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讲 选必《屈原列传》《苏武传》一轮复习(讲义)(含答案)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品讲义(新教材新高考)

文档属性

名称 第07讲 选必《屈原列传》《苏武传》一轮复习(讲义)(含答案)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品讲义(新教材新高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0-08 13:55:37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07讲 《屈原列传》《苏武传》一轮复习
目 录
01 考情分析·备考策略 2
02 知识导图·思维引航 3
03 考点突破·考法探究 4
04 热考题型·解题策略 4
05 真题感悟·命题洞见 5
学习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积累文中重要实词、虚词、特殊句式、古代文化常识等文言基础知识。
【思维发展与提升】体会屈原苏武精神的现代意义,探究家国情怀的延续性,穿越时空,对话评价人物。
【审美鉴赏与创造】细读文本体悟历史人物选择的艰辛,进而理解人物超越艰辛后绽放的人性光辉。
【文化传承与理解】领略屈原苏武的精神品质,提升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增强文化自信。
【重 点】细读文本体悟历史人物选择的艰辛,进而理解人物超越艰辛后绽放的人性光辉。
【难 点】体会屈原苏武精神的现代意义,探究家国情怀的延续性,穿越时空,对话评价人物。
春秋笔法与实录精神
班固的《苏武传》是一篇经典的人物传记,被前人称为“叙次精彩,千载下犹有生气”(赵翼《廿二史札记》)。它与司马迁的《屈原列传》同为史传文学的优秀代表,班固与司马迁用不同的语言风貌,或节制或恣肆地表达了自己的情感态度。
一、知人论世
司马迁和班固的对比
司马迁,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人,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10岁开始学习古文书传。20岁,从京师长安南下漫游,遍及江淮流域和中原一带,考察风俗,采集传说。后仕为郎中,为武帝的侍卫和扈从,多次随驾西巡,司马迁继承其父亲的职位任太史令。后来司马迁开始撰写《史记》。但因为李陵辩护,触怒武帝下狱受宫刑。后获赦出狱,为中书令,发奋著书,最后完成了《史记》。
班固,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史学家、文学家。从小出生儒学世家的班固受到父祖的熏陶,博览群书、九岁能属文,十六岁对于儒家经典无一不通。后洛阳的太学求学,结识了许多贤人,看到了许多经书典籍。任兰台令,经过20多年的努力,写成《汉书》。班固随大将军窦宪出征匈奴为中护军,后班固因窦宪专权受到株连死于狱中,其作品《汉书》由其妹和同郡人马续完成。
两位史学家,少有文采,博览群书,又有写史的家学渊源,撰写鸿篇巨著的过程中,都遭遇了人生横祸,受到牵连获罪,但司马迁忍辱偷生,写完《史记》,班固直接死于狱中,由他人续写完成。
屈原和苏武的对比
屈原,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浪漫主义诗人,用楚辞的形式写了我国第一首政治抒情诗《离骚》。他主张联齐抗秦,遭奸人陷害,罢官放逐,但心仍系国。楚国被攻后,自投汩罗江而死。“屈原”成为爱国的象征。
名人对其评价:
1.李白:屈平词赋悬日月
2.王逸:膺忠贞之质,体清洁之性,直如右砥,颜如丹青;进不隐其谋,退不顾其命,此诚绝世之行,俊彦之英也
3.闻一多:中国历史上唯一有充分条件称为人民诗人的人
4.毛泽东:屈原的名字对我们更为神圣。他不仅是古代的天才歌手,而且是一名
伟大的爱国者,无私无畏,勇敢高尚。他的形象保留在每个中国人的脑海里,无论在国内国外,屈原都是一个不朽的形象。我们就是他生命长存的见证人。
苏武,西汉时期杰出的外交家,民族英雄。天汉元年奉命以中郎将持节出使匈奴被扣留,历尽艰辛,留居匈奴十九年,持节不屈,至汉昭帝始元六年(前81年)方获释归汉。次年因卷入上官桀谋反案而被免官。后参与拥立汉宣帝,受封关内侯。神爵二年去世,享年八十余岁。“苏武”成为坚贞不屈气节的象征。
名人对其评价:
1. 班固:
孔子称:志士仁人,有杀身以成仁,无求生以害仁。使于四方,不辱君命苏武有之矣。
2. 温庭筠: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
3. 何焯:武所得赏赐,尽以施予昆弟、故人,士未有不廉而能著节者也。
请阅读以下为文字,请他谈一谈,你同意作者的评价吗?
其次值得注意的,则是杜甫严肃中之幽默与担荷中之欣赏,我以为每一位诗人对于其所面临的悲哀与艰苦,都各有其不同的反应态度,如渊明之任化,太白之腾跃,摩诘之禅解,子厚之抑敛。东坡之旷观,六一之遣玩,都各因其才气性情而有所不同,然大别之,不过为对悲苦之消融与逃避。其不然者,则如灵均之怀沙自沉,乃完全为悲苦所击败而毁命丧生,然而杜甫却独能以其健全的才性,表现为面对悲苦的正视与担荷。
(摘编自叶嘉莹《轮渡复七律直言进及其承先启后之成就》)
不赞同叶嘉莹先生对屈原的评价。
屈原,出身高贵,为楚王同姓,本为左徒,但因坚持联齐抗秦正确的主张,遭受小人迫害,被疏远、罢黜、放逐,但始终不改其主张,不同小人同流合污,心系君王,表达着爱国、为国的志向,最后楚国被灭亡,他怀石投江而亡。一生光明磊落,高唱爱国歌曲,面对人生挫折苦难,他坚持自己的主张,不妥协,不改变,用自己生命彰显了自己对国家的一片赤诚。他用生命写下的爱国诗篇,成为中国历史上的绝响,像一束光,永远照亮着无数后来者。
面对挫折苦难,苏武、司马迁做出了不同的回答,又给我们什么启示,如何更好地活?
苏武,出使匈奴,被扣留长达19年,面对诱降、批降,他“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面对北海放逐,恶劣的自然环境下,他依然时刻手持汉节,坚强地活下来,始终不改其志。特别是在事发时要自杀和受审时自杀,是为了不辱国,但后来被扣留19年的过程中,匈奴人以摧毁苏武肉体的方式来征服其意志,他的不自杀,他的坚持,恰恰也是为了不辱国。他前面的求死,后面的求生,都是为了维护国家民族尊严,保持民族气节,国家荣誉永远大于个人荣辱、个人生命。
面对人生挫折苦难,他用自己的风骨、硬骨,写下来一首爱国、气节的铮铮誓言。
司马迁,本为出色的史官,撰写《史记》,但因为李陵辩护,遭受大祸,选择宫刑,忍辱而活,只为心中的理想,写完《史记》。
面对人生挫折苦难,是求死还是求活,只是他们这些伟大人物为了自己心中的理想做出的一种选择。他们最伟大之处,为了国家、为了理想,有所选择,无论是献身还是忍辱,都是为了心中的光明。我们不可用一死一生,简单武断地评价其意义。
概括人生启迪
《屈原列传》
1.生命的意义
塞涅卡说过:“生命如同寓言,其价值不在长短,而在内容。”有的人一生漫长而琐碎,充斥着空虚和无聊,他的生命黯淡无光。有的人一生虽短暂,却留给后人丰厚的精神财富,他的生命绚烂夺目。
2.执着
执着是水滴石穿不懈努力,是夸父追日奔跑不辍,是精卫填海信念坚定。人生道路上,选择与执着同行,与执着为友,就如在沙漠中与骆驼为伴,定能在茫茫沙海中找到美丽的绿洲。
3.人格高尚
楚国三闾大夫屈原,因为不愿意和同朝为官的人同流合污,就被人陷害,遭到流放。屈原以芳草美人为喻,构建了自己“众人皆醉我独醒”的精神家园。每至端午,一青一白的粽叶和糯米,包出来的不仅仅是食品,更是对屈原追求清白人格的一种形象化怀念。
4.爱国主义
屈原的著作有《离骚》《九章》等,这些著作文字华美,体现了他的人生理想和政治追求。他看清了贵族的虚伪、昏庸与腐朽,看清了奸臣排斥贤才的行为,看清了社会的种种不公……屈子用他不屈的忠魂谱写了爱国主义的赞歌,我们见证着他的不朽,他也在用自己的思想影响中国,影响世界!
《苏武传》
1.坚守节操。节操是一种高尚的精神,只有长时间的坚守,才能让它熠熠生辉。十几年的坚守,成就了大汉臣子苏武的英名,让我们牢牢地记住了那个冰天雪地中须发皆白,手持节旄,眼望故国,践行信仰的老人,是他将坚守节操深深地镌刻在我们心里。
2.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高官厚禄,荣华富贵,威逼利诱,酷刑折磨,都无法动摇苏武忠君爱国的信念。他在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诠释着一个大汉臣子的忠贞。这种忠贞是任何东西都不能改变的。这种忠贞早已注入了我们民族的血液中,激励着更多的仁人志士为正义而战,为国家而战。
3.找准人生的航向。人生如一条船,如果没有正确的航向,就会在茫茫的大海上迷失方向。找准人生的航向,才能向着既定的目标扬帆远航,不管风浪滔天,还是暗礁遍布。苏武找准了人生的航向,没有迷失自己,最终千古流芳,令后世敬仰。
2025年备考策略
1.品评历史人物,要将传记人物放回历史现场,体会他们的现实处境,理解其人生选择认识其历史地位和影响;
2.品评历史类作品,要将史传作品和史论文章放回历史现场,把握史家观念、分析作者看待历史角度。
3.复习重点放在人物经历和史传的叙事艺术两个层面,以“回到历史现场”作为情境的落脚点,思考作品的意蕴,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担当精神。
任务驱动·攻重点
任务一 品“言”读“人”
1. 细读《苏武传》,梳理人物语言,并完成相应表格。
人物 出现次数 出现场合 艺术作用
主要人物:苏武 6 处 出使匈奴后的重要场合(如“欲自杀”前表明心迹;劝降时表明自己的忠心等) 少而精地穿插传主语言,既强调了苏武一生中的重要事件,又突出表现了苏武的精神品质和形象。
次要人物: 单于、虞常、左伊秩訾、卫律、李陵等 11处 单于:出使前、归汉前 虞常:谋反密会 左伊秩訾:处决会议 卫律:劝降 李陵:劝降、诀别 1. 勾连传记的史实经过。(单于之说引出苏武出使匈奴;虞常之说导致苏武被扣匈奴;左伊秩訾之说造成苏武羁留匈奴;单于之说引出苏武归汉。)2. 反衬苏武的浩然正气和高风亮节。(卫律与李陵身份立场不同,劝降内容角度不同,逐层递进互补,在更高层次上揭示了苏武人格的高贵。)
2. 研读苏武的 6 处语言,品味赏析其在内容侧重和言语形式上的特点。
点拨:(1)内容侧重:短短 6 处人物语言,高频词是“死”(一处“生”,意也同“死”),共有 6 次。如此高密度提及生死问题,形成了特定的主题强化。苏武羁留匈奴期间,不管是一开始他想要在“屈节辱命”前自杀还是后来十几年北海牧羊顽强求生,都表现出了一种同一性,那就是国家的利益和尊严永远高于个人的生死安危,这让苏武不屈的民族气节和忠贞形象得以深刻表现。《汉书·李广苏建列传》赞曰:“孔子称‘志士仁人,有杀身以成仁,无求生以害仁’,‘使于四方,不辱君命’,苏武有之矣。”(2)言语形式:苏武的语言以短句为主,句式整齐,简洁凝练,直击主题。这样的语言特点与苏武外交使节的身份密切相关,同时更能体现苏武面对家国荣辱时处事态度的坚定、果决。开头两处语言,短短数语后都跟随一个“自杀、自刺”的动作,更是其中鲜明的例子。
3. 鉴赏《屈原列传》中的人物语言艺术并比较探究两篇传记在人物语言风格上的异同。
点拨:《屈原列传》中的人物语言不多,除了屈原外,就属张仪和渔父的语言最多。张仪不多的三句话体现了其狡诈、冠冕堂皇的一面。这三句话更是简洁地勾画出了楚国落入秦国的圈套、走向衰落,进而国灭的一系列过程,生动凝练。渔父的语言多对偶、反问,语气较强烈,看似是对屈原的劝告,实则是反衬屈原为人处世之道。屈原的语言也不多,除了两句对楚怀王的进言外,都出现在投江前与渔父的对话中。这段对话中,屈原的语言多用对偶、反问、比喻等修辞手法,句式整齐,抒情性强,具体直观地展露出屈原的内心。他对楚国的拳拳之心和深挚浓郁之情,令人动容。
总体看,两篇传记在人物语言风格上都能突出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精要生动。但《苏》文的人物语言更重藻饰,更典雅,比如李陵劝降时的那段话,而且作者流露出来的情感态度是含蓄委婉的。《屈》文中的人物语言口语化倾向更明显,且作者会借人物流露出鲜明的主观倾向,比如屈原与渔父的对话。
任务二 循“言”入“理”
1. 史传文学作品中,叙事是骨架。通读概括两篇文章的史实经过,并梳理文章叙事的详略。
点拨:通过梳理,我们发现《苏》文的叙事按照时间顺序顺次而下,出使前、归汉后叙事较为简略,重点记叙了苏武出使匈奴的时期。在这一时期里,叙事详略得当,重点叙述了苏武两次面对劝降时的表现,且都是劝降者苦口婆心,大段陈说各种威胁利诱,而苏武则是言语精简,态度坚决。《屈》文中叙述最详细的是两段史实。一是屈原第一次被罢黜后秦楚两国的斗争,直至楚怀王客死他乡;二是屈原投江前遇到渔父时两人的对话。其余史实都非常简洁概括,但有两个非常特殊的地方,司马迁进行了大篇幅书写。一是在谈到屈原因谗言被楚王疏远后创作了《离骚》,司马迁对《离骚》进行了介绍和评价;二是写到楚怀王不听屈原劝说入秦后客死他乡的史实时,司马迁对屈原和楚怀王进行了评议。
2. 由是观之,这两篇文章的叙事详略安排有何特点?你觉得作者这样安排有何用意?
点拨:《苏》文遵循了传统史传文学的特点,叙事语言详略得当,重点突出;且在顺叙之外,运用了插叙、补叙的手法,让文章叙事富于变化、灵动有致。《屈》文在记叙屈原个人经历与楚国兴衰时,语言详略相当;且楚国国运衰落之时恰是屈原被流放在外之时,最后楚国国灭,屈原也以身殉国。这样的叙事详略安排与《苏》文以传主为中心的叙事是有很大区别的,更不用说《屈》文中那两段与叙事无关的议论了。推其缘由,一是司马迁对屈原的高度赞扬——楚国的兴衰命运与屈原个人荣辱密切相关,以及深切同情;二是文学创作中正面叙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手法的运用,可以产生虚实相生的效果;三是司马迁与屈原心有戚戚焉,通过对屈原经历的评议一吐心中郁结的愁思。
语言是表达的手段和方式,语言背后是那个在表达的“人”,是作者情感与态度的流露展现。试从两篇文章中各举一例,比较探究两篇传记不同的叙事语言风格与情感态度。
点拨:《苏》文叙事语言“详瞻严密,工整凝练”(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且都是客观叙事,情感态度隐于其中,“不待论断而于序事之中即见其指”(顾炎武《日知录》),含蓄节制。如第四段苏武自杀时多用短句加快叙事节奏,体现了场面的紧急,展现了苏武自杀的果断速谋;而卫律的一“惊”一“驰”则精准反映了人物心理,和单于对苏武气节的“壮”一起,反衬出苏武精神力量的强大,作者于这几处细节含蓄表达了对苏武的敬佩。
《屈》文叙事既有粗笔勾勒,又有细节的工笔描绘,特别是在叙事中融入大量议论的手法是其与《苏》文语言风格的最大不同。议论性语言可以直接揭示司马迁对历史人物的褒贬态度,让自己的情感恣肆倾泻。比如第三段对屈原创作《离骚》的缘由及对《离骚》、屈原的评价就可以看出司马迁对屈原人生遭际的深切同情、惺惺相惜,以及对他的人格节操和作品的高度赞扬。语言充满情感,议论性强,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司马迁对屈原这个人物倾注的感情与心力直逼眼前,无怪前人评价曰:“史公与屈子,实有同心。”
4. 同为史传文学的经典,读完两篇作品,说说你更欣赏哪一种语言风格。从写史角度看,你更认同哪一种历史创作方式?
点拨:(1)《屈》文在《史记》中是手法迥异的特例,它的语言风格不是《史记》整体的语言风格,《史记》整体叙事语言是非常准确干练的,《屈》文也存在这样的例子,这是史传文学“春秋笔法”的展现,一字寓褒贬。例如《屈》文多处直言楚怀王“怒”“大怒”,含蓄地表达了对贵为人君的楚怀王昏聩无度、喜怒无节的贬斥。(2)班固曾评价司马迁的《史记》有一种“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精神,这一点也被《汉书》所继承。灵动变化的语言风格背后是一脉相承的历史实录精神,《史记》作了良好的开创,《汉书》进行了有益的传承。历史的记录不可能绝对客观,所有的历史都不可避免地打上了史学家的主观印记。史传文学既是史学作品又是文学作品,所以文章中的文学笔法和语言形式都只是让历史更生动更丰满的手段,而不能沦为掩盖历史真相的工具。一言以蔽之,《史记》与《汉书》虽在语言风格上有所差异,但它们一样秉持着“秉笔直书,曲笔显志”的史传文学的创作传统。
任务驱动·破难点
1.《屈》《苏》叙事脉络对比
《屈原列传》
一(1-3)屈原的任、疏,评介《离骚》“推其志”
二(4-8)屈原的绌,国家危难之际,屈原“眷顾楚国,系心怀王”
三(9-11)屈原的迁、投,屈原和渔父对话,抒发其矢志不渝的信念
四(12)司马迁对比评论屈原
按时间顺序,以“任、疏、绌、迁、投”为线索,处处围绕屈原的“志”写。
《苏武传》
一(1-2)出使匈奴
二(3-8)意外变故、受辞自杀、怒斥卫律、流放北海、李陵规劝、
三(9-10)苏武归国
按照事件顺序,出使,三次被逼迫投降,归国的顺叙进行叙述,脉络清晰,故事完整。
2《屈》《苏》叙事特点
相同点:人物形象鲜活
屈原:政治正确主张、无畏斗争精神、高尚的个人品格、爱国精神。
屈原是楚国的贵族,被怀王重用担任左徒,他清醒地看到战国七雄中秦的野心,楚国外交政策唯有联合齐国,用一个最大疆域一个最有钱财,共同抵抗强秦,才是正确的政治主张。司马迁选用很大篇幅叙述楚国和齐、秦的关系,历史恶果和教训,来证明屈原的正确。屈原任左徒时,楚齐联合,秦国无犯。屈原被疏远,秦国派张仪离间楚齐,用土地诱骗,破坏联盟;张仪不认账,激怒楚怀王,楚秦大战,秦胜楚败。屈原出使齐国修复关系。张仪来楚安然归秦,屈原建议追杀张仪,未果。秦骗楚怀王去秦,屈原劝阻未果,楚王客死秦。顷襄王继位,忘却仇恨,任用亲秦派子兰,流放屈原,被秦灭国。一次次楚秦的交往中,证明着屈原主张的正确。
屈原为了坚持自己的理想,挽救楚国的危亡,和上官大夫、子兰斗争到底,敢于提出自己的主张。他没有因为被疏远、被罢黜、被贬谪而有丝毫改变,勇敢无畏,绝不同流合污。虽然遭谗去职,流放江湖,但他仍然关心朝政,热爱祖国,最后毅然自沉汨罗,来殉自己的理想。《离骚》的原因是这样的:“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苏武:睿智通透、果敢坚强、民族气节、爱国精神。
苏武是一个睿智通透、果敢坚强的人,副使告诉他自己提前知道谋反的事,被牵连,苏武马上预见到自己会被牵连,为了国家不受辱,自己果敢地选择自杀。
他的民族气节、爱国精神,在三次招降,19年被扣没有投降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卫律的软硬兼施,威逼利诱,他怒斥,反抗激烈;被流放到北海,环境极端恶劣,他手握汉节,和自然环境做着艰苦卓绝的斗争;昔日好友李陵劝降,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他用自己的正气感染唤醒了李陵的爱国之情,羞耻之心。
相同点:次要人物的衬托
《屈》屈原的正确政治策略和高尚品格,都是在和次要人物衬托中,一步步树立起来的。
屈原坚持联齐抗秦,楚国无事;上官大夫和子兰的亲秦,招致楚怀王放弃和齐国联盟,被秦国欺骗多次,战败各地。
屈原的劝谏杀张仪,楚怀王的放走张仪。
屈原阻止楚怀王去秦,子兰劝谏去秦国,结果怀王客死秦。
顷襄王时期,屈原坚持自己的政治主张被放逐,上官大夫和子兰亲秦陷害屈原,招致楚国亡国。
《苏》苏武睿智、威武不屈、民族气节、爱国精神,都是在和次要人物斗争中,衬托下显现出来的。
张胜衬托苏武:副使张胜的愚蠢,苏武的睿智,虞常等人要谋反,私下和张胜接触,张胜竟然在对方人数、谋反条件、是否牵连自己,牵连汉朝都不知道的情况下,爽快答应赠送财物。张胜告诉苏武,苏武马上预见牵连自己和国家,马上要自杀。同样是使者,水平高下立显。卫律劝降,一举剑,张胜立刻投降;卫律对着苏武比画,苏武不动。苏武的无畏和坚定被衬托出来。
卫律衬托苏武:卫律随是胡人,但生长于汉,并作为汉朝使者出使匈奴,却投降。卫律用武力威胁无效,转而用利诱,苏武不理他。卫律拉近关系称兄道弟,苏武大骂。卫律拿自己看重的东西规劝苏武,苏武一针见血捅破他丑恶的灵魂。
李陵衬托苏武:李陵是苏武的故友,但也投降匈奴人。匈奴让李陵来劝降苏武。李陵用苏武家人的不幸遭遇、汉武帝杀戮和残忍、自己投降时的状态,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劝说。二人对答针锋相对,非常精彩。复杂的人物心态,跃然纸上。
3 表达方式不同:
《屈》叙述中插入议论:
传记记叙和议论相结合,叙述中以屈原的“任、疏、绌、迁、投”为线索,分为四个部分,但每一部分都写屈原的“志”,以插入议论的方式体现。第一部分用《离骚》“推其志”,评介式;第二部分屈原“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作者评论式;第三部分屈原和渔父对话,抒发屈原的信念,陈述式;第四部分司马迁对比评论屈原,为对比式。
《苏》叙述中有插叙:
苏武传,以记叙为主,适当运用插叙方法:第二段,插叙缑王的经历;第五段插叙卫律投降匈奴后的赏赐和地位;第七段李陵劝降时,插叙苏武兄弟、母亲、妻子以及家人的种种遭遇,李陵自己初投降匈奴时的情况。这些插叙或补充人物情况,或用来利诱苏武、情逼苏武,起到了推动情节发展,突出苏武高尚品格的作用。
4人物塑造方法不同:
《屈》屈原人物形象和性格,主要通过记叙突出性格,间杂在对《离骚》的评介,司马迁的评论,和渔父的对话中显现出来。
对《离骚》的评介,其志洁,其行廉……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突出屈原的不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以及和小人的无畏斗争精神。
司马迁的评论,“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然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此不知人之祸也。”突出屈原的忠诚和正确的政治主张。
在和渔父对话中,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彰显屈原不同流合污,一腔赤忱的爱国情怀。
《苏》苏武人物形象和性格,主要通过记叙突出性格之外,借助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凸显出来。如苏武在残忍的生活环境突出其顽强,“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如苏武自刺一节,被置于地坎温火之上,“蹈背出血,气绝复苏”,充满悲壮色彩。而周围人的反应是“卫律惊,自抱持武”“惠等哭,舆归营”“单于壮其节”。这一惊、一哭、一壮的细节描写充分衬托出苏武的铮铮铁骨及高尚情操。
《屈原列传》知识清单
一、文学文化常识:
1.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著名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十岁诵古文,随父至长安,受学于经学大师董仲舒、孔安国等。年二十,遨游大江南北,其后侍从武帝巡游长城内外,足迹几遍全国,这些考察见闻为写《史记》做了良好准备。二十几岁任郎中,三十八岁继任太史令,广泛阅读皇家藏书和档案,四十二岁主持改订历法,修“太初历”,同年开始写《史记》。五年后,因替战败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触怒武帝,下狱,因《史记》未完成而忍辱接受宫刑。他被后人尊称为“史圣”。
2.作品:《史记》又名《太史公书》,全书一百三十篇,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共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叙述了上起黄帝,下到汉武帝太初四年约3000年的历史;是我国二十四史中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鲁迅赞誉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意即它既是史学巨著,又是文学巨著。
3.屈原(前340——前278年),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我国第一个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开创楚辞体诗歌新样式,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代表作为抒情长诗《 离骚 》。主要作品有《天问》、《九歌》、九章》等。汉代刘向把它们合编成《 楚辞 》。屈原有才干,有远见,对楚国忠心耿耿,却一被楚怀王疏斥,再被顷襄王流放,直到怀石沉汨罗而死。。
4.我国史书体例简介:
①编年体:按年月日有次序地记载史事的史书。如《春秋》(孔子)——最早的编年体史书,《左传》(左丘明),《资治通鉴》(司马光)。
②国别体:以国家为编排顺序记载史事的史书。如《国语》——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战国策》(刘向)。
③纪传体:以为人物立传记的方式记叙史实的史书。如《史记》(司马迁)——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汉书》(班固)——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后汉书》(范晔)——纪传体断代史。
④纪事本末体: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首创者是南宋的袁枢,如《通鉴纪事本末》。
⑤通史:不间断地记叙史实,如《史记》《资治通鉴》。
⑥断代史:只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如《汉书》。
二、官职变动
1、表授予官职的词语。
征、召:由皇帝聘请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
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
荐、举: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拜:授予官职,一般用于升任高官。
选、简:通过推荐或选拔任以官职。
除:任命,授职。
授:授给、给予官职。
封、赏、赐:指皇帝特意赐给官衔或爵位
察:考察后予推荐,选举。
起:重新任以官职。
复:恢复原职。
仕、仕宦、仕进:做官,任官职
2、表罢免官职的词语。
罢:免去,解除官职。
绌、黜:废除官职。
免:罢免官职。
夺:削除官职。
3、表提升官职的词语。
升:升官。
擢:在原官上提拔。
拔:提升本来没有官职的人。
陟:晋升,进用。
晋、进:晋升官职,提高职位或级别。
加:加封,即在原来的官衔上增加荣衔。
超擢、超迁:破格或越级提拔。
4、表降低官职的词语。
谪:因罪被降职或流放。
贬:①降职。②降职并外放。
放:一般指由京官改任地方官。
窜:放逐,贬官。
左迁、左除、左降、左转:降职。
出、出宰:京官外放出任地方官。
5、表调动官职的词语。
转、调、徙:调动官职。
迁:调动官职。一般“转迁”
迁调表示调职;右迁、 迁除表示升职;左迁、 迁谪表示降职。
补:补任空缺官职。
改:改任官职。
累迁:多次调职或升职。
6、表辞去官职的词语。
告老:官员年老。
解官:辞去官职。
请老:古代官吏请求退休养老。
乞身:古代认为官吏做官是委身事君,因此称请求退职为“乞身” 。
乞骸骨:古代官吏请求退职,意思是使骸骨归葬故乡。
移病:上书称病,请求退职的委婉语。
谢病:托病隐退或谢绝宾客。
致仕:交还官职,退休。
7、表“兼职、代理”的词语。
假:临时的、代理的。
兼:兼任,同时监管。
领:兼任(较为低级的官职)。
判:高位兼任低职或以京官出任地方官。
权:暂时代理官职。
摄:暂代官职。
署:暂任、代理官职。
守:代理官职。
行:代行某职而尚无此官衔。
三、重点知识归类
(一)通假字
1.人穷则反本 (通“返”,返回)
2.犹离忧也 (通“罹”,遭遇)
3.靡不毕见 (用“现”,出现)
4.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通“旨”,意旨,旨趣)
5.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通“涅”,染黑)
6.屈平既绌 (通“黜”,被罢黜)
7.齐与楚从亲 (通“纵”,合纵)
8.乃令张仪详去秦 (通“佯”,假装)
9.厚币委质事楚 (通“贽”,见面礼)
10.顾反 (通“返”,返回)
11.赵不内 (通“纳”,接纳,收纳)
12.被发行吟泽畔 (通“披”,披散)
(二)古今异义
1.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
古义:第二年 今义: 来年
2.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古义: 假话 今义: 无理狡辩
3.奈何绝秦欢
古义: 怎么,为什么 今义: 对付,处置
4.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
古义:回归 今义: 一遍又一遍
5.颜色憔悴
古义:脸色 今义:物体光波通过视觉时所产生的印象
6.形容枯槁
古义:外貌模样 今义:对人或事物的形状或性质加以描绘
7.而能与世推移
古义:变化 今义:移动
8.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古义:委婉得体 今义:不慌不忙,镇定自若的样子
9.人穷则反本
古义:处境困难 今义:贫困
10.争宠而心害其能
古义:嫉妒 今义:伤害,损害
(三)一词多义
文言文实词
1.属
屈平属草稿未定 (写作)
亡国破家相随属 (连接)
属予作文以记之 (嘱托)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隶属)
有宁越……之属为之 (一些人、一类人)
2.伐
每一令出,平伐其功 (自夸、炫耀)
其后秦欲伐齐 (攻打、讨伐)
口诛笔伐 (声讨)
伐薪烧炭南山中 (砍伐)
此五霸之伐也 (功业)
3.疏
王怒而疏屈平 (疏远)
以疏为美,密则无态 (稀疏)
以金笼进上,细疏其能 (陈述)
4.本
父母者,人之本也 (根本)
本末倒置 (草木的根)
此之谓失其本心 (本来的)
臣本布衣 (本来、原来)
抑本其成败之迹 (考察、探究)
5.指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意旨、旨趣)
指如削葱根 (手指)
璧有瑕,请指示王 (指出)
哙遂入……头发上指 (竖起)
6.闻
博闻强志 (学识)
忽闻门外虫鸣 (听见)
初闻涕泪满衣裳 (听说)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 (使……听取)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懂得)
7.迁
顷襄王怒而迁之 (放逐、流放)
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 (升迁)
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贬官)
(四)词类活用
1.名词用作状语
厚币委质事楚 用丰厚的礼物
其后楚日以削 一天天地
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在朝内,在国外
蝉蜕于浊秽 像蝉那样
虎狼之国 像虎狼一样
2. 名词作动词
时秦昭王与楚婚 通婚
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效法,模仿
3. 形容词用作名词
邪曲之害公也 品行不正的人
方正之不容也 端方正直的人
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 忠诚之士,贤能之人
4. 形容词用作动词
明道德之广崇 阐明
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诋毁
5. 使动用法
亡国破家相随属 使……灭亡,使……破败
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 使……振兴
屈平正道直行 使……端正
复释去张仪 使……离去
6.意动用法
惠王患之 以……为患
同死生 以……为相同
轻去就 以……为轻
7.动词用作名词
谗谄之蔽明也 说人坏话、奉承谄媚的小人
8.形容词为动用法
悲其志 为……悲伤
(五)特殊句式
1.判断句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
秦,虎狼之国,不可信。
此不知人之祸也。
2.被动句
方正之不容也。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屈平既绌。
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为天下笑
兵挫地削
是以见放
不凝滞于物
而自令见放为
皆好辞而以赋见称
竟为秦所灭
3.状语后置
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蝉蜕于浊秽。
战于蓝田。
大破楚师于丹、淅。
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4.宾语前置
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
而自令见放为
5.定语后置
秦愿献商、於之地六百里。
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四、理解性默写
1.屈原在《离骚》中经常用香草美人做比喻,寄托了他高洁的品性。关于这一点,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做出解释:“其志洁,故其称物芳”。
2.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用“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两句,指出屈原志向高洁,即使与日月对照,光辉也毫不逊色。
3.好的文章“言近旨远”,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评价《离骚》这一特点的句子是“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4.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用“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三句,高度评价了《离骚》的写作内容。
5.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称赞《离骚》的文风特点,认为《离骚》文字简约、用辞精到的句子是“其文约,其辞微”。
6.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连用“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这两个被动句写屈原诚信却被猜疑、忠心耿耿却被诽谤的冤情。
7.司马迁《屈原列传》中“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两句,指出屈原痛心于楚怀王被小人之言蒙蔽。
8.一个人在辛苦疲倦到极点的时候,往往会仰头长叹:“天啊!”,司马迁在《屈原列传》用“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两句来描述这种情况。
9.司马迁《屈原列传》中“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两句写屈原品行端正、竭尽忠心侍奉君王。
10.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指出屈原《离骚》的创作背景除了楚怀王听信谗言、不能明辨是非以外,还有“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尖锐地指出了朝廷奸佞当道、正直之人遭到排挤的黑暗现实。
11.司马迁《屈原列传》中“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两句指出小人的离间令屈原处于困厄的处境。
12.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认为屈原作《离骚》的另外一个原因可能是“自怨生”,而导致屈原怨愤的直接原因是他“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13.一个人在病痛忧伤时,常常会呼叫自己的父母。司马迁在《屈原列传》用“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两句描述了这种情况。
14.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表达“上天是人的原始,这一观点的句子是“夫天者,人之始也”,表达父母是人的根本”这一观点的句子是“父母者,人之本也”。
15.司马迁《屈原列传》中承上“志洁”的一句是“其志洁,故其称物芳”,承上“行廉”的一句是“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进一步申说,并用它来转入下一层的评论屈原的伟大人格。
16.司马迁《屈原列传》中“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两句,指出《离骚》阐明了道德的广大崇高和国家治乱的条理。
17.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运用句内对比的手法,从文辞和内涵角度对屈原的《离骚》进行评价的句子是“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18.司马迁《屈原列传》中“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两句强调小人当道,正直的人不为所容。
19.司马迁《屈原列传》中,“蝉蜕于浊秽”一句用蝉来比喻,表明屈原远离世俗污浊的高洁品质;“虽与日月争光可也”一句用日月做比喻,表明屈原志趣的高洁。
20.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用被动句和反问句指出屈原心怀怨愤的原因的句子是“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21.司马迁《屈原列传》中,写屈原向渔父交代自己被流放的理由是“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
22.司马迁《屈原列传》中,写屈原以“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的生动比喻,表达了不愿意让自己高洁的品格蒙受世俗玷污的态度。
五、重点句子翻译
(1)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张仪)到了楚国,又趁机送厚礼给楚国当权的臣子靳尚,并(让他)在怀王宠姬郑袖面前说假话。
(2)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
国君无论愚笨或明智、贤明或昏庸,没有不想求得忠臣来帮助自己,选拔贤才来辅佐自己的。
(3)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屈原来到江边,披散着头发,在水边一边走一边吟诵着,脸色憔悴,外貌像干枯的树木一样。
(4)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刚洗过头的人一定要弹去帽子上的灰尘,刚洗过澡的人一定要抖掉衣服上的尘土。人又有谁愿意让自己的清白蒙受外物的玷污呢?
《苏武传》文言知识清单
一、文学常识
1.班固(公元32年一公元92年),字孟坚,东汉扶风安陵人(今陕西咸阳东北)。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班固一生著述颇丰。作为史学家,他创作的《汉书》是继《史记》之后中国古代文一部重要史书,“前四史”之一,前后费时21年,但尚未完全写成时,班固便因事被捕入狱而死。后由其妹班昭和马续补写而成。作为辞赋家,班固是“汉赋四大家”之一,《两都赋》开创了京都赋的范例。
2.《汉书》,又称《前汉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西汉的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汉书》包括本纪(记录帝王编年大事)十二篇,表八篇(记录诸侯关系表)。志十篇(曲章制度),传七十篇(公卿将相列传),共一百篇。
3.年号: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历代帝王遇到天降祥瑞或内讧外忧等大事、要事时,都要更改年号。一个皇帝可能不止一个年号。如文中“天汉”,是汉武帝众多年号中的一个。
4.单于:匈奴人对他们部落联盟首领的专称,意为广大。此称号始创于匈奴著名的冒顿单于之父——头曼单于,之后该称号一直沿袭至匈奴灭亡。
5.阏氏:原为女性装扮用的胭脂古称。后意义扩展为汉朝的公主,还有匈奴皇后号,史书中常称“阏氏”为“有阏氏”。
6.相坐:即“连坐”,古时的一种罪名,指一个人犯了罪,有关的人连同治罪。
7.上林:即上林苑,古代园林建筑,皇帝游猎的场所。汉武帝刘彻于建元三年(前138)在秦代的一个旧苑址上扩建而成的宫苑,规模宏伟,宫室众多,有多种功能和游乐内容,今已无存。
二、重点词语解释
1.少以父任 以:凭借 任:被任用
2.数通使相窥观 通使:互派使者
3.武帝嘉其义 义:做事合乎情理
4.置币遗单于 遗:赠送
5.后随浞野侯没胡中 没:陷入不能脱身
6.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 阴:暗中,暗地里
7.单于使卫律治其事 治:审理
8.恐前语发 发:泄露、暴露
9.复举剑拟之,武不动 拟:比画
10.天雨雪 雨:下
11.自分已死久矣 分:料想
12.如惠语以让单于 如:按照 让:责备
13.前以降及物故 故:死亡
三、通假字
1.蹈其背以出血 蹈:同“搯”,叩击,拍打
2.不顾恩义,畔主背亲 畔:同“叛”,背叛
3.与旃毛并咽之 旃:同“毡”,毛织的毡毯
4.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去:同“弆(jǔ)”,收藏
5.空自苦亡人之地 亡:同“无”,没有
6.信义安所见乎 见:同“现”,显现
7.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 决:同“诀”,诀别
8.前以降及物故 以:同“已”,已经
四、古今异义
1.汉亦留之以相当 古义:相抵
今义:副词,很,十分,极
2.皆为陛下所成就 古义:提拔
今义:业绩
3.我丈人行也 古义:对男子长辈的尊称
今义:岳父
4.欲因此时降武 古义:趁这时
今义:相当于“所以”
5.且陛下春秋高 古义:年纪
今义:春秋战国时期或指季节
6.武等实在 古义:两个词,确实存在
今义:形容词,诚实、老实
7.兄弟亲近 古义:名词,皇帝亲近之臣
今义:动词,靠近
8.武使匈奴明年 古义:第二年
今义:今年的下一年
9.来时,太夫人已不幸 古义:去世
今义:不幸运,使人失望、伤心、痛苦等;灾祸
10.卧起操持 古义:两个词,“操”和“持”同义词连用,“拿着”的意思
今义:料理,办理;筹划
五、词类活用
(一)名词的活用
1.天雨雪 名词作动词,下
2.羝乳乃得归 名词作动词,生子
3.杖汉节牧羊 名词作动词,拄、执
4.武能网纺缴,檠弓弩 名词作动词,结网;用檠矫正(弓弩)
5.绝不饮食 名词作动词,给他吃喝
6.惠等哭,舆归营 名词作状语,用车载送
7.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 名词作状语,向上
8.其一人夜亡 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9.空以身膏草野 名词用作动词,滋润
(二)动词的活用
1.欲因此时降武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投降
2.反欲斗两主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争斗
3.单于愈益欲降之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投降
4.王必欲降武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投降
5.尽归汉使路充国等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归
6.屈节辱命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受屈;使……受辱
(三)形容词的活用
1.单于壮其节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豪壮
2.诚甘乐之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
3.何久自苦如此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受苦
六、一词多义
1.会 ①会武等至匈奴 副词,适逢,恰巧
②会论虞常 动词,会同
③单于召会武官属 动词,会见
2.当 ①汉亦留之以相当 动词,抵押
②谋杀单于近臣,当 动词,判处
③副有罪,当相坐 副词,应当
3.使 ①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 名词,使者
②单于使卫律治其事 动词,派
③武使匈奴,明年,陵降 动词,出使
4.及 ①及卫律所将降者 连词,连同
②此必及我 动词,牵连
③及还,须发尽白 介词,等到
5.始 ①匈奴之祸,从我始矣 动词,开始
②陵始降时,忽忽如狂 副词,刚刚
③始以强壮出 副词,当初
6.发 ①方欲发使送武等 动词,派遣
②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 动词,起事
③单于子弟发兵与战 动词,出动
④张胜闻之,恐前语发 动词,泄露,暴露
⑤须发尽白 名词,头发
7.食 ①绝不饮食 动词,给他吃的
②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动词,吃
③廪食不至 动词,粮食
④给其衣食 名词,食物
⑤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动词,喂
七、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1.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 判断句,“……者……也”表判断
2.非汉所望也 判断句,“……也”表判断
3.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判断句,“……也”表判断
(二)倒装句
1.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定语后置句,“留在汉者”为“匈奴使”的定语,后置
2.募士斥候百余人俱 定语后置句,“百余人”为“士、斥候”的定语,后置
3.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定语后置句,“亡罪夷灭者”为“大臣”的定语,后置
4.使其妻赐武牛羊数十头 定语后置句,“数十头”为“牛羊”的定语,后置
5.子卿尚复谁为乎 宾语前置句,“谁为”应为“为谁”
6.何以女为见 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何以见女为”
7.何以复加 宾语前置句,“何以”应为“以何”
8.虽欲报恩将安归 宾语前置句,“将安归”应为“将归安”
9.虽生,以何面目归汉 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虽生,以何面目归汉”
10.为降虏于蛮夷 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于蛮夷为降虏”
11.效死于前 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于前效死”
12.扬名于匈奴 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于匈奴扬名”
(三)省略句
1.单于子弟发兵与战 省略句,省略介词的宾语“之”,单于子弟发兵与(之)战
2.老母已死,虽欲报恩将安归 省略句,省略主语“吾”,(吾)虽欲报恩将安归
3.独匈奴未耳 省略句,省略谓语,独匈奴未(受处罚)耳
(四)被动句
1.见犯乃死,重负国 被动句,“见”表被动
2.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被动句,“夷灭”语意上的被动
3.皆为陛下所成就 被动句,“为……所”表被动
4.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 被动句,“生得”语意上的被动
九、重点句子翻译
1.汉时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
译:当时汉朝接连讨伐匈奴,屡次互派使者窥探观察对方的情况。匈奴扣留了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先后十几批人。
2.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
译:汉武帝很赞许他这种合乎情理的做法,就派苏武以中郎将的身份持节出使匈奴,护送留在汉朝的匈奴使者,并赠送单于丰厚的礼物,回报他的好意。
3.武曰:“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
译:苏武说:“事情已经这样了,必然会牵涉到我,被凌辱后才死,更加对不起国家。”
4.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
译:你本是汉朝臣子,不顾恩德道义,背叛主上,背弃双亲,在异族那里做俘虏,要见你干什么?
5.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
译:匈奴人视之为神。于是把他转移到北海边上荒无人烟的区域,让他放公羊,公羊生了小羊才放他回来。分开他的随从官吏常惠等人,分别囚禁到其他地方。
6.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译:苏武到达北海后,匈奴断绝了他的粮食供应,他就挖野鼠穴中藏的草实充饥。他拄着汉朝的旄节牧羊,寝卧和起身都拿着,旄节上的牦尾全部脱落了。
7.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
译:我们父子没有什么功业德行,全靠皇帝的栽培,官职升到列将,爵位封为通侯,兄弟三人都是皇上的亲近之臣,常常希望以身许国。
8.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亡所恨,愿勿复再言。
译:现在能有机会献出自己的生命,即使被杀,也确实心甘情愿。臣子侍奉君主,就像孩子侍奉父亲
一样。孩子为父亲而死,没有什么怨恨的,希望您不要再说了。
9.自分已死久矣!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欢,效死于前!
译:我料想自己早已是该死的人了!您如果一定要逼我投降,那就请结束今天的欢聚,我就在您面前死去。
10.汉求武等,匈奴诡言武死。后汉使复至匈奴,常惠请其守者与俱,得夜见汉使,具自陈道。
译:汉朝要求放回苏武等人,匈奴则谎称苏武已经死了。后来汉朝使者又到匈奴,常惠请求看守他的人同他一起去拜见,得以夜里见到汉朝使者,自己详细地陈说这几年的情况。
 《屈原列传》
1.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例句 本字及意义
①犹离忧也
②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③屈平既绌
④乃令张仪详去秦
⑤厚币委质事楚
答案: ①“离”同“罹”,遭受 ②“指”同“旨”,意图、宗旨 ③“绌”同“黜”,指被罢免官职 ④“详”同“佯”,假装 ⑤“质”同“贽”,见面礼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义。
例句 古义 今义
①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 今年的下一年
②颜色憔悴 色彩
③形容枯槁 对事物的形象或性质加以描述
④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不慌不忙,镇静,沉着;(时间或经济)宽裕
答案: ①第二年 ②脸色 ③外貌,模样 ④委婉得体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词语 例句 意义或用法
(1)称 ①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②先帝称之曰能(《出师表》)
③相如每朝时,常称病(《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幸蒙大恩,赐号称王(《苏武传》)
(2)疏 ①自疏濯淖污泥之中
②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张衡传》)
③敢竭鄙怀,恭疏短引(《滕王阁序》)
④疏条交映,有时见日(《与朱元思书》)
⑤禹疏九河(《孟子·滕文公上》)
答案: (1)①动词,称述、称说、说 ②动词,称赞、赞扬 ③动词,声称 ④动词,称作、号称
(2)①动词,远离 ②名词,奏章 ③动词,撰写
④形容词,稀疏 ⑤动词,疏通
4.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解释。
例句 活用类型及释义
①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②明道德之广崇
③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④短屈原于顷襄王
⑤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
⑥莫不欲求忠以自为
⑦蝉蜕于浊秽
⑧惠王患之
答案: ①动词作名词,听觉、听力 ②形容词作动词,阐明 ③名词作动词,效法、继承 ④形容词作动词,诋毁、说坏话 ⑤形容词作名词,品行不正的小人/端方正直的人 ⑥形容词作名词,忠臣 ⑦蝉,名词作状语,像蝉那样;浊秽,形容词作名词,污秽的境地 ⑧意动用法,以……为患
5.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指出标志词。
例句 句式特点(请指出标志词)
①“离骚”者,犹离忧也
②秦,虎狼之国
③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④为天下笑
⑤方正之不容也
⑥不凝滞于物
⑦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
⑧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⑨被发行吟泽畔
⑩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答案: ①判断句 标志词:者……也 ②判断句 无标志词 ③被动句 标志词:见、被 ④被动句 标志词:为 ⑤被动句 无标志词(语意被动,“容”译为“为……所容”) ⑥被动句 标志词:于 ⑦宾语前置句 标志词:自(两个,均为宾语)、为(动词)、佐(动词) ⑧状语后置句 标志词:于 ⑨状语后置句 无标志词 ⑩状语后置句 标志词:于  定语后置句 标志词:之
《苏武传》
6.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例句 本字及意义
①畔主背亲
②与旃毛并咽之
③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④空自苦亡人之地
⑤信义安所见乎
⑥与武决去
⑦前以降及物故
答案: ①“畔”同“叛”,背叛 ②“旃”同“毡”,毛织的毡毯 ③“去”同“弆”,收藏 ④“亡”同“无”,没有 ⑤“见”同“现”,显示 ⑥“决”同“诀”,辞别、告别 ⑦“以”同“已”,已经
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义。
例句 古义 今义
①汉亦留之以相当 动词,差不多,配得上或能够相抵;形容词,适宜,合适;副词,表示程度高
②以货物与常 供出售的物品
③虚心欲相待 不自以为是,能够接受别人的意见
④皆为陛下所成就 名词,事业上的成绩;动词,完成(多指事业)
⑤兄弟亲近 形容词,(双方)亲密,关系密切;动词,(一方对另一方)亲密地接近
⑥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岳父
⑦武等实在 形容词,诚实,不虚假;副词,的确,其实
答案: ①相抵 ②财物 ③诚心 ④栽培,提拔 ⑤亲近之臣 ⑥对长辈的尊称 ⑦确实存在
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词语 例句 意义或用法
(1)幸 ①幸蒙其赏赐
②吾幸而得汝(《与妻书》)
③幸可广问讯(《孔雀东南飞并序》)
(1)幸 ④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⑤故幸来告良(《鸿门宴》)
⑥妇女无所幸(《鸿门宴》)
(2)会 ①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
②单于召会武官属
③会论虞常
④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兰亭集序》)
⑤长风破浪会有时(李白《行路难·其一》)
⑥适逢其会(《镜花缘》)
答案: (1)①动词,希望 ②形容词,幸运 ③动词,希望 ④动词,封建时代皇帝到某处 ⑤副词,幸亏,幸而 ⑥动词,宠幸,宠爱
(2)①副词,适逢,恰巧 ②动词,会见 ③副词,会同 ④动词,聚会,会合 ⑤副词,必然,一定 ⑥名词,时机,机会
9.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解释。
例句 活用类型及释义
①天雨雪
②杖汉节牧羊
③武能网纺缴,檠弓弩
④孺卿从祠河东后土
⑤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
⑥得夜见汉使
⑦剑斩虞常已
⑧尽归汉使路充国等
⑨空以身膏草野
⑩反欲斗两主
宜皆降之
单于壮其节
答案: ①名词作动词,下 ②名词作动词,执、拄 ③名词作动词,结网/用檠矫正(弓弩) ④名词作动词,祀 ⑤名词作状语,向上 ⑥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⑦名词作状语,用剑 ⑧使动用法,使……回去 ⑨名词作动词,滋润 ⑩使动用法,使……相斗  使动用法,使……投降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豪壮
10.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指出标志词。
例句 句式特点(请指出标志词)
①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②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
③见犯乃死,重负国
④皆为陛下所成就
⑤何以复加
⑥何以汝为见
⑦子卿尚复谁为乎
⑧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⑨为降虏于蛮夷
⑩效死于前
答案: ①判断句 标志词:也 ②判断句 标志词:者……也 ③被动句 标志词:见 ④被动句 标志词:为……所 ⑤宾语前置句 标志词:何(疑问代词)、以(介词) ⑥宾语前置句 标志词:何(疑问代词)、以(介词)/汝(人称代词)、见(动词)(一说“为”是宾语前置标志) ⑦宾语前置句 标志词:谁(人称代词)、为(动词) ⑧定语后置句 标志词:者 ⑨状语后置句 标志词:于 ⑩状语后置句 标志词:于
任务一 寻幽探微,此“志”云何
1司马迁为屈原作传,段落之际,词句之间,充满无限的景仰和深厚的同情。屈原到底何许人也?请认真梳理文本,借用文中的相关词句,补充“屈原人物名片”的相关信息。
明确:(1)身份信息:屈原者,名平,为楚怀王左徒。(2)形象特征:①王甚任之时: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②怒而迁之后: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3)人生经历:任、疏、绌、迁、沉。
2.《屈原列传》一文中,屈原常常以众人的对立面而出现。请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补充下图,并说一说太史公所悲屈原
明确:如果说屈原与君主楚怀王、楚顷襄王之间,一者存君,一者疏迁;那么屈原与张仪之间,一者存兴楚之志,一者存灭楚之心;屈原与同列,诸如上官大夫、令尹子兰、靳尚等人,一者方正不阿,一者谗谄邪曲;屈原与渔父,一者矢志不渝,一者与世推移。
屈原是一个孤独的悲剧英雄形象,他的一生和楚国的兴衰存亡休戚相关。屈原之“志”是坚贞不屈的人格、存君兴国的理想。全文围绕屈原之“志”展开,以评介《离骚》“推其志”;
以国家危难突出屈原“眷顾楚国,心系怀王”,“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以其答渔父之问,抒发矢志不渝的信念。
任务二 凝情铺墨,共解“变调”
1. 杨慎说:“太史公作《屈原传》,其文便似《离骚》。其论作《骚》一节,婉雅凄怆,真得《骚》之旨趣也。”凌稚隆评价此文,认为是“太史公变调”。研读文本,请举例说一说文章哪些地方属于“变调”。
明确:司马迁为屈原作传,没有像填写履历表般单调地呈现屈原的一生,而是围绕屈原受谗遭贬的不幸遭遇来展开,使人于屈原见疏中识其为人之正道直行,于受黜中见其为文之旨大义远。茅坤说此篇是“以议论行叙事体”。的确,太史公在叙述中,时时加入或长或短的议论性语言,并以反复咏叹的手法,借议论而抒怀,为屈原评传。
此类变调主要集中在第三段,既有对屈原写作《离骚》背景、原因、目的的介绍性评价,又从文如其人的角度品评了屈原的品格与心志;第八段在叙述楚国战败、怀王客死的经历之后,得出“卒以此见怀王之终不悟也”的历史教训,以及“此不知人祸也”的深层原因;屈原与渔父的对话,也可看作是司马迁对屈原形象的转述性评价;屈原既死,文章又列举宋玉之徒者,比较中评价屈原刚正不阿的崇高气节;末段“太史公曰”向我们传达了司马迁复杂、矛盾的心情,抒情意味浓厚。
《屈原列传》一文的语言叙中有议、议中有情,“变调”之中多有寄寓。请仿照下面这位同学的点评,从语言特色的角度赏析这种“变调”,并探究语言背后的意蕴。
“变调”文段 赏析要点
甲同学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在叙述“王怒而疏屈平”之后,太史公连用一串排比,回环迭出,类似诗歌的重章复沓,抒写胸中不平之气,使人深感屈原幽愤之至深,权臣奸佞之可恨,楚国政治之黑暗。
示例:此处着眼于语言特色的角度,来理解别具一格的“传之变调”,深入感知司马迁对屈原的评价及其所倾注的情感。以下三例赏析,可供参考:
例 1:“夫天者,人之始也……盖自怨生也”,此处以“夫”
字开头,引发议论,又以整句形式层层深入,分析“怨”从何来。既“信”且“忠”,却见“疑”被“谤”。一个“穷”字极言屈原之人生困境,“能无怨乎”这一灵魂之问,更道出了司马迁对屈原所遭不公的愤慨,足见屈原爱国之忠贞、品格之高洁。
例 2:“人君无愚、智、贤、不肖……此不知人之祸也”,此处以议论行叙述,语言简练概括,议中有情,慷慨激昂。“内惑”与“外欺”呼应,“疏”与“信”対举,“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连用短句,道出不能知人善任,最终自取灭亡的惨痛结局。司马迁痛斥楚怀王轻信奸佞,侧面展现了屈原的远见卓识,怨愤之情、敬仰之意跃然纸上。
例 3:《史记评议》中说:“赞语凡四转,全以骚赋联合屈、贾,沉挫中有流逸之致。”文章末段的语言抒情意味浓郁,每句为一转,足见其百感交集。一转,感屈原悲剧人生,为其不得志而死感到深深惋惜;二转,司马迁亲临其地,想见其为人,哀伤更甚,潸然垂涕;三转,司马迁读贾生《吊屈原赋》后,更为屈原鸣不平,责其缘何不游诸侯、展才华,何必自沉汨罗;四转,再无责怪意,转而陷入死生、去就的茫然若失中。
任务三 寄慨悲歌,“同心”几何
1. 清代人李元度在汨罗屈子祠的撰联是:上官吏,彼何人?三户仅存,忍使忠良殄瘁;太史公,真知己,千秋定论,能教日月争光。作为屈原“知己”的司马迁,他在写《屈原列传》一文时,似乎已不再是一位客观的叙述者,而是欲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心中之块垒。对此,你能否从《报任安书》中找到相应的证据来加以说明?
明确:屈原正道直行、竭忠尽智而遭馋人间之。《报任安书》中司马迁“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两者处境皆可谓“穷”矣。屈原作《离骚》“盖自怨生也”,《报任安书》中“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等语句,也道出了“意有所郁结”的司马迁之怨愤。屈原“眷顾楚国,系心怀王”“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然终无可奈何。《报任安书》中司马迁感慨自身的不遇,“日夜思竭其不肖之材力,务一心营职,以求亲媚于主上。而事乃有大谬不然者!”,“信而见疑,忠而被谤”,两者实同。司马迁由人及己,在《屈原列传》中倾注了自己丰富的情感,有着深刻的理解与共鸣。
2. 有人在“知乎”上提问:前人评论“史公与屈子,实有同心”(吴楚材、吴调侯《古文观止》),屈子与史公究竟“同心”几何呢?根据你的所学,请在“知乎”平台上就这一提问写下你的回答吧!
明确:司马迁与屈原有着相似的人生遭遇。同样怀才正直,忠君爱国;同样受谗被疏,面临生死抉择。史公正是要借屈原的“穷”来书写自己的“穷”,正是要借屈原的“怨”来抒发自己的“怨”,正是要借屈原的“幽思”来寄托自己的“幽思”。两者有跨越时空的悲悯,有见疑被谤的不平,有矢志不渝的坚贞,有存君兴国的理想。
任务四 浩浩其志,情通千古
《屈原列传》是记载屈原生平事迹最早、最完整的文献,太史公在其中也对屈原给出了自己的评价,后人对于屈原也多有论及。请你说说以下四处评论是从哪一个角度出发的,你是否赞同。
①王逸《楚辞章句序》:“膺忠贞之质,体清洁之性,直如砥矢,言如丹青;进不隐其谋,退不顾其命,此诚绝世之行,俊彦之英也。”
②朱熹《楚辞集注》:“托为此行,周流上下,而卒返于楚焉;亦仁之至,而义至尽也。”
③班固:“与日月争光云云,斯论似过其真”“露才扬己,责数怀王,怨恶椒兰,愁神苦思,强非其人,忿怼不容,沉江而死”“非明智之器”。
④颜之推:“自古文人,常陷轻薄,屈原露才扬己,显暴君过。”
明确:王逸盛赞屈原的忠贞与正直。朱熹肯定屈原的忠君爱国,并认为是仁至义尽。班固指出司马迁认为的屈原之志“虽与日月争光可也”言过其实,他认为屈原的责怨、忿怼并非明智之举。颜之推同样认为屈原露显自身,显暴君主,过于轻薄。
不赞同班固、颜之推的评价。班固、颜之推忽略了屈原忠君爱国的本质,忽略了屈原不畏奸佞、“虽九死而犹未悔”的斗争精神,而只是关注所谓的“责”“怨”本身。当然这也与班固的人生观是“全命避害,不受世患”有关。他以为屈原应像《诗·大雅》所谓的“‘即明且哲,以保其身’斯为贵矣!”,他批评屈原不应“露才扬己”。在这一点上,颜之推亦如此。
情境任务一:学校电视台要拍摄“走近理想人格”主题系列视频,本期题目为《立世永不屈》,经过思量,敲定人物为苏武和屈原。此时假设你是导演,你会呈现怎样的场景来表现他们的气节或精神呢,并阐释设计的缘由。
【注】参考史料为《汉书·苏武传》和《史记·屈原列传》。
【提示】拍摄人物纪录片要通过选材,场景设计等展示人物形象。
【示例一】《卫律劝降,苏武不屈》
(卫律):(虚张声势)苏武,你可知,你的副使犯下了天大的罪过,哼哼,你也脱不了干系!
(苏武):(神情自若)我一没有参与他的谋划,二来不是他的亲属,有何脱不了的干系?
(卫律):(拔剑,佯装怒气)你!这可是在单于帐下,信不信现在就能治你的罪!
(苏武):(淡淡瞥了卫律一眼)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卫律):(剑入鞘,缓和口气,用商量的语气)苏君,刚才是我言重了,您大人大量,不要放在心上。我也是为了您好。我自从离开汉庭,归顺单于以后,便有了爵号,还称了王,现在我可是有数万奴隶,数不清的牲畜,这样的富贵在汉庭什么时候才能有呢?苏君,您好好想想,只要您低低头,这些东西立刻到您手中啊!人活在世,短得很,不就图这些享受吗,何必白白送了性命呢?您就算为汉庭赔上了这条命,又有谁知道呢?
(苏武):(毫无反应,愈发挺直了腰)呵,夏虫不可语冰,请回吧。
(卫律):(向前,语气急迫,威逼利诱)苏君!单于可没有这样的耐心,你以为他会派人一遍遍问你吗?你若是降,我们将是最好的兄弟,同享无边的富贵,若是错过这次机会,怕是反悔也来不及了!
(苏武):(背过身,怒)你背叛皇上是为不忠!抛却家人是为不孝!挑唆单于与汉相斗是为不仁!心无百姓是为不义!你这等无耻之人,我不想再多看一眼!如果你还有一点良心,就好好想想那些杀害使者的部落的下场,好好想想你是不是也想让匈奴横遭灾祸!
(卫律):(手指苏武,发颤,脸色难看)等着看,你,你会后悔的!
小组阐释:我们小组认为这个场景有两个对比,一是张胜贪生怕死、不负责任与苏武临危不惧,高度负责进行对比,另一个则是卫律威逼利诱、奴颜媚骨和苏武气节凛然、昂然不屈进行对比。
【示例二】《吟答渔父,自沉汨罗》
(渔夫):(惊讶)您不是三闾大夫吗?应该高冠束发、锦衣华服、环佩遍体才是,为何披头散发、面色憔悴,走在这河畔呢?
(屈原):(闻言抬头,目如死灰)这世间污浊遍地,独我清白立世,这人群宿醉不醒,独我清醒观世,时至今日,我才知道什么叫无力回天,这样的世道,我既救不了,便只有离去。若天道还有半分情感,请让我的死激起一点浪花吧。
(渔夫):(抚了抚胡子,了然于胸)您太束缚自己了。既来到世上,受到世俗的熏染是无可避免的。再往前的圣人们,清楚明白这世界的道理,愿意适应世俗的变化,而能长存于世。您也可以如此呀。整个世界都污浊,你便也跟着走在污浊里,众人都沉醉,你便也跟着饮酒就是了。这样你能好好活着,做些自己想做的事情,或许不能完全符合你的心意,但是也已经不容易了。何必让自己落入今日的境地,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苦吟感慨,让自己与日媲美的才华被掩盖,与月媲美的品质被诬陷?这样有什么意义呢?
(屈原):(有了一点精神)世人皆知,刚洗过头的一定要弹去帽上的灰沙,刚洗过澡的一定要抖掉衣上的尘土。谁愿意让清白的身躯,受到外物的污染呢?既然对待身体如此,为何对待其余便不是如此了呢?没有人最初就立志做坏人吧,可是为什么后来见到名,见到利便要转变自己一直保持的心性呢?很多人最初也有自己的坚持吧,可是为什么遇到困难就随波逐流了呢?如果每个人多一点不屈服,也不会举世皆浊。就是因为少数人跟随多数人一起屈从于浑沌的生活了,才众人皆醉啊。或许您说的是很好的生活态度吧,可是这并非我的人生信仰。信正道而不改,才是君子立于世的态度啊。我既无错,为何屈之?若使我高洁的品质将蒙受世俗的尘埃,那我此刻便要投入这长流不息的江河,葬身于江鱼的腹中了。
(渔夫):(叹息)生有生的缘由,死有死的气节,我竟不能多言一词。
(屈原):(坚定)定心广志,余何畏惧兮!曾伤爰哀,永叹喟兮。世溷浊莫吾知,人心不可谓兮。知死不可让,愿勿爱兮。明告君子,吾将以为类兮。
(渔夫):(哀伤)我已经预见接下来的场景,请让我速速离去,避免看这不公的悲凉。
(屈原):(释然)请按照您的心意行事吧,不过虽然不公,死却不因我对信仰绝望。这世道,我已经没有更好的办法来全我的崇高理想,得以殉道,已是安慰了。
(渔夫):(转身,慨然长叹)我所赞同的,千万人可选,他所坚持的,竟是鲜有同行的。终究是衡量常有,而气节不常有呀。
(屈原):(怀石,自投汨罗)。
小组阐释:这一段对话里,屈原用形象化的比喻,表明了自己坚定不移的立场。渔父说的未尝不是一种选择,所以历史上出现了中庸之道,也出现了许多和光同尘的人,更有“水至清则无鱼”的说法。这些是符合大众的认知的。然而屈原不愿意,他知道当众人都稍微弯腰时,自己的腰显得太直了,必然会被排斥,可是这又怎么样呢?人既然从动物变为人,那便该有堂堂正正人的姿态,怎么能让自己使自己退步呢?
情境任务二:中国,一个英雄辈出的国度,此生入华夏,我辈之幸也!屈原正道直行、存王兴国,宁愿葬身鱼腹也要守住皓皓之白,苏武在冰天雪地的贝加尔湖畔,历尽艰辛,不改汉节,让人钦佩!请简要说明“舍生取义”在苏武和屈原身上分别是如何体现的,并结合社会热点说说这种思想的现实意义。
示例1:“举世混浊而我独清,总人皆醉而我独醒”,是屈原埋怨当时楚国官均贪官腐败,小人横行的呐喊。纵观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为求功名利禄,为求名达天下者,皆”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对比之下,足以显得屈原“不随波逐流而扬其波’’的高贵品质弥足珍贵。屈原所具有的坚韧不拔,人间清醒的品格,无疑是中国当代新青年所要学习的准则,是新青年们立足于新时代的利器。因为不人云亦云,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所以将成为新时代的创新者、开拓者,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因为坚韧不拔,思想端正,能够成为埋头苦干的实干家,会成为遵纪守法的好公民。他坚持自己的理想而宁死不屈的坚定意志,他“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情操,他对祖国矢志不渝的爱,是当代新青年的精神营养。愿你在迷茫时,坚信你的珍贵,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你心,无问西东。
黑格尔曾言:“人格的伟大和坚强程度只有借助矛盾的伟大和刚强程度才能衡量出来。”苏武在被囚禁流放以前曾两度自杀,后却又想方设法地活下去。他将生死置之度外,一心考虑的是汉朝的荣誉与利益,他以维护国家民族尊严作为自己的崇高使命和行为准则。古有苏武囚于匈奴十九年不屈,今有孟晚舟被禁加拿大三年不服,这难道不是中国当代新青年应该学习的典范吗?国格人格并重,国格重于人格,重国格即是重人格是我们从小学习的儒家名理。苏武敢于与敌对势力斗争到底,宁死不屈,爱国胜己的品质是中国新青年的理念。
“活着”二字,在中国的语言里充满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感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苦难,无聊和平庸。
示例2: 陆游曾在《陇头水》中写道:“夜视太白收光芒,报国欲死无战场。”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爱国豪杰的例子比比皆是。屈原心系祖国,至死不渝;苏武宁死不屈,坚守国家尊严,他们代表的精神对当代仍有一定的意义,值得我们传承与发扬。
“如果我未能引燃自己,发出光热,又如何能掩没炙阳留下的痕迹?”尼采如是说道。几千年前,即便屈原已被迫远离朝政,他的国君已将他疏远,可屈原仍对祖国怀有崇高的忠诚,不忍离去他心爱的楚国。可以说屈原是中华民族爱国精神的启蒙之人。他所发出的光热,透过历史的云层照耀至今,令无数青年敬仰。
纵观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长卷,一笔一划写的是家国情怀,一吟一诵表达的是使命担当。苏武愿自刎以保存国家荣誉,坚守气节在匈奴被扣押十九年才得以回国,无论匈奴人如何威逼利诱,他都毫不动摇,坚守底线。正是因为有着像他那样的英杰才俊,中华民族才能走过千百春秋,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所有随风飘逝的都是属于昨天的,所有历经风雨留下来的才是面向未来的。苏武,屈原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精神财富,我们要忠诚于国家,不忘初心,不受外来势力的诱惑,坚守爱国底线,将他们的精神发扬光大。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07讲 《屈原列传》《苏武传》一轮复习
目 录
01 考情分析·备考策略 2
02 知识导图·思维引航 3
03 考点突破·考法探究 4
04 热考题型·解题策略 4
05 真题感悟·命题洞见 5
学习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积累文中重要实词、虚词、特殊句式、古代文化常识等文言基础知识。
【思维发展与提升】体会屈原苏武精神的现代意义,探究家国情怀的延续性,穿越时空,对话评价人物。
【审美鉴赏与创造】细读文本体悟历史人物选择的艰辛,进而理解人物超越艰辛后绽放的人性光辉。
【文化传承与理解】领略屈原苏武的精神品质,提升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增强文化自信。
【重 点】细读文本体悟历史人物选择的艰辛,进而理解人物超越艰辛后绽放的人性光辉。
【难 点】体会屈原苏武精神的现代意义,探究家国情怀的延续性,穿越时空,对话评价人物。。
春秋笔法与实录精神
班固的《苏武传》是一篇经典的人物传记,被前人称为“叙次精彩,千载下犹有生气”(赵翼《廿二史札记》)。它与司马迁的《屈原列传》同为史传文学的优秀代表,班固与司马迁用不同的语言风貌,或节制或恣肆地表达了自己的情感态度。
一、知人论世
司马迁和班固的对比
司马迁,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人,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10岁开始学习古文书传。20岁,从京师长安南下漫游,遍及江淮流域和中原一带,考察风俗,采集传说。后仕为郎中,为武帝的侍卫和扈从,多次随驾西巡,司马迁继承其父亲的职位任太史令。后来司马迁开始撰写《史记》。但因为李陵辩护,触怒武帝下狱受宫刑。后获赦出狱,为中书令,发奋著书,最后完成了《史记》。
班固,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史学家、文学家。从小出生儒学世家的班固受到父祖的熏陶,博览群书、九岁能属文,十六岁对于儒家经典无一不通。后洛阳的太学求学,结识了许多贤人,看到了许多经书典籍。任兰台令,经过20多年的努力,写成《汉书》。班固随大将军窦宪出征匈奴为中护军,后班固因窦宪专权受到株连死于狱中,其作品《汉书》由其妹和同郡人马续完成。
两位史学家,少有文采,博览群书,又有写史的家学渊源,撰写鸿篇巨著的过程中,都遭遇了人生横祸,受到牵连获罪,但司马迁忍辱偷生,写完《史记》,班固直接死于狱中,由他人续写完成。
屈原和苏武的对比
屈原,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浪漫主义诗人,用楚辞的形式写了我国第一首政治抒情诗《离骚》。他主张联齐抗秦,遭奸人陷害,罢官放逐,但心仍系国。楚国被攻后,自投汩罗江而死。“屈原”成为爱国的象征。
名人对其评价:
1.李白:屈平词赋悬日月
2.王逸:膺忠贞之质,体清洁之性,直如右砥,颜如丹青;进不隐其谋,退不顾其命,此诚绝世之行,俊彦之英也
3.闻一多:中国历史上唯一有充分条件称为人民诗人的人
4.毛泽东:屈原的名字对我们更为神圣。他不仅是古代的天才歌手,而且是一名
伟大的爱国者,无私无畏,勇敢高尚。他的形象保留在每个中国人的脑海里,无论在国内国外,屈原都是一个不朽的形象。我们就是他生命长存的见证人。
苏武,西汉时期杰出的外交家,民族英雄。天汉元年奉命以中郎将持节出使匈奴被扣留,历尽艰辛,留居匈奴十九年,持节不屈,至汉昭帝始元六年(前81年)方获释归汉。次年因卷入上官桀谋反案而被免官。后参与拥立汉宣帝,受封关内侯。神爵二年去世,享年八十余岁。“苏武”成为坚贞不屈气节的象征。
名人对其评价:
1. 班固:
孔子称:志士仁人,有杀身以成仁,无求生以害仁。使于四方,不辱君命苏武有之矣。
2. 温庭筠: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
3. 何焯:武所得赏赐,尽以施予昆弟、故人,士未有不廉而能著节者也。
请阅读以下为文字,请他谈一谈,你同意作者的评价吗?
其次值得注意的,则是杜甫严肃中之幽默与担荷中之欣赏,我以为每一位诗人对于其所面临的悲哀与艰苦,都各有其不同的反应态度,如渊明之任化,太白之腾跃,摩诘之禅解,子厚之抑敛。东坡之旷观,六一之遣玩,都各因其才气性情而有所不同,然大别之,不过为对悲苦之消融与逃避。其不然者,则如灵均之怀沙自沉,乃完全为悲苦所击败而毁命丧生,然而杜甫却独能以其健全的才性,表现为面对悲苦的正视与担荷。
(摘编自叶嘉莹《轮渡复七律直言进及其承先启后之成就》)
面对挫折苦难,苏武、司马迁做出了不同的回答,又给我们什么启示,如何更好地活?
概括人生启迪
《屈原列传》
1.生命的意义
塞涅卡说过:“生命如同寓言,其价值不在长短,而在内容。”有的人一生漫长而琐碎,充斥着空虚和无聊,他的生命黯淡无光。有的人一生虽短暂,却留给后人丰厚的精神财富,他的生命绚烂夺目。
2.执着
执着是水滴石穿不懈努力,是夸父追日奔跑不辍,是精卫填海信念坚定。人生道路上,选择与执着同行,与执着为友,就如在沙漠中与骆驼为伴,定能在茫茫沙海中找到美丽的绿洲。
3.人格高尚
楚国三闾大夫屈原,因为不愿意和同朝为官的人同流合污,就被人陷害,遭到流放。屈原以芳草美人为喻,构建了自己“众人皆醉我独醒”的精神家园。每至端午,一青一白的粽叶和糯米,包出来的不仅仅是食品,更是对屈原追求清白人格的一种形象化怀念。
4.爱国主义
屈原的著作有《离骚》《九章》等,这些著作文字华美,体现了他的人生理想和政治追求。他看清了贵族的虚伪、昏庸与腐朽,看清了奸臣排斥贤才的行为,看清了社会的种种不公……屈子用他不屈的忠魂谱写了爱国主义的赞歌,我们见证着他的不朽,他也在用自己的思想影响中国,影响世界!
《苏武传》
1.坚守节操。节操是一种高尚的精神,只有长时间的坚守,才能让它熠熠生辉。十几年的坚守,成就了大汉臣子苏武的英名,让我们牢牢地记住了那个冰天雪地中须发皆白,手持节旄,眼望故国,践行信仰的老人,是他将坚守节操深深地镌刻在我们心里。
2.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高官厚禄,荣华富贵,威逼利诱,酷刑折磨,都无法动摇苏武忠君爱国的信念。他在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诠释着一个大汉臣子的忠贞。这种忠贞是任何东西都不能改变的。这种忠贞早已注入了我们民族的血液中,激励着更多的仁人志士为正义而战,为国家而战。
3.找准人生的航向。人生如一条船,如果没有正确的航向,就会在茫茫的大海上迷失方向。找准人生的航向,才能向着既定的目标扬帆远航,不管风浪滔天,还是暗礁遍布。苏武找准了人生的航向,没有迷失自己,最终千古流芳,令后世敬仰。
2025年备考策略
1.品评历史人物,要将传记人物放回历史现场,体会他们的现实处境,理解其人生选择认识其历史地位和影响;
2.品评历史类作品,要将史传作品和史论文章放回历史现场,把握史家观念、分析作者看待历史角度。
3.复习重点放在人物经历和史传的叙事艺术两个层面,以“回到历史现场”作为情境的落脚点,思考作品的意蕴,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担当精神。
任务驱动·攻重点
任务一 品“言”读“人”
1. 细读《苏武传》,梳理人物语言,并完成相应表格。
人物 出现次数 出现场合 艺术作用
主要人物:苏武 6 处 出使匈奴后的重要场合(如“欲自杀”前表明心迹;劝降时表明自己的忠心等) 少而精地穿插传主语言,既强调了苏武一生中的重要事件,又突出表现了苏武的精神品质和形象。
次要人物: 单于、虞常、左伊秩訾、卫律、李陵等 11处 单于:出使前、归汉前 虞常:谋反密会 左伊秩訾:处决会议 卫律:劝降 李陵:劝降、诀别 1. 勾连传记的史实经过。(单于之说引出苏武出使匈奴;虞常之说导致苏武被扣匈奴;左伊秩訾之说造成苏武羁留匈奴;单于之说引出苏武归汉。)2. 反衬苏武的浩然正气和高风亮节。(卫律与李陵身份立场不同,劝降内容角度不同,逐层递进互补,在更高层次上揭示了苏武人格的高贵。)
2. 研读苏武的 6 处语言,品味赏析其在内容侧重和言语形式上的特点。
3. 鉴赏《屈原列传》中的人物语言艺术并比较探究两篇传记在人物语言风格上的异同。
任务二 循“言”入“理”
1. 史传文学作品中,叙事是骨架。通读概括两篇文章的史实经过,并梳理文章叙事的详略。
2. 由是观之,这两篇文章的叙事详略安排有何特点?你觉得作者这样安排有何用意?
语言是表达的手段和方式,语言背后是那个在表达的“人”,是作者情感与态度的流露展现。试从两篇文章中各举一例,比较探究两篇传记不同的叙事语言风格与情感态度。
4. 同为史传文学的经典,读完两篇作品,说说你更欣赏哪一种语言风格。从写史角度看,你更认同哪一种历史创作方式?
任务驱动·破难点
1.《屈》《苏》叙事脉络对比
《屈原列传》
一(1-3)屈原的任、疏,评介《离骚》“推其志”
二(4-8)屈原的绌,国家危难之际,屈原“眷顾楚国,系心怀王”
三(9-11)屈原的迁、投,屈原和渔父对话,抒发其矢志不渝的信念
四(12)司马迁对比评论屈原
按时间顺序,以“任、疏、绌、迁、投”为线索,处处围绕屈原的“志”写。
《苏武传》
一(1-2)出使匈奴
二(3-8)意外变故、受辞自杀、怒斥卫律、流放北海、李陵规劝、
三(9-10)苏武归国
按照事件顺序,出使,三次被逼迫投降,归国的顺叙进行叙述,脉络清晰,故事完整。
2《屈》《苏》叙事特点
相同点:人物形象鲜活
屈原:政治正确主张、无畏斗争精神、高尚的个人品格、爱国精神。
屈原是楚国的贵族,被怀王重用担任左徒,他清醒地看到战国七雄中秦的野心,楚国外交政策唯有联合齐国,用一个最大疆域一个最有钱财,共同抵抗强秦,才是正确的政治主张。司马迁选用很大篇幅叙述楚国和齐、秦的关系,历史恶果和教训,来证明屈原的正确。屈原任左徒时,楚齐联合,秦国无犯。屈原被疏远,秦国派张仪离间楚齐,用土地诱骗,破坏联盟;张仪不认账,激怒楚怀王,楚秦大战,秦胜楚败。屈原出使齐国修复关系。张仪来楚安然归秦,屈原建议追杀张仪,未果。秦骗楚怀王去秦,屈原劝阻未果,楚王客死秦。顷襄王继位,忘却仇恨,任用亲秦派子兰,流放屈原,被秦灭国。一次次楚秦的交往中,证明着屈原主张的正确。
屈原为了坚持自己的理想,挽救楚国的危亡,和上官大夫、子兰斗争到底,敢于提出自己的主张。他没有因为被疏远、被罢黜、被贬谪而有丝毫改变,勇敢无畏,绝不同流合污。虽然遭谗去职,流放江湖,但他仍然关心朝政,热爱祖国,最后毅然自沉汨罗,来殉自己的理想。《离骚》的原因是这样的:“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苏武:睿智通透、果敢坚强、民族气节、爱国精神。
苏武是一个睿智通透、果敢坚强的人,副使告诉他自己提前知道谋反的事,被牵连,苏武马上预见到自己会被牵连,为了国家不受辱,自己果敢地选择自杀。
他的民族气节、爱国精神,在三次招降,19年被扣没有投降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卫律的软硬兼施,威逼利诱,他怒斥,反抗激烈;被流放到北海,环境极端恶劣,他手握汉节,和自然环境做着艰苦卓绝的斗争;昔日好友李陵劝降,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他用自己的正气感染唤醒了李陵的爱国之情,羞耻之心。
相同点:次要人物的衬托
《屈》屈原的正确政治策略和高尚品格,都是在和次要人物衬托中,一步步树立起来的。
屈原坚持联齐抗秦,楚国无事;上官大夫和子兰的亲秦,招致楚怀王放弃和齐国联盟,被秦国欺骗多次,战败各地。
屈原的劝谏杀张仪,楚怀王的放走张仪。
屈原阻止楚怀王去秦,子兰劝谏去秦国,结果怀王客死秦。
顷襄王时期,屈原坚持自己的政治主张被放逐,上官大夫和子兰亲秦陷害屈原,招致楚国亡国。
《苏》苏武睿智、威武不屈、民族气节、爱国精神,都是在和次要人物斗争中,衬托下显现出来的。
张胜衬托苏武:副使张胜的愚蠢,苏武的睿智,虞常等人要谋反,私下和张胜接触,张胜竟然在对方人数、谋反条件、是否牵连自己,牵连汉朝都不知道的情况下,爽快答应赠送财物。张胜告诉苏武,苏武马上预见牵连自己和国家,马上要自杀。同样是使者,水平高下立显。卫律劝降,一举剑,张胜立刻投降;卫律对着苏武比画,苏武不动。苏武的无畏和坚定被衬托出来。
卫律衬托苏武:卫律随是胡人,但生长于汉,并作为汉朝使者出使匈奴,却投降。卫律用武力威胁无效,转而用利诱,苏武不理他。卫律拉近关系称兄道弟,苏武大骂。卫律拿自己看重的东西规劝苏武,苏武一针见血捅破他丑恶的灵魂。
李陵衬托苏武:李陵是苏武的故友,但也投降匈奴人。匈奴让李陵来劝降苏武。李陵用苏武家人的不幸遭遇、汉武帝杀戮和残忍、自己投降时的状态,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劝说。二人对答针锋相对,非常精彩。复杂的人物心态,跃然纸上。
3 表达方式不同:
《屈》叙述中插入议论:
传记记叙和议论相结合,叙述中以屈原的“任、疏、绌、迁、投”为线索,分为四个部分,但每一部分都写屈原的“志”,以插入议论的方式体现。第一部分用《离骚》“推其志”,评介式;第二部分屈原“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作者评论式;第三部分屈原和渔父对话,抒发屈原的信念,陈述式;第四部分司马迁对比评论屈原,为对比式。
《苏》叙述中有插叙:
苏武传,以记叙为主,适当运用插叙方法:第二段,插叙缑王的经历;第五段插叙卫律投降匈奴后的赏赐和地位;第七段李陵劝降时,插叙苏武兄弟、母亲、妻子以及家人的种种遭遇,李陵自己初投降匈奴时的情况。这些插叙或补充人物情况,或用来利诱苏武、情逼苏武,起到了推动情节发展,突出苏武高尚品格的作用。
4人物塑造方法不同:
《屈》屈原人物形象和性格,主要通过记叙突出性格,间杂在对《离骚》的评介,司马迁的评论,和渔父的对话中显现出来。
对《离骚》的评介,其志洁,其行廉……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突出屈原的不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以及和小人的无畏斗争精神。
司马迁的评论,“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然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此不知人之祸也。”突出屈原的忠诚和正确的政治主张。
在和渔父对话中,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彰显屈原不同流合污,一腔赤忱的爱国情怀。
《苏》苏武人物形象和性格,主要通过记叙突出性格之外,借助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凸显出来。如苏武在残忍的生活环境突出其顽强,“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如苏武自刺一节,被置于地坎温火之上,“蹈背出血,气绝复苏”,充满悲壮色彩。而周围人的反应是“卫律惊,自抱持武”“惠等哭,舆归营”“单于壮其节”。这一惊、一哭、一壮的细节描写充分衬托出苏武的铮铮铁骨及高尚情操。
《屈原列传》知识清单
一、文学文化常识:
1.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著名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十岁诵古文,随父至长安,受学于经学大师董仲舒、孔安国等。年二十,遨游大江南北,其后侍从武帝巡游长城内外,足迹几遍全国,这些考察见闻为写《史记》做了良好准备。二十几岁任郎中,三十八岁继任太史令,广泛阅读皇家藏书和档案,四十二岁主持改订历法,修“太初历”,同年开始写《史记》。五年后,因替战败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触怒武帝,下狱,因《史记》未完成而忍辱接受宫刑。他被后人尊称为“史圣”。
2.作品:《史记》又名《太史公书》,全书一百三十篇,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共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叙述了上起黄帝,下到汉武帝太初四年约3000年的历史;是我国二十四史中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鲁迅赞誉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意即它既是史学巨著,又是文学巨著。
3.屈原(前340——前278年),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我国第一个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开创楚辞体诗歌新样式,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代表作为抒情长诗《 离骚 》。主要作品有《天问》、《九歌》、九章》等。汉代刘向把它们合编成《 楚辞 》。屈原有才干,有远见,对楚国忠心耿耿,却一被楚怀王疏斥,再被顷襄王流放,直到怀石沉汨罗而死。。
4.我国史书体例简介:
①编年体:按年月日有次序地记载史事的史书。如《春秋》(孔子)——最早的编年体史书,《左传》(左丘明),《资治通鉴》(司马光)。
②国别体:以国家为编排顺序记载史事的史书。如《国语》——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战国策》(刘向)。
③纪传体:以为人物立传记的方式记叙史实的史书。如《史记》(司马迁)——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汉书》(班固)——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后汉书》(范晔)——纪传体断代史。
④纪事本末体: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首创者是南宋的袁枢,如《通鉴纪事本末》。
⑤通史:不间断地记叙史实,如《史记》《资治通鉴》。
⑥断代史:只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如《汉书》。
二、官职变动
1、表授予官职的词语。
征、召:由皇帝聘请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
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
荐、举: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拜:授予官职,一般用于升任高官。
选、简:通过推荐或选拔任以官职。
除:任命,授职。
授:授给、给予官职。
封、赏、赐:指皇帝特意赐给官衔或爵位
察:考察后予推荐,选举。
起:重新任以官职。
复:恢复原职。
仕、仕宦、仕进:做官,任官职
2、表罢免官职的词语。
罢:免去,解除官职。
绌、黜:废除官职。
免:罢免官职。
夺:削除官职。
3、表提升官职的词语。
升:升官。
擢:在原官上提拔。
拔:提升本来没有官职的人。
陟:晋升,进用。
晋、进:晋升官职,提高职位或级别。
加:加封,即在原来的官衔上增加荣衔。
超擢、超迁:破格或越级提拔。
4、表降低官职的词语。
谪:因罪被降职或流放。
贬:①降职。②降职并外放。
放:一般指由京官改任地方官。
窜:放逐,贬官。
左迁、左除、左降、左转:降职。
出、出宰:京官外放出任地方官。
5、表调动官职的词语。
转、调、徙:调动官职。
迁:调动官职。一般“转迁”
迁调表示调职;右迁、 迁除表示升职;左迁、 迁谪表示降职。
补:补任空缺官职。
改:改任官职。
累迁:多次调职或升职。
6、表辞去官职的词语。
告老:官员年老。
解官:辞去官职。
请老:古代官吏请求退休养老。
乞身:古代认为官吏做官是委身事君,因此称请求退职为“乞身” 。
乞骸骨:古代官吏请求退职,意思是使骸骨归葬故乡。
移病:上书称病,请求退职的委婉语。
谢病:托病隐退或谢绝宾客。
致仕:交还官职,退休。
7、表“兼职、代理”的词语。
假:临时的、代理的。
兼:兼任,同时监管。
领:兼任(较为低级的官职)。
判:高位兼任低职或以京官出任地方官。
权:暂时代理官职。
摄:暂代官职。
署:暂任、代理官职。
守:代理官职。
行:代行某职而尚无此官衔。
三、重点知识归类
(一)通假字
1.人穷则反本 (通“返”,返回)
2.犹离忧也 (通“罹”,遭遇)
3.靡不毕见 (用“现”,出现)
4.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通“旨”,意旨,旨趣)
5.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通“涅”,染黑)
6.屈平既绌 (通“黜”,被罢黜)
7.齐与楚从亲 (通“纵”,合纵)
8.乃令张仪详去秦 (通“佯”,假装)
9.厚币委质事楚 (通“贽”,见面礼)
10.顾反 (通“返”,返回)
11.赵不内 (通“纳”,接纳,收纳)
12.被发行吟泽畔 (通“披”,披散)
(二)古今异义
1.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
古义:第二年 今义: 来年
2.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古义: 假话 今义: 无理狡辩
3.奈何绝秦欢
古义: 怎么,为什么 今义: 对付,处置
4.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
古义:回归 今义: 一遍又一遍
5.颜色憔悴
古义:脸色 今义:物体光波通过视觉时所产生的印象
6.形容枯槁
古义:外貌模样 今义:对人或事物的形状或性质加以描绘
7.而能与世推移
古义:变化 今义:移动
8.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古义:委婉得体 今义:不慌不忙,镇定自若的样子
9.人穷则反本
古义:处境困难 今义:贫困
10.争宠而心害其能
古义:嫉妒 今义:伤害,损害
(三)一词多义
文言文实词
1.属
屈平属草稿未定 (写作)
亡国破家相随属 (连接)
属予作文以记之 (嘱托)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隶属)
有宁越……之属为之 (一些人、一类人)
2.伐
每一令出,平伐其功 (自夸、炫耀)
其后秦欲伐齐 (攻打、讨伐)
口诛笔伐 (声讨)
伐薪烧炭南山中 (砍伐)
此五霸之伐也 (功业)
3.疏
王怒而疏屈平 (疏远)
以疏为美,密则无态 (稀疏)
以金笼进上,细疏其能 (陈述)
4.本
父母者,人之本也 (根本)
本末倒置 (草木的根)
此之谓失其本心 (本来的)
臣本布衣 (本来、原来)
抑本其成败之迹 (考察、探究)
5.指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意旨、旨趣)
指如削葱根 (手指)
璧有瑕,请指示王 (指出)
哙遂入……头发上指 (竖起)
6.闻
博闻强志 (学识)
忽闻门外虫鸣 (听见)
初闻涕泪满衣裳 (听说)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 (使……听取)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懂得)
7.迁
顷襄王怒而迁之 (放逐、流放)
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 (升迁)
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贬官)
(四)词类活用
1.名词用作状语
厚币委质事楚 用丰厚的礼物
其后楚日以削 一天天地
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在朝内,在国外
蝉蜕于浊秽 像蝉那样
虎狼之国 像虎狼一样
2. 名词作动词
时秦昭王与楚婚 通婚
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效法,模仿
3. 形容词用作名词
邪曲之害公也 品行不正的人
方正之不容也 端方正直的人
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 忠诚之士,贤能之人
4. 形容词用作动词
明道德之广崇 阐明
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诋毁
5. 使动用法
亡国破家相随属 使……灭亡,使……破败
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 使……振兴
屈平正道直行 使……端正
复释去张仪 使……离去
6.意动用法
惠王患之 以……为患
同死生 以……为相同
轻去就 以……为轻
7.动词用作名词
谗谄之蔽明也 说人坏话、奉承谄媚的小人
8.形容词为动用法
悲其志 为……悲伤
(五)特殊句式
1.判断句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
秦,虎狼之国,不可信。
此不知人之祸也。
2.被动句
方正之不容也。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屈平既绌。
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为天下笑
兵挫地削
是以见放
不凝滞于物
而自令见放为
皆好辞而以赋见称
竟为秦所灭
3.状语后置
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蝉蜕于浊秽。
战于蓝田。
大破楚师于丹、淅。
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4.宾语前置
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
而自令见放为
5.定语后置
秦愿献商、於之地六百里。
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四、理解性默写
1.屈原在《离骚》中经常用香草美人做比喻,寄托了他高洁的品性。关于这一点,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做出解释:“其志洁,故其称物芳”。
2.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用“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两句,指出屈原志向高洁,即使与日月对照,光辉也毫不逊色。
3.好的文章“言近旨远”,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评价《离骚》这一特点的句子是“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4.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用“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三句,高度评价了《离骚》的写作内容。
5.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称赞《离骚》的文风特点,认为《离骚》文字简约、用辞精到的句子是“其文约,其辞微”。
6.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连用“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这两个被动句写屈原诚信却被猜疑、忠心耿耿却被诽谤的冤情。
7.司马迁《屈原列传》中“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两句,指出屈原痛心于楚怀王被小人之言蒙蔽。
8.一个人在辛苦疲倦到极点的时候,往往会仰头长叹:“天啊!”,司马迁在《屈原列传》用“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两句来描述这种情况。
9.司马迁《屈原列传》中“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两句写屈原品行端正、竭尽忠心侍奉君王。
10.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指出屈原《离骚》的创作背景除了楚怀王听信谗言、不能明辨是非以外,还有“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尖锐地指出了朝廷奸佞当道、正直之人遭到排挤的黑暗现实。
11.司马迁《屈原列传》中“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两句指出小人的离间令屈原处于困厄的处境。
12.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认为屈原作《离骚》的另外一个原因可能是“自怨生”,而导致屈原怨愤的直接原因是他“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13.一个人在病痛忧伤时,常常会呼叫自己的父母。司马迁在《屈原列传》用“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两句描述了这种情况。
14.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表达“上天是人的原始,这一观点的句子是“夫天者,人之始也”,表达父母是人的根本”这一观点的句子是“父母者,人之本也”。
15.司马迁《屈原列传》中承上“志洁”的一句是“其志洁,故其称物芳”,承上“行廉”的一句是“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进一步申说,并用它来转入下一层的评论屈原的伟大人格。
16.司马迁《屈原列传》中“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两句,指出《离骚》阐明了道德的广大崇高和国家治乱的条理。
17.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运用句内对比的手法,从文辞和内涵角度对屈原的《离骚》进行评价的句子是“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18.司马迁《屈原列传》中“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两句强调小人当道,正直的人不为所容。
19.司马迁《屈原列传》中,“蝉蜕于浊秽”一句用蝉来比喻,表明屈原远离世俗污浊的高洁品质;“虽与日月争光可也”一句用日月做比喻,表明屈原志趣的高洁。
20.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用被动句和反问句指出屈原心怀怨愤的原因的句子是“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21.司马迁《屈原列传》中,写屈原向渔父交代自己被流放的理由是“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
22.司马迁《屈原列传》中,写屈原以“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的生动比喻,表达了不愿意让自己高洁的品格蒙受世俗玷污的态度。
五、重点句子翻译
(1)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张仪)到了楚国,又趁机送厚礼给楚国当权的臣子靳尚,并(让他)在怀王宠姬郑袖面前说假话。
(2)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
国君无论愚笨或明智、贤明或昏庸,没有不想求得忠臣来帮助自己,选拔贤才来辅佐自己的。
(3)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屈原来到江边,披散着头发,在水边一边走一边吟诵着,脸色憔悴,外貌像干枯的树木一样。
(4)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刚洗过头的人一定要弹去帽子上的灰尘,刚洗过澡的人一定要抖掉衣服上的尘土。人又有谁愿意让自己的清白蒙受外物的玷污呢?
《苏武传》文言知识清单
一、文学常识
1.班固(公元32年一公元92年),字孟坚,东汉扶风安陵人(今陕西咸阳东北)。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班固一生著述颇丰。作为史学家,他创作的《汉书》是继《史记》之后中国古代文一部重要史书,“前四史”之一,前后费时21年,但尚未完全写成时,班固便因事被捕入狱而死。后由其妹班昭和马续补写而成。作为辞赋家,班固是“汉赋四大家”之一,《两都赋》开创了京都赋的范例。
2.《汉书》,又称《前汉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西汉的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汉书》包括本纪(记录帝王编年大事)十二篇,表八篇(记录诸侯关系表)。志十篇(曲章制度),传七十篇(公卿将相列传),共一百篇。
3.年号: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历代帝王遇到天降祥瑞或内讧外忧等大事、要事时,都要更改年号。一个皇帝可能不止一个年号。如文中“天汉”,是汉武帝众多年号中的一个。
4.单于:匈奴人对他们部落联盟首领的专称,意为广大。此称号始创于匈奴著名的冒顿单于之父——头曼单于,之后该称号一直沿袭至匈奴灭亡。
5.阏氏:原为女性装扮用的胭脂古称。后意义扩展为汉朝的公主,还有匈奴皇后号,史书中常称“阏氏”为“有阏氏”。
6.相坐:即“连坐”,古时的一种罪名,指一个人犯了罪,有关的人连同治罪。
7.上林:即上林苑,古代园林建筑,皇帝游猎的场所。汉武帝刘彻于建元三年(前138)在秦代的一个旧苑址上扩建而成的宫苑,规模宏伟,宫室众多,有多种功能和游乐内容,今已无存。
二、重点词语解释
1.少以父任 以:凭借 任:被任用
2.数通使相窥观 通使:互派使者
3.武帝嘉其义 义:做事合乎情理
4.置币遗单于 遗:赠送
5.后随浞野侯没胡中 没:陷入不能脱身
6.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 阴:暗中,暗地里
7.单于使卫律治其事 治:审理
8.恐前语发 发:泄露、暴露
9.复举剑拟之,武不动 拟:比画
10.天雨雪 雨:下
11.自分已死久矣 分:料想
12.如惠语以让单于 如:按照 让:责备
13.前以降及物故 故:死亡
三、通假字
1.蹈其背以出血 蹈:同“搯”,叩击,拍打
2.不顾恩义,畔主背亲 畔:同“叛”,背叛
3.与旃毛并咽之 旃:同“毡”,毛织的毡毯
4.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去:同“弆(jǔ)”,收藏
5.空自苦亡人之地 亡:同“无”,没有
6.信义安所见乎 见:同“现”,显现
7.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 决:同“诀”,诀别
8.前以降及物故 以:同“已”,已经
四、古今异义
1.汉亦留之以相当 古义:相抵
今义:副词,很,十分,极
2.皆为陛下所成就 古义:提拔
今义:业绩
3.我丈人行也 古义:对男子长辈的尊称
今义:岳父
4.欲因此时降武 古义:趁这时
今义:相当于“所以”
5.且陛下春秋高 古义:年纪
今义:春秋战国时期或指季节
6.武等实在 古义:两个词,确实存在
今义:形容词,诚实、老实
7.兄弟亲近 古义:名词,皇帝亲近之臣
今义:动词,靠近
8.武使匈奴明年 古义:第二年
今义:今年的下一年
9.来时,太夫人已不幸 古义:去世
今义:不幸运,使人失望、伤心、痛苦等;灾祸
10.卧起操持 古义:两个词,“操”和“持”同义词连用,“拿着”的意思
今义:料理,办理;筹划
五、词类活用
(一)名词的活用
1.天雨雪 名词作动词,下
2.羝乳乃得归 名词作动词,生子
3.杖汉节牧羊 名词作动词,拄、执
4.武能网纺缴,檠弓弩 名词作动词,结网;用檠矫正(弓弩)
5.绝不饮食 名词作动词,给他吃喝
6.惠等哭,舆归营 名词作状语,用车载送
7.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 名词作状语,向上
8.其一人夜亡 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9.空以身膏草野 名词用作动词,滋润
(二)动词的活用
1.欲因此时降武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投降
2.反欲斗两主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争斗
3.单于愈益欲降之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投降
4.王必欲降武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投降
5.尽归汉使路充国等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归
6.屈节辱命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受屈;使……受辱
(三)形容词的活用
1.单于壮其节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豪壮
2.诚甘乐之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
3.何久自苦如此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受苦
六、一词多义
1.会 ①会武等至匈奴 副词,适逢,恰巧
②会论虞常 动词,会同
③单于召会武官属 动词,会见
2.当 ①汉亦留之以相当 动词,抵押
②谋杀单于近臣,当 动词,判处
③副有罪,当相坐 副词,应当
3.使 ①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 名词,使者
②单于使卫律治其事 动词,派
③武使匈奴,明年,陵降 动词,出使
4.及 ①及卫律所将降者 连词,连同
②此必及我 动词,牵连
③及还,须发尽白 介词,等到
5.始 ①匈奴之祸,从我始矣 动词,开始
②陵始降时,忽忽如狂 副词,刚刚
③始以强壮出 副词,当初
6.发 ①方欲发使送武等 动词,派遣
②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 动词,起事
③单于子弟发兵与战 动词,出动
④张胜闻之,恐前语发 动词,泄露,暴露
⑤须发尽白 名词,头发
7.食 ①绝不饮食 动词,给他吃的
②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动词,吃
③廪食不至 动词,粮食
④给其衣食 名词,食物
⑤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动词,喂
七、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1.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 判断句,“……者……也”表判断
2.非汉所望也 判断句,“……也”表判断
3.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判断句,“……也”表判断
(二)倒装句
1.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定语后置句,“留在汉者”为“匈奴使”的定语,后置
2.募士斥候百余人俱 定语后置句,“百余人”为“士、斥候”的定语,后置
3.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定语后置句,“亡罪夷灭者”为“大臣”的定语,后置
4.使其妻赐武牛羊数十头 定语后置句,“数十头”为“牛羊”的定语,后置
5.子卿尚复谁为乎 宾语前置句,“谁为”应为“为谁”
6.何以女为见 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何以见女为”
7.何以复加 宾语前置句,“何以”应为“以何”
8.虽欲报恩将安归 宾语前置句,“将安归”应为“将归安”
9.虽生,以何面目归汉 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虽生,以何面目归汉”
10.为降虏于蛮夷 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于蛮夷为降虏”
11.效死于前 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于前效死”
12.扬名于匈奴 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于匈奴扬名”
(三)省略句
1.单于子弟发兵与战 省略句,省略介词的宾语“之”,单于子弟发兵与(之)战
2.老母已死,虽欲报恩将安归 省略句,省略主语“吾”,(吾)虽欲报恩将安归
3.独匈奴未耳 省略句,省略谓语,独匈奴未(受处罚)耳
(四)被动句
1.见犯乃死,重负国 被动句,“见”表被动
2.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被动句,“夷灭”语意上的被动
3.皆为陛下所成就 被动句,“为……所”表被动
4.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 被动句,“生得”语意上的被动
九、重点句子翻译
1.汉时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
译:当时汉朝接连讨伐匈奴,屡次互派使者窥探观察对方的情况。匈奴扣留了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先后十几批人。
2.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
译:汉武帝很赞许他这种合乎情理的做法,就派苏武以中郎将的身份持节出使匈奴,护送留在汉朝的匈奴使者,并赠送单于丰厚的礼物,回报他的好意。
3.武曰:“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
译:苏武说:“事情已经这样了,必然会牵涉到我,被凌辱后才死,更加对不起国家。”
4.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
译:你本是汉朝臣子,不顾恩德道义,背叛主上,背弃双亲,在异族那里做俘虏,要见你干什么?
5.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
译:匈奴人视之为神。于是把他转移到北海边上荒无人烟的区域,让他放公羊,公羊生了小羊才放他回来。分开他的随从官吏常惠等人,分别囚禁到其他地方。
6.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译:苏武到达北海后,匈奴断绝了他的粮食供应,他就挖野鼠穴中藏的草实充饥。他拄着汉朝的旄节牧羊,寝卧和起身都拿着,旄节上的牦尾全部脱落了。
7.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
译:我们父子没有什么功业德行,全靠皇帝的栽培,官职升到列将,爵位封为通侯,兄弟三人都是皇上的亲近之臣,常常希望以身许国。
8.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亡所恨,愿勿复再言。
译:现在能有机会献出自己的生命,即使被杀,也确实心甘情愿。臣子侍奉君主,就像孩子侍奉父亲
一样。孩子为父亲而死,没有什么怨恨的,希望您不要再说了。
9.自分已死久矣!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欢,效死于前!
译:我料想自己早已是该死的人了!您如果一定要逼我投降,那就请结束今天的欢聚,我就在您面前死去。
10.汉求武等,匈奴诡言武死。后汉使复至匈奴,常惠请其守者与俱,得夜见汉使,具自陈道。
译:汉朝要求放回苏武等人,匈奴则谎称苏武已经死了。后来汉朝使者又到匈奴,常惠请求看守他的人同他一起去拜见,得以夜里见到汉朝使者,自己详细地陈说这几年的情况。
 《屈原列传》
1.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例句 本字及意义
①犹离忧也
②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③屈平既绌
④乃令张仪详去秦
⑤厚币委质事楚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义。
例句 古义 今义
①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 今年的下一年
②颜色憔悴 色彩
③形容枯槁 对事物的形象或性质加以描述
④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不慌不忙,镇静,沉着;(时间或经济)宽裕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词语 例句 意义或用法
(1)称 ①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②先帝称之曰能(《出师表》)
③相如每朝时,常称病(《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幸蒙大恩,赐号称王(《苏武传》)
(2)疏 ①自疏濯淖污泥之中
②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张衡传》)
③敢竭鄙怀,恭疏短引(《滕王阁序》)
④疏条交映,有时见日(《与朱元思书》)
⑤禹疏九河(《孟子·滕文公上》)
4.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解释。
例句 活用类型及释义
①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②明道德之广崇
③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④短屈原于顷襄王
⑤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
⑥莫不欲求忠以自为
⑦蝉蜕于浊秽
⑧惠王患之
5.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指出标志词。
例句 句式特点(请指出标志词)
①“离骚”者,犹离忧也
②秦,虎狼之国
③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④为天下笑
⑤方正之不容也
⑥不凝滞于物
⑦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
⑧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⑨被发行吟泽畔
⑩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苏武传》
6.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例句 本字及意义
①畔主背亲
②与旃毛并咽之
③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④空自苦亡人之地
⑤信义安所见乎
⑥与武决去
⑦前以降及物故
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义。
例句 古义 今义
①汉亦留之以相当 动词,差不多,配得上或能够相抵;形容词,适宜,合适;副词,表示程度高
②以货物与常 供出售的物品
③虚心欲相待 不自以为是,能够接受别人的意见
④皆为陛下所成就 名词,事业上的成绩;动词,完成(多指事业)
⑤兄弟亲近 形容词,(双方)亲密,关系密切;动词,(一方对另一方)亲密地接近
⑥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岳父
⑦武等实在 形容词,诚实,不虚假;副词,的确,其实
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词语 例句 意义或用法
(1)幸 ①幸蒙其赏赐
②吾幸而得汝(《与妻书》)
③幸可广问讯(《孔雀东南飞并序》)
(1)幸 ④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⑤故幸来告良(《鸿门宴》)
⑥妇女无所幸(《鸿门宴》)
(2)会 ①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
②单于召会武官属
③会论虞常
④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兰亭集序》)
⑤长风破浪会有时(李白《行路难·其一》)
⑥适逢其会(《镜花缘》)
9.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解释。
例句 活用类型及释义
①天雨雪
②杖汉节牧羊
③武能网纺缴,檠弓弩
④孺卿从祠河东后土
⑤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
⑥得夜见汉使
⑦剑斩虞常已
⑧尽归汉使路充国等
⑨空以身膏草野
⑩反欲斗两主
宜皆降之
单于壮其节
10.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指出标志词。
例句 句式特点(请指出标志词)
①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②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
③见犯乃死,重负国
④皆为陛下所成就
⑤何以复加
⑥何以汝为见
⑦子卿尚复谁为乎
⑧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⑨为降虏于蛮夷
⑩效死于前
任务一 寻幽探微,此“志”云何
1司马迁为屈原作传,段落之际,词句之间,充满无限的景仰和深厚的同情。屈原到底何许人也?请认真梳理文本,借用文中的相关词句,补充“屈原人物名片”的相关信息。
2.《屈原列传》一文中,屈原常常以众人的对立面而出现。请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补充下图,并说一说太史公所悲屈原
任务二 凝情铺墨,共解“变调”
1. 杨慎说:“太史公作《屈原传》,其文便似《离骚》。其论作《骚》一节,婉雅凄怆,真得《骚》之旨趣也。”凌稚隆评价此文,认为是“太史公变调”。研读文本,请举例说一说文章哪些地方属于“变调”。
《屈原列传》一文的语言叙中有议、议中有情,“变调”之中多有寄寓。请仿照下面这位同学的点评,从语言特色的角度赏析这种“变调”,并探究语言背后的意蕴。
“变调”文段 赏析要点
甲同学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在叙述“王怒而疏屈平”之后,太史公连用一串排比,回环迭出,类似诗歌的重章复沓,抒写胸中不平之气,使人深感屈原幽愤之至深,权臣奸佞之可恨,楚国政治之黑暗。
任务三 寄慨悲歌,“同心”几何
1. 清代人李元度在汨罗屈子祠的撰联是:上官吏,彼何人?三户仅存,忍使忠良殄瘁;太史公,真知己,千秋定论,能教日月争光。作为屈原“知己”的司马迁,他在写《屈原列传》一文时,似乎已不再是一位客观的叙述者,而是欲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心中之块垒。对此,你能否从《报任安书》中找到相应的证据来加以说明?
2. 有人在“知乎”上提问:前人评论“史公与屈子,实有同心”(吴楚材、吴调侯《古文观止》),屈子与史公究竟“同心”几何呢?根据你的所学,请在“知乎”平台上就这一提问写下你的回答吧!
任务四 浩浩其志,情通千古
《屈原列传》是记载屈原生平事迹最早、最完整的文献,太史公在其中也对屈原给出了自己的评价,后人对于屈原也多有论及。请你说说以下四处评论是从哪一个角度出发的,你是否赞同。
①王逸《楚辞章句序》:“膺忠贞之质,体清洁之性,直如砥矢,言如丹青;进不隐其谋,退不顾其命,此诚绝世之行,俊彦之英也。”
②朱熹《楚辞集注》:“托为此行,周流上下,而卒返于楚焉;亦仁之至,而义至尽也。”
③班固:“与日月争光云云,斯论似过其真”“露才扬己,责数怀王,怨恶椒兰,愁神苦思,强非其人,忿怼不容,沉江而死”“非明智之器”。
④颜之推:“自古文人,常陷轻薄,屈原露才扬己,显暴君过。”
情境任务一:学校电视台要拍摄“走近理想人格”主题系列视频,本期题目为《立世永不屈》,经过思量,敲定人物为苏武和屈原。此时假设你是导演,你会呈现怎样的场景来表现他们的气节或精神呢,并阐释设计的缘由。
【注】参考史料为《汉书·苏武传》和《史记·屈原列传》。
【提示】拍摄人物纪录片要通过选材,场景设计等展示人物形象。
情境任务二:中国,一个英雄辈出的国度,此生入华夏,我辈之幸也!屈原正道直行、存王兴国,宁愿葬身鱼腹也要守住皓皓之白,苏武在冰天雪地的贝加尔湖畔,历尽艰辛,不改汉节,让人钦佩!请简要说明“舍生取义”在苏武和屈原身上分别是如何体现的,并结合社会热点说说这种思想的现实意义。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