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教学设计
教学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根据课型需要设置,可自行决定】
“推测——验证”教学模式是基于现有材料形成的对历史问题的不同解释,从而在教学中将核心问题进行分解与重构,最终达成历史解释与历史论证的教学方式。这一模式的基本思路是教师依标据本,把教学内容凝练编制成有效的知识信息,结合多种史料,提出问题,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形成历史认识,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
教学背景分析
课题及教学内容分析1.课标分析课标要求:了解中国古代政治体制在秦朝建立前后的巨大变化;通过宰相制度和地方行政层级管理的变化,认识自秦起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演变线索。课标肯定了秦朝在中国古代政治体制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同时指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形成和发展是中国古代政治体制形成和发展的核心内容。2.教材分析本课包括三个子目,以历史发展顺序为基本脉络,叙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自先秦至明清的发展演变及其主要特征。第一子目是 “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简化了夏、商内容,重点突出西周的政治制度,第二子目是 “秦朝的政治制度”,将秦制单列一个子目,凸显秦制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第三子目是“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重点在历代王朝行政中枢制度的演变和地方行政层级划分制度的演变。三个子目间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时空演变,反映了不同社会形态以及同一社会形态下不同历史阶段政治制度的变化。从内容上看,本课贯穿了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至四单元共14课的内容,纲要基本以朝代划分为一课内容,强调学生对每一朝代制度的认识,而本课连通了先秦至明清的政治制度,强调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整体脉络的把握,时间跨度大,复杂概念多,因此教学要以一个严密的逻辑线索贯穿课堂,注重详略取舍。单元视角下,本课作为选择性必修1第一单元第1课,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选择性必修一教科书为《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而本单元所述的政治制度是国家制度中最核心的内容,也是决定一个国家治理能力的关键。本单元用四课落实课标,其中第一、三、四课为中国政治制度的内容,第二课为西方政治制度的内容,整体叙述了东西方政治制度的发展道路,以及中国政治制度发展演变中的变革求新精神。本课《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不仅与第三、四课有历史时间逻辑上的关联,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也为中国近代政治制度奠定了基础,而古代政治制度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折射出的创新变革精神关照了本单元第四课,同时中国与西方的政治制度是在不同的历史环境下形成的,在本课教学内还应突出中国政治制度的独特性。综上,本课教学是本书与本单元之首,首先需要指明国家与政治制度与社会治理三者之间的关系,其次通过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体现变革求新精神,突出中国的政治智慧,最后要彰显制度设计背后的深层逻辑。学生情况分析学生在初中七年级通过一整年的学习,基本能够知道每个朝代的政治制度是什么,认识到统一是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有一定的历史时序意识和空间感;高一通过对中外历史纲要(上)的学习,能够认识到不同时空条件下政治制度产生的原因和影响,理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内涵,领悟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传承与创新精神。但学生对秦朝的文书制度不甚了解,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整体脉络认识不清,对于制度设计之下的政治智慧感受不深,因此教学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引导学生迁移已知知识,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作整体梳理,并从“变与不变”的视角进一步感受中国政治制度发展演变中的变革求新精神,加深制度自信。
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和核心素养分析】
认识夏、商、周、秦的政治制度,探究秦制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影响,理解秦制在中国政治制度史上的重要地位;掌握中国古代君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发展演变过程,理解中同古代不同历史时期政治制度的特征,分析其演变的规律和影响;知道中国历史上政治制度与时而变,从中汲取政治智慧,加深制度自信,能够批判地对制度进行评价。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中央集权制度、宰相制度和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 教学难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演变的规律和影响。
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资源 历史图片 历史地图 文字材料 多媒体(二)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史料研习、课堂讲授与教材阅读相结合
板书设计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先秦:血缘政治秦朝:地缘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确立汉至明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强化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设问】请同学们阅读单元导言,回答:什么是国家?国家如何要如何维持运转?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之间是什么关系?【讲述】国家是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公共权力需要一定的规范来确立和维护,这种规范也就是制度。社会治理是国家的基本职能之一,国家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来实现社会治理,而决定一个国家治理能力的关键就是政治制度。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首先应该了解自己国家的政治制度。那么,让我们一起在历史的长河中,去感受中国古代的政治智慧。 阅读单元导言。 通过阅读单元导读,进行本书及本单元的导入,使学生理解国家是什么、国家制度是什么、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之间的关系,铺垫本册书选择性必修一的主要学习任务。
一、秦制之立 【讲述】请同学们翻开教材看本课的三个子目,在中国古代那么多政治制度当中,秦朝的政治制度被单独列为了一个子目,为什么是秦制而不是周制、不是汉制、不是唐制呢?这说明什么?【学生】预设回答:秦朝的政治制度很重要。【讲述】要了解秦朝的政治制度为什么那么重要,我们首先得知道秦朝具体有哪些政治制度。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公元前213年,秦始皇在咸阳宫举行了一场盛大的祝寿宴会,宴会上发生了一场激烈的争论。出身齐地的博士淳于越,在宴会上提出了“ 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 非所闻也” 的观点,要求秦始皇按照古之帝王的做法,分封子弟到各地为诸侯。秦始皇把他的观点下给群臣廷议。遭到李斯的坚决反对。李斯说啊:周文王和周武王所分封的同姓子弟众多,可是后代血缘关系慢慢疏远,各同姓诸侯国之间斗得你死我活的,周天子根本没办法制止。现在全国设置郡县,皇子和功臣可以用国家的税赋来奖赏,地方和中央都很容易控制。天下人都不敢有二心,这是最好的政策。群臣争论不休,最后秦始皇一锤定音,选择了郡县制。商鞅变法推行的郡县制得以继续在秦朝施行。同学们,在这个故事当中,为什么淳于越会提出恢复分封制呢?分封制是什么时期实行的制度?【学生】预设回答:西周。【设问】分封制的核心是什么?为什么能够在西周实行?【学生】预设回答:按照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力,这样有利于统治地方。【设问】秦朝是在经历了春秋战国大变动之下才建立的统一国家,为什么淳于越会提出恢复分封制呢?【学生】预设回答:首先,分封制在西周实行已久,具有坚实的社会基础;其次,按照血缘进行分封,有利于巩固皇帝的权力,维系家天下。【设问】既然分封制有一定的优越性,为何李斯要反对分封制?【学生】预设回答:因为李斯认为分封制有缺陷,血缘关系会随着一代一代淡化,周天子对地方的控制力就减弱了。因此春秋战国才会出现诸侯争霸,礼崩乐坏的现象。【设问】那李斯为什么支持郡县制?郡县制相比分封制有什么优势?一般来说,我们在做比较的时候应该要先知道比较的两个对象分别是什么,然后才能够进行比较。【学生】预设回答:分封制是按照地方世袭制选出地方管理者,这些地方诸侯掌握了地方所有权力;而郡县制之下,郡县长官都由中央任命,一旦郡县长官不听话,即可罢免,那么地方也就牢牢听中央的话,和分封制相比,地方长官权力受到中央的限制,减少了地方割据的隐患。【设问】在郡县制确定之前,秦始皇需要将淳于越的观点下给群臣廷议,这里的群臣指的是哪些官员?哪些官员能够在皇帝面前说得上话啊?比如王绾、李斯在此时是什么官职?【学生】预设回答:三公九卿。王绾是丞相,李斯是廷尉。【补充说明】秦始皇在中央设立三公九卿,辅助他处理政务,进行决策。国家的重大事务都要先经过公卿廷议。【设问】虽然群臣有廷议的权利,但是关于分封和郡县之争,官员们激烈争辩,争论不休。如此激烈的争吵,说明从分封制变为郡县制,是重大且剧烈的改变,很多官员都无法接受。最后是谁一锤定音,确定实行郡县制?【学生】秦始皇。【设问】秦始皇可以不顾官员的争辩,一锤定音,做出最终决策,是什么制度赋予他的权力?【学生】皇帝制、三公九卿制。【总结过渡】从郡县制的决策被提出,然后确立,到最终执行,我们看到了秦朝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正是这三项制度互相配合,使得秦朝建立起中央集权体制,实现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治理。要治理国家,各级官僚之间必须有完备畅通的信息传递系统,因此秦是通过文书行政实现。郡县制在全国范围内被确立,同时官僚制(三公九卿制)的完备和文字的统一保证了秦在全国实现了彻底的“文书行政”。下面我们通过一则里耶秦简来细细感受。展示材料:(sa)卅二年四月丙午朔甲寅,少内守是敢言之:廷下御史书,举事可为(第1行)恒程者,洞庭上羣(裙)直(值)。书到言。今书已到,敢言之。(第2行)——《里耶秦简》(王焕林:《里耶秦简校诂》,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7年,第42-45页。)[校注]卅二年四月丙午朔甲寅:秦始皇三十二年四月九日。少内守是:少内:官名,此指县少内,秦县少内主管钱财。守:代理。 是:人名。廷下御史书:廷:县廷。御史:官名,主监察,秦时御史监郡。举事可为恒程者:举:提出。恒:固定。程:限额。洞庭上裙直:洞庭:洞庭郡。上:上缴。裙:缴税的一种名目。直:金额。书到言:文书到达后,予以回复。【设问】同学们,这篇文书是谁写的?【学生】预设回答:少内是。【设问】少内是在回复谁的命令?【学生】御史的命令。【设问】秦朝御史监察的是郡,而县是由郡管理,所以御史能直接管县吗?他的文书经过怎样的流转才达到县一级的呢?【学生】不能。御史的文书先下达到郡内,郡再将其下达到县。【解释】本简是迁陵县主管钱财的代理少内对县廷公文的回复。而他要回复的则是御史下达的命令:固定了上缴的金额。而御史负责监察郡,所以御史的文书是下发到郡,由郡再下发到县,县的少内收到公文之后,再给回复,如此层层下达命令,又层层上报已经收到命令,形成了非常严密的文书行政制度。文书的传递也有专门的邮递人员负责,类似于我们现在的快递员,保证文书可以准确、快速的传递,这样就保证了中央集权体制的运转。同时,文书作为可以保留的存在,在王朝更替之后,新的王朝也能通过文书学习到前一朝代是如何管理国家的,因此东汉王充在《论衡》中写到:萧何入秦,收拾文书(国家档案文献),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从王充的话里可知,文书为汉承秦制提供了条件。【小结】根据我们高一所学知识,我们知道从夏朝开始,夏朝建立世袭制,打破了禅让的传统,从公天下变为私天下;商朝建立内外服制,天下形成松散的联盟,但集权程度不高;周代实行宗法制和分封制,较之内外服制更进一步,将政治权力分配与血缘关系相结合,集权程度有所提高但到春秋战国时期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秦通过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实现了高度集权,中国完成了社会的转型,由血缘社会转向了地缘社会,由封建诸侯、贵族分权转向了专制独裁、皇帝集权。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此后延续了两千多年。【过渡】有学者认为,自秦汉至于明清,是为中国的“秦制时代”。然而正如钱穆先生所言:任何一项制度没有几百年不变的,即变,但是其本原精神是不变的,意为不变。二千多年来,秦制被历代统治者吸收借鉴,制度的具体内容依据不同朝代的情况发生了变化,但其致力于国家治理,加强中央集权的精神始终不变。我们具体来看一看秦制在汉至清是如何变与不变的。 阅读教材子目,了解本课的基本内容,感受到秦制的重要性。分析分封与郡县之争的故事,从中感受到秦朝政治制度的智慧。研读《里耶秦简》,了解秦朝的文书行政的内容及其作用。回忆先秦至秦政治制度的演变,感受到秦是政治制度巨变的时期。 通过分封与郡县之争的故事,引导学生了解郡县制相比与分封制优势在何处,了解历史的进步性;同时通过郡县制决策的确立过程,联系三公九卿制与皇帝制的内容,将秦朝的三个重要制度融汇于一个故事中进行讲述,在问题链的设计中层层铺进,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通过材料呈现,培养学生史料实证意识,通过史料分析解读,使学生学会根据史料进行历史解释,掌握文书行政制度与郡县制的内在关联,理解文书行政制度配套三公九卿制、郡县制,有助于秦朝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治理。帮助学生回顾自先秦至秦的政治制度及其特点,巩固已学知识,突出秦制的重要性,为下一环节做铺垫。
二、秦制之变 【讲解】我们知道秦始皇时期,通过皇帝制度配套三公九卿制度,确立皇帝权威,在秦始皇的设想里,皇帝是至高无上的,而皇帝之下,宰相是百官之首,具有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秦二世时期,丞相赵高准备作乱,于是牵来一只鹿献给秦二世,并说这是一匹马。秦二世笑着说:丞相看错了,这是一只鹿。赵高又问左右大臣,这到底是鹿还是马。大臣们很多沉默不说话,有的畏惧赵高,说是马迎合赵高,只有少部分大臣说是鹿。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到秦始皇所希望的皇帝至高无上的理想在现实里有没有得到实现啊?【学生】没有。【设问】谁是皇帝最大的阻碍呢?【学生】丞相。【讲解】因此啊,从汉代开始,历代皇帝都在致力于削弱相权,减弱丞相对皇权的制约,从而加强皇权。下面,我们一起来填写表格,梳理从秦汉至明清中枢行政机构的演变。 【讲解】汉武帝吸取秦二世的教训,决心削弱相权。该怎么办呢?他想出了一招移花接木,丞相你不是威胁得到我这个皇帝嘛,那好,我让我信任亲近的人来掌握丞相的行政权,于是设立中朝,任命近臣为中朝官,丞相你还有丞相这个名头,不过手上只掌握执行权。但是哪怕是亲信,人心隔肚皮啊,才让他们掌握中枢行政权的时候肯定对皇帝服服帖帖,谁知道他们会不会膨胀起来,成为第二个赵高。隋唐的皇帝又想了一招,哎,我把相权分割成几个部分,让每个人掌握一点相权,互相之间形成制约,那对皇帝的威胁就更小。钱穆先生对汉与唐的宰相有这样一种看法:“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一切政府法令……事先由政事堂开会议决,送进皇宫画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没有政事堂盖印,即算不得诏书,在法律上没有合法地位。”——钱穆《国史新论》【设问】同学们,首长制是什么?首长一般有几个?是什么样子的地位?是可以说一不二呢还是需要和别人商量着做决定呀?【学生】预设回答:首长只有一个,说一不二,具有独立的行政权。【讲解】但是同学们,要注意的是汉代武帝之后的宰相,名义上仍然是宰相,但是实际拥有宰相权力的已经不是宰相自己,而是汉武帝设立的由亲信组成的内朝,因此宰相权力已经被削弱了。对应地,唐代的宰相是委员制,委员就是有好几个人,互相之间要协商。那么委员之间是如何协商着合力办事的呢?我们阅读材料第二段,结合三省六部制流程图,看看一项政令要经过哪些程序才能获得合法地位呢?【学生】预设回答:首先要由政事堂开会决议,把政令内容确定下来,然后交给中书门下去审核,审核通过就盖章,然后下发给尚书省落实执行。【讲述】政事堂、中书门下、尚书省,分别负责草拟、审核、执行,缺乏其中一个流程,政令都无法颁布。一方面我们能看到三省之间互相制约,有利于决策的正确性,但是如果每一项政令都要按照流程一步一步走,会影响行政效率。因此,三省六部制既有其优点,也存在不足,我们应辩证地看待。总的来说,在削弱相权的手段上,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汉武帝模式,转移宰相的权力,将宰相的大权转移给亲信手中,东汉设立尚书台,明代内阁,清代军机处都是这一思路;二是分散相权,隋唐三省六部制、宋代二府三司制都将宰相的权力分割开来,宰相由独相变成群相,每个宰相手里的权力也就小了。虽然历代皇帝削弱相权的手段不尽相同,但是他们最终目的是不变的,即维护封建统治,实现国家治理。【过渡】但是仅仅改革中央行政体制无法达成国家治理的目的,真正进行治理的还是各个地方官。自秦朝以后,历代在承袭郡县制的基础上又有所改变。请同学们观察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层级示意图。地方行政层级就是图上的郡、县、州、道等。我们说郡县郡县,从图上可以看到县一级始终存在,而郡却在隋初被取消。展示材料:百室之邑, 便立州名, 三户之民, 空张郡目。——《北齐书》当今郡县,倍多于古。或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隋书》【讲解】我们都知道在秦始皇赢政统一六国在地方上施行郡县制,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才将天下分化为九州,更加方便管理和制约。但是由于西晋末年爆发了五胡乱华,中原和北方分裂成了好几个国家,这些胡人将州、郡、县三级的区域进行了重新的划分、缩小和裁剪,地方州郡县三级的数量不断的增加,当时的一个州有可能还不如汉朝的一个郡的区域大!于是在隋朝一统天下之后地方上就出现了“百室之邑,便立州名,三户之民,空张郡目。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户不满千,两郡分领”的现象。一个地方一百多户人口就要就要设立政府机关,没有几户人家,却还要设郡、设县。【设问】为什么郡会被取消?隋初,州郡县三级制存在什么问题?【学生】预设回答:地方上的管理冗杂臃肿混乱,官多民少,无异于给百姓增加负担,所以隋文帝杨坚才选择罢天下诸郡,取消了郡一级的政府部门,存要去闲,并小为大,合并了不少的州县。【设问】为什么县级始终稳定存在?同学们,在地方行政层级里,县级处于什么位置?【学生】预设回答:最低一级。【讲解】我们知道郡县制是垂直管理模式,郡管县,而县之下是乡、里,乡长、里长都是地方百姓担任的,所以在地方行政层级里,只有县是直接治理老百姓的,而郡只负责监督、管理县级政府。国家统治人民,主要是由县级政府和县级官员来完成的。所以从秦汉到明清,不论各级行政区域设置和名称如何变化,县始终稳定存在。展示材料:秦有叛民,而无叛吏;汉有叛国,而无叛郡;唐有叛将,而无叛州。——柳宗元《封建论》【讲解】柳宗元说道:秦有叛民,而无叛吏;汉有叛国,而无叛郡;唐有叛将,而无叛州。秦朝的灭亡主要原因在于反叛的农民,而不是地方长官;汉代有诸侯国叛乱,却没有郡叛乱;唐代存在藩镇割据的局面,但叛乱的是地方拥有兵权的将领,而不是作为地方行政区划的州。由此可见,地方实行郡县制不是造成叛乱的原因,相反郡县制保持了地方的稳定,维护了国家的治理。 从赵高指鹿为马的故事,理解秦朝政治制度中的缺陷。回忆、理解基础知识,梳理从秦汉至明清中枢行政机构的演变。对比汉唐宰相地位,结合三省六部制的流程分析,皇帝削弱相权的手段,理解中央集权体制的强化。研读材料,思考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变与不变”,了解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特点与原则。 讲述赵高指鹿为马的故事,引导学生认识到秦代相权威胁着皇权,进而过渡到历代皇帝吸取秦朝经验,改革中枢行政体制削弱相权的内容。通过表格梳理汉至明清中枢行政机构的演变过程,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系统地进行知识整合;通过对三省六部制的深入剖析,让学生认识到历代削弱相权的两种模式,以及学会辩证评价一个制度;进而从“变与不变”的视角把握中国古代中枢行政体制演变的规律,理解制度的变革与创新,感受到其中的政治智慧。通过梳理秦至明清的地方行政体制,引导学生分析地方行政体制的“变与不变”,让学生意识到地方行政制度是与时而变的,同时领会县级的稳定性及其原因,提高学生在制度设计上的思维能力;通过柳宗元的《封建论》,引导学生感受郡县制的治理成效,领悟郡县制在国家治理中的智慧。
课堂小结 【小结】本堂课,我们回顾了从先秦一直到清代的政治制度,以秦为分水岭,中国从血缘社会踏入了地缘社会,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延续了两千多年。【设问】学到这里,我不禁想问问同学们:秦制是在什么背景下产生的?可以从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思考,进行小组合作探究,限时3分钟。【学生】预设回答: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出现,生产发展迅速,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制度形成。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战乱频发。文化上出现百家争鸣局面,儒墨道法各家学说涌现。秦国学习法家思想,通过商鞅变法在争霸中获得胜利,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设问】在多种原因之中,经济原因才是最根本的。那么,秦制的经济基础是什么?为何秦制能够延续两千年?为何秦制在近代走向消亡?【学生】小农经济。【讲解】任何一种制度都与特定的历史环境、人事相配合。古代中国的小农经济具有脆弱性, 经不起自然灾害, 此时需要政府通过减租等方式帮助农民渡过难关, 只有在中央集权制度之下, 国家才有能力做到这一点。同时,秦制要求权力高度集中于中央, 减少了地方分裂的因素, 有利于社会稳定、国家治理。秦所建立的制度体系,正适应了小农经济的需要,从秦汉至明清,秦制延续两千多年。但是到了近代,中国社会发生巨变,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秦制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故而在近代走向消亡。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秦制的中央集权思想,对现代仍具有启发意义。自知者明,知人者智。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了解了我们中国人自己的历史,那么,同一时期世界其他地方又孕育着怎样的制度呢?我们下节课继续探讨。 小组合作,思考3个关键问题:秦制如何产生?秦制为何延续两千年?秦制为何在近代消亡? 通过对秦制为何维持两千年的探讨,使学生理解中国古代的政治智慧,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封建社会是适应时代的;通过对秦制为何消亡的讨论,引导学生明白一定的制度是为社会治理而服务的,只有不断变革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从而更好地理解近代制度的革命性,培养学生辩证评价历史事件的思维和能力。同时为下一课做铺垫。
作业设计
1.基础作业: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辩证评价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注意史论结合。2.拓展任务:如果给你一个穿越的机会,你可在三种身份(皇帝/官员/平民)中任选一个,写下你的穿越故事,在下周活动课进行分享。(注:写清你的身份,你的朝代,你日常生活与作息,你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国家给予了你怎样的帮助,你能否克服困难获得完美的一生,字数100字以上即可。)
教学反思
由于本课本课时间跨度长,内容量较大,知识点繁杂,学生理解和记忆的难度较大。因而聚焦内容主旨,突出主干核心内容,疏通教学主线的逻辑关联,显得尤为重要。在此基础上,我首先从单元视角对本课内容进行理解与融合,进而从“变与不变”、“相同与不同”、“联系与区别”等视角分析秦制,抓住秦制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的重要地位进行设计,深化本课教学主线的上位认识与贯通整合。但我在对课标、教材的梳理过程中,虽然能够抓住教学重点,提出关键问题,但在克服教学难点的过程中显得比较生疏,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以制度为保障,
实现国家治理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