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教学设计
教学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情境教学法”指的是教师结合教材内容、课标要求和学生的实际需求及身心特点,借助多元的教学形式,将教学的内容融入情境之中。创设历史教学情境能够帮助学生多维度理解历史现象,深层次理解历史本质,提升学生对历史规律的解读能力,帮助学生树立家国情怀。作为实用性教学手段,情境教学能将学生情感和历史知识更加紧密地融合起来,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和沟通。教师用生动的语言和课件为学生讲解教材中的历史事件, 给学生创造身临其境的历史情境, 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提高历史教学质量。本课通过创设具体的历史情境,引导学生认识到中国古代实行的民族政策与边疆管理制度的合理性,认识到朝贡体制存在的合理性。
教学背景分析
课题及教学内容分析内容主旨自古以来,我国各民族之间保持着密切联系。秦朝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历史的开始。秦至清历朝历代都实行了一系列民族政策,在中央和地方设置管理民族事务的机构,加强了对各民族的管理,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交融,加速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中国的对外交往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朝贡体制影响下的中国古代王朝通过陆海两个通道与欧亚等国家交往,一方面促进了中国与外部世界的交流,另一方面该体制在清朝中后期也阻碍了中国与他国的进一步交往。教科书教学内容分析课标分析《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对本单元的要求是“了解中国古代的民族政策和边疆管理制度,认识中国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以及中国古代处理对外关系的体制;了解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情况,以及国际法的发展;了解当代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历史意义,以及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主要成就”。课标重在要求通过本课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核心素养。其中,“了解中国古代的民族政策和边疆管理制度,认识中国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以及中国古代处理对外关系的体制”是课标对本课的要求。单元分析第四单元《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共四课,分别是《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和《当代中国的外交》四课。各课之间关系紧密,中国古代对外交往是在朝贡体制的主导下进行的,而近代中国逐渐由传统的朝贡体制向条约体系转型。第12课则主要讲解条约体系产生的过程。第14课讲当代中国的外交。第13课主要讲解中国近现代的民族政策,与本课民族关系相衔接。单课分析《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一课共四个子目,分别是“秦汉时期的民族关系”、“隋唐至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元明清时期的民族关系”以及“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本课内容可分为两部分,即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在民族关系方面,通过呈现从秦至清的民族政策和边疆管理制度,展现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历程。在对外关系方面,主要讲述中国古代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体制——朝贡体制。学生情况分析本课授课对象是高二学生。学生通过《中外历史纲要(上)》的学习,已经对中国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有所认识,对中国古代王朝对外交往的史实有所了解。但学生大多是按照朝代顺序来学习这两部分内容的。这两部分内容被打散到《中外历史纲要(上)》中国古代史部分每课之中,学生缺乏对于这一主题的系统学习。学生对中国古代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体制——朝贡体制缺乏了解。
教学目标
总体目标:了解中国古代的民族政策和边疆管理制度,认识中国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以及中国古代处理对外关系的体制。在不同的时空框架下,认识从秦至清每一朝代民族交往与对外交往的史实。(素养目标:时空观念)通过分析史料,总结概括从秦至清每一朝代民族交往与对外交往的特点。(素养目标:史料实证)立足唯物史观,辩证看待朝贡体制对中国传统王朝对外交往的影响。(素养目标:唯物史观)通过学习从秦至清每一朝代民族交往与对外交往的史实,能够体会到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开放包容的多民族国家,提升文化自信,培养民族认同感。(素养目标:家国情怀)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中国作为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历程教学难点朝贡体制
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资源 文字材料、历史图片、历史地图(二)教学方法 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史料研习、课堂讲授与教材阅读相结合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呈现唐朝《礼宾图》壁画,带领学生通过观察壁画中人物的穿戴判断人物的身份,引入本课内容——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学生通过观察画中人物的穿戴判断出人物的身份,分别是少数民族首领和外国使节。 充分利用教材上提供的史料,提高学生解读和分析史料的能力。
一、内聚: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产生与发展 环节一:春秋战国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奠基教师出示《春秋列国形势图》《战国形势图》,观察其中少数民族在中原地区的变化与发展。【提问】(1)对比两图,中原地区在民族分布上呈现什么样的变化【总结】春秋战国时期各民族交融加快,产生华夏族认同观念,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民族基础。环节二: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教师出示《秦朝形势图》、《西汉形势图》【提问】(2)观察地图并结合《中外历史纲要(上)》所学内容,填写秦汉时期民族管理机构和边疆管理制度的表格。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到西汉实行的一项创举——屯戍政策,结合西汉当时具体情境以及通过出示材料一进行讲解。材料一:以陛下之时,徙民实边,使远方无屯戍之事;塞下之民,父子相保,无系虏之患;利施后世,名称圣明,其与秦之行怨民,相去远矣。——《资治通鉴》卷十五《汉纪》【提问】(3)思考屯戍政策有什么影响?【总结】秦汉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大一统的时代,其实行的民族政策和边疆管理制度奠定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整体基调。此时,中原王朝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因地制宜。其后中国进入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虽然从疆域上来看,中国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但是汉族和少数民族仍通过武力或是和平方式在进行交流交往交融,统一多民族国家仍在向前发展。环节三:隋唐两宋——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教师呈现隋唐时期的官制图、回到导入部分的唐朝《礼宾图》壁画。出示材料二,《唐朝前期疆域和边疆各族分布图》引导学生认识到隋唐时期的民族政策与边疆管理制度。材料二:“遣其孙魂帅众迎洸,入至广州,岭南悉定。”“(夫人)又遣孙盎出讨佛智,战克,斩之。……(夫人)卫诏使裴矩巡抚诸州,其苍梧首领陈坦、冈州冯岑翁、梁化邓马头、藤州李光略、罗州庞靖等皆来参谒。还令统其部落,岭表遂定。高祖异之,拜盎为高州刺史,仍赦出暄,拜罗州刺史。追赠宝为广州总管、谯国公,册夫人为谯国夫人。”——《隋书》卷八十《列传第四十五》【提问】(4)隋唐两朝对边疆地区的治理有什么共同点?【教师总结】隋唐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第二个盛世,其实行的民族政策与边疆管理制度在中国历史上也是一抹亮色,体现出此时中原王朝对边疆地区的治理遵循因俗而治的原则。后继的宋朝与辽夏金长期并立,在局部政权割据、争战的状况下,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仍在继续。环节四:元至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教师呈现元朝形势图(1330年)和材料三。材料三:“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地,唐所谓羁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元史·地理志》【提问】(5)通过以上材料你能说出元朝实行了什么样的边疆管理制度吗?效果如何?呈现材料四,讲述明朝管理民族事务的官职。材料四:“提督四夷馆,少卿一人(正四品)掌译书之事。自永乐五年,外国朝贡,特设蒙古、女真、西番、西天、回回、百夷、缅甸八馆置译字生、通事、通译语言文字、正德中,增设八百馆。万历中,又增设暹罗馆。”——《明史·职官志三》【提问】(6)结合教材内容,分角度提取出明朝与边疆少数民族交流的主要方式?教师呈现《清朝疆域图》【提问】(7)开火车将空白处填写完整。【总结】元明清作为中国历史上又一个大一统的时代,因时而变,对民族政策进行了创新,从而使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发展,多元一体的民族格局渐趋稳定。【提问】(8)请大家结合我们本课学习的有关内容,总结概括中国古代王朝处理民族关系的主要方式? (1)【学生回答】春秋时期周边游牧民族内迁,在中原地区造成各族交错相处的局面,到战国时期逐渐融入华夏族。(2)【学生回答】填写表格如下:(3)【学生回答】①抵御匈奴入侵。②降低军费开支。③边疆开发。④促进了民族交融,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4)【学生回答】隋唐对边疆进行治理主要是通过边疆民族的豪酋大姓实现的。(5)【学生回答】在东北、云南等地设立行省、设宣政院对吐蕃地区进行管理。元朝对边疆地区实现了有效的行政管理。相较于唐朝的羁縻政策,元朝由中央官员直接管理边疆地区,是很大的进步。(6)【学生回答】政治上:建立卫所制度。经济上,通过马市与少数民族开展贸易,进行经济交流。军事上:为防范蒙古骑兵入境侵扰,在北部修筑了长城,并在沿线设置九个军镇,号称“九边”。(7)【学生填写】(8)【学生回答】设置机构、战争、和亲联姻、册封赏赐(羁縻)、互市贸易、政治改革、文化传播。 通过出示相关史料及各朝代形势图,引导学生在不同的时空框架下认识到各朝代所实行的民族政策和边疆管理制度,并能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不同阶段实行民族政策和边疆管理制度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即因地制宜、因俗而治、因时而变。
二、外溢:朝贡体制主导下的对外交往 【过渡】我们在课前导入部分所呈现的唐朝《礼宾图》,可以看出其中既有我国少数民族的首领,也有外国使节,所以接下来我们来看中国古代王朝是如何与外国交流交往的。环节五:教师呈现从秦汉到明清的时间轴。【提问】(1)根据课本内容总结概括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基本史实。(2)基于史实,概括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特点。教师在学生答案的基础上,补充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另外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在朝贡体制主导下进行的。环节六:教师出示材料五,通过具体的情境讲述朝贡体制。材料五:倭在韩东南大海中,依山岛为居,凡百余国……使驿通于汉者三十许国,国皆称王,世世传统……建武中元二年,倭奴国奉贡朝贺,使人自称大夫,倭国之极南界也。光武赐以印绶——《后汉书·东夷列传》环节七:教师出示材料六,材料六:中国既然是天下中心,人类文明的渊薮,周边四夷和远方之国理应如百川归海般前来朝贡,接受华夏文化的熏陶,为华夏文明所化。古人所用“天下”一词,有狭义、广义之分。前者指中国或中国政教所及之地;后者即《中庸》所谓“天之所覆,地之所载”之意。不管哪一种类的“天下”,中国皇帝都居于至高无上的统治地位,负有抚驭、开化四夷的能力。——李云泉:《万邦来朝——朝贡制度史论》【提问】(3)中国为何会形成朝贡体制?环节八:【小组讨论】(4)朝贡体制对我国古代封建王朝的影响。 (1)【学生填写】(2)【学生回答】从方式上来看以和平交往为主,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多层次交流、从路途上来看陆海并行、从趋势上来看从开放走向封闭。(3)【学生回答】华夏中心意识、大一统理念(4)【讨论结果】①积极:在政治上,和平友好处理对外关系,利于维护地区和平稳定。通过对四夷外国的封爵、赏赐以及朝贡贸易等形式,使其获利并感恩戴德,以减少边衅,和平相处;在经济上,朝贡制度充当了贸易的工具,在朝贡体制下,与中国有朝贡关系的国家可以到中国进行贸易。在文化上,通过履行朝贡礼仪、遣使册封、颁正朔、赐历书等形式,中国礼乐文明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周边国家和地区。②但朝贡贸易的局限性也非常明显,以天朝上国自居,视其他国家为朝贡国,按朝贡仪式处理国与国的关系,妨碍中国对外界的认识,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近代以来,朝贡体制逐渐被近代条约体系所取代,传统夷夏观念逐渐被民族国家的观念取代 本子目围绕“什么是朝贡体制”、“中国为何会形成朝贡体制”和“朝贡体制的影响”三个问题展开,引导学生结合具体史料及情境,理解中国古代朝贡体制的基本运作方式。
课堂总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认识到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统治者因地制宜,因俗而治,因时而变,实行了民族政策和边疆管理制度,推动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在本单元的第十三课我们将会继续学以来中国的民族政策。在对外交往上,我们学习了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是在朝贡体制主导下进行的,而朝贡体制的实行来源于中国华夏中心和大一统的理念,其一方面促进了中国与外部世界的交流,另一方面在清朝中后期也阻碍了中国与他国的进一步交往,最终被近代条约体系所取代。而在十二课我们将学条约体系的形成过程。
教学反思
本课的亮点是采取了“情境教学法”来进行教学设计。通过创设具体的历史情境,引导学生认识到中国古代实行的民族政策与边疆管理制度的合理性,认识到朝贡体制存在的合理性。但本课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对一些问题链的设计还有待进步、PPT的美观度仍需提升。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