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第12课 醉翁亭记
第一部分:课内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1.“太守自谓也”句中的“太守”指的是谁?请写出人名: 。
2.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山之僧智仙也 吾欲之南海,何如
B.名之者谁 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
C.朝而往,暮而归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D.晦明变化者 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3.第二语段中描写傍晚之景的句子是:______;描写秋天之景的句子是:______。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①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②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5.“醉翁之意不在酒”现在常用来表示什么?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6.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临:______
(2)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之:______
7.分别写出“穷”字的意思。
(1)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穷:______
(2)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穷:______
8.太守为什么“醉”呢?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第二部分:对比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节选自《岳阳楼记》)
(乙)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节选自《醉翁亭记》)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横无际涯 际涯:(________)
(2)朝晖夕阴 晖:(________)
(3)日出而林霏开 霏:(________)
(4)佳木秀而繁阴 秀:(________)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2)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11.下列句子中停顿的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予观夫/巴陵胜状 B.前人/之述备矣
C.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D.朝/而往,暮/而归
12.请从(甲)(乙)两段选文中各找出一个成语或常用的四字词语,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甲)______ (乙)______
13.(甲)文写登楼所见,(乙)文写登山所见。除此之外,两段文字所写的景物还有哪些不同?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 山之僧曰智仙也。名之者谁 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修既治滁之明年①,夏,始饮滁水而甘,问诸滁人,得于州南百步之远。其上则丰山,耸然而特立;下则幽谷,窈然而深藏;中有清泉,滃然而仰出。俯仰左右,顾②而乐之。于是疏泉凿石,辟地以为丰乐亭,而与滁人往游其间。
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③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④其山川,道⑤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选自欧阳修《丰乐亭记》)
(注)①明年:第二年。②顾:向四周看。③幸:庆幸。④因为本:于是就根据。⑤道:称道。
14.解释加点的词或短语。
(1)林壑尤美____________ (2)山行六七里____________
(3)晦明变化者____________ (4)修既治滁之明年____________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
16.选出下面对甲、乙两文段相关内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 )
A.甲文段中“环滁皆山也”从大处着笔,简练而形象地写出了滁州的地理特征。
B.甲、乙两文段中“名之者谁”“山水之乐”“修之来此”的三个“之”的用法相同。
C.甲、乙两文段均写到了“四时之景”,但各自描绘的景物特征有比较大的差异。
D.甲、乙两文段花大量笔墨描写山泉,绘声绘色,细腻真切,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17.结合乙文段的具体内容,说说欧阳修取名“丰乐亭”的深刻用意。
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课内阅读
(一)【答案】1.欧阳修
2.C
3.云归而岩穴暝风霜高洁
4.①一座四角翘起像鸟展翅欲飞似的亭子,高踞在泉水上边。
②(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寓在酒上。
5.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
【解析】1.考查文学常识。对于名篇名作的作者、朝代、称号、作品等等,平时要养成多积累多记忆的习惯,才能轻松应对。
2.考查对文言词语中一词多义的理解。A之:助词,的/动词,到、往。B名:名词作动词,命名/说出。D明:明亮/英明。C“朝”都是“早晨”。
3.考查理解性默写,根据题干“傍晚之景”“秋天之景”,从文段中选择合适句子填空即可,注意不要写错字。
4.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无论是哪种方法,都应做到:忠实原文、语句通顺、表意明确、语气不变、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重点词语,一定要翻译到位。注意以下关键词语的意思:翼然:像鸟张开翅膀一样。临:靠近。寓:寄托。
5.考查对成语的理解。“醉翁之意不在酒”原是作者自说在亭子里真意不在喝酒,而在于欣赏山里的风景。后用来表示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
(二)【答案】6.(1)到、靠近(2)的
7.(1)穷尽、完结(2)贫穷(穷困)
8.太守陶醉于四季山水景色之美;陶醉于太平盛世,政治清明。(为山水之景而醉,为滁人欢乐而醉,为宴会的丰盛而醉,为宴会中宾客的欢乐而醉。)
【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意思的能力。文言词语的学习和积累是学习文言文的首要环节,这就要求考生不仅要理解和掌握常见文言词语的基本意义和用法,而且还要注意词语在上下文中的特殊含义和用法,这就要求学生能活学活用。注意“临”“之”都是一词多义,这里指“到、靠近”“的”的意思。
7.考查文言词语中一词多义的理解。理解词语要结合语境,“而乐亦无穷也”意思是那乐趣也是没有穷尽的,这里“穷”是穷尽、完结。“所识穷乏者得我与”意思是所认识的贫穷的人感激我而接受吗?这里“穷”是贫穷。
8.结合时代背景和作者个人被贬的经历,体会“醉”的原因,太守周围的人情事物无一不让他愉悦动情陶醉,美丽的琅琊风光,驼背弯腰的龙钟老人,天真活泼的少年儿童,络绎不绝的游人,一切都那么有生气有色泽。在他所治理的滁州这一方水土,可谓政通人和,百姓安居乐业,快乐无比,太守自然也就乐得其醉了,他沉醉于这方山水之乐,也更沉醉与民同乐之中。
第二部分:对比阅读
(一)【答案】9.(1)边际 (2)日光 (3)弥漫的云气 (4)茂盛
10.(1)这就是岳阳楼的壮丽景象。
(2)野花开放,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浓密的绿荫。
11.B
12.【甲】浩浩汤汤 【乙】水落石出
13.①【甲】是写水景,【乙】是写山景;②【甲】写了朝暮之景,【乙】既写了朝暮之景又写了四时之景;③【甲】写景突出其阔大壮观,【乙】写景突出其秀美多变。
【解析】词的理解能力。平时注意多积累归纳,加强对文言文中重点实词、重点虚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等现象的理解与识记,并学会迁移运用。“际涯”, 同义复合词,“际”专指陆地边界,“涯”专指水的边界,“际涯”即是“边际”的意思。“晖”,本义即为“日光”;“霏”,本义为雨雪很盛的样子,这里的意思是“弥漫的云气”; “秀”一词多义,“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的“秀” 意为“秀丽”,本句中意为“茂盛”。做题时要结合语境,认真分析,确认词义。
10.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此句中重点的词有:
(1)观,景象。(2)芳,花;发,开;秀,繁茂。
1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文言文断句的前提是对文意的领会。首先通读全文,了解文意,依据语境断句。可借助标志性词语断开比较明显的地方,分清谓语动词的界限,注意对称句式,常见虚词的位置及词性,也可借助文段的一些特征巧妙断句,比如借助句式,借助对话词“曰”、“云”等。B项正确的划分应该是:前人之述/备矣。
12.本题考查把握成语的能力。根据平时对成语的识记与积累,结合文章内容分析。甲文中,“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写洞庭湖的壮丽景象,不难想到与“水”有关的成语:“浩浩汤汤”;乙文中,“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由四季中冬季的景色“水落而石出”不难联想到成语“水落石出”。
1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比较分析能力。要结合关键句子对二者进行比较分析。甲文,是写水景,“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设定下文写景范围,以下“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寥寥数语,写尽了洞庭湖的壮观景象。乙文,是写山景,“山间之朝暮”“山间之四时”,表明是写山间早晚和四季的景色;甲文,“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写朝暮之景,乙文,“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写朝暮之景,“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写四时之景;甲文,“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突出洞庭湖阔大壮观的特点,乙文,“晦明变化”“四时之景不同”,突出其早晚和四季秀美多变的特点。
(二)【答案】14.尤其,特别 沿着山走 阴暗明亮 管理
15.(1)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于心间,寄托在酒上。(2)喜欢它地方僻静而政事简单,又爱它的风俗安适悠闲。
16.A
17.“寄情山水的情趣”“与民同乐的思想”“岁物丰成的祝愿”“风俗之美的赞扬”“无事之时的珍惜”等
【解析】
14.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认知能力。结合具体的语境来理解即可,有时还要注意加点字的特殊用法。
15.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句子时注意关键字、语序,有时还要补出舍去的主语才行。
16.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B.“名之者”“山水之乐”“修之来此”的三个“之”的用法不相同。C.甲、乙两段均写到了“四时之景”,各自描绘的景物特征没有差异。D.乙两段花大量笔墨描写山泉,绘声绘色,细腻真切,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1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根据对“乙”文来理解“丰乐亭”的深刻用意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