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曹冲称象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4 曹冲称象 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0-09 22:00:57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小学二年级上册《课文(二)4 曹冲称象》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 学生能够正确认读“称、象、柱、杆、秤、做、岁、站、船、然、后”等生字,会写“称、象、做、岁、站”等字。
-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能说出曹冲称象的步骤。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识字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 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学习曹冲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敢于创新的品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激发学生对古代智慧的敬仰之情,培养学生在生活中积极思考、解决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
- 识字、写字。二年级的学生处于识字写字的关键期,这些生字的正确认读和书写是后续学习的基础。例如“称”字,是左右结构,左边是“禾”字旁,右边是“尔”,学生容易写错右边部分。
- 理解曹冲称象的方法和步骤。这是课文的核心内容,学生需要理解曹冲是如何利用船、石头等工具,通过等量代换的原理称出大象重量的。
教学难点
- 理解曹冲称象方法中的科学原理。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等量代换的概念比较抽象,他们可能难以理解为什么石头的重量就等于大象的重量。
- 引导学生学习曹冲善于思考、敢于创新的品质,并能在生活中运用这种品质解决问题。这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体会和感悟。
教学方法
1. 直观教学法
- 运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展示大象的庞大以及曹冲称象的过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课文内容,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概念。例如,在讲解曹冲称象的步骤时,可以播放动画视频,让学生清楚地看到先把大象赶上船,船身下沉,然后在船舷上做记号,再把大象赶下船,往船上装石头,直到船下沉到记号处,最后称出石头的重量就是大象的重量。
2. 问题引导法
- 通过设置一系列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如“曹冲为什么要把大象赶上船呢?”“在船舷上做记号有什么作用?”等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去寻找答案。
3. 小组合作学习法
-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讨论曹冲称象的方法、步骤以及其中蕴含的道理。在小组合作中,学生可以相互交流、启发,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例如,让小组讨论如果是自己,还能想出什么办法来称象,然后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发言。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1. 图片导入 - 教师在多媒体上展示大象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大象的外形特征,如庞大的身躯、长长的鼻子等,然后提问学生:“这么庞大的大象,在古代没有现代这么先进的称重工具,你们知道人们是怎么称出它的重量的吗?” 2. 引出课题 - 学生自由发言后,教师引出课题《曹冲称象》,并简单介绍曹冲是三国时期曹操的儿子,他非常聪明。
初读课文识字写字 1. 初读课文 - 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认真听,注意生字的读音和课文的停顿。 - 学生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教师巡视指导,对读得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2. 识字教学 - 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生字,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识字教学。 - 加一加:“禾” + “尔” = “称”,“木” + “主” = “柱”,让学生通过部件组合的方式记住生字。 - 换一换:“秤”和“称”,“站”和“战”,通过对比换偏旁的方法,让学生区分字形和字义。 - 编字谜:“一人站在船旁边”(谜底是“船”),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 开火车读生字,检查学生的识字情况。 3. 写字教学 - 教师在黑板上示范书写“称、象、做、岁、站”等字,强调笔画顺序和书写要点。 - 例如“称”字,左边的“禾”字旁要写得窄一些,右边的“尔”字要注意竖钩的写法;“象”字是象形字,要注意写好长鼻子和四条腿。 - 学生在练习本上练习写字,教师巡视指导,对书写规范的学生进行表扬,对存在问题的学生进行纠正。
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 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 学生再次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读完后,请学生用自己的话简单概括课文内容。 2. 精读重点段落 - 教师引导学生精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这两段详细描述了曹冲称象的方法和步骤。 - 教师提出问题:“曹冲称象一共分了几步?每一步都是怎么做的呢?”让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并用序号在文中标记出曹冲称象的步骤。 - 学生读完后,小组内交流讨论,然后请小组代表发言。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进行板书: - 第一步: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 - 第二步: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 - 第三步:称一称船上的石头,石头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 教师结合板书,再次引导学生理解曹冲称象的过程,同时利用多媒体动画演示,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 3. 理解科学原理 - 教师提问:“曹冲为什么要这样称象呢?为什么石头的重量就等于大象的重量呢?”引导学生思考其中的等量代换原理。 -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教师可以举例说明:“假如我们有一杯水,把一个苹果放进去,水面上升到一个刻度,然后我们把苹果拿出来,再往里面放一些小石子,直到水面又上升到刚才苹果放进去时的刻度,那么这些小石子的重量就和苹果的重量是一样的。曹冲称象就是利用了这个道理。” - 让学生分组讨论这个原理,然后请小组代表举例说说自己对等量代换的理解。
拓展延伸 1. 思维拓展 - 教师提问:“如果是你,你还能想出什么办法来称象呢?”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提出自己的想法。 - 学生可能会提出一些有趣的想法,如:“可以用很多大的秤一起称大象”“用大型的跷跷板,一边放大象,一边放石头,直到跷跷板平衡,再称石头的重量”等。教师对学生的想法给予肯定和鼓励,引导学生学习曹冲善于思考、敢于创新的品质。 2. 文化拓展 - 教师简单介绍一些古代的称重工具,如秤砣、天平秤等,让学生了解古代人民的智慧。 - 讲述一些古代聪明孩子的故事,如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古代智慧的敬仰之情。
课堂小结 1. 回顾内容 -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包括生字、曹冲称象的方法和步骤以及其中蕴含的科学原理。 2. 总结品质 - 强调曹冲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敢于创新的品质,鼓励学生在生活中也要像曹冲一样,遇到问题积极思考,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课堂练习 1. 看拼音写词语 - chēng xiàng(称象) zuò shì(做事) suì yuè(岁月) zhàn lì(站立) 2. 给下列生字组词 - 称(称重)(称呼) - 象(大象)(象形) - 做(做事)(做工) - 岁(岁月)(年岁) - 站(站立)(车站) 3.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 曹冲称象的步骤是:先(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最后(称一称船上的石头,石头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六、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学生在识字写字、阅读理解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在教学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部分学生对等量代换的原理理解还不够透彻,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增加更多的实例进行讲解。同时,在课堂练习环节,要更加关注学习困难的学生,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掌握所学知识。此外,还可以进一步拓展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古代智慧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