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毫米、分米的认识核心提炼-人教版2024-2025学年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测量》(学生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3.1毫米、分米的认识核心提炼-人教版2024-2025学年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测量》(学生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10-08 20:11: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1 毫米、分米的认识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文具盒长20_____,横线上应填的单位名称是( )。
A.米 B.分米 C.厘米 D.毫米
2.三(1)班亮亮同学用自己的脚长去测量一根竹竿的长度(如图)。这根竹竿的长度可能是( )。
A.50厘米 B.50毫米 C.1分米 D.1米
3.测量下面的物体时最适合用分米作单位的是(  )。
A.硬币的厚度 B.课桌的高度 C.火车的长度 D.水杯的重量
4.把两根长1分米的铁丝接成一根后,长度变成了195毫米,连接处长( )毫米。
A.5 B.10 C.50 D.15
5.( )的厚度接近1毫米。
A.新华字典 B.数学课本 C.一张银行卡 D.一块砖头
6.一个水杯高1分米,一块夹心饼干厚1厘米。( )块这样的夹心饼干摞起来的高度相当于这个水杯的高度。
A.1 B.5 C.10 D.100
二、填空题
7.乐乐的身高大约130( ),他睡的床长大约2( ),坐的椅子高大约5( )。
8.看图填空。
长( )毫米
长( )厘米( )毫米
9.分米可以用字母( )表示,毫米可以用字母( )表示。
10.看一看,填一填。
图中直尺测量的这个物体的长度是( ),大约相当于( )本数学书的厚度。
11.如图,铅笔比橡皮长( )毫米。
12.有一根彩带,对折、对折、再对折后,量的长度是5厘米,原来的彩带长( )分米。
13.小冬身高80厘米,再长高( )厘米他的身高就是1米了。
三、判断题
14.小华去找住在他家120米外的小明玩,他坐公交车去比较合适。( )
15.一名小学生的身高是135分米。( )
16.6厘米9毫米=69毫米。( )
17.小芳指着一棵大树说:“它有16分米高”。( )
18.我有一支12毫米长的钢笔。( )
四、计算题
19.算一算。
1米-8分米=( )分米 10分米-3厘米=( )厘米
45厘米+15厘米=( )分米 8分米+12分米=( )分米=( )米
1米-35厘米=( )厘米 50厘米+3分米=( )分米
五、解答题
20.一本笔记本厚约7毫米,5本摞在一起,大约厚多少毫米?
21.小猫要用一根长为4米的竹竿做5根鱼竿,每根鱼竿长多少分米?
22.聪聪买回一个简易长方形书架和一些书籍,每本科技书厚2厘米,每本故事书厚3厘米。聪聪要把这些书全部竖着放在这个书架上,放得下吗?
23.赵师傅是一位电工师傅,他有一捆电线,第一次用去了165分米,第二次用去了275分米,剩下的电线刚好剪成6段,每段长25分米。赵师傅的这捆电线原来长多少米?
24.一根长为2分米的木条,要把它锯成长为5厘米的小段,可以锯成几段?一共要锯几次?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3.1 毫米、分米的认识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文具盒长20_____,横线上应填的单位名称是( )。
A.米 B.分米 C.厘米 D.毫米
【答案】C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以及对长度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计量文具盒的长度用“厘米”作单位。
【详解】文具盒长20厘米。
故答案为:C。
【点睛】用恰当单位表示物体的长度时,应根据生活实际,看单位前面的数字的大小来选合适的长度单位。
2.三(1)班亮亮同学用自己的脚长去测量一根竹竿的长度(如图)。这根竹竿的长度可能是( )。
A.50厘米 B.50毫米 C.1分米 D.1米
【答案】D
【分析】由常识可知,一个小朋友的脚长大约在20厘米,由图可知,竹竿的长度大约是五个脚的长度,据此可以求出它的大概长度,再根据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进率,算出答案。
【详解】竹竿的长度可能是1米。亮亮的脚长大约是20厘米,竹竿的长度大约是5个脚的长度,因此竹竿大约是100厘米,也就是1米。
故答案为: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物体长度的测量与计算。关键在于对平时事物的仔细观察。
3.测量下面的物体时最适合用分米作单位的是(  )。
A.硬币的厚度 B.课桌的高度 C.火车的长度 D.水杯的重量
【答案】B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对长度单位、测量工具和物体长短的认识,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解答即可。
【详解】A.测量硬币的厚度时最适合用毫米作单位;
B.测量课桌的高度时最适合用分米作单位;
C.测量火车的长度时最适合用米作单位;
D.计量水杯的重量时,应用质量单位克作单位。
故答案为:B
【点睛】此类问题要联系实际,不能和实际相违背。
4.把两根长1分米的铁丝接成一根后,长度变成了195毫米,连接处长( )毫米。
A.5 B.10 C.50 D.15
【答案】A
【分析】先统一单位,1分米等于100毫米。然后用原来的长度减去现在的长度就是连接处的长度。
【详解】原本两根长1分米的铁丝为2×100=200(毫米)。
由分析得:
200-195=5(毫米)
故答案为:A
5.( )的厚度接近1毫米。
A.新华字典 B.数学课本 C.一张银行卡 D.一块砖头
【答案】C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及对长度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一张银行卡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据此解答。
【详解】A.新华字典的厚度大概在30毫米左右;
B.数学课本的厚度大概在10毫米左右;
C.一张银行卡的厚度大概在1毫米左右;
D.一块砖头的厚度大概在50毫米左右。
故答案选:C
【点睛】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灵活选择。
6.一个水杯高1分米,一块夹心饼干厚1厘米。( )块这样的夹心饼干摞起来的高度相当于这个水杯的高度。
A.1 B.5 C.10 D.100
【答案】C
【分析】分米与厘米之间的进率是10,1分米等于几厘米,则几块这样的夹心饼干摞起来的高度相当于这个水杯的高度。
【详解】根据分析:
1分米=10厘米,即10块这样的夹心饼干摞起来的高度相当于这个水杯的高度。
故答案为:C
二、填空题
7.乐乐的身高大约130( ),他睡的床长大约2( ),坐的椅子高大约5( )。
【答案】 厘米/cm 米/m 分米/dm
【分析】根据生活实际,长度单位以及数据的大小,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乐乐的身高用“厘米”作单位;床的长度用“米”作单位;椅子的高用“分米”作单位。
【详解】乐乐的身高大约130厘米,他睡的床长大约2米,坐的椅子高大约5分米。
8.看图填空。
长( )毫米
长( )厘米( )毫米
【答案】 51 3 3
【分析】观察题目中的直尺可知,一个大格表示1厘米,1个小格表示1毫米,则铅笔长5厘米1毫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进率是10,据此将铅笔的长度换算成毫米。钥匙的一边和1厘米对齐,钥匙的另一边和4厘米3毫米对齐,则钥匙长4厘米3毫米-1厘米。
【详解】5厘米1毫米=51毫米,则铅笔长51毫米。
4厘米3毫米-1厘米=3厘米3毫米,则钥匙长3厘米3毫米。
【点睛】本题考查长度测量的方法,需熟练掌握。明确1厘米=10毫米,这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9.分米可以用字母( )表示,毫米可以用字母( )表示。
【答案】 dm mm
【详解】分米可以用字母dm表示,毫米可以用字母mm表示。
例如:6分米也可写成6dm ;8毫米也可写成8mm。
10.看一看,填一填。
图中直尺测量的这个物体的长度是( ),大约相当于( )本数学书的厚度。
【答案】 32毫米 4
【分析】直尺上1个小格是1毫米,0刻度线对准物体的首端,末端指向第多少个小格,则这个物体就长多少毫米;1本数学书的厚度大约是8毫米,依此填空。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图中直尺测量的这个物体的长度是32毫米;
32÷8=4(本),即大约相当于4本数学书的厚度。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测量物体的长度,以及长度的估计,应熟练掌握直尺的特点。
11.如图,铅笔比橡皮长( )毫米。
【答案】15
【分析】根据图示可知,测量时,物体的一端没有和直尺的零刻度线对齐,所以要求物体的长度,用直尺右面的数值减去左面的数值,即可求出铅笔的长度和橡皮的长度,再作差,即可求出铅笔比橡皮长多少毫米,据此解答。
【详解】橡皮的长度:(毫米)
铅笔的长度:(毫米)
(毫米)
铅笔比橡皮长(15)毫米。
12.有一根彩带,对折、对折、再对折后,量的长度是5厘米,原来的彩带长( )分米。
【答案】4
【分析】将这根彩带对折3次,就是把这根彩带平均分成8段,每段长5厘米,则原来的彩带长(8×5)厘米。1分米=10厘米,据此将原来的彩带长度换算成分米。
【详解】8×5=40(厘米)
40厘米=4分米
原来的彩带长4分米。
13.小冬身高80厘米,再长高( )厘米他的身高就是1米了。
【答案】20
【分析】1米=10分米=100厘米,先根据进率转换单位,再减去80厘米即可;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
1米=100厘米
100-80=20(厘米)
所以再长高20厘米他的身高就是1米了。
三、判断题
14.小华去找住在他家120米外的小明玩,他坐公交车去比较合适。( )
【答案】×
【分析】120米大约学校操场直线的长度,正常学生一分钟走40米,则3分钟能走120米,据此即可判断。
【详解】根据分析,走路3分钟左右的路程,120米坐公交去不合适。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对实际生活中距离的认识。
15.一名小学生的身高是135分米。( )
【答案】×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对长度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计量一名小学生的身高用“厘米”作单位。
【详解】一名小学生的身高是135厘米,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6.6厘米9毫米=69毫米。( )
【答案】√
【分析】根据1厘米=10毫米,将6厘米换算成60毫米,解答此题即可。
【详解】6厘米9毫米=60毫米+9毫米=69毫米
故答案为:√
17.小芳指着一棵大树说:“它有16分米高”。( )
【答案】×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数据大小和长度单位的认识,判断即可。
【详解】根据分米的认识,一棵大树有16米高,所以原题干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18.我有一支12毫米长的钢笔。( )
【答案】×
【分析】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得比较精确时,可以用毫米(mm)作单位。身份证的厚度大概是1毫米。10毫米=1厘米,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一支钢笔的长度12毫米只有1厘米多,1厘米是刻度尺上的一小格,不符合实际情况。
故答案为:×
四、计算题
19.算一算。
1米-8分米=( )分米 10分米-3厘米=( )厘米
45厘米+15厘米=( )分米 8分米+12分米=( )分米=( )米
1米-35厘米=( )厘米 50厘米+3分米=( )分米
【答案】 2 97 6 20 2 65 8
【分析】根据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先换算单位,再进行计算。据此逐项进行解答即可。
【详解】(1)10分米-8分米=2分米
1米-8分米=2分米
(2)10分米=100厘米
100厘米-3厘米=97厘米
10分米-3厘米=97厘米
(3)45厘米+15厘米=60厘米
60厘米=6分米
45厘米+15厘米=6分米
(4)8分米+12分米=20分米=2米
(5)100厘米-35厘米=65厘米
1米-35厘米=65厘米
(6)50厘米=5分米
5分米+3分米=8分米
50厘米+3分米=8分米
五、解答题
20.一本笔记本厚约7毫米,5本摞在一起,大约厚多少毫米?
【答案】35毫米
【分析】一本笔记本厚约7毫米,求5本摞在一起,大约厚多少毫米,就是求5个7的和是多少,用乘法列式计算。
【详解】7×5=35(毫米)
答:大约厚35毫米。
21.小猫要用一根长为4米的竹竿做5根鱼竿,每根鱼竿长多少分米?
【答案】8分米
【分析】1米=10分米,将4米换算成分米,然后除以鱼竿的根数就是每根鱼竿的长度,据此解题。
【详解】4米=40分米
40÷5=8(分米)
答:每根鱼竿长8分米。
22.聪聪买回一个简易长方形书架和一些书籍,每本科技书厚2厘米,每本故事书厚3厘米。聪聪要把这些书全部竖着放在这个书架上,放得下吗?
【答案】放得下
【分析】此题要先将这些书的总厚度求出来,再与4公分比较即可。
【详解】2×9=18(厘米)
4×3=12(厘米)
18+12=30(厘米)
30厘米=3分米
3分米<4分米
答:聪聪要把这些书全部竖着放在这个书架上,放得下。
【点睛】本题先求出书的总厚度,再和书架比较,在比较时注意将单位统一。
23.赵师傅是一位电工师傅,他有一捆电线,第一次用去了165分米,第二次用去了275分米,剩下的电线刚好剪成6段,每段长25分米。赵师傅的这捆电线原来长多少米?
【答案】59米
【分析】根据题意,剩下的长度=6×25,再加上第一次和第二次减去的长度,再根据1米=10分米,除以进率将分米换算为米,即可解答。
【详解】6×25+165+275
=150+165+275
=315+275
=590(分米)
590分米=59米
答:赵师傅的这捆电线原来长59米。
24.一根长为2分米的木条,要把它锯成长为5厘米的小段,可以锯成几段?一共要锯几次?
【答案】4段;3次
【分析】先根据“1分米=10厘米”,将2分米的单位换算成厘米,用木条的总长度除以5,即可得到可以锯成几段。锯成2段需要锯1次,锯成3段需要锯2次,因此锯成n段需要锯(n-1)次。
【详解】2分米=20厘米
20÷5=4(段)
4-1=3(次)
答:可以锯成4段,共要锯3次。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