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这里是
青藏高原东南缘
民族融合的走廊
藏汉贸易的枢纽
这里是
情歌的故乡
格萨尔王的故里
康巴文化的核心区
嘉绒文化的中心
茶马古道的主线
红色文化的精髓
在这里代代相传
这里是?
甘孜藏族自治州建州73周年
————甘孜藏族自治州
新中国第一州
西康省人民政府成立时全体委员合影
第13课
—以甘孜藏族自治州为例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概念
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是我国基本的民族政策。
国家统一领导下的下一级地方政权,包括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概念解释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自治机关
自治权
①坚持统一(前提)和自治(核心)相结合。
②坚持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相结合。
③是我国基本的民族政策,也是基本政治制度。
壹
一、康藏记忆
—民族区域自治实践的原因
探究活动1: 根据下列几则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甘孜藏族自治州确立原因
确立原因之一
一、康藏记忆 ——民族区域自治实践的原因
确立原因之二
确立原因之三
确立原因之四
发展需要
党的重视
历史原因
理论基础
解放前甘孜地区处于封建割据状态,土司头人林立,冤家械斗不断,纷争不已。
——甘孜州委党史研究室《学史专栏:建州初期的社会治理》
1. 发展需要:旧中国,少数民族长期遭受压迫、歧视,被排除在国家政治之外,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
鱼通土司官寨
材料2:1935年,向秋卓玛出生在道孚县一个贫苦家庭,阿爸阿妈是终日不敢抬头的农奴。为讨口饭吃,她自儿时便辛辛苦苦地犁地、放牛放羊、洗碗扫地,换取每天的口粮……向秋卓玛记得,那时天一亮就得干活,到太阳落山,她才能分到一点青稞果腹。饿得没力气,就悄悄把别人喝剩的茶叶渣放嘴里嚼。她见到过别的农奴被吊打三天,鲜血淋漓。向秋卓玛记忆中的童年,是黑暗的。“以为这就是命,我们这些‘娃子’就该无休止地劳作,煎熬直至死亡。”
——甘孜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命运的转折——写在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建州70年之际》
不利于民族团结与交融,不利于新中国政权巩固和经济建设
沃日土司官寨经楼与碉
一、康藏记忆 ——民族区域自治实践的原因
材料1:
一、康藏记忆 ——民族区域自治实践的原因
2. 党的重视:中国共产党重视民族问题,逐步提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民族政策。
建州时关于州名称的争议
名称一:西康省康东自治区 名称二:西康省康东藏族自治区
名称三:西康省东藏博巴自治区 名称四:西康省藏族自治区
范围太广,指向不明确
范围太小,涵括性不够
为什么在名称问题上存在这样的争议,争议的背后体现了什么?
加上藏族二字,以示族别
一、康藏记忆 ——民族区域自治实践的原因
思考:依据以下材料,分析各民族在长期交往中形成了怎样的状态?
3. 历史渊源: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多元一体格局。
大杂居、小聚居
茶马互市
甘孜各族群众热烈欢迎十八军进藏
经济桥梁、文化沟通
材料3:1950年1月29日,西康区(省)委书记廖志高在《入康工作报告》中谈到:“关于少数民族人口众多之地,应尽量令其自治,自己选举政府,不能由我们包办代替……对他们应团结一致,不然,则不能一道前进,坚决反对分裂。”
——秦和平《西康藏族自治区的创建及价值研究》
材料4:西南军政委员会指出:“依据共同纲领第六章各条的规定,执行正确的民族政策”,有步骤、有计划的帮助西南各少数民族,实现“民族的区域自治”及“各民族在当地政权机构中均有相当名额代表参加”的各级人民联合政府……这些都是十分正确、而且切合实际的。
——《西南民族工作参考文献》第二辑
4. 理论基础:遵循《共同纲领》关于民族区域自治和地方自治的理论。
一、康藏记忆 ——民族区域自治实践的原因
分析以上材料所强调的共同点,实行该政策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贰
二、历史性转折
—民族区域自治的生动实践
探究活动2:梳理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发展、完善的过程。在中国整体民族政策之下,甘孜藏族自治州又是如何确立起来的。
1947
1997
【任务一】阅读教材75-77页,以时间轴形式梳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立、发展与完善的过程。
二、历史性转折——民族区域自治的生动实践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立及发展过程
【任务二】: 根据导学案的提示,尝试用时间轴画出甘孜藏族自治州的确立及发展进程
二、历史性转折——民族区域自治的生动实践
2.甘孜藏族自治州确立及发展过程
3.建州小故事
西康省藏族自治区第一届人民政府领导人名单
二、历史性转折——民族区域自治的生动实践
主席:桑吉悦希(天宝)
副主席:
夏克刀登
苗逢澍
阿旺嘉措
洛桑登巴
委员28人
最终名单
主席:桑吉悦希(天宝)
副主席:
苗逢澍
夏克刀登
阿旺嘉措
洛桑登巴
委员28人
预选名单
为什么名单会出现这样的变化?从名单的变化中我们能得出什么结论?
4.启示
任务三:小组讨论。结合建州小故事,通过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甘孜藏族自治州确立及发展的时间轴的构建,你能从中获得什么启示
启示:
1.新的制度的创立和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
2.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勇于创新的党,也是一个积极有错纠错的党
3.党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
……
二、历史性转折——民族区域自治的生动实践
叁
三、历史性跨越
—民族区域自治的意义
探究活动3: 阅读下列材料,请你谈谈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甘孜州发展的重要意义。
思考:结合下列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
少数民族人大代表
第13届甘孜人大会议现场
三、历史性跨越——民族区域自治的意义
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满足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
第十二届人大会议 第十二届人大第一次会议 第十三届人大第一次会议 第十三届人大第二次会议
总人数 40人 45人 15人 41人
汉族 19人 14人 5人 19人
少数民族 21人 31人 10人 22人
甘孜藏族自治州第12届、13届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和秘书长人员构成情况
——数据来源于:甘孜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网
材料1
思考:结合下列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
就业事业发展
文化事业发展
材料2:建州初期,全州经济社会相当落后,经济总量和生产力水平都十分低下,综合实力十分薄弱……2019年全州地区生产总值(GDP)为1950年的1142.5倍,用于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方面的支出分别达到44.33亿元、29.31亿元和31.33亿元。
——甘孜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网站《波澜壮阔七十年 数说甘孜新变迁》
材料3:中共甘孜州委书记刘成鸣在建州70周年庆祝大会致辞中表示,多年来甘孜坚持把各方面工作往民族团结事业方面聚焦,深入开展“结对认亲”“同心同向”“联户联僧”等活动,积极促进与内地城市交流交往交融,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资料来源于《中国新闻网》
三、历史性跨越——民族区域自治的意义
促进了边疆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促进了民族团结与交流,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肆
四、格桑花开新时代
—民族区域自治的优势
探究活动4:从当代民族政策的具体落实措施中,理解民族区域自治的优越性
(一)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国人的景观大道”
1958年318川藏线通车
这条被称为“中国最险峻的公路”,是中国海拔最高的公路,修筑共投资2亿多元,历时4年多时间,建筑工程共作业土方、石方约2900万立方米,其中石方就有530多万立方米;铺筑路面377万平方米;架设桥梁430座,总长度6000多米;修筑涵洞3781道;护墙8万立方米。
川藏公路在修筑过程中,解放军和民工们克服各种困难,翻越整个横断山脉的二郎山、折多山、雀儿山、色齐拉等14座大山。跨越岷江、大渡河、金沙江、怒江、拉萨河。连龙门山、青尼洞、澜沧江、通麦等8条大断裂带也被横穿。
这样伟大的工程,在世界公路修筑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艰险和困难。3000多名干部、战士和工人在整个川藏、青藏公路的修筑过程中英勇牺牲。
——共青团中央《砥砺奋进的五年》
(一)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雀儿山隧道
“川藏第一桥”
泸定大渡河大桥
天路巨变
“世界海拔最高民用机场”
稻城亚丁机场
(一)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讨论:在甘孜高海拔地区修建雀儿山隧道、稻城机场、泸定大桥等会遇到诸多无法想象的困难,耗费巨大的人力和财力,真的值得吗?
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
便捷交通与交流、经济发展、促进民族团结、巩固边防……
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团结一家亲!
泸定6.8级地震期间救援工作,多支救援力量赶赴现场。
“飞夺泸定桥”般救援随处上演。
(一)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携手共促民族大团结。
“把抢救生命作为首要任务”
快速响应 全力救灾
“妥善做好受灾群众避险安置等工作”
“加强震情监测,防范发生次生灾害”
民族团结进家庭
(一)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体现
(一)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一)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各民族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起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坚固思想长城,各民族共同维护好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才能有效抵御各种极端、分裂思想的渗透颠覆,才能不断实现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才能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各民族根本利益。
——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二)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七十二变”
生态保护
圣洁甘孜
景区开发
生态脆弱区域 生态示范区
无序开矿、水土流失
(二)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七十二变”
专家名师送教活动
组团式教育帮扶
优质教育资源
七中网课资源
上学难
上好学
沧海桑田——甘孜藏族自治州
20世纪50年代
21世纪
丹巴县城
康定城区
黑暗——光明
专制——民主
封闭——开放
贫穷——富裕
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甘孜的伟大征程!
课后作业
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携手共促民族大团结。
以小组为单位的实践作业:
采访家乡的老人关于建州以来所体会到的变化;
采访身边的少数民族同学:谈谈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身边的具体表现,并整理成调查报告上交。