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2第五章第三节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2第五章第三节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6-02-19 09:00: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
一、教学目的:
1.了解电感对电流的作用特点
2.了解电容对电流的作用特点
二、教学重点::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作用特点
三、教学难点: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作用特点
四、教学方法::启发式综合教学法
五、教学用具::小灯泡、线圈(有铁芯)、电容器、交流电源、直流电源
六、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在直流电路中,电压U、电流I和电阻R的关 ( http: / / www.21cnjy.com )系遵从欧姆定律,在交流电路中,如果电路中只有电阻,例如白炽灯、电炉等,实验和理论分析都表明,欧姆定律仍适用。但是如果电路中包括电感、电容,情况就要复杂了。
(二)进行新课:
1、电感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
实验:把一线圈与小灯泡串联后先后接到直流电源和交流电源上,观察现象:
现象:接直流的亮些,接交流的暗些。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接交流的电路中电流小,间接表明电感对交流有阻碍作用。
为什么电感对交流有阻碍作用?
引导学生解释原因:交流通过线圈时,电流时刻在改变。由于线圈的自感作用,必然要产生感应电动势,阻碍电流的变化,这样就形成了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电感对交变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用感抗来表示。
实验和理论分析都表明:线圈的自感系数越大、交流的频率越高,线圈对交流的阻碍作用就越大,感抗也就越大。
应用:日光灯镇流器是绕在铁芯上的线圈,自感 ( http: / / www.21cnjy.com )系数很大。日光灯启动后灯管两端所需的电压低于220V,灯管和镇流器串联起来接到电源上,用镇流器对交流的阻碍作用,就能保护灯管不致因电压过高而损坏。
向学生简单介绍扼流圈。
SHAPE \* MERGEFORMAT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SHAPE \* MERGEFORMAT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交变电流能够通过电容器
实验:把白炽灯和电容器串联起来分别接在交流和直流电路里。
现象:接通直流电源,灯泡不亮,接通交流电源,灯泡能够发光。
结论:直流不能通过电容器。交流能通过电容器。
引导学生分析原因:直流不能通过电容器是容易 ( http: / / www.21cnjy.com )理解的,因为电容器的两个极板被绝缘介质隔开了。电容器接到交流电源时,实际上自由电荷也没有通过两极间的绝缘介质,只是由于两极板间的电压在变化,当电压升高时,电荷向电容器的极板上聚集,形成充电电流;当电压降低时,电荷离开极板,开成放电电流。电容器交替进行充电和放电,电路中就有了电流,表现为交流“通过”了电容器。
3、电容器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
在上面的实验中,如果把电容器从电路中取下来,使灯泡直接与交流电源相连,观察现象。
可以看到,灯泡要比接有电容器时亮得多。
这个实验表明:电容也对交流有阻碍作用。
电容对交流的阻碍作用,用容抗来表示。
实验和理论分析都表明:电容器的电容越大、交流的频率越高,电容器对交流的阻碍作用就越小,感抗也就越小。
学生思考:
使用220V交流电源的电气 ( http: / / www.21cnjy.com )设备和电子仪器,金属外壳和电源之间都有良好的绝缘,但是有时候用手触摸外壳仍会感到“麻手”,用试电笔测试时,氖管发光,这是为什么?
原因:与电源相连的机芯和金属外壳可以看 ( http: / / www.21cnjy.com )作电容器的两个极板,电源中的交变电流能够通过这个“电容器”。虽然这一点“漏电”一般不会造成人身危险,但是为了在机身和外壳间真的发生漏电时确保安全,电气设备和电子仪器的金属外壳都应该接地。
容抗不仅存在于成形的电容器中,也存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于电路的导线、元件、机壳间。有时候这种容抗的影响是很大的,当交变电流的频率很高时更是这样。同样,感抗也不仅存在于线圈中,长距离输电线的电感和电容都很大,它们造成的电压损失常常比电阻造成的还要大。
(三)总结:电容:通高频,阻低频。 电感:通低频,阻高频。
(四)布置作业:巩固练习:课后练习二
甲 充电          乙 放电
金属中的电流是由于负电荷的定向移动引起的,它等效于正电荷向相反方向的移动,这幅图中用到了这种等效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