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21 古诗三首 出塞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21 古诗三首 出塞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0-09 15:32: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出塞》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塞、秦”等4 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将”,会写“塞、秦”等10 个生字。
2.了解诗歌创作背景,理解诗中表达的爱国情怀。
3.能借助多种方法理解古诗的意思,朗读古诗,感受诗歌的艺术美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1. 认识和书写生字词,理解多音字“将”的用法。
2. 通过多种方法理解古诗含义,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朗读并感受诗歌的艺术美感。
教学难点:
1. 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和表达技巧,如“秦时明月汉时关”的互文手法。
2. 引导学生通过诗歌内容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相联系,深化对诗歌情感的理解和体验。
教学过程:
一、构建学习任务群,营造学习情境
1. 课前互动:教师与学生进行简短对话,了解学生对诗歌的认识和感受,为课堂学习预热。
2. 展示关键词汇,共同朗读:教师在大屏幕上展示一系列关键词汇,如“志存高远”、“精忠报国”、“大义凛然”、“英勇无畏”、“视死如归”、“铁面无私”、“秉公执法”、“刚正不阿”,并带领学生齐声朗读。
3. 深入探讨词汇含义:教师邀请学生分享这些词汇通常用来形容哪些历史人物或英雄形象,引导学生思考这些词汇背后的精神内涵。
4. 教师总结: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强调无论是历史上的岳飞、包拯,还是边关的将士、爱国志士,他们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用生命捍卫着国家的尊严和安全,体现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深刻含义。随后,教师宣布进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人文主题单元的学习,并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出塞》。
5. 板书标题,集体朗读:教师在黑板上书写《出塞》二字,全体学生齐声朗读诗题,为深入学习这首古诗奠定基础。
二、深入情境,聚焦单元要素,完成学习任务
任务一:解析“塞”字,走近诗人
1. 理解“塞”字的读音与意义:教师引导学生正确读准“塞”字的音,并解释其在古代文学中的含义,即边关、边疆。
2. 检查预习成果:教师通过扫描二维码,检查学生的课前预习情况,并组织全班交流,适时给予指导。
3. 总结边塞诗的背景:教师简要介绍边塞诗的由来,指出古代边塞战事频繁,因此产生了大量以边塞为背景的诗歌,这些诗歌被称为边塞诗。王昌龄作为边塞诗人的杰出代表,其作品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4. 认识诗人王昌龄:教师展示王昌龄的边塞诗作及其简介,指定学生朗读,让学生初步了解诗人的生平和创作风格。
任务二:连接经典,明确诗歌题材
1. 引导学生回顾边塞诗的内容: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边塞诗通常会涉及哪些内容。
2. 学生交流与反馈: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分享边塞诗可能描绘的边塞风光、战争的残酷和边关将士的思念等主题,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引导和补充。
3. 朗读经典诗句,感受边塞诗的魅力:教师出示一系列经典的边塞诗句,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等,指导学生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边塞诗的壮阔、孤独、残酷和悲壮,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边塞诗的题材和情感。
任务三:全面感知诗歌,体验节奏与韵律
1. 认识生字词,整体把握诗歌内容:教师引导学生识别并朗读生字词,让学生对《出塞》的内容有一个初步的整体感知。
2. 学生朗读古诗,即时纠正发音:在学生朗读过程中,教师注意纠正发音,如“教”应读为一声,并解释古代诗词中的平仄规律对诗歌韵律的重要性。
3. 提出探讨性问题:教师提问学生在初次阅读后的感受或疑问,如诗的字数和情感表达方式。
预设一:探讨为何诗人选择七言绝句而非五言绝句或长短句的形式,类似于宋词的结构。
预设二:讨论为何每句固定为七字,以及诗中情感的特殊性,包括其中隐含的“抱怨”情绪。
任务四:预习成果分享,初步解读诗意
1. 再次朗读古诗,标记景物:学生再次朗读《出塞》,并圈出诗中提到的景物。
2. 提问与交流:教师提问学生在四句诗中读到的景象,并预设回答如“明月”、“边关”、“阴山”等。
3. 全班讨论:教师组织学生先交流诗中的景物,再引导学生联想边塞可能出现的景象和人,从多角度深入探讨诗歌的情境。
任务五:深入品析诗句,感悟诗人的情感
1. 品读“月”的意象:教师出示包含“月”的诗句,指定学生朗读,并引导学生感悟古诗中“月”的象征意义。
2. 比较不同诗人的“月”:通过李白、杜甫、张继、王安石等诗人笔下的“月”,引导学生讨论古诗词中“月”这一主题的反复吟咏所表达的情感。
3. 理解王昌龄的“明月”:全班讨论王昌龄在《出塞》中“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所表达的主题。
学习感悟“秦时明月汉时关”
1. 集体朗读首句:全班学生齐声朗读诗歌的第一句,感受其节奏与情感。
2. 探讨历史与诗歌的结合:教师提问为何不同朝代的景物会同时出现在诗中,引导学生小组交流讨论。
3. 观看视频,了解背景:播放边塞战乱简史的视频,教师旁白解说创作背景,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历史背景。
4. 理解互文手法:教师解释互文的概念,即通过上下文两个部分或词语的交错使用,相互补充,表达完整的意思。
5. 深入理解诗句含义:教师提问学生通过“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这一句,能够理解王昌龄想要传达的信息。
6. 全班齐读诗句:通过集体朗读,加深对诗句的理解和感悟。
感悟“万里长征人未还”的深刻内涵
1. 观看边塞景象视频:学生通过视频感受边塞的荒凉和戍边将士的艰苦生活,想象他们对于遥远家乡的深切思念。
2. 教师范读与提问:教师在朗读后询问学生,在孤城之下,明月之光中,那些驻守边关、无法归乡的将士们心中可能在思考些什么。
预设一:将士们可能在内心呼唤:“家乡啊,你何时才能接纳我疲惫的归途?”
教师引导:是啊,家乡的春光是否已经洒满大地,而这荒凉的边塞,又能何处寻得春的踪迹?
引读: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预设二:他们或许会想:“家中的夏日是否依旧漫长,弟妹们是否还在老树下乘凉?”
教师引导:然而,这凄冷的边塞,哪有那样的绿荫和清凉?因此,他们将无尽的思念化作了一句诗——
引读: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3. 情境体验与练习:教师引导学生想象戍边战士的家人在望月思亲的情景,并完成相应的练习单。
提问:在边关的战士们心中牵挂着家乡,那么他们的父母在明月之下,又在想些什么、做些什么呢?
4. 学生分享与教师指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教师适时给予指导。
5. 探讨“人未还”的深层含义:教师引用《资治通鉴》的记载,讨论唐玄宗时期士兵戍边时间不断延长,回家的可能性越来越小的情况。
6. 观看战争场景视频:教师在播放战争场面视频后,询问学生对此有何感受。
预设:学生可能会表达同情、气愤、悲愤等情感。
7. 指导朗读: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以传达诗句中的深情与哀愁。
感悟“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豪情壮志
1. 提问与讨论:教师提问飞将军的身份,并探讨诗中为何对飞将军的期盼如此强烈。
2. 出示对比材料:教师展示高适的《燕歌行》,对比将军与战士的不同境遇,引导学生代入王昌龄的角色,表达自己的心声。
3. 朗读与情感体验:师生配合朗读陆游的诗句和王昌龄的《出塞》,体验不同的情感层次。
4. 情感升华与齐诵: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国家的危机和将士的愿望,齐声诵读全诗,以此表达对家国的深切情感。
三、拓展延伸,深化爱国主义教育
在本节课中,我们跟随王昌龄的笔触,深入《出塞》的意境,领略了诗中的景象、人物和故事,从而深刻感受到王昌龄所传达的浓厚家国情怀。正如古人所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正是无数中华儿女的不懈奋斗,才铸就了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昌盛,引领我们步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