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中国共产党诞生 【大单元教学课件】+素材-【教学评一体化】大单元整体教学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 中国共产党诞生 【大单元教学课件】+素材-【教学评一体化】大单元整体教学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9.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0-09 16:23:02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大 概 念 大 主 题
知识整合
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建立资本主义社会和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为目的的资产阶级革命,这些都是反对外国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革命。包含农民阶级的反抗革命。
第四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840-1919)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919-1949)
五四运动
1840年
1949年
1919年
新中国成立
鸦片战争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第13课 五四运动
第14课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新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
新社会阶级:工人阶级
新领导力量:无产阶级
新革命任务:反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
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
大 概 念 大 主 题
知识整合
1919.5.4
1920年夏
1921年7月23
1922年7月
1919.6.3
1923年
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915年
陈独秀在上下建立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
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
中共二大在上海召开
京汉铁路大罢工召开
五四运动主力、中心发生转移
五四运动爆发
创办《青年杂志》
第四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1945
1922
1921
1923
1925
1927
1928
1956
北京
1969
1973
1977
1987
1982
1992
1997
2002
2007
2012
2017
2022
新中国第一次党代会
改革开放新时期,5年间隔
习近平指出,“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回溯百年前的中国,中共一大代表,一群平均年龄28岁的中国青年,拉开‘开天辟地大事变’序幕。
知识整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第14课 中国共产党诞生




内容整合
1、十月革命明方向—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2、开天辟地换新颜—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3、工人惨案留教训—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
中共二大: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将中国统一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
中共一大: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01
素养目标
02
新知导入
03
新知讲解
04
拓展延伸
05
课堂练习
06
课堂总结
07
作业布置
素养目标
素养目标:
1. 通过阅读教材,研读材料,分析概括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条件,认识到党的诞生是中国历
史的必然选择。(唯物史观、时空观念)(重点)
2.通过阅读教材,赏析图文及视频,概括党的诞生、中共二大、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的基
本史实,归纳对比中共一大、中共二大的概况,阐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史料
实证、历史解释)(重点、难点)
3.通过学习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的坚强的领导核心,
是一个伟大的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民族独立,走向了繁荣富强。(家国
情怀)
2022年课程标准:通过了解陈独秀、李大钊传播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等史事,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理解伟大建党精神。
新知导入
唱红歌,看视频,思党恩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共产党辛劳为民族
共产党他一心救中国
他指给了人民解放的道路
他领导中国走向光明
他坚持了抗战八年多
他改善了人民生活
他建设了敌后根据地
他实行了民主好处多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点击播放视频
新知讲解
学习任务(一):十月革命明方向—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俄国十月革命:1917年俄国工人阶级在
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联合贫农,暴力
推翻了资产阶级政权,建立了世界上第
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
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
马克思
恩格斯
①国际: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曙光。
1.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人类彻底解放的学说。它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和吸收人类关于自然科学、思维科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的基础上于19世纪40年代创立的,并在实践中不断地丰富、发展和完善的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
新知讲解
五四运动
新文化运动
②国内: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人们有了新的觉醒,马克思主义逐渐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进步青年。
1.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到了1920年夏天,……我已经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一旦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是对历史的正确解释后,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没有动摇过。
——1936年,毛泽东会见斯诺
在中国,是谁率先举起马克思主义的旗帜?
李大钊
(1889—1927)
《法俄革命之比较观》
《庶民的胜利》
《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1919年,《新青年》出版“马克思研究专号”,刊载了李大钊的文章《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做了较为系统的介绍。
李大钊在中华大地上,第一个举起马克思主义大旗,是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先驱。
1918年
新知讲解
十月革命成功的消息,三天就传入中国。当时真正看清十月革命真相及其伟大意义的,首先是李大钊。早在“1918年3、4月间,他就开始向朋友宣传和介绍十月革命”。 ——戴鹿鸣《五四思想解放运动的先驱李大钊》
1919年陈独秀开始转向并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他出版发行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在当时先进知识分子中产生了强烈反响。
蔡和森1919年12月赴法后,借助字典阅读报纸,仅用四五个月就攻克语言关,“猛看猛译”了《国家与革命》《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等经典马克思主义著作,较为系统的掌握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蔡和森
毛泽东
到了1920年夏天,……我已经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一旦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是对历史的正确解释后,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没有动摇过。——1936年,毛泽东会见斯诺
陈独秀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1920年3月
李大钊、邓中夏等人在北京成立
第一个“马克思学说研究会”
1920年5月
陈独秀、李达等人在上海组织
第一个公开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会
1919年9月
周恩来等人在天津成立觉悟社
1920年9月毛泽东等人在
长沙成立长沙文化书社
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团体:
促使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先进分子在民主和科学的大旗下继续奋斗,并日益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
新知讲解
“以往搞革命的人,眼睛总是看着上层的军官、政客、议员,以为这些人掌握着权力,千方百计运动这些人来赞助革命”,如今在五四运动的对比下,上层的社会力量显得何等的微不足道。在人民群众中所蕴藏的力量一旦得到解放,那才真正是惊天动地、无坚不摧的。”
——《吴玉章回忆录》
19世纪末至20世纪20年代中国产业工人人数(万人)
马克思主义开始与中国工人运动结合起来。
①帮助工人组织工会
②开办运动实习学校
③开办工人识字班
④出版反映工人生活的刊物
提高工人的文化水平
启发工人的阶级觉悟
2.阶级基础——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
读图,说说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分布有何特点?
①主要分布在经济、思想、文化、教育等比较发达的大城市。
②在海外(日本、法国)也成立了共产党早期组织。
1920年秋,李大钊在北京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
1920年夏,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陈独秀在上海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
南陈北李 相约建党
新知讲解
3.组织基础——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点击播放视频
新知讲解
在五四运动的推动下,共产主义知识分子投身到工人群众中去做宣传组织工作,以他们为桥梁,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逐步结合起来,从而产生了中国共产党,而共产国际的帮助,促进加快了这一进程。
——王桧林《中国现代史(1919-1949)》
4.外部条件:共产国际援助
阶段小结
中国共产党成立
马克思主义传播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
共产党早期组织建立
无产阶级壮大
工人运动发展
五四运动
思想 基础
阶级 基础
组织
基础
共产国际的帮助
新知讲解
1).时间:
2).地点:
3).代表:
1921年7月
上海法租界 → 浙江嘉兴南湖游船
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人代表,代表全国53名共产党员。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等出席了会议。
点击播放视频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秘密召开。
8月初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一条游船上继续举行,最终圆满落幕。
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因上海法租界巡捕的袭扰,被迫于8月初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一条游船上继续举行。
1938年5月,毛泽东在《论持久战》的讲演中宣布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纪念日为“七月一日”。
1.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学习任务(二):开天辟地换新颜—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新知讲解
①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党纲(党纲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②大会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③成立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选举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
新文化运动的发起人和旗帜
五四爱国运动的领导者
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发起者之一
结合以前的史实分析,陈独秀没有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为什么被选为中央局书记?
4). 内容
中共一大的主要内容
新知讲解
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意义
5). 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这一重要论述,阐明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
中国共产党成立意义
①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②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中国共产党诞生在20世纪20年代初的中国,不是偶然的。……中国共产党的创建,适应了近代以来中国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是近代中国历史选择的必然结果,是中国人民选择的必然结果。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上册
为什么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开天辟地的大事
太平天国运动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中国共产党诞生
领导阶级
指导思想
奋斗目标
革命结果
无产阶级
马克思主义
共产主义
胜利
农民阶级
失败
地主阶级
资产阶级维新派
资产阶级革命派
中体西用
变法图强
民主共和
维护清朝统治
君主立宪
三民主义
失败
失败
失败
绝对平均主义
四有两无社会
事实证明
(启示)
只有无产阶级可以领导中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那么到底新在哪里呢?
1.新的领导力量:
2.新的指导思想:
3.新的奋斗目标:
4.新的革命道路:
中国共产党
马克思主义
实现共产主义
无产阶级革命道路
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产阶级的政权……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阶级斗争结束……消灭资本家私有制。
——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
中共一大的奋斗目标切合当时的国情吗?
不符合:
①对中国革命形势认识不准确;
②没有制定民主革命纲领
知识拓展
1.红船精神
①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
②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
③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2.建党精神
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奋斗,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21年7月1日)
拓展延伸
(1)时间:
(2)地点:
(3)主要内容:
1922年7月
上海
①党的最终奋斗目标:
②党的最低纲领:
实现共产主义
在民主革命阶段,党的主要任务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将中国统一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4)意义: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
以往搞革命的人,眼睛总是看着上层的军官、政客、议员,以为这些人掌握着权力,千方百计运动这些人来赞助革命。如今在五四群众运动的对比下,上层的社会力量显得何等的微不足道。在人民群众中所蕴藏的力量一旦得到解放,那才真正是惊天动地、无坚不摧的。——《吴玉章回忆录》
2.中共二大的召开
新知讲解
1922年7月16日至23日在上海英租界举行,出席大会的有党的中央局成员、地方组织的代表,共12人,代表着全国195名党员。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也出席了会议。
中共一大与中共二大对比
中共一大 中共二大
召开时间 1921年7月
召开地点 上海
与会代表 13人
纲领内容 奋斗目标: 推翻资产阶级政权, 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实现共产主义 最终奋斗目标(最高纲领):
民主革命任务(最低纲领):
建设共产主义
1922年7月
上海
12人
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将中国统一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比较提升
拓展延伸
标志中国共产党诞生
进一步从思想上完成建党
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1921年8月在上海成立了领导全国工人运动的公开机构——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
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旧址
了解工人群众生活
1、领导机构
新知讲解
学习任务(三)工人惨案留教训—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
在党的组织和推动下,从1922年初到1923年春,全国掀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共举行大小罢工100多次,参加人数达30万以上。
全国工人运动高涨 持续 时间 13个月
罢工 次数 100多次
罢工 人数 30万以上
推向 顶峰
京汉铁路大罢工
2、成就
新知讲解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时间
口号
意义
结果
Q1:阅读教材68-69页,完成表格
1923年2月
遭到帝国主义和直系军阀吴佩孚的血腥镇压。此后,全国工人运动暂时转入低潮。
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顶峰
为自由而战,为人权而战
相关史事
1923年2月7日,吴佩孚调动军队镇压京汉铁路罢工工人,制造了血腥的“二七惨案”。京汉铁路总工会汉口江岸分会工人领袖、共产党林祥谦被捕。刽子手将他绑在电线杆上,逼他下复工命令,遭到林祥谦严辞拒绝。刽子手先砍一刀,怒声喝道:“到底下不下上工命令?”林祥谦忍痛疾呼:“我们的头可断,工不可上的!”最后,林祥谦英勇就义。
Q2:从京汉铁路工人罢工失败中,中国共产党得到什么认识?
我们的革命要有不领错路和一定成功的把握,不可不注意团结我们的真正的朋友,以攻击我们的真正的敌人。 ——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认识:单枪匹马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
点击播放视频
2、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新知讲解
教学板书
中国共产党诞生
学史崇德
林祥谦,作为京汉铁路江岸地区罢工总负责人,被北洋军阀逮捕。面对北洋军阀的残酷迫害,林祥谦说:头可断,血可流,工不可复!最后惨遭杀害,年仅31岁。
1927年,李大钊被捕入狱,备受酷刑,但坚贞不屈。临刑前他高呼“共产主义在中国必然得到光辉的胜利”,而后从容赴死,时年38岁。
林祥谦英勇就义
李大钊从容就义
历史虽已远去,先烈精神永留
1、(2024·重庆·中考真题)李大钊在“一战”将结束时说:“此次战争,使欧洲文明之权威大生疑念”,而俄国十月革命第一次把社会主义从书本上的学说变成活生生的现实。材料可以用来说明( )
A.中国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原因 B.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
C.“一战”动摇了欧洲的优势地位 D.十月革命后俄国退出了“一战”
2、(2024·广东广州·中考真题)1921年8月,毛泽东开始担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湖南分部主任:10月,他深入了解粤汉铁路工人的生活情况;11月,他发表了《所希望于劳工会的》一文。毛泽东的上述活动( )
A.指导了五四运动的开展 B.受到了中共一大的影响
C.创建了农村革命根据地 D.推动了黄埔军校的建立
3.(2024·山东临沂·中考真题)“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不是8年(自1937年卢沟桥事变起),也不是14年(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起),而是自甲午战争开始的51年的时间。”(摘自《光明日报》,2014年7月29日)在这“51年的时间”里,中国抗战的面貌焕然一新开始于( )
A.中国同盟会成立 B.中国国民党建立 C.国民革命军建立 D.中国共产党诞生
A
B
D
课堂练习
作业布置
要求:①题目自拟,主题明确,观点合理;②所选人物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人物,至少列举两个;③弘扬正能量,符合主流价值观,史实准确,史论结合,尊重历史规律,富有历史特色和时代气息。
【答案】(题目)《致敬近代中国的英雄人物》
(正文)在近代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人物,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力量。
林则徐,被誉为“中国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在虎门销烟中展现出了坚决的反侵略态度和英勇无畏的精神,向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决心。
孙中山,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他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为中国的民主革命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李大钊,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他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他的牺牲精神和坚定信念激励着无数人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
这些英雄人物,他们的事迹和精神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进。在新时代,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他们的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论述题: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力量。请你以“先进人物·时代坐标”为主题,完成一篇不少于120字的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