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11—16 编制人:郭瑞山 审核人:郭瑞山 审批人:姜国庆
《秦岭—淮河线》
自学目标1、了解秦岭—淮河线的位置及其地理特征。
2、了解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人民生产、生活习惯的差异。
3、了解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及其分界线的位置。 4、初步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
教学重点:1、了解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2、了解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及其分界线的位置。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一)学习任务一:秦岭-淮河的位置及其重要的地理意义
1、自主学习:
(1)、秦岭-淮河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根据以前学过的知识有哪些界线要经过秦岭-淮河,举例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看课本图5—1秦岭—淮河线示意图,谁能说出秦岭—淮河一线的走向?结合我国政区图,谁能说出秦岭—淮河通过的主要省级行政区?
(3)、秦岭-淮河以北耕地以_____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和_____;以南耕地类型以______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
(4)、秦岭山脉是我国___ _流域和__ __流域的分水岭,北侧是肥沃的____平原,南侧是狭窄的____谷地.
3、合作探究:
探究问题:
淮河为什么会成为“害河”?
(二)学习任务二:秦岭-淮河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
1、自主学习
(1)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1月份____℃ ( http: / / www.21cnjy.com )等温线通过的地方,同时它也是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是我国温度带中______带与______带的分界线,在干湿地区中,这条线还是_______地区与________地区的分界线,四大区域中是_____地区与________地区的分界线。
(2)在中国地图上,把________线,_____毫米等降水量线和________边缘线结合起来,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的调整,可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分别是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_______.
(3)我国的北方和南方都位于东部_________气候区.秦岭和淮河是我国四大地理分区中的______地区和_____地区的分界线.
(4)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参照课本p2列表比较)
合作探究
发生强寒潮时,秦岭北侧的西安最低气温为-20.6℃,而秦岭南侧的安康的最低气温为-7.6℃,这是为什么?”
学以致用,拓展延伸:
下列词语显示了我国南北的差异,请你进行解释并说说其中的缘由。
A、南船北马(交通工具) B、南米北面(主食)
C、南矮北高(身材) D、南繁北齐 (地方方言)
E、南尖北平和南敞北封 (传统民居)F、南涝北旱 (气候灾害)
(三)学习任务三:四大地理区域
1、自主学习
(1)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名称是什么?它们的分布怎样?
(2)你的家乡在哪个地理区域内呢?
2、合作探究
划分四大地理区域的依据是甚么
练习:
1、结合右图说出四大地理区域名称:
甲、 地区 乙、 地区 丙、 地区 丁、 地区
2、读图说明区域界线及划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依据:甲与乙之间界线的确定,主导因素是 ,大致与 等降水量线一致——西北地区深居内陆,很难受到夏季风的影响,降水较 、干燥。东部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较多,降水较 ,属于湿润、半湿润区。
乙和丁之间的界线:①大致与1月 等温线的分布最接近。
②大致与 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最接近。③主导因素是 和 ——综合的气候方面影响。
④ (山)— (河 ( http: / / www.21cnjy.com ))。丙与其它地区之间界线大致沿 山、 山、 山分布,.和第 、 级阶梯的界线基本吻合,确定主导因素是 。
3、请你判断下列说法可信的是( )
A、海南黎族同胞:“我们栽种的苹果个大香甜”
B、藏族同胞:“我们用青稞酒招待远方来客”
C、朝鲜族同胞:“我们种的甘蔗又获得大丰收”
D、壮族同胞:“泼水节是我们传统盛大的节日”
1、下面四幅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别代表我国四大区域的典型气候特征,那么①代表_____地区,②代表________地区,③代表_______地区,④代表________地区。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① ② ③ ④
《北方地区》
教学目标:1、在地图上指出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省级行政区。
2、阅读地图,找出北方地区主要地形区、河流,并能分析气候特征以及对农作物的影响。
3、在地图上找出北方地区主要的能源基地及工业中心。
4、能运用资料,分析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对其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重点:北方地区主要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
学习任务(一)
看课本P6图5-10读图——完成p6活动题1、2、3
学习任务(二)
1.阅读教材P7页内容,请归纳出北方地区农业、工业、资源分布的情况。
重要农业产区 历史名城 主要农作物 温带水果 重要工业基地 重要工业中心 主要资源
2.在图上找出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山西大同煤矿;河北开滦煤矿;河北迁安铁矿;黑龙江鸡西、鹤岗煤矿;山东招远金矿、兖州煤矿。
合作探究:华北地区水资源紧张的原因及解决的办法。
巩固练习,达标检测:
1.“黑土地”分布在
A.华北平原 B.东北平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珠江三角洲平原
2.汾河平原、渭河平原分别位于
A.宁夏、内蒙古 B.甘肃、河北 C.河南、山东 D.山西、陕西 ( file: / / / F:\\files\\zonghelianxi\\a0402.htm" \l "aaa#aaa )
3.下列各组煤矿中,全部位于山西省的是
A.神府、东胜、鸡西、鹤岗 B.大同、东胜、神府、峰峰
C.大同、阳泉、西山、平朔 D.鸡西、平顶山、西山、阳泉
4.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是
A.地面崎岖、峰岭众多 B.沟壑纵横、支离破碎 ( file: / / / F:\\files\\zonghelianxi\\a0402.htm" \l "aaa#aaa )
C.地势西高东低 D.石灰岩广布、多喀斯特地形
5.黄土高原的主要农作物是
A.谷子 B.小麦 C.玉米 D.高梁
6.下列地区中,盛产大豆、高粱、甜菜的是
A.华北平原 B.黄土高原 C.三江平原 ( file: / / / F:\\files\\zonghelianxi\\a0402.htm" \l "aaa#aaa ) D.山东丘陵
《南方地区》
自主学习(一):完成课本P8活动题
自主学习(二):阅读教材内容,请归纳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农业、工业、资源分布的情况。
南方、北方差异类型 差异特征 主要原因
农耕制度 土地利用类型 北方: 为主南方: 为主 地形、气候
主要农作物 北方:小麦、大豆、玉米、高粱等-农业区 南方:水稻、油菜、甘蔗等-农业区 气候
作物熟制 北方: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南方:一年二熟或一年三熟 气候
传统运输方式 北方:陆路运输为主南方:水运 地形、气候
传统民居 北方:坡度较小,墙体较厚南方:屋顶坡度大,墙体高 气候
其他不同 南北方矿产、能源等不同。
巩固练习,达标检测:
1.下列著名古都中,位于南方地区的是(多选题)A.南京 B.杭州 ( file: / / / F:\\雷震\\leizhen\\地理\\初二上地理资源\\files\\zonghelianxi\\a0402.htm" \l "aaa#aaa ) C.开封 D.西安
2.就矿产资源而言,南方比北方丰富的是 A.有色金属 B.煤炭 C.铁矿 D.石油
3.南方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 ( file: / / / F:\\雷震\\leizhen\\地理\\初二上地理资源\\files\\zonghelianxi\\a0402.htm" \l "aaa#aaa ) B.温带、亚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季风、温带大陆性气候 D.温带季风、温带海洋性气候
4.下列作物中,只宜生活在热带的是 A.柑橘、香蕉、菠萝 B.龙眼、荔枝、芒果
C.椰子、剑麻、咖啡 D.桃子、李子、柿子
5.下列农作物,我国南方、北方产量都多的是 A.油菜 B.棉花 ( file: / / / F:\\雷震\\leizhen\\地理\\初二上地理资源\\files\\zonghelianxi\\a0402.htm" \l "aaa#aaa ) c.甜菜 D.甘蔗
6.下列铁矿产地中,离武汉最近的是 A.攀枝花 B.马鞍山 C.石碌 D.大冶
7.读下图,回答:
(1)写出图中数码代表的矿产地和矿产名称:
① , (矿)
② , (矿)
③ , (矿)
④ , (矿)
《西北地区》
教学目标:1、了解西北地区的位置、范围、面积、人口和民族等基本情况。
2、通过读图,明确西北地区的地形、河流、主要的交通路线等。
2、理解我国西北地区从东部向西部的自然景观的变化规律,并探讨其形成原因。
3、明确西北地区干旱的气候与地形、植被、河流的相互关系以及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点: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及其对农牧业和交通运输的影响。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学习任务(一):西北地区的地形、位置、范围、面积、人口和民族等
自主学习:
阅读图5-25和14页-15页,完成下列问题:
(1)14页“活动”题、(2)西北地区的范围和位置怎样?
(3)西北地区的面积、人口各占全国的百分比是多少?(4)西北地区的主要少数民族有哪些?
(5)西北地区主要气候类型是什么?西北地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6)西北地区主要包括哪几大牧区?
(7)西北地区绿洲农业的分布和灌溉水源主要来自哪里?
(8)西北地区主要矿产资源及矿产地分别是什么?
(9)西北地区主要铁路干线有哪些?其起止点分别是什么?
探究问题:
1、有人说:新疆地形特点可概括为“三山夹两盆”,你能理解其含义吗?
2、探究课本p15—p16页——完成两个活动题
3、我国实施的“西气东输”工程是指什么?它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识记:1、西北地区干旱的原因?
2、西北地区瓜果甜的原因?
3、西北地区东到西的景观变化?
- -
4、西北地区绿洲农业区?和牧区
5、西北地区的环境问题?
《青藏地区》
教学目标:1、运用地图,掌握青藏地区的位置、范围、面积、人口、民族、宗教等基本概况。
2、知道大河源头和保护三江源地区珍稀野生动物的紧迫性。
3、了解“高”、“寒”为特色的自然环境特征及其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
4、了解青藏地区丰富的矿产及本区主要的公路线、铁路线和主要城市。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青藏地区“高”、“寒” 为特色的自然环境特征及其对农牧业的影响、交通及资源。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看课本p17-18页并读图5-30,完成下表。
范围 能源 自然保护区及保护动物 自然特征 农业区及农作物单产高因? 牧区及畜种 民族及宗教 交通 矿产
青藏地区
西北地区
识记:1、青藏地区高寒的原因?
2、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动物及建立保护区的意义?
3、农作物单产高的原因?
4、与“高寒”有关的地理现象?
5、人们聚居在河谷地区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