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五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第15—17课)
1.2022年课标要求
〖导论〗第一次国共合作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涨。国共合作破裂后,中国共产党为反抗国民党的反动统治,进行工农武装革命,在农村建立根据 地,探索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内容要求〗1.4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了解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等国民革命的主要内容;知道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及性质; 通过了解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毛泽东与朱德井冈山会师、古田会议等基本史事,认识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和农村革命 根据地的意义;认识遵义会议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通过了解长征途中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等艰难历程的史事,感悟长征精神。
2.2022年课标解读
⑴了解国民革命时期和国共对立时期的基本线索和重要的事件、人物,知道重大史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原因和结果,初步养成历史时序意识和历史空间感。(唯物史观、时空观念)
⑵了解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等国民革命的主要内容;知道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及性质;通过了解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毛泽东与朱德井冈山会师、古田会议等基本史事,认识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认识遵义会议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通过了解长征途中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等艰难历程的史事,感悟长征精神。
①准确识记这一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初步养成历史时序意识和历史空间感。(时空观念)
②通过史料分析,归纳国共合作、井冈山道路的创建、遵义会议及长征在中国革命的重要地位,说明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时期革命探索中逐渐走向成熟。(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③通过共产党革命方针政策的转变,理解共产党始终立足国情,坚持实事求是。(唯物史观)
④通过感悟仁人志士英勇斗争的精神,坚定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信念。(家国情怀)
本单元教材共三课。
《第15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的教学:讲述了国共第一次合作,以及由国共合作的产物—黄埔军校的建立。黄埔军校的建立为国共双方培养了大量的人才,为北伐战争的顺利进行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因为中国共产党在北伐战争中的出彩表现,尤其是叶挺的独立团所向披靡,为第四军赢得了“铁军”的光荣称号。1928年国民革命军进行了二次北伐,随着东北易帜的发生,国民政府在形式上完成了统一。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爆发,标志着国共合作初步破裂,汪精卫在武汉召开分共会议,并大肆屠杀革命人士,大革命彻底失败。
《第16课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的教学:大革命失败后,在中国革命向何处去的问题上,中共曾仿效俄国十月革命,在城市进行武装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创造性地提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思想。南昌起义后,毛泽东领导了秋收起义,并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工农红军,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开辟了一条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井冈山道路。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教学:本课主要包含了战略转移与遵义会议、过雪山草地、红军胜利会师陕甘三个子目的内容。三者紧密联系,展现了红军从被迫长征到取得长征的伟大胜利历时两年的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⑶能结合语文、地理、音乐等课程的学习,通过阅读近代的文献材料、图像材料,观察实物材料,查阅地图,并加以分析、概括并提取其中的历史信息。通过探究与讨论,强化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时空观念、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史料实证、家国情怀)
1、本单元教材主要内容:
本单元由三节正课组成。
1924年,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展开合作,进行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运动,又称“大革命”。然而,由于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国民革命失败,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了。
中国共产党发动一系列武装起义,反抗国民党的统治。毛泽东等人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创造“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开展土地革命,探索中国革命的新道路。1934年,面对国民党军队的“围剿”,红军进行战略转移。中国共产党率领红军历经艰难险阻,胜利完成了长征,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2、单元大概念架构
本单元讲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共同建立了黄埔军校,进行了北伐战争,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轰动全国。随着国共合作破裂,蒋介石建立南京国民政府。中国共产党吸取经验教训后,先后进行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和长征的重大事件对中国革命道路进行探索,在探索中形成了井冈山精神和长征精神,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国共合作:1924年----1927年,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创办黄埔军校,进行国民革命运动,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国共对立:1927年----1937年,一方面,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右派大肆屠杀、围剿共产党和工农群众;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中国革命,并找到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日渐成长壮大,开创了中国革命新局面
3、整体教学流程透视
(1)课堂导入环节以科学性、趣味性、灵活性和启发性原则,通过视频、图片等方式,采用设疑、悬念导入法、直观导入法、开门见山法、直接破题法、温故知新等方法导学激趣。
(2)导入新课后,出示学习目标,学科核心素养,明确学习的重难点和要求,明晰地让学生知道通过本节学习应该掌握哪些知识点,形成何种能力,从而进入自主学习环节。
(3)自主学习,让学生整体感知教材,对基本史实有一定了解,再对重难点进行精细预习,标画重点内容。
(4)小组合作,问题探究要围绕教材的重点、难点内容展开,教师要把教学的重点、难点问题交给学生去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教师可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
(5)当堂检测,着重在于以各种形式检测学生学习的效果,可以通过口答、自背、做题等方式完成。根据课堂情况,灵活掌控教学环节,每节课至少留出3至5分钟进行测验训练,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做到堂堂清,不欠账。
4、本单元教材体例
(1)设计导语激发兴趣,引出重点;
(2)设计插图增强感染力;
(3)设计正文宋体内容明确基本知识;
(4)设计正文楷体内容补充说明;
(5)设计相关史事教会学生提炼有效信息;
(6)设计“问题思考”栏目,引起探究兴趣,激发学生思考;
(7)设计“材料研读”培养学生研读材料的能力,活学活用;
(8)设计“课后活动”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9)设计“知识拓展”,扩大学生知识面。
一、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教材,知道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国共合作的破裂与南京国民政府的统一。知晓国民大革命失败的原因、教训和前路的探索。
2.通过阅读教材,中国共产党经过反思和探索,继续领导中国革命并走出了一条从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对于中国革命而言具有深远的影响。
3.通过阅读教材,由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进行战略转移,长征胜利才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它开启中国抗日战争的开始,长征的胜利使各路红军挺进抗日前沿,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保证了全民族抗战的胜利。
4.尝试阅读近代的文献材料、图像材料,观察实物材料,并加以分析,概括并提取其中的历史信息。尝试运用可靠的、典型的史料对历史问题进行论证,有根据地说明自己对历史问题的看法。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北伐战争;八一南昌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遵义会议,古田会议;
难点:如何评价北伐战争;国共合作破裂后,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探索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遵义会议的意义。
(第2课时)《第16课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 了解“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井冈山会师”以及“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形成。
素养目标 1.梳理出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古田会议等基本史实。(时空观念)(重点)2.分析归纳中国共产党早期对革命道路的探索,理解中共创建红军与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史料实证、历史解释)(难点)3.认识井冈山道路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找到的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同时学会面对挫折和失败,要不屈不挠,善于总结经验、教训;体会井冈山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家国情怀)
教材分析 本课是统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二课,国民革命的失败给了中共深刻的教训,无产阶级要领导革命走向胜利,必须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无产阶级必须掌握革命的领导权,进行武装斗争。本课就是承接了上一课国民革命的失败,于是就有本课中共创建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开始南昌起义,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证明走俄国十月革命攻打中心城市的道路是不合适中国国情的,中央向农村转移,建立了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为中国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这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本课题在整个单元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课共三目,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与井冈山会师;工农武装割据。本课关键词:武装起义、井冈山道路为了便于教学,依据大单元教学理念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我将本课整合为三部分:1、艰难寻路--南昌起义2、勇闯新路--秋收起义与井冈山会师3、正确道路--工农武装割据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具有知识面广、个性普遍突出、惯于表象思维的特点。但还没有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学习缺乏相应的主动性,他们对新鲜的、有趣的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而且在前一课的学习的基础上,有对这一课再进行学习的渴望。 学生对这节课有一定的基础,但是这一时期革命道路探索的过程比较复杂,其间还贯穿着加强党和军队建设的探索,因此帮助学生理清这一时期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理解革命探索的艰难,从而解决本课难点。本课理论性比较强,要帮助学生理解重要概念的内涵,如:土地革命,工农武装割据等。
教学方法 材料分析法、讨论法、阅读教材,提取信息法、合作交流法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单元整合】【导入新课】PPT展示:为什么新的革命力量要推翻曾经的革命党人?谁是真正的革命党人?请大家翻开课本第16课,《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来共同解决这个疑问。 读图,思考问题。 单元整合,整体感知国共合作与国共对立的史实与影响。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来吸引学生,激发学生探索新知的兴趣。
讲授新课(一) 任务一、艰难寻路--南昌起义1、背景[多媒体呈现国民党反动派实施恐怖政策的图片]材料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被屠杀数据材料二:1927年4月28日,李大钊等20位革命者被绞杀在西交民巷京师看守所内。临刑前,他高呼“共产党万岁!”英勇就义,时年38岁。材料三:当时摆在中国共产党面前的路只有两条:或者拿起武器,进行武装反抗;或者是迟疑犹豫,坐以待毙。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师:请同学们阅读材料,说说南昌起义爆发的背景。南昌起义概况【播放视频】南昌起义[多媒体展示《南昌起义》(绘画)图片]【自主学习】阅读课文,结合材料与视频,归纳南昌起义爆发的概况及影响,完成下列表格。背景时间地点领导经过意义师总结:南昌起义,又称“八一南昌起义”或者“八一起义”。它是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带有全局意义的一次武装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宣告了中国共产党把中国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定立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造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定为每年的8月1日,就是为了纪念伟大的南昌起义!【图说历史】【合作探究】:南昌起义胜利后,党为什么会决定将起义部队撤出南昌,转向广东?结果如何?材料一:南昌起义后,汪精卫急令张发奎、朱培德等部向南昌进攻。由于起义军撤离南昌比较仓促,加上酷暑远征,部队减员较多。材料二:大革命失败后,当时中共认为,广东军事地理上占有优势,工农运动也可称之为核心,加上财政丰裕,交通灵便,可以取广东为革命根据地。师:敌人从四面八方来包围南昌,敌强我弱,不撤离必然导致全军覆没。广东曾经是革命根据地,群众觉悟较高,南下准备夺取广州,重建革命根据地,然后再进行北伐。革命军惨遭失败。【难点突破】议一议南昌起义的意义?材料:革命靠军阀的部队是靠不住的,我们必须建立自己的武装来打倒反革命。现在我们起义成功了,这里的军队归共产党领导。——1927年周恩来在欢庆胜利时讲话摘选南昌起义所创第一第一枪: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第一步: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第一步第一支:起义中创建了人民军队的第一支队伍第一幕:起义开辟了一个新时期,拉开了国共十年对峙的第一幕3.补充知识。1949年6 月15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规定以“八一”两字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和军徽的主要标志。1949 年 8 月 1 日被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 提示:①在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共认识到独立掌握革命武装力量的重要性。②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屠杀政策,激起了中国共产党和革命群众的极大愤慨和强烈反抗。提示:(概况):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领导革命军在南昌发动武装起义,占领南昌城。影响:南昌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提示:①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②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图文史料分析南昌起义背景,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归纳问题的能力、史料实证的历史核心素养。锻炼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加强归纳概括能力,提升史料实证的素养。教师把握重点,逐一讲解,有助于完成本节课核心问题的生成,促使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
讲授新课(二) 任务二、勇闯新路--秋收起义与井冈山会师八七会议:【播放视频】八七会议南昌起义后,8月7 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会议,史称“八七会议”。展示图片:汉口八七会议旧址。师:中共中央在1927年召开“八七会议”,确定的总方针是什么?毛泽东在会上提出了什么著名论断?八七会议有何地位?时间、地点内容论断地位学生回答后,归纳:时间、地点1927年8月7日;汉口内容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决定在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论断毛泽东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地位八七会议是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性转变。秋收起义(湘赣边秋收起义):展示材料: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井冈山会师示意图。教师讲述:根据“八七会议”的精神,1927年9月,中共中央派毛泽东到湖南,以中央特派员的身份组织领导湘赣边秋收起义。①文家市决策:1927年9月19日,起义军在湖南浏阳文家市举行会议,讨论进军方向问题。会议采纳了毛泽东的意见,决定到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去。由攻打中心城市长沙,转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毛泽东在带领起义部队向井冈山进军途中。在三湾对部队改编。②三湾改编:1927年9月底起义军在江西永新三湾进行了改编,改称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三湾改编把支部建在连上,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走上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提出“打土豪、分田地”的口号。把部队缩编,建立各级党组织,实行民主管理,坚持官兵一致原则。(这样做有什么好处?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团结;人心齐;战斗力强)3、上山辟路——井冈山道路师:秋收起义后,工农革命军为什么要去井冈山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材料1:毛泽东说过:“我们闹革命,光是跑来跑去是不行的,一定要有一个家,不然就很困难……我们以家为依托,不断向外发展,把我们四周的敌人一点点地吃掉、赶走,我们的日子慢慢地就好过了。”—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原因1(第一个家——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材料:2:井冈山离广东、福建不远。俗话说:“一声鸣叫传四省。”这里反动力量薄弱。原因2(敌人弱——远离中心城)材料3:井冈山地区位于罗霄山脉中段的湘赣边界,……周围五百余里,幅员广大。另外此处地势险要,森林茂密,只有几条狭窄的小路通往山内,进可攻,退可守。原因3(地势险——易守难攻) 材料4:井冈山的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森林覆盖率高达60℅,拥有各种植物3800多种。……周围各县农业经济可供部队筹措给养。原因4(山林好——物产丰富)材料5:大革命时建立过党的组织、工会、农会和农民武装,党和革命的影响仍然存在。 原因5(历史红——群众基础强) 过渡:从这两次起义你发现共产党的计划有什么问题吗?吸取失败教训后,共产党如何调整计划?(补充:苏俄十月革命的方式:工人士兵暴动,城市包围农村。北伐也是先攻占大城市。)4、井冈山会师【播放视频】井冈山会师井冈山会师:1928年4月28日,朱德、陈毅率领部分南昌起义的部队和湘南暴动的农军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红军在井冈山胜利会师。建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党代表毛泽东,军长朱德。(朱德说:“所以用这名字,为要保持国民革命第四军 ‘铁军’的大名,它在大革命中是我们革命的堡垒。 ” ——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师:这次会师有怎样的作用?师:说一说我们应该学习红军的什么精神?展示毛泽东的词《西江月·秋收起义》及红军歌谣: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毛泽东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好香。餐餐吃得精打光。干稻草,软又黄,金丝被儿盖身上,不怕北风和大雪,暖暖和和入梦乡。——红军歌谣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成功创建,点燃了“星星之火”。“星星之火”是否会燃烧成“燎原之势”呢?这就是我们接着学习的内容——工农武装割据。 提示: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决定在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在会上,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生讨论后总结:①城市里敌人力量强大,敌强我弱,在城市里起义胜利可能性小;②农村土地宽广,农民有革命要求,便于发展革命力量;③农村物产丰富,便于筹钱筹粮;④井冈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⑤井冈山群众觉悟高,革命基础好;等等。生:会师后的红军在井冈山开展武装斗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不断巩固和扩大。师总结: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拉开了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根据地的序幕。精神:井冈山精神--坚定信念、实事求是、勇闯新路、艰苦奋斗、依靠群众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体现新课标中的“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充分发挥历史课程的育人功能”“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注重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活动,鼓励教学方式的创新”新理念。 创设历史情境、提出探究问题、开展史料研习、兼顾跨学科学习(地理)。整个环节只讲学生易错、易混、易漏的知识点,以及讲重点、讲难点;不讲学生已经懂的、能学懂的知识点。
讲授新课(三) 任务三、正确道路--工农武装割据【合作学习】:畅所欲言:你认为党和红军在井冈山开辟革命根据地时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怎样来解决困难发展壮大?展示材料:工农武装割据,是毛泽东提出的关于中国革命新道路理论的一个科学概念。它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三者密切结合的一种斗争形式。1.如何赢得农民的支持?如何让老百姓信任拥护这支队伍呢?看这段材料。毛泽东制定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这些看似从身边小事出发的纲纪,恰恰成为奠定新型人民军队,取得中国革命胜利的基石。2.在农村的环境中,在党和军队以农民为主的形势下,如何从加强思想建设入手,建设新型的人民军队? 展示图片:古田会议会址。师:阅读教材,简述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地点和主要内容。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时间:1929年12月。地点:福建上杭县古田。主要内容: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会议决议指出,每连建设一个支部,每班建设一个小组,就是红军中党的组织的重要原则之一。作为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一项重要制度,支部建在连上,从此确立起来。 这次历史性的会议,回答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设新型军队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人民军队由此定型,即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这是古田会议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红军乃至中国革命最重大的历史贡献。古田会议永放光芒。3.如何保卫根据地?在广大的农村站稳脚跟?展示图片:1929—1932年农村革命根据地分布示意图。师:结合示意图,简要介绍全国工农武装割据的状况。生交流后回答:(1)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地区,开始创建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2)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后,方志敏、邓小平、贺龙、徐向前、刘志丹等人也在各地领导武装起义,建立革命根据地。(3)到1930年,全国各地创建了大小十几块革命根据地。其中,以红四军为主在赣南、闽西建立的中央革命根据地面积最大。(4)在各革命根据地内,有几百个县建立了人民政权。革命武装发展到十万人。师:请阅读教材P80“材料研读”,思考怎样才能创造“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教师总结: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打土豪、分田地,建立革命政权,开展土地革命和游击战争,开创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 中心内容:土地革命、 打土豪分田地 主要形式:武装斗争、开展游击战争,武装起义战略阵地:农村革命根据地、建立革命政权 以这一理论为指导,中国革命向纵深处发展。至1930年,全国各地创建了大小十几块革命根据地。在各革命根据地内有几百个县建立了人民政权,革命武装发展到10万人。正如毛泽东所说的,星星之火,渐成燎原之势。4.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 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会议宣布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定都瑞金。毛泽东当选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这也是共产党领导人民军队武装夺取政权的一次尝试。临时中央政府的成立标志着国共两党对峙的局面形成。至此,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开创了一条领导中国人民走向胜利的井冈山之路。展示图片:瑞金临时中央政府大礼堂。师:阅读教材,简述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地点和主要内容。【合作探究】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夺取大城市的武装斗争有哪些?结果如何?为什么?【学史崇德】中国近代史救国之路 提示: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打土豪,分田地,建立革命政权,开展土地革命和游击战争,创造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提示:古田会议时间:1929年12月地点:福建古田内容: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会后不久,毛泽东在古田写下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提示:一是需要革命阵地,即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二是需要人民群众支持,即在根据地进行土地革命;三是需要进行武装斗争,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军队进行游击战争。提示:时间:1931年冬。地点:江西瑞金。主要内容:宣布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定都瑞金,毛泽东当选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提示: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失败;大城市敌人力量过于强大 通过《古田会议》油画学生能够感知古田会议的重要性。培养学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人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正确的革命道路。
课堂小结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是中国共产党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正确道路的开始。国民大革命失败后,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疯狂镇压和血腥屠杀,共产党领导人民先后发动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创建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在艰苦的环境中不屈不挠地与敌人斗争,从而保存了革命的火种,也为以后的革命斗争积蓄了力量。 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
课堂练习 1.毛泽东指出:“秋收起义原计划要去打长沙……可是,目前长沙那样的大城市,还不是我们蹲的地方……我们要到敌人管不着或难得管的地方……在乡下站住脚跟,养精蓄锐,发展我们的武装力量。”材料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道路( )A.借鉴了苏俄成功的革命经验 B.依据中国的具体国情而制定C.重心是在中心城市和大城市 D.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力量的开始【答案】B2.朱德曾赋诗称赞说:“南昌首义诞新军,喜庆工农始有兵。”朱德的诗句点出了南昌起义的( )A.时代背景 B.发生原因 C.失败原因 D.历史影响【答案】D3.(2024·福建)由于秋收起义作战失利,一些意志不坚定的人背弃了革命,为此毛泽东亲自撰写了党的历史上第一份入党誓词:“牺牲个人,努力革命,阶级斗争,服从组织,严守秘密,永不叛党。”这体现的精神是( )A.对党忠诚、不负人民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举国同心、尊重科学 D.精准务实、开拓创新【答案】A4.(2024·吉林长春)井冈山被誉为“革命的灯塔”,因为中国共产党在这里( )A.确立建党建军原则 B.始创人民军队C.开辟正确革命道路 D.发动秋收起义【答案】C 这几道检测题都对应着教学目标的要求,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了解教学效果。
课后反思 本课的教学以史实为基础;以问题为载体;以情境为主线;以活动为实现方式,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经过全体课堂参与者的阅读、思考、讨论、分析、对比,使每个学生都经历了一个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完善情感、升华人格的自主学习过程。学生能根据材料得出结论,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讨论法分组合作,课堂气氛活跃,且能对国民党一大、北伐战争等内容有更深入的了解。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向学生展示和补充大量历史图片、文字资料,再创设一个探究问题。鼓励学生思考、解决,并给学生大量的展示讨论的机会,化枯燥乏味为生动有趣,从而顺利实现预期目标。 反思得失,不断前进。
附1:板书设计
附2:核心素养【历史解释】
材料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人是沿着一条独特的道路,引导中国革命走向复兴并逐步赢得胜利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在大革命遭到失败、敌我力量对比极端悬殊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人不可能像俄国十月革命那样,通过首先占领中心城市来取得革命在全国的胜利……这条正确的革命道路,是在党领导人民的集体奋斗中开辟出来的。在这个过程中,毛泽东作出了最卓越的贡献。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
根据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中这条“独特的道路”的内容?根据材料,概括这条道路成功开辟的原因。
【答案】内容: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井冈山道路或工农武装割据道路);原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中国共产党的集体智慧(党领导人民的集体奋斗);毛泽东的卓越贡献等。
读
解
标
课
元
单
壹
析
分
材
教
元
单
贰
标
目
习
学
元
单
叁
计
设
学
教
元
单
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