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0张PPT)
语 法
一、词类
实词:有实际意义的词
实词:名、动、形、数、量、代;
虚词:介、助、拟、叹、副、连。
1.名词: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
人:司机
事物:汽车;理由
时间:周末
方位:上、下、左、右、前、后、中、东、西、南、北
2.动词:陈述人或事物的动作、情况、变化的词
表动作、行为:跑、写
表存在、变化:有、减少
表心理活动:喜欢、爱、恨
表使令:让、请、禁止
能愿动词:表示可能、应该、必要、意愿
表可能:能、能够、会、可、可以
表应该:应、应该、该、应当
表必要:要、必须、得
表意愿:愿、愿意、肯、敢
这些能愿动词常常用在一般的动词前面,如“得去、能够做、可以考虑、愿意学习、应该说明、可能发展”。
趋向动词:
如“来、去、进、出、上来、上去、下来、下去、过来、过去、起”,
它们往往用在一般动词后面表示趋向,
如"跳起来、走下去、抬上来、跑过去"。
判断动词:是
中国首都是北京。(同一关系)
她是左撇子。(表特征)
老师说的话是对的。(说明关系)
3.形容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形状、性质,或者动作、行为、变化的状态的词。
表性质:简单、小
表状态:缓慢、兴奋
4.数词:表示数目多少和次序先后的词
基数:一、二、三
三分之二
一点二
序数:第一,第二
5.量词:表示计算单位的词
1)表示人或事物的单位
个体量词:个、张、只、支、本、台、架、辆、颗、株、头、间、把、扇
度衡量词:寸、尺、丈、斤、两、吨、升、斗、加仑、伏特、欧姆、立方米
2)表示动作行为的单位
动量词:次、下、回、趟、场
6.代词:能代替各类实词的词
代替、指示或表示疑问的作用,
人称代词:你、我、他
指示代词:这、那、这样
疑问代词:谁、什么、哪里、为什么、怎么
7.副词:起修饰或限制动词或形容词作用、表程度或范围的词
“很、颇、极、十分、就、都、马上、立刻、曾经、居然、重新、不断”
他没有去;他没有钱
净水;屋里净是萝卜
8.介词:介绍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给后面的动词、形容词,以表示方向、对象、处所、时间等的词
介词总是同其他的词组合在一起,构成介词短语。
如“把、从、向、朝、为、为了、往、于、比、被、在、对、以、通过、随着、作为”。
妈妈朝我点了点头。
我们在操场上打球。
9.连词:词、词组或句子之间起连结作用的词汇
连词可以连接词、短语、句子乃至段落。如“和、及、或者、或、又、既”。
小明和小文都是学生。
关联词语可以看成是连词,如"因为……所以、不但……而且、虽然……但是"。
只有永不放弃,才能获得成功。
10.助词:独立性最差、意义最不实在的一种特殊虚词
附加在词、短语、句子上起辅助作用的词。
助词可以分为三类
一类是结构助词,它们是“的、地、得、所”;
一类是动态助词,它们是"着、了、过";
一类是语气助词,如"啊、吗、呢、吧、呐、呀、了、么、哇"。
11.叹词:表示强烈感情以及应答、招呼的词,即感叹词
如: 喂、哟、嗨、哼、哦、哎呀
叹词总是独立成句
12.拟声词:就是模拟声音的词。
如"呜、汪汪、轰隆、咯咯、沙沙沙、呼啦啦"
找出词性完全相同的一组( )
A.宝贵 光荣 骄傲 战友
B.制造 报答 提高 寻求
C.角色 语文 经常 兴趣
D.非常 偶尔 清楚 风景
二、短语
联合短语(并列短语)
词和词之间没有轻重主次之分,彼此地位平等。
1)名+名
文化教育 桃花杏花
2)动+动
调查研究 唱歌跳舞
3)形+形
光辉灿烂 庄严肃穆
整齐清洁 酸甜苦辣
4)代+代
我和你 这样那样
5)数量+数量
四面八方 千秋万代 半斤八两
偏正短语
正:是中心语
偏:是修饰限制中心语的词
中心语是名词:
(中国)工人 (钢铁)工人 (三个)工人
(长长)的桌子 (高高)的个子
中心语是动词或形容词:
[慢慢儿]看 [认真]看 [正在]看 [不]看
[很]干净 [不]干净
动宾短语
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是行为动作,后一部分是受动作支配的
回答前一部分”什么”,前后两部分是支配关系,前一部分为动语,后一部分为宾语。
如:盖房子 坐火车 抽烟 看书
动补短语:以动词为中心语,后面一个词补充动词的程度
洗衣服(动宾)--洗〈干净〉
如:摆整齐 坐端正 洗破了
主谓短语
由主语和谓语两部分构成,两部分的关系是被陈述和陈述的关系。
如:他说 你写 我做 (名+动)
科技发达 国家富强 (名+形)
短语结构类型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我的老师 人类的语言 济南的冬天
B.竞选州长 记一辆纺车 纪念白求恩
C.蚊子和狮子 怀疑与学习 想和做
D.范进中举 曹刿论战 最后一课
介词短语
由介词附着在别的词语的前面构成,在句子里常做定、状、补语。如:
把他请来 被大家选为班长
比小张跑得快 跟你没关系
跳在马背上 写在黑板上
对语法的兴趣 关于这个问题的解决办法
其他:
“的”字短语
由结构助词“的”附着在别的词语后面构成,其句法作用相当于名词。
如:他的 小李的 吃的 穿的 用的 红的 白的
捡破烂儿的 抱小孩儿的 坐第一排的 在公交车上的
“所”字短语
由助词“所”附着在别的词语前面构成,其句法作用相当于名词。
如:所见 所闻 所发明 所创造 所思 所想
三、单句
句子分析
一般可从两个角度分析:
一是按照句子的语气可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称为句类;
二是按照句子的结构可分为:单句、复句,称为句型。
单句是由词或短语构成,表示相对完整的意思的语言使用单位 (句子成分只有一套)
句子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句子分析符号:
主语:= 谓语:- 宾语:~~~
定语:() 状语:[] 补语:〈〉
单句六种语法成分简析表
主语:它是谓语陈述的对象,表明谓语说的是“谁”或者“什么”。
谓语:谓语它对主语加以陈述,表示主语“怎么样”或者“是什么”
宾语:它在充当谓语的动词后边,表示动作涉及的人或者事物
定语:它修饰或者限制充当主语或宾语的名词,指出其属性、形状、数量等
状语:它修饰充当谓语的动词或者形容词,表示动作变化发生的情况、方式、时间、处所等,或表示性状的程度等
补语:它在充当谓语的动词或形容词的后边,表示行为的结果或行为的数量,表示性状的程度等。
(定)主 [状] 谓 (定)宾 <补>
1、小猫吃鱼。
2、小猫爱吃鱼。
3、我家楼上的小猫特别爱吃鱼。
4、我家楼上的小猫吃饱了。
5、幸福就是猫吃鱼,狗吃肉,奥特曼打小怪兽 。
6、我觉得:幸福就是猫吃鱼,狗吃肉,奥特曼打小怪兽 。
①伟大的祖国昂首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②辛勤耕耘的农民,对土地怀着强烈的感情。
主语:①祖国②农民
谓语: ①挺立②怀着
宾语:②感情
定语:①伟大②辛勤耕耘,强烈
状语:①昂首②对土地
补语:①于世界民族之林
划分句子的口诀:
(1)句子成分要划对, (2)纵观全局找主谓。
(3)主前定状谓后补, (4)谓前只有状地位。
(5)“的”定“地”状“得”后补,(6)宾语只受谓支配。
1.鲁班是我国古代春秋时期一位著名的建筑工匠。
2.那个时候的社会生产力还十分落后。
3.鲁班接受了一项大的建筑工程任务。
4.鲁班从中得到启发。
█辨析病句 选择题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成份残缺
前后矛盾
重复赘余
表意不明歧义
六大类型
41
辨识语病的方法
1、语感质疑法:这是从感性直觉上来察觉语句的毛病。根据平时对规范通顺的句子或者不通顺、有语病的句子的语感,在读句的过程中,按习惯说法是否感觉别扭。
2、语法分析法(主干枝叶梳理法):先将句子紧缩出主干,看句子主干是否残缺或主谓宾搭配是否得当;再查枝叶,看句子成分是否搭配得当。
3、逻辑分析法:有的句子在语法结构上检查不出毛病,就得看句子有没有犯不合逻辑的毛病而造成不合情理的句子。
42
嘿!这病句很简单
43
修改病句的方法
修改病句的方法:
增——增加字词
删——删去多余字词
调——调整字词顺序
换——更换字词
修改病句的原则:
精改少改,保持原意。
44
解 题 策 略:
1、凭语感:凡是读起来别扭,听起来含糊
的,就有可能有语病。
2、审读法:通过审慎地阅读,去发现句子
中的毛病。
3、简缩法:将结构复杂的句子按提取主干
的方法简化后进行检查。
(理枝叶、查主干、合逻辑)
45
误用介词或动词“使”,导致主语残缺。
例:由于进步思想的影响,使他形成了初步的民主主义思想。
对于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极大关注。
缺宾语。
例:国家、社会、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
蒙古地处蒙古高原北部,是个以畜牧业为主的。
删去“由于”,让“进步思想的影响”做主语;
删去“使”,让“他”做主语。
删去“对于”,让“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做主语。
动语“保障”后无宾语,应在句末添加“的权利”。
动语“是”后无宾语,应在句末添加“国家”。
46
一、成份残缺(1)
一、成份残缺(2)
1、从大量的事实中告诉我们:环境灾难是没有国界的。
缺主语:“从……中”掩盖了主语 “事实”
2、刘老师把这次团队活动的具体详情都告诉了大家。
赘余:“具体”与 “详”重复
3、新世纪里,我们有决心把自己的祖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
缺宾语:没有与“成为” 呼应的宾语
的国家。
47
4、经过几个月的培训,使我掌握了使用多媒体的技术。
缺主语:删“经过”,“培训”成主语;或删“使”,“我”成主语
5、中国人民正在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
缺谓语:“为建设……强国”是介宾短语作状语,此句缺谓语。
而奋斗。
48
一、成份残缺(3)
缺少主语:
原因:由于乱用介词而导致
在这篇文章里,热情地歌颂了新风尚。
例句:
通过这件事,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
49
语序指句中各个成分的排列次序,也指组成复句的各个分句的排列次序。
例:
法国一位外宾在长城上丢失了570元人民币。
今天是艺术节,到处校园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他的成绩不仅在全校拔尖,而且在班里也名列前茅。
“外宾”前的两个定语排列次序不当。应改为“一位法国外宾”。
“到处”是“充满”的状语,应改为“校园里到处”。
分句的排列次序不当,颠倒了递进关系,不合事理。应改为:“他的学习成绩不仅在班里拔尖,而且在全校也名列前茅。”
50
二、语序不当(1)
二、语序不当(2)
1、通过检查,大家讨论、解决、发现了课外活动中的一些问题。
应先“发现”,再“讨论”,最后才“解决”
3、我们班的同学将来都希望成为一个有作为的人。
应改为“都希望将来成为”
2、各种新发现的流行病,使我们改正并认识了自己不良的卫生习惯。
逻辑上应是先“认识”,再“改正”
发现、讨论、解决了
都希望将来
改正并认识
51
句子成分的搭配,包括主语与谓语或谓语中心语的搭配、动词与宾语或宾语中心语的搭配、定语和状语与中心语的搭配等。
例:
他的无畏精神时刻浮现在我的眼前。
夏天的渠江畔是避暑纳凉的好季节。
临近期末,同学们的学习态度有了明显的提高。
(主谓搭配不当,“精神”与“浮现”不搭配。)
(“渠江畔”与“季节”不搭配,将“季节”改为“地方”。)
(学习态度不能用提高,可改成“好转”或“改进”。)
52
三、搭配不当(1)
党和国家决定加快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自己有双聪明能干的手,什么都能造出来。
我们严肃地研究了职工们的建议,又虚心地征求了专家们的意见。
动宾搭配不当。动词“加快”与宾语“规模”不搭配。
(定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去掉“聪明”)
状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把“严肃”改为“认真”或“谨慎”。
53
三、搭配不当(2)
三、搭配不当(3)
1、他那崇高的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品质”是抽象的,不能讲“浮现”
2、我们一些足球运动员的技术水平没有多大改善。
运动水平不能讲“改善”
3、临近毕业,同学们的学习态度有了明显的提高。
学习态度不能讲提高,可改成“端正”或“改进”
形象
提高
改进
54
他无时无刻不忘为他人着想。
上次从你那借来的讲义,正在进行打印,上课前可以发到学生手中。
司马迁以毕生精力完成了《史记》的编写。
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的当务之急。
“无时无刻不”等于“时时刻刻都”,再与“忘”搭配,意思刚好相反。
“打印”包含“进行”,所以去掉“进行”
去掉“的编写”
55
四、重复赘余(1)
在一个句子里,用不同的词语来重复表达同一个意思,或用了一些可有可无的词语,显得很啰嗦。
“当务之急”的意思是眼下最重要的,所以去掉“当前”
雪莲牌衬衫,无论在款式上、质量上,还是在包装上,都可以堪称全国一流。
不知不觉就走了十里路左右的距离
我这次没考好在原因,是因为我没有按老师的要求仔细审题。
去掉“可以”
去掉“的距离”
去掉“的原因”或“因为”
56
四、重复赘余(2)
所谓前后矛盾,是指句子前后不一致、自相矛盾、关系颠倒等。
例:
过了一会,汽车突然渐渐地放慢了速度。
由于生产很快搞上去了,大家的积极性也就大大提高了。
中国长城是世界上没有的奇迹。
“突然”和“渐渐地”两个副词,自相矛盾。应删去其中一个。
两个分句的因果关系颠倒。
既然世界没有,中国又怎么会有呢。“没有”改为“仅有”。
57
五、前后矛盾(1)
睡眠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可当风。
为了避免今后不发生类似的事故,我们应尽快健全安全制度。
能否努力学习,是我们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
有没有坚定的意志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忌”就是“不能”,后三句中的“不”应该去掉。
“避免”“不发生”就是“发生”,意思完全相反,应去掉“不”。
(“成功”之前应加“能否”)
去掉“能否”,或在“取得”前加“能不能”。
58
五、前后矛盾(2)
六、表意不明(1)
1、明天就要上新课了,我得赶快回去准备一下。
是“老师”准备,还是“学生”准备?
2、经过这次有趣的实验,我爱上生物了。
是爱上生物课程,还是爱上大自然的生物?
3、大家对护林员揭发林业局带头偷运木料的问题,普遍感到非常气愤。
是对护林员揭发感到气愤,还是对林业局偷运木料感到气愤?
59
六、表意不明(2)
4、北京图书馆收藏着著名学者章太炎的书。
章太炎的书,可指章太炎所著的书,也可指章太炎所收藏的书。
5、开刀的是他的父亲。
“开刀的”可是医生,也可指病人 。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