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讲 文言词语和文化常识(讲义)(含答案)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品讲义(新教材新高考)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讲 文言词语和文化常识(讲义)(含答案)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品讲义(新教材新高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0-08 13:55:37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4讲 文言词语和文化常识
目 录
01 考情分析·备考策略 2
02 知识导图·思维引航 3
03 考点突破·考法探究 4
04 热考题型·解题策略 4
05 真题感悟·命题洞见 5
文言文阅读(理解常见文言实词、虚词)
近三年新课标卷的第11题题干设置是“下列对材料中(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从题干指令看,本题是综合性考察,涉及的面很广,至少有三个方面:
一是所考词语在文中的意思,尤其要区分多义词的语境意思。如果题目出得难一点,可能还会考教材中没有出现过的意思,甚至会考有区别于词典解释的临时意义。
二是与所考词语相关的其它方面的理解,比如与成语中的相同词语意思比较、与之前学过的课文中某某处词义是否一致、是否涉及古今变化等。
三是命题人的“解说”是否合乎原文语境,包括与人物形象、作品主题的关联,有没有过度解读或偏狭理解等,如2023年新课标Ⅰ卷“具臣”的解说,就是命题人根据语境推测出来的。
【考情分析】
“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是古代文阅读中每年必考的两个考点。“常见”,这是规定的考查范围,实词规定为120个,虚词规定为18个;“在文中”,强调的是根据具体语境来理解,而不是死记硬背其含义或用法。
一、了解词语理解命题特点
1.注重“教考衔接”。虽然试题考查的加点词语都出自课外,但与教材内容高度相关。试题有可能要求考生将加点词语与课内词语进行比较,判断异同,是否能够准确掌握课内词语直接关系到能否正确作答;试题也有可能要求考生判断选项中关于加点词语的表述是否正确,考生往往能够在语文教材中找到该词语,虽然所在语句不同但词语意思或用法相同,通过迁移课内知识就能破解课外词语。试题在以这样的方式告诉考生要重视课内知识的学习和迁移。
2.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该题考查范围广,不仅包含对文言文重要词语意义的考查,而且包含对与之相关的各种文言现象等内容的考查,同时关涉对成语、文化常识等知识点的考查。虽然关联的考点众多,但都指向文言文的基础知识。本题的设置有利于引领学生积累文言词语、梳理文言现象、掌握古代汉语的基本语法知识,夯实基本功。
3.注重比较分析。该题的相当一部分选项需要考生将考试遇到的新问题和日常学习应知应会的旧知识展开比较,这种命题方式除引导学生重视教材学习外,还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品质,加深了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和对旧知识的巩固,有利于学生结合语境辨别重要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也便于学生开阔眼界,举一反三,形成知识体系。
二、了解文言词语考查新题型
2022年高考全国甲、乙卷所用的词语考查题型,即把考试材料中的一个实词与教材内的同一个实词进行词义异同比较,进而形成正确判断。这种题型答题的主要方法是以熟推生法:把教材内实词的词义代入那个陌生例句中去,再把该实词例句代入上下文中看是否合适。当然,此法使用的前提是熟知教材例句中该实词的词义。
三、掌握文言实词方法攻略
文言实词主要指名词、动词、形容词和数量词。这些词是构成文言文的主体,是学习文言文的关键。常见文言实词数量多,变化多,而且文言实词绝大部分是一词多义的,词义是不定项的,完全采用逐词逐义识记,是根本不可能的,但我们可以结合上下文来判定实词的含义,上下文这个语境是相对稳定的,语境可以帮助我们确定词义的。对文言文文意的把握、文言断句的考查、语句翻译的考查,都是基于对实词含义的理解;没有对实词含义的正确理解,就无法正确解答这些题目。
【温馨提醒】
1.把握“教考衔接”的命题趋势,高度重视语文教材,高度重视语文日常学习。就文言文阅读而言,务必做到对文言文常用词语意义的准确记忆、用法的透彻理解。
2.在文言词语充分积累的基础上,自主进行文言现象的梳理、整合。“新课标”在高中语文“课程目标”中明确指出:“通过梳理和整合,将积累的语言材料和学习的语文知识结构化,将言语活动经验逐渐转化为具体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并能在语言实践中自觉地运用。”面对复杂的文言现象,学生的自主梳理、整合非常必要,有益于知识的融会贯通,也有利于学生提升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形成结构化的知识体系。
3.引导学生在阅读文言文时做批注,形成持续性的阅读策略。批注的方法古已有之,非常适合学生的文言文学习。关键是教师要让学生的批注行为更规范、更有效,形成常态,养成习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可以批注重要词语的意义,批注各种文言现象,批注以前学过的相关字词语句,也可以批注文章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等。这种方法既适用于课内学习,也适用于课外阅读,既适用于高三备考,也适用于高一、高二的日常学习。批注持续进行,不仅会增加学生文言词语的积累,加深学生对文言现象的理解,从而提升第11题的正答率,同时有利于学生“文”“言”并重,更加深入地理解文本,最终提升文言文阅读的综合能力。
文言实词“推断7法”
1.字形推断法
汉字虽历经演变,但表意的功能并没有丧失,因此,通过对字形结构(主要是象形字、会意字和形声字)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推知字的意义。如“天”与五谷有关,“贝”与金钱有关,“皿”与器皿有关,“系”与捆绑有关,“纟”与丝织品有关。
2.成语推断法
成语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词义,因此我们可以根据成语的意义、用法,推断文言实词的含义。
3.联想推断法
很多实词的意义都能在所学课文中找到印证。因此,我们要善于联系课内所学实词的含义,排断试题中的实词含义。
4.语法推断法
句子的结构是固定的,组合也是有规律的。词在句中所处的语法位置,为我们推断词义提供了依据。主语、宾语一般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由动词、形容词充当,状语大多由副词充当。
5.语境推断法
利用语境(句内语境和句外语境)来推断实词的含义,这是最主要的推断方法。
6.结构推断法
文言文中,排比句,对偶句、并列句对举的语言现象很多。在对举句中,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词义相近、相反或相对,因此,通过对已知词语的词义、词性进行分析,就可以推知未知词语的词义、词性。
7.通假推断法
当到一个句子中某字的本义、引申义都讲不通时,便可以从通假字角度考。然后根据通字与本字大多音同音近、字形也相近的特点推知本字。
文言虚词“推断7法”
1.语境推断法
虚词通常有多种用法,因此要确定其具体意义和用法,必须结合具体的上下文,利用文意解题。
2.语法推断法
这种方法是根据词语在句子中所作的句子成分来推断,不同的句子成分决定了词语的词性和用法。
3.标志推断法
一些特殊文言句式是以某些虚词为标志的,如表被动的“见”“于”“为”“为所”,表示宾语前置的“之”“是”;含有虚词的固定格式“是以”“无以”“有所”等。
4.句位推断法
一些虚词在句中不同位置就起不同作用。如“其”,在句首一般作代词(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还常作语气副词,表反问或揣测(其李将军之谓也);在句中动词后一般是代词(秦王恐其破璧);在名(代)词后一般是语气副词,表期望、祈使语气(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5.对称推断法
语言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句子,其对应位置上词语的用法往往相同或相似。由此可从句中熟悉的虚词的用法,推断对应位置的虚词的用法。如“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赤壁赋》)中“以”和“而”处于对应位置,“而”是表并列的连词,由此可推断“以”也是表并列的连词。
6.句意推断法
根据句子的大意推断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如“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劝学》)一句的大意是“堆积上石成为高山,风雨(就会)在这里兴起”,由此确定“焉”是兼词“于之”“于此”,“兴焉”即“在这里兴起”。
7.词性推断法
有些文言虚词的词性不一样,用法也不一样。如《兰亭集序》中的“及其所之既倦”和“不能不以之兴怀”两句,前一个之”是动词(往、到达);后一个“之”是代词(代指“向之所欣……已为陈迹”),通过词性即可推断二者不一样。
文化常识考情微观
年份 卷别 考查内容 提问方式 命题特点
2024 考查实词和虚词,淡化文化常识
2023 新高考Ⅱ卷 金、刁斗 下列对文(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考查范围极其广泛,重点集中在官职、称谓、礼法、科举等方面。 ②以熟悉的古代文化常识为主,兼顾生僻的文化常识。但生僻只是表面上的,实则暗含了诸多“熟悉”因素,有的与教材密切相关,有的与选文内容密切相关。 ③设误点细小,多放在对象误用、范围扩大、职责混淆、时间颠倒等方面。 ④自2022年开始,不再单独考查古代文化常识;2023年全国新高考两套试卷中,只有两个选项与文化常识有关,这预示着文化常识开始逐渐退席。而古今异义、成语、文言句式和教材中词语已进入考查范围。
2022 新高考Ⅰ卷 寡人、百乘、国门
新高考Ⅱ卷 衔枚、车驾
2021 新高考Ⅰ卷 甲子、宗室、海内、庶务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新高考Ⅱ卷 京口、遗民、部曲、传檄
2020 新高考Ⅰ卷 辇下、东宫、殿下、追比
新高考Ⅱ卷 乡试、宦官、晏驾、执政
古代文化常识题重在考查识记能力,但由于该考点所考查的词语大多是从文言文材料中引发来的,故兼考理解能力和推断能力。对于这一考点的复习,我们首先应分析高考所涉及的考点,明确备考方向。近几年,高考考查的重点是官职、称谓、礼法、科举等方面的文化常识。
(一)官职
自2015年全国卷开始考查文化常识起,官职类的知识点一直是历年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官职包括官署类与官制类,既有中央官职,又有地方官职,重点是中央官职。
下面是历年高考考过的官职常识,请判断正误,如错误,请说明理由。
第一组
1.(2021·全国乙)大理丞,大理丞是大理寺的重要官员,大理寺是我国古代掌管刑狱的官署。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20·全国Ⅰ)司农是官名,又称为大司农,主要掌管农桑、仓储、租税等相关事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20·全国Ⅰ)当轴,指做官处在重要的位置;当轴者则指身居显赫职位的当权官员。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020·全国Ⅲ)太守是郡一级的最高行政长官,主要掌管民政、司法、军事、科举等事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020·新高考Ⅱ)执政指掌管国家政事,又指执掌国家大权的重臣,还可作为高级官员的通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2019·全国Ⅲ)令尹,春秋战国时期楚国设置的最高官位,辅佐楚国国君,执掌全国的军政大权。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2016·全国乙)古代朝廷中分职设官,各有专司,所以可用“有司”来指称朝廷中的各级官员。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2016·全国乙)首相指宰相中居于首位的人,与当今某些国家内阁或政府首脑的含义并不相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2016·全国丙)教坊司是管理宫廷音乐的官署,专管雅乐以外的音乐、歌舞的教习等演出事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组
1.(2016·全国甲)吏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文官任免、考核、升降、调动等,长官为吏部尚书。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16·全国丙)礼部为六部之一,掌管礼仪、祭祀、土地、户籍等职事,部长官称为礼部尚书。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15·全国Ⅰ)兵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全国武官选用和兵籍、军械、军令等事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称谓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传统社会是一个礼法社会,非常讲究称谓,称谓也反映了被称者的身份和地位。其中,与皇帝、皇家有关的称谓是重点。
下面是历年高考考过的称谓常识,请判断正误,如错误,请说明理由。
第一组
1.(2022·新高考Ⅰ)寡人意为寡德之人,在文中是魏王自称,春秋战国时期君主常如此谦称自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22·新高考Ⅱ)车驾,文中以帝王所乘车马代指帝王,与古诗文中“丝竹”代指音乐用法相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17·全国Ⅰ)以字行,是指在古代社会生活中,某人的字得以通行使用,他的名反而不常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015·全国Ⅱ)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名是出生后不久父亲起的,字是二十岁举行冠礼后才起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组
1.(2021·新高考Ⅱ)遗民,指改朝换代后仍然忠于前朝的人,也泛指沦陷区的人民,文中(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今遗民既遭残贼)指后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21·新高考Ⅰ)宗室,是古代社会中对与君主同一宗族血亲的称谓,历代皇族例称为宗室。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21·全国甲)庙社,庙指宗庙,社指社稷,庙社在古代常用来借指国家朝廷。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020·全国Ⅱ)禁中,又称禁内,指皇室宗族所居之处,因所居宫室严禁随便进出得名。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020·新高考Ⅰ)辇下,又称为辇毂下,意思是在皇帝的车驾之下,常常用作京都的代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2020·新高考Ⅰ)东宫是古代皇家宫殿的称呼,由于是太子所居之宫,用来借指太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2020·新高考Ⅰ)殿下是古代对太子、诸王、丞相的敬称,礼尊意味次于敬称皇帝的陛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2018·全国Ⅲ)御名指皇帝名讳,古代与皇帝有关的事物前常加“御”字,如御玺指皇帝印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2017·全国Ⅲ)近侍是指接近并随侍帝王左右的人,他们不仅职位很高,对帝王的影响也很大。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2016·全国甲)中宫是皇后所居之宫,后来又可以借指皇后,这与东宫又可借指太子是同样道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2015·全国Ⅰ)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有时也可指其他儿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礼法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礼法类文化常识一直是高考的考查重点,它包括礼仪礼制和政治礼法,后者是考查重点。下面是历年高考考过的礼法常识,请判断正误,如错误,请说明理由。
第一组
1.(2023·全国乙)血食,指受享祭品,古代祭祀时宰杀牛、羊等做祭品,取血以祭,称为血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21·全国乙)减膳,古代帝王遇到天灾等让自己感到内疚的情况时,常食素或减少肴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19·全国Ⅰ)礼乐指礼制和音乐,古代帝王常常用兴礼乐作为手段,以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018·全国Ⅱ)顿首,即以头叩地而拜,是古代交际礼仪;又常常用于书信、表奏中作为敬辞。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017·全国Ⅰ)母忧是指母亲的丧事,古代官员遭逢父母去世时,按照规定需要离职居家守丧。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组
1.(2021·新高考Ⅰ)庶务,指国家的各种政务,后来专指朝堂之上跟军国大事相关的各种急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21·新高考Ⅱ)传檄,檄指檄文,是古代官府用以征召、晓谕声讨的文书,传檄即传布檄文。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20·新高考Ⅱ)晏驾是帝王死去的委婉说法,“晏”义为晚,晏驾指帝王车驾未能按时发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020·全国Ⅲ)居摄是指古代帝王因年幼不能亲政,大臣代居其位来处理政务的一种制度。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019·全国Ⅱ)变法是指对国家的法令制度作出重大变革,商鞅变法为秦国富强奠定了基础。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2019·全国Ⅰ)诏令作为古代的文体名称,是以皇帝的名义所发布的各种命令、文告的总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2018·全国Ⅰ)“践阼”原指踏上古代庙堂前台阶,又表示用武力打败敌对势力,登上国君宝座。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2016·全国乙)建储义为确定储君,也即确定皇位的继承人,我国古代通常采用嫡长子继承制。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2015·全国Ⅱ)嗣位指继承君位,我国封建王朝通常实行长子继承制,君位由最年长的儿子继承。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2015·全国Ⅰ)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如高祖、太宗、钦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2015·全国Ⅱ)谥号是古代帝王、大臣等死后,据其生平事迹评定的称号,如武帝、哀帝、炀帝。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科举
有关科举类的文化常识繁而杂。首先,应精准掌握教材上的相关常识;其次,理清科举类文化常识的大致脉络,并将之科学分类;最后,分类识记,并适当联系现实,重点识记与乡试、会试、殿试相关的内容。下面是历年高考考过的科举常识,请判断正误,如错误,请说明理由。
1.(2020·全国Ⅰ)殿试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最高一级的考试,在殿廷举行,由丞相主持。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20·新高考Ⅱ)乡试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之一,由各地州、府主持,考生来自全国各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18·全国Ⅱ)茂才,即秀才,东汉时为避光武帝刘秀名讳,改称茂才,后世有时也沿用此名。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017·全国Ⅲ)状元是我国古代科举制度中一种称号,指在最高级别的殿试中获得第一名的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015·全国Ⅰ)登进士第,又可称为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刑罚
高考对刑罚常识的关注,是与我国依法治国的政策一致的。对此,考生既要整体把握我国古代各种常见的刑罚名称,也要熟悉每种刑罚适用的对象及程度,注意类似刑罚的差别。
下面是历年高考考过的刑罚常识,请判断正误,如错误,请说明理由。
1.(2021·全国乙)抵极刑,抵刑即处刑,抵极刑指犯人受到死刑外加上尸体示众的极端刑罚。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20·新高考Ⅰ)追比指旧时地方官吏严逼限期办事,逾期以杖责等表示警惩,继续追逼。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19·全国Ⅱ)黥是古代的一种刑罚,在犯人脸上刺上记号或文字并涂上墨,在刑罚之中较轻。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018·全国Ⅲ)“株”,本义树根,根与根间紧密相连,因而“株连”又指一人有罪而牵连他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017·全国Ⅱ)收考,指先行将嫌犯拘捕关进监狱,然后再作考察,进行犯罪事实的取证工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文史常识
文史常识涉及的范围更广,既有文化、文学层面的,又有历史方面的。不过,高考考查的文史常识是高中毕业生应知应会的。这一点从下面高考所考过的相关文史常识中就可以看出。
下面是历年高考考过的文史常识,请判断正误,如错误,请说明理由。
1.(2020·全国Ⅱ)四六之制,即骈文,因在发展中逐渐成为相对整齐的四六句式而有此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20·全国Ⅲ)周公是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弟,曾辅佐周武王讨伐商纣王最终夺取天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19·全国Ⅰ)诸子百家是先秦至汉初学术派别的总称,其中又以道、法、农三家影响最深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019·全国Ⅱ)缪公即秦穆公,春秋时秦国国君,在位期间任用贤臣,使国力趋强,称霸西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019·全国Ⅲ)三晋,春秋末韩、赵、燕三家分晋,战国时的韩、赵、燕三国,史上又称“三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2018·全国Ⅰ)《三坟》《五典》传为我国古代典籍,后又以“坟籍”“坟典”为古代典籍通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军事、地理、历法
下面是历年高考所涉及的古代军事、地理、历法方面的文化常识,请判断正误,如错误,请说明理由。
第一组:军事
1.(2022·新高考Ⅱ)衔枚指在口中横衔着枚。枚的形状像筷子,是古代行军时用以禁止喧哗的器具。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21·全国甲)辎重,文中(斩偏将,获其辎重)指行军时随军运载的军械、粮草、被服等军用物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21·全国甲)衅鼓,指古代战争时杀人或杀牲取血涂在鼓上以举行祭祀仪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021·新高考Ⅱ)部曲,原指古代豪门大族和将领招募的私人军,文中(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是指部队的编制单位。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组:地理
1.(2021·新高考Ⅰ)海内,即国内,古人认为我国疆土四面环绕着大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21·新高考Ⅱ)京口,古城名,在今江苏省镇江市,是古代长江下游军事重镇,为兵家所重。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组:历法
1.(2021·全国甲)闰月,农历逢闰年加一个月,闰某月指加在某月之前的那个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21·新高考Ⅰ)甲子,甲为天干首位,子为地支首位,干支相配以纪年月日,文中(唐高祖武德九年秋八月甲子)是纪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17·全国Ⅲ)上元是我国传统节日,即农历正月十五日元宵节,是春节后第一个重要节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化常识题的答题原则和方法
近两年高考有关文化常识的考查点随文设置,涉及面广,规律性不强。答题时应遵循以下原则和方法:
1.“三结合”原则
(1)结合文本。要锁定该专有名词出现的区域,尽量从语义相关处推断。
(2)结合教材。遇到专有名词时,要尽量关联教材,链接教材语境。
(3)结合生活。当遇到陌生的专有名词时,可联想生活常识、共识性话语作答。
2.五方法
(1)调动积累直接判
该方法主要是依据平时各种知识的积累直接判定选项的正误。
①联系生活常识和历史知识。如“陛下”,我们就可以联系古装电视剧中臣民对皇帝敬称“陛下”等。再如“吏部”,可以依据初中历史所学的中国古代的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等相关知识直接判断。
②联想教材所学知识。初高中语文教材课下注释及附录文章中的专有词语、古今异义、文学知识等很多都属于古代文化常识,做题时可结合它们来进行判断。
(2)剖析词语巧推断
试题中的文化常识词语可通过对构成词语的语素及其结构方式的分析,或联系相关成语,剖析语素内涵,解读词义,借此推断题目的正误。如“黜陟”指官吏降免或升迁。联系“罢黜”一词,“黜”应指降职或罢免;结合“陟罚臧否”一词,“陟”应指升职。
(3)结合语境深推断
揣摩文言文中文化常识词语的含义,需要结合具体语境,从文中搜索相关信息加以推断。如2021年新高考Ⅱ卷第11题C项对“部曲”的解释:文中是指部队的编制单位。而原文是“(祖)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将”是带领,“百余家”指其军队共有一百多户人家。显然,选项解释不合乎语境。
(4)借助逻辑帮判断
通过分析选项的语言表述,发现其中存在的逻辑问题,从而判断选项的正误。如2020年全国卷Ⅲ项中解说“太守是郡一级的最高行政长官,主要掌管民政、司法、军事、科举等事务”。“行政长官”管理治民、进贤、决讼、检奸,还可以自行任免所属掾史,而“军事、科举”类的事务不由“行政长官”掌管。
(5)遇生判对灵活断
高考考查的大多是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一般不会把冷僻的专有名词作为错项设置。所以,如果出现较生疏的古代文化常识,一般认为此项表述正确。
以上五种技法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综合使用。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贞观元年,太宗曰:“古者断狱,必讯于三槐、九棘之官,今三公、九卿即其职也。自今以后,大辟罪皆令中书、门下四品已上及尚书九卿议之。如此,庶免冤滥。”由是至四年,断死刑,天下二十九人,几致刑措。贞观五年,张蕴古为大理丞。相州人李好德素有风疾,言涉妖妄,诏令鞫其狱。蕴古言:“好德癫病有征,法不当坐。”太宗许将宽宥。蕴古密报其旨,仍引与博戏。持书侍御史权万纪劾奏之。太宗大怒,令斩于东市。
(节选自《贞观政要·刑法》)
A.三槐,相传周朝宫廷外种有三棵槐树,三公朝天子时,面向三槐而立。后以之喻“三公”。
B.大辟,古代五刑之一,一种砍头的刑罚,商、周、春秋、战国等时期为“死刑”的通称。
C.中书,三省之一,古时中央政权执行部门。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分别负责审议、决策和执行。
D.博戏,古代汉族民间的一种赌输赢、角胜负的游戏。实质上也是一种有赌博色彩的游戏。
了解高考文化常识题设误手法
1.张冠李戴:2020年全国Ⅰ卷第11题B项,殿试本由皇帝亲自主持,却被说成“由丞相主持”。
2.扩大范围:2020年新高考Ⅱ卷第11题A项,乡试考生本是来自各地州、府,却被说成“来自全国各地”。
3.不明职责:2020年全国Ⅲ卷第11题A项,太守的职责本来是掌管地方行政事务,却把“军事”“科举”强加进去。
4.跳脱背景:2015年全国Ⅱ卷第5题C项,解说“嗣位”,本来是由嫡长子继承君位,却说成“由最年长的儿子继承”,忽略了嫡庶之别。
5.无中生有:2021年全国乙卷第11题B项,解说“抵极刑”,抵极刑只是指对犯人处以死刑,没有外加将尸体示众的做法。
6.前后调位:2021年全国甲卷第11题C项,“闰某月”指加在某月之后的那个月,而不是“加在某月之前的那个月”。
多义实词
多义实词一直都是文言文阅读考查的重点。“一词多义”即一个词具有多种含义,乃至属于不同词类。这种现象在现代汉语中较常见,在以单音词为主的文言文中更是普遍。一般来说,词的意义有本义、引申义、比喻义之分。
1.本义
在多义词的诸多义项中,总有一个是最原始、最基本的意义,称为本义。如“向”的最初意义是“朝北的窗户”,“兵”的最初意义是“兵器”,“走”的最初意义是“跑”等。
确定多义实词本义的关键是看该字的造字方法,从其构造的字形或形旁推导出其本义。另外,在字典、词典上列为第一条的往往是该字的本义。
2.引申义
引申义是从本义引申出来的意义,同基本意义相类似、相对立或相关联。词义的引申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
(1)连锁式:本义和引申义环环相扣,步步延伸开去,因此各引申义与本义之间的联系有疏有密。例如:
(2)辐射式:词义的引申环绕着一个中心向不同的方向展开,各引申义与本义之间的联系紧密度相同。例如:
由此不难看出,词义引申的一般规律是由具体到抽象,由个别到一般。
3.比喻义
词的比喻义是在比喻的基础上所产生的意义。因为它运用比喻的手法,使语言风格特殊,色彩鲜明,所以跟引申义并列,成为转义的一种。例如:
理解小练 “涉”在文言文中有下列义项:①进入,到;②渡水;③经历;④学习,阅览;⑤步行渡水。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出相应的序号,了解该词由本义到引申义演变的特点。
―→―→―→―→
答案 ―→―→―→―→
文言实词积累方法
文言文学习的关键是掌握实词,实词的问题解决了,文言文学习的难题也就迎刃而解了。文言实词是高三文言文复习的重点和难点,难就难在它面广量大,需要长时间的记忆、积累。对于高考文言文来说,考生到底要积累多少实词?具体包括哪些实词?如何做到有效而高效地积累呢?
(一)文言实词积累的范围和数量
一般而言,凡是教材中出现的文言词语,尤其是高中文言教材中的文言词语,均属于积累、掌握的范围。
1.核心实词:200个
一级核心实词:120个(见《高考必背》)。它们为广大师生所公认。
二级核心实词:80个。
按 拔 拜 报 暴 备 比 币 辟 薄 裁 操 策
差 长 陈 称 出 处 传 垂 次 存 错 贷 德
独 多 夺 发 伐 方 分 奉 赋 干 苟 购 果
会 计 将 矜 景 竟 居 课 理 名 命 逆 披
趣 让 稍 舍 身 审 师 释 视 疏 图 委 闻
文 务 息 系 向 延 夷 意 引 游 责 直 置
志 中
  
2.高频实词:80个
白 表 第 反 奉 废 伏 姑 躬 怀 号 径 加
觉 旧 激 极 据 略 论 敛 谋 内 难 遣 趋
起 饶 夙 收 市 岁 署 事 矢 输 深 脱 听
通 谓 衔 雅 遇 援 寓 御 有 缘 言 状 征
止 张 著 自 主 字 至 遂 作 足 伯 临 效
许 益 云 业 退 肆 迫 强 简 能 求 生 达
观 采
(说明:除一级核心实词外,其余实词是梳理近十年来各地高考卷实词出现频率而得出的。如果掌握了这些词,就可以较好地作答文言文阅读题。如果要想学得更加扎实稳妥,自然是“韩信将兵,多多益善”。)
(二)文言实词积累方法
1.分类记忆法
文言实词浩繁复杂,适当地归类识记,效果很好。例如古代表示官职调动的词语,表授予的,如征、召、辟、拜、除等;表罢免的,如黜、罢、免、削、夺、废等;表调动的,如迁、调、改、转、出、徙等。例如表示人物类的词语,表年龄的,如孩提、豆蔻、及笄、加冠、而立;表性情的,如直、清、聪、狡、佞、贪等;表修养、才华的,如精、修、通、博涉、善属文等。又例如表示社会状态的词语,如治、乱、兴、衰、盛等。
运用小练1 在下面横线上填出恰当的词语。
(1)与学校有关的词语:庠、序、太学、书院、国子监、童生、诸生等。
(2)表示少数民族称谓的词语:蛮、夷、戎、狄等。
2.源流识记法
对于多义实词,可以根据其本义,再引申到其他义项,由源通流,十分好记。
3.故事助记法
对于复杂的多义词,可以把它们编成一个个小故事来记忆。如对于常见的120个实词,已有完整的一套故事集。如“疾”:
蔡人有足疾(病),不能疾(快)走。家人寻医。镇上有医,术高,常解民之疾(病痛)苦。后蔡人愈,家人谢医曰:“乡间有庸医,尝疾(嫉妒)尔术,所幸未听之也。”医曰:“吾疾(痛恨)天下如此者。”
可依据此例自己也编制一些小故事来记忆实词。在这里特别推荐《乌有先生历险记》,该篇两千来字的文言文,囊括了常见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对复习、掌握文言文有很大帮助。
运用小练2 试以“奇”“属”为主体,编写历史小故事,把这两字的义项尽可能地罗列进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导图识记法
借助思维导图进行单个实词的发散联想,可以有效地进行归类,极大地丰富拓展实词,最终形成实词网络。如“望”的义项思维导图:
运用小练3 请以“疾”“族”为例,结合其义项,画出它们的义项思维导图。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一义多词类聚法
此法是把文言文中表达同一种意思的几个实词放在一起识记、学习。如“望”“疾”都有“恨、怨恨”之义,我们可以将之归为“怨恨”类,并将其他表示“怨恨”的实词归纳到一起,可借助思维导图呈现。
运用小练4 在下面横线上填出恰当的词语。
(1)表示“责备”的实词:过、望、谴、非、尤、咎、责、诛、诘等。
(2)表示“赞许”的实词:多、嘉、誉、与、称、叹、许、道、褒等。
(3)表示“私下、暗暗地”的实词:阴、潜、微、间、私、窃、暗、偷、密等。
(4)表示“掌管”的实词:典、知、守、职、执、序、司等。
(5)表示“去、到、往”的实词:之、适、如、道、造、诣、至、趋、徂等。
(6)表示“轻视、看不起”的实词:小、易、轻、少、鄙、薄等。
(7)表示“拜访”的实词:顾、访、拜、谒、诣、过、造、存等。
(8)表示“告诉”的实词:诏、敕、诫、白、禀、谓、喻、陈、谕、赞等。
(9)表示“违背”的实词:违、背、乖、忤、逆、牾、倍(同“背”)、迕等。
(10)表示“劝说”的实词:说、劝、讥、讽、谏、规等。
(11)表示“继承”的实词:继、续、承、绍、嗣、袭、缵等。
(12)表示“丰收”的实词:丰、登、熟、稔、穰、岁、年等。
(13)表示“收成不好、荒年”的实词:凶、俭、饥、歉、馑等。
6.同句比较法
在文言文学习中,我们对一词多义或一词兼属数类的现象,常常采用异句比较法来辨析。而运用同句比较法,既减少了所比较的例句,易于记忆,又便于比较,加深对文言词义的印象,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例如《鸿门宴》中,“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两个“置”,第一个是“放”义,第二个则是“扔、弃”义。
运用小练5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师说》)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六国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六国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鸿门宴》)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报任安书》)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言词语课内外联合判断题
吴汉,字子颜,南阳人。韩鸿为使者,使持节,降河北,人为言:“吴子颜,奇士也,可与计事。” 吴汉为人质厚少文,造次不能以辞语自达。邓禹及诸将多所荐举,再三召见,其后勤勤不离公门。上亦以其南阳人,渐亲之。上既破邯郸,诛王郎,召邓禹宿,夜语曰:“吾欲北发幽州突骑,诸将谁可使者?”禹曰:“吴汉可。禹数与语,其人勇鸷有智谋,诸将鲜能及者。”上于是以汉为大将军。汉遂斩幽州牧苗曾,上以禹为知人。吴汉与苏茂、周建战,汉躬被甲持戟,告令诸部将曰:“闻鼓声皆大呼俱进,后至者斩。”遂鼓而进,贼兵大破。北击清河长垣及平原五里贼,皆平之。吴汉伐蜀,分营于水南水北,北营战不利,乃衔枚引兵往合水南营,大破公孙述。吴汉兵守成都,公孙述将延岑遣奇兵出吴汉兵后,袭击破汉,汉堕水,缘马尾得出。吴汉性忠厚,笃于事上,自初从征伐,常在左右,上未安,则侧足屏息,上安然后退舍。兵有不利,军营不完,汉常独缮檠其弓戟,阅其兵马,激扬吏士。上时令人视吴公何为,还言方作战攻具,上常曰:“吴公差强人意,隐若一敌国矣。”封汉广平侯。吴汉尝出征,妻子在后买田业。汉还,让之曰:“军师在外,吏士不足,何多买田宅乎!”遂尽以分与昆弟外家。吴汉爵位奉赐最尊重,然但治宅,不起巷第。夫人先死,薄葬小坟,不作祠堂,恭俭如此。疾笃,车驾亲临,问所欲言。对曰:“臣愚无所识知,唯愿慎无赦而已。”病薨,奏谥曰:“有司议宜以为武。”诏特赐曰忠侯。(节选自《东观汉记》卷十)
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衔枚,指在口中横衔着枚。枚的形状像筷子,是古代行军时用以禁止喧哗的器具。
B.差强人意,文中指表现较差,不能令人满意,后来的意思转变为勉强令人满意。
尊重,文中是尊贵显要的意思,现在一般表示敬重、重视,二者的意思不同。
车驾,文中以帝王所乘车马代指帝王,与古诗文中“丝竹”代指音乐用法相同。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字,汉族男子二十岁冠礼,女子十五岁笄礼后,不便直呼其名,故另取一与本名涵义相关的别名,称之为字,以表其德。
B.“韩鸿为使者”与“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琵琶行》)两句中的“为”字含义不同。
C.“使持节”中的“持节”指古代使臣奉命出行,必执符节以为凭证,与《江城子·密州出猎》“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中的“持节”含义相同。
D.“降河北”与“惟庚寅吾以降”(《离骚》)两句中的“降”字含义相同。
3.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为言”与“君家妇难为”(《孔雀东南飞》)两句中的“为”字含义不同。
B.“奇士”,非常之士,奇异之士,指德行或才智出众的人。这里称赞吴汉才能非同一般。
C.“可与计事”与“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六国论》)两句中的“与”字含义相同。
D.“吴汉为人质厚少文”与“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后汉书·张衡传》)两句中的“文”字含义不同。
4.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造次”,在文中是“仓猝、匆忙”的意思,与《三国演义》“张飞听罢,大怒,要斩护送军人,以救卢植。玄德急止之曰:‘朝廷自有公论,汝岂可造次?’”中的“造次”含义不同。
B.“上亦以其南阳人”与“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两句中的“以”字含义相同。
C.“邓禹及诸将多所荐举”与“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师说》)两句中的“及”字含义不同。
D.“不能以辞语自达”与“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送东阳马生序》)两句中的“达”字含义不同。
5.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其后”文中是“这以后”的意思,句中“其”是代词,代指吴汉一次又一次地被召见。
B.“勤勤不离公门”与“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咏史》)两句中的“勤”字含义相同。
C.“渐亲之”与“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芙蓉楼送辛渐》)两句中的“亲”字含义不同。
D.“上既破邯郸”与“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两句中的“既”字含义不同。
6.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召邓禹宿”与“大率用根者,若有宿根,须取无茎叶时采”(《采草药》)两句中的“宿”字含义不同。
B.“夜语曰”与“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两句中的“语”字含义不同。
C.“突骑”意思是用于冲锋陷阵的精锐骑兵。颜师古注:“突骑,言其骁锐,可用冲突敌人也。”
D.“吾欲北发幽州突骑”与“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雨霖铃》)两句中的“发”字含义不同。
7.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诸将谁可使者?”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抗秦”(《阿房宫赋》)两句中的“使”字含义不同。
B.“禹数与语”与“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寡人之于国也》)两句中的“数”字含义相同。
C.“诸将鲜能及者”与“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爱莲说》)两句中的“鲜”字含义相同。
D.“牧”是官名。古代指一州之长。后世借用为对州最高长官的尊称。与《陈情表》“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用二州牧伯所见明知”中的“牧”含义相同。
8.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知人”,文中的意思是有眼光、能体察人的品性或才能。与《道德经·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中的“知人”含义相同。
B.“汉躬被甲持戟”与“童子何知,躬逢胜饯”(《滕王阁序》)两句中的“躬”字含义相同。
C.“遂鼓而进”与“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石钟山记》)两句中的“鼓”字含义不同。
D.“皆平之”与“今操芟夷大难,略已平矣。”(《赤壁之战》)两句中的“平”字含义不同。
9.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分营于水南水北”与“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 (《出师表》)两句中的“营”字含义不同。
B.“引兵往合水南营”与“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过故人庄》)两句中的“合”字含义不同。
C.“奇兵”,文中指特殊的战士,出其不意突然袭击的军队。与《三国演义》第一回“贼众我寡,必出奇兵,方可取胜”中的“奇兵”含义相同。
D.“缘马尾得出”与“白发三千丈, 缘愁似个长”(《秋浦歌》)两句中的“缘”字含义相同。
10.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笃于事上”与“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陈情表》)两句中的“笃”字含义相同。
B.“自初从征伐”与“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过秦论》)两句中的“从”字含义不同。
C.“侧足”指形容因敬重或畏惧而不敢正立。从前面的“笃于事上”可以看出吴汉忠诚皇上,因皇上未能安寝而不敢正立。
D.“侧足屏息”与“宋将军屏息观之,股栗欲堕”(《大铁椎传》)两句中的“屏息”含义相同。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然后”表示接着某种动作或情况之后,翻译为“这样以后”,与《六国论》“然后得一夕安寝”中的“然后”含义相同。
B.“上安然后退舍”与“子若欲战,则吾退舍”(《左传·僖公三十三年》)两句中的“退舍”含义相同。
C.“兵有不利”与“王于兴师,脩我甲兵,与子偕行”(《诗经·秦风·无衣》)两句中的“兵”字含义不同。
D.“军营不完”与“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六国论》)两句中的“完”字含义不同。
1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时令人视吴公何为”与“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项脊轩志》)两句中的“时”字含义相同。
B.“还言方作战攻具”与“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过秦论》)两句中的“作”字含义不同。
C.“隐若一敌国矣”与“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 (《过秦论》)两句中的“敌”字含义相同。
D.“吴汉尝出征”与“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两句中的“尝”字含义相同。
13.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让之曰”与“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鸿门宴》)两句中的“让”字含义相同。
B.“军师”这里是军队的意思,与隆中妙对,巧借东风,巧取四郡,奇袭荆州,六出祁山,七擒孟获的军师诸葛亮的“军师”含义不同。
C.“昆弟外家”,“昆弟”这里指兄弟,“外家”这里泛指母亲或妻子的娘家或外戚。吴汉为国效忠,不治家产。
D.“吴汉爵位奉赐最尊重”与“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舞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荆轲刺秦王》)两句中的“奉”字含义不同。
14.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然但治宅”与“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木兰诗》)两句中的“但”字含义相同。
B.“不起巷第”与“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鸿门宴》)两句中的“起”字含义不同。
C.“不作祠堂”与“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石钟山记》)两句中的“作”字含义不同。
D.“恭俭如此”与“故久立公子车骑市中,过客,以观公子,公子愈恭”(《信陵君窃符救赵》)两句中的“恭”字含义相同。
15.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薨,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也可以用于皇帝的高等级妃嫔和所生育的皇子公主,或者封王的贵族。
B.谥,古代皇帝、贵族、大臣、杰出官员或其它有地位的人死后所加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
C.有司:官吏的通称。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所以称官吏为“有司”。(《廉颇蔺相如列传》)“召有司案图”中的“有司”就是掌管国家地理区域划分的官员。
D.“诏特赐曰忠侯”与“相如度秦王特以诈详为予赵城,实不可得” (《廉颇蔺相如列传》)两句中的“特”字含义相同。
一、理解常见实词
(一)理解常见实词的方法
1.根据语句间比照、映衬关系来理解
例:人之爱子,罕亦能均;自古及今,此弊多矣。贤俊者自可赏爱,顽鲁者亦当矜怜,有偏宏者,虽然以厚之,更所以祸之。
在这段文字中,“顽鲁者亦当矜怜”与“贤俟者自可赏爱”两句构成反义相对关系,“顽鲁者”与“贤俊者”也是反义相对关系,“贤俊”是同义复词,意为“贤良聪明”,与之相反的“顽鲁”也当是同义复词,应该解释为“愚昧而蠢笨”,不能解释为“愚笨而鲁莽”或“顽皮而愚蠢”。“自可赏爱”与“亦当矜怜”表述的是对两者应有的态度。它们之间不是相反的关系,“赏爱”是两个词,意为“赞扬宠爱”,“矜悯”也是两个词,意为“同情怜悯”。最后两句“虽欲厚之,更所以祸之”,一是说主观愿望,一是意想不到的后果,“厚”,厚待,看重,作动词用,“祸”也应是动词,即造成灾祸。
2.借助语法结构作推断
例:①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解先入关破泰
②视之,弄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胫,意似良
③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
④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本例四句皆来之课本,怎样理解其中的四个“意”呢?句①的“意”作动词,后面带有宾词语,应解释为“料想”;句②的“意”作主语,为名词,句④的“意”用法与此相同,联系前文,可知应解释为“样子”;句③的“意”作“无”的宾语,自然也是名词,应解释为“意图”或“心意”。
3.根据前后述说的内容作推断
例:①又以適去,意不自得
②(郭)永以书抵幕府
句①的“適”是什么意思,根据“意不自得”可以推知“適”同“谪”,“又以適去”,是“又因为被贬而离开”。句②的“抵”是多义词,这里是什么意思?前文说,太原地方长官总是任用名望很高的人,每次宴请耗费千金,这些钱都是从各县搜刮来的,对大谷县征敛尤为紧迫,于是“永以书抵幕府”,意思是:郭永写信送到太原帅幕府。抵,送达。
理解文言实词的基本原则是依据语境,即上下文。上列三点,,只是把这“语境”具体化。
(二)理解实词应注意的问题
1.注意词的古今义
文言实词,有的与现代汉语意义完全相同,有的完全不同。这两类词都可以不去管它,重点应放在古今既有联系又有差别的实词上。如“食已与与如也”的“已”今作“已经”,这里是“罢”“完”的意思;如“偷”,古义有苟且、马虎、刻薄等意,今为偷窃。理解时不能不辨古今差别而随便地以今义释古义。
2.注意单音词和双音词
文言以单音词居多,汉语以双音词居多。不要把两个连用的单音词误判白话文中的双音词,如“妻子”、“地方”、“指示”等。
3.注意通假现象
古代汉语常有通假字。一是音同音近通假,如“蚤”通“早”,“要”通“邀”,“裁”能“才”,“禽”通“擒”,“卒”通“猝”;二是形近通假,如“说”能“悦”,“谕”通“喻”。因此,理解时不要误把通假字作为本字。如 “以身徇国” ,“乃是天子报尔先人之徇命也”中的“徇”通“殉”,看不出来,就会解错。
4.注意偏义复词现象
所谓偏义复词,京是由两个意思相近、相对或相反的语素构成的词,其中一个词素表示意义,另一个只作陪衬,如《孔雀东南飞》中“昼夜勤作息”、“便可白公姥”、“我有亲父兄这三句中,“作息”只有“作”的意义,“公姥”只有“姥”的意义,“父兄”只有“兄”的意义。如果不解依据上下文看出它们是“偏义”,就会理解错误。
5.要注意一词多义
一词多义,在文言中是常见的语言现象,应根据具体语境作辨别。如“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中的“举”是“全”的意思(与“独”相对);“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中的“举”,根据前后文,应解释“攻取”。
二、理解常见虚词
(一)理解虚词用法的方法
1.全面复习,掌握常见用法
文言虚词,大多“身尊数职”,一词多用。复习时应对使用频率高的虚词的常见用法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如“以”,可以作介词,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译为“拿”“凭借”“依据”“按照”。如“余船以次进”中的“以”应译为“按照”;可以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译为“由于”“因”,如“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中的“以”;也可以表示行为动作的对象,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如“(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中的“以”。“以”还可以用作连词,用法与“而”相近,只是不表示转折。“以”作连词时,还可以表示目的关系,译为“来”“用来”“以致”等,如“作《师说》以贻之”中的“以”,译为“用来”;还可以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如“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中的“以”可译为“因为”。
只有通过全面复习,掌握其常见用法,考试时才能结合语境作辨别。
2.根据语境,辨明具体用法
掌握文言虚词的常见用法是基础,根据具体语境作辨别是能力。根据语境,先要分析语境,分析具体的上下文,找出意义之间的关系,方能辨别其用法。用“以”作例子来说明。“不愈于养以遗患乎”一句中,“愈”通“逾”,超过,胜过,“养”养蝗虫,放纵蝗虫“遗患”表示结果,据此可知“以”是连词,当译为“以致”。“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根据“以”前后的意义关系可以认定,句中的“以”是连词,可译为“用来”。“孤违蹇叔,此辱二三子”,“辱二三子”的意思是:使你们遭受羞辱,根据前后的意义关系,可以认定句中的“以”是连词,可译为“以致”、“因而”。
(二)理解虚词应注意的问题
1.分清虚实
文言中的“虚词”与今天所说虚词的概念是不完全相同的。文言虚词多由实词转化或借用而来的,因此有的词既可作实词,也可作虚词,阅读时应加以辨别。如“适”,在“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中,作动词,出嫁;在“余自齐安身行适临汝”中,作动词,往、到;而然“适大病,不解行”中,作副词,译为“恰好”。
2.辨明用法
所谓辨明用法,就是根据上下文。从多种用法中认定其属何种用法。如“执手相看泪眼”中的“相”,表示互相,而在“当以《晋书》相付”中的“相”就不是“互相”之意,而是作代词用,“相付”即“付之”。又如“见”,在“君既若见录”中,是前置代词,“见录”就是记住我;在“徒见欺”中,则表示被动,“见欺”,即被欺。
3.分辨古今
有些虚词,古今用法是不同的,应注意辨别,如“所以”,今天是表示结果的连词,而在古代却用法多样,如在“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中,表示“…………方法”,可译为“依靠”;在“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一句中,则表示“……的原因”。又如“溺者入水,拯之者亦入水。入水相同,所以入水者则异”,句中的“所以”也是表演原因,后两句可译为:他们同样是落入水中,但落入水中的原因却是不同的。
4.注意特殊
所谓特殊,一是指兼词。如“诸”,可以相当于“之乎”、“之于”,“焉”,可以相当于“于之”;“盍”,相当于“何不”等。二是虚词连用。连用是为了加强语气,多用于句末,其重点总是在最后一个,如“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表达语气的重点在“矣”上。
虚词也有单音双音的问题。如“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句中的“至于”是动词“至” 与介词 “于”的连用,不要把它混用于现代汉语表示轻微转折的连词“至于”。
【类题举隅】
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伐,文中是自我夸耀的意思,与《老子·四章》“自伐者无功”的“伐”的意思完全不同。
B.弑,本意是指子杀父、臣杀君,在古人看来这是大逆不道的行为,在文中指厉公被臣子诛杀。
C.惧,文中是警惕的意思,与《谏太宗十思疏》“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的“惧”意思不同。
D.按剑,指用手抚剑,是准备击剑之势,与《鸿门宴》“按剑而跽”的“按剑”意思一样。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字词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壬戌,古代的纪时方式,与《赤壁赋》“壬戌之秋”中的“壬戌”意思相同。
B.止,指停止,与《鸿门宴》“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中的“止”用法不同。
C.趣,指立即、立刻,与《兰亭集序》“虽趣舍万殊”中的“趣”词义不同。
D.几,指几乎,差一点,与《登泰山记》“乙不可登”中的“几”词义相同。
3.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携,指离心、背离,与《归去来兮辞》“携幼入室,有酒盈樽”中的“携”意思不同。
B.诸,相当于第三人称“之”,与《愚公移山》“投诸渤海之尾”中的“诸”用法相同。
C.形,文中指表现、显露、显示,与“喜形于色”“形诸笔端”等中的“形”意思相同。
D.振,同“赈”,赈救、救济,与《过秦论》“振长策而御宇内”中的“振”意思不同。
4.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与”,意为亲附,与“与赢而不助五国”的“与”意思相同。
B.“负”,意为依仗,与“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的“负”意思不同。
C.“区区”,意为小、少,与“是以区区不能废远”的“区区”意思不同。
D.“见”,表示第一人称“我”,与“信而见疑”的“见”用法不同。
5.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担笈负书”与“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齐桓晋文之事》)两句中的“负”字含义相同。
B.《春秋公羊》是专门解释《春秋》的一部典籍,与《左传》《谷梁传》并称为“春秋三传”。
C.“帝省之”与“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荀子·劝学》)两句中的“省”字含义相同。
D.二千石,官秩等级。因所得俸禄以米谷为标准,故以“石”(十斗为一石)称之。
6.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治安,指政治清明,社会安定,与现在所说的“社会治安”的“治安”意思不同。
B.忽,指快速、迅速,与《离骚》“日月忽其不淹兮”中的“忽”词义相同。
C.堂,指正屋。古代宫室前为堂后为室,“升堂入室”喻学问由浅入深,达到很高水平。
D.特,指特意,与《答司马谏议书》“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中的“特”词义不同。
7.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幸,文中指希望,与《孔雀东南飞》,中“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的“幸”意思相同。
B.引,文中是援引之意,与班固的《苏武传》中“虞常果引张胜”的“引”字意思不相同。
C.夺,文中指抢夺,与《齐桓晋文之事》中“百亩之田,勿夺其时”的“夺”字意思相同。
D.亡,文中指使……灭亡,与贾谊的《过秦论》中“追亡逐北”一句的“亡”意思不相同。
8.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遗孙权书”与“小学而大遗”(《师说》)两句中的“遗”词义相同。
B.周瑜,字公瑾,东吴名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描述了他的形象
C.举,这里指拿、用,与《鸿门宴》“杀人如不能举”中的“举”词义不同。
D.诚,这里指如果,与《陈情表》“愿陛下矜愍愚诚”中的“诚”词义不同。
9.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晏驾,字面意为车驾晚出,在古代指帝王死亡的讳辞,“驾崩”一词与其意思相同。
B.遽,意为急忙、马上,与《促织》“遽扑之,入石穴中”中的“遽”意义相同。
C.甲子,在文中是干支纪日,古人以十二天干与十地支相配来纪日,六十次一循环。
D.顾,看,与《五代史伶官传序》“君臣相顾,不知所归”中的“顾”意义相同。
10.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积聚,此处是动词活用作名词,指囤积的粮食。与《劝学》中“假舟楫者,非能水也”的“水”用法一致。
B.夜,此处是名词活用作动词,乘着夜色之意。与《五代史伶官传序》中“函梁君臣之首”一句中的“函”用法一致。
C.顾,回头看、四周看,形容百姓对处境存在不安全感。与《项脊轩志》中“顾视无可置者”中“顾”用法不一致。
D.被,遭受,遭遇。与《屈原列传》中“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一句中的“被”用法不一致。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书,文中专指注书,与《孔雀东南飞》中的“十六诵诗书”的“书”意思相同。
B.瞋目,指发怒而睁大眼睛。与成语“瞋目扼腕”中的“瞋目”意思相同。
C.子,文中指你,古代用于对男子的尊称,如文中的孟子、诸子、季子等。
D.况,指说明,与《赤壁赋》中的“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的“况”意思不同。
1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适,文中指恰逢,与《孔雀东南飞》中“始适还家门”的“适”意思相同。
B.譬如破竹,指进攻像劈竹子一样,节节胜利,毫无阻挡,今演化为成语“势如破竹”。
C.造,文中指去、到,与《屈原列传》中“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造”意思不同。
D.间,文中指离间,与《曹刿论战》中“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的“间”意思不同。
13.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遗,指“舍弃、抛弃”,与《过秦论》“秦无亡矢遗镞之费”中的“遗”词义相同。
B.耻,指“以……为耻”,与《归去来兮辞》“悦亲戚之情话”中的“悦”用法相同。
C.合从,亦作“合纵”,指战国时苏秦游说六国联合拒秦。六国地处南北,故称合从。
D.三代,指中国古代的夏、商、周三个朝代,与现在所说的“祖孙三代”并不一样。
14.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屈,指使……屈服,“舞幽壑之潜蛟”的“舞”指使……起舞,两者用法相同。
B.布衣,本指布制衣服,文中借指平民。古代平民穿粗布衣服,故称。
C.坐,指因为,与《苏武传》中“副有罪,当相坐”的“坐”意思不相同。
D.祖宗,文中指帝王的祖先,与成语“祖宗法度”中的“祖宗”意思不同。
15.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藉,指借助,与《谏逐客书》中“藉寇兵而赍盗粮”的“藉”意思相同。
B.相,指互相,与《孔雀东南飞》中“会不相从许”的“相”意思不相同。
C.驰,是传播、传扬的意思,与成语“驰名中外”中的“驰”意思相同。
D.此之谓,与《鱼我所欲也》“此之谓失其本心”中的“此之谓”意思不同。
1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治,指治理,与《屈原列传》“治乱之条贯”中“治”词义相同。
B.末作,古代常指工商业,与下文中的“本事”所指的行业不一样。
C.宿,指隔夜的,与词语“深仇宿怨”“宿志”中“宿”词义不同。
D.贵,指看重,与《师说》“是故无贵无贱”中的“贵”词义不同。
【真题改编】
(2022全国甲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齐助楚攻秦,取曲沃。其后秦欲伐齐,齐、楚之交善,惠王患之,谓张仪曰:“吾欲伐齐,齐、楚方欢,子为寡人虑之,奈何?”张仪曰:“王其为臣约车并币,臣请试之。”张仪南见楚王,曰:“今齐王之罪甚厚,敝邑欲伐之,而大国与之欢。大王苟能闭关绝齐,臣请使秦王献商于之地,方六百里。若此,则是北弱齐,西德于秦,而私商于之地以为利也,则此一计而三利俱至。”楚王大说,宣言之于朝廷曰:“不榖得商于之田,方六百里。”群臣闻见者毕贺,陈轸后见,独不贺。楚王曰:“不榖不烦一兵,不伤一人,而得商于之地六百里,寡人自以为智矣,诸士大夫皆贺,子独不贺,何也?”陈轸对曰:“臣见商于之地不可得,而患必至也。”王曰:“何也?”对曰:“夫秦所以重王者,以王有齐也。今地未可得而齐先绝,是楚孤也,秦又何重孤国?且先绝齐,后责地,必受欺于张仪。是西生秦患,北绝齐交,则两国兵必至矣。”楚王不听,曰:“吾事善矣!子其弭口无言,以待吾事。”楚王使人绝齐。张仪反,秦使人使齐,齐、秦之交阴合。楚因使一将军受地于秦。张仪知楚绝齐也,乃出见使者曰:“从某至某,广从六里。”使者反报楚王,楚王大怒,欲兴师伐秦。陈轸曰:“伐秦,非计也。王不如因而赂之一名都,与之伐齐,是我亡于秦而取偿于齐也。”楚王不听,遂举兵伐秦。秦与齐合,楚兵大败于杜陵。故楚之土壤士民非削弱,仅以救亡者,计失于陈轸,过听于张仪。
(节选自《战国策·秦策二》)
1.(2022全国甲卷)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约车”意思是约定派车,“约”与《鸿门宴》“与诸将约”的“约”字含义相同。
B.“宣言”指特意宣扬某种言论,使人周知,与后来用作文告的“宣言”含义不同。
C.“孤国”指孤立的国家,“孤”与《赤壁赋》“泣孤舟之嫠妇”的“孤”字含义相同。
D.“阴合”意思是暗中联合,“阴”与《岳阳楼记》“朝晖夕阴”的“阴”字含义不同。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取曲沃”与“西取由余于戎”(《谏逐客书》)中的“取”字含义不同。
B.“其后秦欲伐齐”与“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师说》)中的“其”字含义不同。
C.“子为寡人虑之”与“初为《霓裳》后《六幺》”(《琵琶行》)中的“为”字含义相同。
D.“张仪南见楚王”与“南取百越之地”(《过秦论》)中的“南”字用法相同。
3.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群臣闻见者毕贺”与“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中的“者”字含义不同。
B.“诸士大夫皆贺”与“投诸渤海之尾”(《愚公移山》)中的“诸”字含义不同。
C.“而患必至也”与“不患寡而患不均”(《季氏将伐颛臾》)中的“患”字含义相同。
D.“何也”意思是为什么呢,“何”与《回乡偶书》“笑问客从何处来”中的“何”字含义不同。
4.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其后秦欲伐齐”与“平伐其功”(《屈原列传》)两句中的“伐”字含义不同。
B.“惠王患之”与“无敌国外患”(《孟子·告子下》)两句中的“患”字含义相同。
C.“大王苟能闭关绝齐”与“苟以天下之大”(《六国论》)两句中的“苟”字含义相同。
D.“群臣闻见者毕贺”与“六王毕,四海一”(《阿房宫赋》)两句中的“毕”字含义不同。
5.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敝邑欲伐之”与“因人之力而敝之”(《烛之武退素师》)两句中的“敝”字含义相同。
B.“寡人自以为智矣”与“铸以为金人十二”(《过秦论》)两句中的“以为”含义不同。
C.“故楚之土壤士民非削弱”中的“土壤”是“国土”的意思,和现在汉语的“土壤”含义不同。
D.“广从六里”与“约从离衡”《过泰论》)两句中的“从”字含义相同。
6.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楚王大说”与“秦伯说”(《烛之武退秦师》)两句中的“说”字含义相同。
B.“不伤一人”与“何伤乎?”(《侍坐》)两句中的“伤”字含义相同C.“今地未可得而齐先绝”与“而绝江河”(《劝学》)两句中的 “绝”字含义不同。
D.“则两国兵必至矣”与“非兵不利,战不善”(《六国论》)两句中的“兵”字含义不同。
7.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楚王不听”与“听臣微志”(《陈情表》)两句中的“听”字含义相同。
B.“吾事善矣”与“素善留侯张良”(《鸿门宴》)两句中的“善”字含义不同。
C.“子其弭口无言”与“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两句中的“其”字含义相同。
D.“与之伐齐”与“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六国论》)两句中的“与”字含义不同。
8.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弭口无言”与“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召公谏厉王弭谤》)两句中的“弭”字含义相同。
B.“以待吾事”与“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两句中的“以”字含义不同。
C.“张仪反”与“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列子·汤问》)两句中的“反”字含义相同。
D.“楚因使一将军受地于秦”与“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廉颇蔺相如列传》)两句中的“因”字含义不同。
9.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王不如因而赂之一名都”与“因击沛公于坐”(《鸿门宴》)两句中的“因”字含义相同。B.“乃出见使者”与“秦王坐章台,见相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两句中的“见”字含义不同。C.“楚兵大败于杜陵”与“子济汉而伐之,我自后击之,必大败之”(《左传》)两句中的“大败”含义不同。D.“夫秦所以重王者”与“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杨氏之子》)两句中的“夫”字含义不同。
10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齐、楚之交善”中的“之”为助词,处在主谓之间,不译,与《邹忌讽齐王纳谏》“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中的“之”用法相同。
B.“不榖得商于之田”中的“不榖”是先秦诸侯之长的谦称,与《老子》“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榖”中的“不榖”含义相同。
C.“秦所以重王者”与“权,然后知轻重”(《孟子·梁惠王上》)两句中 “重”的含义不同。
D.“今地未可得而齐先绝”与“先天下之忧而忧”(《岳阳楼记》)两句中 “先”的含义不同。
【模拟题组】
【题组一】
(2024·广东广州·)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先君尝言:管仲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以桓公伯,孔子称其仁,而不能止五公子之乱,使桓公死不得葬,曰:“管仲盖有以致此也哉!”
管仲身有三归,桓公内嬖如夫人者六人,而不议为非,此固适庶争夺之祸所从起也。然桓公之老也,管仲与桓公为身后之计,知诸子之必争,乃属世子于宋公。夫父子之间,至使他人与焉,智者盍至此乎
《传》曰:“管仲病且死,桓公问谁可使相者。管仲曰:‘知臣莫若君。’公曰:‘易牙何如 ’对曰:‘杀子以适君,非人情,不可。’公曰:‘开方何如 ’曰:‘倍亲以适君,非人情,难近。’公曰:‘竖刁何如 ’曰:‘自宫以适君,非人情,难亲。’管仲死,桓公不用其言,卒近三子,二年而祸作。”夫世未尝无小人也,有君子以间之,则小人不能奋其智。《语》曰:“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管仲知小人之不可用,而无以御之,何益于事?
内既不能治身,外复不能用人,举易世之忧而属之宋襄公,使祸既已成,而后宋人以干戈正之。于乎殆哉!
(节选自苏辙《管仲》)
材料二:
尝读《周官》《司马法》,得军旅什伍之数,其后读管夷吾书,又得管子所以变周之制。盖王者之兵,出于不得已而非以求胜敌也故其为法要以不可败而已。至于桓文,非决胜无以定霸,故其法在必胜。繁而曲者,所以为不可败也;简而直者,所以为必胜也。
若夫管仲之制其兵,可谓截然而易晓矣。三分其国,以为三军,万人为一军,三军三万人,疏畅洞达,虽有智者无所施其巧。
三代之制,至于列国犹有存者。及至管仲相桓公,南伐楚,北伐孤竹,九合诸侯,威震天下而其军垒阵法,不少概见者,何哉 盖管仲欲以岁月服天下,故变古司马法而为是简略速胜之兵,是以莫得而见其法也。
(节选自苏轼《管仲论》)
1.下列对材料中标红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伯,通“霸”,文中的齐桓公与《烛之武退秦师》中的晋侯、秦伯都是“春秋五霸”。
B.倍,指背弃,与《鸿门宴》“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中的“倍”意思相同。
C.殆,指危险,与《项脊轩志》中“得不焚,殆有神护者”的“殆”意思不相同。
D.制,指统领,统率,与《过秦论》中“秦有余力而制其弊”的“制”意思相同。
【题组二】
(2024·江苏南通·)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送石处士序(节选)
(唐)韩愈
河阳军节度、御史大夫乌公,为节度之三月,求士于从事之贤者。有荐石先生者。公曰:“先生何如?”曰:“先生朴于衣食,劝仕不应。与先生语道理,辨古今事当否,论人高下,事后当成败,若河决下流而东注;若烛照、数计而龟卜也。”大夫曰:“先生有以自老,无求于人,其肯为某来邪?”从事曰:“大夫文武忠孝,求士为国,不私于家。方今寇聚于恒,师环其疆,农不耕收,财粟殚亡。吾所处地,归输之涂,治法征谋,宜有所出。先生仁且勇,若以义请而强委重焉,其何说之辞?”于是撰书词具马币卜日以授使者求先生之庐而请焉。
先生与友别,酒三行,且起,有执爵而言者曰:“大夫真能以义取人,先生真能以道自任,决去就,为先生别。”又酌而祝曰:“凡去就出处何常,惟义之归,遂为先生寿。”又酌而祝曰:“使大夫恒无变其初,无务富其家而饥其师,无甘受佞人而外敬正士,无昧于谄言,惟先生是听,以能有成功,保天子之宠命。”又祝曰:“使先生无图利于大夫而私便其身。”先生起拜祝辞曰:“敢不敬蚤夜以求从祝规。”于是东都之人士威知大夫与先生果能相与以有成也。
(有删改)
材料二:
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
(唐)韩愈
伯乐一过冀北之野,而马群遂空。夫冀北马多天下。伯乐虽善知马,安能空其郡邪?解之者曰:“吾所谓空,非无马也,无良马也。伯乐知马,遇其良,辄取之,群无留良焉。苟无良,虽谓无马,不为虚语矣。”
东都,固士大夫之冀北也。恃才能深藏而不市者,洛之北涯曰石生,其南涯曰温生。大夫乌公,以鉄钺镇河阳之三月,以石生为才,以礼为罗,罗而致之幕下。未数月也,以温生为才,于是以石生为媒,以礼为罗,又罗而致之幕下。东都虽信多才士,然取拔亦多,若政有所不通,奚所咨而处焉?士大夫之去位而巷处者,谁与嬉游?小子后生,于何考德而问业焉?缙绅之东西行过是都者,无所礼于其庐。若是而称曰:“大夫乌公一镇河阳,而东都处士之庐无人焉。”岂不可也?
生既至,拜公于军门,其为吾以前所称,为天下贺;以后所称,为吾致私怨于尽取也。
(有删改)
2.下列对材料中标红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中“龟卜”指古人用龟甲灼裂来预卜吉凶,材料二中“缙绅”即“搢绅”,把笏板插在带中,引申指士大夫。
B.“归输之涂”中“涂”与“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齐桓晋文之事》)中的“涂”用法和意思均一样。
C.“为吾致私怨于尽取也”中“致”与“然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过秦论》)的“致”意思不同。
D.“恃才能深藏而不市者”中“不市”与《促织》中“操童子业,久不售”中“不售”同义,均为不愿为世所用之意。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4讲 文言词语和文化常识
目 录
01 考情分析·备考策略 2
02 知识导图·思维引航 3
03 考点突破·考法探究 4
04 热考题型·解题策略 4
05 真题感悟·命题洞见 5
文言文阅读(理解常见文言实词、虚词)
近三年新课标卷的第11题题干设置是“下列对材料中(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从题干指令看,本题是综合性考察,涉及的面很广,至少有三个方面:
一是所考词语在文中的意思,尤其要区分多义词的语境意思。如果题目出得难一点,可能还会考教材中没有出现过的意思,甚至会考有区别于词典解释的临时意义。
二是与所考词语相关的其它方面的理解,比如与成语中的相同词语意思比较、与之前学过的课文中某某处词义是否一致、是否涉及古今变化等。
三是命题人的“解说”是否合乎原文语境,包括与人物形象、作品主题的关联,有没有过度解读或偏狭理解等,如2023年新课标Ⅰ卷“具臣”的解说,就是命题人根据语境推测出来的。
【考情分析】
“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是古代文阅读中每年必考的两个考点。“常见”,这是规定的考查范围,实词规定为120个,虚词规定为18个;“在文中”,强调的是根据具体语境来理解,而不是死记硬背其含义或用法。
一、了解词语理解命题特点
1.注重“教考衔接”。虽然试题考查的加点词语都出自课外,但与教材内容高度相关。试题有可能要求考生将加点词语与课内词语进行比较,判断异同,是否能够准确掌握课内词语直接关系到能否正确作答;试题也有可能要求考生判断选项中关于加点词语的表述是否正确,考生往往能够在语文教材中找到该词语,虽然所在语句不同但词语意思或用法相同,通过迁移课内知识就能破解课外词语。试题在以这样的方式告诉考生要重视课内知识的学习和迁移。
2.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该题考查范围广,不仅包含对文言文重要词语意义的考查,而且包含对与之相关的各种文言现象等内容的考查,同时关涉对成语、文化常识等知识点的考查。虽然关联的考点众多,但都指向文言文的基础知识。本题的设置有利于引领学生积累文言词语、梳理文言现象、掌握古代汉语的基本语法知识,夯实基本功。
3.注重比较分析。该题的相当一部分选项需要考生将考试遇到的新问题和日常学习应知应会的旧知识展开比较,这种命题方式除引导学生重视教材学习外,还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品质,加深了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和对旧知识的巩固,有利于学生结合语境辨别重要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也便于学生开阔眼界,举一反三,形成知识体系。
二、了解文言词语考查新题型
2022年高考全国甲、乙卷所用的词语考查题型,即把考试材料中的一个实词与教材内的同一个实词进行词义异同比较,进而形成正确判断。这种题型答题的主要方法是以熟推生法:把教材内实词的词义代入那个陌生例句中去,再把该实词例句代入上下文中看是否合适。当然,此法使用的前提是熟知教材例句中该实词的词义。
三、掌握文言实词方法攻略
文言实词主要指名词、动词、形容词和数量词。这些词是构成文言文的主体,是学习文言文的关键。常见文言实词数量多,变化多,而且文言实词绝大部分是一词多义的,词义是不定项的,完全采用逐词逐义识记,是根本不可能的,但我们可以结合上下文来判定实词的含义,上下文这个语境是相对稳定的,语境可以帮助我们确定词义的。对文言文文意的把握、文言断句的考查、语句翻译的考查,都是基于对实词含义的理解;没有对实词含义的正确理解,就无法正确解答这些题目。
【温馨提醒】
1.把握“教考衔接”的命题趋势,高度重视语文教材,高度重视语文日常学习。就文言文阅读而言,务必做到对文言文常用词语意义的准确记忆、用法的透彻理解。
2.在文言词语充分积累的基础上,自主进行文言现象的梳理、整合。“新课标”在高中语文“课程目标”中明确指出:“通过梳理和整合,将积累的语言材料和学习的语文知识结构化,将言语活动经验逐渐转化为具体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并能在语言实践中自觉地运用。”面对复杂的文言现象,学生的自主梳理、整合非常必要,有益于知识的融会贯通,也有利于学生提升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形成结构化的知识体系。
3.在阅读文言文时做批注,形成持续性的阅读策略。批注的方法古已有之,非常适合学生的文言文学习。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可以批注重要词语的意义,批注各种文言现象,批注以前学过的相关字词语句,也可以批注文章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等。批注持续进行,不仅会增加学生文言词语的积累,加深学生对文言现象的理解,从而提升第11题的正答率,同时有利于学生“文”“言”并重,更加深入地理解文本,最终提升文言文阅读的综合能力。
文言实词“推断7法”
1.字形推断法
汉字虽历经演变,但表意的功能并没有丧失,因此,通过对字形结构(主要是象形字、会意字和形声字)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推知字的意义。如“天”与五谷有关,“贝”与金钱有关,“皿”与器皿有关,“系”与捆绑有关,“纟”与丝织品有关。
2.成语推断法
成语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词义,因此我们可以根据成语的意义、用法,推断文言实词的含义。
3.联想推断法
很多实词的意义都能在所学课文中找到印证。因此,我们要善于联系课内所学实词的含义,排断试题中的实词含义。
4.语法推断法
句子的结构是固定的,组合也是有规律的。词在句中所处的语法位置,为我们推断词义提供了依据。主语、宾语一般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由动词、形容词充当,状语大多由副词充当。
5.语境推断法
利用语境(句内语境和句外语境)来推断实词的含义,这是最主要的推断方法。
6.结构推断法
文言文中,排比句,对偶句、并列句对举的语言现象很多。在对举句中,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词义相近、相反或相对,因此,通过对已知词语的词义、词性进行分析,就可以推知未知词语的词义、词性。
7.通假推断法
当到一个句子中某字的本义、引申义都讲不通时,便可以从通假字角度考。然后根据通字与本字大多音同音近、字形也相近的特点推知本字。
文言虚词“推断7法”
1.语境推断法
虚词通常有多种用法,因此要确定其具体意义和用法,必须结合具体的上下文,利用文意解题。
2.语法推断法
这种方法是根据词语在句子中所作的句子成分来推断,不同的句子成分决定了词语的词性和用法。
3.标志推断法
一些特殊文言句式是以某些虚词为标志的,如表被动的“见”“于”“为”“为所”,表示宾语前置的“之”“是”;含有虚词的固定格式“是以”“无以”“有所”等。
4.句位推断法
一些虚词在句中不同位置就起不同作用。如“其”,在句首一般作代词(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还常作语气副词,表反问或揣测(其李将军之谓也);在句中动词后一般是代词(秦王恐其破璧);在名(代)词后一般是语气副词,表期望、祈使语气(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5.对称推断法
语言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句子,其对应位置上词语的用法往往相同或相似。由此可从句中熟悉的虚词的用法,推断对应位置的虚词的用法。如“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赤壁赋》)中“以”和“而”处于对应位置,“而”是表并列的连词,由此可推断“以”也是表并列的连词。
6.句意推断法
根据句子的大意推断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如“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劝学》)一句的大意是“堆积上石成为高山,风雨(就会)在这里兴起”,由此确定“焉”是兼词“于之”“于此”,“兴焉”即“在这里兴起”。
7.词性推断法
有些文言虚词的词性不一样,用法也不一样。如《兰亭集序》中的“及其所之既倦”和“不能不以之兴怀”两句,前一个之”是动词(往、到达);后一个“之”是代词(代指“向之所欣……已为陈迹”),通过词性即可推断二者不一样。
文化常识考情微观
年份 卷别 考查内容 提问方式 命题特点
2024 考查实词和虚词,淡化文化常识
2023 新高考Ⅱ卷 金、刁斗 下列对文(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考查范围极其广泛,重点集中在官职、称谓、礼法、科举等方面。 ②以熟悉的古代文化常识为主,兼顾生僻的文化常识。但生僻只是表面上的,实则暗含了诸多“熟悉”因素,有的与教材密切相关,有的与选文内容密切相关。 ③设误点细小,多放在对象误用、范围扩大、职责混淆、时间颠倒等方面。 ④自2022年开始,不再单独考查古代文化常识;2023年全国新高考两套试卷中,只有两个选项与文化常识有关,这预示着文化常识开始逐渐退席。而古今异义、成语、文言句式和教材中词语已进入考查范围。
2022 新高考Ⅰ卷 寡人、百乘、国门
新高考Ⅱ卷 衔枚、车驾
2021 新高考Ⅰ卷 甲子、宗室、海内、庶务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新高考Ⅱ卷 京口、遗民、部曲、传檄
2020 新高考Ⅰ卷 辇下、东宫、殿下、追比
新高考Ⅱ卷 乡试、宦官、晏驾、执政
古代文化常识题重在考查识记能力,但由于该考点所考查的词语大多是从文言文材料中引发来的,故兼考理解能力和推断能力。对于这一考点的复习,我们首先应分析高考所涉及的考点,明确备考方向。近几年,高考考查的重点是官职、称谓、礼法、科举等方面的文化常识。
(一)官职
自2015年全国卷开始考查文化常识起,官职类的知识点一直是历年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官职包括官署类与官制类,既有中央官职,又有地方官职,重点是中央官职。
下面是历年高考考过的官职常识,请判断正误,如错误,请说明理由。
第一组
1.(2021·全国乙)大理丞,大理丞是大理寺的重要官员,大理寺是我国古代掌管刑狱的官署。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正确。
2.(2020·全国Ⅰ)司农是官名,又称为大司农,主要掌管农桑、仓储、租税等相关事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正确。
3.(2020·全国Ⅰ)当轴,指做官处在重要的位置;当轴者则指身居显赫职位的当权官员。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正确。
4.(2020·全国Ⅲ)太守是郡一级的最高行政长官,主要掌管民政、司法、军事、科举等事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错误。太守不掌管军事、科举事务,其职责有:治民、进贤、决讼、检奸、任免。职责范围扩大。
5.(2020·新高考Ⅱ)执政指掌管国家政事,又指执掌国家大权的重臣,还可作为高级官员的通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正确。
6.(2019·全国Ⅲ)令尹,春秋战国时期楚国设置的最高官位,辅佐楚国国君,执掌全国的军政大权。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正确。
7.(2016·全国乙)古代朝廷中分职设官,各有专司,所以可用“有司”来指称朝廷中的各级官员。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错误。“有司”指主管某部门的官吏。职责范围不清。
8.(2016·全国乙)首相指宰相中居于首位的人,与当今某些国家内阁或政府首脑的含义并不相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正确。
9.(2016·全国丙)教坊司是管理宫廷音乐的官署,专管雅乐以外的音乐、歌舞的教习等演出事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正确。
第二组
1.(2016·全国甲)吏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文官任免、考核、升降、调动等,长官为吏部尚书。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正确。
2.(2016·全国丙)礼部为六部之一,掌管礼仪、祭祀、土地、户籍等职事,部长官称为礼部尚书。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错误。“土地、户籍”属于户部的职责,不属于礼部的职责。职责范围扩大。
3.(2015·全国Ⅰ)兵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全国武官选用和兵籍、军械、军令等事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正确。
(二)称谓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传统社会是一个礼法社会,非常讲究称谓,称谓也反映了被称者的身份和地位。其中,与皇帝、皇家有关的称谓是重点。
下面是历年高考考过的称谓常识,请判断正误,如错误,请说明理由。
第一组
1.(2022·新高考Ⅰ)寡人意为寡德之人,在文中是魏王自称,春秋战国时期君主常如此谦称自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正确。
2.(2022·新高考Ⅱ)车驾,文中以帝王所乘车马代指帝王,与古诗文中“丝竹”代指音乐用法相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正确。
3.(2017·全国Ⅰ)以字行,是指在古代社会生活中,某人的字得以通行使用,他的名反而不常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正确。
4.(2015·全国Ⅱ)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名是出生后不久父亲起的,字是二十岁举行冠礼后才起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正确。
第二组
1.(2021·新高考Ⅱ)遗民,指改朝换代后仍然忠于前朝的人,也泛指沦陷区的人民,文中(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今遗民既遭残贼)指后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正确。
2.(2021·新高考Ⅰ)宗室,是古代社会中对与君主同一宗族血亲的称谓,历代皇族例称为宗室。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正确。
3.(2021·全国甲)庙社,庙指宗庙,社指社稷,庙社在古代常用来借指国家朝廷。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正确。
4.(2020·全国Ⅱ)禁中,又称禁内,指皇室宗族所居之处,因所居宫室严禁随便进出得名。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错误。“禁中”指皇帝、皇后、太子等居住的地方。范围扩大。
5.(2020·新高考Ⅰ)辇下,又称为辇毂下,意思是在皇帝的车驾之下,常常用作京都的代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正确。
6.(2020·新高考Ⅰ)东宫是古代皇家宫殿的称呼,由于是太子所居之宫,用来借指太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正确。
7.(2020·新高考Ⅰ)殿下是古代对太子、诸王、丞相的敬称,礼尊意味次于敬称皇帝的陛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错误。“殿下”是对太子、诸王等的敬称,不包括丞相。
8.(2018·全国Ⅲ)御名指皇帝名讳,古代与皇帝有关的事物前常加“御”字,如御玺指皇帝印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正确。
9.(2017·全国Ⅲ)近侍是指接近并随侍帝王左右的人,他们不仅职位很高,对帝王的影响也很大。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错误。对近侍职权的判断有误,他们“职位”不高,“影响”也不大。
10.(2016·全国甲)中宫是皇后所居之宫,后来又可以借指皇后,这与东宫又可借指太子是同样道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正确。
11.(2015·全国Ⅰ)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有时也可指其他儿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错误。“太子”专用于储君,不可用来指君主的其他儿子。
(三)礼法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礼法类文化常识一直是高考的考查重点,它包括礼仪礼制和政治礼法,后者是考查重点。
下面是历年高考考过的礼法常识,请判断正误,如错误,请说明理由。
第一组
1.(2023·全国乙)血食,指受享祭品,古代祭祀时宰杀牛、羊等做祭品,取血以祭,称为血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正确。
2.(2021·全国乙)减膳,古代帝王遇到天灾等让自己感到内疚的情况时,常食素或减少肴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正确。
3.(2019·全国Ⅰ)礼乐指礼制和音乐,古代帝王常常用兴礼乐作为手段,以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正确。
4.(2018·全国Ⅱ)顿首,即以头叩地而拜,是古代交际礼仪;又常常用于书信、表奏中作为敬辞。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正确。
5.(2017·全国Ⅰ)母忧是指母亲的丧事,古代官员遭逢父母去世时,按照规定需要离职居家守丧。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正确。
第二组
1.(2021·新高考Ⅰ)庶务,指国家的各种政务,后来专指朝堂之上跟军国大事相关的各种急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错误。庶务,既指国家的各种政务,也指这些政务的经办人员。
2.(2021·新高考Ⅱ)传檄,檄指檄文,是古代官府用以征召、晓谕声讨的文书,传檄即传布檄文。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正确。
3.(2020·新高考Ⅱ)晏驾是帝王死去的委婉说法,“晏”义为晚,晏驾指帝王车驾未能按时发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正确。
4.(2020·全国Ⅲ)居摄是指古代帝王因年幼不能亲政,大臣代居其位来处理政务的一种制度。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正确。
5.(2019·全国Ⅱ)变法是指对国家的法令制度作出重大变革,商鞅变法为秦国富强奠定了基础。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正确。
6.(2019·全国Ⅰ)诏令作为古代的文体名称,是以皇帝的名义所发布的各种命令、文告的总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正确。
7.(2018·全国Ⅰ)“践阼”原指踏上古代庙堂前台阶,又表示用武力打败敌对势力,登上国君宝座。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错误。“用武力打败敌对势力”属无中生有。
8.(2016·全国乙)建储义为确定储君,也即确定皇位的继承人,我国古代通常采用嫡长子继承制。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正确。
9.(2015·全国Ⅱ)嗣位指继承君位,我国封建王朝通常实行长子继承制,君位由最年长的儿子继承。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错误。君位应由“嫡长子”继承。对象有误。
10.(2015·全国Ⅰ)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如高祖、太宗、钦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正确。
11.(2015·全国Ⅱ)谥号是古代帝王、大臣等死后,据其生平事迹评定的称号,如武帝、哀帝、炀帝。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正确。
(四)科举
有关科举类的文化常识繁而杂。首先,应精准掌握教材上的相关常识;其次,理清科举类文化常识的大致脉络,并将之科学分类;最后,分类识记,并适当联系现实,重点识记与乡试、会试、殿试相关的内容。
下面是历年高考考过的科举常识,请判断正误,如错误,请说明理由。
1.(2020·全国Ⅰ)殿试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最高一级的考试,在殿廷举行,由丞相主持。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错误。殿试由皇帝主持。
2.(2020·新高考Ⅱ)乡试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之一,由各地州、府主持,考生来自全国各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错误。考生来自各地州、府。
3.(2018·全国Ⅱ)茂才,即秀才,东汉时为避光武帝刘秀名讳,改称茂才,后世有时也沿用此名。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正确。
4.(2017·全国Ⅲ)状元是我国古代科举制度中一种称号,指在最高级别的殿试中获得第一名的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正确。
5.(2015·全国Ⅰ)登进士第,又可称为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正确。
(五)刑罚
高考对刑罚常识的关注,是与我国依法治国的政策一致的。对此,考生既要整体把握我国古代各种常见的刑罚名称,也要熟悉每种刑罚适用的对象及程度,注意类似刑罚的差别。
下面是历年高考考过的刑罚常识,请判断正误,如错误,请说明理由。
1.(2021·全国乙)抵极刑,抵刑即处刑,抵极刑指犯人受到死刑外加上尸体示众的极端刑罚。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错误。“尸体示众”属无中生有。
2.(2020·新高考Ⅰ)追比指旧时地方官吏严逼限期办事,逾期以杖责等表示警惩,继续追逼。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正确。
3.(2019·全国Ⅱ)黥是古代的一种刑罚,在犯人脸上刺上记号或文字并涂上墨,在刑罚之中较轻。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正确。
4.(2018·全国Ⅲ)“株”,本义树根,根与根间紧密相连,因而“株连”又指一人有罪而牵连他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正确。
5.(2017·全国Ⅱ)收考,指先行将嫌犯拘捕关进监狱,然后再作考察,进行犯罪事实的取证工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错误。“收考”指拘捕拷问。“收”,拘捕犯人;“考”,假借为“拷”,拷问。
(六)文史常识
文史常识涉及的范围更广,既有文化、文学层面的,又有历史方面的。不过,高考考查的文史常识是高中毕业生应知应会的。这一点从下面高考所考过的相关文史常识中就可以看出。
下面是历年高考考过的文史常识,请判断正误,如错误,请说明理由。
1.(2020·全国Ⅱ)四六之制,即骈文,因在发展中逐渐成为相对整齐的四六句式而有此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正确。
2.(2020·全国Ⅲ)周公是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弟,曾辅佐周武王讨伐商纣王最终夺取天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正确。
3.(2019·全国Ⅰ)诸子百家是先秦至汉初学术派别的总称,其中又以道、法、农三家影响最深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错误。诸子百家中,影响较大的主要是儒家、墨家、道家和法家。
4.(2019·全国Ⅱ)缪公即秦穆公,春秋时秦国国君,在位期间任用贤臣,使国力趋强,称霸西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正确。
5.(2019·全国Ⅲ)三晋,春秋末韩、赵、燕三家分晋,战国时的韩、赵、燕三国,史上又称“三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错误。“三晋”指韩、赵、魏三国。
6.(2018·全国Ⅰ)《三坟》《五典》传为我国古代典籍,后又以“坟籍”“坟典”为古代典籍通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正确。
(七)军事、地理、历法
下面是历年高考所涉及的古代军事、地理、历法方面的文化常识,请判断正误,如错误,请说明理由。
第一组:军事
1.(2022·新高考Ⅱ)衔枚指在口中横衔着枚。枚的形状像筷子,是古代行军时用以禁止喧哗的器具。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正确。
2.(2021·全国甲)辎重,文中(斩偏将,获其辎重)指行军时随军运载的军械、粮草、被服等军用物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正确。
3.(2021·全国甲)衅鼓,指古代战争时杀人或杀牲取血涂在鼓上以举行祭祀仪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正确。
4.(2021·新高考Ⅱ)部曲,原指古代豪门大族和将领招募的私人军,文中(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是指部队的编制单位。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错误。“文中是指部队的编制单位”错。从原文“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来看,这里的“部曲”是指祖逖的私家军队。
第二组:地理
1.(2021·新高考Ⅰ)海内,即国内,古人认为我国疆土四面环绕着大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正确。
2.(2021·新高考Ⅱ)京口,古城名,在今江苏省镇江市,是古代长江下游军事重镇,为兵家所重。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正确。
第三组:历法
1.(2021·全国甲)闰月,农历逢闰年加一个月,闰某月指加在某月之前的那个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错误。“闰某月”指加在某月之后的那个月。
2.(2021·新高考Ⅰ)甲子,甲为天干首位,子为地支首位,干支相配以纪年月日,文中(唐高祖武德九年秋八月甲子)是纪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正确。
3.(2017·全国Ⅲ)上元是我国传统节日,即农历正月十五日元宵节,是春节后第一个重要节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正确。
文化常识题的答题原则和方法
近两年高考有关文化常识的考查点随文设置,涉及面广,规律性不强。答题时应遵循以下原则和方法:
1.“三结合”原则
(1)结合文本。要锁定该专有名词出现的区域,尽量从语义相关处推断。
(2)结合教材。遇到专有名词时,要尽量关联教材,链接教材语境。
(3)结合生活。当遇到陌生的专有名词时,可联想生活常识、共识性话语作答。
2.五方法
(1)调动积累直接判
该方法主要是依据平时各种知识的积累直接判定选项的正误。
①联系生活常识和历史知识。如“陛下”,我们就可以联系古装电视剧中臣民对皇帝敬称“陛下”等。再如“吏部”,可以依据初中历史所学的中国古代的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等相关知识直接判断。
②联想教材所学知识。初高中语文教材课下注释及附录文章中的专有词语、古今异义、文学知识等很多都属于古代文化常识,做题时可结合它们来进行判断。
(2)剖析词语巧推断
试题中的文化常识词语可通过对构成词语的语素及其结构方式的分析,或联系相关成语,剖析语素内涵,解读词义,借此推断题目的正误。如“黜陟”指官吏降免或升迁。联系“罢黜”一词,“黜”应指降职或罢免;结合“陟罚臧否”一词,“陟”应指升职。
(3)结合语境深推断
揣摩文言文中文化常识词语的含义,需要结合具体语境,从文中搜索相关信息加以推断。如2021年新高考Ⅱ卷第11题C项对“部曲”的解释:文中是指部队的编制单位。而原文是“(祖)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将”是带领,“百余家”指其军队共有一百多户人家。显然,选项解释不合乎语境。
(4)借助逻辑帮判断
通过分析选项的语言表述,发现其中存在的逻辑问题,从而判断选项的正误。如2020年全国卷Ⅲ项中解说“太守是郡一级的最高行政长官,主要掌管民政、司法、军事、科举等事务”。“行政长官”管理治民、进贤、决讼、检奸,还可以自行任免所属掾史,而“军事、科举”类的事务不由“行政长官”掌管。
(5)遇生判对灵活断
高考考查的大多是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一般不会把冷僻的专有名词作为错项设置。所以,如果出现较生疏的古代文化常识,一般认为此项表述正确。
以上五种技法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综合使用。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贞观元年,太宗曰:“古者断狱,必讯于三槐、九棘之官,今三公、九卿即其职也。自今以后,大辟罪皆令中书、门下四品已上及尚书九卿议之。如此,庶免冤滥。”由是至四年,断死刑,天下二十九人,几致刑措。贞观五年,张蕴古为大理丞。相州人李好德素有风疾,言涉妖妄,诏令鞫其狱。蕴古言:“好德癫病有征,法不当坐。”太宗许将宽宥。蕴古密报其旨,仍引与博戏。持书侍御史权万纪劾奏之。太宗大怒,令斩于东市。
(节选自《贞观政要·刑法》)
A.三槐,相传周朝宫廷外种有三棵槐树,三公朝天子时,面向三槐而立。后以之喻“三公”。
B.大辟,古代五刑之一,一种砍头的刑罚,商、周、春秋、战国等时期为“死刑”的通称。
C.中书,三省之一,古时中央政权执行部门。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分别负责审议、决策和执行。
D.博戏,古代汉族民间的一种赌输赢、角胜负的游戏。实质上也是一种有赌博色彩的游戏。
答案 C
解析 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应该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
参考译文
贞观元年,太宗说:“古时候审案,一定要询问三槐、九棘这些官员,当今的三公、九卿就相当于这样的职务。从今以后,遇有死刑,都要让中书、门下两省四品以上官员以及尚书、九卿等共同议决。这样,才能避免冤案和滥用刑罚。”由于实行了这样的措施,到贞观四年,全国被判处死刑的人只有二十九个,刑法几乎快要搁置不用。贞观五年,张蕴古任大理寺丞。相州人李好德向来有疯病,讲了些荒谬狂妄的话,唐太宗下令审讯这件案子。张蕴古上奏说:“李好德患疯病是有证据的,按照法律不应判罪。”太宗答应对他予以从宽处理。张蕴古私下把太宗的旨意告诉李好德,且还找来李好德跟他一起博戏。持书侍御史权万纪弹劾张蕴古。太宗大怒,下令把张蕴古在东市斩首。
了解高考文化常识题设误手法
1.张冠李戴:2020年全国Ⅰ卷第11题B项,殿试本由皇帝亲自主持,却被说成“由丞相主持”。
2.扩大范围:2020年新高考Ⅱ卷第11题A项,乡试考生本是来自各地州、府,却被说成“来自全国各地”。
3.不明职责:2020年全国Ⅲ卷第11题A项,太守的职责本来是掌管地方行政事务,却把“军事”“科举”强加进去。
4.跳脱背景:2015年全国Ⅱ卷第5题C项,解说“嗣位”,本来是由嫡长子继承君位,却说成“由最年长的儿子继承”,忽略了嫡庶之别。
5.无中生有:2021年全国乙卷第11题B项,解说“抵极刑”,抵极刑只是指对犯人处以死刑,没有外加将尸体示众的做法。
6.前后调位:2021年全国甲卷第11题C项,“闰某月”指加在某月之后的那个月,而不是“加在某月之前的那个月”。
多义实词
多义实词一直都是文言文阅读考查的重点。“一词多义”即一个词具有多种含义,乃至属于不同词类。这种现象在现代汉语中较常见,在以单音词为主的文言文中更是普遍。一般来说,词的意义有本义、引申义、比喻义之分。
1.本义
在多义词的诸多义项中,总有一个是最原始、最基本的意义,称为本义。如“向”的最初意义是“朝北的窗户”,“兵”的最初意义是“兵器”,“走”的最初意义是“跑”等。
确定多义实词本义的关键是看该字的造字方法,从其构造的字形或形旁推导出其本义。另外,在字典、词典上列为第一条的往往是该字的本义。
2.引申义
引申义是从本义引申出来的意义,同基本意义相类似、相对立或相关联。词义的引申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
(1)连锁式:本义和引申义环环相扣,步步延伸开去,因此各引申义与本义之间的联系有疏有密。例如:
(2)辐射式:词义的引申环绕着一个中心向不同的方向展开,各引申义与本义之间的联系紧密度相同。例如:
由此不难看出,词义引申的一般规律是由具体到抽象,由个别到一般。
3.比喻义
词的比喻义是在比喻的基础上所产生的意义。因为它运用比喻的手法,使语言风格特殊,色彩鲜明,所以跟引申义并列,成为转义的一种。例如:
理解小练 “涉”在文言文中有下列义项:①进入,到;②渡水;③经历;④学习,阅览;⑤步行渡水。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出相应的序号,了解该词由本义到引申义演变的特点。
―→―→―→―→
答案 ―→―→―→―→
文言实词积累方法
文言文学习的关键是掌握实词,实词的问题解决了,文言文学习的难题也就迎刃而解了。文言实词是高三文言文复习的重点和难点,难就难在它面广量大,需要长时间的记忆、积累。对于高考文言文来说,考生到底要积累多少实词?具体包括哪些实词?如何做到有效而高效地积累呢?
(一)文言实词积累的范围和数量
一般而言,凡是教材中出现的文言词语,尤其是高中文言教材中的文言词语,均属于积累、掌握的范围。
1.核心实词:200个
一级核心实词:120个(见《高考必背》)。它们为广大师生所公认。
二级核心实词:80个。
按 拔 拜 报 暴 备 比 币 辟 薄 裁 操 策
差 长 陈 称 出 处 传 垂 次 存 错 贷 德
独 多 夺 发 伐 方 分 奉 赋 干 苟 购 果
会 计 将 矜 景 竟 居 课 理 名 命 逆 披
趣 让 稍 舍 身 审 师 释 视 疏 图 委 闻
文 务 息 系 向 延 夷 意 引 游 责 直 置
志 中
  
2.高频实词:80个
白 表 第 反 奉 废 伏 姑 躬 怀 号 径 加
觉 旧 激 极 据 略 论 敛 谋 内 难 遣 趋
起 饶 夙 收 市 岁 署 事 矢 输 深 脱 听
通 谓 衔 雅 遇 援 寓 御 有 缘 言 状 征
止 张 著 自 主 字 至 遂 作 足 伯 临 效
许 益 云 业 退 肆 迫 强 简 能 求 生 达
观 采
(说明:除一级核心实词外,其余实词是梳理近十年来各地高考卷实词出现频率而得出的。如果掌握了这些词,就可以较好地作答文言文阅读题。如果要想学得更加扎实稳妥,自然是“韩信将兵,多多益善”。)
(二)文言实词积累方法
1.分类记忆法
文言实词浩繁复杂,适当地归类识记,效果很好。例如古代表示官职调动的词语,表授予的,如征、召、辟、拜、除等;表罢免的,如黜、罢、免、削、夺、废等;表调动的,如迁、调、改、转、出、徙等。例如表示人物类的词语,表年龄的,如孩提、豆蔻、及笄、加冠、而立;表性情的,如直、清、聪、狡、佞、贪等;表修养、才华的,如精、修、通、博涉、善属文等。又例如表示社会状态的词语,如治、乱、兴、衰、盛等。
运用小练1 在下面横线上填出恰当的词语。
(1)与学校有关的词语:庠、序、太学、书院、国子监、童生、诸生等。
(2)表示少数民族称谓的词语:蛮、夷、戎、狄等。
2.源流识记法
对于多义实词,可以根据其本义,再引申到其他义项,由源通流,十分好记。
3.故事助记法
对于复杂的多义词,可以把它们编成一个个小故事来记忆。如对于常见的120个实词,已有完整的一套故事集。如“疾”:
蔡人有足疾(病),不能疾(快)走。家人寻医。镇上有医,术高,常解民之疾(病痛)苦。后蔡人愈,家人谢医曰:“乡间有庸医,尝疾(嫉妒)尔术,所幸未听之也。”医曰:“吾疾(痛恨)天下如此者。”
可依据此例自己也编制一些小故事来记忆实词。在这里特别推荐《乌有先生历险记》,该篇两千来字的文言文,囊括了常见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对复习、掌握文言文有很大帮助。
运用小练2 试以“奇”“属”为主体,编写历史小故事,把这两字的义项尽可能地罗列进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①奇:魏人见一舟,约七分有奇(余),甚奇(认为……奇异)之,叹曰:“天下奇(奇异)才多矣!”
②属:项羽力大无穷,名属(隶属)天下第一。属(恰逢)天下反秦,举大业,属(随从)者百万。后沛公入关,恨之。范增献计,属(同“嘱”,嘱咐)其邀沛公至军营,于坐杀之。席间,项王数举酒属(劝请)沛公。沛公晓其意,乃佯醉归。范增长叹曰:“妇人之仁,吾属(类、辈)且为所虏矣!”后项王之祸相随属(连接)。
4.导图识记法
借助思维导图进行单个实词的发散联想,可以有效地进行归类,极大地丰富拓展实词,最终形成实词网络。如“望”的义项思维导图:
运用小练3 请以“疾”“族”为例,结合其义项,画出它们的义项思维导图。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
5.一义多词类聚法
此法是把文言文中表达同一种意思的几个实词放在一起识记、学习。如“望”“疾”都有“恨、怨恨”之义,我们可以将之归为“怨恨”类,并将其他表示“怨恨”的实词归纳到一起,可借助思维导图呈现。如图所示:
运用小练4 在下面横线上填出恰当的词语。
(1)表示“责备”的实词:过、望、谴、非、尤、咎、责、诛、诘等。
(2)表示“赞许”的实词:多、嘉、誉、与、称、叹、许、道、褒等。
(3)表示“私下、暗暗地”的实词:阴、潜、微、间、私、窃、暗、偷、密等。
(4)表示“掌管”的实词:典、知、守、职、执、序、司等。
(5)表示“去、到、往”的实词:之、适、如、道、造、诣、至、趋、徂等。
(6)表示“轻视、看不起”的实词:小、易、轻、少、鄙、薄等。
(7)表示“拜访”的实词:顾、访、拜、谒、诣、过、造、存等。
(8)表示“告诉”的实词:诏、敕、诫、白、禀、谓、喻、陈、谕、赞等。
(9)表示“违背”的实词:违、背、乖、忤、逆、牾、倍(同“背”)、迕等。
(10)表示“劝说”的实词:说、劝、讥、讽、谏、规等。
(11)表示“继承”的实词:继、续、承、绍、嗣、袭、缵等。
(12)表示“丰收”的实词:丰、登、熟、稔、穰、岁、年等。
(13)表示“收成不好、荒年”的实词:凶、俭、饥、歉、馑等。
6.同句比较法
在文言文学习中,我们对一词多义或一词兼属数类的现象,常常采用异句比较法来辨析。而运用同句比较法,既减少了所比较的例句,易于记忆,又便于比较,加深对文言词义的印象,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例如《鸿门宴》中,“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两个“置”,第一个是“放”义,第二个则是“扔、弃”义。
运用小练5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师说》)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前“惑”,指遇到疑难问题,作动词用;后“惑”,指疑难的问题,作名词用。
(2)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六国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前“为”,治理,作动词用;后“为”,被,作介词用。
(3)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六国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前“下”,降低身份,作动词用;后“下”,下等,作名词用。
(4)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鸿门宴》)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前“骑”,骑兵,作名词用;后“骑”,骑马,作动词用。
(5)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报任安书》)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前“就”,完成,作动词用;后“就”,靠近、趋向,作动词用。
文言词语课内外联合判断题
吴汉,字子颜,南阳人。韩鸿为使者,使持节,降河北,人为言:“吴子颜,奇士也,可与计事。” 吴汉为人质厚少文,造次不能以辞语自达。邓禹及诸将多所荐举,再三召见,其后勤勤不离公门。上亦以其南阳人,渐亲之。上既破邯郸,诛王郎,召邓禹宿,夜语曰:“吾欲北发幽州突骑,诸将谁可使者?”禹曰:“吴汉可。禹数与语,其人勇鸷有智谋,诸将鲜能及者。”上于是以汉为大将军。汉遂斩幽州牧苗曾,上以禹为知人。吴汉与苏茂、周建战,汉躬被甲持戟,告令诸部将曰:“闻鼓声皆大呼俱进,后至者斩。”遂鼓而进,贼兵大破。北击清河长垣及平原五里贼,皆平之。吴汉伐蜀,分营于水南水北,北营战不利,乃衔枚引兵往合水南营,大破公孙述。吴汉兵守成都,公孙述将延岑遣奇兵出吴汉兵后,袭击破汉,汉堕水,缘马尾得出。吴汉性忠厚,笃于事上,自初从征伐,常在左右,上未安,则侧足屏息,上安然后退舍。兵有不利,军营不完,汉常独缮檠其弓戟,阅其兵马,激扬吏士。上时令人视吴公何为,还言方作战攻具,上常曰:“吴公差强人意,隐若一敌国矣。”封汉广平侯。吴汉尝出征,妻子在后买田业。汉还,让之曰:“军师在外,吏士不足,何多买田宅乎!”遂尽以分与昆弟外家。吴汉爵位奉赐最尊重,然但治宅,不起巷第。夫人先死,薄葬小坟,不作祠堂,恭俭如此。疾笃,车驾亲临,问所欲言。对曰:“臣愚无所识知,唯愿慎无赦而已。”病薨,奏谥曰:“有司议宜以为武。”诏特赐曰忠侯。(节选自《东观汉记》卷十)
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衔枚,指在口中横衔着枚。枚的形状像筷子,是古代行军时用以禁止喧哗的器具。
B.差强人意,文中指表现较差,不能令人满意,后来的意思转变为勉强令人满意。
尊重,文中是尊贵显要的意思,现在一般表示敬重、重视,二者的意思不同。
车驾,文中以帝王所乘车马代指帝王,与古诗文中“丝竹”代指音乐用法相同。
【答案】B
【解析】
B项,“文中指表现较差,不能令人满意”错误。
差强人意:差,稍微地。指还算能振奋人的意志;形容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含褒义。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字,汉族男子二十岁冠礼,女子十五岁笄礼后,不便直呼其名,故另取一与本名涵义相关的别名,称之为字,以表其德。
B.“韩鸿为使者”与“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琵琶行》)两句中的“为”字含义不同。
C.“使持节”中的“持节”指古代使臣奉命出行,必执符节以为凭证,与《江城子·密州出猎》“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中的“持节”含义相同。
D.“降河北”与“惟庚寅吾以降”(《离骚》)两句中的“降”字含义相同。
【答案】D
D项,前者是“招降”的意思,后者是“降生”的意思。
A项,叙述正确。
B项,前项是“担任”的意思,后者是“演奏”的意思。
C项,二者的含义相同,古代使臣奉命出行,必执符节以为凭证。
3.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为言”与“君家妇难为”(《孔雀东南飞》)两句中的“为”字含义不同。
B.“奇士”,非常之士,奇异之士,指德行或才智出众的人。这里称赞吴汉才能非同一般。
C.“可与计事”与“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六国论》)两句中的“与”字含义相同。
D.“吴汉为人质厚少文”与“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后汉书·张衡传》)两句中的“文”字含义不同。
【答案】C
【解析】
C项,前者是介词“跟”,其后省略宾语“之(吴汉)”;后者是动词“帮助”,该句为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的宾语前置句,意思是岁月不会等待我。
A项,前者是介词,其后省略宾语“之”,介宾短语“为之”作“言”的状语;后者是动词“做”的意思,即“您家的媳妇难做”。
B项陈述正确。
D项,前者是“文采、才华”的意思,该句是说汉为人质朴淳厚缺少文才;后者的意思是“文字”,用篆文(用篆书写的文字)山龟鸟兽的图案来作装饰的意思。
4.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造次”,在文中是“仓猝、匆忙”的意思,与《三国演义》“张飞听罢,大怒,要斩护送军人,以救卢植。玄德急止之曰:‘朝廷自有公论,汝岂可造次?’”中的“造次”含义不同。
B.“上亦以其南阳人”与“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两句中的“以”字含义相同。
C.“邓禹及诸将多所荐举”与“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师说》)两句中的“及”字含义不同。
D.“不能以辞语自达”与“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送东阳马生序》)两句中的“达”字含义不同。
【答案】B
【解析】
B项,前者作连词,是“原因”的意思,后者作介词,是“把”的意思。
A项,前者是“仓猝、匆忙”的意思,吴汉仓促之间不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说明他质厚少文的性格特点;后者是“随便、乱来”的意思,是刘备指责张飞的话语。品味语境,分析结构,培养语感是分析该试题的方法之一。
C项,前者是连词“和”的意思,后者是动词“比得上”的意思。
D项,前者是动词“表达”的意思,后者是名词“有道德、有学问的人”的意思。
5.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其后”文中是“这以后”的意思,句中“其”是代词,代指吴汉一次又一次地被召见。
B.“勤勤不离公门”与“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咏史》)两句中的“勤”字含义相同。
C.“渐亲之”与“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芙蓉楼送辛渐》)两句中的“亲”字含义不同。
D.“上既破邯郸”与“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两句中的“既”字含义不同。
【答案】D
【解析】
D项,二者含义相同,都是副词“已经,……之后”的意思。
A项,“其后”是一个固定结构,翻译为“这(那)以后”。
B项,二者都是“勤奋、刻苦”的意思。前者同义词相连,说明吴汉工作勤勤恳恳,努力不倦。
C项,前者是动词“亲近”的意思,后者是名词“有血统或婚姻关系的人”。
6.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召邓禹宿”与“大率用根者,若有宿根,须取无茎叶时采”(《采草药》)两句中的“宿”字含义不同。
B.“夜语曰”与“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两句中的“语”字含义不同。
C.“突骑”意思是用于冲锋陷阵的精锐骑兵。颜师古注:“突骑,言其骁锐,可用冲突敌人也。”
D.“吾欲北发幽州突骑”与“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雨霖铃》)两句中的“发”字含义不同。
【答案】B
【解析】
B项,二者含义相同,都是动词“告诉,对……说”的意思。A项,前者是动词“留宿、过夜”的意思,后者是“隔年的,旧的,老的”意思。翻译为“大概可以说,用植物的根入药,如果有隔年老根,必须选择在没有茎叶时采摘” 。
C项,陈述正确。
D项,前者是动词“派遣,调发”的意思,后者是“出发,上路”的意思。
7.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诸将谁可使者?”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抗秦”(《阿房宫赋》)两句中的“使”字含义不同。
B.“禹数与语”与“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寡人之于国也》)两句中的“数”字含义相同。
C.“诸将鲜能及者”与“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爱莲说》)两句中的“鲜”字含义相同。
D.“牧”是官名。古代指一州之长。后世借用为对州最高长官的尊称。与《陈情表》“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用二州牧伯所见明知”中的“牧”含义相同。
【答案】B
【解析】
B项,前者是副词(shuò)“数次、多次”的意思,后者是形容词(cù)“细密、稠密”的意思。整句翻译为“密孔的渔网不入池塘,那鱼鳖水产就吃不完” 。
A项,前者是“派遣”的意思,本句的句式为宾语前置句,即“诸将可使谁者?”;后者是连词“假使、如果”的意思。
C项,二者含义相同,都是副词“很少”的意思。后者翻译为“唉!对于菊花的喜爱,在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 。
D项,二者含义相同,都是一州的最高长官。
8.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知人”,文中的意思是有眼光、能体察人的品性或才能。与《道德经·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中的“知人”含义相同。
B.“汉躬被甲持戟”与“童子何知,躬逢胜饯”(《滕王阁序》)两句中的“躬”字含义相同。
C.“遂鼓而进”与“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石钟山记》)两句中的“鼓”字含义不同。
D.“皆平之”与“今操芟夷大难,略已平矣。”(《赤壁之战》)两句中的“平”字含义不同。
【答案】D
【解析】
D项,二者都是“平定、平息”的意思。后者翻译为“现在曹操削平大乱几乎已经平息了”。
A项叙述正确。
B项,二者含义相同,“亲身、亲自”的意思。
C项,前者是动词“击鼓”的意思,后者是动词“振动”的意思。
9.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分营于水南水北”与“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 (《出师表》)两句中的“营”字含义不同。
B.“引兵往合水南营”与“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过故人庄》)两句中的“合”字含义不同。
C.“奇兵”,文中指特殊的战士,出其不意突然袭击的军队。与《三国演义》第一回“贼众我寡,必出奇兵,方可取胜”中的“奇兵”含义相同。
D.“缘马尾得出”与“白发三千丈, 缘愁似个长”(《秋浦歌》)两句中的“缘”字含义相同。
【答案】D
【解析】
D项,前者是“凭借”的意思,后者是连词“由于”的意思。
A项,前者是名词作动词“扎营”,后者是名词“军营”,翻译为“我认为军营里的事情,都拿去问问他”。
B项前者是“会合”的意思,后者是“环绕”的意思。
C项解说正确。
10.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笃于事上”与“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陈情表》)两句中的“笃”字含义相同。
B.“自初从征伐”与“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过秦论》)两句中的“从”字含义不同。
C.“侧足”指形容因敬重或畏惧而不敢正立。从前面的“笃于事上”可以看出吴汉忠诚皇上,因皇上未能安寝而不敢正立。
D.“侧足屏息”与“宋将军屏息观之,股栗欲堕”(《大铁椎传》)两句中的“屏息”含义相同。
【答案】A
【解析】
A项,前者是“忠诚、厚道”的意思;后者是“(疾病)严重、加重”的意思。翻译为“我很想遵从皇上的旨意立刻为国奔走效劳,但祖母刘氏的病却一天比一天严重”。
B项,前者是动词“跟随、跟从”的意思;后者通“纵”,是一种对抗秦国的策略,翻译为“采用合纵的策略缔结盟约,互相援助结为一个整体(来对抗秦国)”。
C项叙述正确。
D项,二者含义相同,都是“屏气、屏住呼吸”的意思,形容注意力集中或恐惧。后者翻译为“宋将军屏住呼吸观看这场恶战,吓得两腿发抖,几乎从堡垒上掉下来”。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然后”表示接着某种动作或情况之后,翻译为“这样以后”,与《六国论》“然后得一夕安寝”中的“然后”含义相同。
B.“上安然后退舍”与“子若欲战,则吾退舍”(《左传·僖公三十三年》)两句中的“退舍”含义相同。
C.“兵有不利”与“王于兴师,脩我甲兵,与子偕行”(《诗经·秦风·无衣》)两句中的“兵”字含义不同。
D.“军营不完”与“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六国论》)两句中的“完”字含义不同。
【答案】C
【解析】C项,二者含义相同,都是“兵器”的意思。前者翻译为“兵器有不锋利的”,后者翻译为“君王发兵去交战,修整甲胄与刀兵,杀敌与你共前进”。A项,叙述正确。B项,二者含义相同,都是“退却、退避”的意思。D项,前者是“完善、修缮”的意思,后者是“保全”的意思,翻译为“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原因是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失掉了强有力的外援,不能独自保全” 。
1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时令人视吴公何为”与“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项脊轩志》)两句中的“时”字含义相同。
B.“还言方作战攻具”与“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过秦论》)两句中的“作”字含义不同。
C.“隐若一敌国矣”与“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 (《过秦论》)两句中的“敌”字含义相同。
D.“吴汉尝出征”与“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两句中的“尝”字含义相同。
【答案】C
【解析】C项,前者是动词“匹敌、抵挡”的意思,该句话翻译为“吴汉威重的样子好像能匹敌一个国家”。后者是名词“敌人、仇敌”的意思,该句话翻译为“秦人大开关门引敌深入,九国的军队却迟疑起来,不敢入关”。A项,二者都是“不时、时常”的意思。后句翻译为“庭前、阶下却异常寂静,小鸟不时飞下来啄食,人到它面前也不离开”。B项,前者是“制作”的意思,后者是“发起”的意思,该句翻译为“一个人起来发难(指陈胜、吴广起义),秦朝就灭亡了”。D项,二者含义相同,都是“曾经”的意思。
13.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让之曰”与“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鸿门宴》)两句中的“让”字含义相同。
B.“军师”这里是军队的意思,与隆中妙对,巧借东风,巧取四郡,奇袭荆州,六出祁山,七擒孟获的军师诸葛亮的“军师”含义不同。
C.“昆弟外家”,“昆弟”这里指兄弟,“外家”这里泛指母亲或妻子的娘家或外戚。吴汉为国效忠,不治家产。
D.“吴汉爵位奉赐最尊重”与“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舞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荆轲刺秦王》)两句中的“奉”字含义不同。
【答案】A
【解析】A项,前者是动词“责备”的意思,即“吴汉责备他的妻子说”;后者是名词“谦让、礼让”的意思,该句翻译为“做大事不必注意细枝末节,行大礼不必讲小的谦让”。B项,解说正确。C项,解说正确。D项,前者是“俸禄”的意思,后者是“恭敬地捧着、拿着”的意思。后作“捧”。
14.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然但治宅”与“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木兰诗》)两句中的“但”字含义相同。
B.“不起巷第”与“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鸿门宴》)两句中的“起”字含义不同。
C.“不作祠堂”与“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石钟山记》)两句中的“作”字含义不同。
D.“恭俭如此”与“故久立公子车骑市中,过客,以观公子,公子愈恭”(《信陵君窃符救赵》)两句中的“恭”字含义相同。
【答案】D
【解析】D项,前者是“恭谨”的意思,后者是“恭敬、容貌端庄严肃、谦逊有礼”的意思。A项,二者含义相同,都是副词“只、只是”的意思。B项,前者是“兴建、兴造”的意思;后者是“开始、开端”的意思。C项,前者是“建造,兴建”的意思,后者是“演奏”的意思。
15.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薨,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也可以用于皇帝的高等级妃嫔和所生育的皇子公主,或者封王的贵族。
B.谥,古代皇帝、贵族、大臣、杰出官员或其它有地位的人死后所加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
C.有司:官吏的通称。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所以称官吏为“有司”。(《廉颇蔺相如列传》)“召有司案图”中的“有司”就是掌管国家地理区域划分的官员。
D.“诏特赐曰忠侯”与“相如度秦王特以诈详为予赵城,实不可得” (《廉颇蔺相如列传》)两句中的“特”字含义相同。
【答案】D
【解析】D项,前者是“特地”的意思,后者是“只、不过”的意思。
一、理解常见实词
(一)理解常见实词的方法
1.根据语句间比照、映衬关系来理解
例:人之爱子,罕亦能均;自古及今,此弊多矣。贤俊者自可赏爱,顽鲁者亦当矜怜,有偏宏者,虽然以厚之,更所以祸之。
在这段文字中,“顽鲁者亦当矜怜”与“贤俟者自可赏爱”两句构成反义相对关系,“顽鲁者”与“贤俊者”也是反义相对关系,“贤俊”是同义复词,意为“贤良聪明”,与之相反的“顽鲁”也当是同义复词,应该解释为“愚昧而蠢笨”,不能解释为“愚笨而鲁莽”或“顽皮而愚蠢”。“自可赏爱”与“亦当矜怜”表述的是对两者应有的态度。它们之间不是相反的关系,“赏爱”是两个词,意为“赞扬宠爱”,“矜悯”也是两个词,意为“同情怜悯”。最后两句“虽欲厚之,更所以祸之”,一是说主观愿望,一是意想不到的后果,“厚”,厚待,看重,作动词用,“祸”也应是动词,即造成灾祸。
2.借助语法结构作推断
例:①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解先入关破泰
②视之,弄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胫,意似良
③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
④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本例四句皆来之课本,怎样理解其中的四个“意”呢?句①的“意”作动词,后面带有宾词语,应解释为“料想”;句②的“意”作主语,为名词,句④的“意”用法与此相同,联系前文,可知应解释为“样子”;句③的“意”作“无”的宾语,自然也是名词,应解释为“意图”或“心意”。
3.根据前后述说的内容作推断
例:①又以適去,意不自得
②(郭)永以书抵幕府
句①的“適”是什么意思,根据“意不自得”可以推知“適”同“谪”,“又以適去”,是“又因为被贬而离开”。句②的“抵”是多义词,这里是什么意思?前文说,太原地方长官总是任用名望很高的人,每次宴请耗费千金,这些钱都是从各县搜刮来的,对大谷县征敛尤为紧迫,于是“永以书抵幕府”,意思是:郭永写信送到太原帅幕府。抵,送达。
理解文言实词的基本原则是依据语境,即上下文。上列三点,,只是把这“语境”具体化。
(二)理解实词应注意的问题
1.注意词的古今义
文言实词,有的与现代汉语意义完全相同,有的完全不同。这两类词都可以不去管它,重点应放在古今既有联系又有差别的实词上。如“食已与与如也”的“已”今作“已经”,这里是“罢”“完”的意思;如“偷”,古义有苟且、马虎、刻薄等意,今为偷窃。理解时不能不辨古今差别而随便地以今义释古义。
2.注意单音词和双音词
文言以单音词居多,汉语以双音词居多。不要把两个连用的单音词误判白话文中的双音词,如“妻子”、“地方”、“指示”等。
3.注意通假现象
古代汉语常有通假字。一是音同音近通假,如“蚤”通“早”,“要”通“邀”,“裁”能“才”,“禽”通“擒”,“卒”通“猝”;二是形近通假,如“说”能“悦”,“谕”通“喻”。因此,理解时不要误把通假字作为本字。如 “以身徇国” ,“乃是天子报尔先人之徇命也”中的“徇”通“殉”,看不出来,就会解错。
4.注意偏义复词现象
所谓偏义复词,京是由两个意思相近、相对或相反的语素构成的词,其中一个词素表示意义,另一个只作陪衬,如《孔雀东南飞》中“昼夜勤作息”、“便可白公姥”、“我有亲父兄这三句中,“作息”只有“作”的意义,“公姥”只有“姥”的意义,“父兄”只有“兄”的意义。如果不解依据上下文看出它们是“偏义”,就会理解错误。
5.要注意一词多义
一词多义,在文言中是常见的语言现象,应根据具体语境作辨别。如“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中的“举”是“全”的意思(与“独”相对);“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中的“举”,根据前后文,应解释“攻取”。
二、理解常见虚词
(一)理解虚词用法的方法
1.全面复习,掌握常见用法
文言虚词,大多“身尊数职”,一词多用。复习时应对使用频率高的虚词的常见用法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如“以”,可以作介词,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译为“拿”“凭借”“依据”“按照”。如“余船以次进”中的“以”应译为“按照”;可以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译为“由于”“因”,如“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中的“以”;也可以表示行为动作的对象,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如“(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中的“以”。“以”还可以用作连词,用法与“而”相近,只是不表示转折。“以”作连词时,还可以表示目的关系,译为“来”“用来”“以致”等,如“作《师说》以贻之”中的“以”,译为“用来”;还可以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如“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中的“以”可译为“因为”。
只有通过全面复习,掌握其常见用法,考试时才能结合语境作辨别。
2.根据语境,辨明具体用法
掌握文言虚词的常见用法是基础,根据具体语境作辨别是能力。根据语境,先要分析语境,分析具体的上下文,找出意义之间的关系,方能辨别其用法。用“以”作例子来说明。“不愈于养以遗患乎”一句中,“愈”通“逾”,超过,胜过,“养”养蝗虫,放纵蝗虫“遗患”表示结果,据此可知“以”是连词,当译为“以致”。“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根据“以”前后的意义关系可以认定,句中的“以”是连词,可译为“用来”。“孤违蹇叔,此辱二三子”,“辱二三子”的意思是:使你们遭受羞辱,根据前后的意义关系,可以认定句中的“以”是连词,可译为“以致”、“因而”。
(二)理解虚词应注意的问题
1.分清虚实
文言中的“虚词”与今天所说虚词的概念是不完全相同的。文言虚词多由实词转化或借用而来的,因此有的词既可作实词,也可作虚词,阅读时应加以辨别。如“适”,在“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中,作动词,出嫁;在“余自齐安身行适临汝”中,作动词,往、到;而然“适大病,不解行”中,作副词,译为“恰好”。
2.辨明用法
所谓辨明用法,就是根据上下文。从多种用法中认定其属何种用法。如“执手相看泪眼”中的“相”,表示互相,而在“当以《晋书》相付”中的“相”就不是“互相”之意,而是作代词用,“相付”即“付之”。又如“见”,在“君既若见录”中,是前置代词,“见录”就是记住我;在“徒见欺”中,则表示被动,“见欺”,即被欺。
3.分辨古今
有些虚词,古今用法是不同的,应注意辨别,如“所以”,今天是表示结果的连词,而在古代却用法多样,如在“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中,表示“…………方法”,可译为“依靠”;在“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一句中,则表示“……的原因”。又如“溺者入水,拯之者亦入水。入水相同,所以入水者则异”,句中的“所以”也是表演原因,后两句可译为:他们同样是落入水中,但落入水中的原因却是不同的。
4.注意特殊
所谓特殊,一是指兼词。如“诸”,可以相当于“之乎”、“之于”,“焉”,可以相当于“于之”;“盍”,相当于“何不”等。二是虚词连用。连用是为了加强语气,多用于句末,其重点总是在最后一个,如“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表达语气的重点在“矣”上。
虚词也有单音双音的问题。如“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句中的“至于”是动词“至” 与介词 “于”的连用,不要把它混用于现代汉语表示轻微转折的连词“至于”。
【类题举隅】
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伐,文中是自我夸耀的意思,与《老子·四章》“自伐者无功”的“伐”的意思完全不同。
B.弑,本意是指子杀父、臣杀君,在古人看来这是大逆不道的行为,在文中指厉公被臣子诛杀。
C.惧,文中是警惕的意思,与《谏太宗十思疏》“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的“惧”意思不同。
D.按剑,指用手抚剑,是准备击剑之势,与《鸿门宴》“按剑而跽”的“按剑”意思一样。
【答案】A
【解析】A项,“自伐者无功”的“伐”也是自我夸耀的意思;C项中“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的“惧”字为担忧之意。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字词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壬戌,古代的纪时方式,与《赤壁赋》“壬戌之秋”中的“壬戌”意思相同。
B.止,指停止,与《鸿门宴》“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中的“止”用法不同。
C.趣,指立即、立刻,与《兰亭集序》“虽趣舍万殊”中的“趣”词义不同。
D.几,指几乎,差一点,与《登泰山记》“乙不可登”中的“几”词义相同。
【答案】A
【解析】文中的“壬戌”是纪日,《赤壁赋》中“壬戌”是纪年。
3.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携,指离心、背离,与《归去来兮辞》“携幼入室,有酒盈樽”中的“携”意思不同。
B.诸,相当于第三人称“之”,与《愚公移山》“投诸渤海之尾”中的“诸”用法相同。
C.形,文中指表现、显露、显示,与“喜形于色”“形诸笔端”等中的“形”意思相同。
D.振,同“赈”,赈救、救济,与《过秦论》“振长策而御宇内”中的“振”意思不同。
【答案】B
【解析】B.错误。代词,之/兼词,之于。句意:给他们吗。/把它扔到渤海的边上。
4.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与”,意为亲附,与“与赢而不助五国”的“与”意思相同。
B.“负”,意为依仗,与“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的“负”意思不同。
C.“区区”,意为小、少,与“是以区区不能废远”的“区区”意思不同。
D.“见”,表示第一人称“我”,与“信而见疑”的“见”用法不同。
【答案】D
【解析】D.错误。都表被动,被。句意:怜惜他年老而不被任用。/诚信却被怀疑。
5.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担笈负书”与“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齐桓晋文之事》)两句中的“负”字含义相同。
B.《春秋公羊》是专门解释《春秋》的一部典籍,与《左传》《谷梁传》并称为“春秋三传”。
C.“帝省之”与“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荀子·劝学》)两句中的“省”字含义相同。
D.二千石,官秩等级。因所得俸禄以米谷为标准,故以“石”(十斗为一石)称之。
【答案】C
【解析】A.正确。都解释为“背着”。句意:身背书籍。/头发花白的老人不会在路上背着或者顶着东西了。B.正确。C.错误。了解,知道;/检查,反省。句意:魏高宗知道后。/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对自己进行检查和反省。D.正确。
6.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治安,指政治清明,社会安定,与现在所说的“社会治安”的“治安”意思不同。
B.忽,指快速、迅速,与《离骚》“日月忽其不淹兮”中的“忽”词义相同。
C.堂,指正屋。古代宫室前为堂后为室,“升堂入室”喻学问由浅入深,达到很高水平。
D.特,指特意,与《答司马谏议书》“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中的“特”词义不同。
【答案】D
【解析】D.错误。都是“仅、只”的意思。句意:圣人的这句话不只是用来启发点明子路的。/并不仅仅是朝廷上的士大夫加以反对罢了。
7.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幸,文中指希望,与《孔雀东南飞》,中“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的“幸”意思相同。
B.引,文中是援引之意,与班固的《苏武传》中“虞常果引张胜”的“引”字意思不相同。
C.夺,文中指抢夺,与《齐桓晋文之事》中“百亩之田,勿夺其时”的“夺”字意思相同。
D.亡,文中指使……灭亡,与贾谊的《过秦论》中“追亡逐北”一句的“亡”意思不相同。
【答案】C
【解析】C.错误。“百亩之田,勿夺其时”的“夺”是指耽误,二者意思不相同。句意:李斯因担心蒙恬抢夺其权力。/一家一户所种百亩的田地,不误农时得到耕种。
8.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遗孙权书”与“小学而大遗”(《师说》)两句中的“遗”词义相同。
B.周瑜,字公瑾,东吴名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描述了他的形象
C.举,这里指拿、用,与《鸿门宴》“杀人如不能举”中的“举”词义不同。
D.诚,这里指如果,与《陈情表》“愿陛下矜愍愚诚”中的“诚”词义不同。
【答案】A
【解析】A.错误。词义不同。“遗”,送,给予。/放弃,遗弃。句意:送给孙权一封书信。/小的方面则要学习,大的方面却放弃。B.正确。C.正确。“举”,拿,用。/尽。句意:我不能拿整个东吴的土地。/杀人只担心不能杀完。D.正确。“诚”,如果。/诚心。句意:如今,将军如果能命令猛将统领数万大军。/希望陛下能怜悯我愚昧诚心。
9.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晏驾,字面意为车驾晚出,在古代指帝王死亡的讳辞,“驾崩”一词与其意思相同。
B.遽,意为急忙、马上,与《促织》“遽扑之,入石穴中”中的“遽”意义相同。
C.甲子,在文中是干支纪日,古人以十二天干与十地支相配来纪日,六十次一循环。
D.顾,看,与《五代史伶官传序》“君臣相顾,不知所归”中的“顾”意义相同。
【答案】C
【解析】A.正确。B.正确。两个“遽”都是“急忙、马上”的意思;句意:安禄山于是决定马上举兵反叛。/急忙扑过去捉它,蟋蟀跳进了石洞。C.错误。“十二天干与十地支”说法错误,应是“十天干与十二地支”。D.正确。两个“顾”都是“看”的意思;句意:大臣们听后互相看都大惊失色。/君臣们你看着我,我看着你,不知道哪里去好。
10.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积聚,此处是动词活用作名词,指囤积的粮食。与《劝学》中“假舟楫者,非能水也”的“水”用法一致。
B.夜,此处是名词活用作动词,乘着夜色之意。与《五代史伶官传序》中“函梁君臣之首”一句中的“函”用法一致。
C.顾,回头看、四周看,形容百姓对处境存在不安全感。与《项脊轩志》中“顾视无可置者”中“顾”用法不一致。
D.被,遭受,遭遇。与《屈原列传》中“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一句中的“被”用法不一致。
【答案】D
【解析】A.错误。用法不一致。积聚,动词活用作名词,指囤积的粮食;/水,名词作动词,游泳。句意:放火烧掉他所屯聚的粮。/借助舟船的人,并不一定会游泳。B.错误。用法不一致。夜,名词作状语,乘着夜色之意;/函,名词活用作动词,用木匣装。句意:乘着夜色从小道出发。/用木匣装着梁国君臣的首级。C.错误。用法一致。都是“回头看、四周看”的意思。句意:百姓就将忧虑不安。/环顾四周,没有地方可以安置。D.正确。遭受,遭遇;/通“披”,披散。句意:夏禹、商汤都曾遭受过。/屈原来到了江边,披散着头发,在水边一面走一面吟咏,他的脸色憔悴。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书,文中专指注书,与《孔雀东南飞》中的“十六诵诗书”的“书”意思相同。
B.瞋目,指发怒而睁大眼睛。与成语“瞋目扼腕”中的“瞋目”意思相同。
C.子,文中指你,古代用于对男子的尊称,如文中的孟子、诸子、季子等。
D.况,指说明,与《赤壁赋》中的“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的“况”意思不同。
【答案】A
【解析】A.错误。书:专指注书/泛指书籍。句意:世上解释诸子著作之传书的话。/十六岁就能诵读诗书。
1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适,文中指恰逢,与《孔雀东南飞》中“始适还家门”的“适”意思相同。
B.譬如破竹,指进攻像劈竹子一样,节节胜利,毫无阻挡,今演化为成语“势如破竹”。
C.造,文中指去、到,与《屈原列传》中“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造”意思不同。
D.间,文中指离间,与《曹刿论战》中“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的“间”意思不同。
【答案】A
【解析】A.错误。意思不同。恰逢;/出嫁。句意:恰逢杜预的奏表送到。/刚出嫁不久便被赶回家里。
13.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遗,指“舍弃、抛弃”,与《过秦论》“秦无亡矢遗镞之费”中的“遗”词义相同。
B.耻,指“以……为耻”,与《归去来兮辞》“悦亲戚之情话”中的“悦”用法相同。
C.合从,亦作“合纵”,指战国时苏秦游说六国联合拒秦。六国地处南北,故称合从。
D.三代,指中国古代的夏、商、周三个朝代,与现在所说的“祖孙三代”并不一样。
【答案】A
【解析】A.错误。舍弃、抛弃;丢失。句意:没有讲求仁的人却遗弃自己父母的。/秦国没有丢失箭和箭头的耗费。
14.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屈,指使……屈服,“舞幽壑之潜蛟”的“舞”指使……起舞,两者用法相同。
B.布衣,本指布制衣服,文中借指平民。古代平民穿粗布衣服,故称。
C.坐,指因为,与《苏武传》中“副有罪,当相坐”的“坐”意思不相同。
D.祖宗,文中指帝王的祖先,与成语“祖宗法度”中的“祖宗”意思不同。
【答案】D
【解析】D错误。都指帝王的祖先。句意:您如能谨慎守帝王的祖先的法度。/指先代帝王所制定而为后世沿袭、应用的法则。
15.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藉,指借助,与《谏逐客书》中“藉寇兵而赍盗粮”的“藉”意思相同。
B.相,指互相,与《孔雀东南飞》中“会不相从许”的“相”意思不相同。
C.驰,是传播、传扬的意思,与成语“驰名中外”中的“驰”意思相同。
D.此之谓,与《鱼我所欲也》“此之谓失其本心”中的“此之谓”意思不同。
【答案】A
【解析】A.“意思相同”错。藉,借助/借给。句意:势力小的必定要借助于外权。/把武器借给了贼兵,把粮食送给了盗匪。
1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治,指治理,与《屈原列传》“治乱之条贯”中“治”词义相同。
B.末作,古代常指工商业,与下文中的“本事”所指的行业不一样。
C.宿,指隔夜的,与词语“深仇宿怨”“宿志”中“宿”词义不同。
D.贵,指看重,与《师说》“是故无贵无贱”中的“贵”词义不同。
【答案】A
【解析】A.错误。词义不同。“治乱之条贯”中“治”词义是“治理得好”。句意:人民富裕就容易治理。/国家治乱兴亡的条例。B.正确。“本事”指根本大事,可代指农业。C.正确。“深仇宿怨”“宿志”中“宿”的意思是“旧有的、素有的”。D.正确。“是故无贵无贱”中的“贵”词义是“地位高”。
【真题改编】
(2022全国甲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齐助楚攻秦,取曲沃。其后秦欲伐齐,齐、楚之交善,惠王患之,谓张仪曰:“吾欲伐齐,齐、楚方欢,子为寡人虑之,奈何?”张仪曰:“王其为臣约车并币,臣请试之。”张仪南见楚王,曰:“今齐王之罪甚厚,敝邑欲伐之,而大国与之欢。大王苟能闭关绝齐,臣请使秦王献商于之地,方六百里。若此,则是北弱齐,西德于秦,而私商于之地以为利也,则此一计而三利俱至。”楚王大说,宣言之于朝廷曰:“不榖得商于之田,方六百里。”群臣闻见者毕贺,陈轸后见,独不贺。楚王曰:“不榖不烦一兵,不伤一人,而得商于之地六百里,寡人自以为智矣,诸士大夫皆贺,子独不贺,何也?”陈轸对曰:“臣见商于之地不可得,而患必至也。”王曰:“何也?”对曰:“夫秦所以重王者,以王有齐也。今地未可得而齐先绝,是楚孤也,秦又何重孤国?且先绝齐,后责地,必受欺于张仪。是西生秦患,北绝齐交,则两国兵必至矣。”楚王不听,曰:“吾事善矣!子其弭口无言,以待吾事。”楚王使人绝齐。张仪反,秦使人使齐,齐、秦之交阴合。楚因使一将军受地于秦。张仪知楚绝齐也,乃出见使者曰:“从某至某,广从六里。”使者反报楚王,楚王大怒,欲兴师伐秦。陈轸曰:“伐秦,非计也。王不如因而赂之一名都,与之伐齐,是我亡于秦而取偿于齐也。”楚王不听,遂举兵伐秦。秦与齐合,楚兵大败于杜陵。故楚之土壤士民非削弱,仅以救亡者,计失于陈轸,过听于张仪。
(节选自《战国策·秦策二》)
1.(2022全国甲卷)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约车”意思是约定派车,“约”与《鸿门宴》“与诸将约”的“约”字含义相同。
B.“宣言”指特意宣扬某种言论,使人周知,与后来用作文告的“宣言”含义不同。
C.“孤国”指孤立的国家,“孤”与《赤壁赋》“泣孤舟之嫠妇”的“孤”字含义相同。
D.“阴合”意思是暗中联合,“阴”与《岳阳楼记》“朝晖夕阴”的“阴”字含义不同。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取曲沃”与“西取由余于戎”(《谏逐客书》)中的“取”字含义不同。
B.“其后秦欲伐齐”与“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师说》)中的“其”字含义不同。
C.“子为寡人虑之”与“初为《霓裳》后《六幺》”(《琵琶行》)中的“为”字含义相同。
D.“张仪南见楚王”与“南取百越之地”(《过秦论》)中的“南”字用法相同。
3.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群臣闻见者毕贺”与“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中的“者”字含义不同。
B.“诸士大夫皆贺”与“投诸渤海之尾”(《愚公移山》)中的“诸”字含义不同。
C.“而患必至也”与“不患寡而患不均”(《季氏将伐颛臾》)中的“患”字含义相同。
D.“何也”意思是为什么呢,“何”与《回乡偶书》“笑问客从何处来”中的“何”字含义不同。
4.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其后秦欲伐齐”与“平伐其功”(《屈原列传》)两句中的“伐”字含义不同。
B.“惠王患之”与“无敌国外患”(《孟子·告子下》)两句中的“患”字含义相同。
C.“大王苟能闭关绝齐”与“苟以天下之大”(《六国论》)两句中的“苟”字含义相同。
D.“群臣闻见者毕贺”与“六王毕,四海一”(《阿房宫赋》)两句中的“毕”字含义不同。
5.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敝邑欲伐之”与“因人之力而敝之”(《烛之武退素师》)两句中的“敝”字含义相同。
B.“寡人自以为智矣”与“铸以为金人十二”(《过秦论》)两句中的“以为”含义不同。
C.“故楚之土壤士民非削弱”中的“土壤”是“国土”的意思,和现在汉语的“土壤”含义不同。
D.“广从六里”与“约从离衡”《过泰论》)两句中的“从”字含义相同。
6.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楚王大说”与“秦伯说”(《烛之武退秦师》)两句中的“说”字含义相同。
B.“不伤一人”与“何伤乎?”(《侍坐》)两句中的“伤”字含义相同C.“今地未可得而齐先绝”与“而绝江河”(《劝学》)两句中的 “绝”字含义不同。
D.“则两国兵必至矣”与“非兵不利,战不善”(《六国论》)两句中的“兵”字含义不同。
7.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楚王不听”与“听臣微志”(《陈情表》)两句中的“听”字含义相同。
B.“吾事善矣”与“素善留侯张良”(《鸿门宴》)两句中的“善”字含义不同。
C.“子其弭口无言”与“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两句中的“其”字含义相同。
D.“与之伐齐”与“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六国论》)两句中的“与”字含义不同。
8.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弭口无言”与“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召公谏厉王弭谤》)两句中的“弭”字含义相同。
B.“以待吾事”与“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两句中的“以”字含义不同。
C.“张仪反”与“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列子·汤问》)两句中的“反”字含义相同。
D.“楚因使一将军受地于秦”与“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廉颇蔺相如列传》)两句中的“因”字含义不同。
9.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王不如因而赂之一名都”与“因击沛公于坐”(《鸿门宴》)两句中的“因”字含义相同。B.“乃出见使者”与“秦王坐章台,见相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两句中的“见”字含义不同。C.“楚兵大败于杜陵”与“子济汉而伐之,我自后击之,必大败之”(《左传》)两句中的“大败”含义不同。D.“夫秦所以重王者”与“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杨氏之子》)两句中的“夫”字含义不同。
10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齐、楚之交善”中的“之”为助词,处在主谓之间,不译,与《邹忌讽齐王纳谏》“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中的“之”用法相同。
B.“不榖得商于之田”中的“不榖”是先秦诸侯之长的谦称,与《老子》“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榖”中的“不榖”含义相同。
C.“秦所以重王者”与“权,然后知轻重”(《孟子·梁惠王上》)两句中 “重”的含义不同。
D.“今地未可得而齐先绝”与“先天下之忧而忧”(《岳阳楼记》)两句中 “先”的含义不同。
1【答案】A
【解析】A.“约车”的“约”是“拴套、准备”之意,“与诸将约”的“约”是“约定”之意,二者含义不同。说法错误。B.“宣言”是指特意宣扬某种言论,使人周知;作文告的“宣言”是指国家、政党、团体或领导人对重大问题公开表态以进行的宣传号召,二者含义不同。说法正确。C.“孤国”中的“孤”是孤单、孤立的意思;《赤壁赋》“泣孤舟之嫠妇”的“孤”字是孤单之意,二者含义相同。说法正确。D. “阴合”的“阴”是私下、暗中的意思,《岳阳楼记》“朝晖夕阴”的“阴”字指阴晦的气象,二者含义不同。说法正确。
2【答案】C
【解析】C项,前者为介词,“替”的意思,后者是动词“演奏”的意思;A项,前者是“攻下”的意思,其宾语是处所,后者是“得到”的意思,其宾语是人物(由余);B项,前者是指示代词“那”的意思,后者是人称代词“他们”;D项,“南”字的用法相同,都是“名词作状语”。
3【答案】C
【解析】C项,前者是名词“祸患”的意思,后者是动词“担心”的意思;A项,前者是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后者是“者”字结构中的代词,代指人;B项,前者是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