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下册 16.2 二次根式的乘除课件+练习+导学案(打包10套)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数学下册 16.2 二次根式的乘除课件+练习+导学案(打包10套)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6-02-21 10:45:17

文档简介

二次根式的乘除
第1课时 二次根式的乘法
课前预习              
要点感知1 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a______,b______).
预习练习1-1 (上海中考)计算×的结果是(  )
A. B.
C.2 D.3
1-2 (河北中考)计算:×=________.
要点感知2 积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________(a______,b______).
预习练习2-1 化简:(1)=________;
(2)=________.
当堂训练
知识点1 二次根式的乘法
1.下列各等式成立的是(  )
A.4×2=8 B.5×4=20
C.4×3=7 D.5×4=20
2.(衡阳中考)计算×+()0的结果为(  )
A.2+ B.+1
C.3 D.5
3.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a=2 cm,b=3 cm,那么这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为______cm2.
4.计算下列各题:
(1)×; (2)×;

 (3)3×2;    (4)3·.
知识点2 积的算术平方根              
5.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
  A.=×
  B.=×
  C.=×
  D.=×
6.化简的结果是(  )
  A.10 B.2
  C.4 D.20
7.化简二次根式得(  )
  A.-3 B.3
  C.18 D.6
8.计算:=________.
9.化简:
  (1);
  (2).
10.计算:
  (1)3×2;
  (2)·.
课后作业
11.·的值是一个整数,则正整数a的最小值是(  )
  A.1 B.2 C.3 D.5
12.已知m=(-)×(-2),则有(  )
  A.5<m<6 B.4<m<5
  C.-5<m<-4 D.-6<m<-5
13.若点P(x,y)在第二象限内,化简的结果是________.
14.计算:
  (1)×;
  (2)4×;
  (3)6×(-3);
  (4)3×2.
15.我们赋予“※”一个实际含义,规定a※b=·(a>b),试求5※3.
16.化简:
  (1);
  (2);
  (3)(a>0,c>0).
17.交通警察通常根据刹车后车轮滑过的距离估计车辆行驶的速度,所用的经验公式是v=16,其中v表示车速(单位:千米/时),d表示刹车后车轮滑过的距离(单位:米),f表示摩擦因数,在某次交通事故调查中,测得d=20米,f=1.2,肇事汽车的车速大约是多少?(结果精确到0.01千米/时)
18.将下列二次根式中根号外的因数或因式移至根号内:
  (1)3;    (2)-2;
  
  (3)x;   (4)(a-1).
  
挑战自我
19.(烟台中考)将一组数,,3,2,,…,3按下面的方法进行排列:
,,3,2,;
3,,2,3,;

若2的位置记为(1,4),2的位置记为(2,3),则这组数中最大的有理数的位置记为(  )
  A.(5,2) B.(5,3)
  C.(6,2) D.(6,5)
20.(咸宁中考)观察分析下列数据:0,-,,-3,2,-,3,…,根据数据排列的规律得到第16个数据应是________.(结果需化简)
参考答案
课前预习
要点感知1 ≥0 ≥0
预习练习1-1 B 1-2 2
要点感知2 · ≥0 ≥0
预习练习2-1 (1)60 (2)y
当堂训练
1.D 2.C 3.9 4.(1).(2)5.(3)6.(4)3. 5.D 6.B 7.B 8.22 9.(1)30.(2)3xy2.
10.(1)36.(2)a.
课后作业
11.B 12.A 13.-x 14.(1)4.(2)4.(3)-72.(4)30. 15.5※3=×=×==4. 16.(1)10.(2)28.(3)10a2b2c. 17.当d=20米,f=1.2时,v=16=16×=16=32≈78.38(千米/时).答:肇事汽车的车速大约是78.38千米/时. 18.(1).(2)-.(3)-.(4)-. 19.C 20.-3 
二次根式的乘除
第1课时 二次根式的乘法
课前预习              
要点感知1 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a______,b______).
预习练习1-1 (上海中考)计算×的结果是(  )
A. B.
C.2 D.3
1-2 (河北中考)计算:×=________.
要点感知2 积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________(a______,b______).
预习练习2-1 化简:(1)=________;
(2)=________.
当堂训练
知识点1 二次根式的乘法
1.下列各等式成立的是(  )
A.4×2=8 B.5×4=20
C.4×3=7 D.5×4=20
2.(衡阳中考)计算×+()0的结果为(  )
A.2+ B.+1
C.3 D.5
3.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a=2 cm,b=3 cm,那么这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为______cm2.
4.计算下列各题:
(1)×; (2)×;

 (3)3×2;    (4)3·.
知识点2 积的算术平方根              
5.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
  A.=×
  B.=×
  C.=×
  D.=×
6.化简的结果是(  )
  A.10 B.2
  C.4 D.20
7.化简二次根式得(  )
  A.-3 B.3
  C.18 D.6
8.计算:=________.
9.化简:
  (1);
  (2).
10.计算:
  (1)3×2;
  (2)·.
课后作业
11.·的值是一个整数,则正整数a的最小值是(  )
  A.1 B.2 C.3 D.5
12.已知m=(-)×(-2),则有(  )
  A.5<m<6 B.4<m<5
  C.-5<m<-4 D.-6<m<-5
13.若点P(x,y)在第二象限内,化简的结果是________.
14.计算:
  (1)×;
  (2)4×;
  (3)6×(-3);
  (4)3×2.
15.我们赋予“※”一个实际含义,规定a※b=·(a>b),试求5※3.
16.化简:
  (1);
  (2);
  (3)(a>0,c>0).
17.交通警察通常根据刹车后车轮滑过的距离估计车辆行驶的速度,所用的经验公式是v=16,其中v表示车速(单位:千米/时),d表示刹车后车轮滑过的距离(单位:米),f表示摩擦因数,在某次交通事故调查中,测得d=20米,f=1.2,肇事汽车的车速大约是多少?(结果精确到0.01千米/时)
18.将下列二次根式中根号外的因数或因式移至根号内:
  (1)3;    (2)-2;
  
  (3)x;   (4)(a-1).
  
挑战自我
19.(烟台中考)将一组数,,3,2,,…,3按下面的方法进行排列:
,,3,2,;
3,,2,3,;

若2的位置记为(1,4),2的位置记为(2,3),则这组数中最大的有理数的位置记为(  )
  A.(5,2) B.(5,3)
  C.(6,2) D.(6,5)
20.(咸宁中考)观察分析下列数据:0,-,,-3,2,-,3,…,根据数据排列的规律得到第16个数据应是________.(结果需化简)
参考答案
课前预习
要点感知1 ≥0 ≥0
预习练习1-1 B 1-2 2
要点感知2 · ≥0 ≥0
预习练习2-1 (1)60 (2)y
当堂训练
1.D 2.C 3.9 4.(1).(2)5.(3)6.(4)3. 5.D 6.B 7.B 8.22 9.(1)30.(2)3xy2.
10.(1)36.(2)a.
课后作业
11.B 12.A 13.-x 14.(1)4.(2)4.(3)-72.(4)30. 15.5※3=×=×==4. 16.(1)10.(2)28.(3)10a2b2c. 17.当d=20米,f=1.2时,v=16=16×=16=32≈78.38(千米/时).答:肇事汽车的车速大约是78.38千米/时. 18.(1).(2)-.(3)-.(4)-. 19.C 20.-3 
课件14张PPT。16.2 二次根式的乘除第1课时 二次根式的乘法a(a≥0)(a≤0)=|a|(a≥ 0)及其逆用(1) ≥0 (a≥0)双重非负性二次根式的性质:a-a1.计算下列各式,观察计算结果,你发现什么规律?2.用你发现的规律填空,并用计算器进行验算.662020==一般地,对于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拓展:
1.对于多个二次根式进行相乘的运算,则
2.当二次根式前面有因数或因式时,则
注意公式成立的条件(a≥0,b≥0) 算术平方根的积等于各个被开方数积的算术平方根.练习:计算解:在本章中,
如果没有特别说明,所有的字母都表示正数.例2 化简:例3 计算:
3、如果因式中有平方式(或平方数),应用关系式 a2 =a(a≥0)把这个因式(或因数)开出来,将二次根式化简1、把被开方数分解因式(或因数) ;2、 把各因式(或因数)积的算术平方根化为每个因式(或因数)的算术平方根的积;化简二次根式的步骤:的值是( )的值是( )的值是( )ABA4. 估计的运算结果应在( )
A、1到2之间 B、2到3之间
C、3到4之间 D、4到5之间C5. 比较大小<<7.将下列式子中根号外的因数(因式)移到根号内.A(a≥0,b≥0)(a≥0,b≥0)二次根式的乘除
第1课时 二次根式的乘法
1.理解·=(a≥0,b≥0)并运用它进行计算.
2.利用逆向思维,得出=·(a≥0,b≥0)并运用它进行解题和化简.
自学指导:阅读教材第6页至7页,并完成预习内容.
知识探究
请同学们完成填空:
(1)×=6,=6;
(2)×=20,=20;
(3)×=60,=60.
参考上面的结果,用“>、<或=”填空.
×=,×=,×=.
归纳:对二次根式的乘法规定为·=(a≥0,b≥0)
反过来:=·(a≥0,b≥0)
自学反馈
1.计算:
(1)× (2)× (3)×
解:(1);(2);(3)9.
2.化简:
(1) (2) (3) (4)
解:(1)12;(2)3;(3)3|xy|;(4)3.
活动1 小组讨论
例1 计算:
(1)× (2)3×2 (3)·
解:(1);(2)12;(3)a.
这里要用到公式:·=(a≥0,b≥0).
例2 化简:
(1) (2) (3) (4)
解:(1)2;(2)36;(3)2;(4)2|ab|.
(1)这里要用到逆公式:=·(a≥0,b≥0).(2)开方后可以移到根号外的因数或因式叫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
例3 计算:
(1)× (2)3×2 (3)·
解:(1)7;(2)30;(3)x.
这里计算×时将14写成7×2,同样(2)中写成10=5×2,方便开方.
例4 判断下列各式是否正确,不正确的请予以改正:
(1)=×;
(2)×=4××=4×=4=8.
解:(1)不正确.应为:=×=6.
(2)不正确.应为:×=×==4.
带分数的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是相加的关系,而不是相乘的关系.
活动2 跟踪训练
1.计算:
(1)× (2)× (3)2·
解:(1);(2)6;(3)2.
2.化简:
(1) (2) (3) (4)
解:(1)77;(2)15;(3)2;(4)4|bc|.
3.一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cm和2cm,则这个长方形的面积为4cm2.
4.教材第7页下框练习.
活动3 课堂小结
掌握二次根式的乘法规定和积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
·=(a≥0,b≥0),=·(a≥0,b≥0)及应用.
教学至此,敬请使用学案当堂训练部分.
课件13张PPT。二次根式的除法
1.理解=(a≥0,b>0)和=(a≥0,b>0)及利用它们进行计算和化简.
2.利用具体数据,通过学生练习活动,发现规律,归纳出除法规定,并用逆向思维写出逆向等式及利用它们进行计算和化简.
自学指导:阅读教材第8页至10页,并完成预习内容.
知识探究
请同学们完成填空:
=;=;=;=.
对二次根式的除法规定:两个二次根式相除,根指数不变,被开放数相除.
即=(a≥0,b>0).
自学反馈
1.计算:(1) (2)÷
解:(1)2;(2)2.
把=反过来,得到=(a≥0,b>0).
下面利用这个规律来计算和化简一些题目.
2.化简:(1) (2) (3)
解:(1);(2);(3).
活动1 小组讨论
例1 计算:(1) (2)÷
解:(1)2;(2)3.
(1)除了用除法公式外,还可进行分母有理化.
例2 化简:(1) (2)
解:(1);(2).
例3 计算:(可以用两种方法计算)
(1) (2) (3)
解:(1);(2);(3).
观察上面各小题的最后结果,比如2,,等,这些二次根式有哪些特点:
(1)被开方数的因数是整数,因式是整式;
(2)被开方数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
满足以上两点的二次根式,就叫做最简二次根式.
在二次根式的运算中,一般要把最后结果化为最简,且结果的分母中不含二次根式.
活动2 跟踪训练
1.化简:(1)3 (2) (3)
解:(1);(2)2|xy|;(3)|xy|.
2.如图,在Rt△ABC中,∠C=90°,AC=2.5cm,BC=6cm,求AB的长.
解:6.5cm.
3.教材第10页的中框练习.
活动3 课堂小结
1.二次根式的除法规定.
2.逆用法则.
3.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
教学至此,敬请使用学案当堂训练部分.
二次根式的除法
课前预习
要点感知1 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________(a______,b______).
预习练习1-1 计算:÷=(  )
A.          B.5         C.           D.
要点感知2 商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________ (a________,b________).
预习练习2-1 能使等式=成立的x的取值范围是(  )
A.x≠2                     B.x≥0
C.x>2                     D.x≥2
要点感知3 最简二次根式应有如下两个特点:(1)被开方数不含________;(2)被开方数中不含能__________________的因数或因式.
预习练习3-1 (上海中考)下列式子中,属于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
A.        B.          C.           D.
当堂训练
知识点1 二次根式的除法
1.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10                B.÷2=2
C.=3+4=7              D.÷=3
2.计算÷的结果正确的是(  )
A.         B.          C.5          D.
3.计算:=________.
4.计算下列各题:
(1)÷;   (2);

(3)÷; (4)(a>0).

知识点2 商的算术平方根
5.下列各式成立的是(  )
A.==
B.=
C.=
D.=+=3
6.(潍坊中考)实数0.5的算术平方根等于(  )
A.2        B.        C.         D.
7.已知=,则a的取值范围是(  )
A.a≤0                 B.a<0
C.00
8.化简:
(1);
(2);
(3)(b>0).
知识点3 最简二次根式
9.下列二次根式中,不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
A.                   B.
C.                  D.
10.把下列各个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
(1); (2);

(3); (4)(x>0).

课后作业
11.下列二次根式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
A.                      B.
C.                      D.
12.下列等式不成立的是(  )
A.6×=6                 B.÷=4
C.=                    D.×=4
13.把化为最简二次根式是(  )
A.                      B.
C.                       D.
14.设=a,=b,用含有a,b的式子表示,则下列表示正确的是(  )
A.0.3ab                    B.3ab
C.0.1ab2                    D.0.1a2b
15.计算4÷2的结果是(  )
A.2x                     B.x
C.6x                     D.x
16.计算÷÷的结果是(  )
A.                      B.
C.                      D.
17.若和都是最简二次根式,则m=________,n=________.
18.如果一个三角形的面积为,一边长为,那么这边上的高为________.
19.不等式2x->0的解集是________.
20.计算:
(1);
(2);
(3);
(4)÷.
21.长方形的长为3,面积为30,要在这个长方形中分割出一个面积最大的正方形,求该正方形的面积.
挑战自我
22.已知=,且x为奇数,求(1+x)·的值.
参考答案
课前预习
要点感知1  ≥0 >0
预习练习1-1 A
要点感知2  ≥0 >0
预习练习2-1 C
要点感知3 分母 开得尽方
预习练习3-1 B
当堂训练
1.D 2.B 3.2 4.(1)2.(2)4.(3).(4)2a. 5.A 6.C 7.C 8.(1).(2).(3). 9.C 10.(1)2ab.(2).(3).(4).
课后作业
11.C 12.B 13.D 14.A 15.C 16.A 17.1 2
18.2 19.x> 20.(1).(2).(3).(4). 
21.∵30÷3=2,3>2,∴正方形的边长是2.∴正方形的面积是(2)2=60. 22.∵=,∴∴6≤x<9.又∵x是奇数,∴x=7.∴原式=(1+x)·=(1+x)·=(1+7)·=2.
课件14张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