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主体 面向全体 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 科研兴教 力求高效
课堂教学教案 教材 第七章 第四节 第 1 课时 总 5 课时 2014年2月20日
课 题 7.4 由三角函数值求锐角 备课人 淮阴区吴城中学:周以洋
课 型 新授课:展现标点 讲解重点 突破难点 巩固疑点
教 学目 标(认知技 能情 感) 【知识与技能】会根据锐角的三角函数值,利用科学计算器求锐角的大小【过程与方法】经历观察、比较、概括锐角的三角函数值;通过探究利用科学计算器求锐角的大小,达成知识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观察、猜想、探究、归纳的习惯和能力,体验数学发现的乐趣
教学重难 点 重点:会根据锐角的三角函数值,利用科学计算器求锐角的大小 难点:会根据锐角的三角函数值,利用科学计算器求锐角的大小
教具与课 件 多媒体与三角尺
板书设计 7.4 由三角函数值求锐角如图,小明沿斜坡AB行走了13cm。他的相对位置升高了5cm,你能知道这个斜坡的倾斜角A的大小吗? ( http: / / www.21cnjy.com )根据已知条件,有:sinA= 利用计算器,可以由一个锐角的三角函数值求这个角的大小。依次按键为: 结果显示为 ,得∠A≈ (精确到0.01)
教 学环 节 学生自学共研的内容方法(按环节设计自学、讨论、训练、探索、创新等内容) 教师施教提要(启发、精讲、活动等) 再 次优 化
一、创设情境二、探究活动三、(1)巩固练习(2)拓展训练 一、复习回顾1、利用计算器求下列各角的正弦、余弦值(精确到0.01)(1)15° (2)72° (3)55°12′ (4)22.5°2、在Rt△ABC中,∠C=90°,AC=BC,求:(1)cosA(2)当AB=4时,求BC的长。二、新课学习:1、问题:如图,小明沿斜坡AB行走了13cm。他的相对位置升高了5cm,你能知道这个斜坡的倾斜角A的大小吗? ( http: / / www.21cnjy.com )根据已知条件,有:sinA= 利用计算器,可以由一个锐角的三角函数值求这个角的大小。依次按键为: 结果显示为 ,得∠A≈ (精确到0.01)2、例题学习:求满足下列条件的锐角A(精确到0.01°);(1) (2)解:(1)依次按键 ,结果显示为 ,得∠A≈ (2)依次按键 ,结果显示为 ,得∠A≈ 三、课堂练习:1、求满足下列条件的锐角A(精确到0.01°)(1) (2) (3)(2)拓展训练:1、如图,已知秋千吊绳的长度3.5m,求秋千升高1m时,秋千吊绳与竖直方向所成的角度(精确到0.01°) ( http: / / www.21cnjy.com )2、已知,如图,AD是△ABC的高,CD=16,BD=12,∠C=35°(精确到0.01°) ( http: / / www.21cnjy.com ) 让学生小结以试卷形式开展。
作 业布 置 课堂作业:P50习题7. 4 1、2 课后作业:补充习题P23下节课预习内容: P51 7.5 解直角三角形
教后感 锐角三角函数首先是放在直角三角形中研究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显示的是边角之间的关系。锐角三角函数值是边与边之间的比值,锐角三角函数沟通了边与角之间的联系,它是解直角三角形最有力的工具之一。问:三角函数与直角三角形的边、角有什么关系,三角函数与三角形的形状有关系吗?整节课都在紧张而愉快的气氛中进行。学生非常活跃,大部分人都能积极动脑积极参与。教学中,我一直比较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对那些积极动脑,热情参与的同学,都给予了鼓励和表扬,促使学生的情感和兴趣始终保持最佳状态,从而保证施教活动的有效性。在今后具体教学过程中,自己还要多注意以下两点:1)还要多下点工夫在如何调动课堂气氛,使语言和教态更加生动上。初中学生的注意力还是比较容易分散的,兴趣也比较容易转移,因此,越是生动形象的语言,越是宽松活泼的气氛,越容易被他们接受。如何找到适合自己适合学生的教学风格?或严谨有序,或生动活泼,或诙谐幽默,或诗情画意,或春风细雨润物细无声,或激情飞扬,每一种都是教学魅力和人格魅力的展现。我将不断摸索,不断实践。2)我将尽我可能站在学生的角度上思考问题,设计好教学的每一个细节,上课前多揣摩。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课堂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体验思考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挫折,舍得把课堂让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这个小小舞台的主角。而我将尽我最大可能在课堂上投入更多的情感因素,丰富课堂语言,使课堂更加鲜活,充满人性魅力,下课后多反思,做好反馈工作,不断总结得失,不断进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领导查阅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