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张PPT)
比一比,猜一猜
用眼睛比一比、看一看,哪一条鱼长?哪一条鱼重?
字理识字
当眼睛难以分辨出两个东西的重量的时候,我们就要借助工具,但是最早的时候,人们还没有工具,那用什么办法呢?
称
称重
称赞
字理识字
可是老师遇到麻烦了,两只手掂了以后还是不大行,看来得继续往前进化。小朋友们能给老师提供一个工具,能够让我准确地知道每条鱼到底有多重吗?
秤
杆秤
秤杆
一杆秤
秤盘
秤砣
比较书写
仔细观察这两个字,它们在书写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禾木旁,捺变点
左窄右宽才好看
尔字起笔稍稍高
左点点在竖中线
禾木旁,捺变点
左窄右宽才好看
平字点横占中线
竖画长长超左边
称呼
名称
秤杆
杆秤
曹冲 象
称
曹冲是谁?
读了课题,
你有没有产生什么疑问呢?
他为什么要称象呢?
他是怎么称象的?
称出来了吗?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故事
1.检查自然段是否标好标对;
2.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3分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时间不到,读书不停;
3.一边读一边找,课文里出现了哪些人物?用方框框出来。
初读课文,寻找人物
①
②
③
④
⑤
曹操
曹冲
官员们
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就告诉了我们这篇课文里出现的三类人,我们一起把这一自然段读一读——
随文识字
曹
操
曹
冲
官
员
们
饲养大象的人叫——
饲养员
在船上工作的人叫——
船 员
这么多人今天都来到了这里,他们准备干一件大事,你知道是什么吗?
称象
①
②
③
④
⑤
请所有的同学快速地把这篇课文从头到尾读一遍,一边读一边用横线画出带有“称”的句子,如果你找了三句,请用端正的坐姿告诉老师。
随文识字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三句话,看看每一句话到底要称什么——
谁有办法把这头大象称一称?
他叫人照曹冲说的方法去做,果然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然后称一称船上的石头。
称大象
称石头
称出重量
zhòng liàng
请你仔细观察:“重量”这两个字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不是要称大象的重量吗,为什么搞得这么复杂,要去称石头的重量呢?
请同学们再次认真朗读第2—3自然段,想一想原因是什么,用波浪线画出相关的句子。
再读课文,感受称象之难
工具制作困难
大象太重了!
随文识字
听,砰!砰!砰!大象朝我们走来了,这头大象长什么样子呢?
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
gēn
zhù
根
柱
猜一猜:为什么这两个字都是木字旁呢?
仿说句子
大象不止这两个地方大,还有好多地方也挺大的,你能仿照课文的样子说一说吗?
大象的____又___又___,像_________
______。
指导朗读
看这头大象,它的鼻子大、它的象牙大、它的眼睛大、它的耳朵大,它的腿粗、它的身体大,我们忍不住惊叹一声——
这么大的象,
如果你就在现场,你和官员们在一起,看到这么大的象,你心里会想些什么?嘴巴里又会说些什么?
现场的官员心里也是同样的想法,他们都在想——
到底有多重呢?
感受表达
看这头大象,它的鼻子大、它的象牙大、它的眼睛大、它的耳朵大,它的腿粗、它的身体大,我们忍不住惊叹一声——
这么大的象,到底有多重呢?
同学们读上面的句子,老师读下面的句子,比一比:你觉得哪个句子更好?
这么大的象,有多重呢?
更加好奇
小游戏:老师说
一句话,你们给这句话加上“到底”。
角色扮演
曹操也很想知道这么大的象到底有多重,现在老师就是曹操,请两个小朋友分别扮演两位官员,其他同学读旁白,我打算和在座的官员们来讨论一下这个很有价值的问题。
谁有办法把这头大象称一称?
有了大秤也不行啊,谁有那么大的力气提得起这杆大称呢?
得造一杆大秤,砍一棵大树做秤杆。
kǎn
议论
砍
课文理解
官员们想出了一个非常好的办法,那就是——
造一杆大秤
砍一棵大树
但是这个办法在平时行得通,在这儿却行不通,你知道为什么吗?
曹操听了直摇头
现在你就是曹操,曹操啊曹操,你一边摇头一边在想什么呢?
......
官员们的方法曹操不满意,那最后是谁想出了称象的方法呢?
曹冲
精度细品,感受方法之妙
曹冲到底想出了什么好方法,能够称出大象的重量呢?
1.读一读:认真仔细地读一读第四自然段;
2.数一数:这一段有几句话?
3.想一想:曹冲的方法好在哪里?
交流反馈
这一段有几句话呢?你数对了吗?
①
②
③
④
⑤
请五个小
朋友开火车读一读这段话,每人读一句。
线
止
线
止
理解方法
这段话特别长,老师怎么读也没读明白他是怎么称出大象的重量的,聪明的小朋友能帮帮老师吗?
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
为什么要在船舷上画线呢?
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
石头为什么要装到船下沉到划线的地方为止呢?
然后称一称船上的石头。石头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为什么石头
的重量就是大象的重量呢?
1000斤
1000斤
2000斤
2000斤
3000斤
3000斤
提炼排序
现在,你能根据第四自然段给下面的内容排排序,再用上顺序词说一说曹冲称象的过程吗?
1
2
3
4
首先......接着......然后......最后......
称象结果
曹冲的方法有用吗?大象的重量称出来了吗?我们一起读一读故事的结局——
曹操微笑着点了点头。他叫人照曹冲说的办法去做,果然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畅说妙处
对于官员和曹冲的方法,曹操的态度截然不同,你觉得相比官员的方法,曹冲的方法好在哪里呢?
曹操听了直摇头
曹操微笑着点了点头
你知道想出这个称象的好方法的曹冲此时多大吗?
畅说妙处
曹冲才七岁。
曹冲七岁。
同学们读上面的句子,老师读下面的句子,比一比:你觉得哪个句子更好?
突显曹冲年龄之小,令人赞叹。
小游戏:老师说
一句话,你们给这句话加上“才”。
我们班的小朋友也跟曹冲差不多大,除了曹冲这种方法,你们还能想出其他更好的称象方法吗?四人小组讨论讨论。
合作讨论
让大象上船做标记,然后将石头换成人,再将每个人的体重相加,便可以知道大象的重量。
做一个大象跷跷板,让大象站在一端,另一端站上人,等人和大象重量相同时,再将人的重量相加,便可算出大象的重量。
......
书写指导
一看结构
二看宽窄
三看关键笔画
我是广州人氏
最爱脚踢石子
大犬追着月亮跑
脚下还被大火烤
夕阳落下山岗
不知今年几岁
书写指导
一看结构
二看宽窄
三看关键笔画
横变提,会谦让
左边出头右边收
老二不好做
左边敬大哥
右边让小弟
横变提
口稍大
读读记记
称呼
名称
柱子
石柱
到底
底下
秤杆
杆子
秤杆
杆秤
读读记记
做事
做人
岁月
一岁
站立
车站
木船
大船
然后
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