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化学第一次阶段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共 20题,每小题 3分,满分 60分)
1.下列物质的用途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
A.液氮可用作制冷剂 B.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C.稀有气体可制造电光源 D.氧气可用于炼钢和金属焊接
2.以下过程中仅包含物理变化的是 ( )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C.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D.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使我们的生活环境变得更美,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 ( )
A.加大对工业“废水”排放的治理 B.在农村推行生活垃圾集中处理
C.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提高农作物产量 D.建设城市湿地公园
4.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 )
A.闻气体气味 B.收集氢气
C.读液体体积 D.检验气密性
5.“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是因为 ( )
A.分子有质量 B.分子间有间隔 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体积小
6.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
A.不锈钢 B.清洁的空气 C.水泥砂浆 D.冰水混合物
7.检查如图所示装置气密性,缓慢推动活塞一段距离后并保持活塞不动,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则能观察到
( )
A.注射器内有液体 B.瓶中液面明显上升
C.长颈漏斗下端管口产生气泡 D.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一段距离后,液面保持不下降
8.小江用量筒量取液体,初次读数时仰视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 15mL,倒出部分液体后视线与量简内凹液
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 10mL,该同学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 ( )
A.大于 5 mL B.小于 5mL C.等于 5mL D.不能确定
·第1页·
{#{QQABLQoEggCAAIJAAQhCEwFoCECQkAAACQgOAAAEoAAAyAFABCA=}#}
9.空气是生命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数值越大,说明空气的质量越好
B.空气主要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的质量约占空气质量的 1/5
C.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作焊接金属时的保护气
D.气中的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稳定,所以常用于制造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10.下列化学变化中,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 )
A.定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B.反应前后质量和性质不变
C.一个化学反应催化剂可以有多种 D.使用催化剂可使产物增多
11.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一定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B.反应前后质量和性质不变
C.一个化学反应催化剂可以有多种 D.使用催化剂可使产物增多
12.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烟雾 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有二氧化碳生成 D.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13. 加热试管,会引起试管破裂的操作是 ( )
A.时试管先均匀受热 B.加热固体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C.用外焰加热试管 D.加热后的的试管立即用水冲洗
14.科学家己研制成以锶原子做钟摆的世界上最精确的钟。已知一种锶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88,其移外电子数
是 38,则此锶原子的中子数为 ( )
A. 38 B. 50 C. 88 D. 126
15.乙块 (C2H2)是一种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小的气体,实验室制取乙炔应选择收集方法 ( )
A.排水法 B.向上排空气法 C.向下排空气法 D.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
16.下述关丁分子和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原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B.同种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不同种原子不能结合分子
C.混合物与纯净物不同,是由于组成物质的原子不同
D.在化学反应中,分子种类一定发生变化
17.实验室制取氧气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a.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b.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口并固定;c.燃洲精灯给试管加热;d. 用排水法收集氧
气;e.检查装置的气密性;f.熄灭酒精灯;g.将导气管从水中取出。正确确的操作顺序是 ( )
A. c→ b→ a→ c→ d→ g→ f B. e→ a→ b→ c→ d→ g→ f
C. e→ a→ b→ c→ d→ f→ g D. c→ a→ b→ d→ e→ g→ f
18.列图的●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 )
A. B. C. D.
·第2页·
{#{QQABLQoEggCAAIJAAQhCEwFoCECQkAAACQgOAAAEoAAAyAFABCA=}#}
19.如图是用燃磷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装置中的红磷可以用铁丝来代替 B.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再观察现象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 D.实验测定氧气的质量约占空气总质量的五分之一
20.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中,错误的是 ( )
选项 现象 解释
A. 用警犬搜救地震中被埋人员 分子在不断运动
B. 氢气燃烧生成水 分子种类改变
C. 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 温度升高,原子体积变大
D. 氢气和液氢都可做燃料 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化学性质相同
二、填空题 (共 6题,满分 40分)
21. (4分)用化学符号填空
(1)人和动物呼吸作用消耗的气体是
2 空气是制造氮肥的原料,说明空气中含有
(3)2个铝离子 (4)氟离子
22. (7分)写出以下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或相关文字要求;
1 铁在氧气中燃烧: ;集气瓶中放少量水的作用
(2)磷在空气中燃烧:
(3)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为:
23. (7分)某粒子结构示意图为
(1)若该粒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则 x的值为 ,该粒子符号为 ;
2 若该粒子带两个单位负电荷,则 x的值为 ,该粒子符号为 ;
3 若该粒子为原子,则 x的值为 ,其符号为
4 最外层电子数为 8的粒子 (填“一定”或“不一定”)是稀有气体的原子
第 23题图 第 24题图
24. (5分)化学是在分子层次上研究物质性质、组成、结构、转化及应用的科学。如上图是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
程的微观示意图。
(1)A、B、C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2)保持C中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填微观粒子名称)。
(3)上述变化 I 、II和 III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该化学变化中一定不变的微观粒子是 ,该
反应属于 (填“化合反应”或“分解反应”)
·第3页·
{#{QQABLQoEggCAAIJAAQhCEwFoCECQkAAACQgOAAAEoAAAyAFABCA=}#}
25. (6分)如图所示,将滴有酚酞试液的滤纸放入试管中,试管口塞上一团脱脂棉。
(1)用胶头滴管吸取浓氨水,滴在脱脂棉上。观察到的现象是 。从微观角度解释发生这一现
象的原因
(2)某学生做此实验时,发现滤纸条上没有变色,而试管中所塞的脱脂棉却变成了红色。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错误
操作可能是
26. (11分)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问题。
(1)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 。可选择E装置收集氧气。若出现
现象则氧气收集满,该过程中,二氢化锰起的作用为
(2)实验室中选择使用A装置制取氧气,图中存在的错误为 ,写出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若使用C装置收集氧气,氧气的验满方法是
(3)使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符号表达式为
(4)通常情况下,氨气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实验室里用氯化铵固体和氢氧化
钙固体混合加热制取氨气。实验室制取氨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若选择F装置利用排空气法
收集氨气,气体应该从 (填“a”或“b”)口进入。
·第4页·
{#{QQABLQoEggCAAIJAAQhCEwFoCECQkAAACQgOAAAEoAAAyAFAB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