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第4课 乡愁
第一部分:课内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1.下面对《乡愁》一诗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全诗以时间为序,以感情为线索,把对母亲、妻子的爱熔铸在对祖国的爱中,表达了作者渴望祖国统一的殷切期望。
B.作品以时间为序,以感情为线索,把对祖国的爱熔铸在对母亲、妻子的爱中,表达了作者渴望祖国统一的深切愿望。
C.作品以时间为序,以感情为线索,把对故乡的爱熔铸在对母亲、妻子的爱中,表达了作者渴求回到祖国怀抱的深切愿望。
D.作品以时间为序,以感情为线索,把对母亲、妻子的爱熔铸在对故乡的爱中,表达了作者渴求回到祖国怀抱的殷切期望。
2.简要分析余光中的《乡愁》中叠词运用的表达作用。
3.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感情?感情基调应该是什么?
(二)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1.下列对这首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本诗以纪实手法抒写了作者自己“少小离家”到“老大难归”的思乡情愫。
B.本诗集单纯美与丰富美于一体:意象集中明朗,如邮票、船票、坟墓等不枝不蔓;内容丰富含蓄,能诱发读者多方面的联想。
C.诗歌的结构寓变化于统一之中,既有各小节的均衡、匀称,又有小节内的长短句的变化,使诗的外形整齐中有参差之美。
D.诗歌有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旋律,在同一位置上有重复的词语、有叠词、有变换的量词,加强了诗歌的音韵之美。
2.“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四个表示时间的词语,在诗中有什么作用?
3.简要分析余光中的《乡愁》中叠词的表达作用。
4.简要分析这首诗在结构上的特点。
第二部分:课外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乡愁
席慕蓉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别离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1.诗人选取了哪些具体意象?这些意象分别表现了乡愁的什么特点?
2.“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作者将“故乡的面貌”说成是“一种模糊的怅惘”,将具体的事物比喻成抽象的概念,这样合适吗?谈谈你的理解。
3.诗人为什么把离别后的乡愁比作“一棵没有年轮的树”?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树
艾青
一棵树,一棵树
彼此孤离地兀立着
风与空气
告诉着它们的距离
但是在泥土的覆盖下
它们的根伸长着
在看不见的深处
它们把根须纠缠在一起
(1940年春)
1.作者艾青,原名____________,现代著名____________,他出版的第一部诗集是《____________》。他的诗作运用____________化的____________诗体,抒发思想感情,语言朴素清新。
2.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是__________________年春天,那时正处于抗日战争艰苦的相持阶段,中华民族正日益走向精神的__________________。
3.对这首诗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
A.《树》的开头“一棵树,一棵树”,采用反复的手法,着意强调和突现一棵棵“树”的形象。
B.“彼此孤离地兀立着”反映了中华民族遭受凌辱的精神受到扭曲的现象。
C.诗的第二段,由“彼此孤离地兀立着”的形象,进行相反联想,慧眼独具,“在看不见的深处”,看到“它们把根须纠缠在一起”。
D.“根须纠缠在一起”象征中华民族正在团结并凝聚成坚强的力量。
E.这首诗采用的是“比”的手法,是把具体的人和物相比。
4.对这首诗的艺术特色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托物抒情的诗,诗歌以点带面,小中见大,在冷静的客观描述之中,寄寓了丰富的思想内容。
B.这首诗运用象征手法,用树的生存景观象征了当时的社会景观,两种景观相通的纽带是表面上孤离兀立,实质上团结一致。
C.“风与空气/告诉着它们的距离”运用拟人的手法,把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关系写得生动可感,而且人格化。
D.全诗用具体可感的形象,表现极丰富的生活内容和思想感情,给人以多方位、多层次的启示,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课内阅读
(一)【答案】1.A
2.“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四个形容词叠词,以一种轻描和淡写,使乡愁浓缩于面积小、程度轻的对象之上,反衬出浓烈的思乡情绪。
3.抒发了诗人思念家乡的感情;感情基调应该忧郁深沉。
【解析】1.B“把对祖国的爱熔铸在对母亲、妻子的爱中”错。C“把对故乡的爱熔铸在对母亲、妻子的爱中”错。D项“把对母亲、妻子的爱熔铸在对故乡的爱中”错。这三个选项都应改为“把对母亲、妻子的爱熔铸在对祖国的爱中”。“小爱”应熔铸在“大爱”之中,“故乡”一词内涵太窄。
2.考查诗歌中叠词的表达作用。其一,叠词的运用,造成一种类似音乐的回环往复、抑扬顿挫、一唱三叹的旋律,增强了诗的音韵美。其二,反衬效果:乡愁浓缩于面积小、程度轻的对象之上,如此能强烈地抒发思乡情感。
3.一问,考查对诗歌思想感情的把握。抒发了表达作者渴望与亲人团聚,渴望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二问,考查对诗歌感情基调的把握。情深意切,忧郁深沉。答此题要读懂诗句内容,也可结合知人论世的方法来分析。
(二)【答案】
1.A
2.“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四个表示时间的词语,在诗中的作用是:这四个词语组成的时序像一条红线贯穿全诗,概括了诗人漫长的生活历程和对祖国绵绵的思念,前面三节诗如同汹涌而进的波涛,到最后轰然汇成了全诗的九级浪。
3.“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四个叠词,以一种轻描淡写的笔触,使“乡愁”浓缩于面积小、程度轻的对象之上,反衬出浓烈的思乡情绪。
4.《乡愁》在结构上呈现出寓变化于统一的美。统一,就是相对的均衡、匀称;段式、句式比较整齐,段与段、句与句之间又比较和谐对称。变化,就是为避免追求统一走向极端,而追逐那种活泼、流动而生机蓬勃之美。《乡愁》共四节。每节四行,节与节之间相当均衡、对称,但是诗人注意了长句与短句的变化调节,从而使诗的外形整齐中有参差之美。
【解析】1.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理解。A.本诗作者选择最具有特征性、最能表现不同时期离愁别恨的“客观对应物”来表达。诗人的乡思之愁不是直白的说出来的,而是通过联想、想象,塑造了四幅生活艺术形象,使之呈现在读者眼前,以此表达台湾和大陆人长期隔绝。所以“以纪实手法抒写了作者自己‘少小离家’到‘老大难归’的思乡情愫”表述错误,是象征手法。故选A。
2.本题考查词语的表达作用。从“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四个表示时间的词语可以看出,这是按照从小到大的时间顺序贯穿全诗,抒发的情感依次指:母子分离、夫妻分离、母子死别、游子与大陆的分离。诗歌的意境在最后一节得到升华。诗人的感情超越了个人和家庭,拓展出呼唤华夏统一的深远意境,祖国才是“我”真正的故乡,是乡愁的真正源头。这四个词语概括了诗人漫长的生活历程和对祖国绵绵的怀念,层次的递进流露出诗人对乡愁情感的不断加深。据此作答即可。
3.本题考查词语的表达效果。本题要求分析诗歌叠词的表达效果,可以抓住叠词的音韵效果,以及叠词本身的意义来分析。从诗歌的内容来看,所用的“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四个叠词,都突出了事物的小,不重要,但它们要寄托的却是难以言表的故乡情,所以其目的是为了形成对比,突出浓浓的乡愁。据此作答即可。
4.本题考查诗歌结构上的特点。本诗的结构:以时间为顺序(即小时候、长大后、后来,而现在),以感情为线索,以大体相同的诗句和格式,反复咏叹,使情感逐层加深,由思乡、思亲升华达到思念祖国。诗歌的结构寓变化于统一之中,既有各小节的均衡、匀称,又有小节内长短句的变化,使诗的外形整齐中有参差之美。同时各节在同一位置上,回环往复,一唱三叹,其中的“乡愁是……”与“在这(外)头……在那(里)头”的四次重复,以及四节中“小小”“窄窄”“矮矮”“浅浅”等叠词的运用,增强了诗歌的音韵美。据此分析作答即可。
第二部分:课外阅读
(一)【答案】1.【示例】笛声——乡愁的时刻相伴。雾里的挥手别离——乡愁的怅惘。古树——乡愁的永恒
2.合适。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故乡的面貌”比作“模糊的怅惘”,这里故乡的面貌不仅仅指故乡的面貌,也指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模糊”一词说明作者已离开故乡太久,对故乡的印象已经模糊;“怅惘”则说出了作者想家而不能回的无奈。
3.“树”代表着家,诗人把离别后的乡愁比作“一棵没有年轮的树”,表明诗人对家的思念是永恒的,家是诗人一生的守候,是她心中唯一的牵挂。表达了诗人心中永远不会随时间而变淡的日益浓重的深深的思乡之情。(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中意象及作用理解能力。意象就是诗词中描绘的形象,如动物、花草等等自然界的一切事物。意象作用的赏析方法:描绘出诗词中出现的意象特点、图景画面;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气氛特点;分析作者所要抒发的情感。结合“是一支清远的笛;雾里的挥手别离;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可以得出诗人选取的具体意象有:笛声、雾里的挥手别离、古树。这些意象分别表现了乡愁的特点是:笛声——结合“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分析得出特点是:乡愁的时刻相伴。雾里的挥手别离——结合“模糊的怅惘”分析得出特点是:乡愁的怅惘。古树——结合“永不老去”分析得出特点是:乡愁的永恒。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中意象的理解辨析能力。诗歌中的意象运用是否合适,答案一般都是肯定的,也可以从否定的角度回答。理由可以从意象的特点、作用方面,从表达效果方面,从作者的思想感情方面,结合诗歌的主旨进行分析。作者将“故乡的面貌”说成是“一种模糊的怅惘”,将具体的事物比喻成抽象的概念是合适的。诗歌第二节写乡情的怅惘,对故乡的怀念渐渐遥远,时间的推移摇落了故乡的轮廓,仅剩一种模糊不清的怅惘,如雾里别离,浓似血却又隔着一层迷蒙的云雾。用雾里的挥手别离来比喻对故乡的模糊而怅惘的印记,是用一种可观可感的具象来描述抽象的主观感受,可谓生动形象、贴切自然。
3.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中意象及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能力。意象是诗词中描绘的形象,如动物、花草等等自然界的一切事物。意象作用的赏析方法:描绘出诗词中出现的意象特点、图景画面;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气氛特点;分析作者所抒发的情感。。“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诗人用没有年轮的树永驻游子心中“永不老去”的形象比喻抒发了深似海洋的愁绪和怀恋、怅惘的情感,家始终是每个人一生的守候,身在异乡,家始终是心中唯一的牵挂,思乡之情永远不会随时间而变淡,只会日益增加,永不相忘。表达了作者日益浓重的深深的思乡之情。
(二)【答案】
1.蒋海澄 诗人 大堰河 散文 自由
2.1940 觉醒
3.E
4.D
【解析】
1.文学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中外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文学流派、文体知识等。重点记忆课本涉及到的和经典阅读中列出的作品。平时注意积累,理出线索,形成体系。死记硬背作者名字、书名及书中的重要人物的名字。此题考查的是与艾青有关的文学常识。
2.同样是文学常识的考核。考查写作背景。《树》写于1940年春天,当时伟大的抗日战争已经进行了两年多了。正转入艰苦的相持阶段。这场伟大的民族战争正给予我们全体人民一次洗礼,使他们的灵魂在战争中经受严酷的磨练,日益走向精神的觉醒。从这几句话中提取“1940”“觉醒”即可。
3.E项“这首诗采用的是‘比’的手法”对这首诗赏析不当。应该运用的是象征的表现手法。艾青赋予那些生长在大地上的一棵棵树以活生生的性格,以独具的眼光看到了“在泥土的覆盖下/它们的根伸长着”的潜在的事实,把它们作为一个伟大民族正在团结并凝聚成坚强力量的象征。他的这种艺术的表现,使人们在对生活现象的观察和融入中,获得了一种诗意的快感并进而产生哲理的领悟。
4.D项“给人以多方位、多层次的启示”对这首诗的艺术特色分析不正确。本诗歌表现的就是中国人民在日本侵略者的铁蹄之下,仍旧紧密团结、不屈不挠的精神或表现当时在国民党统治区里,我地下工作者面对刀丛团结一心、英勇机智的斗争精神。也就是说表达情感的目标性很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