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5单元定量研究化学反应》2015年单元测试卷(拔妙中学)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5单元定量研究化学反应》2015年单元测试卷(拔妙中学)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6-02-18 20:38: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5单元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2015年单元测试卷(拔妙中学)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32分)
1.在下列各项中,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
①原子的数目 ②分子的数目 ③元素的种类 ④物质的总质量⑤物质的种类 ⑥原子的种类.
A.①③④⑤ B.①③④⑥ C.①④⑥ D.①③⑤
2.关于质量守恒定律,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煤燃烧化为灰烬,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B.24克镁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0克氧化镁,实际消耗空气质量为16克
C.一切化学反应都遵从质量守恒定律
D.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有气体或固体生成的化学反应
3.化学方程式3Fe+2O2Fe3O4可读作( )
A.铁加氧气等于四氧化三铁
B.三个铁加两个氧气等于一个四氧化三铁
C.铁和氧气点燃后生成四氧化三铁
D.铁加氧气点燃等于四氧化三铁
4.某物质在纯氧中燃烧生成了氮气和水蒸气,该物质一定含有( )
A.氮元素和氧元素 B.氢元素和氧元素
C.氮元素和碳元素 D.氮元素和氢元素
5.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下表: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g) 4 1 42 10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20 6 31
反应后,甲的“待测”值应为( )
A.10 B.8 C.4 D.0
6.在化学反应X+2Y═Z中,3g X和足量Y充分反应后生成8g Z,则参加反应的Y的质量为( )
A.2.5 g B.3 g C.5 g D.6 g
7.下列各式中,正确表示铝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A.Al+H2SO4═AlSO4+H2↑ B.2Al+3H2SO4═Al2(SO4)3+3H2↑
C.Al+2H2SO4═Al(SO4)2+2H2↑ D.2Al+H2SO4═Al2SO4+H2↑
8.在2A+B═2C反应中,已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4,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0,则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A.16 g B.32 g C.16 D.32
9.下列说法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A.mg水受热变为mg的水蒸气
B.62g磷和80g的氧反应生成142g五氧化二磷
C.20g食盐溶于80g水得到100g的食盐水
D.拧开盛酒精的瓶盖一段时间后质量变小
10.NH4ClO4(高氯酸铵)可用作火箭推进剂,当它发生分解反应时,不能生成的物质是( )
A.CO2 B.Cl2 C.O2 D.N2
11.由化学方程式CxHyOz+5O2═4CO2+4H2O,可知x、y、z的值分别是( )
A.1、2、3 B.2、4、1 C.4、8、2 D.4、4、1
12.3.2g某有机物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了4.4gCO2和3.6g H2O,则该有机物中( )
A.一定含有C、H、O元素
B.只含有C、H元素,不含O元素
C.一定含有C、H元素,可能含O元素
D.一定含有C、O元素,可能含H元素
13.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g 4 6 111 4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15 0 84
A.该闭容器中发生的化学变化属于分解反应
B.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化学变化属于化合反应
C.该反应中A、B、C、D四种物质(参加反应或生成)的质量比为26:15:111:80
D.反应后密闭容器中待测A的质量为22 g
14.下列示意图形象地表示了A()与B()反应生成C()其反应前后分子及数目的变化,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A、B、C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
A.1:1:1 B.2:2:1 C.2:1:2 D.1:2:3
15.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不包括( )
A.哪些物质参加反应 B.通过什么条件反应
C.反应前后质量守恒 D.反应前各物质的颜色
16.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S+O2SO2↑ B.4Al+3O22Al2O3
C.P+O2PO2 D.Mg+O2MgO2
二.填空题:(共38分)
17.在4P+5O22P2O5的反应中,表示__________与__________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了__________;若从反应物、生成物的质量比来看表示:每__________份质量的磷跟__________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__________份质量的五氧化二磷.
18.如图是用来表示某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元素的原子,仔细观察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1)A物质属于__________(填“混合物”、“单质”或“化合物”).
(2)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
(3)若A、B、C为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写出符合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4)根据上述示意图,你能得到哪些化学变化的信息?(请写一条)__________.
19.阅读文字,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安全火柴的火柴头上主要含有氯酸钾、二氧化 ( http: / / www.21cnjy.com )锰、硫和玻璃粉等,火柴杆上涂有少量的石蜡,火柴盒两边的摩擦层是由红磷和玻璃粉调和而成的.火柴着火的主要过程是:
(l)火柴头在火柴盒上划动时,产生的热量使红磷燃烧;__________
(2)红磷燃烧放出的热量使氯酸钾分解;__________
(3)氯酸钾分解放出的氧气与硫在点燃条件下反应;__________
(4)硫与氧气反应放出的热量引燃石蜡,最终使火柴杆着火.__________.
20.硝酸可发生反应:4NHO32NO2↑+X+2H2O.据此回答:
(1)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__________反应.
(2)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推断的依据为__________.
(3)硝酸的保存应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
21.配平下列方程式
(1)__________CH4+__________O2__________CO2+__________H2O
(2)__________CO+__________Fe2O3__________Fe+__________CO2
(3)__________H2O2__________H2O+__________O2↑
22.下列化学方程式中分别有以下错误中的一种,请将相应序号填在题号后的括号内.
A.不符合反应客观事实 B.缺少反应条件
C.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D.缺少或用错“↑”或“↓”符号
①4Fe+3O22Fe2O3__________ ②C+O2CO2↑__________
③H2+O2H2O__________ ④2H2O═2H2↑+O2↑__________
⑤Mg+O2MgO2__________ ⑥2KMnO4═K2MnO4+MnO2+O2↑__________
⑦A1+O2A12O3__________ ⑧Fe+CuSO4═FeSO4+Cu↓__________.
三.实验题:(14分)
23.某同学在敞口容器中做了两个实验:一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氧化汞(HgO)受热分解生成汞(Hg)和氧气;二是铝粉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固体氧化铝.他准确称量了反应前后容器及所盛物质的质量,发现反应前后质量都发生了变化.请填空:
(1)铝粉燃烧生成氧化铝的质量比参加反应铝粉的质量__________(选填“大”“小”或“不变”).
(2)你认为这两个反应是否遵循质量守恒定律?__________(选填“是”或“否”)
24.如图,A、B、C三个实验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其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 ( http: / / www.21cnjy.com )
[提示:Na2CO3+2HCl═2NaCl+H2O+CO2↑ Fe+CuSO4═FeSO4+Cu].
25.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验证质量守恒定 ( http: / / www.21cnjy.com )律时,将锥形瓶倾斜,使稀盐酸和石灰石接触,待充分反应后,发现天平指针指向__________(b或a或0处),其原因:__________.若把塞子去掉,同样使稀盐酸与石灰石接触,指针又将指向__________.
( http: / / www.21cnjy.com )
四.计算题(16分)
26.实验室用锌跟足量的稀盐酸(HCl)反应,可以制得氯化锌和氢气.如果用32.5g的锌可制得氢气多少克?
27.某化学兴趣小组从野外 ( http: / / www.21cnjy.com )采集到石灰石样品24g,为测定其中碳酸钙的含量,他们将上述样品全部放入200g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且石灰石中的杂质不与酸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测得所得混合物质量为215.2g.,试计算:
(1)根据__________定律,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____g.
(2)石灰石中含碳酸钙的质量.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5单元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2015年单元测试卷(拔妙中学)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32分)
1.在下列各项中,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
①原子的数目 ②分子的数目 ③元素的种类 ④物质的总质量⑤物质的种类 ⑥原子的种类.
A.①③④⑤ B.①③④⑥ C.①④⑥ D.①③⑤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前 ( http: / / www.21cnjy.com )后有6个不变,即①物质的总质量不变②元素的种类不变③元素的质量不变④原子的种类不变⑤原子的数目不变⑥原子的质量不变.3个变,即①物质的种类②分子的种类③分子的个数.
【解答】解:根据化学反应的实质参加 ( http: / / www.21cnjy.com )反应的各物质的原子重新组合成其它物质的过程,在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质量没有变化,故物质质量不变,元素种类不变.而化学变化是产生新物质的变化,物质种类一定改变,分子个数可能改变.
故选B.
【点评】化学反应前后五个不变:元素种类、物质质量、原子种类、数目、质量;两个一定改变:物质种类、分子种类;一个不一定改变:分子个数.
2.关于质量守恒定律,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煤燃烧化为灰烬,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B.24克镁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0克氧化镁,实际消耗空气质量为16克
C.一切化学反应都遵从质量守恒定律
D.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有气体或固体生成的化学反应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A、煤燃烧化为灰烬,生成二氧化碳逸入空气;
B、24克镁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0克氧化镁,实际消耗氧气质量为16克;
C、一切化学反应都遵从质量守恒定律;
D、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一切化学反应.
【解答】解:
A、煤燃烧化为灰烬,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说法错误,应为生成二氧化碳逸入空气,而所有的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故A错误;
B、24克镁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0克氧化镁,实际消耗空气质量为16克,说法错误,应为“氧气的质量为16克”,故B错误;
C、一切化学反应都遵从质量守恒定律,说法正确,故C正确;
D、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有气体或固体生成的化学反应,说法错误,因为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一切化学反应,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是运用化学中的基本思想质量守恒思想,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3.化学方程式3Fe+2O2Fe3O4可读作( )
A.铁加氧气等于四氧化三铁
B.三个铁加两个氧气等于一个四氧化三铁
C.铁和氧气点燃后生成四氧化三铁
D.铁加氧气点燃等于四氧化三铁
【考点】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读法和含义.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读化学方程式时,“+”读作“和”,“═”读作“生成”,条件要读出,质量比、微观粒子个数比也可以读出.
【解答】解:A、“+”不能读作“加”,“═”不能读作“等于”,故A错误.
B、“+”不能读作“加”,“═”不能读作“等于”,故B错误.
C、铁和氧气点燃后生成四氧化三铁,故C正确
D、“+”不能读作“加”,“═”不能读作“等于”,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4.某物质在纯氧中燃烧生成了氮气和水蒸气,该物质一定含有( )
A.氮元素和氧元素 B.氢元素和氧元素
C.氮元素和碳元素 D.氮元素和氢元素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
【解答】解:
物质在纯氧中燃烧生成了氮气和水蒸气,说明该物质中一定含有氮元素和氢元素,氧元素是否含有无法确定.
故选D.
【点评】本题只能定性地分析物质的元素组成,没有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无法确定氧元素是否存在.
5.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下表: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g) 4 1 42 10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20 6 31
反应后,甲的“待测”值应为( )
A.10 B.8 C.4 D.0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物质质量守恒.
【分析】根据化学变化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反应前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质量和与反应后乙、丙、丁三种物质的质量和的差值,即“待测”的值.
【解答】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后甲的“待测”值=(4+1+42+10)﹣=0
故选D.
【点评】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种类没有改变、原子数目没有增减,因此,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6.在化学反应X+2Y═Z中,3g X和足量Y充分反应后生成8g Z,则参加反应的Y的质量为( )
A.2.5 g B.3 g C.5 g D.6 g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在化学反应中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
【解答】解:3gX和足量Y充分反应后生成8g Z,则参加反应的Y的质量为:8g﹣3g=5g.分析所给选项可以知道选项C是正确的.
故选C.
【点评】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及其 ( http: / / www.21cnjy.com )应用,学会利用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进行计算.
7.下列各式中,正确表示铝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A.Al+H2SO4═AlSO4+H2↑ B.2Al+3H2SO4═Al2(SO4)3+3H2↑
C.Al+2H2SO4═Al(SO4)2+2H2↑ D.2Al+H2SO4═Al2SO4+H2↑
【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根据铝在置换反应中显示+3价,然后依据方程式的书写原则进行分析.
【解答】解:铝和硫酸发生置换反应是常显示+3 ( http: / / www.21cnjy.com )价,通过分析只有2Al+3H2SO4═Al2(SO4)3+3H2↑中的铝才显示+3价,而其他的反应中铝都不显示+3价,故选B.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铝在反应中显示的化合价,然后结合显示的化合价进行分析解答.
8.在2A+B═2C反应中,已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4,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0,则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A.16 g B.32 g C.16 D.32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根据题意,在2A+B═2C反应中,已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4,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0,据此结合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在2A+B═2C反应中,已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4,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0,则设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x,
2A+B═2C
48 x 80
48+x=80 x=32.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1”,通常省略不写,故其相对分子质量为32,而不是32g.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9.下列说法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A.mg水受热变为mg的水蒸气
B.62g磷和80g的氧反应生成142g五氧化二磷
C.20g食盐溶于80g水得到100g的食盐水
D.拧开盛酒精的瓶盖一段时间后质量变小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质量守恒定律应用于化学变化,没有发生化学反应,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
【解答】解:A、mg水受热变为mg的水蒸气,为物理变化,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故A错误;
B、62g磷和80g的氧反应生成142g五氧化二磷,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故B正确;
C、20g食盐溶于80g水得到100g的食盐水,为物理变化,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故C错误;
D、拧开盛酒精的瓶盖一段时间后质量变小,酒精挥发,为物理变化,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及其应用范围;掌握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别方法.
10.NH4ClO4(高氯酸铵)可用作火箭推进剂,当它发生分解反应时,不能生成的物质是( )
A.CO2 B.Cl2 C.O2 D.N2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据此解答.
【解答】解:NH4ClO4中含有N、H、Cl、O四种元素,则生成的物质也含有这些元素;
A、CO2中含有碳元素,而NH4ClO4中不含有碳元素,故不可能生成二氧化碳,故A错误;
B、NH4ClO4中含有Cl元素,故可能生成氯气,故B正确;
C、NH4ClO4含有O元素,故可能生成氧气,故C正确;
D、NH4ClO4含有N元素,故可能生成氮气,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11.由化学方程式CxHyOz+5O2═4CO2+4H2O,可知x、y、z的值分别是( )
A.1、2、3 B.2、4、1 C.4、8、2 D.4、4、1
【考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反应物)的原子,重新组合而生成其他物质的过程.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据此答题.
【解答】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已知条件可得,x=4,y=4×2=8,z=2×4+4﹣2×5=2.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灵活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进行计算,并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能力.
12.3.2g某有机物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了4.4gCO2和3.6g H2O,则该有机物中( )
A.一定含有C、H、O元素
B.只含有C、H元素,不含O元素
C.一定含有C、H元素,可能含O元素
D.一定含有C、O元素,可能含H元素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
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
【解答】解:4.4g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为:4.4g××100%=1.2g;3.6g水中氢元素的质量为:3.6g××100%=0.4g;
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和水中的氢元素来自于该有机物,该有机物中氧元素的质量为:3.2g﹣1.2g﹣0.4g=1.6g,
因此该有机物中含有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
故选:A.
【点评】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判断化学计量数、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基础.
13.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g 4 6 111 4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15 0 84
A.该闭容器中发生的化学变化属于分解反应
B.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化学变化属于化合反应
C.该反应中A、B、C、D四种物质(参加反应或生成)的质量比为26:15:111:80
D.反应后密闭容器中待测A的质量为22 g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反应类型的判定.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本题可分析先B、C、D三种物质 ( http: / / www.21cnjy.com )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情况,确定是反应物还是生成物;然后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表中数据分析确定:A是反应物还是生成物,进而结合各选项的方说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 ( http: / / www.21cnjy.com )应前后B的质量增加了15g﹣6g=9g,故B是生成物,生成的B的质量为9g;同理可以确定C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C的质量为111g﹣0g=111g;D是生成物,生成的D的质量为84g﹣4g=80g;由质量守恒定律,A应是生成物,且生成的A的质量为111g﹣9g﹣80g=22g,故待测的数值为22g+4g=26g.
A、该反应的反应物为C,生成物是A、B、D,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B、该反应的反应物为C,生成物是A、B、D,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C、该反应中A、B、C、D四种物质(参加反应或生成)的质量比为22:9:111:80,故选项说法错误.
D、由质量守恒定律,A应是生成物,且生成的A的质量为111g﹣9g﹣80g=22g,故待测的数值为22g+4g=26g,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的是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分析表中数据,灵活运用质量守恒定律.
14.下列示意图形象地表示了A()与B()反应生成C()其反应前后分子及数目的变化,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A、B、C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
A.1:1:1 B.2:2:1 C.2:1:2 D.1:2:3
【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
【分析】根据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分子及 ( http: / / www.21cnjy.com )其数目的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反应前有2个A分子和2个B分子,反应后为1个B分子2个C分子,可判断反应前的2个B分子中有1个分子未参加反应只有1个B分子参加了该反应,反应前的2个A分子全部参加了该反应,反应后生成了2个C分子.
【解答】解:对比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 ( http: / / www.21cnjy.com )物分子及其数目的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后仍含有1个B分子,说明反应前的2个B分子中有1个分子未参加反应而只有1个B分子参加了该反应,反应前的2个A分子参加了该反应,反应后生成了2个C分子;因此,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A,B,C前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1:2;
故选C.
【点评】分子由原子构成,构成相同的分子为同种物质的分子,构成不同的分子为不同种物质的分子.
15.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不包括( )
A.哪些物质参加反应 B.通过什么条件反应
C.反应前后质量守恒 D.反应前各物质的颜色
【考点】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读法和含义.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从化学方程式获得的信息主要有: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各物质间质量的关系,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由化学方程式,等号左边的是反应物,能看出哪些物质参加反应,故选项错误.
B、由化学方程式,等号上方的是反应条件,能看出通过什么条件反应,故选项错误.
C、化学方程式书写的原则之一是遵守质量守恒定律,能看出反应前后质量守恒,故选项错误.
D、由化学方程式,不能看出反应前各物质的颜色,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化学方程式是最重要的化学用语之一,掌握化学方程式的含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6.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S+O2SO2↑ B.4Al+3O22Al2O3
C.P+O2PO2 D.Mg+O2MgO2
【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A、根据反应物中有气体进行分析;
B、根据方程式的书写原则进行分析;
C、根据理念和氧气生成五氧化二磷进行分析;
D、根据镁在化学反应中常显示+2价进行分析.
【解答】解:A、反应物中有气体,生成物中的气体就不用加气体符号,正确的方程式为:S+O2SO2,故A错误;
B、该反应应用原理正确,化学式符号客观规律,满足质量守恒定律,故B正确;
C、磷和氧气反应生成的是五氧化二磷,正确的方程式为:4P+5O22P2O5,故C错误;
D、镁在化学反应中常显示+2价,正确的方程式为:2Mg+O2MgO,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然后再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进行判断.
二.填空题:(共38分)
17.在4P+5O22P2O5的反应中,表示磷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了五氧化二磷;若从反应物、生成物的质量比来看表示:每124份质量的磷跟160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284份质量的五氧化二磷.
【考点】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读法和含义.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和质量守恒定律.
【解答】解:在4P+5O22P2O5的反应中,表示磷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了五氧化二磷;若从反应物、
生成物的质量比来看表示:由4P+5O22P2O5可知,
124 160 284
每124份质量的磷跟160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284份质量的五氧化二磷.
故填:磷;氧气;五氧化二磷;124;160;284.
【点评】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很丰富,特别是物质之间的+应该读作和、与,不能读作加,要注意理解.
18.如图是用来表示某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元素的原子,仔细观察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1)A物质属于单质(填“混合物”、“单质”或“化合物”).
(2)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
(3)若A、B、C为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写出符合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2+O22H2O.
(4)根据上述示意图,你能得到哪些化学变化的信息?(请写一条)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反应类型的判定;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开放性简答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
【分析】(1)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单质,即单质的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为化合物,即化合物的分子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为混合物,即混合物中含有多种分子;
(2)根据反应前后物质的特点,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单质反应,生成一种化合物,结合化学变化的分数标准,判断该反应的反应类型;
(3)根据微观图可发现反应是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种单质和另一种单质反应生成一种化合物,结合反应中分子的个数关系,推测符合该反应特点的反应,并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对比反应前后各种原子及分子的变化情况,总结反应前后分子、原子或元素的变化情况.
【解答】解:(1)物质A的分子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即物质A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为单质;
故答案为:单质;
(2)反应前A、B分子的构成不同,属于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同种单质的分子,即反应前有两种物质参加反应;反应后生成的两个分子构成完全相同,属于同一种物质的分子,即反应后生成了一种物质;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为化合反应;
故答案为:化合反应;
(3)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表示,一种单质的一个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子与另一种单质的二个分子发生反应生成一种化合物的两个分子;氢气在氧气中燃烧与该反应的特点相符合,氢气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水;
故答案为:2H2+O22H2O;
(4)对比反应前后的原子种类及个数,可发现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也可反映出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故答案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点评】化学变化的基本类型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四种:化合反应,A+B=C;分解反应,C=A+B;置换反应,A+BC=AC+B;复分解反应,AB+CD=AD+CB.
19.阅读文字,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安全火柴的火柴头上主要含有氯酸钾、二氧 ( http: / / www.21cnjy.com )化锰、硫和玻璃粉等,火柴杆上涂有少量的石蜡,火柴盒两边的摩擦层是由红磷和玻璃粉调和而成的.火柴着火的主要过程是:
(l)火柴头在火柴盒上划动时,产生的热量使红磷燃烧;4P+5O22P2O5
(2)红磷燃烧放出的热量使氯酸钾分解;2KClO32KCl+3O2↑
(3)氯酸钾分解放出的氧气与硫在点燃条件下反应;S+O2SO2
(4)硫与氧气反应放出的热量引燃石蜡,最终使火柴杆着火.C+O2CO2.
【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分析】(1)由题意可知,反应物为磷和氧气,生成物为五氧化二磷,反应条件为点燃,故可以书写化学方程式;
(2)由题意可知,反应物为氯酸钾,生成物为氯化钾和氧气,反应条件为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加热的条件;
(3)由题意可知,反应物为硫和氧气,生成物为二氧化硫,反应条件为点燃,故可以书写化学方程式;
(4)由题意可知,反应物为碳和氧气,生成物为二氧化碳,反应条件为点燃,故可以书写化学方程式.
【解答】解:(1)由题意知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故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22P2O5;
(2)由题意知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故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2KCl+3O2↑;
(3)由题意知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故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SO2;
(4)由题意知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故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O2.
故答为:(1)4P+5O22P2O5;
(2)2KClO32KCl+3O2↑;
(3)S+O2SO2;
(4)C+O2CO2
【点评】确定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并且掌握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方法和步骤;学会从题目中提取有效的信息.
20.硝酸可发生反应:4NHO32NO2↑+X+2H2O.据此回答:
(1)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分解反应.
(2)X的化学式为O2,推断的依据为质量守恒定律.
(3)硝酸的保存应注意避光、低温.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反应类型的判定.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1)反应类型有四个:化合反应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化学反应;化合反应是多变一;分解反应是一变多;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4HNO3═4NO2↑+X↑+2H2O是一变多,属于分解反应;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解答;
(3)硝酸的保存应注意:低温、避光保存.
【解答】解:
(1)根据4HNO3═4NO2↑+X↑+2H2O是“一变多”,属于分解反应;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4HNO3═4NO2↑+X↑+2H2O,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原子的数目,原子的质量都不变,
反应前有氢原子4个,氮原子4个,氧原子12个,反应后有氮原子4个,氢原子4个,氧原子10个,因此X含有两个氧原子是氧气;
(3)硝酸见光和受热易分解,因此应注意:低温、避光保存;故答案为:避光;低温
故答案为:
(1)分解;
(2)O2;质量守恒定律;
(3)避光,低温.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基本反应类型的判断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质量守恒定律,要牢记四个基本反应类型的概念,并会理解应用.本考点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21.配平下列方程式
(1)1CH4+2O21CO2+2H2O
(2)3CO+1Fe2O32Fe+3CO2
(3)2H2O22H2O+1O2↑
【考点】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专题】元素质量守恒;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各原子的数 ( http: / / www.21cnjy.com )目不变,选择相应的配平方法(最小公倍数法、定一法等)进行配平即可;配平时要注意化学计量数必须加在化学式的前面,配平过程中不能改变化学式中的下标;配平后化学计量数必须为整数.
【解答】解:(1)本题可利用“定一法”进行配平,把CH4的化学计量数定为1,则O2、H2O、CO2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2、1、2.
(2)本题可从得失氧的角度配平,一个 ( http: / / www.21cnjy.com )CO分子反应中得到一个氧原子变为二氧化碳分子,由于一个Fe2O3分子中氧原子的数目为3个,所以CO与CO2前面的化学计量数都为3,最后配平其它元素的原子,Fe2O3、Fe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1、2.
(3)本题可利用“定一法”进行配平,把H2O2的化学计量数定为1,则H2O、O2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1、,同时扩大2倍,则H2O2、H2O、O2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2、2、1.
故答案为:(1)1、2、1、2;(2)3、1、2、3;(3)2、2、1.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配平时化学计量数 ( http: / / www.21cnjy.com )必须加在化学式的前面,配平过程中不能改变化学式中的下标;配平后化学计量数必须为整数,配平过程中若出现分数,必须把分数去分母转化为整数.
22.下列化学方程式中分别有以下错误中的一种,请将相应序号填在题号后的括号内.
A.不符合反应客观事实 B.缺少反应条件
C.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D.缺少或用错“↑”或“↓”符号
①4Fe+3O22Fe2O3A ②C+O2CO2↑D
③H2+O2H2OC ④2H2O═2H2↑+O2↑B
⑤Mg+O2MgO2A ⑥2KMnO4═K2MnO4+MnO2+O2↑B
⑦A1+O2A12O3C ⑧Fe+CuSO4═FeSO4+Cu↓D.
【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和↓的标注是否正确.
【解答】解:①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3Fe+2O2Fe3O4.
②反应物中氧气是气体,二氧化碳后面不需要标注↑.
③该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
④该化学方程式缺少反应条件通电.
⑤该化学方程式氧化镁的化学式书写错误,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2Mg+O22MgO.
⑥该化学方程式缺少反应条件加热.
⑦该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4A1+3O22A12O3.
⑧反应物中铁是固体,铜的后面不需要标注↓.
故答案为:①A;②D;③C;④B;⑤A;⑥B;⑦C;⑧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根据反应原 ( http: / / www.21cnjy.com )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能力,化学方程式书写经常出现的错误有不符合客观事实、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不写条件、不标符号等.
三.实验题:(14分)
23.某同学在敞口容器中做了两个实 ( http: / / www.21cnjy.com )验:一是氧化汞(HgO)受热分解生成汞(Hg)和氧气;二是铝粉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固体氧化铝.他准确称量了反应前后容器及所盛物质的质量,发现反应前后质量都发生了变化.请填空:
(1)铝粉燃烧生成氧化铝的质量比参加反应铝粉的质量大(选填“大”“小”或“不变”).
(2)你认为这两个反应是否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是(选填“是”或“否”)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是:参加化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铝粉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铝,氧化铝的质量大于铝的质量;化学变化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解答】解:(1)铝粉在氧气中燃烧生成 ( http: / / www.21cnjy.com )氧化铝,参加反应的铝粉的质量和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之和等于生成的氧化铝的质量,因此氧化铝的质量大于铝的质量;故答案为:大.
(2)化学变化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故答案为:是.
【点评】本考点是有关质量守恒 ( http: / / www.21cnjy.com )定律的实验探究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考题在中考中经常出现,要注意药品的选择和装置的选择、反应容器的严密性等.
24.如图,A、B、C三个实验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其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B,理由是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散逸到空气中去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
[提示:Na2CO3+2HCl═2NaCl+H2O+CO2↑ Fe+CuSO4═FeSO4+Cu].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做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实验时所选用的装置应该考虑到:①如果反应物中有气体参加反应,或生成物中有气体生成,应该选用密闭装置.②如果反应物中没有气体参加生成物中也没有气体生成,装置可不考虑密闭.
【解答】解:用图A中的装置进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能达到目的,原因在于装置是密封的.
图B不能达到目的,因为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散逸到空气中去了.
图C也能达到目的,因为生成物和反应物中都没有气体产生.
故填:B,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散逸到空气中去了.
【点评】在做这种类型题目时,要求学生要注意总结规律,这样学习化学,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5.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验证质量守恒定 ( http: / / www.21cnjy.com )律时,将锥形瓶倾斜,使稀盐酸和石灰石接触,待充分反应后,发现天平指针指向b(b或a或0处),其原因:左面受空气浮力的影响.若把塞子去掉,同样使稀盐酸与石灰石接触,指针又将指向b.
( http: / / www.21cnjy.com )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结合物理知识,从气球膨胀会产生一定的浮力的角度分析,会造成左侧质量减小,使天平的指针向右偏转.
【解答】解:该反应中大理石和盐酸反应生成了二 ( http: / / www.21cnjy.com )氧化碳气体,生成的气体使气球膨胀,膨胀的气球会产生一定的浮力,造成左侧质量减小,指针向右偏转;若把塞子去掉,同样使稀盐酸与石灰石接触,使产生的二氧化碳逸出,造成左侧质量减小,指针向右偏转;故答案为:b;左面受空气浮力的影响;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对实验产生的各种情况的综合分析,结合物理知识,难度不大,开放性强,要求同学们思维开放,综合运用所学知识.
四.计算题(16分)
26.实验室用锌跟足量的稀盐酸(HCl)反应,可以制得氯化锌和氢气.如果用32.5g的锌可制得氢气多少克?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专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分析】由锌的质量根据锌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计算出生成氢气的质量.
【解答】解:设氢气的质量为x.
Zn+2HCl═ZnCl2+H2↑
65 2
32.5g x
=,
x=1g
答:可制得1g氢气.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难度较小.
27.某化学兴趣小组从野外采集到石灰石样品2 ( http: / / www.21cnjy.com )4g,为测定其中碳酸钙的含量,他们将上述样品全部放入200g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且石灰石中的杂质不与酸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测得所得混合物质量为215.2g.,试计算: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8.8g.
(2)石灰石中含碳酸钙的质量.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压轴实验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物质质量守恒.
【分析】(1)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过程中物质总质量不变,因此物质减少的质量就是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2)由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根据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计算出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
【解答】解:(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24g+200g﹣215.2g=8.8g
(2)解:设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x 8.8g
,x=20g
答:(1)质量守恒,8.8.
(2)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20g.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难度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