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分层作业】-【教学评一体化】大单元整体教学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5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分层作业】-【教学评一体化】大单元整体教学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0-09 16:23: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5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分层作业
考向1.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和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认识党独立领导军队的重要性,考查方式多样,是重要的考点。
考向2.知道中共三大、国民党一大、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的主要过程等基本史实;了解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考查形式以选择题为主。
1.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的标志是 ( )
A.中共一大的召开 B.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C.中共三大的召开 D.国共合作宣言的发表
2.黄埔军校仿效苏联红军在中国军队中首次设立党代表和政治部。各级党代表和政治部成员大多由共产党员或国民党左派人士担任。据此可知,黄埔军校这一做法( )
A.践行了联俄联共策略 B.激发了民众的革命热情
C.促成了国共两党合作 D.传播了马克思主义思想
3.北伐战争中,他曾领导第四军独立团连克汀泗桥和贺胜桥,被誉为“北伐名将”,第四军也因此被称为“铁军”他是( )
A.朱德 B.叶挺 C.贺龙 D.刘伯承
4.下图是中华民国十五年广东陆丰县农民协会减租证。该史料可用于研究( )
A.国民革命运动B.秋收起义 C.人民解放战争D.南昌起义
5.1927年4月发生的大事有( )
①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②武汉“分共会议” ③东北易帜 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6.下面通电所反映的史实( )
1928年12月29日,张学良通电全国,宣布“服从国民政府,改旗易帜”
A.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B.标志着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
C.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正式形成 D.标志着南京国民政府在名义上统一了全国
7.孙中山在1924年说:“自日本战胜俄国那天起,亚洲各国人民就抱有摆脱欧洲压迫的希望;这一希望在埃及、土耳其、阿富汗,最终在印度引起了一系列独立运动。……如果我们要恢复自己的权利,就必须诉诸武力。”将孙中山这一想法付诸实践的史实是( )
A.辛亥革命 B.“五四运动” C.北伐战争 D.抗日战争
8.1926年7月9日,国民革命军从广东起兵,连克长沙、武昌、南京、上海等地……为以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国民革命军上述军事行动的目的是( )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C.打倒列强,除军阀 D.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9.民国十六年一月出版的《中国农民问题》记载:“凡我军所到,农民必担茶担水,以相慰劳,跋涉险阻,以为向导。常有手持木棍,截击敌兵,夺其枪械,以为我军效力。”材料应纳入的学习主题是( )
A.反抗外敌入侵的斗争 B.第一次国共合作
C.工农红军长征 D.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10.下图为《1926年8月底全国形势图》,该图可以证明以下什么观点( )
A.列强纷纷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 B.北伐的必要性
C.南京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全国 D.国民党对中共的围追堵截
11.国民党一大选出了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或中央候补执行委员,共产党员李大钊、毛泽东、林伯渠等10人当选,约占总数的四分之一。这反映出
A.共产党取得国民革命领导权 B.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精神
C.共产党掌握独立的革命武装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12.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曾两次携手,为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作出了重大贡献。属于第一次国共合作所取得的成就有(  )
A.创建了黄埔陆军军官学校 B.建立了第一个红色革命根据地
C.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D.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13.1927 年1月,汉口、九江工人群众在李立三、刘少奇的领导下,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反帝示威,先后收回了汉口、九江的英租界。上海工人阶级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了配合北伐军的胜利进军,先后举行了三次武装起义。这一现象的背景是( )
A.统一战线破裂 B.国民革命失败
C.工农武装割据 D.北伐战争进行
14.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创办的政治机关报《向导》,在1927年7月18日出版的第二○一期刊印了党的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对政局宣言》,宣布“本党党员退出国民政府”。这是由于( )
A.中国共产党开始创建人民军队 B.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正式破裂
C.中国共产党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D.中国共产党放弃了中央革命根据地并进行长征
15.下图漫画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的某一重大历史事件。与该历史事件直接有关的人物是
A.蒋介石 B.袁世凯 C.张謇 D.张学良
16.国民革命提出“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口号,“五四运动”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口号。它们都坚持( )
A.旧三民主义 B.新三民主义 C.反帝反封建 D.无产阶级领导
17.历史地图是对客观历史进程更直观简明的反映。据下面《北伐战争形势图》获取的历史信息有( )
①北伐主力军从广州出师北伐 ②北伐的主要对象有孙传芳和吴佩孚
③北伐军消灭了所有北洋军阀 ④湖南、湖北是北伐战争的主要战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8.孙中山在《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中明确宣布:“一切不平等条约,外人租借地、领事裁判权、外人管理关税及外人在中国境内行使一切政治的权力、侵犯中国主权者,皆当取消。”这表明孙中山认识到,要实现民族振兴,必须( )
A.与共产党合作 B.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C.清除帝国主义的压迫 D.消灭封建军阀的割据
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5—1918年,《新青年》中“革命”“科学”“平等”“民主”等词频频出现。1919年元旦,李大钊在《新纪元》一文中写道:“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应当走十月革命的道路。”此后“革命”一词出现的频率剧增。
材料二 李大钊革命活动大事年表
时间 主要活动
1915年 参加在日留学生反对“二十一条”的抗议活动,主编刊物《民弊》
1917年 任《甲寅》编辑,发表《俄国大革命之影响》等文章
1918年 入职北京大学,加入《新青年》编辑部,发表《庶民的胜利》
1919年 提出“改造强盗世界,不认秘密外交,实行民族自决”口号,连载《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1921年 成立中共北京地方委员会,代表党中央指导北方工作,组织发动长辛店工人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
1924年 起草报告,并作为中共首席代表参加共产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
1926年 领导北方党组织争取豫境军人倒吴反奉,组织领导河南农民、工人运动,指导冯玉祥、阎锡山部国民军攻豫反奉,为北伐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1927年 李大钊不幸被捕,英勇就义
——据《李大钊传》整理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1919年前后新文化运动的主流思想有何不同?
(2)据材料二,分析李大钊探索救国救民之路方式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变化的原因。
(3)综上所述,李大钊身上体现了近代知识分子哪些优秀品质?
2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国共合作使党提出的反帝反封建的政治纲领能在更广阔的范围内深入人心;党在广东可以公开从事活动,更便于党在群众斗争中得到锻炼,培养了大批干部,积累了许多可贵的经验;1923年,共有党员420名,1925年1月发展到994人,年底增加到1万人,一些原来没有党组织的地方建立了党组织,如云南、福建等。在国共两党的通力合作下,1926年10月,北伐军已控制吴佩孚支配的两湖地区,11月,又在江西战场取得对孙传芳部的决定性胜利。
——摘编自金冲及《中国共产党的道路抉择》
(1)据材料一、说明两幅图片反映史实之间的联系。
(2)据材料二、概括国共合作的影响。
(3)综上,你从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斗争中获取了什么智慧。
21.被压迫民族的民族主义,一般主张加强民族团结,维护民族利益,反对民族压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巴黎和会前后的爱国运动,遍及海内外所有中国人中间,国人对以往的外交政策及本国政府不再抱有希望。既如此,只有自己行动起来,“国民外交”成了一个响亮口号。爱国各阶层将帝国主义侵略和对中国主权领土的破坏视为外敌与内奸共同作用的结果,这表明此时中国民族主义运动发展到国民整体主动地将反帝反封建斗争结合起来的新阶段。
——摘编自卫金桂《论五四时期的中国民族主义》
材料二 20世纪20年代的国民革命,在“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共同目标下,工人、农民、青年学生以及商人、妇女等各个阶层的广大民众都被动员起来。当时的国共两党,一个关注上层,一个关注下层;一个重视军事,一个重视民众。北伐战争的迅猛推进,时论认为“枪与笔联合起来,所以到处如入无人之境”。
——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五四时期中国民族主义的基本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这一时期中国民族主义高涨的社会背景。
(2)根据材料二,归纳国民革命运动中,国共两党在促进中国民族主义发展与深化中的不同措施及其合作成就。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A B A D D C C B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B A D B A C C C
1.B
【知识点】国民党一大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大会通过的宣言对三民主义作出了新的解释,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实际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因此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正式建立,B项正确;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排除A项;中共三大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排除C项;国共合作宣言的发表发生在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排除D项。故选B项。
2.A
【知识点】黄埔军校
【详解】根据材料“黄埔军校仿效苏联红军在中国军队中首次设立党代表和政治部。各级党代表和政治部成员大多由共产党员或国民党左派人士担任。”可知,黄埔军校这一做法践行了联俄联共策略,A项正确;北伐胜利进军激发了民众的革命热情,排除B项;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促成了国共两党合作的实现,排除C项;“五四运动”传播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排除D项。故选A项。
3.B
【知识点】北伐战争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26年北伐期间,叶挺率领的第四军独立团成功攻克了汀泗桥和贺胜桥,为北伐军赢得了关键胜利,他也因此获得了“北伐名将”的称号,第四军也被称为“铁军”,B项正确;朱德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创建人之一,在中国革命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他在北伐战争中的事迹与题目描述的情况不符,排除A项;贺龙在土地革命时期及之后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都作出了巨大贡献,在北伐战争中,贺龙也有杰出表现,但与题目中提到的具体战役和称号不符,排除C项;刘伯承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之一,著名的军事家、战略家,他在军事理论和实践方面有着卓越贡献,在北伐战争中的具体事迹与题目描述的情况不符合,排除D项。故选B项。
4.A
【知识点】北伐战争
【详解】根据题干“中华民国十五年”的信息以及图片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民国元年是1912年。民国15年换算成公元纪年的具体算法是1912+15-1=1926年,此时期国共实现了第一次合作,1926年广州国民政府决定北伐,7月国民革命军十万人誓师北伐。北伐战争亦称国民革命运动或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A项正确;秋收起义是1927年9月,由毛泽东在湖南东部和江西西部领导的工农革命军(即红军)举行的一次武装起义,1927年是民国十六年,排除B项;人民解放战争是1946年6月开始,1946年是民国35年,排除C项;南昌起义是1927年8月,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1927年是民国十六年,排除D项。故选A项。
5.D
【知识点】国民革命失败、蒋介石建立“南京国民政府”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1927年4月,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并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选择①④,D项正确;1927年7月,汪精卫在武汉召开“分共会议”;1928年底,张学良宣布“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至此,南京政府在名义上统一了全国,排除含有②和③的ABC项。故选D项。
6.D
【知识点】东北易帜
【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8年12月29日,张作霖的儿子张学良发表通告,宣布“服从国民政府,改旗易帜”,南京政府在名义上统一了全国,D项正确;1936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排除A项;1927年4月,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并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排除B项;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正式形成,排除C项。故选D项。
7.C
【知识点】北伐战争
【详解】根据题干孙中山在1924年提出的“如果我们要恢复自己的权利,就必须诉诸武力”的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反映了他对通过武力手段实现民族独立和解放的认识。北伐战争是1926年开始的,由国民革命军进行的旨在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中国的军事行动,正是孙中山这一思想的具体实践,C项正确;辛亥革命发生在1911年,与题干的时间信息不符,排除A项;“五四运动”发生在1919年,与题干时间信息不符,排除B项;抗日战争发生在1937年至1945年,与题干时间信息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8.C
【知识点】北伐战争
【详解】据材料“1926年7月9日,国民革命军从广东起兵,连克长沙、武昌、南京、上海等地……为以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国民大革命时期的北伐战争,其目的是“打倒列强,除军阀”,C项正确;“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是孙中山的革命纲领,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外争国权、内除国贼”是“五四运动”的口号,排除B项;“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是中国共产党在长征途中发表的“八一宣言”,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9.B
【知识点】北伐战争
【详解】根据题干“民国十六年”“凡我军所到,农民必担茶担水,以相慰劳,跋涉险阻,以为向导。常有手持木棍,截击敌兵,夺其枪械,以为我军效力”和所学知识可知,民国十六年即1911+17=1927年。第一次国共合作推动了国民大革命,其中包括北伐战争等,材料中描述的农民为军队担茶担水、当向导、夺敌枪械效力等,与国民大革命时期北伐军所到之处农民积极支持相符合。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进行的北伐战争得到了广大农民的支持,农民运动蓬勃发展,B项正确;题干中并未提及外敌入侵相关内容,排除A项;长征开始于1934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C项;局部抗战开始于1931年,全面抗日战争开始于1937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10.B
【知识点】北伐战争
【详解】从图中可以看出,1926年8月底中国的形势是军阀割据,国家处于分裂状态,北伐战争的目的是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实现国家的统一,因此,该图可以证明北伐的必要性,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军阀割据,而非列强划分势力范围,排除A项;1928年张学良改旗易帜标志着南京国民政府形式上完成对全国的统一,排除C项;国共合作破裂后国民党对中共的围追堵截,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11.B
【知识点】国民党一大
【详解】根据“共产党员李大钊、毛泽东、林伯渠等10人当选,约占总数的四分之一。”可得出国民党一大体现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中的“联共”的精神,B项正确;共产党并没有掌握革命领导权,也没有独立的武装,排除AC项;当时还没有开始抗战,排除D项。故选B项。
12.A
【知识点】黄埔军校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合作后,创立了黄埔军校,领导了国民大革命,A项正确;第一个根据地的建立是在国共合作破裂后建立的,排除B项;第一次国共合作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排除C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是第二次国共合作,排除D项。故选A项。
【点睛】
13.D
【知识点】北伐战争
【详解】由材料中“1927年”“收回了汉口、九江的英租界”“上海……三次武装起义”结合所学知识可判断,当时国民革命正在推进,即北伐战争正在进行,D项正确;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统一战线破裂,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国民革命的成果,而非失败,排除B项;工农武装割据是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井冈山所形成的革命道路,排除C项。故选D项。
14.B
【知识点】国民革命失败
【详解】根据材料“在1927年7月18日出版的第二○一期刊印了党的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对政局宣言》,宣布‘本党党员退出国民政府’”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国共第一次合作破裂。1927年4月,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破裂。B项正确;中国共产党是在1927年8月1日,发动南昌起义,开始创建人民军队,排除A项;中国共产党创建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在国共两党破裂以后,排除C项;1934年,中国共产党进行了长征,排除D项。故选B项。
15.A
【知识点】蒋介石建立“南京国民政府”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4.12”结合所学知识,北伐战争如火如荼进行的时候,革命阵营内却出现了危机,蒋介石的军事实力急剧膨胀,他勾结国内外反动势力,1927年4月12日发动了“四一二政变”,A正确;袁世凯、张謇、张学良与漫画反映的内容无关,排除BCD。故选A。
16.C
【知识点】“五四运动”、北伐战争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由材料“打倒列强”、“外争主权”都体现了反对帝国主义,“除军阀”“内除国贼”都体现了反对本国封建主义,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C项正确;旧三民主义的内容是:民族主义--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洲贵族的统治;民权主义--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国民政府,国民一律平等;民生主义--平均地权。材料体现国民革命和“五四运动”都坚持反帝反封建,没有体现国民革命和“五四运动”都坚持旧三民主义,排除A项;新三民主义在民族主义中突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特色,主张“中国民族自求解放”和“各民族一律平等”;在民权主义中强调民主权利应是所有人共有,不许为少数人所专有,成为压迫平民的工具;民生主义则强调以平均地权、节制资本为两大原则,强调耕者有其田,反对私有资本掌控国计民生。材料体现国民革命和“五四运动”都坚持反帝反封建,没有体现国民革命和“五四运动”都坚持新三民主义,排除B项;材料体现国民革命和“五四运动”都坚持反帝反封建,没有体现国民革命和“五四运动”都坚持无产阶级领导革命,排除D项。故选C项。
17.C
【知识点】北伐战争
【详解】根据图示信息“北伐军进军路线”可得出北伐军主力从广州出发向北进军,①符合题意;“《北伐战争形势示意图》”中信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可得出北伐对象,②符合题意。根据图示信息“主要战场、汀泗桥和贺胜桥”可得出湖南、湖北是北伐战争的主要战场,④符合题意。综上所述①②④符合题意,C项正确;《北伐战争形势示意图》中没有消灭张作霖的主力,③不符合题意,排除ABD项。故选C项。
18.C
【知识点】国民党一大
【详解】根据“一切不平等条约,外人租借地、领事裁判权、外人管理关税及外人在中国境内行使一切政治的权力、侵犯中国主权者,皆当取消。”说明孙中山明确提出清除帝国主义压迫的要求,C项正确;材料信息没有体现与共产党合作的信息,排除A项;1912年清朝已经被推翻,1924年召开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排除B项;材料体现了孙中山的明确的反帝主张,并非消灭封建军阀的割据,排除D项。故选C项。
19.(1)变化:由民主科学转向马克思主义。
(2)变化:由批判封建旧传统转变为宣传现实政治斗争,由民主、科学转变为马克思主义;原因: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3)优秀品质:勇于探索,不懈追求;心系国家命运、思索民族未来,忧虑人民疾苦。
【知识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新文化运动的口号和主要内容、北伐战争
【详解】(1)变化:根据材料“1915—1918年,《新青年》中‘革命’‘科学’‘平等’‘民主’等词频频出现”、“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应当走十月革命的道路”可以得出1919年前后新文化运动的主流思想由民主科学转向马克思主义。
(2)变化:据材料二可知,李大钊等知识分子思想宣传内容的新变化是由批判封建旧传统转变为宣传现实政治斗争;由民主、科学转变为马克思主义。原因:结合所学可知,变化的原因是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3)优秀品质:综上所述,李大钊身上体现的近代知识分子的优秀品质有勇于探索,不懈追求;心系国家命运、思索民族未来;忧虑人民疾苦等。
20.(1)联系:京汉铁路大罢工的失败使共产党人认识到单枪匹马难以战胜强大的敌人,需要团结革命者,在国共两党的共同努力下,国民党一大宣告国共合作的实现。
(2)影响: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影响;积累了革命斗争的经验;壮大了中国共产党的队伍和力量;推动了北伐的胜利进军。
(3)智慧:坚持革命理想;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知识点】北伐战争、国民党一大、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详解】(1)联系:根据材料一“二七纪念塔”可知,与此相关的是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京汉铁路工人罢工失败后,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单枪 匹马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孙中山等走出国民党一大会场”可知,反映的是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因此两个事件之间的联系是:京汉铁路大罢工的失败使共产党人认识到单枪匹马难以战胜强大的敌人,需要团结革命者,在国共两党的共同努力下,国民党一大宣告国共合作的实现。
(2)影响:根据材料二“国共合作使党提出的反帝反封建的政治纲领能在更广阔的的范围内深入人心”可知,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影响;根据材料二“党在广东可以公开从事活动,更便于党在群众斗争中得到锻炼,培养了大批干部,积累了许多可贵的经验”可知,积累了革命斗争的经验;根据材料二“共有党员420名,1925年1月发展到994人,年底增加到1万人”可知,壮大了中国共产党的队伍和力量;根据材料二“在国共两党的通力合作下,1926年10月,北伐军已控制吴佩孚支配的两湖地区,11月,又在江西战场取得对孙传芳部的决定性胜利”可知,推动了北伐的胜利进军。
(3)智慧:根据上述材料反映的国共合作,可从革命理想、团结等角度进行分析,例如坚持革命理想;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21.(1)特点:爱国阶层主动抗争;国人广泛参与爱国运动;将反帝与反封建斗争相结合。社会背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现状;历次反帝反封建运动的失败;新文化运动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2)不同措施:中国共产党:关注下层,重视民众;国民党:关注上层,重视军事。成就:推动了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知识点】“五四运动”、黄埔军校、北伐战争
【详解】(1)特点:根据材料一“既如此,只有自己行动起来,‘国民外交’成了一个响亮口号。”可知,爱国阶层主动抗争;根据材料一“爱国各阶层将帝国主义侵略和对中国主权领土的破坏视为外敌与内奸共同作用的结果,这表明此时中国民族主义运动发展到国民整体主动地将反帝反封建斗争结合起来的新阶段。”可知,国人广泛参与爱国运动;将反帝与反封建斗争相结合。
背景:根据材料一“巴黎和会前后的爱国运动,遍及海内外所有中国人中间,国人对以往的外交政策及本国政府不再抱有希望。”结合所学可知,“五四运动”前,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状态,历次反帝反封建运动均以失败告终;新文化运动宣传民主、科学,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最终引发了“五四运动”。
(2)不同措施:根据材料二“当时的国共两党,一个关注上层,一个关注下层;一个重视军事,一个重视民众。”可知,中国共产党关注下层,重视民众;国民党关注上层,重视军事。
成就:根据材料二“伐战争的迅猛推进,时论认为‘枪与笔联合起来,所以到处如入无人之境’。”可知,国共合作,推动了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