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培优]统编版历史(2024)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 单元培优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项培优]统编版历史(2024)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 单元培优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29.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0-08 16:51: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项培优]统编版历史(2024)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培优卷
一、单选题
1.下面是对北京人小毛一天生活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  )
A.早上,小毛独自一人在原始森林中射死了一头野兽
B.中午回家后,小毛马上钻木取火烧烤捕到的野兽
C.下午,小毛用陶罐蒸出香喷喷的小米饭
D.晚上,小毛与大家共同住在洞穴中,洞口燃着一堆大火以驱赶野兽
2.我国考古学家测定出一种古人类距今约50万年,并在其生活的洞穴里发现有厚六米的灰烬,请你判断,下列描述属于这种远古人类的是(  )
A.已经会人工取火 B.过着群居生活
C.种植粟 D.会制造陶器
3.远古时期生活在长江流域,主要种植水稻的居民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河姆渡人 D.半坡人
4.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如果要考证中国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下列史料最可信的是(  )
A.北京人遗址中发现的灰烬 B.半坡遗址出土的炭化粟
C.良渚遗址出土的玉琮和玉璧 D.炎帝教民开垦耕种的传说
5.“民以食为天。”我国先民最早种植和食用的两种粮食作物是(  )
A.水稻和玉米 B.水稻和粟 C.粟和小麦 D.小麦和水稻
二、判断题
6.半坡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
7.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叫作旧石器时代。(  )
8.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时代的居民是河姆渡原始居民。
9.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其生活年代在考古学上被称为新石器时代。(  )
三、填空题
10.如图是黄河流域半坡原始居民居住的    房子,从教材中知道,在这一地区,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    的国家。
11.北京人距今时间是   。
12.半坡人的房屋主要是   式圆形房屋,多用木头做柱子;传说黄河流域的部落首领   教民开垦耕种,种植五谷和蔬菜。
13.山顶洞人依然使用打制石器,但已经掌握   和   技术。他们已经懂得人工取火,有爱美意识。
四、问答题
14.连线
元谋人 磨光、钻孔技术
北京人 云南元谋县
山顶洞人 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
五、材料分析题
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65年5月,考古学家在云南那蚌村发现了两颗170万年前的人类牙齿化石和一些粗糙的石器,石器人工痕迹非常清楚。
材料二:1929年,在中国青年学者裴文中的主持下,于12月2日下午发现了一个完整头盖骨化石和一些其他部位的骨骼化石,还有大量的打制石器、动物化石和灰烬。
材料三:如图。
(1) 材料一涉及的是哪一远古人类?
(2) 材料二中的“头盖骨化石”是哪一原始人类的?他们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被称为什么?
(3) 材料三中的两种建筑居住的分别是哪一原始人类?
(4) 请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认识。
16.阅读材料:
材料一:在原始社会,因为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产品没有剩余,没有私有财产,人类也没有私有观念……从农业革命起,社会产品有了剩余,这就为私有制的产生创造了条件。氏族部落的首领和家族长利用自己对公共财产的管理和分配权,或利用对外交换产品的方便,把一些集体的财富据为已有。
材料二:随着私有制的出现,阶级也产生了。为了生产更多的剩余产品,减轻自己的劳动……人们不再把战争中的俘虏杀死,而是把他们变成奴隶。
回答问题:
(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
(2)上述现象的产生是历史的进步吗?为什么?
六、综合题
17.读图并回答问题
(1)请写出图一、图二、图三的名称。
18.史前时期,早期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开启了中华文明的起源,他们的遗存向我们展示了丰富多彩的远古生活场景。
视角 实物史料见证远古人类的生产生活
材料
图⑨北京人使用的石器图 图⑩山顶洞人使用的骨针 贾湖遗址出土的骨笛
图 仙人洞遗址出土的陶罐图 陶寺遗址出土的铜铃图 甘肃出土的中国最早的铜刀
(1)七年级(1)班进行“文物话历史”的活动,上面是同学们搜集到的文物图片,他们在活动中准备对这些文物进行分类并说明分类理由,请你帮助他们完成活动。
分类1:⑨⑩;理由:   。
分类2:   ;理由:原始人类懂得音乐审美。
分类3:   ;理由:原始人类懂得进行金属冶炼。
(2)在活动中,同学们为了体现原始人类的生产状况,对搜集到的图片进行了补充,以下是他们补充的图片,你认为选择哪个合适?并说明补充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简述这些实物史料共同反映的历史信息。
七、实践探究题
19.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灿若群星的杰出人物,他们为祖国历史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某班对“华夏之祖”进行了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史料的分析与问题的探究。
【华夏之祖】
材料一:“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神农氏)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材料二:黄帝陵(如图)
【民主政治】
材料三: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授舜,则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则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尧曰:“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
——《史记·五帝本纪》
【杰出首领】山西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至今,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仍留有许多尧、舜、禹的传说和名胜古迹,观察下列几幅名胜古迹的图片:
(1)材料一中的“神农”是谁?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他有哪些贡献?
(2)黄帝陵是炎黄子孙寻根祭祖、旅游观光的圣地。如果你来当黄帝陵的导游,你会向游客介绍黄帝的哪些事迹?
(3)材料三反映的是什么制度?这种制度有什么特点?
(4)请你将上述图片按担任部落首领的先后排列。结合当今社会现实,你从中得到哪些启示?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2.【答案】A
【知识点】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3.【答案】C
【知识点】原始的农耕生活
4.【答案】B
【知识点】原始的农耕生活
5.【答案】B
【知识点】原始的农耕生活
6.【答案】错误
【知识点】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7.【答案】错误
【知识点】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8.【答案】错误
【知识点】原始的农耕生活
9.【答案】错误
【知识点】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10.【答案】半地穴式;粟
【知识点】原始的农耕生活
11.【答案】距今约70万—20万年
【知识点】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12.【答案】半地穴;炎帝(神农氏)
【知识点】原始的农耕生活;炎帝和黄帝
13.【答案】磨光;钻孔
【知识点】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14.【答案】
【知识点】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15.【答案】(1)元谋人
(2)北京人。旧石器时代。
(3)半坡人、河姆渡人。
(4)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世界文化大花园中一朵璀璨的奇葩。文化的力量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才使中华文化绵延不绝、历久弥新(符合题意即可)。
【知识点】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原始的农耕生活
16.【答案】(1)私有财产和阶级的产生。
(2)是历史的进步,因为它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有利于生产力的进步和发展。
【知识点】原始的农耕生活
17.【答案】(1)图一:半地穴式房屋; 图二:司母戊鼎;图三:干栏式房屋。
【知识点】原始的农耕生活
18.【答案】(1)都属于早期人类的生活用具; ;
(2)选择: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耜。原因:骨耜为河姆渡人典型的农业生产工具,更能体现原始人类的农耕生产活动。
(3)早期人类的生产生活用具为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知识点】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原始的农耕生活
19.【答案】(1)炎帝。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教人们通商交换。
(2)黄帝是4 000多年前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他与炎帝部落联合打败蚩尤部落,逐渐形成以后的华夏族,和炎帝一起被尊奉为华夏族的祖先(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相传,黄帝能建宫室,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会炼铜,并发明了弓箭和指南车。另外,黄帝的妻子嫘祖擅长纺织,会缫丝,仓颉创造文字、伶伦制作音律等。
(3)禅让制。推举贤德之人做继承人。
(4)顺序:图三——图一——图二。艰苦创业、清正廉洁、为广大人民谋利益等。
【知识点】炎帝和黄帝;禅让制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