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 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 课件(173)

文档属性

名称 22.1 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 课件(173)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488.0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6-02-17 09:17:03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22.1 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第2课时)
新人教版九年级 上册
-2
2
2
4
6
4
-4
8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二次函数的概念,那么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是怎样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又如何呢?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2、我们知道图象是研究函数的重要工具,那么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是怎样的呢?我们先从最简单的二次函数y=ax2的图象入手吧?不妨让我们从一个具体的二次函数y=x2的图象开始研究吧!
二、探究新知
问题1:以前学一次函数时,是用什么方法画出y=x的图象的?
问题2:那二次函数y=x2的图象也可以如此画吗?
x … -3 -2 -1 0 1 2 3 …
y=x2
活动一:
列表取适当的x值,求出对应的y值填入表内:
… 9 4 1 0 1 4 9 …
思考1:根据解析式,说说这样取x的理由或
取x值时的注意点。
活动二:描点连线。
以表中各组对应值为点的坐标,在图中描出相应的点,连线画出图象。
x … -3 -2 -1 0 1 2 3 …
y=x2
… 9 4 1 0 1 4 9 …
1
2
3
4
5
x
1
2
3
4
5
6
7
8
9
10
y
o
-1
-2
-3
-4
-5
根据表中x,y的数值在坐标平面中描点(x,y),再用平滑曲线顺次连接各点,就得到y=x2的图像.
y=x2
思考2:
观察并分析二次函数y=x2的图象在第几象限?具有怎样的对称性?
从图象可以看出,二次函数y=x2的图象都是一条曲线,它的形状类似于投篮球或投掷铅球时球在空中所经过的路线.这样的曲线叫做抛物线.
实际上,二次函数的图象都是抛物线.
一般地,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叫做抛物线y=ax2+bx+c.
二次函数的图象:
还可以看出,二次函数y=x2图象是轴对称图形,y轴是它们的对称轴.
抛物线与对称轴的交点叫做抛物线的顶点.
抛物线y=x2的顶点(0,0)是它的最低点.
从二次函数y=x2的图象可以看出:
在对称轴的左侧,抛物线从左到右下降;在对称轴的右侧,抛物线从左到右上升。
也就是说,当x<0,y随x的增大而减小;当x>0,y随x的增大而增大。
x … -4 -3 -2 -1 0 1 2 3 4 …
例1.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函数y= x2 和y=2x2的图象。
解:(1) 列表
(2) 描点
(3) 连线
x … -2 -1.5 -1 -0.5 0 0.5 1 1.5 2 …
y=2x2
8

2
0.5
0
0.5
2
4.5
8

4.5
8

2
0.5
0
0.5
2
4.5
8

4.5
1
2
3
4
5
x
1
2
3
4
5
6
7
8
9
10
y
o
-1
-2
-3
-4
-5
观察:函数 ,y=2x2的图象与函数y=x2(图中虚线图形)的图象相比,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
共同点:开口向上;除顶点外, 图象都在x轴上方。
不同点:开口大小不同。
总结:
一般地,当a>0时,抛物线y=ax2的开口向上,对称轴是y轴,顶点是原点,顶点是抛物线的最低点,a越大,抛物线的开口越小。
1
2
3
4
5
x
-1
-2
-3
-4
-5
-6
-7
-8
-9
1
y
o
-1
-2
-3
-4
-5
-10
活动三: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函
数 和y=-2x2的图象.
函数 ,y=-2x2的图象与函数y=-x2(图中虚线图形)的图象相比,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
总结:
一般地,当a<0时,抛物线y=ax2的开口向下,对称轴是y轴,顶点是原点,顶点是抛物线的最高点,a越小,抛物线的开口越小。
归纳总结:
二次函数y=ax2(a≠0)的图像是一条抛物线,它的图象的性质有:
1、开口方向:a>0,开口向上; a<0,开口向下。
2、对称轴:y轴
3、顶点:原点(0,0)
4、a>0时,在对称轴的左侧, y随x的增大而减;在对称轴的右侧,y随x的增大而增大。a<0时,在对称轴的左侧, y随x的增大而增大;在对称轴的右侧,y随x的增大而减小。
5、 a>0时,y有最小值0; a<0时, y有最大值0。
6、开口大小:∣a∣越大,抛物线的开口越小。
巩固练习:
已知抛物线y=-3x2的图象,在对称轴的左侧,y随x的增大而 ;在对称轴的右侧,y随x的增大而 。
1、函数y=2x2的图象的开口 ,对称轴 ,顶点是 。
2、函数y=-3x2的图象的开口 ,对称轴 ,顶点
是 。
向上
向下
y轴
y轴
(0,0)
(0,0)
练习:
(1)本节课主要学习了哪些知识?
(2)在学习中应用了哪些重要的思想方法?
(3)你对本节课还有哪些收获?
作业布置:
1、教科书41页,习题22.1 :第3题、第4题;
2、补充题:见学案
同学们下节课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