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1)经历二次函数概念的建立过程,掌握二次函数的本质属性;
(2)体会数学概念形成的一般过程,发展学生抽象、归纳、概括等能力;
(3)运用二次函数表达式进行判断,培养学生思维;
(4)在一般形式下建立相关概念。
2学情分析
1.在知识方面,学生已经经历了一次函数概念的形成过程,对函数这个数学模型有了一定的了解,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2.过程和方法:经历二次函数概念的形成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和态度:通过亲身经历探索过程,自主发现并获得知识,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3重点难点
建立二次函数的概念,并体会建立概念的方法。
学生对概念本质属性的抽象和概括。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教学过程
复习旧概念
1.一辆汽车行驶的速度70千米/时,汽车行驶的距离s(千米)关于行驶时间t(小时)的关系式是______。
2.已知托运行李的手续费为4元,每千克行李的托运费为3元,托运行李x(千克)的总运费为y(元),则y与x之间的关系式是______。
3.思考:
(1)上述关系式是函数吗?如果是,它们分别属于什么函数?
(2)你能描述函数、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的概念吗?
(二)建立二次函数的概念
1.解答下列问题
问题1:设正方体的棱长为x,表面积为y,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y为______。
问题2:面积为40的矩形内挖去一个边长为t的小正方形,剩余面积S与t的关系式为______。
问题3:n个球队参加比赛,每两个队之间进行一场比赛,比赛的场次数m与球队数n有什么关系?______。
问题4:某种产品现在的年产量是20t,计划今后两年增加产量,如果每年都比上一年的产量增加x倍,那么两年后这种产品的产量y将随计划所定的x的值而确定,y与x间的关系为______。
学生回答的同时,教师适时将其并列呈现:
y=6
S=- +40
m= - n
y=20 +40x+20
2.观察以上关系式:
(1)它们是函数吗?是正比例函数吗?是一次函数吗?
(2)这些式子在形式上有什么共同特征?
对于(1),每个同学可选两个解析式,给出2个符合题意的x值。然后,求出y的值,体会一一对应关系,然后对比可发现不是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
对于(2),教师引导学生概括得出这些函数的形式都是自变量x的平方的a(常数)倍加上自变量x的b(常数)倍再加上一个常数,这些函数可以写成y=a +bx+c(a≠0)的形式。
3.根据以上函数表达式的共同特征,对下面的表达式进行分类,符合上述特征的放到“同类表达式”中,不符合的放到“非同类表达式”中。
(1)y= - (2)y= - (3)y= -5x-6
(4)y= -5 -6 (5)y=1-2 (6)y=1-2 -
(7)y= - +x-1 (8)y=(2+x)(2-x) (9) =8
(10)y=
4.体会二次函数的意义,并且仿照一次函数的概念,试着给二次函数下一个定义。
一般地,形如y= a +bx+c(a,b,c是常数,a≠0)的函数,叫做二次函数,其中,x是自变量,a、b、c分别是函数解析式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
5.指出下列二次函数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常数项.
(1)y= -3 +7x-9 (2)y=5-
(3)y= -
6.思考一下问题
(1)二次函数与一次函数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区别?
(2)二次函数与刚学完的一元二次方程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三)应用新概念.
1.在下列函数表达式中,x均为自变量,哪些是二次函数?每个二次函数相应的a,b,c值分别是多少?
① y= -2 ② y=
③ y=2 +8x-6 ④ y=3x(2-x)+3
⑤ y=3x- +7 ⑥ y= - +10
2.如图,矩形绿地的长、宽各增加x m,写出扩充后的绿地面积y与x的关系式。
y=(20+x)(30+x)
y= +50x+600
x m
30m
20m
x m
3.y= +3x-7是关于x的二次函数,求m值.
(四)建构知识网络.
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理解给下列函数找到自己的位置。
二次函数
其他函数
函数
正比例函数
一次函数
(五)回顾与反思
1.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数学概念?与已经学过的什么知识类比学习二次函数的?
2.类比一次函数y=kx+b中常数k和b的作用。联想下节课将探讨y= a +bx+c(a≠0)的什么知识?
作业: 课本 1题、2题
课本 1题、2题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3 页 (共 4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