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课件(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2025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课件(2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0-09 15:24: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1.知道东汉建立的基本概况、光武帝巩固统治的措施及其影响。
2.了解东汉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和黄巾起义的基本史实。
3.通过对“光武中兴”和东汉衰败现象的了解,认识到中国古代社会盛衰的基本规律。
学习目标

公元25年
公元9年
公元前202年
长安
洛阳
公元220年
西汉建立
新朝建立
东汉建立
西 汉

东 汉
东汉灭亡
(先汉)
(后汉)

东汉是怎样建立的?什么是光武中兴?
东汉建立与“光武中兴”
1. 背 景:
材料1:日日撞亡秦之钟,听郑卫之乐,驰骋干戈,纵恣于野,不恤百姓。 ——东汉·荀悦《汉纪》
材料2:大兴徭役,重增赋敛,征发如雨……(民)饥馑……死于道,以百万数。
——东汉·班固《汉书·谷永传》
阅读材料,说说西汉后期的政治状况如何?百姓生活状况怎样?
政治状况:政治腐败,大兴徭役赋税
社会状况:民不聊生,百姓流离失所
一、东汉建立与“光武中兴”
时 间:
建立者:
国 号:
施政措施:
面对国内的混乱局面,王莽便想借对外战争来缓和一下。这当然要引起了匈奴、西域、西南各部族的反对。后来,王莽又征用民力,加重捐税,纵容官吏对老百姓的压迫和剥削。这样一来,就逼得农民起来反抗了。
公元9年
王莽

西汉灭亡
复古改制
第一,把全国土地改为“王田”,不准买卖;
第二,把奴婢称为“私属”,不准买卖;
第三,评定物价,改革币制。
加剧了社会动荡,激起各地农民起义。
2、王莽改制
情境表演
——感知王莽失败的新政
皇帝
(王莽):
朕革汉立新,实行土地国有、释放奴婢,实现万民平等;改革货币、调整郡县、降夷封号,可谓江山永固!
农民:什么“井田国有制”,努力耕种却什么也得不到,都快要饿死啦,官逼民反啊!
贵族:万民平等?强夺我的土地、解散我的奴仆,反正我就不支持你!
奴仆:唉,改革让我没了工作,失去了生计,我可怎么活啊?!
官吏:隔三岔五又换一次货币,市场混乱,官府的颜面都让新政丢完啦!
少数民族:大汉天子封我为王,你竟然削我封号,辱我部族,反啦!反啦!
绿林赤眉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农民起义之一,发生于公元18年,由绿林军和赤眉军两支力量组成。他们在王莽篡汉时期,因不满朝廷的压迫和剥削,纷纷揭竿而起,共同反抗王莽政权。这场起义持续了数年,最终在刘秀的领导下,取得了胜利,建立了东汉政权,为汉朝的延续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汉光武帝刘秀(公元前6—公元57),汉高祖刘邦九世孙,汉景帝后裔。新朝王莽末年,起兵反对王莽,昆阳之战,光武力挽狂澜,战胜王寻等百万之众,一时土崩瓦解,后统一天下,定都洛阳,重新恢复汉室政权,为汉朝中兴之主。在位三十三年,谥号光武,庙号世祖。
人物扫描
公元25年
时间:
洛阳
都城:
刘秀(汉光武帝)
建立者:
汉,史称东汉
国号:
3、东汉的建立


西



西

西汉形势图
东汉形势图
东汉都城洛阳在西汉都城长安的东边因此有西汉、东汉之称
“兵连不息,刑法弥深,赋敛愈重……父子流亡,夫妇离散,庐落丘墟,田畴芜秽”,以致“匹夫僮妇,咸怀怨怒”。
——《后汉书》
东汉王朝刚刚建立,我该如何巩固统治呢?
经济凋敝、社会动荡,社会矛盾尖锐
阅读材料说说东汉建立之初面临着怎样的局面?
4、巩固统治措施
材料一:连续下达了六道释放奴婢的命令,使得自西汉末年以来农民沦为奴婢的问题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解决了战乱之后土地荒芜而劳动力不足的问题。
材料二:建武六年下诏恢复西汉前期三十税一;省减刑罚,还多次宣布释放刑徒,即见徒免为庶民。
材料三:并省四百余县,吏职减损,十置其一。
材料四:整顿吏治,躬行节俭,奖励廉洁,选拔贤能以为地方官吏;对地方官吏严格要求,赏罚从严。
材料五:东汉把羌人、南匈奴、乌桓、鲜卑内迁,鲜卑大都护偏何遣使奉献,愿得归化。
释放奴婢
减轻赋税刑罚
合并郡县裁减官员
惩处贪污
缓和民族矛盾
阅读材料,归纳光武帝巩固统治的措施,思考这些措施的作用。
农业生产效率提高。
手工业发展较快。
▲东汉牛耕画像石拓片(局部)
当时发明的水排,利用水力鼓风冶铁,提高了冶铁质量。青瓷烧制技术走向成熟,已出现质量较高的瓷器。
5、东汉社会经济继续发展的表现
东汉集市画像
社会比较安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光武中兴”
集市画像砖——出土于四川广汉
材料:(光武时)马放牧,邑门不闭,政教清明…四夷宾服,家给人足。 ——《后汉书 》
在位皇帝 户数(万) 人口(万)
东汉光武帝 427 2100
东汉明帝 586 3412
东汉章帝 745 4335
东汉和帝 923 5325
影响:
比较文景之治与光武中兴
文景 之治 西汉建立 政局稳定 初步发展 休养生息 减轻刑法 轻役薄赋 使西汉走向强盛
光武 中兴
事件
背景
措施
影响
东汉初建
政权不稳
百废待兴
柔治天下
重振朝纲
轻役薄赋
重视文治
使东汉走向稳定繁荣

东汉后期政局是怎样动荡的?割据局面出现的重要因素是什么?
东汉中后期的政局动荡
二、东汉中后期的政局动荡
皇帝早逝
幼主即位 ,母后临朝
外戚专权,君权旁落
皇帝长大,依靠宦官
诛杀外戚,夺回君权
宦官得宠,把持朝政
1、外戚宦官专政
皇帝 即位 寿命
和帝 10岁 27岁
殇帝 1岁 2岁
安帝 13岁 32岁
顺帝 11岁 30岁
冲帝 2岁 3岁
质帝 8岁 9岁
桓帝 15岁 36岁
灵帝 12岁 34岁
少帝 14岁 14岁
献帝 9岁 54岁
皇帝 太后 外戚 宦官
和帝 窦太后 窦宪 郑众等
殇帝 邓太后 邓骘 李闰、江京
安帝 阎太后 阎显 孙程等19人
顺帝 梁皇后 梁商 ——
冲帝 梁太后 梁冀 ——
质帝 梁太后 梁冀 ——
桓帝 梁太后 梁冀 单超等5人
灵帝 窦太后 窦武 曹节、张让
东汉外戚宦官争权表
相关史事
外戚梁冀先后立了三个皇帝,独揽朝政20余年。他一家人全都当官封侯,横行霸道,把数千平民当作自己的奴婢,各地上贡朝廷的物品先要送到他家后才敢献给皇帝。年幼的汉质帝不满梁冀专权,说他是“跋扈将军”,梁冀居然令人在面食中下毒,毒死了汉质帝。
导致政治腐朽不堪,社会混乱,人民遭殃。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东汉王朝走向衰亡。
根据材料,说说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产生了什么影响。
结合教材和图片,思考东汉豪强大族的特点和影响。
东汉绿釉陶水亭
亭上层四角有张弩控弦的武士守卫,中间有人扬袖起舞,旁有一人抚琴及三人拍手伴歌。这一陶水亭是豪强拥有私人武装及娱乐生活的写照。
京汉车马出行壁画(局部)
这是河北安平一座东汉墓葬的壁画。壁画中有车辆、骑马随从等,展现了东汉高级官员出行的场面。
特点:
①占有很大的田庄;②拥有巨额财富;③拥有私人武装;
④长期担任朝廷中的要职,世代为官
影响:豪强大族势力的膨胀,是东汉晚期出现割裂局面的重要因素
2、地方豪强大族势力的膨胀

为什么会爆发黄巾起义?黄巾起义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黄巾起义
1.背景
根据课本结合材料归纳黄巾起义的背景?
童谣四: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汉王朝
黄巾起义军
材料:
东汉末年,朝中大臣上书提出张角所以能够兴兵作乱,万人所以乐附之者,其源皆由十常侍(宦官)多放父兄、子弟、婚亲、宾客典据州郡,辜榷【gu que】(搜刮)财利,侵掠百姓。
元嘉元年(151年)京师旱。任城、梁国饥,民相食。
永兴二年(154年)蝗灾为害,五谷不登,人无宿储。
政治
腐败
政治
腐败
自然灾
害频发
民不
聊生
官逼民反
农民起义
三、黄巾起义
2、概况
(1)时间:
(2)领导人:
(3)口号:
(4)组织:
184年
张角
太平道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5)结果:
(6)影响:
最后被镇压→失败
沉重打击了东汉统治,使其一蹶不振!
张角形象
知识拓展
黄巾起义爆发后,地方州郡乱作一团。东汉王朝为加强对地方的统治,改刺史为州牧,派重臣出任州牧,统领地方上的军政事务,地位在郡守之上。此后,州牧的势力逐渐膨胀,甚至不听从朝廷的命令,成为割据一方的军阀。州牧割据的局面,加速了东汉王朝的瓦解。
州牧割据
东汉灭亡
课堂小结
东汉中期以后
公元184年
公元9年
公元220年
公元25年
开国:东汉建立
兴盛:光武中兴
衰落: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重击:
黄巾起义
地方:
军阀割据天下大乱
亡国:
三国鼎立
王莽篡汉



东 汉

概述:秦、西汉、东汉时期的大一统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它确立了中华民族大一统的政治体制和中华文明共同体的观念。
课堂总结
1.东汉初年,刘秀整顿吏治,合并郡县;释放奴婢,减轻农民负担,减轻刑罚;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社会出现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 )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盐铁专卖
2.右图为东汉陶院落模型,豪强大族的住宅和防御设施紧密结合,这反映了( )
A.院落设施建设先进 B.东汉社会治安稳定
C.豪强地主势力强大 D.东汉政局腐败黑暗
B
C
课堂练习
3.清代学者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指出“东汉诸帝多不永年”,他认为“国家当气运隆盛时,人主大抵长寿,其生子亦必早且多。独东汉则不然”。这直接导致的政治后果是( )
A.豪强地主势力膨胀 B.东汉政权名存实亡
C.军阀割据局面出现 D.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4.周杰伦在《乱舞春秋》中唱到:东汉王朝在一夕之间崩坏兴衰,九州地图被人们切割成三块。直接导致东汉王朝崩坏的原因是( )
A.外戚宦官专权 B.皇帝年幼无知
C.黄巾大起义 D.大臣贪污腐败
D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