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草原》课件(共7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 草原》课件(共7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0.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0-09 19:32: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78张PPT)
1 草 原
语文 六年级 上册
新课导入
同学们去过草原吗?谈谈你所知道的草原或你所了解到的赞美草原的诗句、歌曲等。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就是对茫茫大草原的赞美!今天,我们就和作家老舍一起,走进内蒙古大草原,领略那儿美丽的风光,感受那儿独特的民族风情,体会蒙古族人的热情好客。
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位于大兴安岭以西,因呼伦湖、贝尔湖而得名。它是世界三大草原之一,也是世界上最优质的草原。呼伦贝尔草原地域辽阔,风光旖旎,水草丰美,是内蒙古主要的畜牧区。
呼伦贝尔大草原
60多年前,著名作家老舍先生首次走进内蒙古陈巴尔虎旗,写下了这篇经典散文《草原》。
今天,让我们跟随作家的脚步,走进辽阔的大草原,去深入感受那里的自然风光和民俗风情吧。
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男,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另有笔名絜青、鸿来、非我等。因为老舍生于立春,父母为他取名“庆春”,大概含有庆贺春来、前景美好之意。上学后,自己更名为舒舍予,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北京满族正红旗人。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北京人艺编剧,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代表作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
作者简介
同学们认真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1、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思考可以把文章分为几部分?
3、每部分主要讲了什么?
本文写了美丽的草原以及蒙古族人民热情好客,盛情款待客人的情景。
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事?
绿毯 线条 柔美 惊叹 回味 蒙古包
洒脱 衣裳 彩虹 马蹄 奶豆腐
礼貌 拘束 微笑 稍有 陈巴尔虎旗

měng
初读课文,读准字音,指名读下列词语。
朗读课文 扫清障碍
陈巴尔虎旗隶属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西北部,地处呼伦贝尔大草原腹地。
我会写








部首
笔画
字形
组词
解析
8
tǎn

毛毯
半包围结构
厚实有毛绒的成片织品
造 句
1、绿绿的草地,软软的毯,软软的毯真好看。
2、她身上裹着暖和的毛毯。
3、多盖几条薄毛毯。
4、一畦畦秧苗都长得青青翠翠,挤挤簇簇,远处看,很象是平平整整地堆放了一叠绿毯。
部首
笔画
字形
组词
解析
14
cháng,shang

衣裳
上下结构
光明,古代指遮蔽下体的衣裙
衣服
造 句
1、泉水已经浸透了他的衣裳。
2、衮服我画的时候结合了唐代制度,主要是加入天河带以及裳和腰部革带部分。
3、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部首
笔画
字形
组词
解析
7
chén

陈列
左右结构
姓,古国名 ,陈朝, 战阵,行列
造 句
1、陈老师诲人不倦的精神令人敬佩。
2、如何突破公司目前的困境,大家意见杂陈,莫衷一是。
3、我把他们的名字一一陈列出来了。
4、我们一家都是姓陈的。
部首
笔画
字形
组词
解析
7
hóng

虹裳,彩虹
左右结构
旌旗 ,彩色,桥的代称,通“讧”惑乱
造 句
1、每当看到天边的彩虹,我就想起那个美丽的神话故事。
2、街道两旁的霓虹灯闪烁着夺目的光芒。
3、古往今来,爱的浪漫被视为霓虹,美得难以言状。
部首
笔画
字形
组词
解析
14


腐臭,腐烂
半包围结构
朽烂,变质,思想陈旧过时,某些豆制食品,古代指施以宫刑
造 句
1、他是个咬文嚼字的迂腐文人。
2、对金钱的欲望犹如强酸腐蚀着人们的心。
3、凡丹麴一种,法出近代,其义臭腐神奇,其法气精变化。
4、这些东西要求非常严格,但是一旦有机会,东西就会腐生。
部首
笔画
字形
组词
解析
12
shāo,shào

稍后,稍稍
左右结构
泛指事物的末端,枝叶,俸禄,官吏的薪水 ,逐渐 ,略微,稍微
造 句
1、稍有成就就妄自尊大的人,难成大器。
2、这个孩子被宠得不得了,稍不如意就暴跳如雷。
3、文江学海,浩瀚无边,同学们不要稍有成就,就沾沾自喜。
4、中国的语言很微妙,稍不注意,就会词不达意。
部首
笔画
字形
组词
解析
16


蹄铁
左右结构
牲口,兔网,捕兔的工具 ,蹄筌
造 句
1、由于敌寇铁蹄的践踏,富饶美丽的东三省转眼成为满目荒凉的残年余力。
2、约二十名纳威骑手投入战斗,他们骑乘的重凯马的蹄声如雷鸣般轰响。
3、马的自然溜蹄包括走步、小跑和飞奔。
部首
笔画
字形
组词
解析
13
wēi

微笑
左右中结构
小,细小,少,稍,衰落,低下,精深,精妙 ,暗中察访
造 句
1、世衰道微,人心不古;移风易俗,谈何容易!
2、明察秋毫的监识人员总能利用微物证据,找到破案线索。3、微臣罪该万死,汝南已被吴军夺占。
4、涓流虽寡,浸成江河;爝火虽微,卒能燎原。
5、干辣椒放在烧热的平底锅里煸至微焦。
成 语
一望无际[yī wàng wú jì] :一眼望不到边,形容非常辽阔。
一碧万顷[yī bì wàn qǐng] :顷:一百亩。形容碧绿的天空或水面无边无际。
一马平川[yī mǎ píng chuān] :能够纵马疾驰的平地。[反]层峦叠嶂。
苍翠欲滴[cāng cuì yù dī] :苍翠:深绿色。青翠碧绿的色泽像要滴落下来似的。形容草木茂盛,充满生气。
成 语
山清水秀[shān qīng shuǐ xiù] :秀:秀丽。指山水秀丽,风景优美。也作“山明水秀”。
漫无边际[màn wú biān jì] :漫:广泛。①形容非常广阔,一眼望不到边。②比喻说话、写文章等没有中心,离题很远。
豪放不羁[háo fàng bù jī] :豪放:豪迈放达。羁:束缚。形容人性情豪爽,无拘无束。
成 语
美不胜收[měi bù shèng shōu] :好的东西太多,欣赏不过来。[近]目不暇接。
绚丽多彩[xuàn lì duō cǎi] :各种各样的色彩灿烂美丽。
生机勃勃[shēng jī bó bó] :形容充满生气活力,生命力旺盛。
风吹草动[fēng chuī cǎo dòng] :微风一吹,草就摆动。比喻一点点动静或轻微的动荡或变故。
成 语
声势浩大[shēng shì hào dà] :声:声威。势:气势。浩大:盛大。声威和气势非常盛大。
春意盎然[chūn yì àng rán] :意:意味。盎然:形容气氛浓厚的样子。形容春天的气息十分浓厚。
一衣带水[yī yī dài shuǐ] :原形容像一条衣带那样狭窄的河流。现比喻仅隔一水,极其邻近。
依山傍水[yī shān bàng shuǐ] :靠山临水。形容风景清幽如画。
词语拓展
说一些四个字的表示“绿”的词语来?
绿草如茵、绿意盎然、绿意葱茏
青山绿水、披红挂绿、绿盖叠翠
一碧千里 一望无际 一马平川 广袤无垠
翠色欲流 苍翠欲滴 绿草如茵 万马奔腾
词语拓展
描写草原景色的词语:
课堂练习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寂静( ) 羞涩( ) 拘束( )
洒脱( ) 回味( )
安静
害羞
拘谨
潇洒
品味
本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通过写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依次描绘了草原的美丽风光、蒙古族人民热情迎客的场面与主客饮酒联欢的场面。通过这些画面的刻画,表现了草原的风光美、人情美和民俗美。
思考可以把文章分为几部分?
第一部分(1):
四个部分
描写草原秀美的景色。
第二部分(2-3):
写主人喜迎远客的场景。
第三部分(4):
写蒙古包内主客联欢的场景。
第四部分(5):
写主客话别的情景。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课文第一段描写了草原哪些景物?按什么顺序写这些景物的?
从天空到地面,
按从上到下的顺序写的。
美景
天空
空气
小丘
平地
羊群
羊群与绿毯的比喻:羊群在草原上的移动被比喻为在绿色的地毯上绣上了白色的花朵,这个比喻不仅展现了草原的生机,也增加了画面的动态美。
小丘的线条与翠色欲流:作者进一步描述了小丘的线条柔美,如同中国画中的绿色渲染,没有明显的边界,绿色仿佛要流淌到天边。
在这种美景中,作者感到既惊叹又舒适,既有远眺的欲望,又有静坐欣赏的冲动,甚至想创作一首赞美草原的小诗。
最后,作者观察到连草原上的动物——骏马和大牛——也被这片美景所陶醉,有时会静静地站立,似乎在回味草原带来的无尽乐趣。
此时,作者心中又有什么感受呢
1.这种境界,既使人( ),又叫人( ),既愿( ),又想坐下( )。
2.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 ) ,好像 ( ) 草原的无限乐趣。
惊叹
舒服
久立四望
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静立不动
回味着
美景
热情迎接
群马疾驰
形态优美
襟飘带舞
色彩鲜艳
彩虹
比喻
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
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
作者为什么反复写“飞”?
表现出蒙古族人民喜迎远客的热情。

指名读,读出蒙古族同胞迎接远客的热情。
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
····
··
··
···
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
··
···
···
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
····
··
··
··
初入草原时,环境非常安静,几乎没有任何声音和可见的生物,除了偶尔飞起的小鸟。这种描述突出了草原的宁静和空旷。
在长时间的行驶后,作者看到了一条蜿蜒曲折、清澈如玻璃的河流,以及逐渐增多的牛羊和马群,这些标志着生命的存在和自然的丰饶。
远处的小丘上突然出现了一群骑马的人,他们是穿着各色衣裳的男女老少,骑着马快速赶来,衣襟和腰带随风飘扬,像一道彩虹。这一景象不仅美丽,而且充满了热情和活力,展现了草原民族的热情好客。
随着主人的到来,原本静寂的草原变得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和马蹄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欢快的氛围。这种转变不仅体现在声音上,也体现在情感和气氛上。
快到公社,主人到几十里外迎接客人
思考:作者为什么用一条彩虹比喻来欢迎远客的蒙族男女老少
因为他们突然出现在远处的山丘上,而且都穿着颜色鲜艳的衣裳,这样既恰切又形象地表现了蒙族人民欢迎客人的热情。
默读第3自然段,画出具体表现“蒙汉情深”的地方。
蒙古包外,许多匹马,许多辆车。人很多,都是从几十里外乘马或坐车来看我们的。主人们下了马,我们下了车。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放。大家的语言不同,心可是一样。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总的意思是民族团结互助。
蒙古包外,许多匹马,许多辆车。人很多,都是从几十里外乘马或坐车来看我们的。主人们下了马,我们下了车。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放。大家的语言不同,心可是一样。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总的意思是民族团结互助。
民族团结互助
情谊深厚
心情激动


激情相见
蒙古包外,许多匹马,许多辆车。人很多,都是从几十里外乘马或坐车来看我们的。主人们下了马,我们下了车。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放。大家的语言不同,心可是一样。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总的意思是民族团结互助。
主人与客人的互动:主人们下马,客人们下车,双方开始热烈地握手。这里的描述强调了握手的持续性和热情,手与手之间的接触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和连接。
尽管人们说着不同的语言,但彼此的心意是相通的。这里强调了虽然语言可能存在障碍,但人们通过其他方式(如肢体语言、表情等)能够传达和理解彼此的情感和意图。
握手和笑声的重复,强调了场面的热烈和人们之间深厚的情感。这种重复也暗示了人们不愿分离,希望延长相聚的时光。
盛情款待
饭后,小伙子们表演套马,摔跤,姑娘们表演了民族舞蹈。客人们也舞的舞,唱的唱,并且要骑一骑蒙古马。
好客的主人是怎样款待客人的 他们联欢的节目又是什么呢
4.款待
4.款待
盛情款待
饭后,小伙子们表演套马,摔跤,姑娘们表演了民族舞蹈。客人们也舞的舞,唱的唱,并且要骑一骑蒙古马。
好客的主人是怎样款待客人的 他们联欢的节目又是什么呢
招待与礼仪:奶茶和奶豆腐的摆放,以及主客之间的盘腿而坐,展示了蒙古族的待客之道和文化传统。这里的描述强调了礼仪的重要性以及人们之间的亲切和融洽。
手抓羊肉与敬酒:好客的主人端上手抓羊肉,干部和七十岁的老翁向客人敬酒,这些行为进一步体现了主人的热情和尊重。敬酒的过程也展现了相互尊重和友好的氛围。
鄂温克姑娘们的表演:鄂温克姑娘们戴着尖尖的帽子,大方又略带羞涩地为客人们演唱民歌。这一场景不仅丰富了聚会的内容,也展示了当地的文化特色和民族风情。
歌声与情感的交流:客人中的歌手也加入到唱歌的行列,歌声成为了超越语言的沟通工具。无论唱的是什么,都能引起听众的共鸣和微笑,这强调了音乐在情感交流中的重要作用。
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蒙古族和汉族人民之间的情谊很深,怎么舍得马上就分别!
谁来说一说这句诗的意思?
齐读诗句
发挥想象,具体说说“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两句诗所描绘的情境。  
互动交流
发挥想象,具体说说“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两句诗所描绘的情境。  
互动交流
深入探究
找出人们活动的地点,说说人们在不同的地方分别做了哪些事情
自然段 地点 人们的活动
2 接近陈巴尔虎旗 欢迎远客
3
4
5
蒙古包外
蒙古包内
蒙古包外
各族人民相见
热情待客
大联欢、话别
空气( )
天空( )
颜色( )
线条( )




风光美 → 草原的美丽景色 (第1段)

(人情美)
体现了民族团结的深厚情意(2-5段)
热情迎接
激情相见
盛情款待
尽情联欢
深情话别
72
这篇课文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记叙了草原美景和蒙古族人民热情好客,作者要表达什么情感?
对草原的热爱和对民族团结的颂扬之情
课堂练习
一、看拼音,写词语。
jìnɡ jiè shāo wēi mǎ tí
( ) ( ) ( )
yī shɑnɡ lǜ tǎn jū shù
( ) ( ) ( )
境界
稍微
马蹄
衣裳
绿毯
拘束
课堂练习
二、理解课文内容,完成填空。
课文是按照__________ 的顺序叙述的,《草原》一课的作者是_________。这篇课文不仅为我们展现了________的草原风光,而且让我们感受到_______之间浓浓的民族情。
事情发展
老舍
美丽
蒙汉
老舍描写草原的诗歌
内蒙东部纪游·陈旗草原二首之一
陈旗一碧到云边,莫谓江南景独妍。
六月人归花满地,随时雨过翠连天。
远丘流雪群羊下,大野惊风匹马还。
隐隐牧歌何处起,遥看公社立炊烟。
拓展延伸
主人好客手抓羊,乳酒酥油色色香。
祝福频频难尽意,举杯切切莫相忘。
老翁犹唱当年曲,少女新添时代装。
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内蒙东部纪游·陈旗草原二首之二
说说对“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一句话的理解
布置作业——课后作业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