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7章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2015年单元测试卷(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常坟中学)
一、选择题
1.黄河下游水土流失非常严重,你认为与此有关的是( )
A.降雨较多 B.上游植被遭到严重滥伐
C.河流不畅通 D.地球气候变化
2.下列哪项不属于我国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 )
A.晚婚 B.早育 C.少生 D.优生
3.有“空中死神”之称的污染是指( )
A.臭氧层破坏 B.酸雨 C.大气污染 D.噪声污染
4.人类大量使用含氟里昂的冰箱和空调等,可导致( )
A.臭氧层被破坏 B.温室效应 C.癌症 D.酸雨
5.我国西部地区最突出的环境问题是( )
A.酸雨 B.水土流失 C.空气污染 D.以上都是
6.形成酸雨的主要污染物是( )
A.含硫化合物 B.农药
C.重金属 D.含汞和镉的电池
7.海洋中产生赤潮造成大量鱼类死亡,原因是( )
A.缺少氧 B.缺少食物
C.有毒物质浓度太高 D.缺少阳光
8.温室效应的产生主要是由下列哪种物质造成的?( )
A.含汞或镉的电池 B.二氧化碳
C.二氧化氮 D.汽车尾气
9.目前有三项被认为是世界三大环境问题,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该三大问题( )
A.酸雨 B.臭氧层破坏加剧
C.人口急剧增长 D.温室效应
10.主要引起人体呼吸系统疾病的是( )
A.大气污染 B.水污染
C.土壤污染 D.固体废弃物污染
11.203以来,每年至少有一种鸟类或哺乳动物从地球上消失,造成野生动物濒危或灭绝的主要原因是( )
A.自然灾害 B.天敌过多
C.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破坏 D.地壳运动
12.草原过度放牧将造成( )
A.优良牧草大幅度减少
B.牲畜营养不良,皮毛质量差
C.牲畜生长缓慢,出肉率低
D.草原退化,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13.哪种能源可能是人类未来较好的能源( )
A.煤炭 B.石油 C.太阳能 D.天然气
14.随着环境污染的不断加剧,可能引起海洋表层的浮游植物大量死亡,从而加剧温室效应,这是因为浮游植物死亡会( )
A.使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加 B.使大气中臭氧增加
C.使海洋表面无机物增加 D.使海洋表层含氧量减少
15.下列实例中,与生态系统中食物链的物质流动有关的是( )
A.酸雨
B.臭氧减少,臭氧层出现空洞
C.温室效应
D.汞、镉等有毒物的积累和浓缩
16.世界环境日是每年的( )
A.3月12日 B.6月5日 C.9月11日 D.10月26日
17.下列哪种情况可能与土地沙漠化有关( )
A.森林被大量破坏 B.汽车排放大量有毒的尾气
C.大量使用化学燃料 D.大量使用农药
18.我国的植树节是每年的( )
A.3月22日 B.4月12日 C.3月12日 D.4月22日
19.评价一个国家环境质量的好坏,重要的指标之一是人均占有多少( )
A.国土面积 B.耕地面积 C.森林面积 D.绿地面积
20.数百年前,我国黄土高原原有茂密森林如今成了荒山秃岭,主要原因是( )
A.过度开发破坏了生态平衡 B.北方寒流长期侵袭
C.长年干旱,赤地千里 D.地壳运动繁殖
二、非选择题
21.请把我国计划生育的要求与其具体内容相连接.
( http: / / www.21cnjy.com )
22.一组同学进行了下列“废旧电池对生物的影响”实验活动,请你把这些活动分别归于科学探究过程的相应步骤中去.
( http: / / www.21cnjy.com )
23.下面是两个相同条件下种子萌发的实验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 http: / / www.21cnjy.com )
(1)在探究酸雨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实验时,你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
(2)模拟实验中,老师提供了模拟的酸雨, ( http: / / www.21cnjy.com )你们小组讨论设计的实验方案是:在A培养皿中放入__________粒浸泡过的小麦种子,在B培养皿中放入__________粒浸泡过的小麦种子,并且把其中的__________组作为实验中的对照组.
(3)合理安排小组的每个成员,每天定时间向A培养皿和B培养皿中分别喷洒__________和__________.
(4)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其他条件都一样,只有__________不同.
(5)模拟实验中的变量是__________.
(6)请你设计一个表格来记录和总结实验数据.
(7)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
24.为了探究废电池对水体的污染,某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步骤:
(1)将一节5号电池破碎,浸泡在1000毫升的清水中2~3天;
(2)在4只鱼缸上分别贴上标签A、B、C、D;
(3)在4只鱼缸中分别放入等量的清洁无污染的河水;
(4)在四只鱼缸中分别加入50毫升、100毫升、200毫升、400毫升废电池浸出液;
(5)再向各鱼缸中分别放入三条金鱼,定时喂养同种饲料,观察并记录情况.结果见下表:
甲 乙 丙 丁
所加浸出液的体积/mL 50 100 200 400
鱼存活的平均天数 15天 12天 7天 1天
根据以上设计,回答下列问题:
(1)该同学提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
(2)该实验第5步中,放入各缸的金鱼必须是__________.
(3)通过实验,该同学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
(4)实验时是否需要设置对照组?__________.该如何设置?__________.
25.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据国家林业局发布的一项调查表明,我国已成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受荒漠化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目前,全国四分之一的农田荒漠化,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40亿元.因此,在实施西部大开发中,要切实搞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大力开展植树种草,治理水土流失,防止沙漠化等活动.
(1)从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分析,改善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必须首先解决的非生物因素是__________.
(2)近来北京等地区频繁出现的“沙尘暴”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泥雨”主要来自黄土高原和内蒙古地区,这反过来说明森林等植被在__________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保持天然林”和“退耕还林还草”是两项重要内容,采取这两项措施的首要目标是__________.
26.阅读下面文章,然后回答问题
2010年底,中国总人口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13.397亿,占世界总人口的21%.由于人口基数大,尽管推行计划生育,每年净增人口仍达到1300万左右.同时,人口分布极不平衡,94%的人口聚居在占全国总面积43%的东南部,乡村人口占70.63%,城市化水平较低.中国的耕地占世界的7%,人均占有0.078%公顷,是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人均淡水资源也只占有世界水平的四分之一.
(1)我国是世界上人口__________的国家,当今人口现状的特点是:人口基数__________,新增人口__________,__________人口多,年龄结构__________的速度快,人口的分布__________,人口素质__________.
(2)结合当今人口现状,说明我国为什么将计划生育列为基本国策?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7章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2015年单元测试卷(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常坟中学)
一、选择题
1.黄河下游水土流失非常严重,你认为与此有关的是( )
A.降雨较多 B.上游植被遭到严重滥伐
C.河流不畅通 D.地球气候变化
【考点】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
【分析】人与生物圈应和谐相处,但是人类的一些活动却有意无意的给环境造成了一些无可挽回的负面影响.
【解答】解:人类对森林资源的掠夺式 ( http: / / www.21cnjy.com )开发利用、尤其是原始森林被大面积砍伐,影响和破坏了森林的生态功能,造成当地和相邻地区的生态失调、环境恶化,导致洪水频发、水土流失加剧、土地沙化、河道淤塞乃至全球温室效应增强等问题.森林有保持水土的作用,森林的根在地下分布深而广,形成庞大的根系,比地上的枝叶系统还发达.可谓“根深叶茂”,“树大根深”,森林的根系可以牢牢的抓住土壤,防止水土流失.黄河下游水土流失严重,因为这里植被遭到破坏,地表得不到保护,在夏季多暴雨的情况下,出现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因此与选项A、C、D关系不大.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人类的活动必须从保护环境的角度出发,必须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
2.下列哪项不属于我国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 )
A.晚婚 B.早育 C.少生 D.优生
【考点】计划生育及其目的和要求.
【分析】计划生育已被定为我国一项基本国策.我国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解答】解:我国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晚婚指的是提倡比法定结婚年龄晚2~3年结婚,法定结婚年龄是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晚育是指提倡婚后推迟2﹣3年再生育.少生是指稳定一个低生育水平.优生是指通过婚前检查、孕妇定期检查身体和科学的分娩等措施,避免生出有遗传疾病的孩子,可见,不属于我国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
故选:B
【点评】计划生育具体要求的内容在考试中经常出现,注意掌握.
3.有“空中死神”之称的污染是指( )
A.臭氧层破坏 B.酸雨 C.大气污染 D.噪声污染
【考点】酸雨对生物的影响及其防治.
【分析】酸雨主要是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升到空中与空气中的水蒸汽结合,使雨水酸化.罪魁祸首是煤、石油大量燃烧生成的酸性气体,据此回答问题即可.
【解答】解:酸雨是由于人类大量使用含硫量高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燃烧后产生的含有二氧化硫等的气体,在大气中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应后,形成硫酸或硝酸气溶胶,或为云、雨、雪、雾捕捉吸收,降到地面成为酸雨.
酸雨的危害极大,可破坏土壤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肥力、酸碱度,使农作物大幅度减产,腐蚀建筑物和户外雕塑,使土壤、河流、湖泊酸化,使鱼虾死亡等,酸雨被称为“空中死神”.
故选:B
【点评】酸雨的危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开发新能源,保护环境,已是社会的焦点问题,同时也是中考的热点之一.
4.人类大量使用含氟里昂的冰箱和空调等,可导致( )
A.臭氧层被破坏 B.温室效应 C.癌症 D.酸雨
【考点】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造成的影响及其防治.
【分析】氟利昂易挥发,进入大气层的平流层后,能破坏臭氧层.
【解答】解:氟利昂常被选 ( http: / / www.21cnjy.com )作冰箱和空调的制冷剂,易挥发至大气中,在上升进入平流层后,在一定的气象条件下,会在强烈紫外线的作用下被分解,分解释放出的氯原子同臭氧会发生连锁反应,不断破坏臭氧分子.
A、臭氧层位于大气层的上层,容易被氟利昂分解释放的氯原子所破坏.该项符合题意.
B、温室效应是由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造成的,氟利昂挥发到大气中,不会产生二氧化碳.该项不符合题意.
C、癌症是由于人的免疫异常引起的,与使用氟利昂关系不大.该项不符合题意.
D、酸雨是由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硫等酸 ( http: / / www.21cnjy.com )性氧化物造成的;煤炭燃烧产生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如果遇到降水,二氧化硫就溶解在水中,成为酸雨.该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臭氧层被破坏、温室效应、酸雨都是环境污染造成的,形成的原因各不相同.
5.我国西部地区最突出的环境问题是( )
A.酸雨 B.水土流失 C.空气污染 D.以上都是
【考点】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
【分析】我国西部地区最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土壤沙化和沙尘暴.
【解答】解:我国西部有绵延不断的天然草 ( http: / / www.21cnjy.com )地,组成了我国重要的绿色屏障,同时又是我国生态环境最为脆弱、荒漠化和水土流失最为严重、沙尘暴频发的地区,西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大力开展植树种草,营造山川秀美的环境,走生态经济发展之路,巩固和发展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成果,加快退化草地治理等重点草原生态保护工程规划,继续推进天然林保护、京津风沙源治理、石漠化综合治理和防护林体系建设,是当前首要采取的措施.
故选:B.
【点评】保护天然林和退耕还林是保护西部生态环境重要措施.
6.形成酸雨的主要污染物是( )
A.含硫化合物 B.农药
C.重金属 D.含汞和镉的电池
【考点】酸雨对生物的影响及其防治.
【分析】酸雨主要由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经过复杂的大气化学反应,被雨水吸收溶解而成,据此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二氧化硫能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当雨水的pH<5.6时就形成酸雨.
故选:A.
【点评】解答本题要掌握各种物质的性质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7.海洋中产生赤潮造成大量鱼类死亡,原因是( )
A.缺少氧 B.缺少食物
C.有毒物质浓度太高 D.缺少阳光
【考点】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
【分析】赤潮是指海水中的一些浮游生物短时间突发性繁殖,与其它生物争夺氧气,造成水中缺氧使鱼类死亡的现象.
【解答】解:富营养化是指海水中的营 ( http: / / www.21cnjy.com )养物质过多,特别是含氮、含磷的无机盐大量增多造成的.大量的生活污水(含氮、磷)和含有大量有机物的工业废水直接排入大海,海洋中的磷、氮等营养盐和铁、锰等微量元素及一些有机化合物迅速增加,这时就出现了“富营养化“现象,过多的营养物质会使海水里藻类植物营养过盛疯狂的生长,出现赤潮现象.
赤潮形成后,赤潮藻类会产生一些剧 ( http: / / www.21cnjy.com )毒的毒素,有的毒素毒性与河豚毒素的毒性相当.海洋动物摄食这些藻类后,其毒素会积聚在动物体内,同时大量的藻类植物要进行呼吸消耗氧气,而使得水中缺氧,进而引起鱼虾、贝类等海洋生物大量死亡.
故选:A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知道赤潮形成的原因.
8.温室效应的产生主要是由下列哪种物质造成的?( )
A.含汞或镉的电池 B.二氧化碳
C.二氧化氮 D.汽车尾气
【考点】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造成的影响及其防治.
【分析】形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除了二氧化碳外,还有臭氧、甲烷、氟氯代烷等.
【解答】解:二氧化碳是形成温室效应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主要物质.含汞或镉的电池会污染水体和土壤,不会形成温室效应;二氧化氮会污染空气造成酸雨,但不会造成温室效应;汽车尾气会造成空气污染,但不会造成温室效应.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大气污染引起的环境问题与对应的物质,了解典型的大气环境问题与排放到大气中的物质的联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9.目前有三项被认为是世界三大环境问题,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该三大问题( )
A.酸雨 B.臭氧层破坏加剧
C.人口急剧增长 D.温室效应
【考点】酸雨对生物的影响及其防治;人口增长过快的原因及其影响.
【分析】空气污染的途径主要有两个:有害气体和粉尘.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粉尘主要指一些固体小颗粒.
【解答】解:从世界范围看,被公认为世界三大环境问题是酸雨、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
酸雨是指溶液pH小于5.6的雨水,酸雨 ( http: / / www.21cnjy.com )主要由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经过复杂的大气化学反应,被雨水吸收溶解而成.含氟的化合物会破坏臭氧层,含氟的化合物主要是在冰箱、空调中的一些制冷剂等.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
因此,人口急剧增长不属于世界三大环境问题.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环境问题,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10.主要引起人体呼吸系统疾病的是( )
A.大气污染 B.水污染
C.土壤污染 D.固体废弃物污染
【考点】空气质量影响人体健康.
【分析】空气质量等级是依据空气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污染物浓度的高低来判断的,它能反应空气污染的程度.空气中的污染物能严重危害人和其它生物的健康,如引起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等.呼吸系统疾病是由于长期吸入的空气不清新导致的.
【解答】解:大气中的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危害极大.这些污染物既可以引起包括肺癌在内的呼吸系统疾病,还可以通过呼吸系统进入血液,引起其他系统的疾病,如引起急性中毒和死亡、慢性中毒等,另外还有致畸变的作用.而水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不会引起人体呼吸系统疾病.
故选:A.
【点评】人吸进的气体是外界环境中的空气,空气质量的恶化首先危害呼吸系统.
11.203以来,每年至少有一种鸟类或哺乳动物从地球上消失,造成野生动物濒危或灭绝的主要原因是( )
A.自然灾害 B.天敌过多
C.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破坏 D.地壳运动
【考点】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原因.
【分析】威胁生物生存的原因有栖息地被破坏、偷猎、外来物种入侵、环境污染、其他原因等.由于种种原因,野生动物的生存面临严重的威胁,思考解答.
【解答】解:A、自然灾害,如火山、地震等,使部分鸟类或哺乳动物从地球上消失,但不是造成野生动物濒危或灭绝的主要原因,A错误;
B、天敌增多,尽管造成部分鸟类或哺乳动物从地球上消失,但是不是造成野生动物濒危或灭绝的主要原因,B错误;
C、人类对环境的改造幅度已经很大且地域扩张 ( http: / / www.21cnjy.com )也很厉害,导至环境变化太大,很多物种的生活地域越来越小,且不能适应环境改造所带来的新的环境,以至于灭绝,如乱砍滥伐、过度放牧、不合理的开发(围湖造田、垦荒、湿地开发等)、使生存环境被破坏与改变,不再适和生物生存,导致野生生物的濒危或面临灭绝,C正确;
D、地壳运动造成的危害是自然灾害如火山、地震等,使部分鸟类或哺乳动物从地球上消失,但不是造成野生动物濒危或灭绝的主要原因,D错误.
故选:C.
【点评】理解并掌握造成野生动物濒危和灭绝的主要原因,结合题意,即可正确解答.
12.草原过度放牧将造成( )
A.优良牧草大幅度减少
B.牲畜营养不良,皮毛质量差
C.牲畜生长缓慢,出肉率低
D.草原退化,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考点】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
(1)乱砍乱伐
森林遭到严重砍伐后,涵养水源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功能消失,会使气候变得更加恶劣,会导致洪涝、干旱或沙尘暴的发生.由于植被被破坏,动物得以生活的环境遭到破坏,动物将迁居或死亡.
(2)乱捕滥杀
受利益的驱使,许多人对野生动物大肆捕杀,导致生物种类大大减少,从而引发了严重的虫害,危害农作物等一系列生态危机.
(3)生物入侵
生物入侵指的是生物随着商品贸易和人员往 ( http: / / www.21cnjy.com )来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中.并对新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的现象.生物入侵的特点是不受时间和国界的限制,并且随着全球贸易的迅速发展和世界各地人们的频繁交往而迅速传播开来.
【解答】解:草原过度放牧使许多草场退化、沙化,由于失去了植被的保护,在狂风的侵蚀下草原很快变成了荒凉的沙漠,生态平衡造到破坏.
故选:D.
【点评】了解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13.哪种能源可能是人类未来较好的能源( )
A.煤炭 B.石油 C.太阳能 D.天然气
【考点】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造成的影响及其防治.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可再生和不可再生能源的特点的理解和掌握,保护现有能源的意义.
【解答】解:人类目前所依赖的石油、煤炭 ( http: / / www.21cnjy.com )、天然气等矿物能源是有限的、不可再生的.天然气、石油和煤炭属于地球长期进化过程中积累起来的化石能源,这些能源是有限的、不可再生的.由于煤炭、石油等资源日益减少,利用这些资源又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人们十分重视对太阳能的利用,并积极探索各种利用太阳能的方式.开发太阳能不污染环境.太阳能将成为未来能源的主流,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故选:C
【点评】要解答本题需掌握:常见的常规能源和新能源有哪些.
14.随着环境污染的不断加剧,可能引起海洋表层的浮游植物大量死亡,从而加剧温室效应,这是因为浮游植物死亡会( )
A.使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加 B.使大气中臭氧增加
C.使海洋表面无机物增加 D.使海洋表层含氧量减少
【考点】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造成的影响及其防治.
【分析】温室效应是指由于全球二氧化碳等气 ( http: / / www.21cnjy.com )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导致地球平均气温不断上升的现象.二氧化碳等气体在大气中增多的结果是形成一种无形的玻璃罩,使太阳辐射到地球上的热量无法向外层空间发散,其结果是地球表面变热起来.因此,二氧化碳也被称为温室气体.
【解答】解:浮游植物死亡的遗体被自然界中的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解者﹣﹣﹣腐生细菌和真菌分解后,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多,从而加剧了温室效应.
故选:A
【点评】二氧化碳是主要的温室气体,大量死亡的海洋浮游植物的遗体被分解后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
15.下列实例中,与生态系统中食物链的物质流动有关的是( )
A.酸雨
B.臭氧减少,臭氧层出现空洞
C.温室效应
D.汞、镉等有毒物的积累和浓缩
【考点】废电池对生物的影响及其控制.
【分析】生物富集作用是指环境中一些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毒物质(如重金属、化学农药等),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的过程.因为这些有毒物质具有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分解的特点,会在生物体内积累而不易排出,所以随着营养级的升高而不断积累,危害最大的是这一食物链的最高级消费者.
【解答】解:A、排放过多的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到大气中,容易导致酸雨的产生,直接诱发生态危机,与生态系统中食物链的物质流动无关;
B、臭氧层出现空洞,会使紫外线直接照射到地球表面,对生物造成直接伤害,与生态系统中食物链的物质流动无关;
C、过多的二氧化碳的排放会导致全球的温度的提升,形成“温室效应”,温室气体引起的温室效应与生态系统中食物链的物质流动无关;
D、通过食物链而引起生态危机的是汞、镉等有毒物质的积累和浓缩.与生态系统中食物链的物质流动有关.
故选:D.
【点评】人类活动会通过食物链影响生态系统,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不应该随意把有毒物质排放到生态系统中.
16.世界环境日是每年的( )
A.3月12日 B.6月5日 C.9月11日 D.10月26日
【考点】保护生物圈的意义.
【分析】保护资源和环境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日益被人们所关注.每年的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
【解答】解:世界环境日为每年的6月5日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1972年6月5日联合国首次召开人类环境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它的确立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态度,表达了人类对美好环境的向往和追求.它是联合国促进全球环境意识、提高政府对环境问题的注意并采取行动的主要媒介之一.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每年6月5日选择一个成员国举行“世界环境日”纪念活动,发表《环境现状的年度报告书》及表彰“全球500佳”,并根据当年的世界主要环境问题及环境热点,有针对性地制定每年的“世界环境日”主题.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世界环境日,解题时让学生牢记这个时间,此题比较简单,是道基础题
17.下列哪种情况可能与土地沙漠化有关( )
A.森林被大量破坏 B.汽车排放大量有毒的尾气
C.大量使用化学燃料 D.大量使用农药
【考点】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生态系统中的类型.
【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主要表现在:(1)乱砍乱伐,(2)乱捕滥杀,(3)生物物入侵,(4)环境污染.
【解答】解: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 ( http: / / www.21cnjy.com )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消除污染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由于人们对森林资源利用不合理,森林遭到严重砍伐后,涵养水源的功能消失,会使气候变得更加恶劣,会导致洪涝、干旱或沙尘暴的发生.
故选:A.
【点评】了解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
18.我国的植树节是每年的( )
A.3月22日 B.4月12日 C.3月12日 D.4月22日
【考点】保护植被的意义.
【分析】“植树节”是一些国家以法律 ( http: / / www.21cnjy.com )形式规定的以宣传森林效益,并动员群众参加造林为活动内容的节日.按时间长短可分为植树日、植树周或植树月,总称植树节.通过这种活动,激发人们爱林、造林的感情,提高人们对森林功用的认识,促进国土绿化,达到爱林护林和扩大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
【解答】解:我国曾于1915年由政府 ( http: / / www.21cnjy.com )颁令规定清明节为植树节,即3月12日.后来到了1928年的4月7日,国民党颁布了植树令:嗣后旧历清明植树节应改为总理逝世几年植树式.国民党之所以颁布这道令,是因为孙先生幼年就对“树艺牧畜”十分热爱的缘故.他在海外留学时,经常利用假期回故乡种植桑树.1979年2月23日,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决定,仍以3月12日为我国的植树节,以鼓励全国各族人民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改善环境,造福子孙后代.
故选:C.
【点评】通过植树节的植树造林活动,森林 ( http: / / www.21cnjy.com )植被状况得到改善,不仅美化了家园,减轻了水土流失和风沙对农田的危害,而且还有效提高了森林生态系统的储碳能力.
19.评价一个国家环境质量的好坏,重要的指标之一是人均占有多少( )
A.国土面积 B.耕地面积 C.森林面积 D.绿地面积
【考点】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
【分析】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在环境保护方面表现出重要的净化作用,评价一个国家环境质量的好环,通常以人均占有的绿地面积的多少作衡量标准.
【解答】解:由于绿色植物能够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效降低温室效应、净化空气、涵养水源、调节气候、防风固沙,在环境保护方面表现出重要作用,因而评价一个国家环境质量的好环,通常以人均占有的绿地面积的多少作衡量标准.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的净化作用的运用,意在强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20.数百年前,我国黄土高原原有茂密森林如今成了荒山秃岭,主要原因是( )
A.过度开发破坏了生态平衡 B.北方寒流长期侵袭
C.长年干旱,赤地千里 D.地壳运动繁殖
【考点】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
【分析】黄土高原曾是塬面广 ( http: / / www.21cnjy.com )阔,沟壑稀少,植被丰茂的地区.随着人口的增加,人类活动的加剧,环境渐渐恶化,如植被减少,气候变干,土壤遭到侵蚀.然而,要把环境恢复到原来状态,在现有的经济、技术条件下很难做到.
【解答】解:A、黄土高原因人们对植被的过度开垦,使生物的数量发生变化,导致自我调节能力下降,才变成荒山秃岭的,故正确;
B、北方寒流的侵袭不是导致黄土高原变成荒山秃岭的主要原因;
C、黄土高原没有出现长年旱灾,植被死亡的现象;
D、地壳运动繁殖,不是造成黄土高原荒山秃岭的主要原因.
故选:A.
【点评】综合治理黄土高原是中国改造自然工程中的重点项目.治理方针是以水土保持为中心,改土与治水相结合,治坡与治沟相结合.
二、非选择题
21.请把我国计划生育的要求与其具体内容相连接.
( http: / / www.21cnjy.com )
【考点】计划生育及其目的和要求.
【分析】我国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据此答题.
【解答】解:人口的增长会对资源、环境和社会 ( http: / / www.21cnjy.com )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为了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计划生育已被定为我国一项基本国策.我国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晚婚指的是提倡比法定结婚年龄晚2~3年结婚,法定结婚年龄是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晚育是指提倡婚后推迟2﹣3年再生育.少生是指稳定一个低生育水平.优生是指通过婚前检查、孕妇定期检查身体和科学的分娩等措施,避免生出有遗传疾病的孩子.
故答案为:
【点评】关键是熟练掌握我国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及意义,结合题意即可正确答题.
22.一组同学进行了下列“废旧电池对生物的影响”实验活动,请你把这些活动分别归于科学探究过程的相应步骤中去.
( http: / / www.21cnjy.com )
【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分析】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 ( http: / / www.21cnjy.com )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要注意设计惟一变量,因为探究的是温度对鼠妇生活影响,故变量应该为温度,其他条件保持一致.
【解答】解: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 ( http: / / www.21cnjy.com )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有时,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
提出问题:A、废旧电池对生物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影响吗?(尝试从日常生活、生产实际或学习中发现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尝试书面或口头表述这些问题,描述已知科学知识与所发现问题的冲突所在,一定是问句“?”)
作出假设:是对提出问题的肯定或否定的回答,故此实验的假设为:B、废旧电池使种子的发芽率明显降低.
制定计划:根据假设制定科学的探究方案,即C、制定方案,讨论人员分工及注意事项.
实施计划:按照制定的计划进行实验操作.即D、按照制定的计划进行实验,记录数据.
得出结论:根据实施计划的结果进行总结,得出结论,即E分析和处理数据.
表达交流:F把本组的结果告诉其他组.
故答案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知道科学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
23.下面是两个相同条件下种子萌发的实验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 http: / / www.21cnjy.com )
(1)在探究酸雨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实验时,你作出的假设是酸雨对种子的萌发有影响.
(2)模拟实验中,老师提供了模拟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酸雨,你们小组讨论设计的实验方案是:在A培养皿中放入50粒浸泡过的小麦种子,在B培养皿中放入50粒浸泡过的小麦种子,并且把其中的A组作为实验中的对照组.
(3)合理安排小组的每个成员,每天定时间向A培养皿和B培养皿中分别喷洒清水和模拟的酸雨.
(4)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其他条件都一样,只有喷洒的水不同.
(5)模拟实验中的变量是喷洒水的PH值.
(6)请你设计一个表格来记录和总结实验数据.
(7)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酸雨对小麦的萌发有影响.
【考点】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
【分析】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为①充足的空气② ( http: / / www.21cnjy.com )适宜的温度③适量的水分.自身因素为完整而有活力的胚及供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本题探究酸雨对种子的萌发的影响.据此解答.
【解答】解:(1)问题的提出要针对要探 ( http: / / www.21cnjy.com )究的因素,要探究的因素是酸雨,因此提出的问题应该是:酸雨对种子的萌发有影响吗?假设也不是随便作出的,要有一定的依据,要针对提出的问题作出,该同学作出的假设是:酸雨对种子的萌发有影响.
(2)用少数几粒种子做实验,实验操 ( http: / / www.21cnjy.com )作会方便、简单一些,但实验结果会具有偶然性,容易出现误差;用50粒小麦种子做实验可以避免实验的偶然性,使实验结果更加准确.模拟实验中,老师提供了模拟的酸雨,你们小组讨论设计的实验方案是:在A培养皿中放入50粒浸泡过的小麦种子,在B培养皿中放入50粒浸泡过的小麦种子,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实验中设计A和B两个实验的目的是设置对照实验,使实验结论的更具有说服力.并且把其中的A组作为实验中的对照组.
(3)合理安排小组的每个成员,每天定时间向A培养皿和B培养皿中分别喷洒清水和模拟的酸雨.
(4)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其他条件都一样,只有喷洒的水不同.
(5)模拟实验中的变量是水.
(6)请你设计一个表格来记录和总结实验数据
培养皿 喷洒水的PH值 浸泡的种子粒数 萌发情况
A 清水 50 全部萌发
B 模拟的酸雨 50 都未萌发
(7)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酸雨对小麦的萌发有影响
故答案为:(1)酸雨对小麦的萌发是有影响的
(2)50;50;A
(3)清水;模拟的酸雨
(4)喷洒水的PH值
(5)水的PH值
(6)
培养皿 喷洒水的PH值 浸泡的种子粒数 萌发情况
A 清水 50 全部萌发
B 模拟的酸雨 50 都未萌发
(7)酸雨对小麦的萌发有影响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种子萌发条件的探究活动的掌握情况,考查学生实际探究实验的能力.
24.为了探究废电池对水体的污染,某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步骤:
(1)将一节5号电池破碎,浸泡在1000毫升的清水中2~3天;
(2)在4只鱼缸上分别贴上标签A、B、C、D;
(3)在4只鱼缸中分别放入等量的清洁无污染的河水;
(4)在四只鱼缸中分别加入50毫升、100毫升、200毫升、400毫升废电池浸出液;
(5)再向各鱼缸中分别放入三条金鱼,定时喂养同种饲料,观察并记录情况.结果见下表:
甲 乙 丙 丁
所加浸出液的体积/mL 50 100 200 400
鱼存活的平均天数 15天 12天 7天 1天
根据以上设计,回答下列问题:
(1)该同学提出的假设是:废电池浸出液对金鱼的生命活动有影响..
(2)该实验第5步中,放入各缸的金鱼必须是同种且大小、健康状况相同..
(3)通过实验,该同学得出的结论是废电池浸出液对金鱼的生命活动有影响.且浸出液浓度越大,影响越大..
(4)实验时是否需要设置对照组? ( http: / / www.21cnjy.com )需要设置对照组..该如何设置?增加一只鱼缸,编号为E,里面放三条同样大小的三条金鱼,缸中只加清水,不加废电池浸出液,定期喂养同种饲料..
【考点】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分析】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包括提出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即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实施计划、得出结论(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表达和交流;实验方案的设计要紧紧围绕提出的问题和假设进行.
【解答】解:(1)假设不能随便地作出,要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针对提出的问题作出假设,该同学提出的假设是废电池浸出液对金鱼的生命活动有影响.
(2)为了确保实验结果只是由实验变 ( http: / / www.21cnjy.com )量的不同引起的,就应当使这两种环境中除实验变量不同外,其它条件都相同;因此放入各缸的金鱼必须是同种且大小、健康状况相同的,以保持实验变量的唯一,这样才能确定金鱼的生存状况是由废电池浸出液引起的.
(3)分析表格中的实验现象,可得出结论:废电池浸出液对金鱼的生命活动有影响.且浸出液浓度越大,影响越大.
(4)在实验法中,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 ( http: / / www.21cnjy.com )实验是设计实验方案必须处理好的两个关键问题,只有设置了对照实验,才能确定实验结果是由实验变量(废电池浸出液)引起的;本探究实验可以设置如下对照实验:增加一只鱼缸,编号为E,里面放三条同样大小的三条金鱼,缸中只加清水,不加废电池浸出液,定期喂养同种饲料.
故答案为:(1)废电池浸出液对金鱼的生命活动有影响
(2)同种且大小、健康状况相同
(3)废电池浸出液对金鱼的生命活动有影响.且浸出液浓度越大,影响越大
(4)需要设置对照组;增加一只鱼缸,编号为E,里面放三条同样大小的三条金鱼,缸中只加清水,不加废电池浸出液,定期喂养同种饲料
【点评】此题考查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
25.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据国家林业局发布的一项调查表明,我国已 ( http: / / www.21cnjy.com )成为受荒漠化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目前,全国四分之一的农田荒漠化,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40亿元.因此,在实施西部大开发中,要切实搞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大力开展植树种草,治理水土流失,防止沙漠化等活动.
(1)从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分析,改善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必须首先解决的非生物因素是水.
(2)近来北京等地区频繁 ( http: / / www.21cnjy.com )出现的“沙尘暴”和“泥雨”主要来自黄土高原和内蒙古地区,这反过来说明森林等植被在防风固沙、防止水土流失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保持天然林”和“退耕还林还草”是两项重要内容,采取这两项措施的首要目标是改善生态环境.
【考点】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分析】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有水、阳光、空气、土壤等.
【解答】解:(1)从题干中“实施西 ( http: / / www.21cnjy.com )部大开发中,要切实搞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大力开展植树种草,治理水土流失,防止沙漠化等活动”可以看出,引起沙漠化的主要因素是水.
(2)植物的根茎往往可以 ( http: / / www.21cnjy.com )插入沙地很深,网状的根系就像是一张钢筋混凝土大网,将土壤牢牢绑定,故而起到固沙的作用.而植物本身可以削弱地表风力,使得风速下降,所以植物能起到防风固沙、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
(3)根据题干信息“实施西部大开发 ( http: / / www.21cnjy.com )战略中,‘保持天然林’和‘退耕还林还草’两项措施的目的是保护自然环境中的森林和草原,从而改善生态环境,有利于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故答案为:(1)水;
(2)防风固沙、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
【点评】明确西部大开发的目的和措施.
26.阅读下面文章,然后回答问题
2010年底,中国总人口为13. ( http: / / www.21cnjy.com )397亿,占世界总人口的21%.由于人口基数大,尽管推行计划生育,每年净增人口仍达到1300万左右.同时,人口分布极不平衡,94%的人口聚居在占全国总面积43%的东南部,乡村人口占70.63%,城市化水平较低.中国的耕地占世界的7%,人均占有0.078%公顷,是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人均淡水资源也只占有世界水平的四分之一.
(1)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 http: / / www.21cnjy.com )当今人口现状的特点是: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农村人口多,年龄结构老龄化的速度快,人口的分布不均衡,人口素质偏低.
(2)结合当今人口现状,说明我国为什么将计划生育列为基本国策?
【考点】人口增长过快的原因及其影响;计划生育及其目的和要求.
【分析】根据教材知识,我国人口的基本特点是,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
【解答】解:(1)我国是世 ( http: / / www.21cnjy.com )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当今人口现状的特点是: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农村人口多,年龄结构老龄化的速度快,人口的分布不均衡,人口素质偏低.
(2)人口的增长会对资源、环境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为了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计划生育已被定为我国一项基本国策.我国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坚持晚婚、晚育,对于国家来说,有利于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对于个人来说,有利于青年的健康、工作和学习.少生是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关键,优生有利于提高我国的人口素质.
故答案为:(1)最多;大;多;农村;老龄化;不均衡;偏低;
(2)为了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计划生育已被定为我国一项基本国策.
【点评】做这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计划生育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