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5张PPT)
使
至
塞
上
王维
学习目标
1. 了解诗歌背景:学生应了解《使至塞上》的写作背景,包括王维的生平经历、创作此诗时的历史背景等,这有助于他们更深入地理解诗歌的内涵。
2. 掌握诗歌内容:学生应能够准确诵读并背诵《使至塞上》全诗,掌握其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式结构,理解诗歌的基本意思。
3. 赏析诗歌艺术:学生应学会赏析诗歌中的艺术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以及诗歌的韵律、节奏和意境等美学特征。
走进诗人
壹
CONTENTS
目录
疏通诗意
贰
赏诗句悟感情
叁
总结拓展
肆
壹
走进作者
新课导入
广袤无垠的沙漠,远处是连绵不绝的山脉,一轮红日缓缓升起,照亮了整个天际,在这样的景象中,一位诗人独自骑马前行,他的心中充满了对边疆的向往和对未来的期待。他是谁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唐代诗人王维所写的《使至塞上》,一起感受诗人在边塞的所见所感。
走进作者
王维(701-761)字摩诘,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人、边塞诗代表诗人。人称“诗佛”,因曾任尚书右丞等官职,世称王右丞。著有《王右丞集》《王摩诘文集》等。王维是个多才多艺并有较高艺术修养的作家,他能诗能画,精通音乐。他的诗歌呈现丰富多彩的艺术特色,尤其是创作的山水田园诗对后世影响深远,其诗和画被苏轼评价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使至塞上》是一首边塞诗。
写作背景
公元737年(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春,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在青涤西大破吐蕃军。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奉使凉州,出塞宣慰,察访军情,并任河西节度使判官,其实是王维被排挤出朝廷。《使至塞上》就是作于此次出塞途中,即写出塞时沿途景色。察访军情。
文体常识
题材:
体裁:
边塞诗
五言律诗
律诗:四联 八句
首联 颔联 颈联 尾联
对仗 对仗
起 承 转 合
知识链接
唐 诗
基本形式六种:
五言古体诗、七言古体诗、五言绝句、
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
派别:
山水田园诗派、边塞诗派、羁旅思乡诗派
浪漫诗派、现实诗派……
贰
疏通诗意
朗读诗歌
使至塞上
王 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字音字形
塞 ( sài ) 上 ( shàng )
征 ( zhēng ) 蓬 ( péng )
归 ( guī ) 雁 ( yàn )
大 ( dà ) 漠 ( mò )
萧 ( xiāo ) 关 ( guān )
燕 ( yān ) 然 ( rán )
词句注释
⑴使至塞上:奉命出使边塞。使:出使。
⑵单车:一辆车,车辆少,这里形容轻车简从。问边:到边塞去看望,指慰问守卫边疆的官兵。
⑶属国:有几种解释:一指少数民族附属于汉族朝廷而存其国号者。
汉、唐两朝均有一些属国。二指官名,秦汉时有一种官职名为典属国,
苏武归汉后即授典属国官职。属国,即典属国的简称,汉代称负责外交事物的官员为典属国,唐人有时以“属国”代称出使边陲的使臣,这里诗人用来指自己使者的身份。
词句注释
⑷征蓬:随风远飞的枯蓬,此处为诗人自喻。
⑸归雁:雁是候鸟,春天北飞,秋天南行,这里是指大雁北飞。胡天:胡人的领地。这里是指唐军占领的北方。
⑹大漠:大沙漠,此处大约是指凉州之北的沙漠。孤烟:赵殿成注有二解:一云古代边防报警时燃狼粪,“其烟直而聚,虽风吹之不散”。二云塞外多旋风,“袅烟沙而直上”。
疏通诗意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译文:(我)轻车简从,赴边关慰问守军,路途遥远,要到西北边塞的居延。
单车:一辆车,表明此次出使随从不多。
问边:慰问边关守军。
属国:典属国的简称。汉代称负责少数民族事务的官员为典属国,诗人在这里借指自己出使边塞的使者身份。
居延:地名,在今甘肃张掖北。这里泛指辽远的边塞地区。
疏通诗意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译文:像飘飞的蓬草越过边塞,如北飞的归雁,飞入胡人居住的地方。
征蓬:飘飞的蓬草,古诗中常用来比喻远行之人。
塞:边界上的险要地方。
胡:古代泛称北方和西方的民族。
疏通诗意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译文:在浩瀚无际的沙漠中,一缕青烟孤然直上,黄河边上的落日,此时正圆。
孤烟:指烽烟。据说古代边关烽火多燃狼粪,因其烟轻直且不易为风吹散。
长河:指黄河。
疏通诗意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译文:在萧关遇上骑马的侦察兵,(说到)前线统帅正在燕然(打仗)。
萧关:古关名,故址在今宁夏固原东南。
候骑:负责侦察、巡逻的骑兵。
都护:官名,汉代始置,唐代边疆设有大都护府,其长官称大都护,这里指前线统帅。
燕然:燕然山,这里代指边防前线。
叁
赏诗句悟感情
赏诗句悟感情
1. 这首诗的首联交代了哪些内容?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目的。
地点。
随从少,仪节规格不高,微露出失意情绪。
首联点题,交代地点及事由。
写诗人轻车简从慰问边塞将士。表现关塞迢迢,山高路远,烘托孤寂的心情。
随风而去的“征蓬”和进入胡天的“归雁”,正是远赴边塞的诗人自己的写照。诗人以“蓬”“雁”自比,从中透露出内心忧怨难言的激愤抑郁之情。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2. 诗歌颔联写了哪些意象?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赏诗句悟感情
“圆”“直”二字,用得尤其精妙,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诗人深切的感受。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融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3. 颈联被誉为千古名句,你能说说其中的妙处吗?
烟的劲拔、坚毅之美。
写出边疆沙漠,浩瀚无边。
景物单调。
沙漠上没有山峦林木,唯有黄河横贯其间。
亲切温暖,而又苍茫。
赏诗句悟感情
诗人以事作结,询知都护此时所在,从“候骑”口中得知“在燕然”,诗人的使命也即将完成。诗的收束,顺其自然,水到渠成。
赏诗句悟感情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4. 诗歌的尾联是如何收束全诗的?
整体赏析
情景交融,虚实结合,恰用典故。
这首诗从结构上看,首尾叙事,中间写景。叙事、写景各具特色。诗人叙事借用典故以古喻今,虚中有实;写景有实有虚,寓情于景。例如,“征蓬”两句,蓬草飘飞是秋天的景象,大雁北飞是春天的景象,诗人出塞的时间不管是春天还是秋天都不可能同时看见这两种景象,为了表现自己漂泊天涯的悲壮情怀,故而采用了虚实相映、情景比兴的表现手法。另外,“大漠”两句,“孤烟直”和“长河落日”的景象使人们联想到唐军大破吐蕃之事及边塞将士的赫赫战功,感受到战争平息后的宁静气氛。总之,诗中叙事,则事中见景,事中见情;诗中写景,则景中寓事,景中含情。全诗“状难描之景如在眼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整体赏析
(1)有构图美
天边的落日
空中的烽烟
地下的河流
近处的烽烟
远处的夕阳
绵延无边的大漠
空间阔大
整体赏析
(2)有色彩美
黄沙漫漫的大漠
黄昏橘黄的夕阳
一缕白色的孤烟
闪着白光的河水
鲜明优美
整体赏析
(3)有线条美
一望无际的是大漠
纵的是孤烟
横的是长河
圆的是落日
层次丰富
肆
总结拓展
课堂总结
这首诗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奇特壮丽的塞外风光,意境雄浑,视野开阔,流露出诗人孤寂苍凉的心绪。
课堂总结
抒情→内心抑郁
使至塞上
叙事→出使边塞
单车欲问边
属国过居延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绘景→塞外风光
地域特殊
微露失意
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胡天
边塞情势 绘塞外奇景
感伤飘零 赞爱国之情
荒漠奇观 气势充沛
壮阔奇雄 景象宏阔
叙事→留下回味
萧关逢候骑
都护在燕然
流露赞叹
课堂检测
1.“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一句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诗人以“蓬”、“雁”自比,从中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课堂检测
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被王国维赞叹为“千古壮观”的名句,谈谈你对此的认识。你认为哪些词用得好?
“大”字,突出了边疆沙漠浩瀚无边。
“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使荒凉的大漠上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显得格外醒目。
“直”字,又表现了烽烟的劲拔、坚毅之美。
课堂检测
“圆”字,突出了在大漠中观落日的特殊感受,给人以亲切温暧又微带苍茫的感觉。
“长”字,将没有山峦林木的浩瀚无垠的沙漠上那横贯其间的黄河的令人震撼的壮阔之美写得淋漓尽致。
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溶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
拓展延伸
出塞
[唐]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拓展延伸
凉州词
[唐]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单于北望拂云堆,杀马登坛祭几回。
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