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7张PPT)
16.4 变阻器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六章第四节
内容总览
目录
01
课标要求
02
学习目标
03
探究新知
04
课堂检测
05
课堂总结
06
课后作业
2022新课标要求
1
知识与技能
1.能准确描述滑动变阻器的构造
2.理解变阻器的工作原理
3.掌握将滑动变阻器正确连入电路的方法,并能利用其改变电路中电流及用电器两端的电压。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滑动变阻器连接方法的实验,体验并总结改变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电阻大小的方法和规律。
2.通过连续改变电流的实验,进一步加深理解电阻在电路中的作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滑动变阻器的设计和学习过程,培养解决问题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2.培养基本科学素养,保持对物理学科浓厚的兴趣,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所学知识。
学习目标
1.掌握变阻器的基本概念、种类及其在电路中的作用。
2.能够识别变阻器在电路图中的符号,并正确描述其特性。
3.学习并掌握变阻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包括如何将其正确接入电路,以及如何调整以获得所需的电阻值。
5.通过观察、实验和讨论,探索变阻器的工作方式和性质。
4.理解变阻器的工作原理,特别是滑动变阻器如何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导体的长度来改变电阻,从而改变电流。
新知导入
改变电池的节数
串联多个灯泡
怎样改变小灯泡的亮度?
串联定值电阻
都需要重新连接电路,不够方便。
新知导入
用铅笔芯控制小灯泡的亮度
选取一根自动铅笔芯,照图连接电路。使铅笔芯一端的夹子固定,移动另一端的夹子,观察小灯泡的亮度。
现象:
小灯泡的亮度发生变化,接入电路的铅笔芯越短,小灯泡越亮。
分析:
导体长度越长,电阻越大;接入电路的铅笔芯越短,其电阻就越小。
探索新知
一、滑动变阻器
接线柱
滑片
绝缘管
电阻丝
底座
金属杆
1.滑动变阻器的构造
探索新知
一、滑动变阻器
绝缘漆已刮掉
电阻丝与滑片相连
两端接两个下接线柱
滑片通过金属杆连接两个上接线柱
滑片与金属杆相接
“50”表示能接入电路的最大阻值是50Ω
“1.5A”表示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1.5A
滑动变阻器的铭牌
符号
课堂检测
1.如图所示是实验室常用的一种滑动变阻器。关于该滑动变阻器的构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属棒是绝缘体,瓷筒是导体
B.线圈是用电阻率较大的合金线制成
C.滑片与线圈之间是绝缘的
D.制成线圈的合金线所有表面都是绝缘的
B
课堂检测
2.如图所示的滑动变阻器铭牌上标有“120Ω、2A”,则该变阻器的阻值变化范围是 ,“2A”是它的 ,当P在A端时连入电路的电阻为 。P在B端时接入电路的电阻为 ;P在AB中点时接入电路的电阻为 。
0~120Ω
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
0Ω
120Ω
60Ω
A
B
P
探索新知
二、练习使用滑动变阻器
串联还是并联?
并联
串联
要想使通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与通过小灯泡的电流相同,应该将滑动变阻器与小灯泡串联起来。
探索新知
二、练习使用滑动变阻器
相当于接入一根导线,(电路中电阻较小)且无法起到调节作用。
相当于接入一根定值电阻,(电路中电阻较大)且无法起到调节作用。
“ 上上接法”
“ 下下接法”
探索新知
二、练习使用滑动变阻器
“ 一上一下”接法
“ 一上一下”接法
滑动变阻器接下端左侧接线柱,上端无论如何接,电阻丝接入左边部分。(如图)
当滑片向左移动,接入电路的阻值减小,电流表示数变大,小灯泡变亮。
“ 一上一下”接法
探索新知
二、练习使用滑动变阻器
滑动变阻器接下端右侧接线柱,上端无论如何接,电阻丝接入右边部分。(如图)
当滑片向右移动,接入电路的阻值减小,电流表示数变大,小灯泡变亮。
“ 一上一下”接法
探索新知
二、练习使用滑动变阻器
连接电路时,滑片应该放在什么位置?
为了保护电路,在连接电路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该放在最大阻值处。
探索新知
二、练习使用滑动变阻器
调节滑片的位置,使电压表的示数成整数倍增加。
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减小。
电流表的示数增大。
探索新知
二、练习使用滑动变阻器
换用阻值不同的电阻,使阻值成整数倍变化,调节滑片位置,控制电压表示数不变。
5Ω
10Ω
15Ω
20Ω
25Ω
当换用阻值更大的定值电阻时,电压表的示数会增加。
为使电压表的示数保持不变,需要移动滑片,使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增大。
课堂检测
3.如图是滑动变阻器的结构和连入电路的示意图,当滑片P向右滑动时,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小的是( )
A
课堂检测
4.如图所示,当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使得电路中电流变小,电路的E、F点与滑动变阻器接线柱的连接正确的是( )
A.E接A、F接B
B.E接A、F接D
C.E接C、F接B
D.E接C、F接D
B
课堂检测
5.某班同学做”用滑动变阻器改
变电流”的实验,电路如图所示。
(1)连接实物时,开关应当 ,滑片P应移动到最 端(选填“左”或“右");
(2)开始实验后,甲同学发现无论怎样移动滑片P,灯的亮度都不发生变化,而且一直很暗,这可能是 ;乙同学发现无论怎样移动滑片P,灯一直很亮,这可能是 ;丙同学缓慢移动滑片P时,看到灯忽然亮又忽然不亮,这可能是 。
断开
左
滑动变阻器连接两个下接线柱
滑动变阻器连接两个上接线柱
滑片处接触不良
探索新知
三、电阻箱
你知道它该怎样读数吗?
探索新知
三、电阻箱
这种电阻箱该怎样读数?
结构原理图
探索新知
三、电阻箱
可线性改变接入电路的阻值;
但无法直接读出接入电路阻值的大小。
可直接读出接入电路阻值的大小;但无法线性改变接入电路的阻值。
课堂检测
6.如图甲所示,电阻箱的示数为 。图乙为某插入式电阻箱的结构示意图,其接入电路的阻值为 ;AB两个接线柱间能够接入的最大阻值是 。
2819Ω
甲
乙
7Ω
15Ω
一种电位器
探索新知
四、变阻器的应用
滑片
电阻丝
结构图
各种机械式电位器
探索新知
四、变阻器的应用
数字电位器
优点:可程序控制改变阻值、耐振动、噪声小、寿命长、抗环境污染。
应用:自动监测与控制、智能仪器仪表、消费类电子产品。
课堂检测
7.收音机上调节音量的旋钮实际上是一个旋钮型变阻器如图所示,应该 (“串联”或“并联")接入电路中,当接入接线片A、B时,顺时针转动旋钮触片,收音机的音量将 。(选填:“不变、“变大“或“变小)
串联
变小
课堂总结
一、滑动变阻器
1.构造
2.原理
二、练习使用滑动变阻器
1.使用方法
2.实验
3.电阻箱
三、变阻器的应用
1.机械式电位器
2.数字式电位器
课堂练习
1.如图,下列关于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错误的是( )
A.应先观察滑动变阻器上标识的最大阻值和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
B.滑动变阻器必须并联在电路中
C.闭合开关前,滑片应置于滑动变阻器阻值最大的位置
D.滑动变阻器的电阻丝上的两个接线柱只能将其中的一个接线柱接入电路
B
课堂练习
2.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b端滑动时,下列四种接法中,变阻器阻值变大的是( )
C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课堂练习
3.如图所示是小明设计的模拟调光台灯电路。闭合开关后,灯泡不亮,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小明检查后发现有一处故障,该电路的故障可能是( )
A.电流表断路
B.电压表短路
C.铅笔芯断路
D.灯泡断路
D
铅笔芯
回形针
课堂练习
4.电位器实质上是变阻器的一种。如图所示,以下能让电位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大的是( )
B.BC接入电路,顺时针向右滑动触头
A.AB接入电路,顺时针向右滑动触头
C.AB接入电路,逆时针向左滑动触头
D.AC接入电路,逆时针向左滑动触头
A
电阻
滑动触头
A
B
C
课堂练习
5.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有两根导线尚未连接,请用笔线代替导线补上。补上后要求:
①电压表测小灯两端电压;
②闭合开关S,向右端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灯变亮。
板书设计
16.4 变阻器
一、滑动变阻器
1.构造:绝缘管、电阻丝、滑片、接线柱、金属杆、底座等。
2.原理:通过改变接入电路电阻丝的长度而改变接入电路的阻值
3.铭牌解读:最大阻值、允许最大电流
4.正确接法:“一上一下”
二、使用方法
1.串联在电路中
2.可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部分电路的电压
3.滑动变阻器的作用
三、变阻器的应用
1.电阻箱
2.机械电位器
调节音量、调节灯的亮度、调节电热器的温度等。
3.数字电位器
自动检测与控制、智能仪器仪表、消费类电子产品等。
作业布置
2.教材71页
1.完成实验报告
动手动脑学物理
1-4题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六章第四节《变阻器》教学设计
课题 16.4 变阻器 单元 第十六章 学科 物理 年级 九年级
教材分析 一、教材内容概述本节主要介绍了变阻器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以及实际应用。变阻器是电路中用于调节电阻,从而改变电流和电压的重要元件。教材中详细描述了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的结构、特点和使用方法,并通过实验和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变阻器在电路中的作用。二、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1. 教学重点: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滑动变阻器是本节内容的主体部分,学生需要掌握其构造、工作原理和正确使用方法,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2. 教学难点:滑动变阻器的正确连接和使用。由于滑动变阻器涉及电路的连接和调节,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同时理解电阻、电流和电压之间的关系,因此是教学中的难点。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演示、实验和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讲授使学生了解变阻器的基本概念和原理;通过演示和实验使学生直观感受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和效果;通过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加深对变阻器的理解。2.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等辅助教学。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变阻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通过实验器材进行实验操作,使学生亲身体验滑动变阻器的使用过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四、教学评价与反馈1.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提问、课后作业和实验操作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评价。关注学生在知识掌握、技能提升和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表现,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2. 教学反馈:及时收集学生对本节内容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和困难,以便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同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2022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要求1. 学生应能准确描述滑动变阻器的构造,并能熟练画出其在电路图中的符号。2. 学生应理解变阻器的工作原理,即如何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进而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用电器两端的电压。3. 学生应掌握将滑动变阻器正确连入电路的方法,并能利用其改变电路中电流及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二、过程与方法要求1. 学生应通过探究滑动变阻器连接方法的实验,体验并总结改变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电阻大小的方法和规律。2. 学生应通过连续改变电流的实验,进一步加深理解电阻在电路中的作用。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求1. 通过滑动变阻器的设计和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2. 培养学生的基本科学素养,使其对物理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所学知识。
学习目标与核心素养 学习目标:1. 知识与技能: ①掌握变阻器的基本概念、种类及其在电路中的作用。 ②理解变阻器的工作原理,特别是滑动变阻器如何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导体的长度来改变电阻,从而改变电流。 ③能够识别变阻器在电路图中的符号,并正确描述其特性。 ④学习并掌握变阻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包括如何将其正确接入电路,以及如何调整以获得所需的电阻值。2. 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观察、实验和讨论,探索变阻器的工作方式和性质。 ②学会使用测量工具来检测变阻器的性能,并能够根据实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 ③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包括提出问题、设计实验、收集和分析数据以及得出结论的能力。核心素养:1. 科学精神:培养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和热爱。2. 实践能力:通过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实验方法和思路,培养创新思维和创造力。4. 社会责任:理解变阻器在日常生活和科技领域中的应用,认识到物理知识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学情分析 一、学生基础与认知特点九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物理基础知识,如电流、电压、电阻等基本概念,对电路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也有所了解。然而,变阻器作为一种相对复杂的电路元件,其原理、构造和应用对学生来说仍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和新颖性。在认知特点方面,九年级学生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对于抽象概念和原理的理解需要借助具体的实例和实验操作来加深理解。因此,在《变阻器》这一节的教学中,应注重通过直观的实验和生动的实例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变阻器的相关知识。二、知识掌握情况与存在的问题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电阻的概念和影响因素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于如何改变电阻的大小以及变阻器的应用还存在一定的困惑。同时,由于变阻器的种类繁多,学生可能对其构造和原理的理解不够深入,容易出现混淆和误解。此外,学生在实验操作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接线不规范、操作不熟练等,这可能会影响到实验的效果和学生对变阻器原理的理解。三、学习需求与兴趣点九年级学生对物理学科保持着较高的兴趣和好奇心,他们渴望通过实验操作来探究物理现象和原理。在《变阻器》这一节的学习中,学生希望通过具体的实验操作和观察来深入了解变阻器的原理和应用,同时,他们也希望通过学习变阻器能够更好地理解电阻的概念和电路的工作原理。
重点 滑动变阻器的原理、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变阻器的连接方法、理解变阻器在电路中的作用。
难点 理解变阻器改变电阻的原理及其在电路中的作用。
材料准备 电池、滑动变阻器、铅笔芯、电流表、导线、开关、电阻箱、小灯泡、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提出问题:如果像改变电路中小灯泡的亮度,你有哪些方法?教师:好,改变电源电压可以改变小灯泡的亮度,还有其他的办法吗?教师:这个办法也可以,能说一说你的根据吗?教师:非常好,能够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那么谁还有别的办法?一定要串联小灯泡吗?教师:很好,如果要想使小灯泡变得更暗一些,需要串联一个阻值更大的还是更小的电阻?教师:大家提供的以上的方案都可以改变小灯泡的亮度,但是,这几种方法都需要拆装电路,很麻烦。那么能不能有更简单的办法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大小呢?接下来我们观察一个实验。演示:教材68页“想想做做”。提问:电阻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提问:刚才实验中小灯泡亮度发生变化,是通过小灯泡的什么发生变化引起的?提问:那么,电路中电流的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提问:铅笔芯的电阻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教师:通过这个实验,我们知道,要想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大小,我们可以通过改变电路中串联的电阻的阻值的大小。那么,改变阻值可以改变导体的长度或横截面积,而显然,改变长度要比改变横截面积更容易操作。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个元件--变阻器,就是可以改变接入电路的阻值的元件。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开始今天的学习吧! 回答:可以改变电池的节数。回答:可以多串联几个灯泡在电路中。回答: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多串联小灯泡,每个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就会减小。回答:还可以给小灯泡串联一个定值电阻。回答:串联一个阻值更大的?观察实验。回答: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回答:电流。回答:铅笔芯的电阻发生变化。回答:接入电路的铅笔芯的长度发生了变化。聆听讲解。 实验引入,引发学生的兴趣。引发思考。回顾学过的知识。培养思考问题的能力。激发学习欲望。培养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讲授新课 滑动变阻器变阻器教师:能改变接入电路的电阻的大小的元件叫做变阻器。变阻器的种类有很多种,在电路中通常起到改变电路中电流的作用,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在实验室中常常用到的一种,叫做滑动变阻器。下面,请大家仔细观察你手中的滑动变阻器,结合教材68页至69页内容,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2.滑动变阻器的构造提问:滑动变阻器由哪几个部分构成?提问:为什么在电阻丝上刮掉一层绝缘漆?提问:怎样改变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值?滑动变阻器的原理提问:滑动变阻器的原理是什么?符号教师:请在练习本上画出滑动变阻器的元件符号。练习使用滑动变阻器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教师:请大家观察你手中的滑动变阻器的铭牌,大家讨论一下,铭牌上标注的“××Ω”和“××A”字样的含义应该是什么?提问:使用滑动变阻器能够控制通过用电器的电流,你觉得滑动变阻器应该怎样连接在电路中才能做到这一点呢?提问:根据你学过的有关电路的知识,你觉得在连接电路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该放在什么位置?为什么?练习使用滑动变阻器①请大家按照教材69页图16.4-3连接电路,要求连接时使用滑动变阻器上端的两个接线柱,闭合开关,移动滑片,观察小灯泡的亮度是否有变化,同时观察电流表的示数是否变化。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提问:这种接法我们称之为“上上接法”,这样的接法正确吗?②教师:那么,下面请连接滑动变阻器上端的两个接线柱,闭合开关,移动滑片,观察小灯泡的亮度是否有变化,同时观察电流表的示数是否变化。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提问:这种接法我们称之为“下下接法”,这样的接法正确吗?③教师:通过刚才的操作,我们知道,“上上接法”和“下下接法”都是错误的。接下来请同学们自己操作,采用“一上一下”的连接方法进行练习。注意观察分析,对于有四个接线柱的滑动变阻器来说,“一上一下接法”一共能接出几种?几种接法中,滑动变阻器的哪一个接线柱决定了被接入电路的部分电阻丝?④教师:同学们总结的非常到位,下面就请大家用滑动变阻器控制小灯泡的亮度;同时分析,要想使小灯泡变亮或者变暗,也就是增大电路中的电流或减小电流,滑片应该往哪个方向移动,看一看你得分析是否正确。⑤更换学生电源,请大家按照教材70页图16.4-4连接电路,闭合开关,移动滑片,分别使电压表的示数为1V、2V、3V、4V……观察电流表的示数怎样变化;通过这个实验,你可以总结出滑动变阻器能够起到什么作用?⑥教师:在上面实验的基础上,请更换阻值不同的定值电阻再次实验,每次都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试着总结规律。总结:滑动变阻器的作用通过实验,我们知道滑动变阻器可以起到一下作用:①保护电路②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大小③改变用电器两端的电压或控制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不变。变阻器的应用变阻器的作用演示PPT图片。教师:我们刚刚研究过的滑动变阻器是实验室中常用的一种变阻器。在实验室中,常常还会用到屏幕上显示的这种变阻器,称为“电阻箱”,通常有“插塞式”和“旋钮式”两种,请大家认真观察图片,分析它们是怎样改变接入电路的阻值的;它与滑动变阻器进行比较又有什么不同点?电位器请大家阅读教材70页内容,回答以下问题。①电位器的实质是什么?②电位器可以分为几种?③电位器的主要应用是什么? 聆听讲解。观察实物。阅读教材。回答:电阻丝、绝缘管、滑片、金属杆、接线柱、底座。回答:可使滑片与电阻丝相连。回答:移动滑片的位置就可以改变接入电路的长度,从而改变阻值。回答:通过改变电阻丝接入电路的长度改变接入电路的阻值。练习画符号回答:表示该滑动变阻器能够接入电路的最大阻值和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回答:与被控制的用电器串联。回答:应该放在最大阻值处,这样可以避免电路中电流过大,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按要求操作实验。回答:小灯泡异常明亮;亮度不变;电流表示数不变。原因是电流通过金属杆流过,电阻丝没有接入电路。回答:不正确。回答:小灯泡发暗;亮度不变;电流表示数不变。原因是电流通过整个电阻丝流过,滑片没有起到作用。回答:不正确。实验练习。总结:下方的接线柱决定了滑动变阻器的哪一部分接入电路。进行实验,总结规律。滑动变阻器下面已接的接线柱距离滑片越远,接入电路的阻值就越大。操作并分析。回答:当滑动变阻器阻值增大时,电流表的示数减小;滑动变阻器可以控制与它串联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按照教师要求实验。回答:为了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每次更换阻值更大的定值电阻时,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也必须变大。(答案可以有多种)聆听讲解,做笔记。观察并分析。回答:电阻箱可以直接读出接入电路的阻值,但不能线性改变电阻。阅读教材。回答:变阻器。回答:可分为机械式和数字式两种。回答:机械式的电位器多用来调节音量、灯的亮度、电热器的温度等;数字式电位器应用到自动检测与控制、智能仪器仪表、消费类电子产品等领域。 培养阅读能力。培养观察总结能力。培养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能力。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分析总结的能力。培养阅读能力。培养归纳总结能力。
课堂练习 PPT展示习题的内容。要求学生完成习题。指定学生回答问题,宣布习题的答案,并对自己的解题过程进行分享。在学位发言时,对其发言进行点评。总结解题思路与方法。习题内容:1. 下列关于滑动变阻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滑动变阻器要与被控制的电路并联B. 滑动变阻器是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C. 因为滑动变阻器能改变电阻,所以往电路中接入滑动变阻器时不需要考虑电阻的大小D. 滑动变阻器就是能改变电阻大小的电阻2. 下列关于电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导体通电时有电阻,不通电时没有电阻B. 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导体的电阻就越小C. 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导体的电阻就越小D. 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电压和电流无关3. 滑动变阻器是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 _______ 来改变电阻的,从而逐渐改变电路中的 _______ 。4. 滑动变阻器铭牌上标有“50Ω 、1.5A”的字样,其中“50Ω”表示 _______ ,“1.5A”表示 _______ 。1.B2.D3.长度;电流4.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是50Ω;允许通过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流是1.5A。 完成习题。聆听教师讲评。记笔记。 巩固新知。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培养学生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小结 教师:经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习力了变阻器的相关知识,并通过实验探究的方式,进一步加深了对滑动变阻器的理解。现在,让我们来回顾一下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请某某同学谈一谈这节课有什么收获。对同学的发言进行点评。和同学共同梳理知识点。 谈收获。聆听老师点评与讲解。记笔记。 巩固新知。培养归纳总结能力。培养语言表达能力。梳理知识点。
板书 16.4 变阻器一、变阻器的基本概念定义:电阻大小可以发生变化的装置。二、滑动变阻器的原理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电阻。三、滑动变阻器的构造瓷筒、电阻丝、接线柱、滑片四、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五、变阻器的应用
课外拓展/课外阅读内容
特色资源分析和技术手段说明
教学反思 1.关于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把握。我认为,《变阻器》这一节内容在物理学科中具有重要地位,它不仅是理解电路调节和控制的基础,也是后续学习更复杂电路知识的前提。因此,我在课前对教材内容进行了深入的研读,力求全面、准确地把握知识要点和教学重点。2.关于教学方法的运用。在这次教学中,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演示、实验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我注意到,通过实验演示,学生能够更直观地理解变阻器的工作原理和调节方法,从而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同时,我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通过互动交流,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不足:首先,由于时间限制,有些内容讲解得不够深入,导致学生可能没有完全理解。其次,部分学生的学习基础较差,对于较复杂的电路知识和概念理解不够透彻,需要我在后续的教学中加强辅导和指导。针对以上问题,我认为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强对教材内容的深入研读,确保全面、准确地把握知识要点和教学重点;二是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采用更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三是加强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关注和了解,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跟上教学进度,掌握所学知识。此外,我还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以适应不断发展的教育改革和学生需求。例如,我可以尝试将信息技术融入到教学中,利用网络资源和技术手段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六章第四节《变阻器》分层作业
基础部分
能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大小的元件叫做 ,在电路中,变阻器的作用主要是通过调节其接入电路的 值,改变电路中的 。
一般只在实验室中使用;有些家用电器音量调节的器件也是一种变阻器,通常称为 。
选取一根粗细均匀的铅笔芯,连接成如图所示电路,固定左端夹子,沿水平方向向右移动右端夹子,接入电路中的铅笔芯的长度变 ,电阻变 ,灯泡的亮度变 。
滑动变阻器是靠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 来改变电阻,一个滑动变阻器上标有“30Ω、2A”的字样,其中“30Ω”表示 ,“2A”表示 。
如图所示是实验室常用的一种滑动变阻器。下列关于滑动变阻器的构造说法正确的是( )
A.线圈是用电阻率较大的合金线制成 B.滑片与金属棒之间是绝缘的
C.滑片与线圈之间是绝缘的 D.瓷筒与线圈之间不能绝缘
以下用电器中,可能不需要用到变阻器的是( )
A.教师用扩音器 B.收音机 C.调光书写台灯 D.手电筒
下列关于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错误的是( )
A.应先观察滑动变阻器上标识的最大阻值和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
B.滑动变阻器必须并联在电路中
C.闭合开关前,滑片应署于滑动变阻器阻值最大的位署
D.滑动变阻器的电阻丝上的两个接线柱只能将其中的一个接线柱接入电路
如图所示,有关滑动变阻器的使用,说法正确的是( )
A.接线柱C、D端接进电路为定值电阻 B.接线柱A、B端接进电路为一根导线
C.C、B端接进电路,电流方向为C→P→B D.A、C端接进电路,向D端移动P,电阻增大
巩固提升
如图所示的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4种接法中,当滑片P向右滑动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部分的电阻增大的是( )
如图,甲为某调光台灯,乙为该调光台灯用到的电位器的结构图,A、B、C为电位器的三个接线柱,
转动滑片可调节灯泡亮度。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电位器应该与调光台灯的灯泡并联
B.若只将A、C接入电路,顺时针旋转滑片,灯泡变暗
C.若只将A、B接入电路,顺时针旋转滑片,灯泡变亮
D.将B、C接入电路,若只将电阻丝做得更细些,以相同速度顺时针旋转滑片,灯泡亮度变化更明显
如图,A为导线,BM、CN为两根相同的电阻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S和A接触,P向右移动灯泡变暗 B.S和B接触,P向右移动灯泡亮度变亮
C.S和C接触,P向左移动灯泡变亮 D.S和C接触,P向右移动灯泡亮度变暗
如图所示,用滑动变阻器控制灯泡的亮暗,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灯泡亮度增大,则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方式是( )
A.A接M点,B接N点 B.C接M点,B接N点 C.C接M点,D接N点 D.D接M点,A接N点
如图所连电路中,开关闭合后小灯泡发光,要便其亮度变暗,则( )
A.滑片P1向右移 B.滑片P1向左移 C.滑片P2向右移 D.滑片P2向左移
(作图)如图是一种调光台灯电位器(滑动变阻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a、b、c是它的三个接线柱。要求:旋钮带动滑片顺时针转动时,灯泡变亮,请完成该电路的连接。
(实验探究)在“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的电流”的实验中
甲 乙
(1)请根据图甲电路图连接好图乙实物电路(闭合开关前,滑片P移动到最右端)。
(2)闭合开关S,若发现小灯泡不亮,接下来的操作,下列步骤中最合理的是 。
A.断开开关S,更换灯泡重新实验
B.断开开关8,增加电池节数重新实验
C.调节滑动变阻器,观察小灯泡是否发光
D.观察电流表示数是否为零,判断电路是否断路
(3)实验中,当滑片P向左移动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变 ,电流表的示数变 。
难点突破
如图是一种测定油箱内油量的模拟装置。其中电源两端电压保持不变,R0是定值电阻,R是滑动变阻器的电阻片,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跟滑杆的一端连接,另一端固定着一个浮子。油箱中的油量减少时,油面下降,带动滑杆使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上移动,从而改变电路中电流表的示数。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电路中的定值电阻R0不可以去掉
B.油箱中油量越多时,电流表的示数越大
C.当油箱中的油用完时,电流表的示数为零
D.当油箱中的油量减少时,变阻器R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大
参考答案
变阻器、电阻、电流
滑动变阻器、电位器
长、大、暗
长度、该滑动变阻器能够接入电路的最大阻值是30Ω、该滑动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2A
A
D
B
D
D
D
A
B
C
D
小、大
C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