危害,指出逐客 必然造成秦国的危亡。“求国无危,不可得也”最后两句与开头论点“窃以为过矣”相呼应,首尾相连,前后贯通。
恰切的立足点和切入点:
这篇文章在论证秦国驱逐客卿的错误和危害时,没有在逐客这个具体问题上就事论事,也没有涉及自己个人的进退出处,而是站在“跨海内,制诸侯”完成统一天下大业的高度,来分析阐明逐客的利害得失,既符合秦国的的根本利益,又迎合了秦王的远大抱负和政治雄心,“妙在绝不为客谋,而通体专为秦谋”。
说理方法的丰富性:
论证方法多样,史实论证、类比论证、对比论证:重物——轻人、四君重客——陛下逐客、纳客好处——逐客害处。
假设论证:第一段结尾: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反面假设,阐述后果。
二、谏太宗十思疏
1、类比手法的运用
作者要论述的是治国安民的根本大计,而进谏的对象又是国君。从流水、树木这些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入手说理,就显得亲切、生动,容易为人君所接受。同时,要“木茂”就必须“固其根本”,要“流长”就必须“浚其泉源”,这都是生活中的常识通过类比,推出要“国安"必须“德厚”,就很有论辩力量。在这个基础上,作者进一步以“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比作“伐根”“塞源”。这样,不居安思危的危害性不言自明,而作者的观点也鲜明地表露出来了。
2、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全文以论述为主,对同一个问题,作者往往从正反两方面进行剖析,使说理更透彻。如第一段先从正面论述“固本浚源”,再从反面论述不这样做的危害;第二段关于“殷忧”“竭诚”与“得志”“傲物”的反复论述;第三段贯穿“十思”的本能欲望(或反应)与理性自制的对举,都体现了这一特点。
三、答司马谏议书
1、气势磅礴、寓刚于柔的写作风格
全文所以有压倒论敌的浩然正气有几个方面的特点:第一,立足于理,理足则气盛;第二,善用排比,连用排比驳斥对方,则势如破竹,无可阻挡;第三,善用反语,如“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气盛言宜,铿锵有力。虽则全文傲岸之气,愤然涌出,强调坚持改革的决心不可逆转,但语气相当委婉,柔中有刚,比如首段说“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结尾又说“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则非某之所敢知”。这样做一方面照顾多年交往的友谊,一方面坚持原则,寸步不让,全力维护变法的正义立场。
2、欲擒故纵的写作手法
这封书信第三段,在对“怨诽”的来历做了一针见血的分析且表明自己的态度后,先让开一步说如果对方是责备自己在位日久,没有能帮助皇帝干出一番大事,施惠于民,那么自己是知罪的。这虽非本篇正意,却是由衷之言。紧接着又反转过去,正面表明态度:“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委婉的口吻中蕴含着锐利的锋芒,一语点破以司马光为代表的保守派的思想实质,直刺对方要害,使其原形毕露:无言以对。
语言艺术
一、谏逐客书语言的艺术性:
1.语言委婉,措辞谦恭,不批评秦王。
明明秦王已经下了逐客令,但全文没有一句是指责秦王的话,甚至把逐客的过错归于“吏”(臣闻吏议逐客),给了秦王纠正的台阶。最后,从秦王喜爱的生活方式入手,列举色、乐、珠玉等琐事,以小喻大,没有生硬的说教。
2.综合运用铺陈、排比、对偶等修辞方法,造成饱满的气势,加强文章的说服力、感染力。
铺陈:
①角度的变化。铺陈同类和类似事物时,要注意角度的挪移、侧重点的选择,以突出其特征。如第1段连写四位君王“以客之功”,就各取一个主要角度:穆公用客卿强调人才来自四面八方,重在广纳人才;孝公用客卿,从思想、政治、经济、军事方面全面论述,重在变法治国;惠王用客卿,以连衡打破合纵,侧重于四面扩张;昭王用客卿,“废穰侯,逐华阳”,侧重于打击豪门。其实四位君王在重用客卿、提倡耕战、富国强兵、对外扩张上,有许多共同之处。这里有意避同取异,显得各有千秋。角度的变化既突出了各自的主要特点,又避免了雷同。
②用词的变化。如第1段写穆公八方求士,用“取”“得”“迎”“来”四个近义词,实际含义一样。由于变化就避免了重复。写惠王的四面扩张,连用“拔”“并”“收”“取”“包”“制”“据”“割”“散”九个动词,灵活多变。第2 段写秦王获取珍宝,用“致”“有”“垂”“服”“乘”“建”“树”七个动词,分别与一定的名词搭配,贴切自然,这些都是用词的变化。
③句式的变化。如第2段中,在铺陈大量珍宝时,就采取了多变的句式,写了十几种东西。“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树灵鼍之鼓。……而陛下说之,何也?”在这一段话中,前面先用七个动宾结构,极力铺陈,而且是肯定性的铺陈;接着用一个反问句“……何也?”又把前面的铺陈全面提领起来。下一句是“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西蜀丹青不为采”。在这里则是先用一个假设句总提,然后连用六个主谓句进行铺陈,而且是否定性铺陈。这两段话都是铺陈珍宝,但一个是先铺陈后反问,一个是先假设后铺陈;一个是肯定性动宾结构铺陈,一个是否定性主谓结构铺陈。对美色的铺陈也有所变化,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总之,由于铺陈中同中有变,变中有同,所以使大量铺陈错综复杂又一气贯通,既恣肆又严谨,读之但觉势如奔马,而又不觉得烦琐、累赘。
大量排比句,作者善于巧设排比,运用结构相似、意义相近的句式,如把“穆公求土”,“孝公用商鞅之法”,“惠王用张仪之计”,“昭王得范睢”的各自用客卿的情况,构成四组一连串的排比句,每组又用了成串的排比句来证明秦国在历史上任用客卿的成切,语气贯通,淋漓酣畅,充分显示了铺陈手法的妙用。接踵联翩,大大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和感染力。
大量的对偶句,如:“强公室,杜私门”“江南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它们或因为同义而强化,或因反意而对照,在增强气势,加重语气的同时,也造就了音调、节奏的和谐和句势均衡、对称之美,使之有质有文。
《谏太宗十思疏》《答司马谏议书》的比较阅读
(1)体会臣下对君主劝谏的言说技巧。
思考与讨论:《谏太宗十思疏》是作为大臣的魏征劝谏君主唐太宗的文章,却不失为一篇气势磅礴的文章,魏征运用了怎样的言说技巧?
语言委婉,态度诚恳。
首先是多用比喻。把劝谏的道理讲得生动形象通俗易懂。比如,首段开端以“木固其本”“水浚其源”比况,说明人君安国当积德义,“喻巧而理至”(《文心雕龙·论说》)。
其次是善用排比。比如开篇连用三个排比句,对仗工整,一落笔便气势不凡,吸引读者视线。以三个含“不”字的排比句,从反面论证,正反对列,凸显进谏是主旨。
再次是运用了“以宾显主”的衬托技巧。比如“求木之长,必固其根”“欲流之远,必浚其源”是宾,借以陪衬主旨“思国之安,必积德义”,并为下文蓄势。
最后,态度诚恳。魏征在劝谏过程中始终没有忘记“君臣关系”;称自己为“下愚”,称皇上为“明哲”;用“臣闻”,而不说“臣以为”。他站在君王的立场上,为君分忧,用心找出君王身上的不足,并贴心地替君王提出建设性的意见,给出具体的解决方法。
(2)体会驳论文的言说技巧。
思考与讨论:《答司马谏议书》是王安石驳斥同僚的回信,在这篇短文中王安石用了怎样的言说技巧,既能有力地驳斥同僚,又表达自己态度坚定的?
语言言简意赅,态度委婉而坚决。
这篇文章的语言柔中带刚,态度委婉而坚决,运用这样的“外交辞令”符合答复指责性书信的特点。
而文中驳斥司马光指责的语句言简意赅,不容置辩,干净利落。
文中对“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中的“怨诽”的驳斥,采用不屑一驳的从容态度——告知对方,早有所料,不值一提,更无须驳斥了。再转一笔强调,这是皇上想要改变这种情况,而我不顾众人反对,不论政敌多少都要辅助皇上实施改革,这也难怪那些因实施新法而受损的既得利益者对“我”汹汹然。以反问作结,旨在加强肯定语气,增加结论的不可置疑性。这样举重若轻地对待“汹汹然”的“怨诽”,尽显政治家、改革家的风度。既针锋相对地驳斥了司马光的指责,也表明了自己坚持原则的政治态度,结尾处礼节性致辞又不失赠答之礼,体现了作者对国家大事舍我其谁的担当精神。
《谏太宗十思疏》 《答司马谏议书》
文章体式 奏疏 回信
文章观点 居安思危、积其德义 驳斥责难,坚持变法
针对问题 骄奢、奢侈 新法推行受阻
作者身份 臣下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写作对象 君主 翰林学士
推测背景 唐太宗骄奢忘本 司马光反对新法
《谏太宗十思疏》 《答司马谏议书》
相同点 (1) 面对问题 都直面现实问题,作者勇于担当,躬身入局
(2) 立足点 都立足于为国为民,不惧逆龙鳞或得罪同僚
(3) 表达 论辩犀利,力量十足
不同点 (1) 论证思路 正面立论,层层递进 驳论为主,先破后立
(2) 论证方法 比喻、对比论证 理论、事例论证
(3) 整体表现 形象真切,骈散结合 立论与驳论结合,当下与历史结合,严峻不失婉约
《谏逐客书》知识点梳理
【词类活用】
1.名作状
①西取由余于戎(名作状,在西边)
②东得百里奚于宛(名作状,在东边)
③西并巴、蜀(名作状,在西边)
④北收上郡(名作状,在北边)
⑤南取汉中(名作状,在南边)
⑥东据成皋之险(名作状,在东边)
⑦蚕食诸侯(名作状,像蚕吃桑叶那样)
⑧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名作状,国内)
⑨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名作状,国外)
2.名作动
①使之西面事秦(名作动,侍奉)
②服太阿之剑(名作动,佩带)
③树灵鼍之鼓(名作动,立起)
④可宝者多(名作动,作为宝物)
3.形作名
①东据成皋之险(形作名,险要之地)
4.形作动
①疏士而不用(形作动,疏远)
②然则是所重者(形作动,看重)
③而所轻者(形作动,看轻)
5.使动用法
①遂散六国之从(使……拆散)
②强公室(使……加强)
③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使……却)
④娱心意(使……欢娱)
⑤说耳目者(使……喜悦)
⑥而歌呼呜呜快耳目者(使……愉快)
⑦快意当前(使……愉快)
⑧故能明其德(使……昭明)
⑨非秦者去(使……离开)
⑩却宾客以业诸侯(使成就霸业)
损民以益仇(使……减少)
损民以益仇(使……增加)
内自虚而外(使……虚弱)
【特殊句式】
1.判断句
①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 ②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③而歌呼呜呜快耳目者,真秦之声也
④《郑》《卫》《桑间》,《昭》《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
⑤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⑥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
⑦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2.状语后置
①西取由余于戎 ②东得百里奚于宛
③迎蹇叔于宋 ④求丕豹、公孙支于晋
⑤不产于秦 ⑥客何负于秦哉 ⑦不进于前
⑧佳冶窈窕赵女不立于侧也 ⑨夫物不产于秦 ⑩不产于秦
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
3.定语后置
①并国二十②举地千里
4.被动句
①百姓乐用
【重要虚词】
1于
(1)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介词,从)
(2)不产于秦(介词,从)
(3)必出于秦然后可(介词,从)
(4)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介词,与、跟)
2.而
(1)而穆公用之(表转折,可是)
(2)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表并列,不译)
(3)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表并列,同时)
(4)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说之(表转折,可是)
(5)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表并列,同时)
(6)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连词,表结果,因而)
(7)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连词,表并列,同时)
3.之
(1)而穆公用之(代词,他们)孝公用商鞅之法(结构助词,的)
(2)获楚、魏之师(结构助词,的)
(3)惠王用张仪之计结构助词,的)
(4)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从(结构助词,的)
(5)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音节助词,不译)
4.以
(1)窃以为过矣(“以为”,动词,认为)
(2)民以殷盛,国以富强(凭借)
(3)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连词,表目的,用来、以便)
(4)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雠(连词,表目的,用来、以便)
【重点句子翻译】
1.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翻译;我听说官吏在商议驱逐客卿这件事,我私下里认为这是错误的。(得分点:吏议、逐客、窃、以为、过,句意通顺)
2.昔缪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
翻译;从前秦穆公寻求贤士,在西边从西戎取得由余,在东边从宛地得到百里奚,从宋国迎来蹇叔,从晋国招揽了丕豹、公孙支。(得分点:昔、西、东、来,状语后置,句意通顺)
3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
翻译:人民因此变得殷实富裕,国家因此变得富强,百姓乐意为国效力,诸侯亲附归服。(得分点:以、殷盛、乐用、亲服,句意通顺)
4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
翻译:现在竟然抛弃老百姓使之去资助敌国,拒绝宾客使诸侯成就霸业。(得分点:乃、黔首、资、却、业,句意通顺)
【情境默写】
1.在《谏逐客书》中,李斯先后列举泰山高大和河海深邃的例子,目的是: , 。
2.在《谏逐客书》中,作者开篇即直入主题、表明观点的句子是: , 。
3.在《谏逐客书》中,作者以事实为依据,以秦国历史上四位善于接纳外来人才的君主为例,并用假设的语气从反面论证不这样做的后果可能是: , 。
4.在《谏逐客书》中,李斯立足现实,通过对比论证一针见血地指出,同样是非秦国的,如果国君对待外来物和对待外来人采取不同的态度的话,会给人“ , ”这样的不良印象。
5.《谏逐客书》的中心论点是“ , ”,即认为驱逐客卿是错误的。
6.《谏逐客书》中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 、 ”,直接落到统一天下这个关键问题,切近要害。
【答案】
1.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2.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3.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4.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
5.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6.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
《谏太宗十思疏》知识点梳理
【实词梳理】
古今异义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根本】古义,树木的根。 今义,指事物的本质。
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纵情】 古义,放纵情感。 今义,尽情。
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 【虚心】古义,使……谦虚。 今义,一种谦虚的美德。
承天景命 【景】古义,大。 今义,景色。
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骨肉】古义:指父母兄弟子女。 今义,亲生骨肉。
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以为】古义,把......当作。 今义,认为。
2.通假字
振之以威怒 (“振”通“震”,威吓)
简能而任之 (“简”同“拣”,选拔)
3.词类活用
貌恭而不心服 (貌、心,名词用作状语, 表面上、在内心)
江海下百川 (下,名词作动词, 居于……之下 )
君人者,诚能见可欲 (君,名词作动词, 做君主,统治)
人君当神器之重 (重, 形容词用作名词,重任、重权)
居域中之大 (大, 形容词用作名词,重位)
惧谗邪 (邪, 形容词用作名词,邪恶的小人)
择善而从之 (善,形容词用作名词,好的意见 )
则思正身以黜恶 (恶,形容词用作名词,奸恶的小人 )
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能,形容词用作名词,有才能的人;善,形容词用作名词 ,好的意见)
居安思危 安:安全的环境。 (危,形容词用作名词,危险的可能)
智者尽其谋 (尽,形容词用作动词,用尽)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 (远,形容词用作动词,远长)
塞源而欲流长者 (长,形容词用作动词,远长)
能克终者盖寡 (终,形容词用作动词,坚持到底)
必固其根本 (固,形容词使动用法,使……牢固)
知止以安人 (安,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安宁)
正身以黜恶 (正,形容词使动用法,使……端正)
思虚心以纳下 (虚,形容词使动用法,使……谦虚)
宏兹九德 (宏,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光大)
何必劳神苦思 (劳,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劳累)
君人者,诚能见可欲 (可欲,动词用作名词,指看见想要的东西)
乐盘游,则三思以为度 (乐,形容词意动用法, 以……为乐,喜欢)
忧懈怠,则慎思而敬终 (忧,形容词意动用法, 以……为忧,担心)
4.一词多义
(1)善
择善而从之 (好的人或事,名词)
善.始者实繁 (做得好,动词)
则
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 (就,连词)
则智者尽其谋 (那么,连词)
虽
臣虽下愚,知其不可 (虽然,连词)
虽董之以严刑 (即使,连词)
长
臣闻求木之长者 (成长、生长,动词)
塞源而欲流长也 (远,形容词)
下
则思江海下.百川 (居于……下游,动词)
必竭诚以待下 (下面的群臣,名词)
臣虽下愚(智力低下)
(6)当
盛夏之时,当风而立 (对着,面对)
人君当神器之重 (掌握,主持)
安步当dàng车 (当作)
【虚词梳理】
1.之
①臣闻求木之长者 (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 取消句子独立性)
②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 (结构助词,的)
③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 (代词,指代天下)
2.以
①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 (来,表目的的连词 )
②虽董之以严刑 (介词,用)
③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 (来,表目的的连词)
④斯亦伐根以求木茂 (却,转折连词)
3.而
①源不深而望流之远 (连词,表转折)
②则思谦冲而自牧 (连词,表递进)
③垂拱而治 (连词,表修饰)
【句式梳理】
1.判断句
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2.省略句
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
而况于明哲乎
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
3.倒装句
①宾语前置
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
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
则思三驱以为度
②介词结构后置
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戒奢以俭
4.固定句式
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
【重点背诵】
1.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
2.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3.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4.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5.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理解默写】
1.《谏太宗十思疏》中用对比的手法来说明竭诚待人和轻视他人而带来不同结
果的句子是: , 。
2.《谏太宗十思疏》中,指出所谓取天下易守天下难的缘由是: ,
, , 。
3.《谏太宗十思疏》中,作者用“求木”“欲流”引出“ ,
”的结论。
4. 在 《 谏 太 宗 十 思 疏 》 中 魏 征 期 望 达 到 的 理 想 政 治 境 界 境界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谏太宗十思疏》中指出君王有重大权利和地位的两句是: , 。
6.《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以三个“不”字的排比句从反面来说明问题,
“ , , ”。从而进一步强调了自己的政治意图。
7.《谏太宗十思疏》“十思”中告诫君王兴建要适可而止的两句是: , 。
8.《谏太宗十思疏》指出帝王是承受上天使命的两句是: , 。
答案:
1.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2.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3.鸣琴垂拱,不言而化。
4.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
5.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6.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
7.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
8.凡百元首,承天景命。
【作文拓展】
话题:忠言逆耳
历史上的唐太宗和魏征既是君臣,又是朋友。唐太宗作为一国之君,举国之内莫不惧之,而有一个人却是敢于当面指出他的错误,那个人就是魏征。按理来说,对于这样的人,唐太宗完全可以杀之而后快,那为什么能容忍魏征的无礼呢?答案就是大唐的江山少不了敢于直谏的忠臣。江山永固固然好听,但是居安思危才是一位明君该有的态度,唐太宗就是一位这样的明君。
《答司马谏议书》知识点梳理
【实词梳理】
古今异义
故略上报 【上报】古义:写回信。 今义:向上级汇报
于反复不宜卤莽 【反复】古义:书信往来。 今义:多次重复。
则众同为而不汹汹然 【汹汹】古义:大吵大闹。 今义:形容声势盛大的样子,多含贬义。
故今具道所以 【所以】古义:……的原因。 今义:连词,表结果,所以。
今君实所以见教者 【所以】古义:用来……的。 今义:连词,表结果,所以。
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区区】古义:谦词,用于自称。 今义:指小或少。
以致天下怨谤也 【怨谤】古义:因而招致。 今义:连词表结果。以致。
2.通假字
1.不复一一自辨(“辨”通“辩”,辩解)
2.于反复不宜卤莽(“卤”通“鲁”,粗鲁 )
3.故今具.道所以(“具”通“俱”,详细)
3.词类活用
以膏泽斯民 (膏泽,名词作动词,给予好处 )
同俗自媚.于众为善 (媚,形容词用作动词,谄媚,巴结 )3.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 (事,名词用作动词,做,从事,办理)
以兴利除弊 (利、弊,形容词作名词;有利的事业;形容词作名词;有害的事情)
一词多义
(1)故
所操之术多异故也(缘故,原因)
故今具道所以(所以 )
(2)度
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制度,法度 )
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名词,计划,主张 )
度义而后动(动词,考虑,揣度,估量 )
(3)事
而议事.每不合名词,事情
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动词,做,从事
理
而天下之理得矣(道理)
为天下理财(治理,整理 )
(5)知
则固前知其如此也(知道)
则非某之所敢知(接受,领教 )
熟为汝多知乎(知识)
【虚词梳理】
1.以
①故今具道所以(介词,因)
②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介词,因)
③以致天下怨谤(表结果关系,因而,因此)
④以授之于有司(表顺承关系,把)
⑤以兴利除弊(来,以便,用来 )
⑥以膏泽斯民(来)
⑦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介词,把 )
⑧欲出力助上以抗之(承接连词,连接“助”和“抗”;来)
2.为
①不为侵官(算作,是 )
②未能助上大有为(名词,作为 )
③为天下理财(介词,替,给 )
④同俗自媚于众为善(动词,当作)
⑤则众何为而不汹汹(介词,因为)
⑥守前所为而已(动词,做)
3.则
①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那么 )
②某则以为(却)
③则固前知其如此也(那,这 )
【句式梳理】
1.判断句
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
胥怨者,民也。
2.状语后置句
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
受命于人主。
3.宾语前置句
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
4.定语后置句
至于怨诽之多。
【文化常识】
1.某:代替自己名字,谦称,译为“我”。
2.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即书信。古人写信多有题目,说明写给谁,信题多为“报……书”“与……书”“上……书”“答……书”等。
3.谏议大夫:官名。秦代置谏议大夫之官,专掌议论。西汉时沿用秦制,汉武帝元狩五年(前118年)置谏大夫,无定员,掌议论。东汉改称谏议大夫,魏晋时称散骑常侍,隋唐仍置谏议大夫,有左、右谏议大夫,各四人,分属门下省与中书省,另设补阙和拾遗,唐代的谏官有权力驳回明显不合理的诏书。
【重点背诵】
1.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
2.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
3.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
4.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
5.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
6.辟邪说,难壬人
7.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
8.孔子说:“有智慧的人不会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9.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
10.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11.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12.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
13.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
14.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
【理解默写】
1.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自言与司马光交情很好,但在政治上却常有不同意见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对司马光在来信中对自己因推行变法而冠之以“生事”罪名加以反驳的三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3.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对司马光在来信中对自己因推行变法而冠之以“征利”罪名加以反驳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对司马光在来信中对自己因推行变法而冠之以“拒谏”罪名加以反驳的三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对司马光在来信中对自己因推行变法而冠之以“侵官”罪名加以反驳的四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王安石在《答司马谏议书》中说,和司马光议事每不合,主要是政见和方法不同的原因,因此简略地写回信,不再辩解,但是又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希望司马光原谅他。
7.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认为有学识的读书人所争论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认为司马光指责自己的主要问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
2.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
3.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
4.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
5.某则以为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
6.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复不宜卤莽, 故今具道所以。
7.盖儒者所争,尤在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
8.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
【作文拓展】
话题:坚持自我
很多时候,坚持自己的想法既是一种负担,也是一种幸福。王安石面对百姓的质疑、同僚的误解,他承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负担,但是他也是幸福的,因为他的坚持是为了天下苍生,是为了心中执着的梦。现在的你,是否有过因为一件事,而坚持想法的时候呢?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20分)
材料一: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节选自贾谊《过秦论》)
材料二: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穆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节选自李斯《谏逐客书》)
1.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选择相应的字母填涂在答题卡上。(3分)
向使四君A却客B而不内C疏士D而不用E是使F国无富G利之实H而秦无强大之I名也。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一项是(3分)
A.固,与下一句的“地”对应,活用作名词,可译为“牢固的地方”。这一意思和魏征《谏太宗十思疏》“必固其根本”的“固”不同。
B.席,出现在动词“卷”之前做其状语,其用法与《鸿门宴》“吾得兄事之”的“兄”相同,其意义与成语“幕天席地”中的“席”不同。
C.来,招来,使……来。其用法与《齐桓晋文之事》中“欲辟土地,朝秦楚”的“朝”不同,与“是以君子远庖厨也”的“远”也不相同。
D.举,攻占。“举”的这一意义与《六国论》中“举以予人,如弃草芥”的“举”不同,与《鸿门宴》“杀人如不能举”的“举”也不相同。
3.下列对材料二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斯首先表明自己对“逐客”的鲜明态度——“窃以为过矣”,然后列举秦国四位国君凭借“客”的力量取得的成果,结论是“客不负秦”。
B.由余、百里奚、蹇叔、丕豹、公孙支五个人的儿子,帮助秦穆公分别战胜戎、宛、宋国、晋国,使得秦国国土面积增加,百姓安居乐业。
C.秦惠王采纳并使用张仪的计谋,攻占三川、巴蜀、上郡、汉中,吞并九夷,控制了鄢、郢,成皋等地方,成功地击败六了国的“合纵”联盟。
D.秦昭王采纳范雎的计谋,对内废掉穰侯,放逐了华阳君,加强了国家的权力,杜绝了权豪之门,对外蚕食诸候,这些努力使得秦国积聚了帝王之业。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4分)
(2)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穆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4分)
材料一和材料二都写到了“商鞅变法”,两处的作用有何不同?(3分)
参考答案
1.C E H(句意:假使四位国君拒绝客卿而不接纳,疏远贤士而不重用,这会使秦国没有富庶之实和强大之名了。)
2.C(“欲辟土地,朝秦楚”的“朝”的活用,也是“动词的使动用法”,与“来”用法相同。)
3.B(“此五子者”指的就是由余等五个人,而不是“他们的儿子”;文章只是说五个人分别来自哪里,并没有说占领了那个地方;“百姓安居乐业”应该对应“百姓乐用”,这发生在秦孝公任用商鞅之后。)
4.(1)在国内(对内)建立法律制度,大力开展男耕女织,修造防守和进攻的器械;在国外(对外)采取连横策略,使诸侯自相争斗。(2)这五个人,这五位人物,不出生在秦国,但穆公重用他们,兼并了二十个诸侯国,于是称霸西戎。
5.示例:(1)材料一写商鞅变法,主要突出在商鞅的辅佐下,秦国取得势如破竹的成就,以展示秦国的兴盛;(2)材料二写商鞅变法,主要突出商鞅给秦国带来的巨大变化,以证明商鞅对秦国的作用。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古代士人的人生的进修之道,而“平天下”既是其追求的终极目标,又是重要的人生理想之一。
(1)拓展阅读,了解更多古代士人的精神世界。
(2)为你推荐的古代士人写一篇中肯的推荐词,100字以内/人。
(3)召开“古代士人的心声”为主题的讨论会
假如魏征、王安石、杜牧、苏洵、范仲淹、欧阳修、杜甫、白居易、韩愈、文天祥都入围了“感动历史十大具有担当精神士人”,关于他们的事迹引发了广泛的思考,为此召开讨论会,尝试通过讨论走进古代士人的心里,倾听他们的心声。如果让你参加讨论会,你想探讨的人物是谁?想从哪些方面展开讨论?
任务一:
比较下列情境,如果你是魏征,该选择何种劝谏方法?
1.贞观十一年,唐太宗先下令修了飞仙宫,后来又诏令修建老君庙、宣尼庙;二月巡游洛阳宫,六月巡游明德宫,十月猎于洛阳苑,十一月又巡游怀州,狩于济源。老百姓为了服徭役,长年不能回家。为此有的大臣向他进谏,他却说:“百姓无事则易骄,劳役则易使”。他不再像过去那样高兴地接受下级的意见了,他在生活上渐渐奢侈的同时,还有些崇尚空谈,不务实际。魏征对此极为忧虑,他向唐太宗进言……
2.贞观十三年,在贞观十一年连上四道奏疏劝谏两年后,唐太宗颇好奢纵,旧病复发。魏征恐其不能克终俭约,再次向唐太宗进言……
任务二:
试比较下面两段文字使用的劝谏方法有何不同?
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以怒而滥刑。
——《谏太宗十思疏》
陛下贞观之初,损己以利物,至于今日,纵欲以劳人,卑俭之迹岁改,骄侈之情日异。
陛下初登大位,高居深视,事惟清静,心无嗜欲,内除毕弋之物,外绝畋猎之源。数载之后,不能固志,虽无十旬之逸,或过三驱之礼,遂使盘游之娱,见讥于百姓,鹰犬之贡,远及于四夷。
陛下贞观之初,孜孜不怠,屈已从人,恒若不足。顷年已来,微有矜放,恃功业之大,意蔑前王,负圣智之明,心轻当代,此傲之长也。欲有所为,皆取遂意,纵或抑情从谏,终是不能忘怀,此欲之纵也。
——《十渐不克终疏》
任务三:
品读下面一段文字,思考淳于髡用何种方法说服齐威王的?为什么使用这种方法?
齐威王之时喜隐,好为淫乐长夜之饮,沉湎不治,委政卿大夫。百官荒乱,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左右莫敢谏。淳于髡说之以隐曰:“国中有大鸟,止王之庭,三年不蜚又不鸣,王知此鸟何也?”王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于是乃朝诸县令长七十二人,赏一人,诛一人,奋兵而出。诸侯振惊,皆还齐侵地。威行三十六年。
——《史记·滑稽列传》
任务四:比较鉴赏阅读
活动1(一)《谏太宗十思疏》是大臣写给人主的奏疏,是对日渐怠惰疏忽的君主的劝谏;《答司马谏议书》是给朋友兼政敌的回信,反驳对方的指责,表明改革的决心。两文都有理性的力量,但由于作者身份、目的和文体不同,采用的语气也就不同。请从作者身份、文体、称谓、语气词、谦敬副词、句式等方面举例加以说明。
分析语言特点,品味劝谏艺术
【提问】向帝王提出意见,被认为是批逆鳞,臣子上奏时莫不谨慎小心。成功了,其言得以采纳,其文流传千古;失败了,轻则丢官,如海瑞因直谏不要宠信方士而被罢官入狱,重则家破人亡,如比干劝说纣王不成而反遭挖心之祸。进谏成功与否,固然与君主的性情、品质分不开,但臣子的措辞陈述也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
《谏太宗十思疏》让人愿读、可读、爱读,唐太宗欣然接纳,其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呢?
【明确】
1.深中人主心理,让人愿读。
一开始魏征就抓准了唐太宗祈求国家发展壮大、长治久安、害怕亡国的心理,以水、木为比喻,从正反两方面论述了“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接着还是围绕唐太宗的这一心理,用历史事实警示太宗须“竭诚以待下”,不可“纵情以傲物”,方能长治久安 ;然后又提出了十项具体措施,以达成无为而治。结尾对未来的展望切中人性。魏征为唐太宗勾画了一个美好的前景,“鼓励式”的结尾还是会带来很大的动力。可以说,全文围绕君主的心理诉求,层层入理,句句贴心。
2. 说理委婉曲折,让文可读。
表现一:起兴开头,比喻说理。开头连用三个排比句,从贴近生活的自然现象入手,喻国家为生长的树木、奔流不息的江河,寓含了作者对祥和蓬勃社会气象的企盼,也体现了对自己国家的爱。
表现二:先正说,再反说。正面论证是主动出击,亮出观点;反面论证是乘胜追击,巩固观点。“载舟覆舟”“奔车朽索”将君王比作行舟,将国家比作奔车,生动形象。
表现三:论古讽今,旁敲侧击。第二段从历史上人君的兴衰出发,提出“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这一历史定律,引发思考“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这一不合常理的历史现象。接着,剖析深层原因——“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并提醒皇帝“怨不在天,可畏惟人”,一定要爱百姓、得民心,不要重蹈古代帝王灭亡的覆辙。比喻论证与论古讽今结合,点到为止,妙不可言。
3.语言丰富精美,让人爱读。排比、对偶、对比等修辞手法的大量运用,,让文章具有精雕细琢之美,读来无论从视觉上,还是音韵上,都是一种享受。
分析推理特点,品味驳论艺术
活动1:司马光的《与王介甫书》用3400余字委婉批评了王安石改革中的问题,同学们在概述这些问题时也用了近百字,但王安石在《答司马谏议书》中仅用一句话就全部概括清楚。找出来读一读。
明确:“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一句话概括出五个问题。
活动2:默读第2-3段,分小组讨论:针对司马光的批评,王安石采用了什么说理方法去辩驳的?
明确:王安石采用演绎推理的方式,首先立名实,确定辩驳的理论根据。即 “盖儒者所争,尤在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高屋建瓴地提出名实问题,指出“名实相符”才言之成理,这为驳斥对方的观点提出了儒者公认的理论论据,这是大前提。然后,循名核实,逐条反驳名不符实,小前提不符合大前提的要求。最后得出结论——天下之理未得,指出对方的批驳都是毫无根据,难以服人的。
活动3:王安石对概括出的五个“名”的问题,是如何以“实”进行逐一反驳的?
请从文中找出依据,完成下面的表格内容,再作分析。
明确:
(1)驳“侵官”:“受”“议”“授”三个动词,说明新法从决策、制定到推行的全过程都是名正言顺、合理合法的。
(2)驳“生事”:“举先王之政”是理论依据,“兴利除弊”是根本目的,表明变法改革是“上合先王之道,下利国家百姓”的好事。
(3)驳“征利”:“为天下理财”明确了“征利”的对象,“为天下”的根本出发点是正确的,“征利”的责难也就站不住脚了。
(4)驳“拒谏”:拒绝正确的批评才叫拒谏。“辟邪说,难壬人”是批驳不正确的言论,排斥巧辩的佞人,不符合“拒谏”之说。
(5)驳“致怨”:“固前知其如此也”一语带过,“固”意为“本来”,充分表达了面对改革的阻力和怨恨早有心理准备,大有对此不屑一顾的轻蔑意味。又指出士大夫“多媚众”,那么改革者“以寡敌众”,怨诽之多自然也不稀奇。后又举“盘庚迁都”为例,表明自己度义后动,不为士大夫之怨而改其度。
追问:除了演绎推理,文中还有没有其他说理方法?举例分析其表达效果。
明确:还有假设论证。如“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中“如......则......”译为“如果......那么......”。用假设的方式表明自己只知“无大作为”之罪,不知“改革”之罪。说理的同时,坚定了自身立场,表明了心迹,希冀对方理解。
活动4::品辩驳语言,悟先驱品格
1.王安石在批驳过程中主次分明,仅用三句话批驳“侵官、生事、征利、拒谏”四大罪名,为什么单独用一个自然段来辩驳“致怨”罪名?
点拨:从“致怨”罪名和其他四大罪名的区别来理解。
明确:“致怨”罪名是司马光在《与王介甫书》中批评王安石的第一个罪名。相对于其他四种罪名,其主观性更强。“致怨”是改革的结果,凡是改革必会遭到敌对势力的反对,但这并不一定意味着所有的改革或政策都是错误的。儒家讲求“得民心者得天下”,如果不重点对该问题进行批驳,作为少数派改革者的王安石等人就寸步难行。这也充分体现了王安石身为改革者即使孤独寂寞、不被理解,仍要不计得失、坚持己见、一往无前的“先驱精神”。
2.找出文中最能体现王安石改革者先驱精神和凌厉气势的语句,读一读并做阐释。
点拨:阅读文中第2-3段,抓特殊句式,品析其表达效果。
明确:(1)“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这段文字中四个“不为”连用,构成排比。“不为”,即 “不算是,不算作”,构成表否定的判断句。排比句和表否定判断句连用,既明确了己方观点,驳斥了对方观点,又增强了气势。
(2)“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这句话中“何为......不......”意为“为什么......不......”,表反问。反问句比陈述句更能表达强烈的情感。此处用反问句既表明“敌众我寡”的现实境遇,点明致怨之广的缘由,又表达了对“不恤国事、同俗媚众”却“气势汹汹”的士大夫的强烈谴责。
3.作为一封书信,文中开头和结尾段落中的谦敬词用得委婉、得体,找出来体会其表达效果。
明确:(1)谦词:①“某”“区区”常用在书信或对话中,表示谦称,相当于“我”。②“窃以为”是谦虚表达观点的方式。③“见察”“见恕”“见教”中见+动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2)敬词:①古人称字,表达对平辈或长辈的礼貌和尊敬,是敬称。司马光,字君实。王安石在文中5次以“君实”称呼司马光。②“蒙”是敬词,意为承蒙。文中出现3处“蒙”。③“上报”是敬词,即回复您。从这些谦敬词恭敬、委婉的特点中,体现出王安石对司马光的朋友之义、敬重之心。
4.在这封书信中,王安石既对司马光谦敬有礼、敬重有加,又犀利地批驳对方,隐晦地指责司马光是“壬人”“邪说”。他们究竟是敌是友?结合本文内容,参考《与王介甫书》《一对政治敌手的不同进击方式》两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示例1:是敌——王安石和司马光对于改革政见不合,文章第一段有“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的句子,文中注释提出“每”意为“常常”,“所操之术”意为“所持的政治主张”,“不合”和“多异”更是明确表明二人是政敌关系。
示例2:是友——司马光在《与王介甫书》中谈到“曩者与介甫议论朝廷事,数相违戾,未知介甫之察不察,然于光向慕之心未始变移也。”这表达了自己虽然和王安石政见不同,但是却依然仰慕对方。“光昔从介甫游,介甫于著书无不观,而特好孟子与老子之言”,表明二者曾经关系密切,了解对方的爱好。文中多次称赞对方为“大贤”,发自内心钦佩对方的才华。作者在《一对政治敌手的不同进击方式》中提到“司马光与吕晦相遇,吕晦告知欲弹劾王安石,司马光惊愕地问:‘王介甫素有学行,命下之日,众皆喜于得人,奈何论之?’”。这也表现了司马光对王安石才华的充分肯定。
(说明:学生各抒己见,言之成理即可。)
补充:王安石与司马光可谓亦敌亦友。司马光在《与王介甫书》中写到“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之道,出处语默,安可同也?然其志则皆欲立身行道、辅世养民,此其所以和也。”可见,二人政见虽不同,但本心相同,都具有“立身行道、辅世养民”的高度责任感与“和而不同”的君子风度。
(2021·新高考Ⅰ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唐高祖武德九年秋八月甲子,太宗即皇帝位于东宫显德殿,初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王者数十人上从容问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 德彝对曰:“上皇敦睦九族,大封宗室,自两汉以来未有如今之多者,爵命既崇,多给力役,恐非示天下以至公也。”上曰:“然。朕为天子,所以养百姓也,岂可劳百姓以养己之宗族乎!”十一月庚寅,降宗室郡王皆为县公,惟有功者数人不降。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史,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上闻景州录事参军张玄素名,召见,问以政道。对曰:“隋主好自专庶务,不任群臣,群臣恐惧,唯知禀受奉行而已,莫之敢违。以一人之智决天下之务,借使得失相半,乖谬已多,下谀上蔽,不亡何待!陛下诚能谨择群臣而分任以事,高拱穆清而考其成败,以施刑赏,何忧不治!”上善其言,擢为侍御史。上患吏多受赇,密使左右试赂之。有司门令史受绢一匹,上欲杀之,民部尚书裴矩谏曰:“为吏受赂,罪诚当死。但陛下使人遗之而受,乃陷人于法也,恐非所谓‘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上悦,召文武五品已上告之曰:“裴矩能当官力争,不为面从,傥每事皆然,何忧不治?”
臣光曰:古人有言:“君明臣直。”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非其性之有变也,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是知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表动则景随矣。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初/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王者数十人/上从容问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
B. 初/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王者数十人/上从容问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
C. 初/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王者数十人/上从容问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
D. 初/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王者数十人/上从容问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甲子,甲为天干首位,子为地支首位,干支相配以纪年月日,文中是纪日。
B. 宗室,是古代社会中对与君主同一宗族血亲的称谓,历代皇族例称为宗室。
C. 海内,即国内,古人认为我国疆土四面环绕着大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
D. 庶务,指国家的各种政务,后来指朝堂之上跟军国大事相关的各种急务。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唐太宗赞同封德彝的意见,认为天子应该养育百姓,不应辛劳百姓以养活自己的宗族,于是将有功者之外的宗室郡王全都降格为县公。
B. 在讨论制止偷盗一事时,有人提出用重法治理,唐太宗认为应减轻赋税,选用清官,使百姓衣食无忧,严刑峻法反而不能达到目。
C. 唐太宗向张玄素询问政事,张说隋亡在于君王专权,以致下谀上蔽,若君王能分任贤能之臣,考核成败,赏罚分明,一定能够大治。
D. 裴矩是隋朝的旧臣,进入唐朝后,忠于国事,不做面从之臣,敢于进言,对唐太宗的不当行为谏诤,受到唐太宗的认可和当众表扬。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上患吏多受赇,密使左右试赂之。
(2)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
14. 文末《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评价说“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这句话说的是什么道理?他这样说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10. B 11. D 12. B
13. (1)唐太宗担心官吏中多有接受贿赂的,便秘密安排身边的人去试探他们。(2)君主讨厌听人揭短,则大臣的忠诚便转化为谄谀;君主乐意听到直言劝谏,则谄谀又会转化成忠诚。
14. ①这句话的意思是君主如同测影的表,大臣便似影子,表一动则影子随之而动。皇帝的品性好恶影响着臣子的态度,司马光认为君主需要为人正直,因为臣子会效仿君主。
②目的是赞扬唐太宗善于纳谏,告诫君主注意自己的言行,要成为臣子的表率。
【10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强宗室”是“镇天下”的目的,中间不能断开,“故”表结果的连词,引领下文,“故”前断开,所以排除A、D;“虽”为连词,经常用于句首,所以在“虽”前面断开,“皆为王”作谓语,主谓间不该断开;“遍封宗子”中“宗子”作宾语,“子”后断开;“于天下利乎”,这是疑问句,承前省略主语“此(这样做)”,独立成句。据以上分析排除C。整句话的翻译为:起初,高祖想以加强皇室宗族的力量来威镇天下,所以与皇帝同曾祖、同高祖的远房堂兄弟以及他们的儿子,即使童孺幼子均封为王,达数十人。为此,太宗语气和缓地征求群臣的意见:“遍封皇族子弟为王,对天下有利吗?”故选B。
【11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D.“跟军国大事相关的各种急务”错误。庶务,就是指国家的各种政务。亦指这些事务的经办人员。故选D。
【12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严刑峻法反而不能达到目的”错误。由原文“安用重法耶”可知,太宗认为没有必要使用严刑峻法,并非否认严刑峻法的作用,选项概括不准确。故选B。
【13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第一句话的得分点为:“患”,担心;“赇”,贿赂;“左右”,身边的人。第二句话的得分点为:“恶”,讨厌;“过”,过错;“佞”,谄媚。
【14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作者写作目的的能力。首先要解释“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这句话,《资治通鉴》是一部专为皇帝编撰的介绍历代兴亡得失的作品,其创作目的就是告诫君主如何吸取历代教训,这为考生作答给出了提示。司马光的评价源于上文对唐太宗三个善于纳谏的故事,说明君王要提升自己的道德和执政水平,上行下效,成为臣子的表率,实现良好的君臣互动。
参考译文:
唐高祖显德九年秋天八月甲子这一天,唐太宗在东宫显德殿即位。起初,高祖想以加强皇室宗族的力量来威镇天下,所以与皇帝同曾祖、同高祖的远房堂兄弟以及他们的儿子,即使童孺幼子均封为王,达数十人。为此,太宗语气和缓地征求群臣的意见:“遍封皇族子弟为王,对天下有利吗?”封德彝回答道:“太上皇亲善厚待皇亲国戚,大肆分封宗室,自东西汉以来都没有如此之多。封给的爵位既高,又多赐给劳力仆役,这恐怕不能向天下人显示自己的大公无私吧!”太宗说:“有道理。朕做天子,就是为了养护百姓,怎么可以劳顿百姓来养护自己的宗族呢!”十一月,庚寅(初五),将宗室郡王降格为县公,只有功勋卓著的几位不降。唐太宗和群臣讨论如何平息盗贼。有人请求用严格的法令来禁止,太宗面含嘲笑着说:“百姓之所以成为盗贼,是因为赋税劳役繁重,官吏贪污,民众饥寒切身,所以才不顾廉耻的。朕应当捐弃奢华,减少费用,轻徭薄赋,任用清廉的官员,让百姓衣食有余,自然就不做盗贼了,哪里需要用重法!”这样过了几年以后,天下太平,路不拾遗,外面的大门都不用关闭,商旅之人可以在荒郊野外露宿都不用担心治安问题。太宗听说了景州录事参军张玄素的名声,召见他询问政道,张玄素答道:“隋主喜欢自己把持所有事务,不愿意信任群臣,因此群臣恐惧,只知道受命奉行而已,没有敢违抗的。以一人的智慧决定天下事,即使能够做到得失相半,犯的错误也已经很多了,加上君主被下面阿谀奉承所蒙蔽,不亡国还等什么!陛下如果能够谨慎地选择群臣,将政事分别交付给他们,自己安坐在朝廷上考查其成败而施以刑法或者赏赐,如果能够这样,何必担心天下治理不好呢?太宗认为他说的很有道理,将他升为侍御史。太宗担心官吏中多有接受贿赂的,便秘密安排身边的人去试探他们。有一个刑部的司门令史收受绢帛一匹,太宗得悉后想要杀掉他。民部尚书裴矩劝谏道:“当官的接受贿赂,罪的确应当处死;但是陛下派人送上门去让其接受,这是有意引人触犯法律,恐怕不符合孔子所谓‘用道德加以诱导,以礼教来整齐民心’的古训。”太宗听了很高兴,召集文武五品以上的官员,对他们说:“裴矩能够做到在位敢于力争,并不一味地顺从我,假如每件事情都能这样做,国家怎么能治理不好呢?”
臣司马光曰:古人说过:君主贤明则臣下敢于直言。裴矩在隋朝是位佞臣而在唐则是忠臣,不是他的品性有变化。君主讨厌听人揭短,则大臣的忠诚便转化为谄谀;君主乐意听到直言劝谏,则谄谀又会转化成忠诚。由此可知君主如同测影的表,大臣便似影子,表一动则影子随之而动。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