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7散文诗二首-金色花 课件(共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七上7散文诗二首-金色花 课件(共1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0-08 17:46: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文体解读
散文诗小常识:散文诗是兼有散文和诗歌特点的一种文学体裁。从本质上看,它有诗的情绪和想象,像诗一样精粹、凝练,但内容上保留了有诗意的散文性细节;从形式上看,它有散文的外观,不像诗歌那样分行和押韵,而是以散文的形式呈现。即 “散文其形,诗意其质”。
金色花
泰戈尔
泰戈尔(1861-1941)印度著名诗人、作家、艺术家和社会活动家。具有世界影响的作家。代表作有诗集《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吉檀迦利》。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作者名片
他共写了50多部诗集,写了12部中长篇小说,100多篇短篇小说,20多部剧本及大量文学、哲学、政治论著,并创作了1500多幅画,写了难以统计的众多歌曲。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家。代表作有:散文集《寄小读者》;诗集《繁星》《春水》,所表现的主题主要是母爱、童真、自然三个方面。
冰心的创作曾受泰戈尔的影响,其作品风格与泰戈尔有相似之处。他们的作品都简洁清新细腻,善于从日常生活中撷取细小的物象,捕捉刹那间的灵感,抒发内心丰富的情感,蕴含深深的哲思。
作者名片
蒂:
梗:
匿笑:
沐浴:
祷告:
姊妹:
亭亭:
徘徊:
[dì]
瓜、果等根茎、枝相连的部分。
[gěng]
植物的枝或茎。
[nì xiào]
暗中偷笑。
[mù yù]
洗澡。
[dǎo gào]
向神祈求保佑。
[zǐ mèi]
姐妹。
[tíng tíng]
高耸或直立的样子。
[pái huái]
表示在一个地方来回走动,或比喻犹豫不决,也比喻事物在某个范围内来回浮动、起伏。
遮蔽:
心绪:
流转:
荫蔽:
花瑞:
菡萏:
欹斜:
[zhē bì]
遮挡。
[xīn xù]
心思,心情。
[liú zhuǎn]
流动转移,不固定在一个地方。
[yīn bì]
(枝叶)遮蔽。
[huā ruì]
花带来的好预兆。
[hàn dàn]
荷花的别称,文中指红莲含苞未放。
[qī xié]
倾斜,歪斜。
聆听范读,初步感知
1、两首散文诗都是表达什么思想内容的?
2、本单元这三篇课文抒情的特点是不同的,《秋天的怀念》是深沉的,《散步》是轻松的,《散文诗二首》则是怎样的?
母爱
活泼
朗读课文,比较异同
1、两首散文诗都是表达母爱的,但侧重点不同,请你说说不同点。
2、两首散文诗都运用了象征手法,“金色花”象征什么?“荷叶”象征什么?
3、两首散文诗构思角度和构思之境有什么不同?
4、两首散文诗中“母亲”的形象塑造有何不同?
5、从语言风格来看,两篇作品的共同特点是清新雅致,但又有不同,不同在哪儿?
1、两首散文诗都是表达母爱的,但侧重点不同,请你说说不同点。
2、两首散文诗都运用了象征手法,“金色花”象征什么?“荷叶”象征什么?
前文主要表现孩童对母亲的热爱和亲昵;后文主要表现少女对母亲的依恋和感激。
金色花象征孩子的天真;荷叶象征母亲的厚爱。
3、两首散文诗构思角度和构思之境有什么不同?
4、两首散文诗中“母亲”的形象塑造有何不同?
《金色花》真实地模仿儿童的口吻和心理,通过儿童的奇思妙想,通过虚拟之境,表达动人的母爱和童真;《荷叶 母亲》则写眼前之景、现实之事,通过实境,直接抒发对母亲的感情。
前文中的母亲形象非常具体、鲜活,而且具有鲜明的印度文化特色;后文中的母亲并没有出场,完全使用象征手法——用荷叶覆盖红莲,象征母亲对女儿心灵的庇护。
5、从语言风格来看,两篇作品的共同特点是清新雅致,但又有不同,不同在哪儿?
《金色花》语言活泼、口语化;《荷叶 母亲》语言典雅、书面化。
再读课文《金色花》
1、为什么“我”想变成金色花?“我”变成一朵金色花,跟妈妈玩起“躲猫猫”,真的只是为了好玩吗?
2、我与妈妈有几次嬉戏?具体是什么?
3、孩子变成金色花,为什么不让妈妈知道 ?
4、诗人为什么把孩子想象成金色花而非其它
5、你从文中读出了怎样一个妈妈?怎样一个孩子?
6、妈妈见到孩子说“你这坏孩子”?妈妈真的是在骂他吗?该用怎样的语气读?
孩子总想为妈妈做点事,来回报母爱。变成一朵金色花,不是为了好玩,是可以看着妈妈工作,可以让妈妈嗅到花香,可以投影在妈妈读书读到的地方,让妈妈看书不伤眼睛……
1、为什么“我”想变成金色花?“我”变成一朵金色花,跟妈妈玩起“躲猫猫”,只是为了好玩吗?
开放花瓣,散发香气
变回原形,求妈妈讲故事。
将影子投在书页上
2、我与妈妈有几次嬉戏?具体是什么?
妈妈

做祷告时 —————
读书时 —————
拿灯去牛棚时————
3、孩子变成金色花,为什么不愿让妈妈知道
孩子懂得,母爱的奉献是无私的,他也要无私地来回报母爱。他不图妈妈夸奖,但求妈妈生活得更加温馨。他想给妈妈带来惊喜、带来快乐……
4、诗人为什么把孩子想象成金色花而非其他
想象成金色花,是为了方便和妈妈捉迷藏。因为金色花的树枝、花瓣、花香、树影,可以和妈妈所有的日常活动接触,无时不在地提醒她注意“我”。
金色花是美丽的圣树上的花朵,它的圣洁也可以代表孩子的纯真。
5、你从文中读出了怎样一个妈妈?怎样一个孩子?
孩子:天真活泼、调皮可爱,热爱妈妈
妈妈 :慈爱善良、勤劳美丽,疼爱孩子
活泼、可爱、顽皮、撒娇、天真、善良
慈爱、善良、虔诚、勤劳
6、妈妈见到孩子说“你这坏孩子”?妈妈真的是在骂他吗?该用怎样的语气读?
妈妈找孩子找了很久,非常着急担忧,一见到了孩子,又惊又喜,这是嗔怪的语气。
嗔怪(chēn guài)表面上是责怪,但其中包含爱或者撒娇的成份多一些。
爱怜、责怪,有一点娇嗔的语气。
归纳总结
主旨:用充满童真的想象,细腻地刻画了孩子天真可爱又稍带顽皮的心理,含蓄巧妙地表达了孩子母亲难舍难分的感情,表现的家庭之爱,以及人类天性的美好与圣洁。
写作特色:
想象丰富,富有童趣
托物言情
母亲啊,如果我是芽儿,您就是土壤。天上的风雨来临时,除了你,谁是我在幼小时需要的摇篮?
母亲啊,如果我是树苗,您就是阳光。天空中的风雪来临时,除了你,谁给我在严冬中的温暖?
母亲啊,如果我是小草,您就是露珠。夏日酷暑来临时,除了你,谁是我在饥渴时的源泉?
母亲啊,如果我是小船,您就是避风港。狂风暴雨来临时,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大海中的依靠?
感悟母爱(仿写句子)
拓展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