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含解析) 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六单元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含解析) 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0-09 11:22:45

文档简介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90分钟 100分)
【命题视点】
单元重难点 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的实质,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建立对中国结束帝制、建立民国的意义及局限性,北洋军阀的统治及特点,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和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等等
滚动考查点 鸦片战争前的中英关系,晚清边疆危机,等等
典型情境题 2、3、5、7、8、9、11、12
第Ⅰ卷 (选择题 共4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据统计,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至道光十八年(1838年)在粤进行海关贸易的商船共5107艘,平均每年为63.8艘。其中,英国的商船最多,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为58艘,占外商船总数的67%;道光十三年(1833年)为107艘,占外商船数的80%。据此可知
A.英国积极拓展中国市场 B.英国成为侵华的主要势力
C.中国成为世界贸易中心 D.中国自然经济已逐渐解体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每年有大量商船来华,体现了英国积极拓展中国市场,故A项正确。当时英国尚未侵略中国,排除B项;仅凭材料无法判断中国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排除C项;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是在鸦片战争后,排除D项。
答案:A
2.19世纪70年代,清政府统治集团内部出现激烈的“海防”与“塞防”争论。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海防派认为海疆防务才是当务之急,主张放弃(西北)塞防,将“停撤之饷,即匀作海防之饷”。这反映出当时
A.西北政治局势相对稳定 B.晚清出现严重的边疆危机
C.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D.中央的权威遭到严重挑战
  解析:根据材料“统治集团内部出现激烈的‘海防’与‘塞防’争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70年代,中国西北、西南、东南边疆地区遇到了严重的危机,清政府在财政有限的情况下就如何确立新的国防战略产生了争论,故B项正确。19世纪六七十年代,英国和俄国均在新疆扩张势力,排除A项;甲午中日战争之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排除D项。
答案:B
3.1901年8月20日,清廷发布文告称:“尔中外臣工,须知国势至此,断非苟且补苴所能挽回厄运,惟有变法自强,为国家安危之命脉,即中国民生之转机。”可见,清末新政
A.受益于维新思想传播 B.根本用意是富国强兵
C.立足于挽救统治危机 D.着眼点在于国计民生
  解析:根据材料“断非苟且补苴所能挽回厄运”“惟有变法自强,为国家安危之命脉”等信息可知,清末新政是清政府迫于国内外严峻形势,为巩固统治而进行的改革,故C项正确。1898年维新运动已经失败,说明维新思想对清末新政的促进作用有限,排除A项;改革是为了挽救统治危机而不是为了富国强兵,排除B项;虽然材料提到“中国民生之转机”,但这一说法只是借口,排除D项。
答案:C
4.1895年2月,兴中会总部在香港成立,通过了孙中山等人新修订的《兴中会章程》,斥责清廷昏庸误国致使国家陷入民族危机,并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国”的口号。这说明,当时孙中山等人
A.明确提出反帝目标 B.广泛开展了革命运动
C.主张实行西方体制 D.将斗争矛头直指清廷
  解析:根据材料“斥责清廷”和“驱除鞑虏”可知,当时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已将斗争矛头直指清政府,故D项正确。当时革命派还没有明确提出反帝目标,排除A项;“广泛开展了革命运动”的说法在材料中没有依据,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西方体制方面,排除C项。
答案:D
5.1905年7月,在讨论同盟会会章时,不主张提“平均地权”的十居八九,但孙中山先生坚决提这一条主张,不肯通融,结果大家拗不过他,才没有把这一条删掉,可谁也没有把这句话同“驱除鞑虏”同等郑重看待。这体现出
A.革命策略存在分歧 B.民主思想已占主流地位
C.封建思想根深蒂固 D.民生主义并未真正落实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部分革命党人尽管接受了“平均地权”作为同盟会革命纲领,但却不能真正理解其含义,这不利于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及调动其革命的积极性,反映出同盟会内部对革命策略存在分歧,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民主与专制思想的比较,排除B项;部分革命党人对“平均地权”的不理解并不等同其封建思想根深蒂固,排除C项;材料没有提及民生主义的实施效果,排除D项。
答案:A
6.1911年5月,清廷邮传大臣盛宣怀同英、美、德、法四国银行团签订六百万英镑的《湖北湖南两省境内粤汉铁路、湖北省境内川汉铁路借款合同》,规定四国银行团享有这两条铁路的优先修筑权。清廷此举
A.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B.客观上加速了革命进程
C.赢得了当地人民的支持 D.直接引发了黄花岗起义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政府与四国银行团签订条约的事实,说明了其丧权辱国和软弱无能,这也让更多的民众认清了清政府的反动本质,加速了革命进程,故B项正确,C项错误。材料中的做法是卖国行径,排除A项;黄花岗起义的时间为1911年4月,排除D项。
答案:B
7.《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于1912年1月2日进行了修订,下图为其中关于参议院的规定。这说明参议院属于
第二章 参议院
第八条 参议院以各省都督府所派之参议员组织之。(原案第七条)
第九条 参议员每省以三人为限,其派遣方法,由各省都督府自定之。(原案第八条)
第十条 参议院会议时,每参议员有一表决权。(原案第九条)
第十一条 参议院之职权如下:
一、议决第四条及第六条事件;
二、承诺第五条事件;
三、议决临时政府之预算;
四、调查临时政府之出纳;
五、议决全国统一之税法,币制及发行公债事件;
六、议决暂行法律;
……
  A.最高立法机关 B.最高司法机关
C.财政经济部门 D.临时中央政府
  解析:根据材料“议决暂行法律”等信息可知,参议院具有制定法律的权力,即属于最高立法机关,故A项正确。最高司法权属于法院,排除B项;财政经济属于行政权方面,排除C项;中央政府是整个国家的最高行政机关,排除D项。
答案:A
8.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颁布由晚清状元张謇执笔的诏书,其中提道:“务使人民安堵,海内宁安,听我国民合汉、满、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组织民主立宪政治,予与皇帝得以退处优闲、优游岁月。”该诏书意味着
A.共和制度正式建立 B.封建君主专制结束
C.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D.民主革命任务完成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宣统帝的正式退位,标志着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正式结束,故B项正确。中华民国的成立标志着共和制度正式建立,排除A项;清帝退位后的中国社会性质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也没有完成,排除C、D两项。
答案:B
9.有学者指出,辛亥革命的领袖们,始终有着赶超先进国家的强烈使命和战略意图,这直接影响着他们对具体经济制度及路径的选择,如孙中山提出学习德、日等国的国家社会主义模式。该论述可用于说明,辛亥革命
A.建立了完善的君主立宪制度 B.促进了民主革命思想传播
C.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 D.提出了较科学的救国纲领
  解析:根据材料“赶超先进国家的强烈使命和战略意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等革命者重视发展经济和增强国力,这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故C项正确。中华民国是民主共和制而不是君主立宪制,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革命的思想方面,排除B项;辛亥革命没有提出科学的救国纲领,排除D项。
答案:C
10.1914年,袁世凯推行新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改组国家机构:废除国务院,在总统府设立“政事堂”分管全国政务,取消国务总理并设置国务卿,等等。该做法意在
A.对革命党人施压 B.拉拢立宪派势力
C.实行君主立宪制 D.为复辟帝制铺路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后,一步步走向了专制独裁、称帝的道路,材料中的做法是为复辟帝制作准备,故D项正确。施压革命党人、拉拢立宪派势力等说法在材料中都没有依据,排除A、B两项;袁世凯的目的是实行君主专制而不是君主立宪制,排除C项。
答案:D
11.护国运动爆发于1915~1916年,又称护国战役、护国战争、护国之役、洪宪之役等,是辛亥革命后发动的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运动。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该运动消灭了北洋军阀 B.其属于辛亥革命的范畴
C.其“国”是指中华民国 D.运动目的是建立总统制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护国运动是孙中山等革命党人所进行的维护共和国——中华民国的革命运动,故C项正确。护国运动没有消灭北洋军阀,排除A项;护国运动不属于辛亥革命的范畴,排除B项;1914年《中华民国约法》已将责任内阁制改为总统制,排除D项。
答案:C
12.1917年8月25日,孙中山召集原国会议员在广州开会,提出“护法”,因到会人数不足,故称“非常国会”,会议成立了以他为大元帅的军政府。如对孙中山的做法加以定性,最准确的说法是
A.建立共和 B.反帝爱国
C.维护共和 D.军事专政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等革命者在建立共和制度后,进行了一系列维护共和的革命行动,如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等,故C项正确。中华民国成立之前进行了一系列革命活动,如辛亥革命等活动的目的是建立共和,排除A项;反帝爱国与材料所述主旨不符,排除B项;军事专政的说法在材料中没有依据,且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
答案:C
13.下表内容是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初期发布的部分命令。这些规定的主要作用是
剪辫文 凡未去辫者,于令到之日,限二十日,一律剪除净尽。有不遵者,以违法论
劝禁缠足文 当此除旧布新之际,此等恶俗,尤宜先事革除,以培国本
革除前清官厅称呼文 嗣后各官厅人员相称,咸以官职,民间普通称呼,则曰先生,曰君,不得再沿用前清官厅恶称
严禁鸦片令 鸦片流毒中国,垂及百年……由内务部转行各省都督,通饬所属官署,重申种吸各禁
  A.传播了民主共和的新理念 B.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C.有助于形成良好社会秩序 D.有效解决了社会根本矛盾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剪辫文”“劝禁缠足文”“严禁鸦片令”等,都属于净化社会风气的措施,这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故C项正确。材料所述与共和体制没有直接关系,排除A项;中华民国成立、清帝退位等是结束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事件,排除B项;当时社会矛盾仍然突出,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排除D项。
答案:C
14.陈独秀在《吾人最后之觉悟》中提到,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吾敢断言曰: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可见,陈独秀认为
A.制度建设是重中之重 B.思想解放是第一要务
C.实业救国是关键所在 D.民主革命是当务之急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陈独秀所说的“伦理问题”实际上就是当时中国占主导地位的儒家伦理思想,也就是思想觉悟问题,故B项正确。“制度建设”和“实业救国”在材料中均没有体现,排除A、C两项;民主革命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
答案:B
15.胡适在《文学改良刍议》中指出:近世文人沾沾于声调字句之间,既无高远之思想,又无真挚之情感,文学之衰微,此其大因矣。在此,胡适着重强调
A.文学应讲求民主 B.传统文学的落后
C.文学应言之有物 D.文学需服务现实
  解析:根据材料“声调字句之间,既无高远之思想,又无真挚之情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胡适对旧文学言之无物进行批评,并强调文学应言之有物,故C项正确。文学与民主的关系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传统文学及其落后性,排除B项;文学服务现实的说法在材料中没有依据,排除D项。
答案:C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55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16题15分,第17题13分,第18题15分,第19题12分,共55分。)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一 义和团运动的悲剧性后果对于国人来说无疑是空前的伤痛,必然要引发国内仁人志士对思想启蒙的新的呼唤。从庚子事件以后,随着革命派力量的不断壮大和其舆论宣传工作力度的加强,革命派逐渐成为思想领域中的一支举足轻重的劲旅。1905年,革命派在与改良派的论战中节节取胜,使得他们在舆论宣传和思想启蒙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同时中国思想界的启蒙宣传主题也为之一变,近代民族主义和民权主义成为进步人士关注的内容和宣传重点。1900年及以后,批评义和团的言论在较长的时间里屡见不鲜。革命派、改良派等通过检讨义和团运动的缺点,并从中吸取教训,他们都清醒地认识到国内民众在文明程度和道德方面存在严重问题,认识到要“开民智”“新民德”和进行启蒙宣传的迫切性。
——摘编自史革新《义和团运动与近代思想启蒙》
材料二 义和团运动也有着明显的落后性,比如他们的各个坛口,全都供奉着诸如玉皇大帝、姜子牙等神祇和小说人物的牌位,还搞画符、念咒、请神附体等“法术”,他们相信这些可以使他们“刀枪不入”,以此来动员群众和鼓舞斗志。义和团在打击不法教会势力时,还宣传要杀所有在华洋人、中国教民以及同外国事物有联系的人。义和团运动的口号是“扶清灭洋”。义和团运动虽然在“灭洋”上能体现出其抗击帝国主义对华侵略的正义性,但也带有盲目排外的色彩;而“扶清”则反映其希望借助清政府来抵抗外来侵略的意愿,说明他们还未能看清楚清政府投降卖国的反动本质。
——摘编自马玲丽《爱国与蒙昧——论义和团运动的作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义和团运动对近代思想启蒙的影响。(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义和团运动的不足。谈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看待这一历史运动。(9分)
  答案:(1)影响:推动了中国近代思想启蒙主体的转换;将民族主义和民权主义作为思想启蒙的两面旗帜;反思义和团运动的落后面,重建国民新的道德精神。(6分)
(2)不足:利用迷信思想发动民众,未能提出科学的斗争纲领;在斗争中盲目排外,对中国的近代化造成破坏;“扶清”的口号掩盖了阶级矛盾。(5分)
如何看待:在肯定义和团爱国主义性质的同时,也要看到它的局限性;盲目排外不利于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和中国的近代化。(4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
材料
选取材料中的一个或多个图片,围绕辛亥革命拟定一个主题并予以阐述。(要求:写出所选图片,主题明确,阐述清晰,史论结合。)
  答案:[示例]
图片:图1,图3。
主题:辛亥革命推动了近代中国政治民主化。(2分)
阐述: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随后,众多省份纷纷响应,宣布脱离清政府而独立,清朝统治土崩瓦解。1912年2月12日,宣统皇帝宣布退位。这场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为近代中国民主政治发展扫除了重要障碍。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临时参议院制定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了民主共和体制,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总之,辛亥革命以其伟大的历史功绩,成为近代中国政治民主化的重要里程碑。(11分)
(“示例”仅作阅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一 中华民国政府农林部和工商部(后并为农商部)部长张謇主张“棉铁主义”,推进棉、铁制品的国产化,加上当时欧美列强无暇东顾,中国的民族棉纺织业获得了空前发展良机。从1913年到1919年,全国华商纱厂纱锭数从48.4万枚增加到 65.9万枚,上海从14.2万枚增加到21.6万枚,无锡从3.4万枚增加到 5.9万枚,南通从4.1万枚增加到6.1万枚,天津1919年始有纱锭为5.5万枚。
——摘编自李和山、张婷《抗战前民国时期(1912~1936年)湖北棉纺织工业的发展研究》
材料二 北洋政府所实行的棉纺织业优先发展政策,实际是重点发展现代工业中的重要门类——轻工业。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的历程来看,其大多是以棉纺织工业的发展为先导的……民初北洋政府所实行的棉纺织业优先发展政策是符合世界工业化进程一般规律的。当然并非西方工业化道路就一定适合中国,但从近代中国国情来看,作为后发外源型现代化国家的典型,中国工业技术落后、资本薄弱、内外交困,而棉纺织业的行业特点一定程度上能将这些缺陷的影响降到最低。
——摘编自葛健《论民国初年政府的棉纺织业优先发展政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当时中国民族棉纺织业发展的主要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棉纺织业本身特点分析民国初年政府优先发展棉纺织业的原因,并指出其积极作用。(9分)
  答案:(1)主要原因:中华民国政府出台政策对棉纺织业进行大力支持;一战时期,帝国主义无暇东顾,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实业救国思潮;等等。(6分)
(2)原因:棉纺织业属于轻工业,优先发展棉纺织业符合世界工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棉纺织业产品能解决民众的基本需求,是衣食住行的重要部分;棉纺织业本身具有投资少、规模小和见效快的特点;等等。(5分)
积极作用:对棉纺织业乃至整个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改善民生具有积极意义;有利于农产品的商品化,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发展棉纺织业对外国经济侵略有一定的抵御作用;等等。(4分,任答其中两点即可)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儒家文化确实有很多糟粕之处,譬如其宣扬的纲常思想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影响,时至今日仍有残余。从另外一方面来说,儒家文化中有很多具有积极意义的理念、思想非常有借鉴和指导意义。比如“仁”“礼”“义”思想,关于天下大同的构想,这虽是一种缺乏科学的空想主义,却具有朴素的共产主义痕迹。可五四新文化运动并没有做到“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而是不分青红皂白一致与儒家学派甚至与孔子本人为敌。
新文化运动把社会制度和人文文化在一定程度上简单地等同起来,这就造成了在批判腐朽的封建制度的同时把一些正确的优秀的东西也当成了糟粕。比如文言文……这是罪恶的封建制度造成的,并不是某种语言本身的责任。只要还给人们自由思考的权利,不再尊崇儒术,问题就可以解决了。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却把文化和制度绝对混淆起来,这就造成了糟粕、精华一起被消灭的局面。
——摘编自张文《浅析新文化运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从材料中提取相关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叙述成文。)
  答案:[示例]
论题:新文化运动对儒学有全盘否定的不足之处。(3分)
阐述: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原因是反对袁世凯复辟和在文化圈兴起的“尊孔复古”的逆流,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们从意识形态出发,否定儒学和孔子的地位,以达到动摇封建统治根基、宣传新思想的目的,这无疑是正确的。但他们忽视了儒家思想中的积极因素,诸如在塑造健全人格、追求家国情怀、维护良好社会风气等方面都有积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总之,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们对孔子和儒学的全盘否定,不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不利于良好社会秩序的形成,这是新文化运动局限性的体现。(9分)
(“示例”仅作阅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90分钟 100分)
【命题视点】
单元重难点 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的实质,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建立对中国结束帝制、建立民国的意义及局限性,北洋军阀的统治及特点,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和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等等
滚动考查点 鸦片战争前的中英关系,晚清边疆危机,等等
典型情境题 2、3、5、7、8、9、11、12
第Ⅰ卷 (选择题 共4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据统计,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至道光十八年(1838年)在粤进行海关贸易的商船共5107艘,平均每年为63.8艘。其中,英国的商船最多,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为58艘,占外商船总数的67%;道光十三年(1833年)为107艘,占外商船数的80%。据此可知
A.英国积极拓展中国市场 B.英国成为侵华的主要势力
C.中国成为世界贸易中心 D.中国自然经济已逐渐解体
2.19世纪70年代,清政府统治集团内部出现激烈的“海防”与“塞防”争论。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海防派认为海疆防务才是当务之急,主张放弃(西北)塞防,将“停撤之饷,即匀作海防之饷”。这反映出当时
A.西北政治局势相对稳定 B.晚清出现严重的边疆危机
C.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D.中央的权威遭到严重挑战
3.1901年8月20日,清廷发布文告称:“尔中外臣工,须知国势至此,断非苟且补苴所能挽回厄运,惟有变法自强,为国家安危之命脉,即中国民生之转机。”可见,清末新政
A.受益于维新思想传播 B.根本用意是富国强兵
C.立足于挽救统治危机 D.着眼点在于国计民生
4.1895年2月,兴中会总部在香港成立,通过了孙中山等人新修订的《兴中会章程》,斥责清廷昏庸误国致使国家陷入民族危机,并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国”的口号。这说明,当时孙中山等人
A.明确提出反帝目标 B.广泛开展了革命运动
C.主张实行西方体制 D.将斗争矛头直指清廷
5.1905年7月,在讨论同盟会会章时,不主张提“平均地权”的十居八九,但孙中山先生坚决提这一条主张,不肯通融,结果大家拗不过他,才没有把这一条删掉,可谁也没有把这句话同“驱除鞑虏”同等郑重看待。这体现出
A.革命策略存在分歧 B.民主思想已占主流地位
C.封建思想根深蒂固 D.民生主义并未真正落实
6.1911年5月,清廷邮传大臣盛宣怀同英、美、德、法四国银行团签订六百万英镑的《湖北湖南两省境内粤汉铁路、湖北省境内川汉铁路借款合同》,规定四国银行团享有这两条铁路的优先修筑权。清廷此举
A.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B.客观上加速了革命进程
C.赢得了当地人民的支持 D.直接引发了黄花岗起义
7.《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于1912年1月2日进行了修订,下图为其中关于参议院的规定。这说明参议院属于
第二章 参议院
第八条 参议院以各省都督府所派之参议员组织之。(原案第七条)
第九条 参议员每省以三人为限,其派遣方法,由各省都督府自定之。(原案第八条)
第十条 参议院会议时,每参议员有一表决权。(原案第九条)
第十一条 参议院之职权如下:
一、议决第四条及第六条事件;
二、承诺第五条事件;
三、议决临时政府之预算;
四、调查临时政府之出纳;
五、议决全国统一之税法,币制及发行公债事件;
六、议决暂行法律;
……
  A.最高立法机关 B.最高司法机关
C.财政经济部门 D.临时中央政府
8.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颁布由晚清状元张謇执笔的诏书,其中提道:“务使人民安堵,海内宁安,听我国民合汉、满、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组织民主立宪政治,予与皇帝得以退处优闲、优游岁月。”该诏书意味着
A.共和制度正式建立 B.封建君主专制结束
C.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D.民主革命任务完成
9.有学者指出,辛亥革命的领袖们,始终有着赶超先进国家的强烈使命和战略意图,这直接影响着他们对具体经济制度及路径的选择,如孙中山提出学习德、日等国的国家社会主义模式。该论述可用于说明,辛亥革命
A.建立了完善的君主立宪制度 B.促进了民主革命思想传播
C.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 D.提出了较科学的救国纲领
10.1914年,袁世凯推行新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改组国家机构:废除国务院,在总统府设立“政事堂”分管全国政务,取消国务总理并设置国务卿,等等。该做法意在
A.对革命党人施压 B.拉拢立宪派势力
C.实行君主立宪制 D.为复辟帝制铺路
11.护国运动爆发于1915~1916年,又称护国战役、护国战争、护国之役、洪宪之役等,是辛亥革命后发动的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运动。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该运动消灭了北洋军阀 B.其属于辛亥革命的范畴
C.其“国”是指中华民国 D.运动目的是建立总统制
12.1917年8月25日,孙中山召集原国会议员在广州开会,提出“护法”,因到会人数不足,故称“非常国会”,会议成立了以他为大元帅的军政府。如对孙中山的做法加以定性,最准确的说法是
A.建立共和 B.反帝爱国
C.维护共和 D.军事专政
13.下表内容是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初期发布的部分命令。这些规定的主要作用是
剪辫文 凡未去辫者,于令到之日,限二十日,一律剪除净尽。有不遵者,以违法论
劝禁缠足文 当此除旧布新之际,此等恶俗,尤宜先事革除,以培国本
革除前清官厅称呼文 嗣后各官厅人员相称,咸以官职,民间普通称呼,则曰先生,曰君,不得再沿用前清官厅恶称
严禁鸦片令 鸦片流毒中国,垂及百年……由内务部转行各省都督,通饬所属官署,重申种吸各禁
  A.传播了民主共和的新理念 B.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C.有助于形成良好社会秩序 D.有效解决了社会根本矛盾
14.陈独秀在《吾人最后之觉悟》中提到,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吾敢断言曰: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可见,陈独秀认为
A.制度建设是重中之重 B.思想解放是第一要务
C.实业救国是关键所在 D.民主革命是当务之急
15.胡适在《文学改良刍议》中指出:近世文人沾沾于声调字句之间,既无高远之思想,又无真挚之情感,文学之衰微,此其大因矣。在此,胡适着重强调
A.文学应讲求民主 B.传统文学的落后
C.文学应言之有物 D.文学需服务现实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55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16题15分,第17题13分,第18题15分,第19题12分,共55分。)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一 义和团运动的悲剧性后果对于国人来说无疑是空前的伤痛,必然要引发国内仁人志士对思想启蒙的新的呼唤。从庚子事件以后,随着革命派力量的不断壮大和其舆论宣传工作力度的加强,革命派逐渐成为思想领域中的一支举足轻重的劲旅。1905年,革命派在与改良派的论战中节节取胜,使得他们在舆论宣传和思想启蒙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同时中国思想界的启蒙宣传主题也为之一变,近代民族主义和民权主义成为进步人士关注的内容和宣传重点。1900年及以后,批评义和团的言论在较长的时间里屡见不鲜。革命派、改良派等通过检讨义和团运动的缺点,并从中吸取教训,他们都清醒地认识到国内民众在文明程度和道德方面存在严重问题,认识到要“开民智”“新民德”和进行启蒙宣传的迫切性。
——摘编自史革新《义和团运动与近代思想启蒙》
材料二 义和团运动也有着明显的落后性,比如他们的各个坛口,全都供奉着诸如玉皇大帝、姜子牙等神祇和小说人物的牌位,还搞画符、念咒、请神附体等“法术”,他们相信这些可以使他们“刀枪不入”,以此来动员群众和鼓舞斗志。义和团在打击不法教会势力时,还宣传要杀所有在华洋人、中国教民以及同外国事物有联系的人。义和团运动的口号是“扶清灭洋”。义和团运动虽然在“灭洋”上能体现出其抗击帝国主义对华侵略的正义性,但也带有盲目排外的色彩;而“扶清”则反映其希望借助清政府来抵抗外来侵略的意愿,说明他们还未能看清楚清政府投降卖国的反动本质。
——摘编自马玲丽《爱国与蒙昧——论义和团运动的作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义和团运动对近代思想启蒙的影响。(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义和团运动的不足。谈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看待这一历史运动。(9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
材料
选取材料中的一个或多个图片,围绕辛亥革命拟定一个主题并予以阐述。(要求:写出所选图片,主题明确,阐述清晰,史论结合。)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一 中华民国政府农林部和工商部(后并为农商部)部长张謇主张“棉铁主义”,推进棉、铁制品的国产化,加上当时欧美列强无暇东顾,中国的民族棉纺织业获得了空前发展良机。从1913年到1919年,全国华商纱厂纱锭数从48.4万枚增加到 65.9万枚,上海从14.2万枚增加到21.6万枚,无锡从3.4万枚增加到 5.9万枚,南通从4.1万枚增加到6.1万枚,天津1919年始有纱锭为5.5万枚。
——摘编自李和山、张婷《抗战前民国时期(1912~1936年)湖北棉纺织工业的发展研究》
材料二 北洋政府所实行的棉纺织业优先发展政策,实际是重点发展现代工业中的重要门类——轻工业。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的历程来看,其大多是以棉纺织工业的发展为先导的……民初北洋政府所实行的棉纺织业优先发展政策是符合世界工业化进程一般规律的。当然并非西方工业化道路就一定适合中国,但从近代中国国情来看,作为后发外源型现代化国家的典型,中国工业技术落后、资本薄弱、内外交困,而棉纺织业的行业特点一定程度上能将这些缺陷的影响降到最低。
——摘编自葛健《论民国初年政府的棉纺织业优先发展政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当时中国民族棉纺织业发展的主要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棉纺织业本身特点分析民国初年政府优先发展棉纺织业的原因,并指出其积极作用。(9分)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儒家文化确实有很多糟粕之处,譬如其宣扬的纲常思想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影响,时至今日仍有残余。从另外一方面来说,儒家文化中有很多具有积极意义的理念、思想非常有借鉴和指导意义。比如“仁”“礼”“义”思想,关于天下大同的构想,这虽是一种缺乏科学的空想主义,却具有朴素的共产主义痕迹。可五四新文化运动并没有做到“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而是不分青红皂白一致与儒家学派甚至与孔子本人为敌。
新文化运动把社会制度和人文文化在一定程度上简单地等同起来,这就造成了在批判腐朽的封建制度的同时把一些正确的优秀的东西也当成了糟粕。比如文言文……这是罪恶的封建制度造成的,并不是某种语言本身的责任。只要还给人们自由思考的权利,不再尊崇儒术,问题就可以解决了。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却把文化和制度绝对混淆起来,这就造成了糟粕、精华一起被消灭的局面。
——摘编自张文《浅析新文化运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从材料中提取相关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叙述成文。)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