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讲 概述文意筛选信息(讲义)(含答案)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品讲义(新教材新高考)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5讲 概述文意筛选信息(讲义)(含答案)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品讲义(新教材新高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0-08 13:55:37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5讲 概述文意筛选信息
目 录
01 考情分析·备考策略 2
02 知识导图·思维引航 3
03 考点突破·考法探究 4
04 热考题型·解题策略 4
05 真题感悟·命题洞见 5
复习任务 1.在读懂原文的基础上对文本内容进行筛选、分析、概括。2.整理归纳选项设误的常见类型,运用好比对法。
考情微观
命题解读 考向 考查统计
本题主要测试学生读懂文本并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读懂文本,分析理解文本内容是近几年的考查热点,题目形式以选择题为主,表述方式略有变化,但是基本形成了稳定的考查态势,需要考生读懂文本,准确翻译文本,理解文章内容,并仔细辨析灵活掌握。 考向一 曲解文意 2024·全国卷一,12
考向二 张冠李戴 2024·全国卷二,12
考向三 无中生有 2023全国乙卷,12
【命题特点】----稳中有变
稳:1.四个选项基本按照行文顺序设置,有利于快速找到信息区间,进行文题比对。
2.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错误,且该项错误也只是某一点错,“分析”有瑕,故在比对时可重点关注分析印证的部分。
变:1.有些选项内容有组合、嫁接现象,在原文的位置较分散,不如原来集中。
2.打破“概括+分析”的选项设计模式,依文设题,直接概述。
3.概括性降低。选文偏重叙述的,选项以叙述分析为主;选文偏重议论的,选项以转述观点、看法为主。
精准概述文意要求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能够对文本信息进行分析和概括,这些“信息”在文中具体表现为具有某些特定含义的文言词语和句子。因此,必须在理解选文的句意、文意的基础上,准确把握主要意思,系统梳理、归纳所给出的材料,并从中整理、筛选出与某一主题有关的文句。
方法点拨
(一)比对关键词语,看是否曲解文意
命题方式 故意曲解文中某一关键词语的意思,从而制造干扰项干扰考生,这种方式是命题的主要设误方式
比对方法 细心辨析选项中对人物的分析、对文本道理的阐述等有无夸大、歪曲或偷换概念的现象,要注意比对选项转述时是否漏掉了某个起关键作用的词语,注意是否曲解了人物行为的主动与被动方式等
(二)比对添加内容,看是否无中生有(于文无据)
命题方式 在选项中故意添加一些貌似合理的内容,“制造”出错误选项
比对方法 看选项哪点内容是原文中没有的,两相比对,看这点内容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
(三)比对人物行为,看是否张冠李戴,误解形象
命题方式 在选项中将原文某人做的事、说的话“移花接木”到另一个人物身上,导致对象错位;把人物的言行所揭示的性格特点故意说错,造成对人物形象的错误理解
比对方法 分清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做的不同事,产生的不同结果,防止张冠李戴、颠倒事实。辨析时应重点抓住“是谁,在何时何地,说过什么话,做过什么事”,尤其要看主语、谓语与原文是否一致
(四)比对事件发生时间、地点,看是否时间、地点颠倒
命题方式 在选项中把某一时间、地点发生的事转换到另一时间、地点
比对方法 分析时要特别注意选项中表示时间的词语,人物行为、事件发生的地点,并与原文进行比对,厘清人物在何时何地做了何事,识破时间错误的陷阱,防止地点错误
(五)比对事件因果关系,看是否因果失当
命题方式 这类干扰项往往把没有因果关系的事件说成有因果关系,或者颠倒“因”和“果”两者之间的关系,或者多种原因,故意漏说其中一个
比对方法 注意选项中“于是”“因此”“所以”“以致”等表因果的词语,比对原文相关句子,看因果关系是否成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材料一:
骊姬谮申生于晋献公,公将杀之。公子重耳谓之曰:“子盖言子之志于公乎?”世子曰:“不可,君安骊姬,是我伤公之心也。”曰:“然则盖行乎?”世子曰:“不可!君谓我欲弑君也,天下岂有无父之国哉!吾何行如之?”使人辞于狐突曰:“申生有罪,不念伯氏之言也,以至于死,申生不敢爱其死;虽然,吾君老矣,子少,国家多难,伯氏不出而图吾君。伯氏苟出而图吾君,申生受赐而死。”再拜稽首,乃卒。是以为“恭世子”也。
(节选自《礼记·檀弓上》)
材料二:
楚有士申鸣者,在家而养其父,孝闻于楚国。王欲授之相,申鸣辞不受。其父曰:“王欲相汝,汝何不受乎?”申鸣对曰:“舍父之孝子而为王之忠臣,何也?”其父曰:“使有禄于国,立义于庭,汝乐吾无忧矣。吾欲汝之相也。”申鸣曰:“诺。”遂入朝,楚王因授之相。居三年,白公胜为乱,杀司马子期,申鸣将往死之。父止之,曰:“弃父而死,其可乎?”申鸣曰:“闻夫仕者身归于君,而禄归于亲。今既去父事君,得无死其难乎?”遂辞而往,因以兵围之。白公胜谓石乞曰:“申鸣者,天下之勇士也,今以兵围我,吾为之奈何?”石乞曰:“申鸣者,天下之孝子也,往劫其父以兵,申鸣闻之必来,因与之语。”白公胜曰:“善。”则往取其父,持之以兵,告申鸣曰:“子与吾,吾与子分楚国。子不与吾,子父则死矣。”申鸣流涕而应之,曰:“始吾父之孝子也,今吾君之忠臣也。吾闻之也,食其食者死其事,受其禄者毕其能。今吾已不得为父之孝子矣,乃君之忠臣也,吾何得以全身?”援桴鼓之,遂杀白公胜,其父亦死。王赏之金百斤。申鸣曰:“食君之食,避君之难,非忠臣也。定君之国,杀臣之父,非孝子也。名不可两立,行不可两全也。如是而生,何面目立于天下?”遂自杀也。(节选自《说苑·立节》)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因骊姬诽谤,晋献公要杀了申生,重耳劝申生向父亲说明情况,申生认为晋献公会伤心,坚持不这样做。
B.申生觉得晋献公年事已高,儿子年龄尚小,国家正处于多事之秋,于是恳求狐突出山为晋献公出谋划策。
C.申鸣被任命为国相。过了三年,白公胜作乱,杀了司马子期,申鸣准备去杀死他,他的父亲却想阻止他。
D.申生与申鸣在尽孝上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相同之处在于二者都不把自我放在第一位,矢志尽孝。
答案 C
解析 “申鸣准备去杀死他”错。由材料二“杀司马子期,申鸣将往死之”可知,是申鸣也准备为国捐躯的意思,“死之”是为国而死之意。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申生派人向狐突诀别时,表明自己不愿逃跑的原因是国君年迈,国君的孩子年少,国家多灾多难。
B.白公胜作乱之时,申鸣想以身许国,他父亲以不合孝道制止他,但是申鸣依然坚持自己的想法。
C.白公胜被申鸣包围,自己不知如何应付,向石乞寻求突围之策,石乞提出的对策极其阴险毒辣。
D.申鸣认为忠孝不能两全,选择尽忠国君,使国家安定,导致父亲被杀,无颜面对天下人,所以自杀。
答案 A
解析 “不愿逃跑的原因是国君年迈”错。由材料一“虽然,吾君老矣,子少,国家多难,伯氏不出而图吾君。伯氏苟出而图吾君,申生受赐而死”可知,“国君年迈,国君的孩子年少,国家多灾多难”是申生的担忧,并非“不愿逃跑的原因”。
参考译文
材料一:
骊姬在晋献公面前诽谤谗害公子申生,晋献公将要杀了申生。公子重耳对申生说:“您为什么不向父亲说出心里话呢?”太子说:“不行,君父有骊姬才得安乐,这样做会伤他的心。”重耳又说:“既然这样,那么为什么不逃走呢?”太子说:“不行!君父会说我想谋害他,天下哪里有没有君父的国家呢!再说我能逃到哪里去呢?”于是申生派人向狐突告别说:“我有罪,没有考虑您的忠告,以至于一死,我不敢吝惜自己的生命;虽然如此,但我的国君年纪大了,爱子年纪小,国家有许多忧患,您又不肯出来为国君出谋划策。如果您肯出来为国君出谋划策,我就受到您的恩惠,甘愿去死。”申生两次跪拜行稽首礼,接着身亡。因此,人们送他谥号“恭世子”。
材料二:
楚国有位读书人叫申鸣,在家奉养他的父亲,他的孝顺在楚国闻名。楚王想封他做国相,申鸣推辞不肯接受。他的父亲说:“楚王想让你做国相,你为何不接受啊?”申鸣回答道:“放弃做父亲的孝子却要去为君王做忠臣,这是什么道理?”他父亲说:“如果能在国家享受俸禄,在朝堂上奉行大义,你快乐我就没有忧愁啊。我希望你做国相。”申鸣说:“好。”于是入朝,楚王就任命他为国相。过了三年,白公胜作乱,杀了司马子期,申鸣也准备为国捐躯。他的父亲制止他,说:“丢下父亲自己去死,难道可以吗?”申鸣说:“听说做官的人身体属于君王,俸禄归于亲人。如今既然已离开父亲去侍奉君王,怎能不为国家的危难而死呢?”于是辞别前往,趁机派兵包围白公胜。白公胜对石乞说:“申鸣是天下的勇士,如今用兵包围我,我该怎么办呢?”石乞说:“申鸣是天下的大孝子,去用武力劫持他的父亲,申鸣听到这件事必然前来,你趁机与他谈判。”白公胜说:“好。”于是就去捉拿了他的父亲,用武力控制,告诉申鸣说:“你援助我,我和你瓜分楚国。你不援助我,你的父亲就会死。”申鸣流着眼泪回答他,说:“当初我是父亲的孝子,如今我是君王的忠臣。我听说,吃谁的饭就要为谁的事去牺牲,接受谁的俸禄就要竭尽所能为他做事。如今我已不可能做父亲的孝子了,而是君王的忠臣,我怎能保全自身呢?”申鸣拿起鼓槌击鼓,最终杀了白公胜,他的父亲也因此而死。楚王赏赐他百斤黄金。申鸣说:“吃君王的饭,躲避君王的祸难,不是忠臣。安定您的国家,杀死我的父亲,不是孝子。名声不能够同时树立,品行不能够同时保全。像这样活着,有什么颜面在天下立足呢?”于是自尽。
1.通读全文,弄清相关内容
整体快速阅读,扫清文中障碍,弄清文章的体裁及大致内容,总观总览。对于纪事本末和史传类文章,须抓住中心人物和中心事件(含官职、地点、时间、过程等),在阅读时圈点勾画出时间、地点、官职等词语,了解文章思路、人物经历及事件大概;力求对人物各个时期的生活和事件的大体脉络做到心中有数,概括出传主的品质,做到知人明事。
2.审清题干,明确锁定区域
审清题干对作答试题至关重要,弄清题干须注意以下几点:①看清题干要求是选“不正确”还是“正确”项;②各选项中涉及的对象是谁,数量是一个还是几个;③事件信息叙述的指向是思想性格还是行为特点;④范围为整篇选文还是某一片段。文意理解题的四个选项,多是按文章行文的先后顺序而设置的,通常每个选项对应文章的一个层次,因此,我们可以将其按文章叙述的先后顺序来锁定区域。
3.结合语境,仔细分析比对
在理解与分析选文内容的过程中,先读选项,然后将选项中的每句话在锁定的原文区域中一一比对。要特别注意难懂字词的理解,还要注意判断各选项中的有关细节,看是否存在人物的张冠李戴,事件的前后倒置、杂糅、层次混乱、强加因果,内容的归纳不完整、故意曲解,中心概括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错误。要把选项中诸如事情的发展、因果,人物行为的程度、实效等内容,细细从原文词句中查出核对,分析选项叙述与文中用词造句的细微差别,这样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4.回文检验,整体考虑作答
做出初步判断后,考生应回看题目和内容,检查判断是否有误;再从文章内容的整体上排除错误选项,特别是隐性干扰;最后正确作答。
读准比细,识破陷阱
在答选择题三步骤中,最重要的莫过于第三步。选项内容多是命题人对原文的概括、转述和分析,比对法就是把选项与原文进行细致的比对,反复推敲,从中发现选项与原文意思不一致的地方,进而排除干扰项,得出正确答案。比对法主要是从关键词语、人物、时间、地点、添加内容、句间关系等方面进行比对。
(一)比对关键词语,看是否曲解文意
命题方式 故意曲解文中某一关键词语的意思,从而制造干扰项干扰考生,这种方式是命题的主要设误方式
比对方法 细心辨析选项中对人物的分析、对文本道理的阐述等有无夸大、歪曲或偷换概念的现象,要注意比对选项转述时是否漏掉了某个起关键作用的词语,注意是否曲解了人物行为的主动与被动方式等
1.阅读下列选项与原文,认真比对,看看选项概述分析是否有误。
选项 重耳即位三年后,出兵讨伐曹国,派人威胁曹君要他吊死叔瞻并交出尸体,不然就大开杀戒,但对釐负羁则给予了特别的关照。(2023年全国乙卷第12题D项)
原文 重耳即位三年,举兵而伐曹矣。因令人告曹君曰:“悬叔瞻而出之,我且杀而以为大戮。”又令人告釐负羁曰:“军旅薄城,吾知子不违也。其表子之闾,寡人将以为令,令军勿敢犯。”(节选自《韩非子·十过》)
比对结果
答案 有误。“吊死叔瞻并交出尸体”曲解文意。原文“悬叔瞻而出之,我且杀而以为大戮”的意思是“把叔瞻从城上吊下来,我将杀掉他并陈尸示众”。可从“我且杀”的表述作出判断。
2.阅读下列选项与原文,认真比对,看看选项概述分析是否有误。
选项 周尧卿为人简朴持重,不喜计较。对于不如自己的人,他会郑重地以礼相待,让对方产生羞愧之心;虽然俸禄不多,但周济宗族朋友,直到用完为止。(2023年全国甲卷第12题B项)
原文 (周)尧卿为人简重不校,有慢己者,必厚为礼以愧之。居官禄虽薄,赒宗族朋友,罄而后已。(节选自《隆平集·儒学行义》)
比对结果
答案 有误。B项的相关信息,对应的文中语句是:“尧卿为人简重不校,有慢己者,必厚为礼以愧之。居官禄虽薄,赒宗族朋友,罄而后已。”意思是:周尧卿为人庄严持重,不喜计较,遇到侮慢自己的人,一定会更加以礼相待,以使对方愧疚;担任官职,虽然俸禄不多,但周济朋友亲戚等,毫不吝啬,不惜竭尽所有。B项的概述与此明显不同,主要在于对“有慢己者,必厚为礼以愧之”一句的理解。“慢己者”不是“不如自己的人”,而是指怠慢、侮慢自己的人。
(二)比对添加内容,看是否无中生有(于文无据)
命题方式 在选项中故意添加一些貌似合理的内容,“制造”出错误选项
比对方法 看选项哪点内容是原文中没有的,两相比对,看这点内容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
3.阅读下列选项与原文,认真比对,看看选项概述分析是否有误。
选项 祖逖力请北伐,时任左丞相的司马睿虽无北伐之志,但仍然尽力支持,这坚定了祖逖的斗志,祖逖指江发誓:若不能收复中原就不再渡江返回江南。(2021年新高考Ⅱ卷第12题A项)
原文 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祭酒,逖(指祖逖)居京口,纠合骁健,言于睿曰:“晋室之乱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由宗室争权,自相鱼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睿素无北伐之志,以逖为奋威将军、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召募。秋八月,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祖逖北伐》)
比对结果
答案 有误。选项中“尽力支持”的“尽力”错。原文是说司马睿只给了一千人的粮食、三千匹布,连军队都没给,让祖逖自己招募,算不上“尽力支持”。选项属于无中生有。
4.阅读下列选项与原文,认真比对,看看选项概述分析是否有误。
选项 吴起声名渐起,遭到公叔嫉妒。他虽然对田文担任魏相表示不悦,但不久就平复了心情;而公叔继田文后为相,他深表不满,担心被害,于是逃往楚国。(2019年全国Ⅲ卷第12题C项)
原文 田文既死,公叔为相,尚魏公主,而害吴起。吴起惧得罪,遂去,即之楚。 (节选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比对结果
答案 有误。选项中“他深表不满”于文无据。原文是说田文死后,公叔任相国,娶了魏国公主,却妒忌吴起;吴起怕招来灾祸,于是离开魏国,随即到了楚国。因原文有“吴起惧得罪”,极易让人误认为“深表不满”是对的。
(三)比对人物行为,看是否张冠李戴,误解形象
命题方式 张冠李戴 在选项中将原文某人做的事、说的话“移花接木”到另一个人物身上,导致对象错位
误解形象 把人物的言行所揭示的性格特点故意说错,造成对人物形象的错误理解
比对方法 分清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做的不同事,产生的不同结果,防止张冠李戴、颠倒事实。辨析时应重点抓住“是谁,在何时何地,说过什么话,做过什么事”,尤其要看主语、谓语与原文是否一致
5.阅读下列选项与原文,认真比对,看看选项概述分析是否有误。
选项 吴汉处世俭朴,恭敬谨慎,不置田产,不起巷第。他出征在外时,家人曾置买一些田产宅业,他归来后全部都分送给了故旧部属。(2022年新高考Ⅱ卷第12题D项)
原文 吴汉尝出征,妻子在后买田业。汉还,让之曰:“军师在外,吏士不足,何多买田宅乎!”遂尽以分与昆弟外家。(节选自《东观汉记》卷十)
比对结果
答案 有误。原文是说吴汉把田宅分给了“昆弟外家”,选项中变成了“故旧部属”。
6.阅读下列选项与原文,认真比对,看看选项概述分析是否有误。
选项 苏轼直面饥疫,解救受灾百姓。他在任职杭州时遭遇旱灾病疫,减免上供米三分之一纾缓灾情;同时又集贮钱粮、建造治病场所以防备疫病。(2020年全国Ⅰ卷第12题C项)
原文 既至杭,大旱,饥疫并作。轼请于朝,免本路上供米三之一,复得赐度僧牒,易米以救饥者。明年春,又减价粜常平米,多作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轼曰:“杭,水陆之会,疫死比他处常多。”乃裒羡缗得二千,复发橐中黄金五十两,以作病坊,稍畜钱粮待之。(节选自《宋史·苏轼传》)
比对结果
答案 有误。根据原文可知,苏轼只是向朝廷请求免供米,真正“减免上供米三分之一”的是朝廷,对象有误。另外,“同时”有误,“减免……”“集贮……”这些举措原文都曾提及,而原文所写的是“明年春”,可知苏轼这些举措不是同时进行的。
(四)比对事件发生时间、地点,看是否时间、地点颠倒
命题方式 时序颠倒 概括人物的典型事件时,命题者故意将事情发生的时间顺序颠倒
空间错位 把不同空间地点的事件糅合起来表述,故意在地点方面颠倒位置关系
比对方法 分析时要特别注意选项中表示时间的词语,人物行为、事件发生的地点,并与原文进行比对,厘清人物在何时何地做了何事,识破时间错误的陷阱,防止地点错误
7.阅读下列选项与原文,认真比对,看看选项概述分析是否有误。
选项 贾谊答复询问,重新得到重用。文帝询问鬼神之事,对贾谊的回答很满意,于是任命他为自己钟爱的小儿子梁怀王的太傅,又表示自己也比不上贾谊。(2019年全国Ⅰ卷第12题C项)
原文 (贾谊)为长沙王太傅三年。后岁余,贾生征见。孝文帝方受釐,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居顷之,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文帝之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贾生傅之。(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比对结果
答案 有误。“又表示自己也比不上贾谊”虽然本身是正确的,但却是任命贾谊为梁怀王太傅之前的事,将此事说成任命为太傅之后的事,显然时间是错误的。
8.阅读下列选项与原文,认真比对,看看选项概述分析是否有误。
选项 黎士弘治民有术,注重民生。他在玉山县建立学校,并招集流亡百姓,开垦田地以恢复旧业,也注重让民众休养生息。
原文 (黎士弘)署玉山县事,立学建治,招集流亡,垦田定赋,民复旧业。裁缺,改授永新知县。政清狱简,与民休息。(节选自《清史稿·黎士弘传》)
比对结果
答案 有误。根据原文可知,“与民休息”是黎士弘“改授永新知县”后做的事,并非在玉山县任上。
(五)比对事件因果关系,看是否因果失当
命题方式 这类干扰项往往把没有因果关系的事件说成有因果关系,或者颠倒“因”和“果”两者之间的关系,或者多种原因,故意漏说其中一个
比对方法 注意选项中“于是”“因此”“所以”“以致”等表因果的词语,比对原文相关句子,看因果关系是否成立
9.阅读下列选项与原文,认真比对,看看选项概述分析是否有误。
选项 魏征说,隋炀帝滥杀无辜,张元济不敢谏诤;唐太宗认为正是因为臣不尽忠,最终导致了隋朝灭亡,因此告诫群臣一定要吸取教训。(2021年全国乙卷第12题D项)
原文 上尝与侍臣论狱。魏征曰:“炀帝时尝有盗发,帝令於士澄捕之,少涉疑似,皆拷讯取服,凡二千余人,帝悉令斩之。大理丞张元济怪其多,试寻其状,内五人尝为盗,余皆平民。竟不敢执奏,尽杀之。”上曰:“此岂唯炀帝无道,其臣亦不尽忠。君臣如此,何得不亡?公等宜戒之。”(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
比对结果
答案 有误。原文说唐太宗认为隋朝灭亡有“炀帝无道”与“臣亦不尽忠”两个原因,而选项只说其中一个,属于一果多因,只说一因。
10.阅读下列选项与原文,认真比对,看看选项概述分析是否有误。
选项 左光斗饱受迫害,死后得以平反。他家中受到株连,母亲、兄长以及同宗群从十余人被迫害致死,直到魏忠贤被诛,他才受到追赠,谥为忠毅。(2020年新高考Ⅰ卷第12题D项)
原文 忠贤令抚按严追,系其群从十四人。长兄光霁坐累死,母以哭子死。都御史周应秋犹以所司承追不力,疏趣之,由是诸人家族尽破。(节选自《明史·左光斗传》)
比对结果
答案 有误。根据原文“母以哭子死”可知,左光斗的母亲是因为痛哭儿子而死,而不是“被迫害致死”。选项因果失当。
专项训练
阅读下列选项与原文,认真比对,看看选项概述分析是否有误。
(1)(2021年新高考Ⅰ卷第12题B项)在讨论制止偷盗一事时,有人提出用重法治理,唐太宗认为应减轻赋税,选用清官,使百姓衣食无忧,严刑峻法反而不能达到目的。
原文: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无中生有(于文无据)。“严刑峻法反而不能达到目的”于文无据。
(2)(2020年新高考Ⅱ卷第12题C项)海瑞严厉执法,受到小人诋毁。他任南京右都御史时,因要求严明,部下怨恨,部属房寰惧遭揭发,又受怂恿,上疏诋毁,致使海瑞被迫退休。
原文:(海瑞)为南京右都御史。诸司素偷惰,瑞以身矫之。有御史偶陈戏乐,欲遵太祖法予之杖。百司惴恐,多患苦之。提学御史房寰恐见纠,欲先发,给事中钟宇淳复怂恿,寰再上疏丑诋。瑞亦屡疏乞休,慰留不允。十五年,卒官。(节选自《明史·海瑞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曲解文意(或自相矛盾)。“海瑞被迫退休”与原文“死于任上”矛盾。
(3)(2022年全国甲卷第12题B项)张仪见到楚王,提出楚国如果能与齐国断交,秦王就会下令献上商于之地六百里,又可以削弱齐国,还能得到秦国的恩惠,这是一举三得的事情。
原文:张仪南见楚王,曰:“今齐王之罪其于敝邑之王甚厚,敝邑欲伐之,而大国与之欢。大王苟能闭关绝齐,臣请使秦王献商于之地,方六百里。若此,则是北弱齐,西德于秦,而私商于之地以为利也,则此一计而三利俱至。”(节选自《战国策·秦策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曲解文意。“还能得到秦国的恩惠”错。“西德于秦”的意思是“(因对秦国施有恩惠)从而得到秦国的感激”,“德”是“使……感恩”的意思,而不是“得到秦国的恩惠”。
(4)(2021年全国甲卷第12题D项)在战局有利的情况下,宋朝皇帝为了息战,主动提出议和,并派曹利用到契丹军中谈判,最终与契丹达成盟约。
原文:是时,故将王继忠为契丹言和好之利,契丹以为然,遣李兴议和。帝曰:“朕岂欲穷兵,惟思息战。如许通和,即当遣使。”(节选自《宋史纪事本末·契丹盟好》)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张冠李戴。“宋朝皇帝为了息战,主动提出议和”错。原文“是时,故将王继忠为契丹言和好之利,契丹以为然,遣李兴议和”可见,并非宋朝皇帝主动议和,而是契丹主动议和。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材料一:
(周)武王问于(姜)太公曰:“治国之道若何?”太公对曰:“治国之道,爱民而已。”曰:“爱民若何?”曰:“利之而勿害,成之勿败,生之勿杀,与之勿夺,乐之勿苦,喜之勿怒。此治国之道,使民之义也,爱之而已矣。”(节选自刘向《说苑·政理》)
材料二:
上念山林川泽,皆与民共,命自居庸以东,与天寿山相接,禁樵采,余俱弛禁。工部奏修军器,请征布漆于民。上命给钞市之。上曰:“古者土赋,随地所产,不强其所无。比年如丹漆、石青之类,所司不究物产,概下郡县征之。小民鸠敛金币,博易输纳,而吏胥因以为奸。其一切禁止。”
遣监察御史分巡天下,考察官吏。进户部尚书郭资太子太师,命致仕。蹇义、夏原吉言其偏执妨事,且多病。上问杨士奇,对曰:“资强毅能守廉,人不得干以私。但性偏执,甚至沮格恩泽,不得下究。”上问其故。对曰:“诏书数下蠲免灾伤租税。不听开除,必令有司依额征纳,此其过之大者。”上颔之。
青州民刘中等奏:“自永乐中岁歉,流徙畿南枣强县凡二百余户,居二十年,已成家业。今有司遣还山东,乞附籍枣强。”上谓夏原吉曰:“彼此皆吾土,但得民安即已。唐宇文融括流民,过期不首者谪边。州县承风劳扰,百姓逃窜,尔其申饬有司,以此为戒。”
上御文华殿,与侍臣论历代户口盛衰。上曰:“户口之盛衰,是以见国家之治忽。其盛也本于休养生息,其衰也必有土木兵戈。汉武承文、景之余,炀帝继隋文之后,开元之盛,遂有安史之乱,岂非恃富庶不知儆戒乎?汉武末年乃悔轮台,炀帝遂以亡国,玄宗卒至播迁,皆足为世大戒。”
车驾巡边,发京师,英国公张辅、阳武侯薛禄帅师从。驻跸虹桥,谕诸将曰:“朕深居九重,岂不自逸?但朝夕思念保民,故有此行。今渡河道路所经,皆水潦之后,秋田无获,朕甚悯焉。其将士有扰民者,杀无赦!”(节选自《明史纪事本末》)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皇上认为主管官吏不去调查出产的物品,全都令郡县向百姓征敛,官吏趁机行奸作恶。这些要全部禁止。
B.杨士奇认为郭资不遵诏书,令地方官员仍按旧额征税,这是他为政最大的过错。皇上取消他晋升的任命。
C.青州百姓请求将已成家业的二百多户附入枣强户籍,皇上认为都是自己的国土,只要百姓安居乐业即可。
D.皇上同侍臣谈论历朝历代户口,他认为户口繁盛是因为休养生息,户口减少则定有大兴土木和战争之事。
答案 B
解析 “皇上取消他晋升的任命”错。材料二“进户部尚书郭资太子太师,命致仕”说的是晋升户部尚书郭资为太子太师,命他退休。“上颔之”说的是皇上点头认可了杨士奇的回答,应是赞成晋升户部尚书郭资为太子太师,命他退休。
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中姜太公回答周武王如何治理国家的提问时指出,治国之道在于爱护百姓,要让百姓获利,有成就感,生命财产得到保障,生活愉快。
B.材料二中皇帝想与百姓共享山林川泽,放开除自居庸关以东到与天寿山相接处之外的区域的砍柴禁令,此举正是材料一中“治国之道”的体现。
C.皇帝认为,古代因地征税,而近年官吏却不调查产出就全向百姓征敛,使百姓只得通过赌博聚财缴纳,并因此输掉家产,这种征税行为应当禁止。
D.皇上同侍臣谈论历朝历代户口时指出,户口繁盛与否是国家盛衰的反映,户口减少一定是因为大兴土木和战争,这正体现了他的仁政思想。
答案 C
解析 “使百姓只得通过赌博聚财缴纳,并因此输掉家产”错。根据语境,“博易输纳”的意思是广泛交易(或换取)物品来缴纳赋税,对“博”“易”“输”的意思理解是关键。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周武王向姜太公询问说:“治理国家的方法是怎样的?”姜太公回答说:“治理国家的方法,不过是爱民罢了。”周武王又问:“怎样爱民呢?”姜太公回答说:“使人民获利而不要使他们受到伤害,使他们获得成功而不要使他们失败,使他们生存下去而不要杀害他们,给他们财物而不要夺取他们的财物,使他们欢乐而不要使他们受苦,使他们高兴而不要使他们愤怒。这就是治理国家的方法,治理人民的方法,也就是爱他们罢了。”
材料二:
皇上想把山林川泽都与百姓共有,下令从居庸关以东,与天寿山相交接的地方,禁止砍柴,其他地方都解除禁令。工部上奏(朝廷)修造兵器,请求向百姓征收布漆。皇上命令供给钱钞购买布漆。皇上说:“古代的地方赋税,按照土地所生产的(征收),不强迫百姓缴纳没有的东西。近年像丹漆、石青之类,主管官吏不去调查出产的物品,全都下达郡县(向百姓)征敛。百姓只得聚敛金钱,广泛交易(或换取)物品来缴纳赋税,而官吏趁机做违法的事。这一切全部禁止。”
(皇上)派遣监察御史分别巡视全国各地,考察地方官吏。晋升户部尚书郭资为太子太师,命他退休。蹇义、夏原吉上奏说他固执、妨碍政事,而且身体多病。皇上询问杨士奇,杨士奇回答说:“郭资坚决刚毅,能保持廉洁,别人不能拿私事来请求他。只是性格偏执,甚而至于阻碍皇上的恩惠,使皇恩不能下及百姓。”皇上询问其中的缘故。杨士奇回答说:“诏书多次下令要免除受灾受伤百姓的税赋。可是郭资执意不听从免除的命令,一定让地方主管官员按照原先的数目征收缴纳,这是他最大的过错。”皇上点头认可。
青州百姓刘中等上奏:“从永乐年间年成歉收,流动转徙到国都南部枣强县一共二百多户,居住二十年,已经拥有家产。如今主管官员要把他们遣送回山东,请求附入枣强户籍。”皇上对夏原吉说:“那里这里都是我的国土,只要能让百姓安居就可以了。唐朝宇文融搜求流亡的百姓,超过时限不自首的就发配到边境。州县迎合上官意图烦劳打扰百姓,百姓逃窜,你一定告诫主管官员,把这件事作为警戒。”
皇上驾临文华殿,同侍臣谈论历朝历代户口繁盛减少的事情。皇上说:“户口的盛衰问题,完全能够看出这个国家是太平盛世还是乱世。户口繁盛源于采用了休养生息政策,户口减少一定有大兴土木之事和战争。汉武帝承袭文帝、景帝的余威,隋炀帝继承隋文帝之后,历开元盛世,终有安史之乱,难道不是依仗富庶繁荣而不知戒备警惕吗?汉武帝末年就后悔用兵轮台,隋炀帝最终也因此而亡国,唐玄宗最终到了迁徙流离的境地,都完全可作为后世引以为戒的教训。”
皇上巡视边防,从京城出发,英国公张辅、阳武侯薛禄率领军队跟从。驻扎在虹桥,皇上告诉众将领说:“朕深居宫中,难道不安逸?只是时时考虑安养百姓,所以才有这次出行。现在渡过黄河所经过的道路,都是大雨之后,秋天的田地里没有收获,朕非常同情他们。如果有扰民的将士,杀无赦!”
综合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新州司马卢杞遇赦,移吉州长史,谓人曰:“吾必再入。”未几,上(唐德宗)果用为饶州刺史。给事中袁高应草制,执以白卢翰、刘从一曰:“卢杞作相,致銮舆播迁,海内疮痍,奈何遽迁大郡!愿相公执奏。”翰等不从,更命他舍人草制。乙卯,制出,高执之不下,且奏:“杞极恶穷凶百辟疾之若仇六军思食其肉何可复用?”上不听。补阙陈京、赵需等上疏曰:“杞三年擅权,百揆失叙,天地神祇所知,华夏、蛮貊同弃。倘加巨奸之宠,必失万姓之心。”丁巳,袁高复于正牙论奏。上曰:“杞已再更赦。”高曰:“赦者止原其罪,不可为刺史。”陈京等亦争之不已,曰:“杞之执政,百官常如兵在其颈。今复用之,则奸党皆唾掌而起。”上大怒,左右辟易,谏者稍引却。京顾曰:“赵需等勿退,此国大事,当以死争之。”上怒稍解。戊午,上谓宰相:“与杞小州刺史,可乎?”李勉曰:“陛下欲与之,虽大州亦可,其如天下失望何!”壬戌,以杞为澧州别驾。使谓袁高曰:“朕徐思卿言,诚为至当。”又谓李泌曰:“朕已可袁高所奏。”泌曰:“累日外人窃议,比陛下于桓、灵;今承德音,乃尧、舜之不逮也!”上悦。杞竟卒于澧州。
四年春二月,李泌自陈衰老,独任宰相,精力耗竭,既未听其去,乞更除一相。上曰:“朕深知卿劳苦,但未得其人耳。”上从容与泌论即位以来宰相,曰:“卢杞忠清强介,人言杞奸邪,朕殊不觉其然。”泌曰:“人言杞奸邪而陛下独不觉其奸邪,此乃杞之所以为奸邪也。倘陛下觉之,岂有建中之乱乎?杞以私隙杀杨炎,挤颜真卿于死地,激李怀光使叛,赖陛下圣明窜逐之,人心顿喜,天亦悔祸。不然,乱何由弭?”(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
5.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下面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杞极恶穷凶百辟疾之若仇六军思食其肉何可复用?
答案 BDG
解析 原句标点:杞极恶穷凶,百辟疾之若仇,六军思食其肉,何可复用?
6.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赦者止原其罪”与“而不知其所止”(《赤壁赋》)两句中的“止”意思不同。
B.“上怒稍解”与“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两句中的“解”意思不同。
C.“陛下欲与之”与“失其所与”(《烛之武退秦师》)两句中的“与”意思相同。
D.“朕已可袁高所奏”与“秦地可尽王也”(《鸿门宴》)两句中的“可”意思不同。
答案 C
解析 “陛下欲与之”的“与”意思是给予,“失其所与”的“与”意思是结交。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卢杞在遇到大赦调任吉州长史时颇为悲观,因为他认为自己必定会再次入狱,然而不久后发生的事却并不像他事先预料的那样。
B.应命起草诏书的袁高反对让卢杞担任饶州刺史,他找到宰相卢翰、刘从一并明确地表明自己反对的理由,希望二人能够坚持上奏。
C.陈京、赵需等上表,认为卢杞独掌大权三年之久,祸乱朝政,罪行很大,如对卢杞这样的巨奸加以宠幸,将会失去天下百姓的心。
D.卢杞当政之时,百官常常内心深感恐惧,感觉随时可能会遭受杀身之祸,这也是陈京等人极力反对再次起用卢杞的一个重要原因。
答案 A
解析 “颇为悲观,因为他认为自己必定会再次入狱,然而不久后发生的事却并不像他事先预料的那样”错。由“未几,上(唐德宗)果用为饶州刺史”可知,“吾必再入”是卢杞认为他一定能够再次回到朝廷,被委以重任。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使谓袁高曰:“朕徐思卿言,诚为至当。”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累日外人窃议,比陛下于桓、灵;今承德音,乃尧、舜之不逮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唐德宗)派人对袁高说:“朕慢慢考虑你说的话,确实是极为恰当的。”
(2)这些天以来,外面的人都在私下里议论,把陛下你比作东汉的桓帝、灵帝;如今承闻陛下的善言,这是尧、舜都比不上的啊!
解析 要特别注重字词的翻译。如第(1)句中的“徐”“诚”“至当”,第(2)句中的“累日”“乃……也”“逮”。
9.四年春二月,在与唐德宗谈论卢杞时,李泌是从哪几个方面答复的?请简要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卢杞善于伪装,引起动乱。②卢杞挟私报复,祸乱国家。③夸赞德宗圣明,将卢杞赶了出去。(意思对即可)
解析 先找到答题区域,即最后一段中李泌回答唐德宗的话,再分析这几句话的内容,从不同方面进行概括即可。
参考译文
新州司马卢杞遇大赦,调任吉州长史,他对人说:“我一定能够再次回到朝廷。”没有多久,唐德宗果然任命他为饶州刺史。给事中袁高应命起草这份诏书,他拿着诏书告诉宰相卢翰、刘从一说:“卢杞做宰相期间,导致皇帝流亡在外,天下满目疮痍,怎么能够突然之间把他升迁到大郡去呢?希望相公坚持上奏。”卢翰等不听,改为让其他舍人来起草诏书。乙卯(十九日),制书发出,袁高拿着制书不肯下发,并且上奏说:“卢杞穷凶极恶,百官痛恨他如同仇敌,军队的将士都想吃他的肉,他怎么可以再次被重用呢?”唐德宗不听。补阙陈京、赵需等上疏说:“卢杞独掌大权三年之久,使百官失去次序,已为天地神灵所知晓,为华夏和蛮夷各族所共同唾弃。倘若陛下对巨奸施加宠幸,必定会失去万民的心。”丁巳(二十一日),袁高再次在正殿向唐德宗论奏此事。唐德宗说:“已经再次更改了对卢杞的赦书。”袁高说:“赦书只是宽宥他的罪行,陛下不应该任命他当刺史。”陈京等也就此事争论不止,也都说:“卢杞当政的时候,百官常常就像有兵器放在脖子上。现在再一次起用他,那么奸党都会个个摩拳擦掌,东山再起。”唐德宗大怒,随侍诸人纷纷向后倒退,进谏的人们也都向后退缩。陈京回头说:“赵需等人不要退缩,这是国家的大事,我们应该拼死来抗争。”唐德宗的怒气稍稍平息。戊午(二十二日),唐德宗对宰相说:“给卢杞一个小州刺史(的官职),可以吗?”李勉说:“陛下打算给卢杞官做,即使大州也是可以的,只是如果让天下的百姓失望了,那要怎么办呢?”壬戌(二十六日),唐德宗以卢杞为澧州别驾。(唐德宗)派人对袁高说:“朕慢慢考虑你说的话,确实是极为恰当的。”又对李泌说:“朕已经同意袁高的奏议。”李泌说:“这些天以来,外面的人都在私下里议论,把陛下你比作东汉的桓帝、灵帝;如今承闻陛下的善言,这是尧、舜都比不上的啊!”唐德宗非常高兴。卢杞最终死在澧州。
唐德宗贞元四年(788)春二月,李泌上奏诉说自己衰老,独自担任宰相一职,精力耗尽,既然不能听凭他离开相位,请求再任命一位宰相。唐德宗说:“朕深切地知道你特别辛苦劳累,只是没有合适的人选罢了。”唐德宗不慌不忙地和李泌谈论自己即位以来的宰相,说:“卢杞忠诚清廉强干耿直,人们说他奸猾邪恶,朕一点都不觉得他是这样。”李泌说:“人家说卢杞奸猾邪恶而唯独陛下没有觉察到他奸猾邪恶,这正是卢杞被称为奸猾邪恶的原因啊。倘若陛下觉察到了,难道还会有建中时期的动乱吗?卢杞因为个人恩怨杀了杨炎,将颜真卿排挤到了必死之地,激怒李怀光使之叛乱,全仗着陛下圣明,把他赶了出去,人们的心情顿时高兴起来,上天也后悔所造成的灾祸。要不是这样的话,动乱怎么能够消弭呢?”
一 曲解文意
2024 新高考1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李广有孙陵,为侍中,善骑射。帝以为有广之风,使教射酒泉、张掖以备胡。及贰师击匈奴[注],陵叩头自请曰:“臣所将屯边者,皆荆楚勇士奇材剑客也。愿得自当一队,到兰干山南以分单于兵,毋令专乡贰师军。臣愿以少击众,步兵五千人涉单于庭。”上壮而许之。陵至浚稽山,与单于相值,骑可三万围陵军。陵搏战攻之,虏还走上山,汉军追击,杀数千人。单于大惊,召八万余骑攻陵。陵军步斗树木间,复杀数千人。陵居谷中,虏在山上,四面射,矢如雨下。士卒多死,不得行。陵曰:“无面目报陛下!”遂降。上怒甚,群臣皆罪陵。上以问太史令司马迁,迁盛言:“陵事亲孝,与士信,常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其素所畜积也,有国士之风。且陵提步卒不满五千,深蹂戎马之地,抑数万之师。身虽陷败,然其所摧败亦足暴于天下。彼之不死,宜欲得当以报汉也。”上以迁为诬罔,下迁腐刑。久之,上悔陵无救。上遣(公孙)敖深入匈奴迎李陵,敖军无功还,因曰:“捕得生口,言李陵教单于为兵以备汉军。”上于是族陵家。既而闻之,乃汉将降匈奴者李绪,非陵也。陵使人刺杀绪,大阏氏欲杀陵,单于匿之北方。大阏氏死,乃还。单于以女妻陵,立为右校王,与卫律皆贵用事。卫律常在单于左右;陵居外,有大事乃入议。(征和三年)三月,遣李广利将七万人出五原,击匈奴。匈奴使大将与李陵将三万余骑追汉军,转战九日。
(节选自《资治通鉴·汉纪》)
材料二:
李陵之降也,罪较著而不可掩。如谓其孤军支虏而无援,则以步卒五千出塞,陵自炫其勇,而非武帝命之不获辞也。陵之族也,则嫁其祸于李绪;迨其后李广利征匈奴,陵将三万余骑追汉军,转战九日,亦将委罪于绪乎?如曰陵受单于之制,不得不追奔转战者,匈奴岂伊无可信之人?令陵有两袒之心,单于亦何能信陵而委以重兵,使深入而与汉将相持乎!迁之为陵文过若不及,而抑称道李广于不绝,以奖其世业。为将而降降而为之效死以战虽欲浣涤其污而已缁之素不可复白。大节丧,则余无可浣也。李陵曰“思一得当以报汉”,愧苏武而为之辞也。其背逆也,固非迁之所得而文焉者也。
(节选自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三)
[注]贰师,指汉代贰师将军李广利。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陵擅长骑马射箭,受命在酒泉、张掖训练军队。李广利出击匈奴时,李陵请求以少击众,率五千步卒深入单于王庭,王夫之认为这是“自炫其勇”。
B.李陵遭遇单于三万人马,奋力作战,单于震恐,召八万人围攻李陵,李陵率军杀敌数千。对于李陵的战功,司马迁称赞他虽败犹荣,而王夫之则未置一词。
C.李陵投降后,武帝大怒,司马迁竭力替李陵辩白。王夫之认为,司马迁这样做的原因,是担心如果不及时为李陵掩饰罪过,就会损害李广的声誉。
D.武帝误信李陵帮助匈奴训练军队,诛杀李陵家族,其实帮助匈奴的是李绪。王夫之认为,即便灭族之祸可以归罪于李绪,李陵的罪责也无可推卸。
【答案】1.C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C.“担心如果不及时为李陵掩饰罪过,就会损害李广的声誉”错误,原文“抑称道李广于不绝,以奖其世业”,“称道李广”是为了替李陵辩白,并不是担心“如果不及时为李陵掩饰罪过,就会损害李广的声誉”。
故选C。
参考译文:
材料一:
李广有个孙子名叫李陵,担任侍中,擅长骑马射箭。汉武帝认为他有李广的风范,让他在酒泉、张掖一带教士兵射箭,以防备匈奴。等到贰师将军出击匈奴时,李陵叩头自己请求说:“我所率领屯垦戍边的人,都是荆楚地区勇敢的人和奇才剑客。我愿意亲自率领一支队伍,到兰干山南面去分散单于的兵力,不让他全力对付贰师将军的军队。臣愿以少击多,只用五千步兵直捣单于王庭。”皇帝赞许李陵的豪情壮志,就答应了他的请求。李陵到达浚稽山,与单于军队相遇,匈奴约三万骑兵包围了李陵军队。李陵搏战攻击,匈奴军转身退回上山,汉军追击,杀敌几千人。单于大惊,召集八万多骑兵前来围攻李陵。李陵的军队在树林间徒步与匈奴骑兵战斗,又杀敌几千人。李陵的部队被困在山谷中,匈奴军在山上,从四面射箭,箭如雨下。士兵很多被杀死,无法前进。李陵说:“没有脸面回去见皇上呀!”于是投降了。皇帝非常愤怒,群臣都责备李陵,皇帝拿这件事问太史令司马迁的看法。司马迁极力辩护说:“李陵侍奉父母很孝顺,结交士人讲信用,常常奋不顾身来为国家的危难而献身,他历来积铸的品德,我认为有国士的风度。而且李陵率领的步兵不满五千人,深践(深入)敌人的军事要地,阻挡(抵挡)数万敌军。他虽然身陷重围,兵败投降,然而他摧垮、打败敌军的功劳,也足以向天下人显示他的本心了。他之所以没有死节,应该是想得到恰当的机会来报效朝廷。”汉武帝认为司马迁在诬陷欺骗,把司马迁下狱(关进牢狱),施以宫刑。很久以后,汉武帝才对原先使李陵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表示后悔。武帝派公孙敖带兵深入匈奴境内接李陵。公孙敖无功而返,于是对武帝说:“抓获了匈奴俘虏,说李陵在教单于制造兵器,以防备汉军。”于是汉武帝下令诛杀了李陵全家。不久后听说,教单于练兵的是投降匈奴的汉朝将领李绪,并非李陵。李陵派人将李绪刺杀。匈奴单于的母亲大阏氏要杀李陵,单于将他藏匿在北方。直到大阏氏去世后,李陵才回到王庭。单于将自己的女儿嫁给李陵为妻,封其为右校王,与卫律一起都成为掌权的贵族。卫律常常伴在单于身边,李陵则在外朝,有大事才召入王庭议事。征和三年三月,武帝遣李广利率七万人出兵五原,攻打匈奴。匈奴派大将与李陵率三万多骑兵追击汉军,转战了九天。
(节选自《资治通鉴·汉纪》)
材料二:
李陵投降匈奴,罪行显著而不可掩盖。如果说他孤军奋战而无援助,那么他率领五千步兵出塞,是他自己炫耀勇敢,而不是汉武帝命令他无法推辞的。李陵的家族因此受祸,他将灾祸转嫁给了李绪;等到后来李广利征讨匈奴,李陵率领三万多骑兵追击汉军,转战九天,难道也要把罪责推给李绪吗?如果说李陵受单于的控制,不得不追击转战,那么匈奴难道没有可信任的人吗?如果李陵有两面讨好的心思,单于又怎么能信任他并委以重兵,让他深入敌境与汉将对峙呢?司马迁为李陵文过饰非好像不够,却不断地称赞李广,以此来奖掖其家族世代相传的事业。身为将领却向敌军投降,投降以后又为新主效死作战,即使想要洗涤自己身上的污点,可已经染黑的白布,不可能重新变白。大节已失,则其余的都没法洗干净了。李陵说“我是想找一个适当的机会来报答汉朝”,只不过是见到苏武义举感到惭愧而找的借口。他的背叛,本来就不是司马迁所能文饰的。
(节选自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三)
二 张冠李戴
2024 新高考2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文侯受子夏经艺,客段干木①,过其闾,未尝不轼也。秦尝欲伐魏,或曰:“魏君贤人是礼国人称仁上下和合未可图也。”文侯由此得誉于诸侯。
(节选自《史记·魏世家》)
材料二:
上欲废太子,立戚夫人子赵王如意。吕后恐,乃使建成侯吕泽劫留侯,强要曰:“为我画计。”留侯曰:“顾上有不能致者,天下有四人。今公诚能无爱金玉璧帛,令太子为书,卑辞安车,因使辩士固请,宜来。上知此四人贤,则一助也。”汉十二年,上从击破布军归,疾益甚,愈欲易太子。及燕,置酒,太子侍。四人从太子,年皆八十有余,须眉皓白,衣冠甚伟。上怪之,问曰:“彼何为者?”四人前对,各言名姓。上乃大惊,曰:“吾求公数岁,公辟逃我,今公何自从吾儿游乎?”四人皆曰:“陛下轻士善骂,臣等义不受辱,故恐而亡匿。窃闻太子为人仁孝,恭敬爱士,天下莫不延颈欲为太子死者,故臣等来耳。”上曰:“烦公幸卒调护太子。”四人为寿已毕,趋去。上起去,罢酒。竟不易太子者,留侯本招此四人之力也。
(节选自《史记·留侯世家》)
材料三:
论者或曰:“魏文式段干木之闾,秦兵为之不至,非法度之功。虽全国有益,非所贵也。”夫法度之功者,谓何等也?养三军之士,明赏罚之命,严刑峻法,富国强兵,此法度也。六国之亡,皆灭于秦兵。六国之兵非不锐,士众之力非不劲也,然而至于破亡者,强弱不敌,众寡不同,虽明法度,其何益哉?使童子变孟贲之意②,孟贲怒之,童子操刃与孟贲战,童子必不胜,力不如也。孟贲怒,而童子修礼尽敬,孟贲不忍犯也。秦之与魏,孟贲之与童子也。夫力少则修德,兵强则奋威。秦以兵强,威无不胜。却军还众,不犯魏境者,贤干木之操,高魏文之礼也。高皇帝议欲废太子,吕后患之,子房教以敬迎四皓而厚礼之,太子遂安。夫太子敬厚四皓,以消高帝之议,犹魏文式段干木之闾,却强秦之兵也。
(节选自王充《论衡·非韩》)
[注]①段干木:战国初魏国名士。②孟贲:战国时勇士。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魏文侯曾经师从子夏学习儒家经艺,他崇礼敬贤,在诸侯之中享有美誉。每次乘车经过名士段干木居住的里巷时,他一定会行礼致意。
B.汉高祖想废掉太子,改立赵王如意,吕后为此十分恐慌,派人强行要留侯出主意,留侯认为如请到汉高祖景仰已久的四位贤人,将会对太子有利。
C.四位贤人表示太子仁孝爱士,汉高祖打消了废太子的念头,希望他们好好辅助太子;四人本是留侯亲自招来的,这也是没有另立太子的一个因素。
D.王充认为,假如有儿童持刀与孟贲相斗,儿童肯定不能取胜;如果儿童对孟贲恭敬有加,孟贲就不忍心伤害,魏国与秦国的情况正与此相类似。
【答案】2.C
【解析】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C.“留侯亲自招来的”错误,“留侯本招此四人之力也”是说这四个人原本是留侯推荐,吕后“令太子为书,卑辞安车,因使辩士固请”,最终招致而来的,不是“留侯亲自招来的”。
故选C。
参考译文:
材料一:
文侯师从子夏学经书,以客礼对待段干木,经过他的乡里,没有一次不凭轼敬礼的。秦国曾想进攻魏国。有人说:“魏君对贤人特别敬重,魏国人都称赞他的仁德,上下和谐同心,不能谋取。”文侯因此得到诸侯的赞誉。
(节选自《史记·魏世家》)
材料二:
皇上想废掉太子,立戚夫人生的儿子赵王如意。吕后很害怕,就派建成侯吕泽胁迫留侯,竭力要挟说:“一定得给我出个主意。”留侯说:“回想皇上不能招致而来的,天下有四个人。现在您果真能不惜金玉璧帛,让太子写一封信,言辞谦恭,驾着(用四匹马拉的)安车,趁机派能言善辩之士恳切地聘请,他们应当会来。皇上知道这四个人贤能,那么这对太子是一大帮助。”汉十二年,皇上随着击败黥布的军队回来,病势更加沉重,愈发想更换太子。等到宴饮的时候,设置酒宴,太子在旁侍奉。那四人跟着太子,他们的年龄都已八十多岁,须眉洁白,衣冠非常奇特。皇上感到奇怪,问道:“他们是干什么的?”四个人上前对答,各自说出姓名。皇上于是大惊说:“我访求先生们好几年了,先生们都逃避我,现在先生们为何自愿跟随我儿交游呢?”四人都说:“陛下轻慢士人,喜欢骂人,我们讲求道义,不愿受辱,所以惶恐地逃跑躲藏起来。我们私下闻知太子为人仁义孝顺,谦恭有礼,喜爱士人,天下人没有谁不伸长脖子想为太子拼死效力的。因此我们就来了。”皇上说:“烦劳诸位始终如一(善始善终)地好好调教保护太子吧。”四个人敬酒祝福已毕,小步快走离去。皇上起身离去,一直到酒宴结束,皇上最终没有更换太子,原本是留侯招致这四个人发生了效力。
(节选自《史记·留侯世家》)
材料三:
议论者中有人说:“魏文侯从段干木居住的里巷经过,手扶车轼表示敬意,秦军因此不去攻打魏国,并不是法制的功效。虽然在保全国家方面有好处,也不值得重视。”那么,法制的功能,指的是什么呢?养活三军士兵,明确赏罚法令,严厉刑法,富国强兵,这就是法制。六国灭亡,都灭亡在秦国的军队。六国的军队并非不精锐,士兵的力量也并非不强,然而甚至于被打败灭亡,这是因为强弱不相当,多少不一样,即使明确了法制,那又有什么益处呢?假使小孩违背了大力士孟贲的心意,孟贲发怒,小孩持刀跟孟贲对打,小孩肯定不能取胜,因为力量远远不如孟贲。要是孟贲发怒,而小孩讲究礼节,对他非常恭敬,孟贲才会不忍加害。秦国与魏国,就像孟贲与小孩一样。力量弱小就该修养德行,军队强大就该发扬威力。秦国凭借军队强大,威力无穷战无不胜。撤回军队,不去侵犯魏国领土,是因为秦军尊重段干木操行贤良,推崇魏文侯的礼义。汉高皇帝主张想废掉太子刘盈,吕后很担忧,张子房(张良)教太子用谦恭的态度去迎请四皓,并丰厚地礼遇他们。太子的地位安稳了太子敬重厚待四皓,来消除了高皇帝废掉太子的想法,就像魏文侯到里巷对段干木表示敬意,退掉了强大的秦军一样。
(节选自王充《论衡·非韩》)
三 无中生有
2023年高考全国乙卷语文真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昔者晋公子重耳出亡,过于曹,曹君袒裼而观之,釐负羁与叔瞻侍于前。叔瞻谓曹君曰:“臣观晋公子,非常人也,君遇之无礼彼若有时反国而起兵即恐为曹伤君不如杀之。”曹君弗听。釐负羁归而不乐,其妻问之曰:“公从外来而有不乐之色,何也?”负羁曰:“吾闻之,有福不及,祸来连我。今日吾君召晋公子,其遇之无礼,我与在前,吾是以不乐。”其妻曰:“吾观晋公子,万乘之主也;其左右从者,万乘之相也。今穷而出亡过于曹,曹遇之无礼,此若反国,必诛无礼,则曹其首也。子奚不先自贰焉。”负羁曰:“诺。”盛黄金于壶,充之以餐,加璧其上,夜令人遗公子,公子见使者,再拜,受其餐而辞其璧,公子自曹入楚,自楚入秦,入秦三年,秦穆公召群臣而谋曰:“昔者晋献公与寡人交,诸侯莫弗闻。献公不幸离群臣,出入十年矣。嗣子不善,吾恐此将仿今其宗庙不被阴而社稷不血食也。如是弗定,则非与人交之道,吾欲辅重耳而入之晋,何如?”群臣皆曰:“善。”公因起卒,革车五百乘,畴骑二千,步卒五万,辅重耳入之于晋,立为晋君。重耳即位三年,举兵而伐曹矣,因令人告曹君曰:“悬叔瞻而出之,我且杀而以为大戮。”又令人告釐负羁曰:“军旅薄城,吾知子不违也,其表子之间,寡人将以为令,令军勿敢犯。”曹人闻之,率其亲戚而保釐负羁之闾者七百余家,此礼之所用也。故曹,小国也,而迫于晋、楚之间,其君之危犹累卵也,而以无礼莅之,此所以绝世也。
(节选自《韩非子·十过》)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重耳遭到曹君的无礼对待,叔瞻预见到这件事可能会带来不好的后果,主张杀掉重耳以杜绝后患,曹君没有听从叔瞻的建议。
B.釐负羁参与了接见重耳的活动,为曹君对重耳无礼感到忧心仲仲,他妻子问明原委后,积极帮他出主意。
C.离开曹国后,重耳一路逃亡到楚国、秦国,秦穆公念在过去晋献公跟自己交好的份上,出兵护送重耳返回晋国,立重耳为晋君。
D.重耳即位三年后,出兵讨伐曹国,派人威胁曹君要他吊死叔瞻并交出尸体,不然就大开杀戒,但对釐负羁则给予了特别的关照。
【答案】3.D
【解析】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D.“派人威胁曹君要他吊死叔瞻并交出尸体,不然就大开杀戒”错误,文中“悬叔瞻而出之,我且杀而以为大戮”意思是“把叔瞻从城上吊下来,我将杀掉他陈尸示众”,是让曹君把叔瞻从城上吊下来,由重耳自己杀掉示众,且并没有说要“大开杀戒”。
故选D。
参考译文:
过去晋公子重耳出逃在外,路过曹国,曹君趁他脱去上衣时偷看他的骈肋。釐负羁和叔瞻在前侍奉。叔瞻对曹君说;“我看晋公子不是平常的人。您对待他没有礼貌,他如有机会回国成为君主而发兵,那就怕会成为曹国的祸害。您不如杀了他。”曹君不听。釐负羁回家,脸上不高兴,他的妻子问他说:“您从外面回来,带着不高兴的神色,为什么 ”负羁说:“我听说,有福轮不到,祸来牵连我。今天国君召见晋公子,待他没有礼貌。我夹在里面,因此不高兴。”他的妻子说:“我看晋公子像大国的君主,他的随从人员像大国的相国。现在困窘逃亡,路过曹国,曹国待他没有礼貌。他如果返回祖国,必会声讨对他无礼的人,那曹就是第一个了。您为什么不先把自己和曹君区别开呢 ”负羁说:“好吧。”就在壶里盛上黄金,用饭把它装满,用璧盖上,晚上派人送给晋公子。公子见了使者,拜了两拜,留饭而谢绝收璧。晋公子从曹到楚,从楚到秦。到了秦国三年,秦穆公召集群臣商量说:“过去晋献公和我结交,诸侯没有不听说的。献公不幸死去,已十年上下了。继位的儿子不好,我怕他会让晋国的宗庙得不到打扫而社稷得不到祭祀了。长此下去不变样,就不符合与人交往的原则了。我想帮助重耳让他回国,怎么样 ”群臣都说:“好。”穆公因而发兵,革车五百辆,同一规格的马二千匹,步兵五万,帮助重耳回到晋国,立为晋君。重耳登基三年,就发兵攻打曹国了。于是派人告诉曹君说:“把叔瞻从城上吊下来,我将杀掉他陈尸示众。”又派人告诉釐负羁说:“大军迫城,我知道您不会反抗我。请在您住的巷门上做好标记,我将据此下达命令,使军队不敢去侵犯。”曹国人听到后,率领他们的亲戚去依附釐负羁住地的有七百多家。这就是礼的作用。所以,曹是小国,夹在晋、楚之间,君主的危险就像叠起来的蛋,却用无礼来待人,这就是断绝后代的原因。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5讲 概述文意筛选信息
目 录
01 考情分析·备考策略 2
02 知识导图·思维引航 3
03 考点突破·考法探究 4
04 热考题型·解题策略 4
05 真题感悟·命题洞见 5
复习任务 1.在读懂原文的基础上对文本内容进行筛选、分析、概括。2.整理归纳选项设误的常见类型,运用好比对法。
考情微观
命题解读 考向 考查统计
本题主要测试学生读懂文本并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读懂文本,分析理解文本内容是近几年的考查热点,题目形式以选择题为主,表述方式略有变化,但是基本形成了稳定的考查态势,需要考生读懂文本,准确翻译文本,理解文章内容,并仔细辨析灵活掌握。 考向一 曲解文意 2024·全国卷一,12
考向二 张冠李戴 2024·全国卷二,12
考向三 无中生有 2023全国乙卷,12
【命题特点】----稳中有变
稳:1.四个选项基本按照行文顺序设置,有利于快速找到信息区间,进行文题比对。
2.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错误,且该项错误也只是某一点错,“分析”有瑕,故在比对时可重点关注分析印证的部分。
变:1.有些选项内容有组合、嫁接现象,在原文的位置较分散,不如原来集中。
2.打破“概括+分析”的选项设计模式,依文设题,直接概述。
3.概括性降低。选文偏重叙述的,选项以叙述分析为主;选文偏重议论的,选项以转述观点、看法为主。
精准概述文意要求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能够对文本信息进行分析和概括,这些“信息”在文中具体表现为具有某些特定含义的文言词语和句子。因此,必须在理解选文的句意、文意的基础上,准确把握主要意思,系统梳理、归纳所给出的材料,并从中整理、筛选出与某一主题有关的文句。
方法点拨
(一)比对关键词语,看是否曲解文意
命题方式 故意曲解文中某一关键词语的意思,从而制造干扰项干扰考生,这种方式是命题的主要设误方式
比对方法 细心辨析选项中对人物的分析、对文本道理的阐述等有无夸大、歪曲或偷换概念的现象,要注意比对选项转述时是否漏掉了某个起关键作用的词语,注意是否曲解了人物行为的主动与被动方式等
(二)比对添加内容,看是否无中生有(于文无据)
命题方式 在选项中故意添加一些貌似合理的内容,“制造”出错误选项
比对方法 看选项哪点内容是原文中没有的,两相比对,看这点内容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
(三)比对人物行为,看是否张冠李戴,误解形象
命题方式 在选项中将原文某人做的事、说的话“移花接木”到另一个人物身上,导致对象错位;把人物的言行所揭示的性格特点故意说错,造成对人物形象的错误理解
比对方法 分清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做的不同事,产生的不同结果,防止张冠李戴、颠倒事实。辨析时应重点抓住“是谁,在何时何地,说过什么话,做过什么事”,尤其要看主语、谓语与原文是否一致
(四)比对事件发生时间、地点,看是否时间、地点颠倒
命题方式 在选项中把某一时间、地点发生的事转换到另一时间、地点
比对方法 分析时要特别注意选项中表示时间的词语,人物行为、事件发生的地点,并与原文进行比对,厘清人物在何时何地做了何事,识破时间错误的陷阱,防止地点错误
(五)比对事件因果关系,看是否因果失当
命题方式 这类干扰项往往把没有因果关系的事件说成有因果关系,或者颠倒“因”和“果”两者之间的关系,或者多种原因,故意漏说其中一个
比对方法 注意选项中“于是”“因此”“所以”“以致”等表因果的词语,比对原文相关句子,看因果关系是否成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材料一:
骊姬谮申生于晋献公,公将杀之。公子重耳谓之曰:“子盖言子之志于公乎?”世子曰:“不可,君安骊姬,是我伤公之心也。”曰:“然则盖行乎?”世子曰:“不可!君谓我欲弑君也,天下岂有无父之国哉!吾何行如之?”使人辞于狐突曰:“申生有罪,不念伯氏之言也,以至于死,申生不敢爱其死;虽然,吾君老矣,子少,国家多难,伯氏不出而图吾君。伯氏苟出而图吾君,申生受赐而死。”再拜稽首,乃卒。是以为“恭世子”也。
(节选自《礼记·檀弓上》)
材料二:
楚有士申鸣者,在家而养其父,孝闻于楚国。王欲授之相,申鸣辞不受。其父曰:“王欲相汝,汝何不受乎?”申鸣对曰:“舍父之孝子而为王之忠臣,何也?”其父曰:“使有禄于国,立义于庭,汝乐吾无忧矣。吾欲汝之相也。”申鸣曰:“诺。”遂入朝,楚王因授之相。居三年,白公胜为乱,杀司马子期,申鸣将往死之。父止之,曰:“弃父而死,其可乎?”申鸣曰:“闻夫仕者身归于君,而禄归于亲。今既去父事君,得无死其难乎?”遂辞而往,因以兵围之。白公胜谓石乞曰:“申鸣者,天下之勇士也,今以兵围我,吾为之奈何?”石乞曰:“申鸣者,天下之孝子也,往劫其父以兵,申鸣闻之必来,因与之语。”白公胜曰:“善。”则往取其父,持之以兵,告申鸣曰:“子与吾,吾与子分楚国。子不与吾,子父则死矣。”申鸣流涕而应之,曰:“始吾父之孝子也,今吾君之忠臣也。吾闻之也,食其食者死其事,受其禄者毕其能。今吾已不得为父之孝子矣,乃君之忠臣也,吾何得以全身?”援桴鼓之,遂杀白公胜,其父亦死。王赏之金百斤。申鸣曰:“食君之食,避君之难,非忠臣也。定君之国,杀臣之父,非孝子也。名不可两立,行不可两全也。如是而生,何面目立于天下?”遂自杀也。(节选自《说苑·立节》)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因骊姬诽谤,晋献公要杀了申生,重耳劝申生向父亲说明情况,申生认为晋献公会伤心,坚持不这样做。
B.申生觉得晋献公年事已高,儿子年龄尚小,国家正处于多事之秋,于是恳求狐突出山为晋献公出谋划策。
C.申鸣被任命为国相。过了三年,白公胜作乱,杀了司马子期,申鸣准备去杀死他,他的父亲却想阻止他。
D.申生与申鸣在尽孝上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相同之处在于二者都不把自我放在第一位,矢志尽孝。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申生派人向狐突诀别时,表明自己不愿逃跑的原因是国君年迈,国君的孩子年少,国家多灾多难。
B.白公胜作乱之时,申鸣想以身许国,他父亲以不合孝道制止他,但是申鸣依然坚持自己的想法。
C.白公胜被申鸣包围,自己不知如何应付,向石乞寻求突围之策,石乞提出的对策极其阴险毒辣。
D.申鸣认为忠孝不能两全,选择尽忠国君,使国家安定,导致父亲被杀,无颜面对天下人,所以自杀。
1.通读全文,弄清相关内容
整体快速阅读,扫清文中障碍,弄清文章的体裁及大致内容,总观总览。对于纪事本末和史传类文章,须抓住中心人物和中心事件(含官职、地点、时间、过程等),在阅读时圈点勾画出时间、地点、官职等词语,了解文章思路、人物经历及事件大概;力求对人物各个时期的生活和事件的大体脉络做到心中有数,概括出传主的品质,做到知人明事。
2.审清题干,明确锁定区域
审清题干对作答试题至关重要,弄清题干须注意以下几点:①看清题干要求是选“不正确”还是“正确”项;②各选项中涉及的对象是谁,数量是一个还是几个;③事件信息叙述的指向是思想性格还是行为特点;④范围为整篇选文还是某一片段。文意理解题的四个选项,多是按文章行文的先后顺序而设置的,通常每个选项对应文章的一个层次,因此,我们可以将其按文章叙述的先后顺序来锁定区域。
3.结合语境,仔细分析比对
在理解与分析选文内容的过程中,先读选项,然后将选项中的每句话在锁定的原文区域中一一比对。要特别注意难懂字词的理解,还要注意判断各选项中的有关细节,看是否存在人物的张冠李戴,事件的前后倒置、杂糅、层次混乱、强加因果,内容的归纳不完整、故意曲解,中心概括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错误。要把选项中诸如事情的发展、因果,人物行为的程度、实效等内容,细细从原文词句中查出核对,分析选项叙述与文中用词造句的细微差别,这样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4.回文检验,整体考虑作答
做出初步判断后,考生应回看题目和内容,检查判断是否有误;再从文章内容的整体上排除错误选项,特别是隐性干扰;最后正确作答。
读准比细,识破陷阱
在答选择题三步骤中,最重要的莫过于第三步。选项内容多是命题人对原文的概括、转述和分析,比对法就是把选项与原文进行细致的比对,反复推敲,从中发现选项与原文意思不一致的地方,进而排除干扰项,得出正确答案。比对法主要是从关键词语、人物、时间、地点、添加内容、句间关系等方面进行比对。
(一)比对关键词语,看是否曲解文意
命题方式 故意曲解文中某一关键词语的意思,从而制造干扰项干扰考生,这种方式是命题的主要设误方式
比对方法 细心辨析选项中对人物的分析、对文本道理的阐述等有无夸大、歪曲或偷换概念的现象,要注意比对选项转述时是否漏掉了某个起关键作用的词语,注意是否曲解了人物行为的主动与被动方式等
1.阅读下列选项与原文,认真比对,看看选项概述分析是否有误。
选项 重耳即位三年后,出兵讨伐曹国,派人威胁曹君要他吊死叔瞻并交出尸体,不然就大开杀戒,但对釐负羁则给予了特别的关照。(2023年全国乙卷第12题D项)
原文 重耳即位三年,举兵而伐曹矣。因令人告曹君曰:“悬叔瞻而出之,我且杀而以为大戮。”又令人告釐负羁曰:“军旅薄城,吾知子不违也。其表子之闾,寡人将以为令,令军勿敢犯。”(节选自《韩非子·十过》)
比对结果
2.阅读下列选项与原文,认真比对,看看选项概述分析是否有误。
选项 周尧卿为人简朴持重,不喜计较。对于不如自己的人,他会郑重地以礼相待,让对方产生羞愧之心;虽然俸禄不多,但周济宗族朋友,直到用完为止。(2023年全国甲卷第12题B项)
原文 (周)尧卿为人简重不校,有慢己者,必厚为礼以愧之。居官禄虽薄,赒宗族朋友,罄而后已。(节选自《隆平集·儒学行义》)
比对结果
(二)比对添加内容,看是否无中生有(于文无据)
命题方式 在选项中故意添加一些貌似合理的内容,“制造”出错误选项
比对方法 看选项哪点内容是原文中没有的,两相比对,看这点内容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
3.阅读下列选项与原文,认真比对,看看选项概述分析是否有误。
选项 祖逖力请北伐,时任左丞相的司马睿虽无北伐之志,但仍然尽力支持,这坚定了祖逖的斗志,祖逖指江发誓:若不能收复中原就不再渡江返回江南。(2021年新高考Ⅱ卷第12题A项)
原文 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祭酒,逖(指祖逖)居京口,纠合骁健,言于睿曰:“晋室之乱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由宗室争权,自相鱼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睿素无北伐之志,以逖为奋威将军、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召募。秋八月,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祖逖北伐》)
比对结果
4.阅读下列选项与原文,认真比对,看看选项概述分析是否有误。
选项 吴起声名渐起,遭到公叔嫉妒。他虽然对田文担任魏相表示不悦,但不久就平复了心情;而公叔继田文后为相,他深表不满,担心被害,于是逃往楚国。(2019年全国Ⅲ卷第12题C项)
原文 田文既死,公叔为相,尚魏公主,而害吴起。吴起惧得罪,遂去,即之楚。 (节选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比对结果
(三)比对人物行为,看是否张冠李戴,误解形象
命题方式 张冠李戴 在选项中将原文某人做的事、说的话“移花接木”到另一个人物身上,导致对象错位
误解形象 把人物的言行所揭示的性格特点故意说错,造成对人物形象的错误理解
比对方法 分清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做的不同事,产生的不同结果,防止张冠李戴、颠倒事实。辨析时应重点抓住“是谁,在何时何地,说过什么话,做过什么事”,尤其要看主语、谓语与原文是否一致
5.阅读下列选项与原文,认真比对,看看选项概述分析是否有误。
选项 吴汉处世俭朴,恭敬谨慎,不置田产,不起巷第。他出征在外时,家人曾置买一些田产宅业,他归来后全部都分送给了故旧部属。(2022年新高考Ⅱ卷第12题D项)
原文 吴汉尝出征,妻子在后买田业。汉还,让之曰:“军师在外,吏士不足,何多买田宅乎!”遂尽以分与昆弟外家。(节选自《东观汉记》卷十)
比对结果
6.阅读下列选项与原文,认真比对,看看选项概述分析是否有误。
选项 苏轼直面饥疫,解救受灾百姓。他在任职杭州时遭遇旱灾病疫,减免上供米三分之一纾缓灾情;同时又集贮钱粮、建造治病场所以防备疫病。(2020年全国Ⅰ卷第12题C项)
原文 既至杭,大旱,饥疫并作。轼请于朝,免本路上供米三之一,复得赐度僧牒,易米以救饥者。明年春,又减价粜常平米,多作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轼曰:“杭,水陆之会,疫死比他处常多。”乃裒羡缗得二千,复发橐中黄金五十两,以作病坊,稍畜钱粮待之。(节选自《宋史·苏轼传》)
比对结果
(四)比对事件发生时间、地点,看是否时间、地点颠倒
命题方式 时序颠倒 概括人物的典型事件时,命题者故意将事情发生的时间顺序颠倒
空间错位 把不同空间地点的事件糅合起来表述,故意在地点方面颠倒位置关系
比对方法 分析时要特别注意选项中表示时间的词语,人物行为、事件发生的地点,并与原文进行比对,厘清人物在何时何地做了何事,识破时间错误的陷阱,防止地点错误
7.阅读下列选项与原文,认真比对,看看选项概述分析是否有误。
选项 贾谊答复询问,重新得到重用。文帝询问鬼神之事,对贾谊的回答很满意,于是任命他为自己钟爱的小儿子梁怀王的太傅,又表示自己也比不上贾谊。(2019年全国Ⅰ卷第12题C项)
原文 (贾谊)为长沙王太傅三年。后岁余,贾生征见。孝文帝方受釐,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居顷之,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文帝之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贾生傅之。(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比对结果
8.阅读下列选项与原文,认真比对,看看选项概述分析是否有误。
选项 黎士弘治民有术,注重民生。他在玉山县建立学校,并招集流亡百姓,开垦田地以恢复旧业,也注重让民众休养生息。
原文 (黎士弘)署玉山县事,立学建治,招集流亡,垦田定赋,民复旧业。裁缺,改授永新知县。政清狱简,与民休息。(节选自《清史稿·黎士弘传》)
比对结果
(五)比对事件因果关系,看是否因果失当
命题方式 这类干扰项往往把没有因果关系的事件说成有因果关系,或者颠倒“因”和“果”两者之间的关系,或者多种原因,故意漏说其中一个
比对方法 注意选项中“于是”“因此”“所以”“以致”等表因果的词语,比对原文相关句子,看因果关系是否成立
9.阅读下列选项与原文,认真比对,看看选项概述分析是否有误。
选项 魏征说,隋炀帝滥杀无辜,张元济不敢谏诤;唐太宗认为正是因为臣不尽忠,最终导致了隋朝灭亡,因此告诫群臣一定要吸取教训。(2021年全国乙卷第12题D项)
原文 上尝与侍臣论狱。魏征曰:“炀帝时尝有盗发,帝令於士澄捕之,少涉疑似,皆拷讯取服,凡二千余人,帝悉令斩之。大理丞张元济怪其多,试寻其状,内五人尝为盗,余皆平民。竟不敢执奏,尽杀之。”上曰:“此岂唯炀帝无道,其臣亦不尽忠。君臣如此,何得不亡?公等宜戒之。”(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
比对结果
10.阅读下列选项与原文,认真比对,看看选项概述分析是否有误。
选项 左光斗饱受迫害,死后得以平反。他家中受到株连,母亲、兄长以及同宗群从十余人被迫害致死,直到魏忠贤被诛,他才受到追赠,谥为忠毅。(2020年新高考Ⅰ卷第12题D项)
原文 忠贤令抚按严追,系其群从十四人。长兄光霁坐累死,母以哭子死。都御史周应秋犹以所司承追不力,疏趣之,由是诸人家族尽破。(节选自《明史·左光斗传》)
比对结果
专项训练
阅读下列选项与原文,认真比对,看看选项概述分析是否有误。
(1)(2021年新高考Ⅰ卷第12题B项)在讨论制止偷盗一事时,有人提出用重法治理,唐太宗认为应减轻赋税,选用清官,使百姓衣食无忧,严刑峻法反而不能达到目的。
原文: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20年新高考Ⅱ卷第12题C项)海瑞严厉执法,受到小人诋毁。他任南京右都御史时,因要求严明,部下怨恨,部属房寰惧遭揭发,又受怂恿,上疏诋毁,致使海瑞被迫退休。
原文:(海瑞)为南京右都御史。诸司素偷惰,瑞以身矫之。有御史偶陈戏乐,欲遵太祖法予之杖。百司惴恐,多患苦之。提学御史房寰恐见纠,欲先发,给事中钟宇淳复怂恿,寰再上疏丑诋。瑞亦屡疏乞休,慰留不允。十五年,卒官。(节选自《明史·海瑞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22年全国甲卷第12题B项)张仪见到楚王,提出楚国如果能与齐国断交,秦王就会下令献上商于之地六百里,又可以削弱齐国,还能得到秦国的恩惠,这是一举三得的事情。
原文:张仪南见楚王,曰:“今齐王之罪其于敝邑之王甚厚,敝邑欲伐之,而大国与之欢。大王苟能闭关绝齐,臣请使秦王献商于之地,方六百里。若此,则是北弱齐,西德于秦,而私商于之地以为利也,则此一计而三利俱至。”(节选自《战国策·秦策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021年全国甲卷第12题D项)在战局有利的情况下,宋朝皇帝为了息战,主动提出议和,并派曹利用到契丹军中谈判,最终与契丹达成盟约。
原文:是时,故将王继忠为契丹言和好之利,契丹以为然,遣李兴议和。帝曰:“朕岂欲穷兵,惟思息战。如许通和,即当遣使。”(节选自《宋史纪事本末·契丹盟好》)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材料一:
(周)武王问于(姜)太公曰:“治国之道若何?”太公对曰:“治国之道,爱民而已。”曰:“爱民若何?”曰:“利之而勿害,成之勿败,生之勿杀,与之勿夺,乐之勿苦,喜之勿怒。此治国之道,使民之义也,爱之而已矣。”(节选自刘向《说苑·政理》)
材料二:
上念山林川泽,皆与民共,命自居庸以东,与天寿山相接,禁樵采,余俱弛禁。工部奏修军器,请征布漆于民。上命给钞市之。上曰:“古者土赋,随地所产,不强其所无。比年如丹漆、石青之类,所司不究物产,概下郡县征之。小民鸠敛金币,博易输纳,而吏胥因以为奸。其一切禁止。”
遣监察御史分巡天下,考察官吏。进户部尚书郭资太子太师,命致仕。蹇义、夏原吉言其偏执妨事,且多病。上问杨士奇,对曰:“资强毅能守廉,人不得干以私。但性偏执,甚至沮格恩泽,不得下究。”上问其故。对曰:“诏书数下蠲免灾伤租税。不听开除,必令有司依额征纳,此其过之大者。”上颔之。
青州民刘中等奏:“自永乐中岁歉,流徙畿南枣强县凡二百余户,居二十年,已成家业。今有司遣还山东,乞附籍枣强。”上谓夏原吉曰:“彼此皆吾土,但得民安即已。唐宇文融括流民,过期不首者谪边。州县承风劳扰,百姓逃窜,尔其申饬有司,以此为戒。”
上御文华殿,与侍臣论历代户口盛衰。上曰:“户口之盛衰,是以见国家之治忽。其盛也本于休养生息,其衰也必有土木兵戈。汉武承文、景之余,炀帝继隋文之后,开元之盛,遂有安史之乱,岂非恃富庶不知儆戒乎?汉武末年乃悔轮台,炀帝遂以亡国,玄宗卒至播迁,皆足为世大戒。”
车驾巡边,发京师,英国公张辅、阳武侯薛禄帅师从。驻跸虹桥,谕诸将曰:“朕深居九重,岂不自逸?但朝夕思念保民,故有此行。今渡河道路所经,皆水潦之后,秋田无获,朕甚悯焉。其将士有扰民者,杀无赦!”(节选自《明史纪事本末》)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皇上认为主管官吏不去调查出产的物品,全都令郡县向百姓征敛,官吏趁机行奸作恶。这些要全部禁止。
B.杨士奇认为郭资不遵诏书,令地方官员仍按旧额征税,这是他为政最大的过错。皇上取消他晋升的任命。
C.青州百姓请求将已成家业的二百多户附入枣强户籍,皇上认为都是自己的国土,只要百姓安居乐业即可。
D.皇上同侍臣谈论历朝历代户口,他认为户口繁盛是因为休养生息,户口减少则定有大兴土木和战争之事。
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中姜太公回答周武王如何治理国家的提问时指出,治国之道在于爱护百姓,要让百姓获利,有成就感,生命财产得到保障,生活愉快。
B.材料二中皇帝想与百姓共享山林川泽,放开除自居庸关以东到与天寿山相接处之外的区域的砍柴禁令,此举正是材料一中“治国之道”的体现。
C.皇帝认为,古代因地征税,而近年官吏却不调查产出就全向百姓征敛,使百姓只得通过赌博聚财缴纳,并因此输掉家产,这种征税行为应当禁止。
D.皇上同侍臣谈论历朝历代户口时指出,户口繁盛与否是国家盛衰的反映,户口减少一定是因为大兴土木和战争,这正体现了他的仁政思想。
综合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新州司马卢杞遇赦,移吉州长史,谓人曰:“吾必再入。”未几,上(唐德宗)果用为饶州刺史。给事中袁高应草制,执以白卢翰、刘从一曰:“卢杞作相,致銮舆播迁,海内疮痍,奈何遽迁大郡!愿相公执奏。”翰等不从,更命他舍人草制。乙卯,制出,高执之不下,且奏:“杞极恶穷凶百辟疾之若仇六军思食其肉何可复用?”上不听。补阙陈京、赵需等上疏曰:“杞三年擅权,百揆失叙,天地神祇所知,华夏、蛮貊同弃。倘加巨奸之宠,必失万姓之心。”丁巳,袁高复于正牙论奏。上曰:“杞已再更赦。”高曰:“赦者止原其罪,不可为刺史。”陈京等亦争之不已,曰:“杞之执政,百官常如兵在其颈。今复用之,则奸党皆唾掌而起。”上大怒,左右辟易,谏者稍引却。京顾曰:“赵需等勿退,此国大事,当以死争之。”上怒稍解。戊午,上谓宰相:“与杞小州刺史,可乎?”李勉曰:“陛下欲与之,虽大州亦可,其如天下失望何!”壬戌,以杞为澧州别驾。使谓袁高曰:“朕徐思卿言,诚为至当。”又谓李泌曰:“朕已可袁高所奏。”泌曰:“累日外人窃议,比陛下于桓、灵;今承德音,乃尧、舜之不逮也!”上悦。杞竟卒于澧州。
四年春二月,李泌自陈衰老,独任宰相,精力耗竭,既未听其去,乞更除一相。上曰:“朕深知卿劳苦,但未得其人耳。”上从容与泌论即位以来宰相,曰:“卢杞忠清强介,人言杞奸邪,朕殊不觉其然。”泌曰:“人言杞奸邪而陛下独不觉其奸邪,此乃杞之所以为奸邪也。倘陛下觉之,岂有建中之乱乎?杞以私隙杀杨炎,挤颜真卿于死地,激李怀光使叛,赖陛下圣明窜逐之,人心顿喜,天亦悔祸。不然,乱何由弭?”(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
5.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下面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杞极恶穷凶百辟疾之若仇六军思食其肉何可复用?
6.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赦者止原其罪”与“而不知其所止”(《赤壁赋》)两句中的“止”意思不同。
B.“上怒稍解”与“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两句中的“解”意思不同。
C.“陛下欲与之”与“失其所与”(《烛之武退秦师》)两句中的“与”意思相同。
D.“朕已可袁高所奏”与“秦地可尽王也”(《鸿门宴》)两句中的“可”意思不同。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卢杞在遇到大赦调任吉州长史时颇为悲观,因为他认为自己必定会再次入狱,然而不久后发生的事却并不像他事先预料的那样。
B.应命起草诏书的袁高反对让卢杞担任饶州刺史,他找到宰相卢翰、刘从一并明确地表明自己反对的理由,希望二人能够坚持上奏。
C.陈京、赵需等上表,认为卢杞独掌大权三年之久,祸乱朝政,罪行很大,如对卢杞这样的巨奸加以宠幸,将会失去天下百姓的心。
D.卢杞当政之时,百官常常内心深感恐惧,感觉随时可能会遭受杀身之祸,这也是陈京等人极力反对再次起用卢杞的一个重要原因。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使谓袁高曰:“朕徐思卿言,诚为至当。”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累日外人窃议,比陛下于桓、灵;今承德音,乃尧、舜之不逮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四年春二月,在与唐德宗谈论卢杞时,李泌是从哪几个方面答复的?请简要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 曲解文意
2024 新高考1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李广有孙陵,为侍中,善骑射。帝以为有广之风,使教射酒泉、张掖以备胡。及贰师击匈奴[注],陵叩头自请曰:“臣所将屯边者,皆荆楚勇士奇材剑客也。愿得自当一队,到兰干山南以分单于兵,毋令专乡贰师军。臣愿以少击众,步兵五千人涉单于庭。”上壮而许之。陵至浚稽山,与单于相值,骑可三万围陵军。陵搏战攻之,虏还走上山,汉军追击,杀数千人。单于大惊,召八万余骑攻陵。陵军步斗树木间,复杀数千人。陵居谷中,虏在山上,四面射,矢如雨下。士卒多死,不得行。陵曰:“无面目报陛下!”遂降。上怒甚,群臣皆罪陵。上以问太史令司马迁,迁盛言:“陵事亲孝,与士信,常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其素所畜积也,有国士之风。且陵提步卒不满五千,深蹂戎马之地,抑数万之师。身虽陷败,然其所摧败亦足暴于天下。彼之不死,宜欲得当以报汉也。”上以迁为诬罔,下迁腐刑。久之,上悔陵无救。上遣(公孙)敖深入匈奴迎李陵,敖军无功还,因曰:“捕得生口,言李陵教单于为兵以备汉军。”上于是族陵家。既而闻之,乃汉将降匈奴者李绪,非陵也。陵使人刺杀绪,大阏氏欲杀陵,单于匿之北方。大阏氏死,乃还。单于以女妻陵,立为右校王,与卫律皆贵用事。卫律常在单于左右;陵居外,有大事乃入议。(征和三年)三月,遣李广利将七万人出五原,击匈奴。匈奴使大将与李陵将三万余骑追汉军,转战九日。
(节选自《资治通鉴·汉纪》)
材料二:
李陵之降也,罪较著而不可掩。如谓其孤军支虏而无援,则以步卒五千出塞,陵自炫其勇,而非武帝命之不获辞也。陵之族也,则嫁其祸于李绪;迨其后李广利征匈奴,陵将三万余骑追汉军,转战九日,亦将委罪于绪乎?如曰陵受单于之制,不得不追奔转战者,匈奴岂伊无可信之人?令陵有两袒之心,单于亦何能信陵而委以重兵,使深入而与汉将相持乎!迁之为陵文过若不及,而抑称道李广于不绝,以奖其世业。为将而降降而为之效死以战虽欲浣涤其污而已缁之素不可复白。大节丧,则余无可浣也。李陵曰“思一得当以报汉”,愧苏武而为之辞也。其背逆也,固非迁之所得而文焉者也。
(节选自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三)
[注]贰师,指汉代贰师将军李广利。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陵擅长骑马射箭,受命在酒泉、张掖训练军队。李广利出击匈奴时,李陵请求以少击众,率五千步卒深入单于王庭,王夫之认为这是“自炫其勇”。
B.李陵遭遇单于三万人马,奋力作战,单于震恐,召八万人围攻李陵,李陵率军杀敌数千。对于李陵的战功,司马迁称赞他虽败犹荣,而王夫之则未置一词。
C.李陵投降后,武帝大怒,司马迁竭力替李陵辩白。王夫之认为,司马迁这样做的原因,是担心如果不及时为李陵掩饰罪过,就会损害李广的声誉。
D.武帝误信李陵帮助匈奴训练军队,诛杀李陵家族,其实帮助匈奴的是李绪。王夫之认为,即便灭族之祸可以归罪于李绪,李陵的罪责也无可推卸。
二 张冠李戴
2024 新高考2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文侯受子夏经艺,客段干木①,过其闾,未尝不轼也。秦尝欲伐魏,或曰:“魏君贤人是礼国人称仁上下和合未可图也。”文侯由此得誉于诸侯。
(节选自《史记·魏世家》)
材料二:
上欲废太子,立戚夫人子赵王如意。吕后恐,乃使建成侯吕泽劫留侯,强要曰:“为我画计。”留侯曰:“顾上有不能致者,天下有四人。今公诚能无爱金玉璧帛,令太子为书,卑辞安车,因使辩士固请,宜来。上知此四人贤,则一助也。”汉十二年,上从击破布军归,疾益甚,愈欲易太子。及燕,置酒,太子侍。四人从太子,年皆八十有余,须眉皓白,衣冠甚伟。上怪之,问曰:“彼何为者?”四人前对,各言名姓。上乃大惊,曰:“吾求公数岁,公辟逃我,今公何自从吾儿游乎?”四人皆曰:“陛下轻士善骂,臣等义不受辱,故恐而亡匿。窃闻太子为人仁孝,恭敬爱士,天下莫不延颈欲为太子死者,故臣等来耳。”上曰:“烦公幸卒调护太子。”四人为寿已毕,趋去。上起去,罢酒。竟不易太子者,留侯本招此四人之力也。
(节选自《史记·留侯世家》)
材料三:
论者或曰:“魏文式段干木之闾,秦兵为之不至,非法度之功。虽全国有益,非所贵也。”夫法度之功者,谓何等也?养三军之士,明赏罚之命,严刑峻法,富国强兵,此法度也。六国之亡,皆灭于秦兵。六国之兵非不锐,士众之力非不劲也,然而至于破亡者,强弱不敌,众寡不同,虽明法度,其何益哉?使童子变孟贲之意②,孟贲怒之,童子操刃与孟贲战,童子必不胜,力不如也。孟贲怒,而童子修礼尽敬,孟贲不忍犯也。秦之与魏,孟贲之与童子也。夫力少则修德,兵强则奋威。秦以兵强,威无不胜。却军还众,不犯魏境者,贤干木之操,高魏文之礼也。高皇帝议欲废太子,吕后患之,子房教以敬迎四皓而厚礼之,太子遂安。夫太子敬厚四皓,以消高帝之议,犹魏文式段干木之闾,却强秦之兵也。
(节选自王充《论衡·非韩》)
[注]①段干木:战国初魏国名士。②孟贲:战国时勇士。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魏文侯曾经师从子夏学习儒家经艺,他崇礼敬贤,在诸侯之中享有美誉。每次乘车经过名士段干木居住的里巷时,他一定会行礼致意。
B.汉高祖想废掉太子,改立赵王如意,吕后为此十分恐慌,派人强行要留侯出主意,留侯认为如请到汉高祖景仰已久的四位贤人,将会对太子有利。
C.四位贤人表示太子仁孝爱士,汉高祖打消了废太子的念头,希望他们好好辅助太子;四人本是留侯亲自招来的,这也是没有另立太子的一个因素。
D.王充认为,假如有儿童持刀与孟贲相斗,儿童肯定不能取胜;如果儿童对孟贲恭敬有加,孟贲就不忍心伤害,魏国与秦国的情况正与此相类似。
三 无中生有
2023年高考全国乙卷语文真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昔者晋公子重耳出亡,过于曹,曹君袒裼而观之,釐负羁与叔瞻侍于前。叔瞻谓曹君曰:“臣观晋公子,非常人也,君遇之无礼彼若有时反国而起兵即恐为曹伤君不如杀之。”曹君弗听。釐负羁归而不乐,其妻问之曰:“公从外来而有不乐之色,何也?”负羁曰:“吾闻之,有福不及,祸来连我。今日吾君召晋公子,其遇之无礼,我与在前,吾是以不乐。”其妻曰:“吾观晋公子,万乘之主也;其左右从者,万乘之相也。今穷而出亡过于曹,曹遇之无礼,此若反国,必诛无礼,则曹其首也。子奚不先自贰焉。”负羁曰:“诺。”盛黄金于壶,充之以餐,加璧其上,夜令人遗公子,公子见使者,再拜,受其餐而辞其璧,公子自曹入楚,自楚入秦,入秦三年,秦穆公召群臣而谋曰:“昔者晋献公与寡人交,诸侯莫弗闻。献公不幸离群臣,出入十年矣。嗣子不善,吾恐此将仿今其宗庙不被阴而社稷不血食也。如是弗定,则非与人交之道,吾欲辅重耳而入之晋,何如?”群臣皆曰:“善。”公因起卒,革车五百乘,畴骑二千,步卒五万,辅重耳入之于晋,立为晋君。重耳即位三年,举兵而伐曹矣,因令人告曹君曰:“悬叔瞻而出之,我且杀而以为大戮。”又令人告釐负羁曰:“军旅薄城,吾知子不违也,其表子之间,寡人将以为令,令军勿敢犯。”曹人闻之,率其亲戚而保釐负羁之闾者七百余家,此礼之所用也。故曹,小国也,而迫于晋、楚之间,其君之危犹累卵也,而以无礼莅之,此所以绝世也。
(节选自《韩非子·十过》)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重耳遭到曹君的无礼对待,叔瞻预见到这件事可能会带来不好的后果,主张杀掉重耳以杜绝后患,曹君没有听从叔瞻的建议。
B.釐负羁参与了接见重耳的活动,为曹君对重耳无礼感到忧心仲仲,他妻子问明原委后,积极帮他出主意。
C.离开曹国后,重耳一路逃亡到楚国、秦国,秦穆公念在过去晋献公跟自己交好的份上,出兵护送重耳返回晋国,立重耳为晋君。
D.重耳即位三年后,出兵讨伐曹国,派人威胁曹君要他吊死叔瞻并交出尸体,不然就大开杀戒,但对釐负羁则给予了特别的关照。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