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7单元燃料及其利用》2015年单元测试卷(吉林省长春市)

文档属性

名称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7单元燃料及其利用》2015年单元测试卷(吉林省长春市)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3.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6-02-17 22:11: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7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2015年单元测试卷(吉林省长春市)
一、选择题:
1.将点燃的火柴竖直向上,火柴不易继续燃烧,其原因是( )
A.火柴梗温度达不到着火点
B.火柴梗的着火点比火柴头的高
C.火柴梗潮湿,不易继续燃烧
D.火柴梗接触氧气少
2.灭火时往可燃物上喷大量水的主要作用是( )
A.隔绝空气 B.降低温度
C.使水分解 D.使水变成水蒸气以挥发
3.冬天用煤火取暖时,容易使人中毒的是( )
A.一氧化碳 B.二氧化碳 C.二氧化硫 D.碳氢化合物
4.要将桌上燃着的酒精扑灭,宜采取的措施是( )
A.用水泼灭 B.投入冰块冷却降温
C.用扇子扇灭 D.用湿抹布或沙子盖灭
5.对山林发生的重大火灾,下列方法适合的是( )
A.砍掉或清理掉大火前面的干枯树枝、树叶等可燃物
B.组织人力从山下运水到山上灭火
C.用棉被等盖在大火上以隔绝空气
D.打119火警电话,等待用水灭火
6.下列因素与可燃物燃烧的剧烈程度无关的是( )
A.可燃物本身是不是易燃 B.大气层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C.周围氧气的浓度 D.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可燃物遇到氧气不一定燃烧 B.缓慢氧化不一定能引起自燃
C.自燃不一定由缓慢氧化引起 D.剧烈燃烧不一定引起爆炸
8.下列变化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
A.白磷自燃 B.硫磺燃烧 C.火药爆炸 D.铁丝燃烧
9.在太空的国际空间站划燃火柴,火柴过一会儿会熄灭,原因是( )
A.氧气不够 B.空间站温度太低
C.在失重情况下,空气不流通 D.达不到着火点
10.下列物质中允许旅客带上列车的是( )
A.酒精 B.白糖 C.橡胶水 D.白磷
二、填空题:
11.燃烧是指__________与__________发生的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_的剧烈的__________反应.
12.灭火的原理:(1)__________、(2)__________、(3)__________,三个条件只需具备一个.
13.灭火的原理有三种,下列灭火措施是利用了哪一种灭火原理?
(1)厨房油锅着火后用锅盖盖上.__________
(2)扑灭森林大火时设置隔离带.__________;来源:.
(3)釜底抽薪.__________;
(4)扑灭油井大火时用炸药在大火上方爆炸.__________;
(5)消防队员用冷水浇灭燃着的可燃物.__________;
(6)将沙土铺洒在燃烧的化学药品上扑灭火焰.__________.
( http: / / www.21cnjy.com )
14.甲、乙、丙三个试管分别注入同体积不同温度的水,分别放入相同质量的白磷(着火点为40℃),如图所示:
问:(1)试管甲内白磷能否燃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
(2)试管乙内白磷能否燃烧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
(3)试管丙内白磷能否燃烧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
( http: / / www.21cnjy.com )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7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2015年单元测试卷(吉林省长春市)
一、选择题:
1.将点燃的火柴竖直向上,火柴不易继续燃烧,其原因是( )
A.火柴梗温度达不到着火点
B.火柴梗的着火点比火柴头的高
C.火柴梗潮湿,不易继续燃烧
D.火柴梗接触氧气少
【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
【专题】生活实际型.
【分析】根据燃烧的条件进行分析,火柴竖直向上,火柴梗在火焰的下方,温度上升的比较慢,不容易达到火柴梗的着火点.
【解答】解:火柴竖直向上时,仍然与氧气充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接触,燃烧产生的热量向上散逸,使火柴梗得不到充足的热量,火温度达不到火柴梗的着火点,观察选项,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的燃烧条件问题,注意物质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2.灭火时往可燃物上喷大量水的主要作用是( )
A.隔绝空气 B.降低温度
C.使水分解 D.使水变成水蒸气以挥发
【考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专题】化学与能源.
【分析】向燃烧物喷水用水带走燃烧物的热量, ( http: / / www.21cnjy.com )可以降低燃烧物温度,当温度低于着火点时,可燃物的燃烧就会熄灭,用水灭火的原理为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解答】解:A、灭火时往可燃物上喷大量水,能隔绝空气,但主要是降低温度,故错误;
B、往可燃物中喷大量的水,水蒸发时带走燃烧物的热量,可以降低燃烧物温度,当温度低于着火点时,可燃物的燃烧就会熄灭,故正确;
C、往可燃物中喷大量的水的目的不是使水分解,而是降低温度,故错误;
D、往可燃物中喷大量的水目的是降低温度,而不是使水变成水蒸气,故错误.
故选B.
【点评】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而只要破坏燃烧三个条件中的任何一个条件即可达到灭火的目的.
3.冬天用煤火取暖时,容易使人中毒的是( )
A.一氧化碳 B.二氧化碳 C.二氧化硫 D.碳氢化合物
【考点】一氧化碳的毒性.
【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煤气中毒即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能与血红蛋白结合,使人缺氧窒息死亡,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冬天用煤火取暖时,煤燃烧不充分容易产生有毒的一氧化碳气体,使人中毒,故选项正确.
B、二氧化碳不具有毒性,故选项错误.
C、冬天用煤火取暖时,煤燃烧不充分容易产生有毒的一氧化碳气体,使人中毒,而不是二氧化硫,故选项错误.
D、冬天用煤火取暖时,煤燃烧不充分容易产生有毒的一氧化碳气体,使人中毒,而不是碳氢化合物,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煤气中毒即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中毒的原理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4.要将桌上燃着的酒精扑灭,宜采取的措施是( )
A.用水泼灭 B.投入冰块冷却降温
C.用扇子扇灭 D.用湿抹布或沙子盖灭
【考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专题】化学与生活.
【分析】根据燃烧需要同时满 ( http: / / www.21cnjy.com )足的三个条件,因此灭火的原理则有:隔断氧气、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撤离可燃物.通常可使用泥沙、灭火器或湿抹布等隔断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或用水降低可燃物的温度至着火点以下以达到灭火的目的.根据灭火的原理进行分析可知,酒精着火可以采用隔绝氧气或降低温度的方法灭火.
【解答】解:A、用水泼可使燃烧的酒精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达到灭火的目的;但扑灭后实验桌上到处是水,不够简捷.故错误;
B、投入冰块冷可使燃烧的酒精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达到灭火的目的;但冰块实验室中不一定有,而且需要时间较长,不够简捷.故错误;
C、用扇子扇可能会使酒精燃烧更加旺盛,故错误;
D、用湿布或沙子覆盖在燃烧的酒精上以隔 ( http: / / www.21cnjy.com )绝酒精与氧气的接触,达到隔绝氧气而灭火的目的;扑灭后不会在实验桌上残留其它物质,灭火方法比较简捷,故正确;
故选D.
【点评】学会实验失误的处理方法,既是自救的保障,也是应对中考热门考点所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
5.对山林发生的重大火灾,下列方法适合的是( )
A.砍掉或清理掉大火前面的干枯树枝、树叶等可燃物
B.组织人力从山下运水到山上灭火
C.用棉被等盖在大火上以隔绝空气
D.打119火警电话,等待用水灭火
【考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专题】化学与能源.
【分析】根据灭火的原理:(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2)隔绝氧气或空气,(3)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解答本题.
【解答】解:A、山林发生火灾时砍掉或清理掉大火前面的树枝等可燃物,可以使可燃物与火源隔离,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故正确;
B、组织人力从山下运水到山上灭火,效率太低,故错误;
C、棉被是可燃物,不能盖住大火,会加大火势,故错误;
D、山林发生的重大火灾,一般制造隔离带,不用水灭火,故错误;
故选:A.
【点评】灭火的方法有:隔离法、窒息法、冷却法.要根据具体物质的性质来确定用什么方法进行灭火.
6.下列因素与可燃物燃烧的剧烈程度无关的是( )
A.可燃物本身是不是易燃 B.大气层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C.周围氧气的浓度 D.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
【专题】化学与生活.
【分析】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对燃烧影响 ( http: / / www.21cnjy.com )很小.而不同的物质,在相同条件下燃烧速度相差很大,如油很容易燃烧而木材却相对困难;周围空气的浓度对物质的燃烧有影响,如高原上空气稀薄,燃料燃烧较平原慢;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的大小,影响物质的燃烧,如煤点燃比柴草困难,速度也慢.
【解答】解:A.可燃物燃烧的剧烈程度主要取决于可燃物本身的性质,故A错误;
B.二氧化碳不能支持燃烧,故B正确;
C.氧气支持燃烧,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故C错误;
D.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大,燃烧越剧烈,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燃烧的影响因素,比较基础,侧重对基础知识的巩固,注意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
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可燃物遇到氧气不一定燃烧 B.缓慢氧化不一定能引起自燃
C.自燃不一定由缓慢氧化引起 D.剧烈燃烧不一定引起爆炸
【考点】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
【专题】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A.可燃物燃烧必须要满足与氧气接触和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B.由燃烧的条件分析判断;
C.根据自燃的概念进行分析判断;
D.爆炸的条件之一是在有限的空间内,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可燃物燃烧必须要满足与氧气接触和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故可燃物遇到氧气不一定燃烧,故A正确;
B.缓慢氧化放出热量,当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上时,才能引起自燃,故缓慢氧化不一定能引起自燃,故B正确;
C.缓慢氧化放出热量,使温度升高,当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时,会可燃物自行燃烧起来,故自燃是缓慢氧化引起的,故C错误;
D.爆炸发生的条件之一是在有限的空间内,故剧烈燃烧不一定会导致爆炸;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燃烧、缓慢氧化、自然和爆炸的概念,难度不大.充分理解缓慢氧化、自燃、燃烧和爆炸等方面的内容是解题的关键.
8.下列变化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
A.白磷自燃 B.硫磺燃烧 C.火药爆炸 D.铁丝燃烧
【考点】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
【专题】运用类比进行知识的迁移;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有些氧化反应进行的比较缓慢 ( http: / / www.21cnjy.com ),甚至不容易被察觉,这样的氧化反应称为缓慢氧化;缓慢氧化不发光,也达不到着火点.常见的缓慢氧化有:铁生锈、人的呼吸、食物的腐败等
【解答】A、白磷自燃是由缓慢氧化引起的自发燃烧,包含着缓慢氧化过程,故A正确;
B、硫磺燃烧是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不属于缓慢氧化,故B错;
C、火药爆炸属于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不属于缓慢氧化,故C错;
D、铁丝燃烧属于物质的燃烧,属于剧烈的氧化反应,故D错.
故选A.
【点评】本考点重点考查了缓慢氧化,燃烧、爆炸 ( http: / / www.21cnjy.com )、缓慢氧化和自燃在中考题中经常出现,要加强记忆它们的概念,相同点和不同点,本题本考点的基础性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9.在太空的国际空间站划燃火柴,火柴过一会儿会熄灭,原因是( )
A.氧气不够 B.空间站温度太低
C.在失重情况下,空气不流通 D.达不到着火点
【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
【专题】化学与能源.
【分析】物质燃烧的条件有三个,一是物质具有可燃性;二是可燃物应与氧气接触;三是可燃物的温度必须达到自身的着火点.
【解答】解:太空中由于处于失重状态,空气不流通,导致火柴周围的空气中氧气耗尽后缺乏氧气而熄灭.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燃烧的条件 ( http: / / www.21cnjy.com ),难度不大,注意物质燃烧的条件有三个,一是物质具有可燃性;二是可燃物应与氧气接触;三是可燃物的温度必须达到自身的着火点.
10.下列物质中允许旅客带上列车的是( )
A.酒精 B.白糖 C.橡胶水 D.白磷
【考点】易燃物和易爆物安全知识.
【专题】化学与生活.
【分析】从安全角度考虑,凡是易燃易爆物或不可控制的火种等均不能带上车,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酒精着火点低,是易燃品,不能允许带上客车,故选项错误.
B、白糖不是易燃易爆物,可以允许带上客车,故选项正确.
C、橡胶水是易爆品,易发生爆炸,不能允许带上客车,故选项错误.
D、白磷着火点低,容易自燃,是易燃品,不能允许带上客车,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安全问题无小事,了解常见的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二、填空题:
11.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
【专题】化学与能源;化学与生活.
【分析】根据燃烧的概念进行分析解答本题.
【解答】解: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叫燃烧.
故答案为:可燃物;氧气;发光、发热;氧化.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燃烧概念的理解,并应用于解题,属于基础性的考查.
12.灭火的原理:(1)清除或隔离可燃物、(2)隔绝氧气或空气、(3)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三个条件只需具备一个.
【考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专题】化学与能源.
【分析】根据灭火原理:清除或隔离可燃物,隔绝氧气或空气,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燃烧需要同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满足三个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温度要达到着火点,只要破坏燃烧三个条件中的任何一个条件即可达到灭火的目的,灭火的原理有清除或隔离可燃物,隔绝氧气或空气,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故答案为:(1)清除或隔离可燃物;(2)隔绝氧气或空气;(3)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灭火的原理(清除或隔离可燃物,隔绝氧气或空气,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3.灭火的原理有三种,下列灭火措施是利用了哪一种灭火原理?
(1)厨房油锅着火后用锅盖盖上.隔绝空气
(2)扑灭森林大火时设置隔离带.隔离可燃物;来源:.
(3)釜底抽薪.清除可燃物;
(4)扑灭油井大火时用炸药在大火上方爆炸.隔绝空气;
(5)消防队员用冷水浇灭燃着的可燃物.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6)将沙土铺洒在燃烧的化学药品上扑灭火焰.隔绝空气.
( http: / / www.21cnjy.com )
【考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专题】化学与能源.
【分析】依据燃烧须同时具备有可燃物、与 ( http: / / www.21cnjy.com )氧气相接触和温度达到着火点三个条件,因此只要消除燃烧三个条件中的任意一个均可达到灭火的目的.对照选项逐个筛选得出答案.
【解答】解:(1)烧菜时油锅着火迅速盖上锅盖,采用了隔绝氧气的方法;故填:隔绝氧气.
(2)森林隔离带可以隔绝可燃物,让大火无物可烧,达到灭火的目的;故填:隔离可燃物;
(3)釜底抽薪,属于清除可燃物灭火;故填:清除可燃物.
(4)扑灭油井大火可以用炸药在大火上方爆炸,其原理是炸药爆炸消耗氧气,使可燃物缺氧而熄灭.故填:隔绝空气;
(5)冷水能起到“使可燃物的温度低于着火点”而灭火的作用;故填: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6)向燃着的化学药品上洒沙土是隔绝空气;故填:隔绝空气.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了解生活中的灭火常识是解题的关键.
14.甲、乙、丙三个试管分别注入同体积不同温度的水,分别放入相同质量的白磷(着火点为40℃),如图所示:
问:(1)试管甲内白磷能否燃不能,其原因是没有达到着火点.
(2)试管乙内白磷能否燃烧不能,其原因是没有与氧气接触.
(3)试管丙内白磷能否燃烧能,其原因是与氧气接触,并达到着火点.
( http: / / www.21cnjy.com )
【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
【专题】实验性简答题.
【分析】根据燃烧的条件分析,燃烧的条件是:具有可燃物、与氧气接触、达到着火点.
【解答】解:根据物质燃烧的条件可知:
(1)甲中的白磷与氧气接触,但没有达到着火点,所以不能燃烧;
故答案为:不能;没有达到着火点.
(2)乙中的白磷虽然达到着火点,但没有与氧气接触,所以不能燃烧;
故答案为:不能;没有与氧气接触.
(3)丙中的白磷能够燃烧,是因为与氧气接触,并达到着火点.
故答案为:能;与氧气接触,并达到着火点.
【点评】物质燃烧的条件是中考中经常考查的问题之一,需要同学们能够重点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