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 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 配套教学设计(112)

文档属性

名称 22.1 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 配套教学设计(112)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2.0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6-02-16 16:42:03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二次函数的图象及其性质;
2、由a.b.c.. △的符号确定抛物线的位置;由抛物线位置确定a.b.c. △等式子的符号。
3、在探究过程中学会与人合作。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和创造,体会描述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思想。
2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状况来看,初三学生处于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活跃思维,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认识问题的能力,并能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理性思考,形成较全面的知识体系。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数形结合思想的熟练运用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与综合能力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教师用白板播放与教学有关的实物图片,学生欣赏,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数学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
活动2【练习】温习旧知
教师出示三个习题之后,学生回答,复习巩固二次函数的图象及其性质。
活动3【活动】分组学习,合作交流
探讨(1)由a.b.c.△的符号确定抛物线的位置,该环节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探讨得出:
a的符号:
a>0时,开口向上;
a<0时,开口向下
C的符号:
交点在x轴上方C>0
交点在x轴下方C<0
经过坐标原点C=0
b的符号:
对称轴在y轴左侧a、b同号
对称轴在y轴右侧a、b异号
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模式。
活动4【活动】分组学习,合作交流
探讨(2)由抛物线位置确定a.b.c.△等式子的符号,该环节以小组合作学习完成,探讨得出:
与x轴有两个交点: △ > 0
与x轴有一个交点: △ = 0
与x轴无交点: △ < 0
a+b+c: x=1
a-b+c: x=-1
也采用了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模式。
活动5【讲授】教学小结
教师小结,该环节采用知识树的形式展现。
活动6【练习】 检测反馈,拓展运用
运用二次函数的图象及其性质解决实际问题,该环节以学生讲解习题的形式展现。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