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0-09 15:46: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教学设计
教学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大单元教学基于教育现状,我们通常所指的“单元”,不是强调跨学科、跨学段、综合性的“大单元”,而是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学生认知规律和学科知识逻辑体系建构的最小的学科教学单位。“大单元教学”,指的是基于大概念统摄下的单元教学。与一般单元教学相比,“大单元教学”突出了对学科教学单元内容进行了二次开发和整体设计。任务驱动教学法“任务驱动”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一个或多个任务进行自主探究或互动协作,通过解决问题来达成教学目标的学习实践活动。在此过程中,教师是主导,通过提供一定的课程资源,引导和帮助学生完成任务,达成教学目标。学生是实施任务驱动教学的主体,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解决问题,达成教学目标,完成核心素养的培育。而任务是贯穿其中的主线,表现为教师在课堂中提出的一个个问题,教学目标就隐含在任务中,课堂上的一切教学活动都围绕任务而展开,师生为解决任务进行互动,学生学习的成果评价也以任务的完成程度为评判标准。
教学背景分析
(一)课标分析《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对该课的课标要求是:了解中国古代政治体制在秦朝建立前后的巨大变化;通过宰相制度和地方行政层级管理的变化,认识自秦起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演变线索。从课标要求看,不难发现本课有两个学习要点:一是中国古代政治体制在秦朝建立前后的巨大变化。二是梳理第一个要点所说的第二阶段,即秦朝至清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演变线索,具体从宰相制度和地方行政层级管理这两个方面的变化入手。在这两个学习要点中,第二要点为本课学习的重点。中国古代政治体制发展的第一阶段距离今天较远,遗留史料较少,历史影响相对次要。比较而言,第二阶段的重要性更加突出,需要学生重点掌握。(二)教材分析《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隶属于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一单元《政治制度》第1课。本课包括三个子目,以历史发展顺序为基本脉络,叙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自先秦至明清的发展演变及其主要特征。第一子目是“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第二子目是“秦朝的政治制度”,第三子目是“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三个子目间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时空演变,反映了不同社会形态以及同一社会形态下不同历史阶段政治制度的变化。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发展,以秦朝为界,可以分为前后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包括夏、商、周三代在内的早期国家,当时的国家建立在部族联合和分封制基础之上,集权程度不高,管理比较松散。第二阶段从秦朝至清朝,其特点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官僚制统治,政权组织结构更加紧密,统治力度也大大加强。其中,宰相制度主要反映君主专制方面的问题,地方行政层级管理则主要反映中央集权方面的问题。本课涉及许多政治上的概念,如原始民主制、禅让、内外服、分封等。这些概念在必修《纲要(上)》已基本有所提及,因此教师讲授的重点不在基本概念的阐释,而在于在必修课程相关政治史内容基础上进行递进和拓展,通过厘清不同时期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内容,梳理不同社会形态以及同一社会形态下不同历史阶段政治制度的演变线索,探究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形成与发展的规律,从制度视角对必修课程内容起到串联作用。(三)学情分析通过《中外历史纲要(上)》的学习,学生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内容已基本掌握,知道包括分封制、宗法制在内的先秦政治制度、秦汉至明清的郡县制、三省六部制、内阁制等诸多内容,但对于秦朝的文书制度、汉魏隋唐时期的地方行政制度等内容仍缺乏了解,因此教师在讲授此部分内容时可以通过提问、抽查等非正式的方式进行查漏补缺,在巩固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进行补充、拓展、延伸。根据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The theory of 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是学生的现有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只有针对最近发展区的教学,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而停留在现在发展区的教学,只能阻碍学生的发展。发展的过程就是不断把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有发展区的过程,即把未知转化为已知、把不会转化为会、把不能转化为能的过程。”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在把握基本史实的基础上,从唯物史观的角度看待国家与政治制度的演变,了解制度产生的具体时代背景,对制度的利弊得失进行辩证分析;通过阅读史料,理解某一制度创立的历史条件、发展演变,从而具备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掌握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基本脉络,把握不同时期和地区的制度、措施之间的联系;同时通过认识不同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产生的原因,正确认识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演进。
教学目标
依据《课程标准》对培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和水平划分,制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通过阅读图片、文字等史料,知道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以及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内涵和该制度自秦朝至明清的演变,认识秦至清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两对基本矛盾和发展总趋势(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史料实证)。通过总结中国早期国家的基本政治特征以及封建社会制度发展的基本历程,理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创立的必然性和存在的合理性(唯物史观、历史解释)。通过分析不同来源的史料,结合所学,评价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得失;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建设对社会治理的作用(家国情怀)。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宰相制度,地方行政制度)在中国古代的发展演变。(二)难点:对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理性认知。
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资源 历史图片 历史地图 文字材料 多媒体(二)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教学法
板书设计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探秦制之立析秦制之变论秦制得失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课前教师根据教材课前导入部分编写历史情景小剧场(时间控制在3min以内),并提前安排几名同学在课上演绎《王绾李斯之争》。要求学生在观看完小剧场之后,回顾所学,回答这三个问题:廷议是中国古代中央决策体制的重要方式。根据祝寿宴会讨论的内容,推断廷议时王绾与李斯各自的主张是什么?(答:王绾主张实行分封制;李斯主张实行郡县制。)秦始皇最终采纳了谁的建议,为什么?(答:秦始皇最终采纳了李斯的建议。秦始皇吸取分封制下诸侯割据、战争频繁的教训;李斯的主张符合皇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在此以后,秦朝逐步确立起了怎样的政治体制?(答:秦朝逐步确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 边观看小剧场边思考,回答问题。 教师创设历史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学习主题。通过回答以上三个问题,学生在以往认知的基础上,对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创立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形成初步认识。
任务一:探秦制之立 教师布置学生阅读教材第一子目内容,找出先秦政治制度的两个变化。学生仔细阅读教材内容后可知,先秦时期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开创时期,也是中国古代奴隶制国家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时期。夏商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经历了从禅让制到世袭制、从内外服制到分封制的转变。同时,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原始民主传统。而春秋战国处于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转型的过渡时期,宗法血缘关系瓦解,分封制开始解体,并逐渐为郡县制、官僚制等封建政治制度取代。一、前奏:夏商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教师展示夏商西周时期的考古遗存和文献史料,简要介绍世袭制、内外服制,重点介绍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教师出示相关图片和史料,引导学生总结先秦政治制度的特点。1.神权与王权相结合2.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3.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4.王权受原始民主传统的制约学生在回答时,可能会提到具有神秘色彩、等级森严、家国同构、国家结构较为松散等,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这些认知的基础上形成规范性的历史解释。二、过渡: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制度教师带领学生复习回顾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特征,即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从教材上找到具体表现。春秋:社会经济发展,宗法血缘关系瓦解,贵族等级分封制开始解体。战国:为适应社会变化的需要,各国在政治上进行了重大改革,君主权力加强,郡县制、官僚制等封建政治制度开始产生。三、主曲:秦朝的政治制度教师出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架构示意图,讲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内涵。君主专制:主要指一种决策方式,指君主独立掌握政权。与民主制度相对,体现在帝位终身制和世袭制。主要的特征是君主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 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皇权与相权)中央集权:相对与地方分权而言的一种政权组织形式,其特点是地方绝对服从中央,中央控制地方,地方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没有独立性。(中央与地方)教师在讲解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时,对于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这些在必修部分已经详讲过的知识点可以简化,或采取以学生回忆为主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巩固核心知识。在讲述郡县制的建立时,可提醒学生回忆商鞅变法的相关内容,商鞅在变法中主张推行县制,说明县制在战国时期就已出现,而秦朝郡县制是在原有基础上的继承与发展,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制度创立的连续性。重点讲述秦朝的文书行政管理制度。制度的运行离不开人的主观能动性,中央集权制度下精密而复杂的官僚制度的有效运转,无不依赖于文书行政的维系。教材“史料阅读”部分出示了反映秦文书行政管理制度的两则史料:材料一:有事请殹(也),必以书,毋口请,毋羁请。——《睡虎地秦墓竹简·内史杂》材料二:行命书及书署急者,辄行之;不急者,日毕,勿敢留。留者以律论之。 ——《睡虎地秦墓竹简·行书》教师通过查询秦朝简牍,另外补充一则史料:材料三:行传书、受书,必书其起及到日月夙莫(暮),以辄相报殹。也书有亡者,亟告官。隶臣妾老弱及不可诚仁者勿令。 ——《睡虎地秦墓竹简·行书》这三则法律说明了秦朝文书制度的发达,保证了公文传达的准确性、时效性和安全性,从而保障皇帝和中央的政令能传送到全国各地,提高行政效率,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1.回顾旧知2.结合材料和相关史实进行自主探究。 通过提出“秦制是如何建立的”这一关键问题,分析内外服制——分封制——郡县制这一变化的内在机理,帮助学生理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必然性和合理性。
任务二:析秦制之变 (一)从官员姿势看中央政治制度教师展示不同朝代官员姿势变化示意图,向学生提问:官员姿势的变化说明了什么?从宏观上看,中国古代中央行政制度经历了从三公九卿向三省六部制、从个人开府向组织机构化的演变历程,而其中变化最大的是中央行政中枢组织,这也是本部分的重点、难点所在。教师采取师生互动方式,共同梳理汉至清中央政治制度的变化,对于三省六部制、二府三司制、内外朝制等在必修部分已经精讲的内容,教师应注重知识的整合和连贯性,重点在通过分析中枢机构的设置,把握皇权和宰相权力的变化趋势。中国古代中央行政机构与中枢机构的演变,大体是围绕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这两个方向发展的。中央集权导致中央事务繁杂,仅靠宰相一职是难以处理的,宰相向组织机构化发展是必然的。官员姿势的变化说明了君主与官员地位的相对差距越来越大,表明专制皇权不断加强。君主专制导致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加强君主专制就必然削弱分化甚至废除宰相制度。(二)从地方行政机构数量看地方政治制度教师布置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完成表格。 教师出示秦至清地方行政层级数量变化表和地方行政机构数量变化表,向学生提问:从表格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从总体上看,地方行政层级数量和地方行政机构数量呈现出不断增多的趋势。地方官僚制度也围绕各地方行政层级的增减而设置。历代中央行政制度经历了复杂的变化,地方行政制度也因中央集权的强弱和国家治理的需要而不断调整,因此,在分析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特点时,不能将中央行政制度与地方行政制度形而上学地割裂开来,要将其看作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把握其内在的联动变化。结论:沿袭变革是主线下稳上动是特征中央集权是主因演变趋势: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 探究问题回顾旧知总结新知 此环节主要由学生自主探究的两个问题构成,官员姿势的变化和地方行政机构数量的变化这两个角度较为新颖,可以较好地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通过图表数据分析得出结论,有助于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任务三:评秦制得失 某一制度之创立,绝不是凭空忽然的创立,它必有渊源,早在此项制度创立之先,已有此项制度之前身,渐渐地在创立。某一制度之消失,也绝不是无端忽然的消失了,它必有流变,早在此项制度消失之前,已有此项制度之后影,渐渐在变质。 ……任何一种制度都与特定的历史环境、人事相配合。中国传统政治制度在历史上存在百千年时间,也给中国带来辉煌,这种制度自然就是与当时的历史环境相适应的。评价一种制度,要充分考虑时人有关该制度的评价,不能一味以今人的标准来评价。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教师引用钱穆先生的相关论述,引导学生应全面看待某一制度,随即引入“周秦之变”与“汉承秦制”这两个历史课题。【周秦之变】相对于以分封、宗法为基本结构的贵族政治在国家治理中表现出的松散、缓慢状态,秦人所建立的一整套自中央直达地方乡里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体制严密、高效,能快速凝聚国力,最大限度对国家资源进行总动员。“周秦之变”虽然实现了从“周制”到“秦制”的转换,但二者之间并不存在绝对的分野。事实上,秦制也继承了周制中的王权世袭、家天下、大一统等内涵。不仅如此,秦汉以降的政治实践并非“秦制”对“周制”的完全替代,而呈现出二者相“混融”的特征。【汉承秦制】秦二世而亡的现实,也必然令汉初君臣对秦制愈发谨慎。因此,汉初国家制度顺应惯性,表现出一定程度上的“退步”也并非不可理解。例如,在继承三公九卿的同时,谨慎使用君权;在继承郡县的同时,在东方推行分封;在继承秦律的同时,崇尚无为。正是对秦制的损益,才形成了独特的汉制。汉兴七十年后,经文景而至武帝,汉制的大规模调整才逐渐完成。例如以中朝分丞相之权,以推恩削封国之土,以刺史限守令、豪强之势。但无论如何,汉制始终是对秦制的调整,而并非完全另立的新制。【对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理性认识】①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继承了商周政体的思想,在战国时期萌芽,形成于秦朝,发展成熟于汉唐,强化于两宋,于明清时期达到顶峰,是一套包含中央行政体制、地方行政体制、选官体制、军事制度和法律体系的完整体系。皇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是伴随始终的基本矛盾。②它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巩固了国家统一,为封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也有利于民族融合,使中国产生了高于同一时期世界上其他国家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③这种制度的运行效果往往取决于君主个人政治品质的优劣,统治集团内部的各种矛盾斗争(宦官专权、朋党之争、外戚干政等)都可能影响整个政局的变化。其消极作用在封建社会后期越来越大,特别是明清以后权力的高度集中达到顶峰,阻碍了资本主义因素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造成了生产力的停滞。这也是中国长期停滞于封建社会并逐渐落后于西方的重要政治原因。…… 学生结合相关学者的评论,思考如何全面评价秦所创立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 学生能够正确看待某一制度;对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理性认识;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建设对社会治理的作用。
课堂小结 总结本课知识。 总结本课知识。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设计基于大单元教学模式,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以任务驱动教学法为主要方法,通过情境创设、多媒体教学等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兴趣,学生的史料阅读、问题探究等关键能力能够得到一定的锻炼。基于情境教学和史论结合,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实现立德树人的育人价值。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