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1、理解二次函数的概念。
2、能利用二次函数的概念确定函数中参数的取值范围。
3、能正确地列出实际问题中的二次函数关系式。
2学情分析
二次函数是人教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下册)第26章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在八年级已经学过了函数及一次函数的内容,对于函数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从一次函数的学习来看,学习一种函数大致包括以下内容:通过具体实例认识这种函数;探索这种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利用这种函数解决实际问题;探索这种函数与相应方程不等式的关系。本章“二次函数”的学习也是从以上几个方面展开的。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在于使学生认识并了解两个变量之间的二次函数的关系,为二次函数的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3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
二次函数的概念及应用。
学习难点:
正确的列出实际问题中的二次函数的关系式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26.1二次函数
课前热身:(生)自学章前内容,结合教师提供的图片资源,了解生活和生产中二次函数知识的有关应用。
活动2【讲授】26.1二次函数
合作探究:列函数关系式
1、如图,正方体六个面是全等的正方形,设正方形棱长为 x,表面积为y,
则 y 关于x 的关系式为 。
2、多边形的对角线条数d与边数 n 有什么关系?
如图,n边形有__个顶点,从一个顶点出发,
连接与这点不相邻的各顶点,可作___条对角线。
因此,n边形的对角线总数d = 。
即: d= 。
3、 某工厂一种产品现在的年产量是20件,计划今后两年增加产量。如果每年都比上一年的产量增加x倍,那么两年后这种产品的产量y将随计划所定的x的值而确定, y与x之间的关系怎样表示
分析:这种产品的原产量是20件,
一年后的产量是 件,
再经过一年后的产量是 件,
即两年后的产量为: 。即: y= 。
活动3【活动】26.1二次函数
分析归纳:观察以上三个函数关系式,完成下表填空。
讨论:这些函数有什么共同点?
函数解析式
自变量
函数
y=6x2
d= n2- n
y=20x2+40x+20
(1)
(2)
(3) 小结:我们把形如y=ax2+bx+c (其中a,b,c是常数,a 0)的函数,叫做二次函数。其中x是自变量。
学生活动:说出上面三个函数的二次项、二次项系数、一次项、一次项系数、常数项。
交流小结:(1)二次函数的一般形式是 (a、b、c为常数,a≠0);
(2)二次函数的特殊形式:①当b=0时, y= ;
②当c=0时, y= ;
③当b=0,c=0时, y= 。
思考:你能区别y=ax2+bx+c与ax2+bx+c=0?
活动4【练习】26.1二次函数
1、下列函数中,哪些是二次函数?
(1)y=x(1-z) ( ) (2)y=x2+ ( )
(3)y=3x3+2x2 ( ) ( )
(5) y=x-2+x ( ) (6) y=2x2-2x+1 ( )
(7)y=x2-x(1+x) ( ) (8)y =πx2 ( )
2、写出上面二次函数的各项与各项系数a、b、c。
活动5【讲授】26.1二次函数
例题讲解:
已知函数y=(m-2)xm2-2+4x-5。
(1)当m为何值时,y是x的二次函数?并写出此时的函数关系式。
(2)当m为何值时,y是x的一次函数?
活动6【测试】26.1
已知:y=(m+3)xm2+m-4+(m+2)x+3。当m为何值时,y是x的二次函数?
活动7【作业】26.1二次函数
要用长20m的铁栏杆,一面靠墙,围成一个矩形的花圃,设连墙的一边为xm,矩形的面积为y(m2),试求:
(1)写出y(m2)关与x(m)的函数关系式。
(2)当x=3时,矩形的面积为多少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3 页 (共 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