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秋天的怀念》课件(共3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秋天的怀念》课件(共3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0.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0-08 13:47: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6张PPT)
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怀念的絮语

请同学们翻到课本24页,插图中的人物就是史铁生,从这幅插图中,你觉得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新课导入
可实际上史铁生的人生经历了巨大的痛苦!
新课导入
史铁生21岁时,双脚瘫痪。26岁时,他的母亲因患重病离开人世,留下他和未成年的妹妹。30岁,双肾失灵,患上肾病。31岁时,开始了他的写作生涯。38岁时,与妻子结婚,从此妻子成为了他的一双腿。40岁,发表了《我与地坛》,震惊了文坛,自此开启了他的创作之路。但厄运并没有就此放过史铁生,1980年末,史铁生急性肾衰竭,氮质血症、肾盂积水、多病齐发,不得不被迫休息,史铁生辞去了原来手工活生活,专心于创作。2010年12月31日凌晨3点46分突发脑溢血逝世。
新课导入
本文是作者在30岁创作的,让我们读懂这篇文章,走进史铁生,了解他笑容背后的故事。
新课导入
字词正音
tān huàn
瘫 痪
暴怒无常
shì
侍 弄
chuí
捶 打
xiǔ
整 宿
翻来覆去
qiáo cuì
憔 悴
xù dāo
絮 叨

shàn
仿 膳
豌 豆
jué
诀 别
wān
识词释义
摆弄;修理。
来回翻身,一次又一次。
恳求。
遇到意想不到的喜事而感到非常高兴。
形容说话啰嗦,唠叨。
分别(多指不易再见的离别)。
素净雅致;素淡典雅。
侍 弄
翻来覆去
央 求
喜出望外
絮 叨
诀 别
淡 雅
高 洁
泼泼洒洒
高尚纯洁。
花开得旺盛的样子。引申为写文章,做事气势很大。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重点字音、字形的能力。A项、憔 qiáo,复——覆。B项、待——侍 shì。D项,绝——诀,忘——望。
A.憔悴(jiāo) 仿膳(shàn) 瘫痪(huàn) 翻来复去
B.暴怒(bào) 沉寂(jì) 待弄(sì) 泼泼洒洒
C.捶打(chuí) 央求(yāng) 絮叨(dao) 絮絮叨叨
D.绝别(jué) 烂漫(màn) 淡雅(yǎ) 喜出忘外
1、下列词语中画横线的注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C
预习检测
(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
(来回翻身)
A. 瘫.痪(tān) 沉寂.(jì) 侍.弄(shì) 暴怒.无常(nù)
B. 捶.打(chuí) 烂漫.(màn) 央.求(yāng) 絮.絮叨叨(xù)
C. 诀.别(jué) 淡雅.(yǎ) 高洁.(jié) 翻来覆.去(fù)
D. 憔.悴(qiáo) 仿膳.(shàn) 豌.豆(wǎn) 喜出望.外(wàng)
解析:(豌豆wān)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D
A. 人类对环境的破坏,让地球母亲变得暴.怒.无.常.:河水泛滥,冰川融
化,不断加剧。
B. 中国恢复出境旅游后,全球多国高兴得喜.出.望.外.,纷纷对中国旅客
的到来表示欢迎。
C. 爷爷用手指敲了敲瓷器,又把瓷器翻.来.覆.去.查看半天,点头说:
“嗯,是个好瓷器!”
D. 祖母絮.絮.叨.叨.地向姐姐说着五十年前的往事,可姐姐对老掉牙的事
情根本不感兴趣。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B
解析:(“喜出望外”指遇到意想不到的喜事而感到非常高兴,此处与前文“高兴”语义重复,使用不正确。A. “暴怒无常”指脾气恶劣,容易发怒,而且很没规律,使用恰当;C. “翻来覆去”形容一次又一次来回地翻动身体,也形容事情多次反复,使用恰当;D. “絮絮叨叨”形容说话啰嗦唠叨,此处形容祖母的唠叨,使用恰当)
用心地感受

解读题目
1、文题为什么是秋天?
2、这段秋天的往事中有谁的身影?
文章回忆的往事发生在秋天。
我”和母亲
怀念是追溯既往,是现在的“我”想念昔日的自己与母亲的回忆。
初读课文,思考:
解读题目
再读课文,完成练习:
1、文章围绕我和母亲写了哪几件事情?
(1)“我”发脾气时,母亲抚慰“我”
(2)母亲为了“我”隐瞒病情
(3)母亲央求“我”去看花
(4)母亲临终嘱托
“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细腻地发现

解读题目
精读细研
细读课文,思考:
“我”双腿瘫痪后,有没有“好好儿活”?
我的生活态度是怎么样的?体现在哪里?
解读题目
精读细研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
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
———突然把前面的玻璃砸碎
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
———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母亲让“我”去看菊花,“我”会说:
———不,我不去!我可活什么劲儿!


解读题目
精读细研
母亲说带“我”去看花,“我”的反应:
什么时候?
好吧,就明天。
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
烦躁
解读题目
深入人物内心
21岁,生如初阳,却双腿瘫痪!如此的厄运,谁能承受?史铁生后来曾写过一篇长文章,记录21岁时的命运重创。文章的名字是《我二十一岁那年》:
那时(十九年前)我还能走,走得艰难,走得让人伤心就是了。当时我有过一个决心:要么好,要么死,一定不再这样走出来。
我终日躺在床上一言不发,心里先是完全的空白,随后由着一个死字去填满。
我记得我久久地看过一个身着病服的老人,在草地上踱着方步晒太阳;只要这样,我想只要这样,只要能这样就行了就够了。我回忆脚踩在软软的草地上是什么感觉?想走到哪儿就走到哪儿是什么感受?踢一颗路边的石子,踢着它走是什么感觉?
二十一岁过去了,我被朋友们抬着出了医院,这是我走进医院时怎么也没料到的。我没有死,也再不能走,对未来怀着希望也怀着恐惧。
双腿瘫痪的打击让“我”陷入
生命的绝望、
自暴自弃、
万念俱灰
精读细研
面对这样的儿子,母亲又是怎样做的呢?你感受到了怎样的母爱?在文中找一找。
要求:
1.默读课文,圈点勾画有关描写人物的语句;
2.用下列句式回答:
“我从文中 (修辞/用词/句子等)感受到了 母爱的;刻画了一个 的母亲形象。
(1)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
一系列的叠词,写出母亲让“我”尽情发泄心中的痛苦,自己却强忍内心的悲伤。表现了细腻而深沉的母爱。
坚韧、细心
(2)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扑”“抓”生动地写出了母亲非常在意“我”内心的感受。“忍”写出母亲尽管十分悲痛,却强忍住悲痛安慰儿子的痛苦心情。
语言描写和反复的手法,写出母亲自己正在与病魔抗争,同时也不希望儿子失去继续生活的勇气,要给儿子坚定的力量。
无私、乐观
(3)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
母亲不仅要把萧瑟的秋天挡在窗外,更要把“我”心中的寂寞、消沉逐出窗外。
这一“挡”挡住的究竟是什么?
睿智、慈爱
(4)……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母亲意识到自己说多了,因为现在“我”失去了“跑”和“踩”的能力,母亲怕又勾起“我”的烦恼。“她比我还敏感”,说明母亲非常在乎“我”的感受,特别小心翼翼。
“敏感“这一词,你看出了什么?
小心翼翼
(5)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在痛苦的弥留之际,心里惦记着的依然只有自己的儿女。
伟大
与此同时,母亲的情况如何?
身患绝症
(1)后来妹妹告诉我,母亲的肝常常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的睡不着觉。
(2)她憔悴的脸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3)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的吐着献血。
(4)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的呼吸着。
深沉地共鸣

跳读课文,思考
感悟母亲之心
文章写了几次看花?我的态度是怎样的?
三次
请勾画相关句子,完成表格。
次数 看花句子 我的态度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我”对生活的态度前后有什么变化?
生活绝望
“要好好儿活”(再生)
听说北海的话都开了,我推你去走走。
不,我不去。
我可活什么劲儿!
北海的菊花开了,我退你去看看吧。
什么时候?
好吧,就明天。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
我俩在一块儿,
要好好儿活……
又是秋天,妹妹推着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课文结尾处写到北海菊花的不同颜色,怎么理解?
(1)作者在秋天看到的是落叶,但是母亲想让他看菊花。因为菊花开得烂漫。
(2)马上要进入冬天了,在秋天这样一个萧瑟的季节里,菊花依然开得烂漫。同样在史铁生这样萧瑟的、凄惨的人生里,你也依然可以开得烂漫。
(3)即便是已经进入落叶的秋天,即便已经进入了萧瑟的季节,但是这些菊花依然开得烂漫。虽然史铁生的腿受伤了,失去了自由行走的能力,但是你依然可以像菊花一样生活得烂漫,活得绚烂,活得精彩。
这篇文章是作者为怀念母亲而写的,除了对母亲深深的怀念,你还读出了什么情感?
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
“一直”,表达了作者当时只顾沉浸在自己的悲痛情绪中,完全没有注意到母亲的严重病情,事后想来无比悔恨。
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再也”,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永远离去的无限痛苦和遗憾的心情。
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绝”和“竟”说明作者当时对母亲的病情的严重、对母亲永远的离去毫无思想准备,如今想来追悔莫及、肝肠寸断。
那时的我,作为他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着想,我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他有一个长到20岁上忽然截瘫了的儿子,这是他唯一的儿子。
他情愿截瘫的是自己而不是儿子,可这事无法代替。她想:只要儿子能活下去哪怕自己去死也行,可她又确信,一个人不能仅仅是活着。儿子得有一条路走向自己的幸福;而这条路呢,没有谁能够保证她的儿子终于能找到——而这样的母亲,注定是世界上活得最苦的母亲。
——《我与地坛》
小练笔
又到了秋天,作者站在母亲的墓前看着母亲的遗像,他会说些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