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 复习课件:第四章 探究电流(共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 复习课件:第四章 探究电流(共2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6-02-16 17:14: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4张PPT。探 究 电 流探 究 电 流知识网路结构电流电压电阻电 流概念:每秒通过导体某一横截面的电荷多少单位:安培,符号:A测量仪器:电流表使用:串并联电路电流的特点:各知识点解读电流:物理学中用每秒通过导体某一横截面的电荷多少来表示电流的大小。1、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金属导体中电子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酸碱盐是靠离子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规律说明2、电流的大小:电流的大小等于每秒通过导体某一横截面的电荷量。Ι= Q/t
3、形成电流的条件:a、电路是通路
b、电路两端有电压测量电流:电路中电流的大小需用电流表测量,
电流表的符号1、电流表要串连在被测电路中,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把电流表直接接在电源的两极。
2、电流从电流表的“+”接线柱流入,“-”接线柱流出。
3、电流表相当于一根导线,与谁并联,谁被短路 串连电路电流的特点:在串连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 Ιa=Ιb= Ιc并联电路电流的特点:在并联电路中干路里的电流等于个支路电流之和Ιa =Ι b+Ιc定义:推动电荷定向流动的作用,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单位:伏特(符号:V)仪器:电压表(符号: )使用:串并联电压的特点:电 压测量各知识点解读电压:推动电荷的定向移动,电压使电路中形成 电流,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规律说明:1、电路中要有持续的电流的条件:
①电路是通路 ②电路两端有电压2、电压用符号 U 表示,电压的单位 V3、了解一些常见的电压值:
一节干电池电压是1.5V
一节蓄电池电压是2V
我国家庭电路电压是220V
对人体的安全电压是不高于36V
我国动力电电压是380V测量电压:电路两端的电压大小需要用电压表测量电压表的符号:电压表是使用:1、电压表要并连在被测电路中,电压表可以直接接在电源的两极,这时电压表测电源电压。
2、电流从电压表的“+”接线柱流入,“-”接线柱流出。
3、电压表相当于断开的开关,与谁串联,谁被开路。 串并联电路电压的特点:在串连电路中,电路两端的电压(电源电压)等于串连电路中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U = + U1U2在并联电路中个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且等于电源电压。U = U1 + U2物体的导电性电阻变阻器导体绝缘体电 阻定义单位符号作用
原理
使用方法导体:有的物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较小,容易导电,叫做导体绝缘体:有的物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很大,不容易导电,叫做绝缘体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电阻:
在物理学中,为了更具体地描述物体的导电性,常用电阻来描述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
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导体电阻的大小不仅跟导体的材料有关,还与其长度、横截面积、温度有关。变阻器:1、工作原理: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值,从而改变电路中电流的大小。2、使用:a、c或a、d时滑片向右移动,
电阻变大
b、c或b、d时滑片向右移动,电阻变大一上一下,
各用一个练习:1、关于电流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流表示电荷移动的快慢
B.电流表示电流的大小
C.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越多,则导体中的电流就越大
D.通电时间越长,则导体中的电流就越小 2、将滑动变阻器的两个接线柱接到电路中,要求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路中的电流逐渐变小,连入电路的接线柱是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 3、关于导体的电阻,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导体的电阻越大
B.通过导体的电流为零,导体没有电阻
C.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导体的电阻越小
D.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4、常用的变阻器有两种: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阻箱能逐渐地改变它连入电路的电阻,但不能 表示出它连入的阻值
B、滑动变阻器能够表示出它连入电路时其滑片处在不同位置时的阻值
C、电阻箱能够表示出它连入电路时的阻值
D、这两种变阻器规定有最大的阻值,对通过它们的电流没有任何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