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课件(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课件(1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0-09 16:41: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唐朝《礼宾图》壁画
你能根据他们的穿戴判断出他们的身份吗?
秃头、翻领、紫袍、黑靴
东罗马人
插“鸟羽”的“骨苏冠”、白袍、黄靴
日本或高丽或新罗人
皮帽
渤海人或靺鞨人
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一、内聚——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产生与发展
春秋列国形势图
战国形势图
对比两图,中原地区民族分布上呈现什么变化?
春秋战国时期各民族交融加快,产生华夏族认同观念,
为统一多民族国家奠定了民族基础
春秋战国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奠基
秦朝形势图
西汉形势图
观察地图并结合所学内容,填写表格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民族管理机构 边疆管理制度


秦汉时期民族管理机构和边疆管理制度:
设置典客、典属国等官职来管理民族事务
北逐匈奴、修筑长城;南抚夷、越,设置南海郡、桂林郡、象郡等
设置大鸿胪管理民族事务
对匈奴:汉初采取和亲政策,汉武帝时期采取战争;
对西域:设置“河西四郡”,设西域都护府,作为管理西域的军政机构;
对鲜卑:在东北设护乌桓校尉;
在边疆推行屯戍政策
不发兵救援
发兵救援
以陛下之时,徙民实边,使远方无屯戍之事;塞下之民,父子相保,无系虏之患;利施后世,名称圣明,其与秦之行怨民,相去远矣。
——《资治通鉴》卷十五《汉纪》
屯戍政策有什么影响?
秦汉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大一统的时代,其实行的民族政策和边疆管理制度奠定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整体基调。此时,中原王朝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因地制宜。
唐朝《礼宾图》壁画
皇帝
中书省
门下省
尚书省
吏部
户部
礼部
兵部
刑部
工部
礼部司、鸿胪寺、主客司
宾客接待
朝聘、册封
朝见
隋唐两宋: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隋朝时,政府加强了对岭南地区的治理
隋朝冼夫人雕塑
“遣其孙魂帅众迎洸,入至广州,岭南悉定。”
“(夫人)又遣孙盎出讨佛智,战克,斩之。……(夫人)卫诏使裴矩巡抚诸州,其苍梧首领陈坦、冈州冯岑翁、梁化邓马头、藤州李光略、罗州庞靖等皆来参谒。还令统其部落,岭表遂定。高祖异之,拜盎为高州刺史,仍赦出暄,拜罗州刺史。追赠宝为广州总管、谯国公,册夫人为谯国夫人。”
——《隋书》卷八十《列传第四十五》
唐朝前期形势和边疆各族分布图(669年)
观察地图,想一想唐朝是如何实现对边疆地区管理的?
设大都护府、都督府、羁縻州进行管理。都督府都督、羁縻州刺史由各民族首领担任,由大都护府直接管辖,上统于中央政府。
隋唐两朝对边疆地区的治理有什么共同点?
隋唐时期是我国历史上又一个大一统的时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继续发展。此时,中原王朝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因俗而治。
元至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元朝形势图(1310年)
“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地,唐所谓羁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
——《元史·地理志》
元朝的边疆管理制度是什么?效果如何?
唐的羁縻制度vs元朝的行省制度
间接统治
直接统治
“提督四夷馆,少卿一人(正四品)掌译书之事。自永乐五年,外国朝贡,特设蒙古、女真、西番、西天、回回、百夷、缅甸八馆置译字生、通事、通译语言文字、正德中,增设八百馆。万历中,又增设暹罗馆。”
——《明史·职官志三》
培养各种民族文字翻译人才
结合教材内容,分角度提取出明朝管理边疆地区的方式?
(1)政治上:建立卫所、土司、都司制度。
(2)经济上:通过马市与少数民族开展贸易,进行经济交流。
(3)军事上:为防范蒙古骑兵入境侵扰,在北部修筑了长城,并在沿线设置九个军镇,号称“九边”。
清朝疆域图(1820年)
设理藩院
满蒙联姻、平定准格尔部叛乱
沿袭土司制度,后改土归流
设西宁办事大臣
册封达赖和班禅、设驻藏办事大臣
废除世袭土官,选派有任期的流官进行管理
元明清作为中国历史上又一个大一统的时代,因时而变,对民族政策进行了创新,从而使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发展,多元一体的民族格局渐趋稳定。
请大家结合我们本课学习的有关内容,总结概括中国古代王朝处理民族关系的主要方式?
春秋战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奠基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隋唐两宋: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元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因地制宜
因俗而治
因时而变
设置机构、战争、和亲联姻、册封赏赐(羁縻)、互市贸易、政治改革、文化传播。
统一多民族国家不断发展
二、外溢——朝贡体制主导下的对外交往
结合所学知识,将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基本史实填写完整
两汉
隋唐宋

明清
西汉:打通通往西方的陆海通道。
东汉:倭奴国使臣来朝。
隋朝:裴矩驻张掖,掌管通商事务。常骏出航到达赤土国。
唐朝:遣唐使、鉴真东渡、玄奘西行、与新罗、大食国友好往来。
宋:海路发达
陆海交通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开创了中外交通的新局面。马可·波罗来华。
明朝:郑和下西洋、海禁
清朝: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马戛尔尼使团来华
基于史实,概括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特点
以和平交往为主,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交流;陆海并行;从开放走向封闭。
何谓“朝贡体制”
“倭在韩东南大海中,依山岛为居,凡百余国……使驿通于汉者三十许国,国皆称王,世世传统……建武中元二年,倭奴国奉贡朝贺,使人自称大夫,倭国之极南界也。光武赐以印绶。”
——《后汉书·东夷列传》
朝就是臣下觐见君主;贡就是指臣下向君主献纳礼物。
外国使节
承认宗藩关系,觐见皇帝行臣属之礼,他们的礼物被视为贡品
“册封” 统治者名号,“回赠” 礼物。派使节往他国建立宗藩关系
为何会形成“朝贡体制”
中国既然是天下中心,人类文明的渊薮,周边四夷和远方之国理应如百川归海般前来朝贡,接受华夏文化的熏陶,为华夏文明所化。
古人所用“天下”一词,有狭义、广义之分。前者指中国或中国政教所及之地;后者即《中庸》所谓“天之所覆,地之所载”之意。不管哪一种类的“天下”,中国皇帝都居于至高无上的统治地位,负有抚驭、开化四夷的能力。
——李云泉:《万邦来朝——朝贡制度史论》
结合材料,想一想为何中国会形成朝贡体制呢?
华夏中心
大一统观念
“朝贡体制”的影响
小组讨论:朝贡体制对中国古代王朝对外交往的影响?
在政治上,和平友好处理对外关系,利于维护地区和平稳定;
在经济上,朝贡制度充当了贸易的工具。
在文化上,通过履行朝贡礼仪等形式,中国礼乐文明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周边国家和地区。
积极方面
局限性
以天朝上国自居,视其他国家为朝贡国,按朝贡仪式处理国与国的关系,妨碍中国对外界的认识,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