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诵读《桂枝香金陵怀古》课件 (共19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古诗词诵读《桂枝香金陵怀古》课件 (共19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0-09 07:04: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桂枝香 金陵怀古
[宋] 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 ),翠峰如簇。归帆去棹( )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 )嗟( )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 )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 ),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归帆去棹残阳里:
画图难足:
谩嗟荣辱:
词作初读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桂枝香·金陵怀古
王安石
桂枝香·金陵怀古
金陵:是南京的古称,为六朝古都所在。从三国时期东吴在此建都起,先后有东晋、宋、齐、梁、陈在此建都。“南京”名称始于明代。历史上先后称为冶(yě)城、越城、金陵、秣(mò)陵、石头城、建业、建康、白下、上元、升州、江宁、集庆、应天、天京等。
登临六朝古都,王安石会写下哪些东西呢?
黄州赤壁
周瑜
赤壁之战周瑜
功业未就
旷达之心
一曲英雄暮年的壮歌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京口北固亭
刘裕
刘义隆
刘裕何其勇猛,刘义隆何其草率
忧虑、愤慨
报国决心
黄州赤壁
周瑜
赤壁之战周瑜
功业未就
旷达之心
京口北固亭
刘裕
刘义隆
刘裕何其勇猛,刘义隆何其草率
忧虑、愤慨
报国决心
登临古地,是在什么时候?(时令、地点、天气、事件)
见到了哪些景象(我们称之为“意象”)?
王安石在描绘金陵景象时有哪些顺序?用了哪些手法?
又想到了哪些古人、古事?
小组合作探究
①“登临送目”领起上片写景;
②“故国”点题,为下片的怀古伏笔;
③“晚秋”点明登临季节;
④“天气初肃”为写景抒怀奠定基调。
时令:晚秋
地点:故国
天气:初肃
事件:登临送目
意象:澄江、翠峰、归帆、残阳、西风、酒旗、彩舟、云、星河、白鹭。
(1)运用比喻的手法;(似、如)
(2)动静结合;(静景:澄江、翠峰、残阳;动景:鹭起、归帆、西风)
(3)远近结合;(远景: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归帆、残阳;近景:彩舟、酒旗)
意境:开阔高远、雄浑壮阔、雄壮宽广,为我们展示了一幅秀丽的山河图。
诗词之美,用词句与照片对应
门外楼头:隋军已经兵临城下,陈后主却还在和妃子们寻欢作乐。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后庭遗曲,即陈后主所作《玉树后庭花》,被视为亡国之音。
古人、古事
补:商女又称“秋娘”。在唐朝时,歌伎,女伶通称“秋娘”,亦称为“秋女”。我国古人把五音“宫商角徵羽”与四季相配,因为商音凄厉,与秋天肃杀之气相应,故以商配秋,称为“商秋”。
因此“秋娘”又称“商女”,故“歌女”称“商女”。
本词属于哪一种?
借古讽今
借古:
讽今:
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下阕运用典故,生动形象地回顾了六朝统治者因竞逐豪奢而导致相继败亡的历史,由此借古讽今,表达了作者对宋朝君臣不思自强、上下偷安的政治局面和对北宋王朝的前途的担忧之情。
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王安石被二次罢相,后退居金陵,出任江宁知府,这首词是他在金陵的登高怀古之作。当时,宋王朝表面上太平盛世、歌舞升平。其实在繁华的背后却是隐藏着种种的危机。这首词正是在这种情形之下,作者登金陵有感而作。通过对金陵(即南京)景物的赞美和对历史兴亡的感喟,寄托了自己对当时朝政的担忧和对国家政治大事的关心。
课堂小结
请使用句式:本词通过对 的赞美和 的感叹,寄托了作者对 。
本词通过对金陵壮阔景色的赞美和对历史兴亡的感叹,寄托了作者对统治者的劝诫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张炎在《词源·意趣》中说这首词“清空中有意趣”,请结合词作内容进行简要分析。
怀古词特点:
(1)怀古实为伤今。
(2)多将当时的国事身世写入。
(3)形式上:标题中一般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前冠以“咏”,或在古迹、古人后加“怀古”“咏怀”等。
(4)上片多为写景,下片多为抒情议论。
(5)多用典,借历史人物、事件讽喻现实。
(6)风格多为雄浑、豪放、悲壮。
(7)结构内容:临古地——思古人——忆古事——抒己志
知识补充
①时空
②感官
③动静
景物描写的角度、方法:
——远近、俯仰、早晚、四季等
——嗅觉、触觉、听觉、味觉、视觉
——动态、静态、动静结合、以动衬静
④虚实
——虚写、实写、虚实相生、化虚为实
⑤色彩
——色彩鲜艳、明丽、斑斓、色彩暗淡、柔和
⑥修辞
——比喻、拟人、夸张、对偶、用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