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窦娥冤(节选)》课件 (共19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4《窦娥冤(节选)》课件 (共19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0-09 07:07: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窦娥冤》
关汉卿
1.把握全剧的故事情节并分析窦娥的形象,理解窦娥形象的社会意义,掌握戏剧的主题。
2.能准确概括文章的故事情节。了解作者运用个性化的语言和行动描写的方法刻画人物的特点。
3.学习作者把人物放在激烈的矛盾斗争中,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展示人物个性特征的写作方法。
4.感受窦娥身上的人性美,认识恶劣社会秩序对人性的摧残,培养学生向善的心灵
《窦娥冤》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
——王国维
戏中有文,文中有戏,识文者看文,不识文者看戏。
音里藏调,调里藏音,懂调者听调,不懂调者听音。
关汉卿
号已斋叟,金末元初人,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也是我国戏剧史上最早也最伟大的戏剧作家。
与 并称为“元曲四大家”,居“元曲四大家”之首。
《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等流传很广。其中的 是我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
元代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关汉卿不满社会现实,不仅写作剧本,有时还登台演唱,借杂剧来揭露黑暗现实,寄托自己的社会理想。
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窦娥冤》
元曲分类
元杂剧常识
结构:一本杂剧通常由 组成,一般分别是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折之外还有 ,类似现代剧中的序幕或过场戏。
角色:杂剧角色分为 和一些杂角。
构成:剧本由 三部分构成。“唱”即唱词,是杂剧的主要部分;“科”即戏剧动作;“白”即说白部分。
四折
楔子
末、旦、净、丑
唱、科、白
读准字音
盗跖
错勘
瀽不了
甘霖
(zhí)
(kān )
(jiǎn)
(lín)
杳无音信
嗟怨
(jiē)
(yǎo)
(qiān)
(hái)
罪愆
尸骸
刽子手
(cháng)
负屈衔冤
(guì)
(xián)
苌弘
亢旱
(kàng)
汗涔涔
惊愕
窟窿
(cén)
(è)
(dì)
(kū)
谛听
弥补 郁热 蘩漪 紊乱 迷惘
(mí)
(yù)
(yī)
(wǎng)
(wěn)
吝惜 虔敬 暴虐 畴躇
(lìn)
(qián)
(nüè)
(chóu chú)
鞭挞 懦夫 罪孽 嫁奁
(tà)
(lián)
(niè)
(nuò)
身世卡片:
3岁:丧母 7岁:父女分离 17岁:与夫成亲 约18岁:遭遇丧夫打击 20岁:被流氓欺压,遭遇贪官污吏屈打成招,被处决。
小结:由此可见,窦娥的一生,是悲惨的一生。
情节结构
序幕:窦娥抵债、窦天章应试
开端:父子强住蔡家、窦娥据理抗婚
发展:药死亲爹、嫁祸窦娥
高潮:贪官滥施刑罚,窦娥含冤死去
情节
概述
窦娥绕路赴刑场,蔡婆含泪做诀别。
三则誓言显刚直,一一应验冤情实。
完成下面表格:
矛盾对象 矛盾表现 矛盾冲突中窦娥表现出来的性格
张驴儿误把自己父亲毒死,却诬陷清白的窦娥
窦娥本想依靠衙门洗清自己的冤枉,却被判以死罪
窦娥渴望清清白白地活着,却怕连累婆婆,自己心甘情愿担当死罪
太守桃杌
婆婆
饱受封建压迫、苦难深重
反抗意识
有反抗精神的、不屈服
善良的、符合当时道德标准的良家女子、孝顺婆婆
窦娥
张驴儿父子
2.阅读[快活三][鲍老儿],这两支曲子是窦娥临刑前对蔡婆婆提出的希望和要求,在表现主题方面起什么作用呢?
明确:使人们对窦娥的悲惨遭遇更加同情。她劝婆婆不要过分悲伤,再一次表明了她善良、美好的心灵。这样的好人蒙冤而死,自然使人们对不公正的社会产生愤恨之情,戏剧的审美作用得到了充分体现。
3.分析窦娥临刑时发出的三桩誓愿,说明她所希望的是什么。
第一个誓愿是血溅白练:她希望刑场上的人们能立刻了解她的冤屈;
第二个誓愿是六月飞雪:她希望自己的冤屈会在上天得到反应;
第三个誓愿是亢旱三年;她不仅希望个人的冤屈得到申张,而且希望上天能够惩治邪恶。
这是窦娥对现实彻底绝望而表现出来的更坚定的反抗她相信自己的冤枉得到昭雪,恶势力得到惩办;同时也表现出了作者以及百姓的一种美好愿望。而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两桩誓愿即时应验,是为了突出窦娥的冤,突出窦娥品格的高洁,从而增强作品对黑暗社会的批判力。
4.怎样认识窦娥发的三桩誓愿呢
5.窦娥为什么要指斥天地鬼神?
明确:窦娥诉说自己莫名其妙犯法受刑,冤屈之大可“动地惊天”。又因为窦娥的冲突对象隐于幕后,而天地鬼神便成了她的指斥对象。由于内心的悲愤难以控制,便构成了对天地的怨恨与控诉。
6.她的三桩誓愿与第1层对天地的指责是什么关系呢?是否矛盾呢?
明确:窦娥对天地鬼神的严厉指斥和要感动天地,显然是矛盾的。可见,窦娥诉冤过程中对天的怀疑和依赖是始终交织在一起的。这正反映了作家的历史和阶级的局限,一方面,他通过窦娥指天斥地从根本上批判封建统治阶级,表达自己变革现实的愿望。另一方面,又不能从根本上提出救民于水火的办法,只能靠天地动容来昭雪窦娥的冤案。
7.窦娥“冤”从何来?造成窦娥悲剧命运的原因何在?
明确:(1)高利贷的压迫,是酿成窦娥悲剧的原因。其父窦天章向蔡婆婆借了高利贷而无力偿还,只得将七岁的女儿窦娥卖到蔡婆婆家当童养媳,剧中赛卢医同样是难以忍受高利贷的重压而心生恶念,谋害债主蔡婆婆,蔡婆婆被张驴儿父子偶然碰到救了,从而张驴儿父子就狼入蔡室。这些偶然事件背后是元代社会高利贷盘剥的泛滥和社会管理的失序。
(2)流氓地痞的压迫,是造成窦娥悲剧的近因。元朝是我国历史上政治压迫最残酷、吏治最黑暗的时期,统治者给属于统治民族的游民提供了巨大的政治保护伞,使游手好闲、不务正业之徒在光天化日之下敲诈勒索,为所欲为,张驴儿父子正是这种社会统治制度的受益者。
(3)吏治的腐败,是造成窦娥冤案的直接原因。窦娥本来以为官府会主持公道,没料到官吏贪暴枉法,听信无赖流氓的诬告,不管青红皂白,严刑逼供,只凭屈打成招的口供定案,一审结案,即处死窦娥。
(4)元代社会的黑暗,是造成窦娥悲剧的根本原因。由于受到高利贷、流氓地痞和贪官污吏这三层压迫,终于酿成了窦娥的冤案。在这里,没有公道,秩序混乱,清浊不辨,善恶颠倒,总之是“覆盆不照太阳晖”!窦娥的悲剧,是善良的人被黑暗社会所吞噬的悲剧,是社会的悲剧,时代的悲剧。
课堂小结
《窦娥冤》是元代作家关汉卿创作的杂剧,作品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塑造了窦娥这样一位女性形象,对封建社会中遭受重重压迫的人民大众给予同情,对他们的拼死抗争给予关切,代表了元杂剧的最高成就。 鲁迅先生说:“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窦娥,作者将她的“毁灭”。让人们看清了黑暗的官吏制度及腐朽的吃人的社会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