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含解析) 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单元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含解析) 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0-09 11:35:03

文档简介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90分钟 100分)
【命题视点】
单元重难点 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以及中国失败的原因,晚清时期中国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康梁维新思想的特点及对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推动作用,等等
滚动考查点 明代海外贸易,清代新农作物品种的推广,等等
典型情境题 1、3、4、6、9、11、15、17
第Ⅰ卷 (选择题 共4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明代中期,内阁大学士丘濬指出,“国家富有万国……固无待于外夷,而外夷所用,则不可无中国物也。私通溢出之患,断不能绝。虽律有明禁,但利之所在,民不畏死。民犯法而罪之,罪之而又有犯者”。这一言论意在
A.推进法治建设 B.发展海外贸易 C.规范商业管理 D.加强君主专制
2.1776年,安徽《霍山县志》载:“四十年前,民家惟菜圃间偶种(玉米)一二,以娱孩稚,今则延山曼谷,西南二百里,皆恃此为终岁之粮矣。”这反映出当时
A.农业经营方式多元化 B.玉米种植面积居于首位
C.传统饮食结构的变迁 D.人地矛盾基本得到解决
3.1793年,英国政府以向乾隆皇帝补祝寿辰为名,派出以马戛尔尼为首的使团来华。下表所示为《马戛尔尼使团使华观感》的部分内容摘要。这反映出当时
日期 内容摘要
8月15日 今来贵国,拟用觐见敝国皇帝陛下之礼,觐见贵国皇帝陛下。谅贵国皇帝,不至强我必用华礼
8月24日 英国与中国处于对等之地位,只能唤作礼物,不能称为贡品
8月29日 今觐见礼仪,若贵国必欲改用中国礼仪,须请贵国派一大臣,职位与敝使相当,向吾皇、皇后肖像行觐见中国皇帝之礼,敝使无不从命
  A.中英两国外交观念迥异 B.中英两国君主权力的不同
C.英国积极拓展中国市场 D.清朝闭关自守政策被打破
4.1842年,《南京条约》规定:“自今以后,大(清)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自此,西方女性可以名正言顺地来华。这一规定
A.有助于中国融入世界发展进程
B.使英国获得片面最惠国待遇
C.彰显了清政府的民主法治精神
D.提高了中国妇女的社会地位
5.林则徐编纂的《四洲志》以地理学为核心,叙述了世界五大洲34个国家的军事器械、商业贸易、政治制度、物产矿藏、宗教信仰、风土人情等内容,成为后代许多百科全书式地理学著作效仿的编纂模式。这反映出该著作
A.内容丰富翔实 B.要求改变封建统治
C.语言表达新颖 D.凸显思想启蒙色彩
6.魏源在《海国图志》中记载,东部沿海的所有人,可以自由办厂生产轮船和机器,对于生产的产品可以自主决定其产品处置,是拿到市场销售还是自己使用,悉听尊便。这表明魏源
A.推动了民用工业的发展 B.提出发展近代工业的设想
C.摒弃了天朝上国的观念 D.支持在中国推行制度变革
7.有学者指出,太平天国运动中汉族地主势力崛起,如李鸿章以淮军势力为基础,担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掌握了国家外交、军事和经济大权;左宗棠奋力收复新疆,捍卫了六分之一的大清疆域。这意味着太平天国运动
A.是民族矛盾激化的产物 B.改变了清政府的权力结构
C.具有较广泛的群众基础 D.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
8.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提出,治国必先立政,而立政惟在设法,“此立法善而施法广,积时久而持法严,代有贤智以相维持,民自固结而不可解,天下永垂而不朽矣”。据此可知,这一论述
A.根植于先秦法家思想 B.主张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C.强调了法治的重要性 D.深受西方民主思想影响
9.洋务运动时期,江南制造局购有车床、刮床、钻床、锯床等;由两江总督沈葆桢主持的基隆煤矿引进西方开矿机器,用于凿井、采煤、抽水、提车以及通风、截木等;湖北汉阳铁厂引入法国平炉炼钢法。这可说明当时
A.洋务派重视引进西方新技术
B.国人对西学态度的转变
C.社会生活习俗西化趋势明显
D.城市化进程已开始起步
10.下表所示为晚清时期部分知识分子的观点。这些主张
代表人物 主要观点
郑观应 古人名物象数之学,流徙而入于泰西,其工艺之精,遂远非中国所及
王之春 凡西人之绝技,皆古人之绪余,西人岂真巧于华人哉
黄遵宪 余考泰西之学,其源盖出于墨子……用法类乎申韩,其设官类乎周礼,其行政类乎管子
  A.为传播西方文明减少阻力 B.突破了中体西用的范畴
C.成为洋务运动的理论指导 D.消除了华夷之辨的偏见
11.19世纪末,有英国报纸评论道:“中国被日本老拳横击,使其水陆之师一齐放倒,故各国乘此危弱,群相瞰噬。”德国报纸鼓吹说:“自中日失和以后,我欧洲之人,皆欲瓜分中国。”这反映出当时
A.中国资产阶级改革的失败 B.中国面临空前的民族危机
C.清政府中央集权加速瓦解 D.列强对华策略已达成一致
12.戊戌变法时期,康有为在向光绪帝谏言废除八股取士制度时表示:“上既以为可废,请上自下明诏,勿交部议,若交部议,部臣必驳矣。”有学者就此指出康有为借助光绪帝至高无上的身份,绕过了当时的政体,直接实施政策。这反映出戊戌变法
A.得到统治者的坚定支持 B.有力冲击了科举制度
C.存在过于理想化的倾向 D.弘扬了求真务实作风
13.下图所示为1891年刊刻于汉口的《谨遵圣谕辟邪全图》中的插图《打鬼烧书图》,该图描绘了乡民打鬼烧书、齐心协力反教战斗等场景。该图反映出当时
A.统治集团积极支持革命
B.民众投身反帝反封浪潮
C.中西方文化冲突的加剧
D.社会近代化进程被阻断
14.1900年6月20日,清廷发布上谕,要求各省督抚通盘筹划,联络一气,共挽危局。但当清廷向欧美十一国宣战的诏书下至各地方时,两广总督李鸿章则“此乱命也,粤不奉诏”,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人也均用此理由回拒清廷。这可用来说明
A.中央权力开始下移 B.南方各省与列强相勾结
C.地方督抚开始崛起 D.清朝统治基础严重动摇
15.20世纪初,有法国士兵回国时对媒体说:“我们奉命在城中为所欲为三天,爱杀就杀,爱拿就拿,实际抢了八天。教士们做我们的向导。我们进一家就随便拿东西,我们把店铺掌柜抓了当仆役,教士们把抢来的东西,让他们背着运到北堂去了。”材料反映的这场战争
A.使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公开勾结 B.导致中国领土主权遭到破坏
C.刺激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D.使列强获得京津地区驻军权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55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16题16分,第17题12分,第18题14分,第19题13分,共55分。)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一 中国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统治。因此,在中国古代政治发展史上,政治思想大多是为维护君主专制制度的延续而存在的。到了明清时期,整个世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趋于衰落。黄宗羲作为中国启蒙式的思想家率先向这一腐朽的制度发起了攻击,在政治制度领域,他提出了“天下为主,君为客”的观点,猛烈地抨击了君主专制制度;在思想文化领域,他提出了“人各自私,人各自利”的理论,冲破了传统儒家义利观对人性的束缚;在经济领域,他提出了“工商皆本”的观点,进一步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摘编自夏文强《论黄宗羲对古代君主专制制度的批判》
材料二 康熙十七年(1678年),清廷为笼络汉人,诏征博学鸿儒。掌院学士叶方蔼寄诗黄宗羲,鼓励他应试,敦促就道,再辞以免。未几,叶方蔼等奉诏监修明史,以礼来聘,(黄宗羲)又辞之。上曰:“可召至京,朕不授以事。即欲归,当遣官送之。”黄宗羲虽不赴征车,而史局大议必咨之。乞审正而后定。
——摘编自赵尔巽主编《清史稿·儒林传》
(1)根据材料一,概括黄宗羲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出现的背景。(9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黄宗羲对康熙帝的态度。(3分)
(3)有学者说,黄宗羲的思想 “在十七世纪还不能开花结果”。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主观原因。(4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关于《资政新篇》这一太平天国文件,研究者众多,其撰写论文的角度多种多样,如《资本主义色彩——简评<资政新篇>》《农民中的“资产阶级”——洪仁玕》《反封建性质——简评<资政新篇>》《中国最早近代化观——<资政新篇>的理念》等,这些论文名称反映了作者对该文件特征的理解。
结合所学知识,自拟一个能够反映《天朝田亩制度》内容特征的论文名称,并运用具体史实予以论证。(要求: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19世纪70年代之后,美国的东亚政策研究学者说,“看好的是日本的未来,而不是中国或朝鲜的前途”。美国在中日甲午战前一再拒绝中、朝两国的调停请求和英国的联合调停建议,默认或怂恿日本发动战争。在发展与朝鲜的关系上,美国始终将中国与朝鲜的宗藩关系看作美国向东亚扩张的阻力和障碍。美国政府认为有必要通过日本之手,进一步削弱清朝政府的统治力量,为美国扩大对华贸易和投资扫清障碍。在美国国内,舆论普遍同情和支持日本,甚至还接受日本方面的宣传,将中日战争看作现代文明与中国保守主义之间的战争,看作是“进步”和“停滞”之间的战争。
——摘编自崔志海《美国政府与中日甲午战争》
材料二 甲午中日战争之后,日本国内军国主义恶性膨胀,军部地位上升,左右政局,“由这次战争开始,在日本国民中增强了大国主义和军国主义的思想,一种蔑视中国人和朝鲜人的思想在国民中蔓延,并自下而上地维护了军国主义体制”。这就埋下了此后日本侵华战争的祸根。而对于中国,甲午战败,创巨痛深,中华民族岌岌可危,正是这种亡国灭种的劣势,引起了中国社会思潮的急剧变化。甲午惨败,也促使中国人从思想意识和制度层面进行深刻反省,仁人志士开始切实地付诸行动以拯救危亡。
——摘编自田庆立、宋志艳《甲午战争对近代以来中日两国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甲午战争时期美国支持日本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甲午战争对中日两国产生的影响。(8分)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
材料 在中国早期现代化的进程中,如果说洋务运动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器物层次探索阶段,那么戊戌维新使它开始进入制度层次探索阶段,而戊戌维新改良式的制度探索不成功时,则以辛亥革命为标志的暴力革命,破旧立新,继而进行制度改革,试图以此使中国尽快走上现代化之路。
——摘编自陈兴海《论维新变法在中国早期现代化进程中的地位》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中国近代史某一个事件,提炼出一个论题,并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90分钟 100分)
【命题视点】
单元重难点 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以及中国失败的原因,晚清时期中国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康梁维新思想的特点及对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推动作用,等等
滚动考查点 明代海外贸易,清代新农作物品种的推广,等等
典型情境题 1、3、4、6、9、11、15、17
第Ⅰ卷 (选择题 共4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明代中期,内阁大学士丘濬指出,“国家富有万国……固无待于外夷,而外夷所用,则不可无中国物也。私通溢出之患,断不能绝。虽律有明禁,但利之所在,民不畏死。民犯法而罪之,罪之而又有犯者”。这一言论意在
A.推进法治建设 B.发展海外贸易 C.规范商业管理 D.加强君主专制
  解析:根据材料“私通溢出之患,断不能绝”“利之所在,民不畏死。民犯法而罪之,罪之而又有犯者”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丘濬认为,因利之所在,海禁政策难以禁绝民间私人出海贸易,实质上丘濬主张进行中外通商、发展海外贸易,故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法律严禁民间私人出海贸易但仍不能禁绝,而不是推进法治建设,排除A项;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发展海外贸易,而不是规范商业管理,排除C项;加强君主专制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
答案:B
2.1776年,安徽《霍山县志》载:“四十年前,民家惟菜圃间偶种(玉米)一二,以娱孩稚,今则延山曼谷,西南二百里,皆恃此为终岁之粮矣。”这反映出当时
A.农业经营方式多元化 B.玉米种植面积居于首位
C.传统饮食结构的变迁 D.人地矛盾基本得到解决
  解析:根据材料“西南二百里,皆恃此为终岁之粮矣”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安徽霍山的玉米种植面积扩大,玉米成为农民的主要粮食作物,这使得中国以稻、麦等为主的传统饮食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农业经营方式,排除A项;材料反映了玉米种植面积的扩大,但缺少与其他农作物的对比,无法得知玉米种植面积居于首位,排除B项;“解决”的表述过于夸大,排除D项。
答案:C
3.1793年,英国政府以向乾隆皇帝补祝寿辰为名,派出以马戛尔尼为首的使团来华。下表所示为《马戛尔尼使团使华观感》的部分内容摘要。这反映出当时
日期 内容摘要
8月15日 今来贵国,拟用觐见敝国皇帝陛下之礼,觐见贵国皇帝陛下。谅贵国皇帝,不至强我必用华礼
8月24日 英国与中国处于对等之地位,只能唤作礼物,不能称为贡品
8月29日 今觐见礼仪,若贵国必欲改用中国礼仪,须请贵国派一大臣,职位与敝使相当,向吾皇、皇后肖像行觐见中国皇帝之礼,敝使无不从命
  A.中英两国外交观念迥异 B.中英两国君主权力的不同
C.英国积极拓展中国市场 D.清朝闭关自守政策被打破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英两国的礼仪之争,如清朝奉行“宗藩外交”思想,认为英国是“天朝”的藩属臣国;而英国认为中英外交属于近代主权国家之间的平等交往,不愿行跪拜之礼,这反映出中英两国外交观念迥异,故A项正确。虽然中英两国政体不同,但材料主旨强调双方外交观念不同而非君主权力差异,排除B项;材料并未涉及英国积极拓展中国市场,排除C项;鸦片战争后,清朝闭关自守政策被打破,排除D项。
答案:A
4.1842年,《南京条约》规定:“自今以后,大(清)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自此,西方女性可以名正言顺地来华。这一规定
A.有助于中国融入世界发展进程
B.使英国获得片面最惠国待遇
C.彰显了清政府的民主法治精神
D.提高了中国妇女的社会地位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对英商携带家属的态度转变,有助于中国融入世界发展的进程,推动中国的近代化,故A项正确。片面最惠国待遇是指其他列强从中国获得的各项特权,英国可以援例享有,但材料中没有体现该信息,排除B项;晚清政府被迫取消英国不得携带女眷来华的规定,并不代表清政府具有民主精神,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中国妇女社会地位的提升,排除D项。
答案:A
5.林则徐编纂的《四洲志》以地理学为核心,叙述了世界五大洲34个国家的军事器械、商业贸易、政治制度、物产矿藏、宗教信仰、风土人情等内容,成为后代许多百科全书式地理学著作效仿的编纂模式。这反映出该著作
A.内容丰富翔实 B.要求改变封建统治
C.语言表达新颖 D.凸显思想启蒙色彩
  解析:根据材料“成为后代许多百科全书式地理学著作效仿的编纂模式”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四洲志》介绍了当时世界34个国家的地理、历史和政治状况,这对于国人了解世界状况起到了启蒙作用,故D项正确。《四洲志》的内容涉及广但并不等同于其内容翔实,排除A项;林则徐编纂《四洲志》的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四洲志》的语言表达特点,排除C项。
答案:D
6.魏源在《海国图志》中记载,东部沿海的所有人,可以自由办厂生产轮船和机器,对于生产的产品可以自主决定其产品处置,是拿到市场销售还是自己使用,悉听尊便。这表明魏源
A.推动了民用工业的发展 B.提出发展近代工业的设想
C.摒弃了天朝上国的观念 D.支持在中国推行制度变革
  解析:根据材料“可以自由办厂生产轮船和机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源主张民用企业可以采用工厂制度进行生产,这体现出其发展近代工业的设想,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魏源主张的结果,排除A项;魏源主张发展近代工业并不等同于其摒弃了天朝上国观念,排除C项;材料并未涉及魏源支持在中国推行制度变革,排除D项。
答案:B
7.有学者指出,太平天国运动中汉族地主势力崛起,如李鸿章以淮军势力为基础,担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掌握了国家外交、军事和经济大权;左宗棠奋力收复新疆,捍卫了六分之一的大清疆域。这意味着太平天国运动
A.是民族矛盾激化的产物 B.改变了清政府的权力结构
C.具有较广泛的群众基础 D.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政府为了组织力量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让部分汉族官僚地主或担任封疆大吏,或把持国家政治权力,这打破了满重汉轻的权力格局,从而引发统治权力再分配,故B项正确。太平天国运动是阶级矛盾激化的产物,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太平天国运动的群众基础,排除C项;中国的半殖民地化随着列强的侵略而不断加深,与太平天国运动无关,排除D项。
答案:B
8.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提出,治国必先立政,而立政惟在设法,“此立法善而施法广,积时久而持法严,代有贤智以相维持,民自固结而不可解,天下永垂而不朽矣”。据此可知,这一论述
A.根植于先秦法家思想 B.主张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C.强调了法治的重要性 D.深受西方民主思想影响
  解析:根据材料“治国必先立政,而立政惟在设法”“天下永垂而不朽矣”等信息可知,法律对约束人们的行为、维护社会安定具有重要的作用,这实际上强调了法治对治国的重要性,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洪仁玕思想与先秦法家思想的联系,排除A项;实行法治并不等同于主张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和受到西方民主思想影响,排除B、D两项。
答案:C
9.洋务运动时期,江南制造局购有车床、刮床、钻床、锯床等;由两江总督沈葆桢主持的基隆煤矿引进西方开矿机器,用于凿井、采煤、抽水、提车以及通风、截木等;湖北汉阳铁厂引入法国平炉炼钢法。这可说明当时
A.洋务派重视引进西方新技术
B.国人对西学态度的转变
C.社会生活习俗西化趋势明显
D.城市化进程已开始起步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期间,各类洋务企业大量引进西方新技术,说明洋务派重视引进西方新技术,故A项正确。洋务派对西方新技术的引进并不能说明国人对西学态度的转变,排除B项;洋务派重视引进西方新技术不能体现社会生活习俗的西化,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城市化进程,排除D项。
答案:A
10.下表所示为晚清时期部分知识分子的观点。这些主张
代表人物 主要观点
郑观应 古人名物象数之学,流徙而入于泰西,其工艺之精,遂远非中国所及
王之春 凡西人之绝技,皆古人之绪余,西人岂真巧于华人哉
黄遵宪 余考泰西之学,其源盖出于墨子……用法类乎申韩,其设官类乎周礼,其行政类乎管子
  A.为传播西方文明减少阻力 B.突破了中体西用的范畴
C.成为洋务运动的理论指导 D.消除了华夷之辨的偏见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郑观应等人认为西方的科技是中国传播过去的,这就为其传播西方文明减少了阻力,故A项正确。这些主张依旧在中体西用的范畴之内,并没有突破,排除B项;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体西用,排除C项;当时“华夷之辨”的偏见依旧存在,并未被消除,排除D项。
答案:A
11.19世纪末,有英国报纸评论道:“中国被日本老拳横击,使其水陆之师一齐放倒,故各国乘此危弱,群相瞰噬。”德国报纸鼓吹说:“自中日失和以后,我欧洲之人,皆欲瓜分中国。”这反映出当时
A.中国资产阶级改革的失败 B.中国面临空前的民族危机
C.清政府中央集权加速瓦解 D.列强对华策略已达成一致
  解析:根据材料“群相瞰噬”“皆欲瓜分中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纷纷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中国面临空前的民族危机,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清朝中央集权的变化,排除C项;列强在对华侵略和掠夺上既有斗争又有合作,材料没有体现列强对华策略达成一致,排除D项。
答案:B
12.戊戌变法时期,康有为在向光绪帝谏言废除八股取士制度时表示:“上既以为可废,请上自下明诏,勿交部议,若交部议,部臣必驳矣。”有学者就此指出康有为借助光绪帝至高无上的身份,绕过了当时的政体,直接实施政策。这反映出戊戌变法
A.得到统治者的坚定支持 B.有力冲击了科举制度
C.存在过于理想化的倾向 D.弘扬了求真务实作风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康有为想依靠皇权来推行改革,并未考虑到政策实施的阻力与难度,存在过于理想化的倾向,故C项正确。材料并未反映光绪帝对康有为变法的态度,排除A项;材料无法说明当时科举制度受到冲击,排除B项;求真务实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
答案:C
13.下图所示为1891年刊刻于汉口的《谨遵圣谕辟邪全图》中的插图《打鬼烧书图》,该图描绘了乡民打鬼烧书、齐心协力反教战斗等场景。该图反映出当时
A.统治集团积极支持革命
B.民众投身反帝反封浪潮
C.中西方文化冲突的加剧
D.社会近代化进程被阻断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图描绘的现象反映出当时社会上存在着仇洋排外的情绪,主要原因是帝国主义侵略造成中西方文化冲突的加剧,故C项正确。仅凭材料看不出统治集团对革命的态度,排除A项;材料无法说明民众投身到反帝反封建的浪潮中,排除B项;“社会近代化进程被阻断”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
答案:C
14.1900年6月20日,清廷发布上谕,要求各省督抚通盘筹划,联络一气,共挽危局。但当清廷向欧美十一国宣战的诏书下至各地方时,两广总督李鸿章则“此乱命也,粤不奉诏”,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人也均用此理由回拒清廷。这可用来说明
A.中央权力开始下移 B.南方各省与列强相勾结
C.地方督抚开始崛起 D.清朝统治基础严重动摇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期间,东南各省督抚拒不执行中央对列强宣战的诏令,说明清朝的统治基础严重动摇,故D项正确。中央政府权力下移和地方督抚开始崛起是在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排除A、C两项;材料没有反映南方各省与列强相互勾结,排除B项。
答案:D
15.20世纪初,有法国士兵回国时对媒体说:“我们奉命在城中为所欲为三天,爱杀就杀,爱拿就拿,实际抢了八天。教士们做我们的向导。我们进一家就随便拿东西,我们把店铺掌柜抓了当仆役,教士们把抢来的东西,让他们背着运到北堂去了。”材料反映的这场战争
A.使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公开勾结 B.导致中国领土主权遭到破坏
C.刺激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D.使列强获得京津地区驻军权
  解析:根据材料“20世纪初”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场战争应为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清政府战败并签订《辛丑条约》,西方列强获得了在京津地区的驻军权,故D项正确。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公开勾结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排除A项;《辛丑条约》没有割地的条款,排除B项;刺激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是在《马关条约》签订后,排除C项。
答案:D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55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16题16分,第17题12分,第18题14分,第19题13分,共55分。)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一 中国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统治。因此,在中国古代政治发展史上,政治思想大多是为维护君主专制制度的延续而存在的。到了明清时期,整个世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趋于衰落。黄宗羲作为中国启蒙式的思想家率先向这一腐朽的制度发起了攻击,在政治制度领域,他提出了“天下为主,君为客”的观点,猛烈地抨击了君主专制制度;在思想文化领域,他提出了“人各自私,人各自利”的理论,冲破了传统儒家义利观对人性的束缚;在经济领域,他提出了“工商皆本”的观点,进一步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摘编自夏文强《论黄宗羲对古代君主专制制度的批判》
材料二 康熙十七年(1678年),清廷为笼络汉人,诏征博学鸿儒。掌院学士叶方蔼寄诗黄宗羲,鼓励他应试,敦促就道,再辞以免。未几,叶方蔼等奉诏监修明史,以礼来聘,(黄宗羲)又辞之。上曰:“可召至京,朕不授以事。即欲归,当遣官送之。”黄宗羲虽不赴征车,而史局大议必咨之。乞审正而后定。
——摘编自赵尔巽主编《清史稿·儒林传》
(1)根据材料一,概括黄宗羲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出现的背景。(9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黄宗羲对康熙帝的态度。(3分)
(3)有学者说,黄宗羲的思想 “在十七世纪还不能开花结果”。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主观原因。(4分)
  答案:(1)观点:批判君主专制;提出工商皆本;肯定个人私利。(3分)
背景: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封建制度的衰落;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市民工商业者成为重要的社会力量;明朝晚期八股取士使思想界因循守旧。(6分)
(2)态度:黄宗羲虽未受职,但对康熙帝也较为配合,为编撰《明史》出谋划策。(3分)
(3)主观原因:黄宗羲仍然是儒家知识分子,受时代和阶级局限性的影响,其理论并不完善,实践性不强。(4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关于《资政新篇》这一太平天国文件,研究者众多,其撰写论文的角度多种多样,如《资本主义色彩——简评<资政新篇>》《农民中的“资产阶级”——洪仁玕》《反封建性质——简评<资政新篇>》《中国最早近代化观——<资政新篇>的理念》等,这些论文名称反映了作者对该文件特征的理解。
结合所学知识,自拟一个能够反映《天朝田亩制度》内容特征的论文名称,并运用具体史实予以论证。(要求: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答案:[示例]
论文名称:《平均主义思想——<天朝田亩制度>》。(1分)
论证:《天朝田亩制度》在土地和分配等各方面的问题上,都体现出明显的平均主义思想。
太平天国前期颁布的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提出了“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的主张,其目的是建立“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这就否定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反映了农民追求社会财富平均的思想。(8分)
总之,这一纲领体现了平均主义思想,在封建君主专制时期无疑是积极的革命的思想,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空想,也不可能实施。(3分)
(“示例”仅作阅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19世纪70年代之后,美国的东亚政策研究学者说,“看好的是日本的未来,而不是中国或朝鲜的前途”。美国在中日甲午战前一再拒绝中、朝两国的调停请求和英国的联合调停建议,默认或怂恿日本发动战争。在发展与朝鲜的关系上,美国始终将中国与朝鲜的宗藩关系看作美国向东亚扩张的阻力和障碍。美国政府认为有必要通过日本之手,进一步削弱清朝政府的统治力量,为美国扩大对华贸易和投资扫清障碍。在美国国内,舆论普遍同情和支持日本,甚至还接受日本方面的宣传,将中日战争看作现代文明与中国保守主义之间的战争,看作是“进步”和“停滞”之间的战争。
——摘编自崔志海《美国政府与中日甲午战争》
材料二 甲午中日战争之后,日本国内军国主义恶性膨胀,军部地位上升,左右政局,“由这次战争开始,在日本国民中增强了大国主义和军国主义的思想,一种蔑视中国人和朝鲜人的思想在国民中蔓延,并自下而上地维护了军国主义体制”。这就埋下了此后日本侵华战争的祸根。而对于中国,甲午战败,创巨痛深,中华民族岌岌可危,正是这种亡国灭种的劣势,引起了中国社会思潮的急剧变化。甲午惨败,也促使中国人从思想意识和制度层面进行深刻反省,仁人志士开始切实地付诸行动以拯救危亡。
——摘编自田庆立、宋志艳《甲午战争对近代以来中日两国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甲午战争时期美国支持日本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甲午战争对中日两国产生的影响。(8分)
  答案:(1)原因:受到美国东亚政策的影响;美国希望通过日本之手彻底废除中国与朝鲜的宗藩关系,扩大美国的在华利益;受美国国内舆论和偏见的影响。(6分)
(2)影响:
对日本:刺激了日本进一步向海外扩张的野心;对中国形成“蔑视型”观念。(4分)
对中国:促进了国民思想意识的觉醒和自省;从制度层面进行改革成为可能。(4分)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
材料 在中国早期现代化的进程中,如果说洋务运动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器物层次探索阶段,那么戊戌维新使它开始进入制度层次探索阶段,而戊戌维新改良式的制度探索不成功时,则以辛亥革命为标志的暴力革命,破旧立新,继而进行制度改革,试图以此使中国尽快走上现代化之路。
——摘编自陈兴海《论维新变法在中国早期现代化进程中的地位》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中国近代史某一个事件,提炼出一个论题,并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答案:[示例]
论题:近代地主阶级的探索救国之路。(2分)
论述:19世纪60年代开始,随着中华民族危机的进一步加深,封建地主阶级的有识之士开展了以“自强、求富”为口号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指导思想,希望在维持封建专制制度和纲常名教的前提下,引进西方先进军事技术,以达到巩固统治的根本目的。“中体西用”是中西文化冲突与融合在这一时期的例证之一。面对严峻的内忧外患,洋务派主张向西方学习,先后创办了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创设同文馆,翻译了大量的西方科技著作,开展了洋务运动的实践。洋务运动虽然最终失败了,但它在客观上为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探索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9分)
结论:洋务运动企图在“中体西用”的前提下,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这只能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但它激励着先进的中国人继续探索中国的现代化之路。(2分)
(“示例”仅作阅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