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图片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图片版,无答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41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10-09 15:29: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准考证号 姓名
2024-2025学年南昌二中九年级(上)
第一次月考化学学科试卷
说明:1.物理、化学同场分卷考试,考试总时长 150分钟。
2.本试题卷满分 70分,考试时间 65分钟。
3.请按试题序号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作答,答在试题卷或其它位置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小题,1-5每题 1分,6-10每题 2分,共 15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涂在答题卡
相应位置。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加热某种固体有气体产生,对于这一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是化学变化 B.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
C.是物理变化 D.既不是物理变化,也不是化学变化
2.奠定近代化学基础的是( )
A.原子论和分子学说 B.火的发现和利用
C.门捷列夫元素周期律的发现 D.纳米技术的出现和利用
3.小明发现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他的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 B.认为与本次实验无关,不予理睬
C.查找蜡烛成分资料,探究黑色物质成分 D.向老师请教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
4.化学实验中经常要检验装置气密性,其原理是构成封闭体系,改变体系内压强,然后根
据产生的现象(如气泡的生成、液面的升降等)来判断装置气密性是否良好,下列装置
中不能检查气密性的是( )
A. B. C. D.
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氧化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B.凡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的反应就是分解反应
C.物质只有和氧气发生的反应才是氧化反应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氧化反应
{#{QQABTQAEogggApBAAQgCEwFaCkIQkBGAASgOQBAIoAAAiQNABCA=}#}
6.化学实验中常会出现一些错误操作,下列错误操作对应的后果不正确的是( )
实验
点燃酒精灯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 铁丝在氧气中 制取并收集氧气
量 燃烧
错误操作 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 集气瓶底部没 收集完气体,先熄灭 用燃着的酒精灯
弹簧夹 有加水或细沙 酒精灯后将导管移出 去点燃另一盏酒
水面 精灯
后果 A.测定结果偏大 B.集气瓶炸裂 C.试管炸裂 D.发生火灾
7.用酒精灯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发现试管破裂,可能原因有:
1
①用酒精灯的外焰给试管加热; ②被加热的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 ;
3
③加热时试管底部触及灯芯; ④加热前没有擦干试管外壁的水;
⑤没有进行预热,直接集中加热试管里液体的中下部;
⑥加热时没有不时地上下移动试管。
其中与之相关的是( )
A.①③⑤⑥ B.②④ C.②③⑥ D.③④⑤
8.学习和运用化学实验技能和科学探究方法,离不开实验活动.某同
学在进行“基础实验 1﹣﹣氧气的制取和性质”时,选择适当仪器
组装成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如果要调整试管高度,下列操作正确
的是( )
A.只调节旋钮 A B.只调节旋钮 B
C.只调节旋钮 C D.调节旋钮 A、B、C
9.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仪器探究制取氧气的适宜催化剂。实验方案如下:
Ⅰ.用MnO2、CuO,Fe2O3、Cr2O3四种催化剂分别与海藻酸钠溶液温合,滴入氯化钙溶
液制成含等质量催化剂,大小相同的海藻酸钠微球,备用。
Ⅱ.取 30粒含MnO2的海藻酸钠微球,采用甲图装置进行实验,改用其他三种微球,分
{#{QQABTQAEogggApBAAQgCEwFaCkIQkBGAASgOQBAIoAAAiQNABCA=}#}
别重复上述实验,得到锥形瓶内压强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见乙图)。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
A.从实验曲线看,催化效果较好、反应混合的催化剂是氧化铬或氧化铁
B.每次实验时,海藻酸钠微球的数量应保持相同
C.用含MnO2的海藻酸钠微球进行实验,60s时压强瞬间回落可能是因为橡皮塞被冲开
D.实验中压强增大主要是因为产生了气体,且反应放热
10.比较、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以下是根据一些实验事实推理出的影响化学反应的
因素,其中推理不合理的是( )
序号 实验事实 影响因素
A 铁丝在空气中很难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 反应物浓度
B 碳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发生反应,而在点燃时能与氧气反应 反应温度
C 双氧水在常温下缓慢分解,而在加入二氧化锰后迅速分解 有、无催化剂
D 铜片在空气中很难燃烧,铜粉在空气中较易燃烧 反应物的种类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3小题,每小题 2分,选择和填充各 1分,共 6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先在 A、B、C三个选项中选择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
将其代码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然后填充 D选项使其符合题目要求。
11.下列变化中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
A.食盐溶解 B.钢铁生锈 C.蜡烛燃烧 D.
12.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与事实相符的是( )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
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淡蓝色火焰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13.下列方案合理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所用试剂或方法
{#{QQABTQAEogggApBAAQgCEwFaCkIQkBGAASgOQBAIoAAAiQNABCA=}#}
A 去除二氧化锰中少量的高锰酸钾 加热固体
B 鉴别水和过氧化氢溶液 取样,分别加入二氧化锰
C 鉴别实验室的白糖和食盐 尝味道
D 鉴别氧气、空气与二氧化碳
三、填空与说明题(本大题共 4小题,共 23分)
14.(4 分)请选出与下列叙述有关物质,用相应的序号答题:①二氧化碳 ②氧气 ③稀有
气体 ④氮气 ⑤水 ⑥空气
(1)冬天说话时,嘴边产生的白雾 ;
(2)空气中使食物变质的主要气体是 ;
(3)“霓虹灯”内通电后能发出五颜六色的光 ;
(5)题目所给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
15.(7 分)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人们对空气质量越来越关注。某实践活动小组在老师的
带领下,对空气质量检测等开展了一系列项目式学习。
活动一:了解空气质量指数所表示的含义
空气质量指数(Air Quality Index,简称 AQ1)是定量描述空气质量状况
的指数,分为六级,相对应空气质量的六个级别,其数值越大,说明空气
污染状况越严重。
【思考分析】
(1)如图 1是该日太原市的空气质量情况,该日的空气质量为 (填“优”“良”
或“轻度污染”)。
(2)空气中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的主要来源是 ,
所引起的环境问题是 。
活动二:认识微型空气质量“检测站”
【查询网络】微型空气质量检测系统用于实时、准确检测室外空气污染
物,其结构如图 2。
【交流思考】
(3)太阳能板工作时进行的能量转化是 。
活动三;调查微型空气质量“检测站”
【进行实践】同学们找到一个微型空气质量检测站,观察并记录不同时间显示的数据如
{#{QQABTQAEogggApBAAQgCEwFaCkIQkBGAASgOQBAIoAAAiQNABCA=}#}
表:
二氧化氮/ g 臭氧/ g 一氧化碳/ g
22.0 158.0 3.26
【交流思考】
(4)除显示器显示的内容外,还需要检测的空气污染物有 (写一种)。
活动四:进行实践
同学们对某工厂附近的空气质量感到好奇,调研发现工厂为了获得充足的能量,长
期采用燃煤技术。于是同学们猜测该废气中含有二氧化硫。
【查阅资料】二氧化硫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也能使品红溶
液褪色。
(5)【设计并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收集一瓶工厂排放的气体,加入品红溶液,振荡 废气中含有二氧化硫
【反思评价】
(6)不选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硫的原因是 。
16.(8分)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的名称:①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是 。
(3)用 B装置来制取氧气,若装置 B中反应很剧烈,据此提出实验安全注意事项是 。
①控制液体的加入速度 ②用体积较小的锥形瓶 ③加热反应物
(4)利用高锰酸钾和装置 A、F(装满水)、G可以制取氧气并测量其体积,则接口的顺
序为(填 a、b、c、d):a→ → → .
(5)若要收集比较纯净的氧气(不含氮气),应选用(填序号) 收集氧气。
(6)若用 H装置收集氧气,氧气从 进。
{#{QQABTQAEogggApBAAQgCEwFaCkIQkBGAASgOQBAIoAAAiQNABCA=}#}
17.(4分)A、B、C、D、E、F、G、H八种物质,有如图所示关系,“→”表示可以向箭
头所指方向转化,通常情况下 F是一种无色液体,G是一种黑色固体,H是一种能使澄
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在②的反应前后 B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试推断:
(1)写出物质的名称:C ;F ;
(2)写出反应②、③的文字表达式
② ;
③ ;
四、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共 2小题,共 16分)
18.(9分)化学兴趣小组在完成“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如图 1)的实
验后,欲对该实验可选用的药品进行继续探究,他们进行了如下实验:
【回顾旧知】
(1)红磷燃烧产生的明显现象是 ;该反应的符号表达
式为 。
(2)该实验的原理:红磷燃烧消耗了空气中的氧气,瓶内的气压 (填“增大”
或“减小”),烧杯中的水倒吸进入瓶内,进入瓶内水的体积就是被消耗的氧气的体积。
【提出问题】能不能用硫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查阅资料】相同条件下,气体的压强与气体所占的体积成正比。
【设计与实验】
小组同学按图 2装置进行实验,分别将红磷、硫放入集气瓶中燃烧,采集数据如
图 3、图 4(注:装置气密性良,P0是瓶内初始气压,P1和 P2是反应结束恢复到室温时
瓶内的气压)。
【问题与现象分析】
(3)开始反应时瓶内压强瞬间变大的主要原因是 。
【结论与反思】
(4)由实验可知, (填“能”或“不能”)用硫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5)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在选择药品时,对生成物应考虑的因素
{#{QQABTQAEogggApBAAQgCEwFaCkIQkBGAASgOQBAIoAAAiQNABCA=}#}
是 。
【拓展与延伸】
通过查阅资料,同学了解到不用燃烧法也能测定空
气中氧气的含量。他们设计了图 5 装置再次进行实验
(铁生锈会消耗氧气饱和食盐水、活性炭会加速铁生
锈),记录数据如表。
测量项目 实验前 实验后
烧杯中水的体积 集气瓶(扣除内容物)和导管的容积 烧杯中剩余水的体积
体积/mL 80.0 180.0 43.1
(6)根据表中数据计算,该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是 (计算结果
精确到 0.1%)。
(7)与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实验相比,该实验的优点是
(写一条)。
19.(7分)如图 1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过程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教师演示实验过程回顾:
教师上课时取出一根细铁丝,用砂纸打磨至光亮,并绕成螺旋状,在下端系上一根
火柴,接着点燃火柴,当火柴快要熄灭时慢慢地伸入盛有少量水的集气瓶中,观察到铁
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①用砂纸打磨铁丝的目的是: 。
②写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
(2)学生实验与反思:
接着,学生以小组为团队模仿教师操作也做同样实验,有不少团队没有观察到火星
四射的燃烧现象。学生寻找原因,学生团队讨论如下:
小结:下列可能会影响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现象有无的选项是 ;(双选))
A.集气瓶内水的有无 B.铁丝的长短
C.铁丝的粗细 D.引燃火柴后伸入集气瓶时的早晚
E.铁丝伸入集气瓶内的高低 F.铁丝表面的油漆、氧化膜等除去与否
(3)学生创新探究:
有的同学猜测铁丝燃烧可能与集气瓶内氧气的浓度有关系,学生团队经过讨论设计
{#{QQABTQAEogggApBAAQgCEwFaCkIQkBGAASgOQBAIoAAAiQNABCA=}#}
如下图 2创新实验:该创新实验具有哪些优点: (写一点即可)
(4)实验再探究
另有学生团队选用硬度不同、粗细相同的铁丝分别在氧气中燃烧实验,发现硬度大
的铁丝火星四射的剧烈程度大。
查阅相关资料:铁丝燃烧的火星四射的原因是反应产生大量热量使生成物熔化成液
态,飞溅本质是实验过程中产生一种气态物质受热体积膨胀而产生的喷射状。铁丝种类
有工业级纯铁丝(含碳 0.05%),低碳钢铁丝(含碳 0.2%),中高碳钢铁丝(含碳 0.6%)
等。
①实验中使熔化的生成物飞溅的气体可能是 。
②铁丝的硬度与含碳量有关,硬度大其含碳量 (选填“高、低”)。
③铁丝燃烧的产物也是固体,而实验室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选用红磷而不选用
铁丝的主要原因是 。
五、综合计算题(本大题共 1小题,共 10分)
20.同学们在学习完氧气的性质后,提出了以下问题,并展开了项目化学习的探究。
(1)问题一: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能否证明氧气是纯氧?
1
进行实验:小江老师让同学往集气瓶装入半瓶水,再用排水法收集 集气瓶的氧气,
2
发现瓶中的氧气也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请计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21%,
氮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78%)
本实验中瓶内氧气约占瓶总体积的百分比是 。(4分)
问题二:木条复燃的最低氧气浓度为多少呢?
同学们用数字化实验探测仪进行实验,并获得一系列数据。
集气瓶编号 ① ② ③ ④ ⑤
氧气浓度(体积分数) 25% 35% 45% 55% 65%
带火星木条情况 微亮 亮 很亮 复燃
{#{QQABTQAEogggApBAAQgCEwFaCkIQkBGAASgOQBAIoAAAiQNABCA=}#}
(Ⅰ)收集证据:⑤号瓶中带火星木条情况的现象可能是 。(1分)
(Ⅱ)通过实验数据,同学们得出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最低氧气浓度为 55%,该结
论是否合理 ,(1分)请说明理由 (2分)
(2)另一同学需要 2.5g氮气(氮气密度为 1.25g/L),理论上她大致需要空气的体积是
升(结果保留一位小数)。(2分)
{#{QQABTQAEogggApBAAQgCEwFaCkIQkBGAASgOQBAIoAAAiQNABCA=}#}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