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 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 配套教学设计(191)

文档属性

名称 22.1 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 配套教学设计(191)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3.0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6-02-17 09:22:27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1.通过对实际问题情境的分析,让学生经历二次函数概念的形成过程,理解二次函数及有关概念。
2.能够表示简单变量之间的二次函数关系.
3.能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条件确定二次函数的解析式,进一步体会建立函数模型的思想.
2学情分析
1.学生虽然已经认识了一次函数,但二次函数与一次函数不同,学生理解有一定的难度。要结合实际问题加深学生对二次函数的认识。
2.结合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数学与人们生活的联系。
3.在探究二次函数的学习活动中,多让学生参与其中,体会探究、发现、得到的乐趣。
3重点难点
重点:二次函数的概念
难点:寻找、发现实际生活中的二次函数问题,理解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情境引入
欣赏下面两幅图片
活动2【活动】问题探究
1.正方体六个面是全等的正方形,设正方形棱长为 x,表面积为 y,则 y 关于x 的关系式为__.2.多边形的对角线数 d 与边数 n 有什么关系?
3.某工厂一种产品现在的年产量是20t,计划今后两年增加产量.如果每年都比上一年的产量增加x倍,那么两年后这种产品的产量y将随计划所定的x的值而确定, y与x之间的关系怎样表示
活动3【活动】归纳总结
请观察下面三个式子,它们的变量对应规律可用怎样的函数关系表示?这些函数有什么共同点?请你结合学习一次函数概念的经验,给它下个定义y=6x2,d= n2- ny=20x2+40x+20一般地,形如,y=ax2+bx+c,(a,b,c都是常数,且a≠0)的函数,叫做二次函数.其中,x是自变量,a,b,c分别是函数表达式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注意:(1)等号左边是函数y,右边是关于自变量x的整式。(2)a,b,c为常数,且a≠0。(3)等式右边的最高次数为2,可以没有一次项和常数项,但不能没有二次项。(4)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任意实数。
活动4【讲授】例题与练习
活动5【活动】回顾小结
1.定义:一般地,形如y=ax2+bx+c(a,b,c是常数,a≠0)的函数叫做x的二次函数.其中,是x自变量,a,b,c分别是函数表达式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y=ax2+bx+c(a,b,c是常数,a≠0)的几种不同表示形式:(1)y=ax2(a≠0,b=0,c=0,).(2)y=ax2+c(a≠0,b=0,c≠0).(3)y=ax2+bx(a≠0,b≠0,c=0).2.定义的实质是:ax2+bx+c是整式,自变量x的最高次数是二次,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全体实数.
活动6【练习】课后巩固
1、将进货单价为40元的商品按50元卖出时,就能卖出500个,已知这种商品每涨1元,其销售量就会减少10个,设售价定为X元(x>50)时的利润为Y元。试求出Y与X的函数关系式,并按所求的函数关系式计算出售定价为80元时所得利润2、二次函数y=ax2+c ,当x=0时,y=-2; 当y=-2时,x=0,求y=2时,x的值。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2 页 (共 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