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论语》十二章 课前预习单(学生版+教师版)-【课堂无忧】新课标同步核心素养课堂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课 《论语》十二章 课前预习单(学生版+教师版)-【课堂无忧】新课标同步核心素养课堂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34.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0-09 14:42:25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2课 《论语》十二章 课前预习单
◎字词积累
1.字音、字形
拼音 lún yùn xǐng yú wǎng
字词 论语 不愠 三省 逾矩 罔
拼音 dài dān gōng dǔ
字词 殆 箪食 曲肱 笃志
2.多音字
多音字-省 拼音 解释
省略 shěng
省亲 xǐng 探望;问候(多指对长辈、亲属)
自主学习:找一找还有哪些多音字,写出读音,并组词
◎文言知识
通假字 不亦说乎(通“悦”, 愉快)吾十有五而志于学(通“又”)
古今异义 学而时习之(古义:按时 今义:时间)(古义:复习 今义:学习)吾日三省吾身(古义:每天 今义:一日)(古义:泛指多次,虚数 今义:数词,三)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古义:诚信 今义:相信)温故而知新(古义:学过的知识 今义:过去的,老的)择其善者而从之(古义:好的方面,优点今义:善良)(古义:跟从学习 今义:跟从)可以为师矣(古义:可以、凭借 今义:表示可能、许可)
一词多义 人不知而不愠(动词,了解)温故而知新(动词,知道、懂得) 不亦乐乎(形容词,快乐)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快乐)人不知而不愠(连词,表转折,然而、却)而 学而时习之(连词,表顺承,然后)博学而笃志(连词,表并列)为人谋而不忠乎(介词,替)可以为师矣(动词,做、担任) 其不善者而改之(代词,他们的)人不堪其忧(代词,那种) 一瓢饮[名词,喝的东西(水)]饭疏食,饮水(动词,喝) 不舍昼夜(动词,停止)太丘舍去(动词,丢下)
词类活用 吾日三省吾身(名词做状语,每天)温故而知新(形容词做名词,旧的知识;形容词做名词,新的知识)传不习乎(动词做名词,传授的知识)学而时习之(名词做状语,按时)择其善者而从之(形容词做名词,好的方面,优点)
文言句式 判断句:是知也(“……也”表判断)省略句:可以为师矣(省略宾语“之”,应为“可以之为师矣”) 人不知而不愠(省略宾语“之”,应为“人不知之而不愠”)
◎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zuo)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2.《论语》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是儒家最重要的一部经典著作。其编纂者,是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所记录的内容很广,包括哲学、道德、政治、教育、时事、生活等方面,是研究孔子生平和思想的主要依据。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书,大部分记言,小部分记事,只有极少数篇章称得上是比较完整的文章。
3、四书五经
四书:《大学》、《论语》、《中庸》、《孟子》
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 《论语十二章》【原文、翻译、解读】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翻译:孔子说:“学习然后按时温习,不是很愉快的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因此恼怒,不也是君子吗?”
解读:第一章从学习方法讲到个人修养,学以致用,体现学习的价值。学而时习之强调知识的学习需要自觉,不断实践。有朋自远方来体现学习又是相互切磋,相互交流的事情。人不知而不愠体现个人修养与别人知不知道没有关系,而是不求名利,自我进步。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与朋友交往是不是讲诚信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按时复习了呢?”
解读:第二章强调随时都该反省自己,提高自我修养。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翻译:孔子说:“我十五岁时就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时有所成就,四十岁时内心不再感到迷惑,五十岁就明白上天的意旨,六十岁时能听取各种见解并加以容纳,七十岁时就能随心所欲,却不会逾越法度。”
解读:第三章孔子自述一生进德修业的发展过程。随年龄增长,思想境界也逐步提高,这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翻译: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然后从中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做老师了。”
解读:第四章强调思考是学习的关键,能在温习旧知识中有所发现,才可以为师。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翻译: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疑惑。”
解读:第五章阐明学与思的辩证关系,即学和思要相结合,才能有所得。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翻译:孔子说:“颜回多么高尚啊!一筐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街巷里,别人都忍受不了那种困苦,颜回却不改变他自有的乐趣。多么高尚啊,颜回!”
解读:第六章修身要经受困苦,贫穷的考验,表现了颜回安贫乐道的君子形象。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翻译:孔子说:“懂得某种学问的人比不上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比不上以学问为快乐的人。”
解读:第七章体现了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翻译: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做枕头,乐趣也就在其中了。用不正当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说像浮云。”
解读:第八章讲富贵和仁义之间如何抉择,体现了孔子宁愿贫贱而坚守义,不义之财不可取的观念。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翻译:孔子说:“多人同行,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选取他们的优点加以学习,如果自己也有他们的缺点就加以改正。”
解读:第九章强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请教,取长补短,同时要有端正的态度。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翻译:孔子在河边感叹道 :“时光像这流水一样消逝,日夜不停。”
解读:第十章这句话是孔子对于时间流逝,生命短暂的感叹。告诫人们要珍惜时光。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翻译:孔子说:“军队可以改变其主帅,一个人的志向却是不可改变的。”
解读:第十一章强调坚守志向,要捍卫自己的人格,坚守气节。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翻译:子夏说:“广泛地学习并能坚定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思考当前的事,仁就在其中了。”
解读:第十二章讲提升个人修养的方法,即要博学,笃志,切问,近思,这也是求仁的途径。
◎将文中富含哲理的句子分类归纳到“为学之道”“修身之道”两类中,完成下面的学习任务单。
学习任务单
为学之道
学习方法 温习交流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温故知新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习态度 以学为乐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谦虚好学 三人行,……其不善者而改之。
③________________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修身之道
宽厚平和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善于自省 吾日三省吾身:……传不习乎?
循序渐进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不逾矩。
⑤___________ 一箪食,……回也不改其乐。
坚守道义 饭疏食,……于我如浮云。
坚定志向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中修身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说明:有些章节内容丰富,可能同时指向不同的主题,如“学而时习之……不亦君子乎?”“博学而笃志……仁在其中矣”,既关乎学习,也关乎修养,归类不要绝对化。
[参考答案] 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②学思结合 ③珍惜时间 ④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⑤安贫乐道 ⑥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品析为学之道。在新知与旧知、知识与实践的关系上,孔子是怎么看的?
在新知与旧知的关系上,孔子认为“温故”可以“知新”,“温故而知新”的人可以当老师。这里,孔子强调学习的关键是思考,要“知新”。
在知识与实践的关系上,孔子认为要“学而时习之”。学了知识要按时去复习,把所学的东西运用到行动上,在实践中加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品析为学之道。在学与思的关系上,孔子是怎样认为的?
在学与思的关系上,孔子认为学习与思考必须结合,二者缺一不可。只读书而不思考,就会迷惑;只一味地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疑惑。
◎品读修身之道。孔子的进德修业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曾子的自我修养的方法是什么?子夏的求“仁”途径又是什么呢?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孔子的进德修业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十五到四十岁是学习领会阶段,五十到六十岁是安心立命阶段;七十岁是主观意识和做人的规则融合为一的阶段。
曾子自我修养的方法是加强自我反省。
子夏求“仁”的途径是“博学”“笃志”“切问”“近思”,就是广泛学习,坚定志向,提出疑惑,联系实际思考自我。
◎品读修身之道。从孔子及其弟子的“修身之道”里,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进德修身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道德的修炼需要自我学习,自我反省。自我反省能把外在的道德约束内化为对自己的自觉要求。当思想与言行统一,能自觉遵守道德规范时,就达到了极高的道德境界。
◎说说修身与学习的关系。
①修身和学习密不可分,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②学习,不仅要学习知识技能,还要学会提高自身修养。
③修身需要通过学习去加强,修身反过来也会有力地促进我们的学习。
◎文章主旨
这十二章语录阐述了求知的态度、学习的方法和做人修身的道理,其意在启迪我们:学习要有端正的态度和良好的方法;做人要有仁爱之心,要心胸开阔、意志坚强、理想远大。
◎素养提升
德不孤,必有邻
— 《论语·里仁》
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 《论语·学而》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论语·颜渊》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 《论语·述而》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一 《论语·雍也》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一 《论语·雍也》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2课 《论语》十二章 课前预习单
◎字词积累
1.字音、字形
拼音
字词 论语 不愠 三省 逾矩 罔
拼音
字词 殆 箪食 曲肱 笃志
2.多音字
多音字-省 拼音 解释
省略
省亲
自主学习:找一找还有哪些多音字,写出读音,并组词
◎文言知识
通假字 不亦说乎(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
古今异义 学而时习之(古义: 今义: )(古义: 今义: )吾日三省吾身(古义: 今义: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古义: 今义: )温故而知新(古义: 今义: )择其善者而从之(古义: 今义: )(古义: 今义: )可以为师矣(古义: 今义: )
一词多义 人不知而不愠( )温故而知新( ) 不亦乐乎(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人不知而不愠( )而 学而时习之( )博学而笃志( )为人谋而不忠乎( )可以为师矣( ) 其不善者而改之( )人不堪其忧( ) 一瓢饮[ ]饭疏食,( ) 不舍昼夜( )太丘舍去( )
词类活用 吾日三省吾身( )温故而知新( )传不习乎( )学而时习之( )择其善者而从之( )
文言句式 判断句:是知也( )省略句:可以为师矣( ) 人不知而不愠( )
◎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孔子(前551-前479),名 ,字 ,鲁国陬(zuo)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学派的创始人。
2.《论语》
《论语》是记录 的一部书,是儒家最重要的一部经典著作。其编纂者,是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所记录的内容很广,包括哲学、道德、政治、教育、时事、生活等方面,是研究孔子生平和思想的主要依据。
《论语》是一部 体的书,大部分记言,小部分记事,只有极少数篇章称得上是比较完整的文章。
3、四书五经
四书: 。
五经: 。
◎ 《论语十二章》【原文、翻译、解读】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翻译:
解读: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翻译:
解读: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翻译:
解读: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翻译:

解读: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翻译:
解读: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翻译:
解读: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翻译:
解读: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翻译:
解读: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翻译:
解读: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翻译:
解读: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翻译:
解读: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翻译:
解读:
◎将文中富含哲理的句子分类归纳到“为学之道”“修身之道”两类中,完成下面的学习任务单。
学习任务单
为学之道
学习方法 温习交流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温故知新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习态度 以学为乐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谦虚好学 三人行,……其不善者而改之。
③________________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修身之道
宽厚平和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善于自省 吾日三省吾身:……传不习乎?
循序渐进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不逾矩。
⑤___________ 一箪食,……回也不改其乐。
坚守道义 饭疏食,……于我如浮云。
坚定志向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中修身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说明:有些章节内容丰富,可能同时指向不同的主题,如“学而时习之……不亦君子乎?”“博学而笃志……仁在其中矣”,既关乎学习,也关乎修养,归类不要绝对化。
◎品析为学之道。在新知与旧知、知识与实践的关系上,孔子是怎么看的?
◎品析为学之道。在学与思的关系上,孔子是怎样认为的?
◎品读修身之道。孔子的进德修业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曾子的自我修养的方法是什么?子夏的求“仁”途径又是什么呢?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品读修身之道。从孔子及其弟子的“修身之道”里,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说说修身与学习的关系。
◎文章主旨
◎素养提升
德不孤,必有邻
— 《论语·里仁》
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 《论语·学而》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论语·颜渊》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 《论语·述而》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一 《论语·雍也》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一 《论语·雍也》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