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9 古诗三首 《暮江吟》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9 古诗三首 《暮江吟》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0-09 14:39: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暮江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暮、瑟”2个生字,正确书写“暮、吟”2个字。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全诗。
2.运用跨学科教学,借助注释、插图、美术和科学的学科知识展开想象说清楚本诗描绘的景象,梳理诗人观察景物的方法。(重点)
3.借助背景资料,感受诗人轻松愉悦的心情。(难点)
教学过程
活动一:知单元主题,设观察情境
1.单元主题导入:本周同学们的学习任务是做自然观察员,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事物,书写观察笔记。今天我们跟着诗人白居易一起共赏秋天的江景,学习诗人观察自然的秘密。(相机板书课题)
2.板书课题:指导书写“暮”(字源识字法理解字义,注意撇捺舒展)“吟”(举例《游子吟》理解字义,注意右边部件是“今”),小结诗题的意思,了解观察的时间、地点。
活动二:跨学科助学,想象说画面
(一)初读古诗,观察所知
1.出示古诗,自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指名读、师范读等方式,指导学生读正确流利、读好停顿、押韵。老师根据学情相机正音。
3.学生根据注释、插图自主学习本诗,同桌交流,了解大概诗意。
(二)想象画面,赏析“铺”字
1.根据诗句选图画
根据老师出示的两幅图,选最适合前两句诗意境的图,并说一说原因。顺势理解“一道、残阳”的意思,相机让学生结合画面、联系生活经验说说傍晚的江景,感受夕阳西沉、晚霞映江的美景。
2.相机品析“铺”字,对比“照、射”字,联系学过的知识与生活实际,感受诗人的准确用词“铺”的柔和宏大、细致入微地观察。
(三)跨学科解诗意,想象读出画面
1.借助跨学科知识理解诗歌情境。课件出示江水反射阳光现象图片,通过自然科学理解“半江瑟瑟半江红”的原理,展开想象,借助评价表说一说前两句诗描写的画面。
2.顺势指导读出画面美,可比赛读,小组PK朗读,男女合作朗读。(板书:准确、细致,板画图1、晚霞映江、夕阳西沉
活动三:感受诗人情感、拓学同类古诗
(一)对比品析,学习描写
1.学生说说自己构想后两诗句的图画,细细品味弯月初升、露珠晶莹的画面。试着创作“露似( )月似( )。”与原句比较,体会比喻的精妙,共鸣作者的情感。了解“弓”是古代男子英勇的象征,弓乃心爱之物。理解初三夜月亮为“弓”型、“露珠”如“珍珠”般美丽,体会诗人的生动描写,以及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喜爱之情。
2.视频了解露珠形成的自然科学(露珠清晨才形成),发现诗人从黄昏到清晨持续观察的秘密。
(二)梳理观察所得,迁移运用说画面
1.借助诗人创作背景,了解诗人持续观察的原因,感受诗人愉悦的心情,再次说出诗人眼前的画面,出示评价表。(板书:生动,持续观察,板画图2、弯月初升、露珠晶莹)
2.有感情地背诵本诗,比赛背、师生合作吟诵(手势舞配乐展示环节),总结梳理本诗中的观察方法。
3.拓展延伸《望洞庭》,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边读边想象说出洞庭湖秋夜美丽的画面。
课后延伸:
1.基础型作业:抄写,背诵《暮江吟》。
2.拓展型作业:用诗人的观察秘诀简要记录生活中“月亮”变化笔记(为习作打基础)。
3.跨学科延伸作业:诗配画《暮江吟》。
板书:
教学反思
1.在本节课的执教过程中我觉得“铺”字的赏析、诗意美景的想象及单元语文要素“观察秘法”三处重点环节把握得特别好,跨学科的助力让课堂画龙点睛,整节课学生积极思考、课堂效果显著,得到大家的表扬。
2.个人觉得还有两处地方不太顺畅,有改善的空间。
(1)课堂反馈“学生虽知道诗人的创作背景,知晓‘可怜’是可爱的意思,但没有读出诗中愉悦情感”,视频号直播中恩师和昌萍师姐又给我指出了问题,原因在于我没有很好地引导学生读出来情感且老师范读缺失,恩师点拨后我的思路更清晰了。
(2)在恩师和师姐的指导下,我进行了反思,课堂引导学生的环节老师该怎样做。能做到以生为本,顺学而导还需修炼。比如“半江瑟瑟半江红”中的阳光照到江面的反射现象,我只是简单地读了读科普小贴士一带而过。后来细细想来:“一道残阳”的柔和阳光铺洒在水面上,是由于反射的自然科学现象,才使得半个江面都是红色的,这样的引导才能让自然科学的反射现象与理解诗意的巧妙地融合,更能够感受诗人的细致观察与精准用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