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我和____过一天》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习作的话题是“我和__过一天”,要求学生选择神话或童话中的一位人物,想象与他过一天的故事。这一话题与本单元课文紧密相连,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积累,不仅能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更能增加学生对习作的兴趣。神话和童话中的人物形象鲜明、富有奇幻色彩,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通过本次习作,学生可以进一步深入理解神话和童话的特点,将阅读体验与写作实践相结合,提升文学创作能力。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对神话故事充满浓厚兴趣,他们的思维活跃,具有一定的想象力。然而,在展开想象编写神话故事时,可能会面临一些问题。例如,想象不够大胆,受现实生活的局限较多;编写的故事缺乏神奇性,情节平淡;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束叙述不完整,逻辑不够清晰。针对这些情况,教学中需要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启发,帮助学生突破思维障碍,提高写作能力。
三、教学目标
1. 深入指导学生了解神话或童话故事的创编方法,包括人物塑造、情节设置、主题表达等方面。
2. 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鼓励学生大胆说出心中独特的故事,培养创新思维和独创才能,使故事内容丰富多样。
3. 引导学生能够将想象的童话故事完整、通顺地写下来,语句流畅,用词准确、恰当,提高书面表达能力。
4. 教会学生学习修改自己的习作,掌握修改的方法和技巧,同时培养学生欣赏评价他人习作的能力,通过相互交流和学习,感受编童话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
四、教学重、难点
1. 重点
能根据自己的想象编写一个内容完整、情节丰富的童话故事,故事中要包含清晰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引导学生开拓思维,让习作充满想象力,故事中的情节设置合理且富有奇幻色彩,符合神话或童话的特点。
2. 难点
帮助学生突破思维局限,大胆创新,创造出独特而又引人入胜的神话或童话故事。
指导学生在编写故事时,如何巧妙地将人物形象与情节发展相结合,使故事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五、教学方法
1. 情境创设法:通过播放神话或童话相关的视频片段、音乐等,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和创作热情。
2. 小组合作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分享彼此的想法和创意,拓宽思维视野,培养合作学习能力。
3. 范例引导法:展示优秀的神话或童话故事范例,引导学生分析其写作特点和技巧,为学生的创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4. 启发式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提问、引导、启发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
三、教学时间
两课时
六、教学准备
1. 多媒体设备:准备用于播放神话或童话相关视频、图片、音乐的电脑、投影仪等设备。
2. 教学素材:收集一些经典的神话和童话故事书籍、文章,以及相关的图片、动画等资料,制作成教学课件。
3. 写作工具:为学生准备好足够的纸张、笔等写作工具。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题导入(7分钟)
1. 播放一段精彩的神话或童话片段,如《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哪吒大闹东海的片段,或《白雪公主》中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相处的温馨场景。播放结束后,提问学生:“同学们,你们喜欢这些神话或童话中的人物吗?如果有一天,你能和其中的一位人物共度一天,你会选择谁呢?”
2. 引导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心中想要选择的人物,并简要说说为什么想和这个人物过一天。
(二)活动一:选出人物(8分钟)
1. 展示一组神话或童话人物的图片,包括孙悟空、嫦娥、白雪公主、神笔马良、哈利·波特等,让学生再次观察这些人物的形象特点。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每个小组选择一位最感兴趣的人物,并讨论以下问题:
这个人物有哪些独特的技能或特点?
他(她)的性格是怎样的?
我们可以和他(她)一起去哪些地方?做哪些事情?
3. 小组讨论结束后,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发言,向全班同学介绍他们小组选择的人物以及相关的讨论结果。教师在黑板上记录学生的发言要点。
(三)活动二:确定事件(10分钟)
1. 根据学生选择的人物,引导学生思考与这个人物共度一天可能会发生的事件。例如,如果选择孙悟空,可以和他一起去花果山游玩,参观水帘洞;或者和他一起去降妖除魔,体验惊险刺激的冒险。
2. 再次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围绕选择的人物和想要去的地方,构思一个具体的事件。讨论过程中,提醒学生要注意事件的合理性和趣味性,同时要考虑到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技能。
3. 小组讨论结束后,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上台,用简单的几句话描述他们构思的事件。其他小组的同学可以进行提问和补充,教师进行引导和点评,帮助学生完善事件的构思。
(四)活动三:构思情节(15分钟)
1. 以一个具体的范例故事为例,如《我和孙悟空过一天》,向学生详细讲解如何构思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包括故事的起因(为什么会和孙悟空在一起)、经过(和孙悟空一起经历了哪些事情)、高潮(遇到了什么困难或挑战,如何解决)以及结局(一天结束后,有什么感受或收获)。
2. 让学生在小组内根据自己构思的事件,进一步细化故事情节。每个学生都要在小组内讲述自己的故事构思,其他同学可以提出建议和意见。教师巡视各小组,参与学生的讨论,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3. 邀请几位同学在全班分享他们的故事情节构思,教师和其他同学一起进行评价和分析,指出其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帮助学生进一步完善情节。
第二课时
(五)活动四:习作实践(20分钟)
1. 给学生发放写作纸,要求学生根据自己构思的故事情节,开始进行习作。在写作过程中,提醒学生注意以下几点:
故事内容要完整,情节要生动有趣,富有想象力。
要运用恰当的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等,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
注意语句通顺,标点正确,尽量避免错别字。
2. 学生写作时,教师巡视教室,关注学生的写作情况,及时发现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并给予个别指导。
(六)活动五:作品展示与评价(15分钟)
1. 选取部分学生的习作,用投影仪展示在大屏幕上。让作者本人上台朗读自己的作品,其他同学认真倾听。
2. 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
故事内容是否完整,情节是否吸引人?
人物形象是否鲜明,是否运用了恰当的描写方法来表现人物特点?
想象力是否丰富,有没有独特的创意?
语句是否通顺,标点是否正确,用词是否恰当?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评价,每个小组内互相交换习作,按照上述评价标准进行评价和讨论,并提出修改建议。
4.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总结评价,肯定学生的优点和进步,同时针对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和指导,为学生的后续修改提供方向。
(七)活动六:布置作业(5分钟)
1. 要求学生根据课堂上同学和老师的评价意见,对自己的习作进行认真修改,使故事更加精彩。
2. 修改完成后,将习作工整地抄写在作文本上,明天交给老师。
八、教学反思
1. 学生参与度方面,观察学生在课堂各个环节的表现,包括小组讨论的积极性、发言的主动性、习作时的专注度等。通过提问、互动等方式,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评估学生的参与效果。对于参与度不高的学生,分析原因,思考如何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兴趣和积极性。
2. 教学方法方面,反思教学方法的运用是否得当,是否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作热情。情境创设是否生动逼真,小组合作是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范例引导是否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等。根据教学效果,总结经验教训,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
3. 生活联系方面,思考如何将本次习作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更紧密地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从生活中获取灵感,将神话或童话中的元素与现实生活中的场景、情感等相融合,使创作的故事更具真实感和感染力。例如,鼓励学生思考如果神话中的人物来到我们的生活中,会发生哪些有趣的事情,让学生在想象中感受生活与文学的联系。同时,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细节,积累写作素材,为更好地进行创作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